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医学问答资料_第1页
社会医学问答资料_第2页
社会医学问答资料_第3页
社会医学问答资料_第4页
社会医学问答资料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社会医学资料第一章1 社会医学的研究内容1.社会卫生状况,主要是人群健康状况。社会医学要研究社会经济状况,卫生服务状况和人群健康状况以及三者之间的相互关系,评价居民的生命质量、人口素质、健康状况,分析存在的主要的社会卫生问题,作出社会医学“诊断”。2.影响人群健康的因素,特别是社会因素社会医学运用多种手段,研究社会经济、文化、心理、行为与生活方式、卫生服务状况等对人群健康的影响,进行社会病因分析,为制定社会卫生策略提供科学依据。例如:产后抑郁症。3.社会卫生策略与措施针对存在的社会医学问题及其产生的原因,提出改善社会卫生状况和人群健康水平的社会卫生策略与措施,即提出社会医学处方.包括卫生发展的

2、重点、策略、政策、目标、指标,合理配置与使用卫生资源,保护人群健康的政治、经济、法律、教育等方面的对策与措施。2 社会医学的基本任务1.倡导积极的健康观,保护和增进人群的身心健康和社会活动能力,提高其生活质量。2.推动医学模式转变传统的医学模式:生物医学模式 生物心理社会模式3.改善社会卫生状况,提高人群生命质量和健康水平4.制订卫生政策和策略,指导卫生改革与发展,开展社区卫生服务和发展初级卫生保健5.注重高危人群保健和控制社会病3 简述我国卫生事业的性质和新时期卫生工作方针我国卫生事业的性质是政府实行一定福利政策的社会公益事业. 卫生工作方针是以农村为重点,预防为主,中西医并重,依靠科技与教

3、育,动员全社会参与,为人民健康服务,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4 如何理解健康健康的定义:健康不仅仅是没有疾病和虚弱,而是包括身体、心理和社会方面的完好状态 包括躯体健康:身体各组成“部件”正常, 心理健康:自我控制能力、心理平衡等, 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良好的人际关系、各种突发事件应付能力5 如何理解“社会因素”在疾病防治中的主导作用1 主要死亡原因已经逐步转移到心血管疾病,恶性肿瘤和意外事故。这些慢性病是多种致病因素长期综合作用的结果。研究表明,社会因素占死亡影响因素的大部分。2 在急性传染病的有效防治也离不开社会措施3 在社会病方面 如性病,艾滋病,自杀,车祸等的高发或流行,社会因素也起了

4、决定性作用6 简述法国医师盖林(Guerin)格罗蒂扬(Grotjahn)对社会医学的贡献法国医师盖林(Guerin)第一次提出社会医学的概念,并且把社会医学分为四个部分:社会生理学、社会病理学、社会卫生学与社会治疗学。格罗蒂扬(Grotjahn)进一步完善了社会医学的内容,提出用社会科学(社会调查)的观点研究疾病以及疾病与社会因素之间的双向作用的先进理念,并首次在柏林大学开设社会卫生学课程(当时社会医学与社会卫生学这两种名称交替使用)。 7 分析病人患病未就医的可能原因1医学知识缺乏 2 经费、时间、交通等原因 3怕影响其他个人利益 4否认患病5就诊经验6工作忙 7宣扬带病坚持工作 8自恃抵

5、抗力强8分析我国新时期卫生工作方针中提出“以农村为重点”的社会背景/可能原因新时期的卫生工作方针是由我国当前社会发展水平和卫生事业发展的客观需要决定的。卫生事业的发展必须从社会发展水平的实际情况出发,实事求是的制定卫生策略,并同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基于我国现阶段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和基本国情,同时我国大部分人口都分布在农村,因此要发展我国卫生事业必须要以农村为重点,这样才能发展好卫生事业这个具有一定社会福利的社会公益事业。9试述我国城乡居民高血压患病率持续升高的可能原因 高血压与压力 年龄 肥胖超重 高蛋白高脂饮食 激素药物等使用 和遗传有关第二章1. 现代医学模式的基本内涵1.恢复了心理、社

