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流电动机维护检修规程_第1页
直流电动机维护检修规程_第2页
直流电动机维护检修规程_第3页
直流电动机维护检修规程_第4页
直流电动机维护检修规程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直流电动机维护检修规程9.1检修周期和项目9.1.1检修周期(见表1-9-1)表1-9-1 检修周期 检修类别小修大修检修周期36个月13年9.1.2 检修项目9.1.2.1 小修项目a.清扫电机内、外的积灰、油垢及污物;b测量绝缘电阻;c检查,清理换向器、刷架、刷握和电刷,调整电刷弹簧压力,必要时更换电刷和弹簧;d检查接地线;e检查电机各部位紧固螺钉;f检查电机绕组端部和接线端子有无过热;g清扫,检查通风冷却系统。9.1.2.2大修项目a.完成小修项目;b.电机解体,清扫所有结构部件,检查各部件的磨损变形情况;c.清扫定、转子绕组,检查线圈绝缘、升高片焊接及槽锲和绑线的紧固情况,必要时进行局

2、部绝缘处理、焊接和绑扎或进行干燥,喷漆处理;d.检查,清洗滚动轴承(可不拆卸进行),加润滑脂,必要时更换滚动轴承或检查、测量滑动轴承油隙、甩油环,必要时进行刮研,更换;e.检查换向器,修理或更换换向器(必要时),无特殊情况,换向器不做解体检修;f.校验转子动平衡(必要时);g.更换励磁绕组(必要时);h.更换换向绕组(必要时);i.更换补偿绕组(必要时);j.更换电枢绕组(必要时);k.处理小修不能解决的各项缺陷或故障;l.电机装配后,检查气隙和电刷中心线,重新校验安装数据;m.试验按本篇9.3有关项目进行。9.2 检修工艺与质量标准9.2.1做好检修前准备工作9.2.2 解体与检查9.2.2

3、.1 解体前,切断电机电源,清除电机表面污垢。9.2.2.2 拆除电机外部接线,做好相应标记,并作记录。9.2.2.3 拆除联轴器9.2.2.4 拆除地脚螺钉和定位销,检查确认无影响电机吊运的障碍物后,用起重设备吊运电机(必要时)。吊运电机时,要记录电机地脚垫片的厚度和数量。9.2.2.5 选用合适的兆欧表测量电机的绝缘电阻,并作记录(兆欧表电压选择见本篇9.3.1.1)。 9.2.2.6测量电机各绕组直流电阻(在实际冷态下测量),并作记录。9.2.2.7测量电机气隙常用工具有塞尺、标准垫块和斜面气隙塞尺;测量气隙要细心,塞尺应顺轴向插入,不可偏斜,并且应插在齿表面上,不可插在槽楔上,同时注意

4、避开贴芯表面的漆瘤;对于不具备探气孔的小型电机,要严格检查轴承和端盖止口的磨损程度,以确保气隙均匀;为了避免定子不同心度和转子椭圆度的影响,精确测量气隙,应采用盘车测量法。即将定、转子按极数等分,作好标记;以转子上任意一点为参考点,盘动转子,每次一等分距,这一位置的变化量即为转子椭圆度;根据测出的定子不同心度和转子椭圆度,测量气隙,并作记录。9.2.2.8拆除刷杆座圈与定子之间的接线,作好相应标记,并作记录。9.2.2.9 拆除电刷9.2.2.10拆卸端盖拆卸前,应详细检查所有紧固零件是否齐全,并作记录,以免装配时怀疑紧固零件遗漏在电机内部;拆下的小零件应按原样装配在一起,并存放于专用零件箱内

5、;拆除端盖前,应在端盖与机座配合缝处打上标记,然后拧出端盖螺钉,用顶丝将端盖从定子机座止口中均匀顶出。对于端盖上不具备拆卸用顶丝孔的电机,可用扁凿(或撬棍)插入端盖与机座配合缝隙内,将端盖撬出。但不得用力过猛,以防撬碎端盖或损伤止口配合面;拆卸较重的端盖时,要用起重设备吊好顶盖,然后在进行拆卸。拆卸换向器端盖时,应缓慢小心,以免碰伤换向器。9.2.2.11拆卸轴承a拆卸滚动轴承会磨损配合表面,降低配合精度,通常不应拆卸轴承,检修遇有下列情况之一时,方可拆卸轴承:修理或更换有故障的轴承时;更换其他部件必须拆卸轴承时。 b拆卸轴承时,应使轴承受力点正确,从轴上拆卸轴承,应使轴承内圈均匀受力;从轴承

