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鉴赏全题型突破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cc80cad728dcb9d3cc9776d2e20403ef/cc80cad728dcb9d3cc9776d2e20403ef1.gif)
![诗歌鉴赏全题型突破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cc80cad728dcb9d3cc9776d2e20403ef/cc80cad728dcb9d3cc9776d2e20403ef2.gif)
![诗歌鉴赏全题型突破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cc80cad728dcb9d3cc9776d2e20403ef/cc80cad728dcb9d3cc9776d2e20403ef3.gif)
![诗歌鉴赏全题型突破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cc80cad728dcb9d3cc9776d2e20403ef/cc80cad728dcb9d3cc9776d2e20403ef4.gif)
![诗歌鉴赏全题型突破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cc80cad728dcb9d3cc9776d2e20403ef/cc80cad728dcb9d3cc9776d2e20403ef5.gif)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一题多考(1)卢纶:字允言,河中蒲(今山西永济)人。大历初,屡考进士不中, 后得宰相元载的赏识,得补阌乡(在今河南省)尉,官至检校户部郎中。 为“大历十才子”之一。该诗作于天宝末年国家动乱之时。(2)李端:作者友人。与作者同属“大历十才子”。(3)故关:故乡。(4)衰草:冬草枯黄,故曰衰草。(5)“路出”句:意为李端欲去的路伸向云天外,写其道路遥远漫长。(6)少孤:少年丧父、丧母或父母双亡。(7)风尘:指社会动乱。此句意为在动乱年代,不知后会何期以文解诗故乡遍地都是衰败的枯草,好友相别实在是令人伤悲。你去的道路伸向云天之外,我归来时只见暮雪在纷飞。从小丧父早年就客游外乡,多经磨难我与你相识太迟
2、。回望你去的方向掩面而泣,在战乱年月再见不知何时。 表层义时间:寒冬 地点:故乡 人物:卢纶 李端 景物:衰草连天,暮雪纷飞 事件:送别 深层义意象:衰草 寒云 暮雪 意境:凄凉 伤感 哀婉情感:惜别 悲伤 手法:以景衬情送李端 卢 纶 故关衰草遍,离别自堪悲。路出寒云外,人归暮雪时。 少孤为客早,多难识君迟。掩泪空相向,风尘何处期? 1、请判断并分析这首诗的诗眼?2、这首诗的语言有何特色?请简要分析。3、这首诗前两联描绘了怎样的意境?请简要赏析。4、该诗塑造了一位怎样的诗人形象?请分析。5、这首诗是抒发作者怎样的情感的?请简要赏析。6、这首诗是怎样抒发作者情感的?请简要赏析。7、这首诗前两联
3、描绘了哪些意象?有何作用?8、这首诗前两联描绘了的景物有何作用?请简要赏析。9、请从情景关系的角度赏析这首诗。 10、这首诗以个“悲”字贯串全篇,请结合全诗作简要分析 送李端 卢 纶 故关衰草遍,离别自堪悲。路出寒云外,人归暮雪时。 少孤为客早,多难识君迟。掩泪空相向,风尘何处期? 1、请判断并分析这首诗的诗眼?2、这首诗的语言有何特色?请简要分析。3、这首诗前两联描绘了怎样的意境?请简要赏析。4、该诗塑造了一位怎样的诗人形象?请分析。5、这首诗是抒发作者怎样的情感的?请简要赏析。6、这首诗是怎样抒发作者情感的?请简要赏析。7、这首诗前两联描绘了哪些意象?有何作用?8、这首诗前两联描绘了的景物