6、会因素在医学研究中应有的位置,是对生物医学模式的继承和发展2.更加准确肯定了生物因素的含义和生物医学的价值3.全方位探求影响人类健康的因果关系,建立了医学的整体观,注重研究和分析病人患病的社会背景2. 影响人群健康的因素1.环境因素 2.生活方式与行为因素 3.生物遗传因素 4.医疗服务因素4. 试述现代医学模式产生的背景1.医学发展的社会化趋势. 医学的社会化是指从个人分散的医疗活动转变为社会分工协作进行的系统医学活动的过程。2.疾病谱和死因谱的改变. 3.健康需求的普遍提高 人们对卫生保健需求层次不断提高 :人们对卫生保健需求层次多元化:人们对卫生保健需求的时效性和便捷性:人们对卫生保健需

7、求的整体性4.医学学科的内部融合与外部交叉发展5. 试述医学模式转变经历了哪几个阶段1神灵主意的医学模式 是在医学起源时对医学的总体认知方式 对客观世界的认知依赖于直觉,不能解释自然现象,形成神的宗教观念2自然哲学医学模式 应用自然现象的客观存在和发展规律来认识疾病与健康问题的思维方式,具有朴素、辩证的特点3机械论的医学模式 认为人体是“自己发动自己的机器,疾病是机器某部分故障失灵,需要修补完善” 4生物医学模式5现代医学模式4. 生物医学模式的特点:1.建立了宿主、环境、病原体三者之间的动态平衡2.哲学观是还原论,在医学研究上,将针对疾病,采用实验方法3.采取了针对传染病的思维模式,处理健康

8、的手段:预防接种、杀菌灭虫、抗菌药物 5.生物医学模式的缺点:1单因单果的线型思维模式,应向多因单果和多因多果转变2强调生物因素对健康的影响3重视部分,轻视整体4重视疾病,轻视整体第三章1社会因素影响健康的基本规律和特点1、非特异性和泛影响性 非特异性:一种疾病很难用某种单一的特定社会因素来完全解释其病因 泛影响性:指一种社会因素可导致全身多个器官及系统发生功能变化,但特异性不明显。2、恒常性与累积性 恒常性:社会因素存在的广泛性和作用的持久性 累积性:以一定的时序作用人体,形成应答累加、功能损害累加3、交互作用 各种社会因素对健康的影响不是平行,而是互为条件的。2. 社会制度影响人群健康的特

9、性1双向性2普遍性或稳定性3变异性 不同时期卫生工作重点、政策、投入等方面不同4强制性 强制戒毒、计划免疫、计划生育等3. 文化影响健康的特点 1、无形性 文化所包含的价值观念,理想信念,行为准则,思维方式,生活习惯等是以群体心理定势及氛围存在的,对人们的行为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2、本源性 任何健康问题都有其文化根源,文化因素中价值取向和健康取向在影响着人们的健康观,行为方式过程中,对健康产生巨大的本源性。3、软约束文化利用人们约定俗成的价值观念,行为规范统一人们的行为,用一种强大的无行的群体意识教化人们4、稳定性 文化的稳定性即文化惰性,也称文化保守性,是每种文化在发展过程的惯性作用5、民族

10、性 在评估文化因素对健康的影响过程中,必须要充分考虑到文化的地区,民族差异。三、论述题 怎样理解经济发展水平与健康之间的相互作用及其影响1、经济发展对健康的促进作用。基础设施的建立和完善、国家建立全民健康保障制度、医学科学技术的进步,改善人们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促进健康水平的提高2、经济发展带来新的健康问题(1)环境污染与破坏严重:生态环境破坏、化学物质渗透(2)不良行为生活方式:WHO统计1992年,不良行为生活方式占发达国家死亡的70%-80%,发展中国家的40%-50%,全球为60%。(3)现代社会病的产生:富裕病(高血压、冠心病、肥胖)、文明病(空调综合征、电脑综合征)(4)社会负性

11、事件增多:车祸发生率为35-45,暴力事件增多(5)社会流动人口的增加:增加了生活设施、治安、卫生保健的负担,带来了许多健康问题3. 健康对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劳动力健康水平提高促进经济发展:病伤减少,出勤增加,平均寿命延长,为社会创造更多的财富智力水平提高促进经济发展机械化、自动化的实现,可显著提高劳动生产效率资源消耗减少:居民健康水平的提高可节省卫生资源第四章二、简答题:压力对健康造成的不良后果有哪些?1. 健康问题:6080的医学问题与压力有关,压力过大可以引起高血压、偏头疼、癌症、溃疡、关节炎、心血管病等。2.工作问题:压力过大导致旷工、消极怠工、缺乏责任心,工作差错和事故增加。3.

