从系统功能语言学分析裁决书的信息流动_第1页
从系统功能语言学分析裁决书的信息流动_第2页
从系统功能语言学分析裁决书的信息流动_第3页
从系统功能语言学分析裁决书的信息流动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从系统功能语言学角度分析裁决书的信息流动摘要:语篇中的信息随着语篇表层朝着一定方向发展并得以传递,信息的发展 和传递构成信息流动。法律语篇的信息流动是以实现说理为交际目的,通过强势 语言和弱势语言,在已知信息和未知信息之间交互进行来逐步丰富语篇的树状信 息结构。裁决书中的信息基本上属于处置类信息,本文从系统功能语言学的角度, 以主叙位结构为切入点来研究裁决书中信息的线性化流动。关键词:处置类信息,裁决书,主叙位结构,信息流动 文献综述:信息流动是语篇中存在的普遍现象。Piwek 1:104曾形象的把语篇 比作液体:“可以认为,信息象液体一样,从高处流向低处,尤其是信息空档处。” Barwise

2、 & Gabbay 2:8 从情景语义学的角度定义并论证了信息流动。他们认为 所谓信息流动是以行为为载体的从一个情景到另一个情景的变化的认知。而 Halliday 3:296 和 Chafe 4:5 则讲信息流动看做已知信息(或主位)向新信息 (或叙位)的发展。该观点以已知信息-新信息两分法为基础,倾向于在语言层 面分析信息及发展变化。Labov 6:10也做过有关会话参与人共享知识的分类, 实际上是对信息的一种分类:A事件,B事件,AB事件,O事件和D事件。分 别是:A方所知的信息,B方所知的信息,双方共知的信息,在场人共知的信息, 有争议的信息。这些信息在会话参与人之间传递并发生变化。 7

3、:41引言: 语篇信息是一个由信息点和信息单位构成的层级体系,可以表示为树状结 构,每一个信息单位由一个命题构成, 7:42, 每一个信息单位又可分析为若干 信息成分。语篇信息的发展随语篇的表层发展呈线性累积个整合,同时在信息结 构层面呈多层次立体交叉,信息的处理和使用是交际参与人相互关系的体现。在 裁决书中,何据,何事实,何推断,何处置和何结论五类信息点能够集中表现法 律推理的基本原则,方法和法律推理的结果,是裁决书必定涉及的信息。本文从 主叙位结构入手,讨论已知信息是如何转换和共享从而推理生成新信息。1. 信息的发展 语篇均有其特定的交际目的,在语篇思想付诸语言表达之前,信息已经得到 初步

4、的构思和安排,这就构成了语篇信息与语言表层的非一致性发展。处置类信 息在语篇树状网络结构中往往形成主线,其发展常从语篇开始直达结尾,在全篇 起支撑作用。信息的发展具有多个层面,如句内层次,句际层次,全局层次等。 而裁决书就是以核心命题为中心,从而从何事实,何据向何推断,何处置和何处 置不断推进。这几者之间是可以相互平行, 也可以处于从属位置。看下例: 申请人与被申请人于1998年12月1 1日签订的重庆市商品房预售(预购) 合同系双方当事人的真实意思表示,合同内容未违背国家法律、行政法规的强 制性规定,该合同合法有效。这段话的信息流动就是围绕申请人要求被申请人为其办理房屋产权证书者 一核心命题

5、,依据预售合同是双方真实意思的表示这一事实,判定合同有效,被 申请人应履行其职责。这段话就是如右图所示,信息流动是依次推进,信息的位 置关系是从属结构。2. 信息的传递 信息的传递指信息发出者与信息接收者之间的信息处理,设计参与者,传递 目的,传递方式,信息内容等一系列因素。在裁决书中,说服是最重要的目的。 裁决书中表达信息的主要手段是直接宣称,在此前提下,推理证明也占较大比重, 用以陈述案件裁定的理由。其中也用到叙述呈现的方法表达事实,但是并未设置 交互,仅由作者单方面负责全部的陈述。看下例: 由于申请人对被申请人举示的上述证据的真实性均无异议,但对其关联性、合法 性不予质证。本庭认为,对证

6、据(一)、(二)是被申请人与市公房管理处之间的 项目联建及其争议问题,但是,鉴于申请人对其真实性予以认可,并且,有助于 本庭查明本案纠纷所涉及的房屋的状况、申请人迄今未取得其向被申请人所购房 屋的权属证书的原因等案件事实,因而,对于其真实性以及作为本案证据的合法 性和关联性,本庭予以认可;对被申请人举示的证据(三),本庭认为,该民 事调解书只能证明重庆第三建筑工程公司与被申请人和市公房管理处发生过建 设工程施工合同纠纷且在重庆市高级人民法院主持下这三家单位就解决这一纠 纷达成了协议,不能证明本案的相关事实,因此,对其合法性本庭予以认可,但 对其关联性不予认可。在语篇分析中,主位结构是重要的概念

