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经济学》 简单国民收入决定理论_第1页
《宏观经济学》 简单国民收入决定理论_第2页
《宏观经济学》 简单国民收入决定理论_第3页
《宏观经济学》 简单国民收入决定理论_第4页
《宏观经济学》 简单国民收入决定理论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三章 简单国民收入决定宏观经济学 Macroeconomics背景知识蜜蜂的寓言启发了凯恩斯总需求决定理论18世纪初,一个名叫孟迪维尔的英国医生写了一首题为?蜜蜂的寓言?的讽喻诗。这首诗表达了一个蜂群的兴衰史。最初,蜜蜂们追求奢侈的生活,大肆挥霍浪费,整个蜂群兴旺兴旺。后来它们改变了原有的习惯,崇尚节俭,结果蜂群凋敝,终于被敌手打败而逃散。200多年后,这部作品启发凯恩斯发动了一场经济学上的“凯恩斯革命 ,建立了现代宏观经济学和总需求决定理论古典宏观经济学主要思想古典经济学家认为市场经济能取保经济资源的充分利用,他们成认时不时的会有非正常事件发生,使经济偏离充分就业状态。但当这些异常情况确实

2、发生时,市场中的价格、工资、利率会自动调整,很快使经济恢复到充分就业的产出水平。其原理是,产出与就业的衰退会使价格、工资和利率降低,而较低的利率水平反过来会刺激投资支出,使任何物质和劳动力的过剩很快得以消除。古典经济学家否认存在长期支出缺乏的可能性,亦即不存在支出水平缺乏以购置充分就业下的全部产出的可能性。这一否认结论局部建立在萨伊定理的根底上。凯恩斯对古典经济学的抨击凯恩斯指出在某些时期,并不是所有的收入都会用于消费生产出来的产品,当大范围消费缺乏发生时,卖不出去的产品将堆积在生产者的仓库里,针对存货的增加,生产者将减少其产出,削减就业人数,经济衰退或萧条将接踵而至。经济波动不仅仅与诸如战争

3、、旱灾等非正常情况的外部力量有关。相反,引起失业和通胀的原因是某些根本性经济决策的不同步,尤其是储蓄和投资决策。另外,产品价格与工资的下降空间不大,只有在本钱昂贵的衰退或萧条持续时间较长的情况下,才会发生大幅下降。内部因素加上外部因素战争与天灾,导致了经济的不稳定性。3.1 简单国民收入决定理论的根本假设3.2 总供给、总需求与总产出、总支出3.3 消费函数与储蓄函数3.4 两部门经济中国民收入的决定3.5 三部门经济与财政政策效应3.6 四部门经济与外贸乘数简单国民收入决定3.1 简单国民收入决定理论的根本假设是两部门经济居民户消费和储蓄,厂商生产和投资没有供给限制存在资源闲置,物价不变,这

4、是凯恩斯主义的根本出发点折旧和公司未分配利润为零投资为一常数:I=I0,即企业自主决定投资,不受利率和产量变动的影响3.2 总供给、总需求与总产出、总支出3.2.1 总供给与总产出3.2.2 总需求与总支出3.2.3 均衡产出“总供给与“总需求是理论概念,有必要把它们转换为统计概念,在总供求理论与国民经济核算统计之间建立起联系。具体地说,在总供给/总需求这两个理论概念与总产出/总支出这两个宏观统计指标之间建立起联系。3.2.1 总供给与总产出总产出或总收入从产出和收入角度反响了特定时期经济系统所生产供给的总量,表示了经济的供给方面。可以把总产出定义为:Y Yd 其中:Y为总产出;Yd为收入实际

5、上是可支配收入,在两部门经济中,由于没有税收,要素收入就是可支配收入;收入要么消费要么储蓄,那么:Yd=C+S所以总产出=总供给= Yd=C+S3.2.2 总需求与总支出总支出是经济中用于新生产商品和劳务的支出总量,表示经济的需求方面,是总需求统计指标。简单模型中不考虑政府和对外部门,总支出AE为家庭消费C、厂商投资I:AE C I 3.2.3 均衡产出总产出与总支出不一致导致总量失衡问题。如果总产出方面因为外生供给冲击shock下降如地震、罢工,原先支出和消费水平无法维持。但我们这里假定没有供给限制,所以供给方面不存在问题注意供给没有限制的假设。如果消费或投资下降,即支出环节发生“漏出lea