12、管理和决策问题。压力越大,可导致:危险性抉择可能性增大较多地采取非理智行为有效的沟通渠道越少人们能忍耐不确定性的可能性越少建设性思维减少,扭曲性的思维增加做错误和不成熟的可能性越大侵犯和逃避行为发生的可能性越大短期目标受青睐,长期目标被忽略三、问答题行为和心理问题的干预措施1、个体干预个体干预是针对个体知识、态度、信念、动机、技巧和经历等方面进行的行为和心理干预行为行为矫正的两个基本技术是:消除强化:儿童的无理取闹刺激控制:如某些人的失眠2、社会工程干预社会工程干预:是指通过某些社会性的措施来改变现状(一)社会设施干预如净化水源、孩子意外伤亡的控制、社区活动场地与居民的距离、食盐勺的发放(二)

13、政策干预 如公共场所禁烟计划、禁止吸烟广告(三)组织干预 是通过对不合理的组织结构和行为进行改变,达到干预目标。3、各种场所的干预(一)家庭干预 人们处理压力的能力与其幼时的生长环境密切相关(二)学校干预 学校组织严密,便于组织和实施干预(三)工作场所干预 对成年人进行干预(四)社区干预 社区动员第五章一、德尔菲法通过多轮函询征求专家对某一问题的意见,并对每一轮的意见汇总,剔除专家共同否定的问题,增加专家提出的新建议,在下一轮函询时寄给专家。通过24轮的反复评价,使专家的意见逐渐趋于一致。二、社会医学研究的步骤1. 选择课题,陈述假设2. 制定研究方案3. 收集资料4. 整理和分析资料 5.

14、解释结果三、非概率抽样:不能用样本推论总体和估计抽样误差(1)方便抽样:常用于预试验或预调查(2)立意抽样:根据研究目的和主观需要确定研究对象。(3)雪球抽样:(4)定额抽样:先将研究人群分成几组,然后按一定的比例,从每组人群中任意选定一定量的样本作为研究对象五、定性研究的方法1.观察法(observation):通过对事件或研究对象进行直接的观察来收集数据的方法。是收集非言语行为资料的主要技术。可以分为非参与性观察与参与性观察2.深入访谈法(in-depth interview):优点:较大的灵活性与开放性,可以获得较为真实和深入的资料缺点:统计分析处理困难,限制了其使用3.专题小组讨论(f

15、ocus group discussion)通过召集一小组同类人员,对某一研究议题进行讨论,得出深入结论的研究方法4.选题小组讨论法(nominal group discussion)目的为了寻找问题,并把所发现的问题按其重要程度排列出来定性研究的特点? 1注重研究事物的过程而不是事物的结果2是对少数特殊人群的研究,其结果不能外推3需要与研究对象保持较长时间的接触4其结果很少用概率统计分析开放式问题的优缺点?优点:(1)可用于事先不知道问题答案有几种的情况(2)可在回答类型太多,不能都列入调查表时使用(3)允许调查对象有更多的创造性和自我表现的机会(4)可用于调查比较复杂的问题缺点:(1)要求

16、回答者有较高的知识水平和语言表达能力(2)无法排除相当多的无价值的不确切信息(3)数据常常不是标准化的,统计处理困难(4)回答率很低问题设计的常见错误?1).双重装填:一个问题包括了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问题,有些应答者难以作答2).含糊不清:使用了含糊不清的词,或者一些专业术语、俗语。使回答者不易理解3).抽象的提问:涉及抽象概念的提问4).诱导性提问:人为增加某些回答的概率5).敏感性问题:未婚先孕、同性恋、吸毒等信度和效度的关系?1).不可信的测量一定是无效的,即信度不高,效度也不会高2).可信的测量既可能有效,也可能无效,即信度高不一定效度也高3).无效的测量既可能是可信的,也可能是不可信的