4、有何作用?请简要赏析。9、请从情景关系的角度赏析这首诗。 10、这首诗以个“悲”字贯串全篇,请结合全诗作简要分析 炼字诗眼题语言特色题意境分析题人物形象分析题情感把握题抒情方式分析题意象作用题景物作用题情景关系题内容理解题表层意思读懂诗深层意思解对题品味语言分析形象把握情感鉴赏技巧送李端 卢 纶 故关衰草遍,离别自堪悲。路出寒云外,人归暮雪时。 少孤为客早,多难识君迟。掩泪空相向,风尘何处期? 1、请判断并分析这首诗的诗眼?类解题步骤(三步五点)解字:语境义(表义深意)+手法解句:句义+手法效果联情旨:对意境、形象、情感、结构方面的作用参考答案诗眼为“悲”,“悲”即送别的“悲伤”之情。故关“”
5、衰草遍”写送别环境,含悲。颔联继续以“寒云 ”“暮雪”写送别情景,寓悲;颈联写“少孤”“多难”的身世之感,堪悲;尾联以“掩泪”“空相向”以期待再会直接写悲伤惜别之情诗渲染了悲凉的意境,塑造了悲戚的人物形象,抒发了诗人送别友人的悲伤之情。炼字诗眼题送李端 卢 纶 故关衰草遍,离别自堪悲。路出寒云外,人归暮雪时。 少孤为客早,多难识君迟。掩泪空相向,风尘何处期? 2、这首诗的语言有何特色?请简要分析。解题步骤(三步三点)点特色:清新淡雅 平淡自然 明快浅显 辞藻华丽 委婉含蓄 简洁洗练 沉郁顿挫 浑厚雄壮 多用口语 明白如话 朴实无华 华美绚丽 明白晓畅 笔调婉约 雄浑豪放析特色:结合具体诗句分析
6、联情旨:对意境、形象、情感、结构方面的作用参考答案语言特色:沉郁顿挫送别环境:衰草遍野,一片凄清的景象 ;送别之景:荒原茫茫,暮雪霏霏,更见沉郁;回忆往事,感叹身世,没离开一个“悲”字; 垂泪掩泣,企盼相逢之日,哀婉动人。塑造了一位孤寂悲苦的诗人形象渲染了悲凉的送别场景烘染诗人送别友人的哀痛心境,读之给人以悲凉回荡之感。 语言特色题送李端 卢 纶 故关衰草遍,离别自堪悲。路出寒云外,人归暮雪时。 少孤为客早,多难识君迟。掩泪空相向,风尘何处期? 3、这首诗前两联描绘了怎样的意境?请简要赏析。解题步骤概括:(客观词)+(主观词)+定性(图)分析:结合诗句分析主观词联情旨:点明用该意境表达出作者怎
7、样的情感参考答案前两联描绘了一幅故关衰草、寒云暮雪、凄怆悲凉,哀婉凄楚的严冬送别图。郊外衰败的野草,迎着寒风抖动,四野苍茫,一片凄清的景象 ,阴云密布,天幕低垂,路好像伸出寒云之外;荒原茫茫,暮雪霏霏,诗人挪动着沉重的步子,默默地踏上风雪归途。表现了诗人浓重的依依难舍的惜别伤感。 意境分析题送李端 卢 纶 故关衰草遍,离别自堪悲。路出寒云外,人归暮雪时。 少孤为客早,多难识君迟。掩泪空相向,风尘何处期? 4、该诗塑造了一位怎样的诗人形象?请分析。解题步骤概括:(客观词)+(主观词)+定性(人)分析:结合诗句分析主观词联情旨:点明用该形象表达出作者怎样的情感参考答案诗中塑造了一位少孤早客、知己难
8、逢、多难堪悲的诗人形象。少时丧父,多年漂泊,历经磨难,晚逢知友。又因国家动乱,远徙他乡,饱经漂泊困苦,再加上知音绝少,在风雪寒冬与朋友相送。突出了诗人的内心因离别而产生的无限凄楚。人物形象分析题送李端 卢 纶 故关衰草遍,离别自堪悲。路出寒云外,人归暮雪时。 少孤为客早,多难识君迟。掩泪空相向,风尘何处期? 5、这首诗是抒发作者怎样的情感的?请简要赏析。注意事项1、情感的原因分析2、情感的复杂性和多样性 复杂性:情感的矛盾与变化 多样性:情感的多项和多种参考答案1、因知己离别的痛苦:离别时“自堪悲”,离别后“掩泪空相向,风尘何处期”,写出了离别的悲伤。2、对自己身世的感伤:少时丧父,多年漂泊,