6、kage,有效需求缺乏,同样导致经济运行困难在供给没有限制的条件下,支出决定产出。这样,总供给等于总需求宏观经济均衡条件,归结为总产出等于总支出条件:Y =AE =C+S =C+I 即:I=S 图中纵轴表示支出,横轴表示产出 450线上任何一点总产出等于总支出。条件:I=S注意:这里的储蓄和投资是意愿储蓄和意愿投资。只有意愿储蓄和意愿投资相等,宏观经济才到达均衡。450ISI0, 0b b 0,是一个常数。平均消费倾向APC=C/ Yd =a/Yd+b随着收入提高,平均消费倾向递减且大于边际消费倾向C=a+bYdoYC450a3.3.3 线性消费函数3MPC和APC的比较假定消费函数为:c=2

7、00+0.8Y 单位:元ycycMPCAPC800840-1.05100010002001600.81.0120011602001600.80.97140013202001600.80.94160014802001600.80.93180016402001600.80.91家户消费函数和社会消费函数国民收入的分配 富有者边际消费倾向较低,贫穷者边际消费倾向较高,国民收入分配越不平均,社会消费曲线越向下移。政府税收政策 累进个人所得税将富有者原来可能用于储蓄的一局部征收过来,以政府支出形式花费掉,最终成为公众的收入,最终用于消费。社会消费数量增加,社会消费曲线上移。公司未分配利润在利润中所占比例

8、 公司未分配利润在利润中所占比例大,消费就少,储蓄就多。反之,那么消费就多,储蓄就少,即社会消费曲线上移。3.3.4 消费函数之谜与其它消费函数消费函数之谜绝对收入假说对消费函数之谜的解释相对收入假说终身收入假说恒常收入假说影响消费的其他理论消费函数之谜凯恩斯绝对收入假说得出的线性消费函数 C a bYd 在短期内得到现实的验证。但是,在库兹涅茨对1869-1938年的资料进行回归分析时发现,消费函数表达式应为C bYd ,即在长期内,自发性消费为零;任何收入水平上边际消费倾向与平均消费倾向相等。这种短期消费函数和长期消费函数表现出来的差异被称为“消费函数之谜。绝对收入假说对消费函数之谜的解释

9、随着收入提高,平均消费倾向下降。但是,如果随着收入的提高,同时发生消费曲线上移,那么平均消费倾向会保持不变。sC1 a bYdsC2 a+a bYdC bYdaa+a消费函数之谜自发性消费增加的原因:长期内收入提高,居民财富增加人口在长期内由农村移向城市,城市消费倾向高于农村老年人收入下降,但支出下降较少,会使消费倾向不变甚至提高必需品范围扩大,档次提高。使自发性消费支出提高相对收入假说美国经济学家杜森贝利认为消费支出主要取决于相对收入水平相对收入的两层含义一个家庭的消费,不仅取决于自己的绝对收入水平,还取决于该家庭的收入在整个国民收入中的比重,或者说取决于该家庭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地位,即该家

10、庭的相对收入。示范效应家庭在本期的消费不仅受其本期收入的绝对水平和相对地位的影响,还受其前期收入与消费水平的影响。收入提高,支出提高;收入下降,支出下降有限或不下降。棘轮效应 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相对收入假说 将短期消费函数正截距的产生,归因于经济周期各阶段的不同消费行为。其核心理论是“棘轮效应和“示范效应。终身收入假说生命周期消费理论又叫生命周期消费理论,莫迪利安尼F.Modigliani认为支出取决于预期的终身收入,那么平均消费倾向和边际消费倾向相等。年轻人和老年人边际消费倾向较高,中年人边际消费倾向较低。假定某人从20岁开始工作,方案60岁退休,预计80岁去世,每年工作收入24000元

11、。假设条件:人的寿命、工作年限和收入确定储蓄的利息因素不加考虑不考虑价格变动不考虑遗产因素无遗产终身收入假说生命周期消费理论根本结论C=aWR+cYL 其中,WR为实际财富;a为财富的边际消费倾向;YL为工作收入;c为工作收入的边际消费倾向。在短期内,在各个不同的生命周期阶段,平均消费倾向随着收入的增加而递减。在长期内,平均消费倾向保持不变。如果社会上年轻人和老年人比例增大,那么消费倾向会提高;如果社会上中年人比例增大,那么消费倾向会下降。除了想使自己一生平稳消费这一点,还有一系列因素会影响消费和储蓄。恒常收入假说永久收入消费理论即永久收入消费理论,与莫迪利安尼相似,弗里德曼M.Friedma