17、,即效度不高,信度可能高也可能不高4).有效的测量一定是可信的测量,即效度高信度也一定高5.面对面访谈法的优缺点?优点:方法灵活多变,对调查对象文化要求不高,容易控制访谈环境,可列入较复杂的问题缺点:耗费时间人力物力,易出现访谈偏误,调查对象在地理上分布不广泛,没有匿名保证。6.信访法的优缺点?优点:节省时间和费用,适于调查对象居住分散的调查,有较高的匿名保证缺点:缺乏灵活性,不能收集非文字资料,回复率低三、试述定性方法的实际应用1.辅助问卷设计,估计问卷调查的非抽样误差2.验证因果关系,探讨发生机制3.分析定量研究出现矛盾结果的原因4.了解危险因素的变化情况5.作为快速评价技术,为其他研究提

18、供信息第六章二、简述题生命质量评价的应用1、人群健康状况的评定:了解一般人群的综合健康状况或者作为一种综合的社会经济和医疗卫生指标比较不同国家、不同地区、不同民族人群的生命质量和发展水平以及对其影响因素的研究有些仅限于某些特殊人群,用以了解其健康状况及其影响因素,如评价参与不同保险业或服务项目收费系统的老年人、贫困者、慢性病人的健康状况2. 疾病负担的评估:肿瘤和慢性病病程长、较难治愈,很难用延长生存时间、提高治愈率来评价治疗效果,因此其生命质量的评价成为研究的主流。可以比较其在生命质量不同维度上的差别来进行3. 卫生服务效果的评价通过比较不同疗法或干预措施对病人生命质量的影响来评价其效果,如

19、心瓣膜移植术、髋关节成形术、肝移植病人的生命质量评价4、卫生服务方案的选择HRQOL可帮助医生判断具体治疗方案或预防康复措施的实施与否,会对病人今后的生活产生多大的影响。如:不同降压药的副作用,通过生命质量评价,帮助医生选择药物多发性硬化症病人家庭保健组、常规医院治疗组的效果评价,家庭保健组优于常规医院治疗组5、卫生资源配置与利用的决策(一)质量调整生存年长期失能或卧床的病人,其生命质量是不完善的,应该从他的生存时间中扣除不完善部分,由此获得健康生存时间。(二)效果评价医疗干预的效果评价,通过接受某治疗和未接受该治疗的病人作配对研究,比较生命质量的差异(三)成本效用评价目前西方医学界用每拯救一

20、个质量调整生存年所需要的费用(成本)作为成本/效用指标。相同成本产生最大的QALYS或同一个QALY对应的最小成本就是医疗卫生决策的原则6、健康影响因素与防治重点的选择对生命质量影响因素的探讨有利于找出防治重点,从而促进整体健康水平的提高如终末期肾脏疾病患者的生命质量与血红蛋白浓度成强相关,所以,早期、有效的贫血治疗在透析前后对维持生命质量都是最重要的三、论述题生命质量评价的基本内容包括生理状态、心理状态、社会功能状态、主观判断与满意度1. 生理状态:活动受限:指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因为健康问题而受到的限制,包括躯体活动受限(弯腰)、迁移活动受限(不能驱车)、自我照顾能力下降(不能穿衣)基本生活活

21、动能力:穿衣、进食、洗澡、上厕所、室内走动社会角色受限:主要角色活动的种类和数量受限、角色紧张和角色冲突等,如工作、学习和家务等通常角色活动受限体力适度:个人日常活动中所表现出的疲劳感、无力和虚弱感,有些疾病通过降低病人的体力而使其角色功能下降,病中或病后所表现的体力适度是不同的2.心理状态:情绪反应:是个体感知外界事物后所产生的一种体验,包括正向体验如兴奋,负向体验如恐惧,是生命质量测量中最敏感的部分认知功能:包括定向、理解力、注意力、记忆力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如记忆力丧失,是生命质量测量中不敏感的指标3.社会功能状态社会交往:社会融合:指个人属于一个或几个高度紧密的社会组织,并以成员身份参