6、室拆卸轴承,应使轴承外圈均匀受力; C拆卸轴承通常使用顶拔器(俗称拉力、拔刀); d拆卸轴承时用力要均匀,动作要平稳,不可使劲猛拉; e热套装轴承过盈量较大,不允许冷拆,以免损伤轴承配合精度。必须将轴承加热,待其受热膨胀后,将轴承拆下。9.2.2.12大、中型电机拆卸刷杆座圈。9.2.2.13 抽转子 抽转子过程中,应避免转子外表面与定子内孔相碰撞,注意保护好轴颈、换向器及绕组端部等部位。钢丝绳与转子接触部位应用布垫好,以免擦伤转子。严禁在轴颈等重要配合面上吊。转子起吊时,须保持其水平和平衡。 a端盖式电机 对于重量较轻的转子,直接用手抽出; 较重的转子要使用起重工具(或设备)。可利用接长轴一

7、次抽出转子;对不加长轴或无法加长轴的转子,可用二次抽转子的方法,先抽出一定长度后,将转子抽出部分用垫木垫好,定子内的部分暂时支撑在定子铁心上,然后再将转子抽出。 b滑动轴承整圆机座电机 若电机定子凹入底板,先将电机整体吊起(高出底板),在定子下垫好垫木,在抽转子;吊起转子后,拆除轴承座(轴承座不妨碍转子调运时,可不必拆除,但应取出轴瓦,以免吊运时碰坏瓦衬),然后抽出转子,其方法可采用二次抽转子法。 c大型分半机座电机 拆开机座分半处定子线圈的连接线,拆开定子,吊运定子上半部,然后吊运转子;分半机座电机体积、重量都较大,起吊时要防止部件变形,在分半面要用钢架撑上,以防机座变形;大型转子起吊时,要

8、用起吊梁。9.2.3检修与测试9.2.3.1换向器检修与测试 a换向器表面应经常吹风清扫。有油污时,可用清洗剂擦洗,清除换向器表面凝聚的碳和铜的微小颗粒。 b换向器产生铜毛刺时,应剔除。当换向器使片间云母靠近换向片表面及换向片倒角减小时,应重新下刻云母沟和倒角。 云母沟下刻深度为152mm。下刻要求光滑平直,两边残存的云母片必须清除干净。换向片倒角要求 0.545,要均匀平直。下刻云母沟和倒角时,应防止划伤换向器表面。正确的云母沟如图l93。图l93 正确的云母沟示意图 下刻云母沟和倒角后,换向器应精砂光一次,使换向器表面粗糙度符合本篇9241项规定。 换向器片间电压较高的电机,在换向片轴向端

9、面上也应倒角0.545。 C换向器表面有烧痕、沟槽和挤铜时,应打磨换向器,可先用换向器磨石打磨(粒度约为180目),用手将磨石平稳地压在换向器上,压力不要过大,换向器速度为10ms左右,一直打磨到看不见表面烧痕、沟槽为止;磨石打磨后,再用粒度较细的砂纸(240目以上)围在木块上,用相同的方法,打磨一遍;要求高的换向器,还应用帆布打磨一遍。 严禁用金刚砂打磨换向器,以免金钢砂微粒嵌入换向器表面,划伤换向器和电刷。d当换向器表面烧伤严重,沟槽较深,轴向波浪度超过0.5mm,换向器变形、突片造成摆度超过允许值时,应车削换向器;车削前用绝缘纸将升高片全部封好,以防铜屑进入电枢内部遗留隐患;车削后换向器

10、表面粗糙度至少应达到 1.6 ;车削完后用240目以上的细纱纸打磨,下刻云母沟及倒角。 e换向器摆度测量 当低速运行或盘车时在千分表的探头上套一个绝缘套直接进行测量;对无法盘车和低速运行的电机,用测振仪测量,在测振仪探头上套一个绝缘套,使其接触电刷压板或刷握指上测量;测量换向器摆度时,应区分是换向器变形、偏心,还是凸片变形、偏心造成摆度是逐渐过渡的,其片间径向变化梯度小,对电刷跳动的影响较小,其摆度允许值见表1-9-2。 表 1-9-2 变形,偏心造成摆度准许值 mm电枢状态换向器线速度15m/s换向器线速度15m/s热态冷态0.060.050.10.09由凸片造成的摆度,其片间径向变化梯度大