12、n认为消费支出取决于长期收入水平,并提出了估算长期收入的估算方法。永久收入是指消费者可以预计到的长期收入。永久收入大致可以根据所观察到的假设干年收入数值的加权平均数计得,距现在的时间越近,权数越大;反之,那么越小。恒常收入假说认为短期内收入经常变动,但是消费并不随收入变动而变动,而是呈现出“惯性。收入提高时,人们不能确信收入的增加是否会一直继续下去,消费只是小幅提高;收入下降时,消费只是小幅下降。只有收入变动最终证明是永久时,人们才会在最终证明是较高或较低的永久收入水平上充分调整其消费。终生收入理论和恒常收入理论的异同区别终身收入理论偏重于对储蓄动机的分析,从而提出以财富作为消费函数的变量的重

13、要理由。恒常收入理论侧重于个人如何预测自己未来的收入相同点消费不只同现期收入相关,而是以一生或永久的收入作为消费决策的依据。一次性暂时收入变化引起的消费支出变动很小,即其边际消费倾向很低,甚至近于零,但来自永久收入变动的边际消费倾向很大,甚至进于1当政府想用税收政策影响消费时,如果减税和增税只是临时性的,那么消费不会受到很大影响,只有永久的税收变动,政策才会有明显效果。影响消费的其他因素非收入因素利率:利率变动对储蓄的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替代效应:利率提高导致储蓄的增加收入效应:利率提高导致储蓄减少价格水平:价格变化对实际收入产生影响,从 而影响消费收入分配:收入水平不同,消费倾向不同思考题假定

14、有两个老太都有购房行为,其中一个老太说,我积累了一辈子钱,昨天总算买了一套房,住了一夜就来到天堂;另一位老太说,我也很辛苦,住了一辈子房,直到昨天才还清买房的贷款,今天就来到天堂。如果真有这样两位老太,结合消费理论,你认为哪位老太聪明些,为什么。假设你和你邻居的收入完全一样,不过你比她更健康从而预期有更长的寿命,那么,你的消费水平将高于还是低于她的消费水平,为什么。思考题依据哪种理论,一个暂时性减税对消费影响最大?依据哪种理论,社会保障金的一个永久性上升对消费影响最大?依据哪种理论,持续较高的失业保障金对消费影响最大?3.3.5 储蓄函数450YdSS=S(Yd)储蓄曲线10000收入y消费c

15、储蓄sA80008250-250B90009250-200C10000100000D1100010650350E1200011100900储蓄是指收入中未被消费的局部,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随着收入的增加,储蓄以递增的速度增加。 储蓄函数储蓄函数:储蓄与收入间的关系S=S(Yd)平均储蓄倾向:任意收入水平上储蓄在收入中所占的比率 APS=S/Yd边际储蓄倾向:储蓄增量对收入增量的比率 MPS= S/Yd线性储蓄函数: S=Yd-C=Yd-(a+bYd) S=-a+(1-b)Yd二者关系:1C+S= Yd2APCMPC;APSIISY0Y1Y2I根本结论1. 总产出倾向于和总需求一致2. 简单

16、经济中,总量均衡表现为意愿投资和意愿储蓄相等,总需求表现为可支配收入、自发性支出和边际消费倾向的函数3. 净存货机制在总量均衡中作用重大 总之:没有供给限制的条件下,总需求决定总产出3.5 乘数原理破窗经济乘数效应消费函数为C=1000+0.8Y ,当I=600亿美元和I=700亿美元时,均衡的国民收入分别是多少?解: I=600亿美元时,Y=8000亿美元 I=700亿美元时,Y=8500亿美元 I =100亿美元 Y=500亿美元乘数的概念 乘数:一般的地定义为两个相关变量的增量之比 在宏观经济学中主要是指国民收入变化与带来这种变化的支出的初始变化之间的比率。一般有投资乘数、政府支出乘数、

