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天津市杨柳青一中同课异构心得_第1页
听天津市杨柳青一中同课异构心得_第2页
听天津市杨柳青一中同课异构心得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听雷雨同课异构之心得听了天津市杨柳青一中高一年级三位老师展示的雷雨同课异构课后感触颇深,先说说我的些许体会。徐明老师上课前一天,提前安排学生读过一遍(学生说),能让学生提前预习一下,这点很好。一开课,徐老师就以周朴园鲁侍萍相遇诉旧怨的思路图入题,以便引导学生通过两人的对话去分析两人的情感变化。教师即时播放周鲁相见时的电影视频片断,再次加深对这两个人物身份思想性格的理解。然后提出问题:周周朴园认出鲁侍萍以后作出何种反应,由此可见,周朴园是怎样的人?周鲁相见后情绪有何差别?找出相关的文字读一读。学生边看视频边看书,但我发现一个现象,好多学生低头看书的较多,抬头看视频的较少,有个别学生睡觉。5分钟后

2、,老师分别抽查几位同学回答,教师边听边提示,然后共同归纳周鲁两人的情感变化。周:奇怪疑虑慌张惊 鲁:怨恨内心复杂。教学思路明确,教师语言清晰,但总感觉课堂气氛有些郁闷,活力不足教师引了学生思考但导不出学生的兴奋和求知欲,以至于教师不得不自己讲得多。可见引导启发是一门值得琢磨研究的艺术。用什么方式用什么语言才能引之导之,启动起学生思维的兴奋点,导出储存心中的文学语言,从而顺畅的说出自己的想法,观点,并有些独到创意的观点。在揣摩戏剧语言的环节中,在分角色朗读,让学生和老师对读,固然不错,这个环节从设置来看很好,让学生和老师Pk,激发学生的挑战欲望,从而认真去研读,但效果不佳,学生读不出感情,读不出

3、味道来。如果让学生分角色朗读,让学生自己体验,自己pk,老师在旁指导可能更好一些。最后一个环节是分析戏剧的言行和手段。但因时间不够,老师只好通过媒体打出答案来,可惜。刘学红老师上正课前5分钟检查预习情况,让学生到台上展示自己的生字注音的情况。课前检查这环节好,能够培养学生提前预习的习惯。在初步感知这个教学环节设计上很好,分三步走:第一步学生复述课文节选前面的内容,学生复述很流畅,有效果,这步走得好,既培养了学生的叙事水平,又了解剧本前后内容。第二步课堂小练习:戏剧常识,戏剧冲突小内容,学生填一填。让学生适当了解戏剧常识。第三步是介绍作者,曹禺是天津人,中国的莎士比亚大学毕业前夕,23岁完成雷雨

4、话剧(处女作)。学生介绍,教师补充。这步开始走的好,但是老师对作者介绍的内容过多,占用课堂10分钟左右。建议老师分几点介绍,把握要点便可,要想全面了解,请同学课后上网查找。可分两点介绍1、作者名号(原名,笔名,号,荣誉称号)2、作者成就(成名大作)。在进一步感知课文内容这个环节上安排巧妙,刘老师把雷雨人物关系图一一展示出来(先把人物列出来,然后让学生讨论,在学生兴奋想知道大案时,老师一一展示)当学生看到人物关系图完整的展示出来,都显出惊讶的样子,表现出一种想读而欲罢不能的表情,老师乘机让学生分角色朗读,学生纷纷举手愿意充当各种角色朗读,分角色朗读到一半就下课了,可惜。如果前面作者内容介绍压缩一

5、点,后面时间就充足写了。杨子娟老师在上正课前让一位同学上台讲一个故事,这个环节设计好,课前3分钟活动,训练学生课后查找资料的习惯,又当堂训练了学生的口语水平。这个环节我在上学期接高一重点班时也设计了这个环节,第一轮让学生自我介绍,要求在黑板上写上大名,介绍自己名字的来历,家乡的风土人情,语言可幽默可含蓄可诗意,但介绍是必须含有一定的文化元素,一分钟时间。每堂课安排两位学生。效果很好。第二轮才艺展示,学生或单独或组团,有同学弹吉他小唱一首,有同学拉二胡拉出了阿炳的二泉映月,有同学表演小魔术,有同学组团演小品,演调声,甚至有同学台上炫街舞,小小的讲台,成了他们难得体现的舞台,岂不美哉!至于第三轮第

6、四轮怎么做,正如一位班主任说得把要求变成学生自己的需求。其实,这环节师出有门,都是从魏书生老师那里偷来的。杨老师在导入新课这还节很简洁,直接抓住本剧的焦点人物周朴园入题。在初步感知人物性格这环节上,设计巧妙。告诉学生如何把握戏剧人物的性格特点,其中之一可从揣摩戏剧语言入手,抓住剧本里反复出现的语言,联系前后语境体味台词后面的潜台词。杨老师举了一例:“三十年前”这个词在文中出现好几次,有什么深层含义吗?先让学生模仿周鲁见面时讲话的语气,读一读,再结合课文前后文的语境知道周萍28岁,鲁大海27岁。但周鲁回忆往事时说是三十年多前, 而不说是27年前呢?让学生揣摩分析,教师点拨,学生经过思维的碰撞后感

7、悟,27年前鲁侍萍生下第二个儿子便被赶出家门,是鲁侍萍最不愿提及的事,更是周朴园的一块心病当然也不愿提起,而30年前可能是两人最美好的回忆。可见作者高招的一笔,或说是独具匠心的一笔。杨老师的教法也独具匠心,学法指导颇为用心。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思维被激起,这时老师要求学生用以上方法再品味一下其他反复出现的词语,分组讨论分角色朗读并分析,每组同学分角色朗读一个片段后,另一位同学分析本片段反复出现的词语的潜台词。当时课堂分组讨论的气氛很活跃,学生的朗读投入了,分析深入了,思维的火花溅出来了。戏剧教学难度较大,杨老师这堂课突破了传统的戏剧教法,只从一个方面入手。把握戏剧人物的性格特点,有情节、有环境、有背景、有语言等多方面的把握,但是杨老师舍其多抓其精取其一点,抓住反复出现的语言,联系前后语境,体味台词后的潜台词,举了“三十年前”多次出现在台词中,揣摩其潜台词,学生体会较深,在学生不明白处点拨一下,提示一下,学生就豁然开朗,体验到戏剧语言的丰富性,也体验到学习文学的乐趣,让学生用这种方法品味其它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