9、历经磨难,晚逢知友。 3、对故园衰败的凄凉:诗人借衰草、寒云、暮雪写出了故园衰败的感伤。4、对社会动荡的忧虑:社会动乱,百姓漂泊不定,饱经苦难。 5、对朋友远行的关切牵挂:衰草遍野、寒云暮雪,风尘何处期,表现了对友人的牵挂。情感把握题123送李端 卢 纶 故关衰草遍,离别自堪悲。路出寒云外,人归暮雪时。 少孤为客早,多难识君迟。掩泪空相向,风尘何处期? 6、这首诗是怎样抒发作者情感的?请简要赏析。抒情方式直接抒情 (直抒胸臆)间接抒情 借物抒情(托物言志、咏物抒怀、托物起兴等) 借事抒情(借古讽今、咏史抒怀、寓情于事等) 借景抒情顺序:触景生情、缘情造景、以景结情 喜悲:以乐景写乐情、以悲景写
10、悲情、以乐景写悲情、以悲景写乐情 多少:借景抒情、融情于景、情景交融参考答案首联颔联融情于景:(以悲景写悲情、烘托)借衰草遍地的的故园,伸向寒云外的小路,暮雪纷飞的归程,写出了一片凄凉衰败之景,表达了诗人与友人离别的悲伤。颈联尾联直抒胸臆:写出了与友人相识恨晚,友情深厚,依依不舍的深情。抒情方式分析题送李端 卢 纶 故关衰草遍,离别自堪悲。路出寒云外,人归暮雪时。 少孤为客早,多难识君迟。掩泪空相向,风尘何处期? 7、这首诗前两联描绘了哪些意象?有何作用?意象的作用营造氛围、意境。 借物抒情(言志)。塑造背景或环境。 以景衬境衬托人物节气、品质或性格或心境。奠定情感基调。 参考答案意象:衰草、
11、寒云、暮雪。作用:营造了白雪茫茫、寒冷、荒凉的氛围, 衬托了诗人因朋友离别的孤寂悲凉之情。意象作用题送李端 卢 纶 故关衰草遍,离别自堪悲。路出寒云外,人归暮雪时。 少孤为客早,多难识君迟。掩泪空相向,风尘何处期? 8、这首诗前两联描绘了的景物有何作用?请简要赏析。景物描写作用内容分析:交待了时间、地点、背景、环境等结构分析:开头:触景生情、奠定感情基调 结尾:以景结情、留有想象空间情旨分析:渲染气氛,营造氛围,烘托意境,衬托形象,表达情感(奠定情感基调,触景生情,借景抒情,寄情于景,以乐景衬哀情,以乐景衬哀情等)。参考答案交待了送别的时间、地点、环境:寒冬、郊外、风雪衰草的环境故关衰草遍,触
12、景生情,奠定全诗哀伤的感情基调。渲染了悲凉气氛,营造了凄凉氛围。以哀景衬哀情。景物作用题送李端 卢 纶 故关衰草遍,离别自堪悲。路出寒云外,人归暮雪时。 少孤为客早,多难识君迟。掩泪空相向,风尘何处期? 9、请从情景关系的角度赏析这首诗。情景交融(顺序3、喜悲4 、多少3 )顺序:触景生情、缘情造景、以景结情喜悲:以乐景写乐情、以悲景写悲情、以乐景写悲情、以悲景写乐情多少:借景抒情、融情于景、情景交融参考答案故关衰草遍触景生情掩泪空相向,风尘何处期以景结情路出寒云外,人归暮雪时以悲景写悲情全诗情景交融。(分析略)情景关系题送李端 卢 纶 故关衰草遍,离别自堪悲。路出寒云外,人归暮雪时。 少孤为
13、客早,多难识君迟。掩泪空相向,风尘何处期? 10、这首诗以个“悲”字贯串全篇,请结合全诗作简要分析。内容分析题本诗以“悲”为诗眼,情景交融,抒写送别的伤悲之情。首联以故关“衰草遍地”写送别环境,含悲;颔联继续以“寒云 ”“暮雪”写送别情景,寓悲;颈联写“少孤”“多难”的身世之感,堪悲;尾联以“掩泪”“空相向”直接写悲伤惜别之情,以期待再会的问句将笔锋转向遥遥不可知的未来,抒写悲伤的送别之情。内容理解题送李端 卢 纶 故关衰草遍,离别自堪悲。路出寒云外,人归暮雪时。 少孤为客早,多难识君迟。掩泪空相向,风尘何处期? 1、请判断并分析这首诗的诗眼?2、这首诗的语言有何特色?请简要分析。3、这首诗前