7、之一。对主叙位结构的研究可以帮助 我们把握语篇中新旧信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互相转化的脉络。正如黄国文 (2006:66)所说:“对主位结构的分析可以帮助我们了解语篇的格局和组织模式, 明白发话者是怎样通过语篇的组织来传递信息的。“那么裁决书中的这段话依然 是依据何事实何据来进行推理,通过已知信息也就是主位,借助了 Labov (1977) 的知识共享模式,从共享度和认可度两个维度来进一步分析。裁决书中的“本庭 认为.只能证明”这句话体现了申请人所做的陈述中是用了弱势语言,因此不 能强有力的论证自己观点。最后一句话“因此.不予认可”如果从整句话来 看,那么因此作为连接词可以被认为是主位,其余的

8、是叙位,但是更深一层分析, 对其合法性这个状语也是主位,也就是所谓的多主位结构。主位常常就是上下文 的衔接点,至于哪一个主位更为重要,就要看作者想要强调的是什么,是已知信 息还是未知信息了。3. 信息流动的条件信息流动的首要条件是交际的需要。通过已知信息和未知信息的转换形成信 息空缺,由此产生信息流动的动力。信息流动的重要条件之一是信息势能,势能 越大,流动困难越小。信息势能大小依赖于信息源和信息归宿的盈余度差,即信 息位差。信息源的信息盈余度越高,信息归宿的信息盈余度越低,则信息势能越 大。信息盈余度过低时形成信息空缺,信息空缺处世信息流动的潜在归宿,一旦 条件成熟,必定引起信息向此流动。随

9、着语篇的进展,有一个而且只能有一个焦 点,那么重要的信息将会编织于语篇的信息树上,使信息树的层级系统得以成型 和完善。看下例:虽然被申请人存在逾期办理房屋权属证书的违约行为,但根据本案的情况及 相关法律的规定,被申请人不应承担逾期办理房屋权属证书的违约金的责任。其 理由在于:首先,申请人与被申请人签订的重庆市商品房预售(预购)合同 并未对被申请人逾期办理房屋权属证书的违约责任作出约定,因而,申请人主张 的以已付房款为基数、按同期中国人民银行规定的金融机构计收逾期贷款利息上 浮 30% 的标准计收被申请人自 1999 年 12 月 15 日起至房屋权属证书办理完毕之 日止的违约金这一主张,仲裁庭

10、认为缺乏合同和法律上的依据。这段话中,我们可以从“虽然“ 两字可以看出,话语在此要发生转折。也 就是说信息部会按照本来预设的往下走,那么已知信息和未知信息之间就形成了 一个信息位差,后面的叙位才得以出现。4. 信息流动中的重要表现信息流动中的重要表现有:信息增生,信息灭失,信息归宿与终点,信息缓 流与漩涡。在发展过程中,有些信息伴随信息流动而存在,但是对核心命题没有 实质的贡献,是游离于信息流的增生信息。信息灭失是指某一参与人的具有价值 的信息,没有收到该参与人的有效处理而导致该信息退出信息流。信息缓流是指 信息的流动顺畅,回溯少,涉及因素少,信息交换过程简单。信息归宿是指信息 发展传递直至终

11、点。请看下例:被申请人自收到本裁决之日起 15 日内,将申请人办理重庆市渝中区人民路 248号C栋16层横轴一、纵轴(KM房屋的权属证书需由被申请人提供的 资料报产权登记机关备案,并协助申请人办理房地产权属登记。裁决书中,信息的流动一般是较缓慢的,特别是在判决时,一般是由事实, 依据然后就到了信息终点,期间信息灭失的情况比较少。因为裁决书本来就是一 个推理的过程,不像庭审那样,信息流动较快,容易流失信息。5. 结论本文从信息发展和传递两个角度分析论证了裁决书中信息的流动。我们可以 发现,在裁决书中,何事实和何依据这两个信息点出现的频率较高,并且裁决书 的信息流动都呈线性依次推进。主位的部分大多

12、是由连接词和状语来承担,叙位 的信息都是由已知信息推断而来。裁决书的语言特点是论辩的合理性与客观性密 切搭配,为实现说理功能这一交际目的服务。本文着重是从系统功能语言学中的 主叙位结构来看信息是怎样形成信息空缺,实现信息流动的。本文的缺点是阐述 的不够清晰,只是阐述了信息的线性流动,没有说明线性流动的几种模式。但本 文的切入点是裁决书,立题比较新颖,可以在空白领域做出一点点贡献。 参考文献 :Bolinger , D. 1958 , 14 : 109- 149. A theory of pitch accent in English.Brown , G. , Currie , K. L. &J

13、 . Kenworthy. 1980. Questions of Intonation.London : Croom Helm.Brown , G. & George Yule. 1983.Discourse Analysis.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Chafe , W. 1979. Givon .T.(ed. ) Syntax and Semantics Volume 12 : Discourse and Syntax.Crystal , D. 1975. The English Tone of Voice . London : Edward ArnoldYo

14、rk : Academic Press.Currie , K. L. 1978(11) .Work in Progress.Danes , F. (ed. ) 1974.Papers on Functional Sentence Perspective.Davidson , 1980 , 56 : 42 - 67. Language.van Dijk , T. 1977. A. Text and Context : Explorations in the semantics and prag2 matics of discourse. London and New York : Longman ,.Quirk , R. , S. Greenbaum, G. Leech &J . Svartvik. 1985. A ComprehensiveGrammar of the Engli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