17、转移支付乘数、税收乘数、平衡预算乘数、出口乘数等。 投资乘数指收入的变化与带来这种变化的投资支出的变化的比率乘数起作用的过程C=1000+0.8Y 社会边际消费倾向为0.8K=Y/I=5乘数计算公式因此Y=KI。上面的例子也说明, 乘数的推导投资乘数:KI= Y/I=Y/(Y-C) 分子分母都除以Y,得: KI=1/1-C/Y=1/1-MPC)=1/(1-b) 由于MPS= 1-MPC,那么KI=1/MPS投资乘数的另一种推导方法: Y=C+I C=a+bY Y=(a+I)/(1-b) 如果投资增加I,带来Y的收入增加, 那么: Y+Y=(a+I+I)/(1-b) Y= I/(1-b),那么K

18、I= 1/(1-b) = 1/(1-MPC)乘数与MPC关系乘数效应图示YIY1Y2C+IC+I+IE1E2ABCD注意:增加的收入用来偿还债务,作用减小没有失业和闲置设备时,不发挥作用增加的收入购置存货或进口时,作用减小乘数是把双刃剑乘数几何意义如下图S1、S2为储蓄函数,MPS大小不同MPS=1-MPC当投资增加 ,所引起的国民收入增加量不同S1S2YS,III当总支出增加幅度相同时:MPC越大,国民收入增加幅度就大;反之,就小。450450AEAEAEAEEEEEYAE练习假设某经济社会的消费函数为C=100+0.8Y,投资为50单位:10亿美元1求均衡收入,消费和储蓄。2如果当时实际产

19、出即收入为800,试求企业非自愿存货积累为多少?3假设投资增至100,试求增加的收入。4假设消费函数变为C=100+0.9Y,投资仍为50,收入和储蓄各为多少?5消费函数变动后,乘数有何变化?3.6 三部门经济与财政政策效应3.5.1 三部门经济的国民收入决定3.5.2 均衡产出与充分就业产出3.5.3 三部门经济中各种乘数3.5.4 总结3.6.1 三部门经济的国民收入决定总支出:C+I+G总收入:C+S+T均衡条件:I+G=S+TYC+I+GC+I+GC+IC a bYdY0IGY1E0E1三部门经济中用总支出等于总产出的角度得到国民收入总支出等于总收入Y=C+I+G用储蓄等于投资得到国民

20、收入YS+TI+GI+GIS+TSY0E-aI+G定量税的情况下,税收与国民收入没有关系。即不管国民收入是多少,税收都是 T那么I+G=S+T时得到均衡产出即I+G=-a+(1-b)(Y-T)+T时,得到均衡产出。 其中Y-T=Yd即可支配收入三部门国民产出决定的总结Y=C+I+GC=a+b(Y-T)T=T0I = I0G=G0 可知,如果消费函数、投资、政府购置支出和税收是的,就可以求得均衡产出。练习C=160+0.75Yd;T0=80;I0=100;G0=200;Yd=Y-T0求均衡的国民收入单位:10亿美元解: AD=C+I+G =160+0.75Yd+I+G =160+0.75(Y-8

21、0)+100+200 =460+0.75(Y-80) AD=400+0.75Y AD=Y=400+0.75Y 0.25Y=400 Y=1600为均衡收入水平3.6.2 均衡产出与充分就业产出Y0C+I+GC+I+GY1EG市场机制会使整个宏观经济趋向均衡关键是均衡产出是不是充分就业的产出YS+TI+GI+GS+TSY0E-aI+GY13.6.3 三部门经济中的各种乘数政府部门的经济行为被假定有购置、税收和转移支付三种。其中任何一种行为的变动或它们的同时变动都将引起均衡收入的变动。因此,三部门经济中的乘数除了投资乘数以外,还有: 政府购置乘数、税收乘数、平衡预算乘数、转移支付乘数 三部门经济中的

22、各种乘数在定量税条件下,假设税收为T,转移支付为R那么消费函数为:C=a+bYd=a+b(Y-T+R)总需求或总支出:AD= a+b(Y-T+R)+I+G总产出倾向于与总支出相等 那么Y= AD= a+b(Y-T+R)+I+G整理后得均衡产出:政府购置对产出的影响(政府购置乘数)政府购置支出乘数:收入变动对引起这种变动的政府购置支出变动的比率。假设其他条件不变,只有政府购置支出G变动,那么政府购置支出为G0和G1时的收入分别为 Y0,Y1例题1:MPC=0.8问:政府增加200亿购置支出,国民收入如何变动?解:因为KG=1/1-b=5有如果减少200亿购置支出,结果如何?税收对产出的影响:税收