14、两联描绘了怎样的意境?请简要赏析。4、该诗塑造了一位怎样的诗人形象?请分析。5、这首诗是抒发作者怎样的情感的?请简要赏析。6、这首诗是怎样抒发作者情感的?请简要赏析。7、这首诗前两联描绘了哪些意象?有何作用?8、这首诗前两联描绘了的景物有何作用?请简要赏析。9、请从情景关系的角度赏析这首诗。 10、这首诗以个“悲”字贯串全篇,请结合全诗作简要分析 炼字诗眼题语言特色题意境分析题情感把握题意象作用题景物作用题情景关系题内容理解题语言特色题人物形象分析题抒情方式分析题祝你成功!等等从单一命题走向命题综合化(多元命题)从考察语言、形象、情感、手法走向注重内容理解的考察诗歌鉴赏题命题方向与特点猜想一题
15、多考内容理解一题多答 简答理解内容 深入客夜 杜甫客睡何曾著,秋天不肯明。卷帘残月影,高枕远江声。 计拙无衣食,途穷仗友生。老妻书数纸,应悉未归情。 公元762年秋,作者流落梓州时所作。七月,杜甫送严武还朝,送到绵州奉济驿,正要回头,适徐知道在成都作乱,只好避往梓州。这时他的家仍住在成都草堂。问题:金圣叹评价该诗前两联“四句中无一苦字而其苦无限”。请说说前两联时如何体现无限之苦的。分析:1、哪些内容体现了苦 2、怎么体现的示范性例题理解内容手法判断手法判断+内容分析+情感客夜 杜甫客睡何曾著,秋天不肯明。卷帘残月影,高枕远江声。 计拙无衣食,途穷仗友生。老妻书数纸,应悉未归情。 问题:前两联是
16、怎样表现作者的愁苦的?参考答案“客睡何曾着”用反问的语气表示自己流落他乡后未曾睡着过,诗人正是内心焦虑愁苦的表现;“秋天不肯明”采用拟人手法,写秋天的夜好像有心与人作对,偏偏不肯亮,表现诗人彻夜盼亮,长夜难挨的愁苦。颔联借景抒情,情景交融,正因为愁苦失眠,才久久望月并真切地听涛,景之真实更表达内心痛苦之情。手法判断+内容分析+情感客从 杜甫客从南溟来,遗我泉客珠。珠中有隐字,欲辨不成书。缄之箧笥久,以俟公家须。开视化为血, 哀今征敛无。【注】泉客珠:指珍珠。泉客,传说中的人鱼,相传它们流出的眼泪能变为珍珠。佛教传说,有些珠子中隐隐有字。箧笥:指储藏物品的小竹箱。问题:这首诗讲述了一个故事,请简
17、述这个故事。“珠中有隐字”、珍珠“化为血”各有什么寓意?参考答案有客人从南海来,送我珍珠;珍珠里隐约有字,想辨认却又不成字;我把它久久藏在竹箱里,等候官家来征求;但日后打开箱子一看,珍珠却已化成了血水,可悲的是我现在再也么有什么可以应付官家的征敛了。“珠中有隐字”,寓意为百姓心中有难言的隐痛。珍珠“化为血”,寓意为官家征敛的实为平民百姓的血汗。针对性训练一综合性内容理解题苏秀道中 宋曾几一夕骄阳转作霖,梦回凉冷润衣襟。不愁屋漏床床湿,且喜溪流岸岸深。千里稻花应秀色,五更桐叶最佳音。无田似我犹欣舞,何况田间望岁心!问题:这首诗写出秋雨怎样的特点?这些特点通过哪些内容来表现的?请简要概括。(6分)
18、参考答案 特点:雨大,雨及时。(2分) 通过屋漏床湿、溪流岸深表现雨大,(2分) 通过稻花应秀色,桐叶最佳音表现及时。(2分)针对性训练二内容理解题山寺夜起 江湜月升岩石巅,下照一溪烟。烟色如云白,流来野寺前。开门惜夜景,矫首看霜天。谁见无家客,山中独不眠。问题:三四两句中的“烟”有哪些特点?诗人是如何描写的?(5分)参考答案特点:白色,具有动态。第三句用比喻的修辞方法,形容山岚在月光下呈现出如云的白色;第四句以“流”字描写山岚之动态,形象生动。 针对性训练三内容理解题鹧鸪天【宋】张炎 楼上谁将玉笛吹,山前水阔暝云低。劳劳燕子人千里,落落梨花雨一枝。 修禊近,卖饧时,故乡惟有梦相随。夜来折得江
