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劳动力市场均衡 PAGE 7劳动力市场均衡摘要将经济学中的均衡概念应用在劳动力市场中,分析了静态均衡和动态均衡两种情况,在静态均衡中,分析了静态均衡形成的过程,以及供给和需求的变化对均衡状态的影响;在动态均衡中,分析了供给弹性和需求弹性对于均衡的影响。关键词:劳动力市场;均衡工资;劳动力供给均衡的基本含义经济学描述的均衡古典经济学描述的均衡古典经济学认为,在均衡状态下,相互对立中的任何一种力量在各种条件制约下不再具有改变现状的动机或能力。劳动经济学最初研究的均衡是劳动力市场均衡,它包含两方面,第一:对立的力量即劳动力供给和劳动力需求在量上处于均等状态,即变量均等;第二:决定供求的任何一种力量这
2、时不具有改变现状的动机或能力,即行为最优。古典经济学,按照均衡市场的覆盖范围,将均衡分为局部均衡和一般均衡。局部均衡分析是经济学中用来考察单个市场、单个商品价格与供求关系变化的一种分析方法。假定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分析某一时间、某一市场的某种商品/生产要素的供需均衡时的价格决定。一般均衡分析是用来考察所有市场、所有商品的价格和供求关系变化的一种分析方法。在分析某种商品的价格决定时,是在各种商品和生产要素的供需及价格相互影响的条件下来分析所有商品和要素的供需同时达到均衡时所有商品的价格如何被决定。根据对均衡的时间特性的不同规定,分为静态均衡和动态均衡。静态均衡分析根据既定的外生变量值来求得内
3、生变量值的分析方法。完全抽调时间因素和具体变动过程,是一种静止地、孤立地考察某些经济现象的方法。动态分析则是区分变量在时间上的先后差别,研究不同时点上的变量之间的相互关系。现代经济学描述的均衡现代经济学继承和发展了古典均衡理论,现代经济学描述的均衡是指经济中各种对立的,变动着的因素对于一种力量相当、相对稳定、不再变动的状态。均衡分析的方法在于揭示经济变量之间因果变量关系,说明实现均衡的条件以及如何实现均衡。现代经济学所说的均衡是指一般意义上的均衡,将市场均衡条件一般化,用其来概括包括非市场经济的各种状态。其次,出现了凯恩斯失业均衡,把只满足古典均衡两个条件当中的一个条件的经济状态也认定为均衡。
4、失业均衡这种状态虽然不满足“变量均等”的要求,但满足相互对立的任何一种力量不具有改变现状的动机和能力,因为虽然失业工人想就业,但由于他们既不能改变工资率,有无法迫使工资率下扩大雇佣工人数,所以只能处于被迫失业状态。劳动力供求关系类型供大于求。表现为劳动力过剩,存在相当数量的失业或潜在失业人口。劳动力供过于求,不可避免地造成社会劳动力资源的浪费。供不应求。表现为一个国家或地区缺乏劳动力。在生产持续发展、经济增长率长期保持在高水平的状态下,人口、劳动力资源相对或者绝对减少,可导致这种现象出现。供求均衡。即劳动力供给的数量与社会对其需求量达到均衡的状态。包括质量、职业类别、地区分布等在内的多方面的均
5、衡。其标志为:第一,劳动力供给能够为社会全部吸收;第二,社会对劳动力的需求又能全部得到满足。劳动力市场均衡劳动力市场静态均衡的形成在完全竞争的劳动力市场上,劳动力供给和需求的相互作用是决定实际工资水平和劳动就业数量的唯一因素。在劳动力的供给量与需求量相等时,劳动力市场处于均衡状态,此时的工资率称为均衡工资率,此时的就业量即为均衡就业量。劳动力市场静态均衡的形成,也就是均衡工资和均衡就业的决定。这种均衡,完全剔除市场经济中其他经济因素对劳动力供求的影响,只考虑工资即劳动力价格对劳动力供求的影响。根据上述可知,市场劳动力供给S和劳动力需求D与工资率w之间的经济关系是一种函数关系,即S=f(w);
6、D=f(w)。在图1中,横轴为就业量L,纵轴为工资率w,D为劳动力需求曲线,S为劳动力供给曲线,对应纵轴上的每一种工资水平,沿水平方向做出一条直线,该直线会与劳动力供给曲线S和劳动力需求曲线D相交,由交点向横轴做垂线就会形成与其想对应的劳动力供给量和需求量。供给曲线和需求曲线相交之处就是均衡工资We,和均衡就业量Le。图1 静态均衡的形成如图1所示,当工资率为W1时,企业可以雇佣到La的劳动,企业处于均衡状态,但是,从劳动力供给方来看,却有LaLb的劳动力剩余,存在着改变现状的动力和要求,因此,该种状态不是均衡状态,必然使工资朝着We的方向运动。当工资率为W3时,以价格W3作为供给价格的决策主
7、体Lc可以实现就业,此时这部分劳动力实现了自身的均衡。但是,从需求方来看,市场的条件使其不能实现自身需求,仍有用工缺口。因此,需求方存在改变这种状态的动力和需求,使其工资率向We移动,最终形成均衡。同时,劳动力供给曲线S,需求曲线D除e点以外的任何情况都存在着调整的空间,只有e点,才是均衡的,才能够实现没有基本的变化趋势的均衡状态,即:S=f(w); D=f(w);S=D;W=We劳动力供求变化对静态均衡的影响劳动力供给的变化对均衡的影响图2 劳动力供给的变化对均衡的影响假设某职业的可替代职业的就业机会增加和工资提高,就可能导致一些人离开该市场,这样劳动力供给曲线将向左移动,成为S1。反之,如