11、,对电刷跳动的影响较大,其授度允许值见表19一3 表1-9-3 凸片造成摆度允许值换向器线速度/(m/s)40154015摆度/mm0.010.020.05 f换向器片间电阻测量片间电阻可用片间电阻测量仪测量,检查片间电阻常用压降法,即在换向器相邻换向片或相隔接近一个极距的换向片上接入低压直流电源;用直流毫伏表测量相邻两换向片间的压降,如图194所示。图1-9-4用测量片间压降法检查片间电阻(a)电源接入相隔接近一个极距的两换向片上;(b)电源接入相邻两换向片上 在正常情况下,测得各换向片问的压降应相等,其最大(或最小)值与平均值的偏差不大于5%,或其测量值呈规律性变化。 对复叠双闭路电枢绕组

12、,正常情况下测量相邻换向片间的压降为零,检查时应隔片测量,如1与3,2与4,3与5,n与(n+2)。 此项测量在电机装配后进行时,要提起电刷,所测压降偏大,则电枢绕组与换向片焊接不良或开焊,焊接不良或开焊可进行补焊;所测压降偏小,则该元件或换向片短路,应作进一步检查,判明故障点,作相应处理。 g升高片检查,发现升高片由断裂情况,可进行局部修补或重新装配生高片,生高片修理后,许测量换向器片间电阻,以检查修理质量。 h换向器短路故障处理 当换向器片间短路或对地短路时,须将换向器解体,作进一步的检查,修理或更换换向器。 9.2.3.2电刷装置检修与测试 a清扫(或清洗)刷杆座圈、刷架和刷握,检查刷架

13、的绝缘套管、绝缘垫片有无损伤,刷握有无变形,压簧有无过热及变形。 b电刷材质与镜面检查 电刷材质的选择,应适合电机的运行条件,一般不同型号的电刷不要混用; 电刷镜面检查,换向正常时,镜面光亮开滑。换向火花较大时,镜面出现雾状、灼痕;当电剧中含有杂质时,镜面中会出现白色斑点或在旋转方向留下细沟。 c剧握间隙测量 刷握与整流子之间的间隙为(2.50.5)mm,电刷在刷握内的间隙见表1-9-7。 d刷握弹簧压力测量 在电刷下压一张纸片,用弹簧秤在电刷的提起方向钩起电刷压指,当纸片能轻轻拉出弹簧秤的读数即为刷握弹簧压力,刷握弹簧压力见本篇9245规定。9.2.3.3定于绕组、电枢绕组检修与测试 定子、

14、电枢绕组的检修与测试,参见本篇12.2直流电机绕组检修及更换工艺。9.2.3.4电机装配 电机各部分检修、试验合格后,可进行装配。装配的次序按逆拆卸次序进行,所有部件安装时,均应与拆卸时的记号相符,木得随意改变其相对位置,以免装卸困难。9.2.3.5定子装配 a磁极要固定可靠,极间分布均匀,极距误差允许值见本篇9247项规定,可按下述方法检查极距,在磁极极靴上划中心线,用游标卡尺检查极距; b磁极安装必须同心,并保证电机主极和换向极气隙符合设计规定值; C定子绕组接线,要保证绕组极性正确;绕组极性排列顺序(顺旋转方向检查),应符合表l94规定。表1-9-4 主极,换向极性排列顺序主极换向极主极

15、换向极主极换向极主极换向极电动机NNSSNNSS 定子绕组必须可靠连接,防止接触不良,各连接钱应绑扎固定。9.2.3.6电枢平衡(转子重绕、换向器重新组装或更换转子部件、运行中振动超标时)通常转速1000rmin及以上的转子需校动平衡。转速1000rmin以下的转子只校静平衡。中、小型刚性转子许用偏心距见本篇9249项规定。9.2.3.7端盖式电机a装配轴承 轴承套装前一般应加热,加热温度为80100。并在轴颈上抹一层机油。轴承套装时,在轴承内圈均匀加压,直至靠紧轴肩为止。 b将电枢装入定于,注意防止走、转子相碰,以免碰伤绕组。 C装配顶盖 先装传动端端盖;装换向器端端盖时,将剧杆座圈光固定于