23、乘数 税收乘数指收入变动与引起这种变动的税收变动的比率。 假设其他条件不变,只有政府税收T变动,那么政府税收为T0和T1时的收入分别为Y0,Y1例题2:MPC=0.8问:政府增税200亿,国民收入如何变动?解:KT=-b/(1-b)=-4理解负值的含义有如果,政府减税200亿,结果如何?转移支付对产出的影响转移支付乘数 政府转移支付乘数指收入变动与引起这种变动的政府转移支付变动的比率 假设其他条件不变,只有政府转移支付R变动,那么政府购置支出为R0和R1时的收入分别为Y0,Y1平衡预算对产出的影响:平衡预算乘数 平衡预算乘数指政府收入和支出同时以相等数量增加或减少时国民收入变动与政府收支变动的

24、比率如果没有转移支付: G=T 那么: Y=KG G+KT T= G KG+KT 即平衡预算乘数KB=1如果有转移支付:G+R= T,即G=T R 那么: Y=KG G+KT T+KR R由此可得出: Y=KG T R +KT T+KRR=G 即政府购置支出的平衡预算乘数也为1 但是,政府支出总量的乘数小于1三部门经济中的各种乘数总结:b 0.5的条件下 1/(1-b)b/(1-b)1-b/(1-b)即KG KR1KT如果不存在转移支付,平衡预算乘数等于1如果存在转移支付,那么平衡预算乘数小于1大于零如果b 0.5不成立,那么转移支付乘数有可能小于平衡预算乘数总结:三部门经济模型已提示宏观调节

25、政策的理论原理。如总需求缺乏,政府可能通过增加支出来刺激经济如政府前几年应对通货紧缩,政府支出具有乘数效应。如果认为经济已经走出通货紧缩,面临通货膨胀危险,那么应采取相反政策。当然:扩大支出促进增长,背景是短期情况:这时经济活动规模由总需求决定。45度线说明,只要AE线移动,总产出自动满足总支出要求。实际假定总供给是没有限制的。也就是以凯恩斯主义的假设出发的。练习假设某经济的消费函数为C=100+0.8Yd,投资I=50,政府购置性支出G=200,政府转移支付R=62.5,税收T=250单位均为10亿美元。1求均衡收入2试求投资乘数,政府支出乘数、税收乘数、平衡预算乘数。3假定该社会到达充分就

26、业所需要的国民收入为1200,试问:1增加政府购置;2减少税收;3以同一数额增加政府购置和税收以便预算平衡实现充分就业,各需要多少数额? 3.7 四部门经济与外贸乘数总支出:C+I+G+NX总收入:C+S+T均衡条件: I+G+X-M= S+T式中,决定收入的有消费C、投资I、政府购置G、税收T、出口X和进口M六个变量。前面四个变量已经说明,下面仅说明出口X和进口M这两个变量。 出口决定因素出口是一国生产的产品与效劳出售给其他国家与地区。第一,其他国家的国民收入。 第二,国际专业化程度。 第三,一国产品价格相对于其他国家类似的产品价格的上下。 第四,汇率的上下。 此外,一国的出口量还取决于该国

27、的外贸制度、世界市场对该国产品的偏好、需求弹性等因素。但所有这些因素都与本国的收入水平没有多大的关系。为简便起见,我们假定一国的出口不受该国收入水平的影响,为自发变量,即:X=X0进口决定因素 进口是指一个国家购置其他国家与地区的产品与效劳一国的进口主要取决于以下四个因素: 本国的国民收入;国际专业化程度;外国产品价格相对于一国类似的产品价格的上下;汇率的上下。 此外,一国的进口量还取决于该国的外贸制度、该国对外国产品的需求弹性等因素。为简便起见,我们撇开其他因素,假定一国的进口仅受该国收入水平的影响,随该国收入水平的变动而变动,而且一国的进口是其收入的线性函数: M=M0+mY3.7 四部门

28、经济与外贸乘数(2)Y2AEC+I+GC+IC a bYdY0IGY1EE1NXC+I+G+NXE2四部门经济中国民收入决定出口与进口之差就是净出口净出口是收入的函数,即: NX= X-M=X0-M0-mY在考虑对外部门以后,出口一般设定为一个常数,在简单分析中,进口也可以假定为一常数,但是,深入地分析应该建立在上面进口函数之上。3.7 四部门经济与外贸乘数(3)Y=C+I+G+(X-M)C=a+b(Y-T+R)T=T0I = I0G=G0X=X0M=M0+mY3.7 四部门经济与外贸乘数(4)对于外贸乘数,由于出口数量是个外生变量,根据进口假设的不同,可以分两种情况:(1)进口为一常数M,那