8、果有更多的人希望从事该职业,或可替代职业就业机会减少或工资下降,就可能使劳动力供给曲线向右移动,成为S2。劳动力供给曲线变化后,W0不再是市场均衡工资率。在W0这一点,或者存在劳动力短缺,或者存在劳动力剩余。显然,劳动力需求曲线不变,劳动力供给曲线右移,均衡工资率下降,均衡就业量增加;劳动力供给曲线向左移,均衡工资率提高,均衡就业量减少。劳动力需求的变化对均衡的影响图3 劳动力需求变动对均衡的影响资本供给的变动、产品需求的变动、国家的经济政策以及其他非工资因素的影响,都可能造成劳动力需求的变动。随着产品需求的增加,劳动力需求曲线右移,劳动力需求增加,供给和需求不再相等,劳动力市场出现短缺,从而
9、迫使雇主提高工资,工资上升到W1,就业水平增加到L1。需求曲线左移,则表现为劳动力剩余,雇主降低工资,市场均衡下降到W2,均衡就业水平降到L2。显然,劳动力需求曲线右移,均衡工资率提高,均衡就业量增加;劳动力需求曲线左移,均衡工资率下降,均衡就业量减少。劳动力供求双方同时变化对均衡的影响图4 供给右移、需求左移的劳动力市场重新均衡图4表现为供给和需求同时变动的情况,图中,劳动力需求曲线向左下方移动,从D1到D2,同时劳动力供给曲线向右下方移动,从S1移动到S2。如果仅需求曲线向左下方移动,工资率从W1-1降至W2-1,但由于供给曲线同时向右下方移动,工资率降至W2-2。劳动力市场动态均衡下一个
10、时期的劳动供给实际上是本期工资率的函数,随之形成与时间序列相关的均衡流动状态,即动态均衡。假设1:形成劳动力供给决策的时间称为本期,以t表示;执行或实现劳动力供给决策的时间为下一期,以t+1表示,t与t+1期间,已经形成的劳动力供给决策不变。假设2:本期的劳动力需求量决定本期的工资率,分别以Wt和Dt表示本期的工资率和本期的劳动需求量假设3:假设本期的工资率决定下期的劳动力供给量,以St+1表示,即本期的工资率为自变量,下期的劳动力供给量为因变量。假设4:劳动力需求弹性不变,为1。劳动力供给弹性小于劳动力需求弹性 (a) (b)图5 收敛型蛛网在劳动力供给弹性小于劳动力需求弹性的条件下,工资率
11、与劳动力供给量的波动会越来越小,最后能够恢复均衡。其图形称为“收敛型蛛网”。其变动过程如图5(a)所示:开始时,就业量为L1,小于均衡就业量;劳动力需求价格W1高于均衡工资率,W1决定了下期劳动力供给量L2;而以W1工资率决定劳动力供给决策的供给者执行决策时,劳动力供给远远大于需求,因此,只能以W2的工资率实现就业;此时,就业量为L2,劳动力需求价格为W2,此时决定的下期劳动力供给量为L3;在W2水平下,需求大于供给,劳动供给者能以W3实现就业。在这样的循环变动中,工资率波动与就业的波动逐渐趋近均衡点,最终实现均衡工资率和均衡就业量。图5(b)折线表明工资率波动趋于均衡工资率。随着工资率波动减弱,就业波动也随之减弱。劳动力供给弹性大于劳动力需求弹性 (a) (b)图6 发散型蛛网劳动力供给弹性大于劳动力需求弹性,表明工资率的变动对劳动力供给的影响大于劳动力需求的影响,也就是说相对于工资率的变动,供给变动的反应程度大于需求变动的反应程度。在这种条件下,工资率波动对劳动力供给量的影响越来越大。因此,当劳动力市场失衡时,劳动力供求和工资率的波动距均衡点越来越远,无法恢复均衡。图6中的(a)(b)和图5相似。但曲线S比D更为平缓,使得工资和就业的波动幅度越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汽车使用与维护 课件 项目一 制动系统的使用与维护1-4 盘式制动器的检查与维护
- 2025年电壁车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2025年电动精小型单座套筒调节阀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2025年甲基异丙基酮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2025年瓶装液体灌装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2025年特种钢铸件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中北大学《英语叙事文写作》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皖西卫生职业学院《工程材料与机械制造基础A》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湖南省衡阳二十六中2025年下学期高三生物第二次阶段检测试题考试试卷含解析
- 浙江省嘉兴市秀洲区2025届数学三下期末达标检测试题含解析
- 施工机械配置及调配方案
- 研究生免疫学英文课件抗体Ab
-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系列】欣赏生命:生命树
- 脊髓损伤护理常规
- (完整版)心理辅导记录18个表格
- 光交换技术精品课件
- WS-T 428-2013 成人体重判定
- GB∕T 16422.2-2022 塑料 实验室光源暴露试验方法 第2部分:氙弧灯
- 胸部常见病变的CT诊断
- 万向节十字轴工艺卡
- 财务管理专业培养方案调研报告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