22、与活动社会接触:人际交往和社区参与如亲友交往亲密关系:指个人关系网中最具亲密感和信任感的关系,如夫妻社会资源:代表了个体对其人际关系充足度的评判,对社会资源感到满意的人们能感受到被关照、关爱和需要4.主观判断与满意度:自身健康和生活判断:个人对其健康状态、生活状况的自我评判,是生命质量的综合性指标建立在自我意识基础上,不敏感满意度与幸福感:当个人需求满足时的良好情绪反应。满意度:对待事件的满意程度,是人的有意识的判断,用来测定病人的需求满足程度幸福感:是对全部生活的综合感觉状态,产生自发的精神愉快和活力感,用来测定病人整个生命质量水平5.其他内容针对特殊人群或特定疾病的生命质量评价量表,应包括

23、反映特殊人群特征或症状等疾病特异的内容,如对麻风患者来说,社会歧视和自卑心理应纳入心理状态的测定第七章一、健康管理产生的背景1、满足多元化健康需求的需要2、人口老化和疾病谱的改变3、危险因素流行率的变化4、现代医学模式的要求5、医疗服务系统可持续性发展面临的挑战二、健康管理的概念健康管理就是以不同健康状况下人们的健康需要为导向,通过对个体和群体健康状况以及各种健康危险因素进行全面监测、分析、评估及预测,向人们提供有针对性的健康咨询和指导服务,并制定相应的健康管理计划,协调个人、组织和社会的行动,针对各种健康危险因素进行系统干预和管理的过程。第八章二、简答题1.当今卫生服务研究领域中,世界各国普

24、遍关注的三个问题1)提高卫生服务的普及程度和居民接受卫生服务的能力, 保证卫生服务的公平性2)控制医药费用, 提高卫生服务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3)改进卫生服务质量,提高居民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三、问答题二、卫生服务研究的内容-1(一)社会因素对卫生系统的影响 历史传统、社会制度、国家的组织结构和社会经济发展(二)评价人群医疗卫生服务需要 人群的需要、需求及影响因素是卫生服务研究的重要内容(三)合理分配和使用卫生资源 1卫生人力: 数量、质量、结构和分布是研究重点 2卫生机构:纵横向之间的关系 3装备供应:大型医疗仪器的配备、药品的来源与使用 4知识和技术:研究知识和技术传播过程中的缺陷(四)卫生

25、系统的组织结构与功能 卫生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必须适应新的环境和任务(五)卫生系统的经济分析 卫生费用的筹集、数量、分配、使用及其组成,是决策者不可缺少的基础信息。 (六) 卫生服务效果评价 人群健康状况是评价卫生服务效果的最终指标三、影响卫生服务与利用的因素人口数量与结构:人口数、年龄性别比例 医疗工作质量:提高治愈率、减少需求 气候地理条件:季节性、地方病 社会经济因素:经济越发达,需要量越大 文化教育:自我意识及愿望 社会关系:家庭、离婚、独居等 心理行为因素:紧张、压抑、重大生活事件 医疗保健制度四、卫生服务利用指标(1)门诊服务利用 两周就诊率=前两周内就诊人(次)数/调查人数100%或

26、1000 两周患者就诊率=前两周内患者就诊人(次)数/两周患者总例数100% 两周患者未就诊率=前两周内患者未就诊人(次)数/两周患者总例数100% (2) 住院服务利用 住院率=前一年内住院人(次)数/调查人数100%或1000 人均住院天数=总住院天数/总住院人(次)数 未住院率=需住院而未住院患者数/需住院患者数100%五、卫生费用评价指标卫生费用占国民生产总值的百分比人均卫生费用卫生各部门的投资比门诊和住院费用构成医疗、卫生防疫和妇幼卫生费用的比例六、卫生服务综合评价指标筛选原则重要性和实用性:公认的、重要的、实用的有效性:反映评价目标的内容和实现程度特异性:从一定角度有针对性地反映某