29、么Y=C+I+G+(X-M)即:Y= a+b(Y-T+R) +I+G+X-M那么外贸乘数为:KX-M=1/(1-b)(2)进口与收入成线性关系,M=M0+mY其中那么: Y= a+bY-T+R+I+G+X- M0-mY KX-M=1/1-b+m)注意:这里税收为定量税,请同学们自己推导比例税的情况。思考 假设我国的奶制品在欧洲突然变得不受欢送了,净出口如何变化?支出线怎样移动?3.8投资函数3.8.1 投资的含义 投资:称为资本形成,即社会实际资本的增加,它是表示在一定时间内资本的增量,即生产能力的增量厂房、设备和存货等主要是建设新企业、购置设备、厂房等各种生产要素的支出以及存货的增加,其中主

30、要指厂房和设备在AE=C+I+G+NX中,把I=I0看作外生变量;但现实中I应该是内生变量。投资的含义(1)我们可以把企业投资看成由两个步骤组成:第一步是企业通过发行债券、股票等方法筹集资金,这就是企业的有价证券的交易;第二步是企业利用筹集到的资金购置投资品、新建厂房进行实际的资本积累扩大再生产。企业投资的第二步一方面对总需求有重要影响,一方面对潜在生产能力有重要影响,是宏观经济学研究的一个重要对象。企业投资的第一步即企业有价证券的交易对企业而言无疑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但在宏观经济学中它是作为影响企业实际投资的一个要素即资金供给出现的。这一局部内容放在货币需求的理论框架中展开。投资的含义(2)

31、 这里的投资是指企业的意愿投资,即企业事前的方案投资。一国投资总水平就是指一国千千万万分散的企业方案的或意愿的投资购置支出总和,它是事前对投资水平的预测,而不是事后对投资水平的统计。投资函数正是反映了事前的意愿的企业实际购置支出受到哪些因素的影响。投资的含义3从形成潜在生产能力方面看,投资可分为重置投资与净投资两种。重置投资是指企业为补偿厂房设备等的损耗而进行的投资。净投资是指企业为增加生产能力而进行的投资。总投资=重置投资+净投资如果总投资的量正好等于重置投资的量,那么,企业通过投资仅仅维持了原有生产规模或潜在生产能力。如果总投资的量大于重置投资的量,即净投资大于零,那么,企业通过投资实现了

32、生产规模扩大或潜在生产能力的扩张,显然,只有净投资才是经济增长的源泉。投资的含义4投资总是就一定时期而言的,是一个流量概念。资本存量是在一定时点上机器设备厂房等投资品的数量,是一个存量概念。总投资=重置投资+净投资如果总投资等于重置投资,那么资本存量保持不变;总投资大于重置投资,那么资本存量增加;总投资小于重置投资,资本存量就减少。 投资与资本之间的关系,就是流量与存量的关系:投资流量来源于资本存量,又会增加资本存量决定投资的经济因素企业投资遵循利润最大化目标。投资的本钱主要就是对投资品的购置支出,这被称为投资品购价。投资的收益是一项投资在转化企业新增的生产能力后,未来较长时期内逐渐流回的未来

33、价值。不同时点上的价值不能直接比较。贴现率与现值如果本金$100,年利率5%,那么有第一年本利和:100(1+5%)1=$105第二年本利和: 1051+5% =100(1+5%)2=$110.25第三年本利和:110.25(1+5%)=100(1+5%)3=$115.70以此类推,一般地有:R1=R0(1+r) R0=R1/(1+r)R2=R0(1+r)2 R0=R2/(1+r)2Rn=R0(1+r)n R0=Rn/(1+r)n 资本的边际效率(MEC)Marginal Efficiency of Capital指能使投资者的预期净收益的现值等于投资物供给价格的一种贴现率。MEC是一个贴现率,用此贴现率将该资本资产的未来收益折为现值,那么该现值恰等于该资本之供给价格或者重置本钱。即(R:供给物价格,Ri :投资物每年预期收益)资本边际效率某企业投资$30000购置一台设备,使用期限3年,3年后全部损耗无残值。三年收益依次为$11000,$12100,$36410。如果贴现率10%,那么三年内每年收益的现值之和恰好等于期初的$30000,即资本的边际效率:10%投资品购价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