19、头柳,不是苏堤也皱眉。【注】劳劳:遥远。修禊:古俗春季于水滨设祭。卖饧:清明前后卖糖粥。苏堤:作者家乡杭州的名胜,以柳闻名。(1)作者在词的上片是怎样借景抒情的?(2)作者为什么说“不是苏堤也皱眉”?请结合词的下片分析。针对性训练四内容理解题鹧鸪天【宋】张炎 楼上谁将玉笛吹,山前水阔暝云低。劳劳燕子人千里,落落梨花雨一枝。 修禊近,卖饧时,故乡惟有梦相随。夜来折得江头柳,不是苏堤也皱眉。【注】劳劳:遥远。修禊:古俗春季于水滨设祭。卖饧:清明前后卖糖粥。苏堤:作者家乡杭州的名胜,以柳闻名。(1)作者在词的上片是怎样借景抒情的?【答案】 上片词人借楼上笛声、迷蒙山水、千里燕子、雨中梨花,委婉含蓄地
20、表达了自己因思乡而产生的愁苦情。针对性训练二借什么景 抒什么情鹧鸪天【宋】张炎 楼上谁将玉笛吹,山前水阔暝云低。劳劳燕子人千里,落落梨花雨一枝。 修禊近,卖饧时,故乡惟有梦相随。夜来折得江头柳,不是苏堤也皱眉。【注】劳劳:遥远。修禊:古俗春季于水滨设祭。卖饧:清明前后卖糖粥。苏堤:作者家乡杭州的名胜,以柳闻名。(2)作者为什么说“不是苏堤也皱眉”?请结合词的下片分析。答案: 修禊的热闹场景,清明时节的祭祀,都因自己远离家乡、漂泊异地他乡而不能参加,增添愁绪,夜不能寐,江畔独步折柳,更又回想亲人苏堤折柳送别之场景,更添思乡之愁,令人愁眉不展。针对性训练二内容理解原因分析针对性训练五筝唐 张 祜绰
21、绰下云烟,微收皓腕鲜。夜风生碧柱,春水咽红弦。翠佩轻犹触,莺枝涩未迁。芳音何更妙,清月共婵娟。问题:这首诗歌在内容结构上可以分为哪几个层次?结合诗歌作简要概括。(6分) 第一联:女子弹奏筝的姿态 第二、三联:听筝所获得的美妙感受 尾联:听后的反思追问内容理解题鹧鸪天 金王 寂 秋后亭皋木叶稀,霜前关塞雁南归。晓云散去山腰瘦,宿雨来时水面肥。 吾老矣,久忘机,沙鸥相对不惊飞。柳溪父老应怜我,荒却溪南旧钓矶。注 亭皋:水边的平地。忘机:消除机心。机心,巧诈之心。沙鸥相对不惊飞:白居易诗云“有喜鹊频语,无机鸥不惊”。问题:“晓云散去山腰瘦,宿雨来时水面肥”两句写出了山水的变化,请分析其巧妙之处。答案: 运用比拟写出了山水的变化。 “晓云散去山腰瘦”,写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度二零二五版校企合作人才培养合作办班协议
- 2025年度海上风电场施工合同费用测算方法
- 电动车的全方位安全保障体系构建与实施
- 生态旅游发展与自然保护的协同效应
- 现代服务业中的人才培养与教育需求
- 2025年中国封装用陶瓷外壳行业投资分析、市场运行态势、未来前景预测报告
- 甲基四氢苯酐产品质量监管的法规与政策
- 结婚仪式上新郎讲话稿6篇
- 2025年度建筑水电安装工程安全责任合同范本
- 2025年度环保型绿色建筑项目农民工劳动合同书
- 华为研发部门绩效考核制度及方案
- CSC资助出国博士联合培养研修计划英文-research-plan
- 《环境管理学》教案
- 2025年蛇年年度营销日历营销建议【2025营销日历】
- (一模)宁波市2024学年第一学期高考模拟考试 数学试卷(含答案)
- 摄影入门课程-摄影基础与技巧全面解析
- 冀少版小学二年级下册音乐教案
- 【龙集镇稻虾综合种养面临的问题及优化建议探析(论文)13000字】
- 父母赠与子女农村土地协议书范本
- 《师范硬笔书法教程(第2版)》全套教学课件
- 中国联通H248技术规范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