27、个方面的信息敏感性:指标灵敏,区分力好代表性:包含的信息量大可靠性:准确反映实际情况可获得性:容易获得第九章1 初级卫生保健的基本原则 1 合理布局:即人们接受卫生服务的机会必须是均等的,不能忽视乡村和某一地区的人口或城郊居民 2 社区参与:即社区主动参与有关本地区卫生保障的决策 3 预防为主:即卫生保健的重点应是预防和促进健康,而不是治疗工作,要以寻找和消除各种致病因素为核心 4 适宜技术:即卫生系统中使用的方法和物资,应是能被接受的和适用的 5 综合途径:即卫生服务仅仅是所有保健工作的一部分,它与营养,教育,饮用水供用和住房同属于人类生活中最基本的和最低的需求2 卫生政策的特点 1 利益和

28、价值倾向:政策主体包括政党,政府和社会团体。政策不可避免地受到政策主体的价值观影响,所希望实现的目标和所期望的行动都代表着政策主体的利益 2 目标取向:任何政策都有一个明确的待实现的目标,要符合本系统,本行业的发展目标,跟要服从和服务于整个社会的发展取向 3 合法性,权威性和强迫性:政策作为对社会,团体,个人行为的规范和指导,必须得到所涉及对象的认可,接受,不管是出于自愿还是被迫 4 功能多样性:虽然政策的功能在于是目标得以实现,但社会是一个复杂的相互联系的有机整体,政策指向的行动会牵涉到社会的方方面面,因而其功能也不是单一的 5 过程及阶段性:政策制定可以分为两大阶段,政策制定阶段和政策执行

29、阶段,这两个阶段还可以继续分解为更加具体的程序3 卫生政策的功能 1 导向功能 为解决某个政策问题,政府依据特定的目标,通过政策对人们的行为和事务的发展加以引导,使政策具有导向性 2 调控功能 政府运用政策对社会公共事务所出现的各种利益矛盾进行调节和控制 3 分配功能 在决定利益分配时,要尽可能公共公平,用政策来调节利益关系,减少各个利益团体之间的利益冲突4试述初级卫生保健的内容(初级卫生保健的基本任务) 1 促进健康:加强自我保健,增强体质和心理健康 2 预防:在发病前期采取措施,防止疾病的发生 3 治疗:在发病初期采取措施,防止疾病继续发展,早期发现,早期诊断,及时治疗 4 康复病人症状和

30、体征已经出现,防止并发症和残疾,防止病残,加强康复5 试述21世纪我国面临的主要卫生问题是什么?1)我国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阶段,人们要求提供多层次、多样化的卫生服务。2)人口老龄化成为制约经济与社会发展的突出问题,迫切要求对现行卫生服务体系和服务模式进行调整。3)农村卫生工作面临新形式,任务艰巨。4)防病治病形式依然严峻。5)城镇化进程加快,对卫生机构应对现代公共卫生问题的能力带来挑战;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与完善,对公共卫生监督职能提出了更高要求。6)西部大开发将为西部地区卫生改革与发展带来机遇和挑战。7)科技体制改革与发展带来机遇与挑战8)中国加入WTO的影响6 试述社会卫生状况

31、评价的程序? 确定社会卫生状况的概念:生物心理社会 把社会卫生状况的概念进一步具体化,形成若干范畴:核心范畴:听力、疼痛、认知能力、行动能力 核心边缘范畴:社会职能、交流能力健康相关范畴:自理能力、人际关系等根据所确定的范畴,寻找适宜的、有针对性的指标开展收集工作分析指标,归纳结果。第十一章社区卫生服务的特点1基层医疗保健 2人格化照顾 3综合性照顾4持续性服务5协调性服务 6可及性服务7以家庭为单位8以社区为基础的照顾9以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为基础10预防为主的服务11团队合作的工作方式2社区构成要素 1 人群2 地域3 生活服务设施4 文化背景,生活方式,认同意识5 生活制度,管理机构3.