16、端盖上,两端盖装配好后,须检查电枢转动是否灵活。d测量气隙,其误差应符合本篇9248项的规定。e装配刷握,调整刷距。刷距应力求相等,否则将影响换向,刷距允许误差为 0.5mm。可用等分法检查和调整。调整电机上任何一排刷架,使其电刷边缘与任意一片换向片边缘重合;在换向器表面铺一张纸,在纸的接缝处做好搭接标记后取下;将纸按极数等分;划好等分线后,铺在换向器上,使调好为位置的电刷边缘正好压在一条等分线上;将全部电刷落下,电刷边缘与等分线的距离即为刷距等分的误差。 f调整刷握与换向器表面距离 其允许值为(2.5 0.5)mm; 检查其距离可用厚度为2mm和3mm的绝缘板进行。当距离超过允许值时,用25

17、mm厚的绝缘板垫在刷握下进行调整。 g调整刷握弹簧压力,使电刷压力符合本篇9.2.4.5规定。 h连接刷杆座圈与定子之间的连接线。 i研磨电刷,研磨后电刷接触面积须在70以上,吹净碳粉;调整电刷中性线位置,电机电刷中性线位置一般应严格在主磁极中性线上,常用感应法检查与调整,其方法如下: 用一灵敏的磁电式毫伏表(零刻度在中间),接在相临的两组电刷上,励磁绕组通过开关S接在直流电源上(其电流不大于额定励磁电流的10),利用开关S断续接通电源,毫伏表左右偏转,移动刷架位置,直至毫伏表指示为零,不在向两边偏转为止,此时电剧为位置可认为中性线位置;调整好中性线位置,固紧刷架定位螺钉,打上定位标记。9.2

18、.3.8滑动轴承整圆机座电机将转子吊起,装入定子内;检查两个轴承的水平度和轴向窜动间隙应符合本篇92212有关规定;与底板绝缘的轴承座安装后,应其对地绝缘电阻,用 500V兆欧表测量,其阻值不小于1M;研刮轴瓦,使轴瓦与轴颈间隙、上轴瓦与轴承盖间隙及轴颈与下瓦侧间隙符合本篇92212项规定;检查定、转子铁心轴向相对位置,调整定于,使定、转子磁力中心线重合;调整气隙,使气隙符合本篇9248项规定;装配刷杆座圈,调整刷握(要求与本篇9232项有关规定相同),连接刷杆座圈与走子连接线;研磨电刷,调整电剧中性线位置;接引出线,安装端罩和其他附件。9.2.3.9功率分半机座电机安装轴承座,与底板绝缘的轴

19、承座安装后,应检查对地绝缘,用 500V兆欧表测量,其限值不少于1M吊装电枢;调整轴向窜动间隙;调整定子下半部位置,使定、转子磁力中心线重合;研刮轴瓦;吊装定子上半部,用塞尺检查定子合缝面间隙,应小于0.1mm,连接定子合缝处绕组连接线;调整气隙;装配刷杆座圈,调整刷握,连接刷杆座圈与定子的连接线;研磨电刷,调整电刷中性线位置;接引出线,安装端罩及其他附件。9.2.4质量标准。9.2.4.1换向器允许摆度 换向器工作表面为圆柱形,表面粗糙度至少为 0.8 。 车后换向器外围摆度应符合表1-9-5。表1-9-5 换向器允许摆度 换向器直径250251550551800801外圈摆度0.020.0

20、30.040.059.2.4.2换向片应与轴线保持平行换向片与轴线允许不平行度见表l-9-6。 表1-9-6 换向片与轴线允许不平行度 换向片长度100101400401允许不平行度0.811.59.2.4.3换向器端面与轴线应垂直,端面摆度不超过0.5mm。端面刻有磨损寿命线。9.2.4.4换向片与升高片焊接可靠。9.2.4.5电刷单位压力为0.0160.024MPa。各电刷压力差不超过10%。9.2.4.6刷握间隙标准见表197。9.2.4.7极距允许误差为O.75mm。9.2.4.8主极和换向极气隙允许误差为5。9.2.4.9中、小型刚性转子许用偏心见表l-9-8。表1-9-7 刷握间隙

21、 项目电刷容差刷握容差最大间隙最小间隙厚度8mm以下厚度-0.02+0.100.170.02-0.070宽度-0.05+0.100.250.05-0.150一般电机厚度-0.05+0.100.30.05-0.20宽度-0.15+0.100.450.15-0.350可逆电机厚度-0.05+0.100.20.05-0.10宽度-0.1+0.100.40.1-0.30分块电机厚度-0.05+0.100.250.05-0.150宽度-0.1+0.100.40.1-0.30表 1-9-8 中,小型刚性转子许用偏心距 平衡等级许用偏心距适用范围3000r/min1500r/min1000r/min750r