32、 社区卫生服务的指导思想1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为人民健康服务的方向,2 将发展社区卫生服务作为深化城市医疗卫生体制改革、有效解决城市居民看病难、看病贵问题的重要举措,3作为构建新型城市卫生服务体系的基础,着力推进体制、机制创新,4为居民提供安全、有效、便捷、经济的公共卫生服务和基本医疗服务。4社区卫生服务的意义 209 1 社区卫生服务是提供基本卫生服务, 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卫生服务需求, 提高人们健康水平的重要保障。 2 社区卫生服务是国家卫生服务体系中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方针的主要支点。 3 社区卫生服务是深化城市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建立新型

33、城市卫生服务体系的重要基础。 4 社区卫生服务是建立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障制度的迫切要求。 5 社区卫生服务是加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提高卫生服务的公平性,维护社会稳定的重要途径。 6 社区卫生服务是国际卫生服务的大趋势。 7 社区卫生服务是实现医学模式转变的最佳途径。5社区卫生服务六位一体内容 “六位”是指:社区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社区医疗,社区预防,社区康复,社区保健,社区计划生育服务;“一体”是指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提供上述综合连续的优质服务。 “六位一体”是社区卫生服务的核心内容和基本特征,也是卫生行政部门评价社区卫生服务组织功能的基本依据和重要指标.“六位一体”是整体性的服务,整体不等

34、于部分之和, 整体性服务不等于各专科服务的简单相加 6社区卫生服务的任务 1 提高人群健康水平、延长寿命、改善生活质量 2 创建健康社区 3 保证区域卫生规划的实施、保证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和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改革的实施7社区卫生服务的服务功能1 服务内容:提供公共卫生服务和基本医疗服务;开展健康教育、预防、保健、康复、计划生育技术服务和一般常见病、多发病的诊疗服务。 2 服务性质:具有公益性质,不以营利为目的3 服务对象:以社区、家庭和居民为服务对象,以妇女、儿童、老年人、慢性病人、残疾人、贫困居民等为服务重点4 服务方式:以主动服务、上门服务为主8开展社区卫生服务的意义1 有利于优化资源

35、配置2 有利于卫生事业适应社会需求3 有利于坚持“预防为主”的方针4 有利于抑制医药费用的不合理增长5 有利于实现“人人享有卫生保健”的目标6 有利于加强医德医风建设9. 发展社区卫生服务的必要性 1 HFA的目标要求 2 人口急剧增长和人口老龄 3. 疾病谱和死亡谱的变化 4. 健康观与医学模式的转变 5. 医疗费用快速上涨 6. 调整卫生资源配置 7. 医学观念转变 10. 卫生服务出现四个扩大:从生理服务扩大到心理服务从技术服务扩大到社会服务从医疗服务扩大到预防、保健服务从医院服务扩大到社区服务11 卫生服务面临六个转变服务目标从疾病转向健康服务对象从单个患者转变为人群服务目的从治疗疾病

36、转变为以预防、保健为主服务场所从医院转变为社区服务目的从防治疾病转变为保持身心健康及与环境和谐一致服务手段从只依靠医疗卫生部门转变为众多学科和全社会参与第十二章 弱势人群卫生服务一、影响妇女健康的社会因素?社会地位就业/经济状况教育风俗习惯地域社会制度其它,如家庭暴力。二、影响儿童健康的社会因素?社会经济状况家庭因素营养体育锻炼生活方式预防接种三、留守儿童的健康问题?营养不良心理健康问题意外伤害传染病四、解决留守儿童问题的主要社会措施:1、改革现行的城乡二元结构的户籍制度和与之相关的就业和教育体制,消除城乡差别,从根本上解决留守儿童产生的条件;2、发挥社区综合教育功能,调动社会各方面的力量,形成社区、学校、家庭立体式的教育管理网络;社区或学校要利用现有条件加强对留守儿童的教育和监管;3、开设心理健康辅导课堂,开展丰富的课外活动,弥补学生放学后或节假日的心里孤独感,同时对留守儿童的安全也是很好的保障。五、流动人口的主要特征:以年轻劳动力为主以初中以上文化程度为主以非举家流动为主以收入低为主基本生活条件较差六、流动人口健康状况特点妇幼保健方面:保健意识淡薄,儿童健康状况差传染病方面:传染病暴发流行的高危人群,如结核病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