22、/min0.0040.010.020.0080.020.040.0120.030.060.0160.040.08要求振动特小的小型电机要求振动较小的小型电机一般电机9.2.4.10轴颈与轴瓦间隙允许值见表1-9-9。 表 1-9-9 轴颈与轴瓦间隙值 转速 间隙 轴瓦内径1000r/min1000r/min径向最大径向最大801200.080.160.160.120.180.181201800.100.190.20.150.220.221802600.120.230.240.180.300.32603600.140.250.260.210.340.43605000.160.300.30.240

23、.410.455008000.180.350.40.280.460.5 9.2.4.11上轴瓦与轴承盖间隙值见表1-9-10。表 1-9-10 上轴瓦与轴承盖间隙值 间隙瓦轴内径最小最大801200.040.181201800.050.21802600.050.252603600.060.33605000.060.355008000.070.49.2.4.12直流机出线端标志直流电机出线端应有字母标志,出线标志见表1-9-11。表 1-9-11 出线端标志绕组名称始端末端绕组名称始端末端电枢绕组补偿绕组换向绕组S1BC1 H1S2BC2H2串励绕组并励绕组他励绕组C1B1T1C2B2T29.2

24、.4.13直流电机各部位温升限值见表1-9-12表 1-9-12 空气间接冷却电机温升限值 K电机部位绝 缘 等 级 A级E级B级F级H级TRTRTRTRTR电枢绕组50606575708085105100125磁场绕组50606575708085105100125低电阻磁场绕组及多层补偿绕组606075758080100100125125表面裸露或仅涂清漆的单层绕组656580809090110110135135换向器60708090100滑动轴承40滚动轴承55注:环境温度为40。表中T为温度计法,R为电阻法9.2.4.14换向火花等级GB755对换向火花等级规定见表1-9-13。通常电机

25、换向火花等级应不大于11/2级。表 1-9-13 换向火花等级火花等级电刷下的火花程度换向器及电刷的状态1无火花 电刷边缘仅小部分(约1/51/6刷边长)有断续的点状火花1 换向器尚没有黑痕,电刷上没有灼痕1 电刷边缘大部分(约1/2刷边长)有连续的较稀的颗粒状火花 换向器有黒痕,但不发展,用汽油能除,同时在电刷上有轻微的灼痕2 电刷边缘大部分或全部有连续的较密的颗粒状火花,开始有断续的舍状火花 换向器有黒痕,用汽油不能擦去,同时电刷上有灼痕,如短时出现这一级火花,换向器上不出现灼痕,电刷不烧焦或损坏3 电刷整个边缘有强烈的火花,伴有爆裂声音 换向器上有黒痕相当严重,用汽油不能擦除同时电刷上有

26、灼痕,如在这一火花等级下短时运行,则换向器上将出现灼痕同时电刷将被烧9.2.4.15 电机振动限值电机振动允许值见表1-9-14表 1-9-14 直流电机振动允许值 电机转速/(r/min)1500及以上1000及以上750及以上500及以上500以下 允许振动值(双振幅)0.0850.10.120.160.2GB/10068.2-88中规定,对一般电机均以振动速度的有效值对其振动速度进行考核,电机振动限值见表1-9-15。表 1-9-15 电机振动限值安装方式弹性刚 性轴中心高/mm45132132225225400400转速/(r/min)6001800180036006001800180

27、03600600180018003600600180018003600振动速度有效值/(mm/s)1.81.82.82.84.52.89.3常见故障与处理 直流电机常见故障与处理见表1-9-18。表 1-9-18 常见事故处理序号故障现象故障原因处理方法1电机不能启动或达不到额定转速 进线开路励磁绕组开路活极性接错过载换向极活串激绕组反接 电枢绕组或换向片短路 电刷不在中性线上 检修熔断器,主开关更换或修理 排除故障,改正接线 检查机械部分有无卡涩,防止过载 按正确接线改接 排除短路故障 调整中性线2换向不良 换向器表面状态不佳 换向器变形 电刷振动电枢绕组或换向片间短路 电刷弹簧压力太小 电刷型号不合格 电枢开路 过载 电刷不在中性线上 补偿或换向绕组短路 补偿或换向绕组接错 进行表面处理加强运行维护 车削换向器 调整电刷和刷握间隙 排除故障 调整压力 更换合适电刷 排除故障 防止过载 调整中性线位置 排除故障 按正确接线改接3电刷磨损异常 换向器表面粗糙 换向不良 电刷质量不好 电刷振动 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