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绪论 自(一) 理学地理学是研究地理坏境(自然环境、经济坏境和会文化环境)的科学。地理学的“三分法” 一一自然地理学、经济地理学、人文地理学地理学的“三层次” 一一统一、综合、部门地理学的“三重性” 一一理论地理学、应用地理学、区域地理学(二) 然地理学的研究对彖自然地理坏境(包括天然坏境和人为环境)的组、结构、功能、动态及其地域分异规 律。(三) 然地理学的分科综合自然地理学、部门自然地理学 自 自 本第一节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一、 宇宙天体二、 太阳太阳系9 大行星、 个卫星、 50 万个小行星、少数彗星三、 地球天体中的位置第二节地球的形状和大小一、 地球形状及其地理意义旋转椭球体黄赤交角
2、太阳高度角自然现彖的地带分布二、 地球大小及其地理意义地球的巨大质量,使它能够保持一个具有一定质和厚度的人气圈,拥有海洋和河湖 , 拥有 生命第三节地球的运动一、 地球运动(一) 球自转的规律性(二) 球公转的规律性二、 地球动的地理意义首先,地球自转决定了昼夜更替,使水平运动的体发生偏转(北半球右偏而南半球左偏), 并使地球上同一时刻、不同经线上具有不同的地时间,而且由于月球和太阳的引力差使地 球 体发生弹性形变一一潮汐作用,地球的整体自转动同它的局部运动(地壳运动、海水运 动、 大气运动等)密切相关。同时,地球运动时,它的自转轴倾斜于其公转轨面(黄赤交角),这影响着太阳辐射能在 地 面上的
3、分布和变化,从而决定了地球上有四季的变和五带的区分;其次,地球自转和公 转的 周期,提供了两个时间的自然单位一一口和年,识和利用它们的周期性规律,人们创 造了历 法制度和计时制度。第四节地理坐标一、 纬线纬度二、 经线经度1第五节地球的圈层构造一、 地球圈层分化二、 地球内部构造地壳、地幔、地核三、 地球外部构造大气圈、水圈、生物圈第六节地球表面的基本形态和特征一、 海陆布二、 海陆伏曲线三、 岛屿四、 地球面的基本特征(一) 地球表面是太阳辐射和太阳能转化的主要场所。(二) 地球表面是固态、液态和气态物质相互滲透、相互转化的两相或三相界面。(三) 地球表面具有独特的物质现彖,如生物、风化壳、
4、土壤层、粘土矿物、沉积岩以及各 种 地貌形态。(四) 地球表层具有复杂的、高速度和高强度的物质、能量交换、转化和循坏过程。(五) 地球表层存在着复杂的强烈的内部分异过程。(六) 地球表层是人类社会发生、发展的坏境。第一节地壳的组成物质一、 化学分与矿物(一) 化学成分 拉克值在已知的 108 种化学元素中,自然界存在 种,并有 300 余种同位素。(二) 矿物是单个元素或若干元素在一定地质条件下形成的有特定理化性质的化合物,它是构成岩石 的 基本单元。(三) 主要造岩矿物与常见矿物岩石是造岩矿物按照一定的结构集合而成的地质,按成因可分为岩浆岩、沉积岩和 质 岩。二、 岩浆岩浆岩是上地幔的高温熔
5、融岩浆沿岩石圈破裂带升侵入地壳甚至喷出地表形成的岩 。 (一) 岩浆岩的矿物组成硅酸盐、金属硫化物、氧化物、挥发物。(二) 岩浆岩的产状、结构和构造1. 状2. 构:玻璃质结构、隐晶质结构、显晶质构、斑状结构3. 造:块状构造、斑杂构造、流纹构造、孔构造、杏仁状构造(三) 岩浆岩的主要类型1. 按化学成分与矿物组成:超基性岩、基性岩、中性岩、酸性岩2. 按结构、构造与产状:深成岩、浅成岩、喷出岩3. 综合分类:2三、 沉积岩沉积岩是由成层堆积于陆地或海洋中的碎屑、胶和有机物质等疏松沉积物固结而成的 岩 石。(一)沉积岩的基本特征沉积岩具有层理,富含次生矿物、有机质和生物石,有碎屑结构或非碎屑结
6、构之分, 具有 印模(波痕、雨痕、干裂、槽模、沟模等)、缝线或结核等原生构造特征。(-)沉积岩的主要类型1. 碎屑岩类2. 粘土岩类3. 生物化学岩类四、 变质岩(一) 质作用与变质岩固态原岩因温度、压力及化学活动性流体的作用导致矿物成分、化学结构与构造的变化统 称 为变质作用,其形成的岩石即为变质岩。(二) 质作用类型与常见变质岩1. 动力变质作用构造运动引起的定向压力使原岩碎裂、变形及一程度的重结晶,称为动力变质作用。 代 表性岩石:构造角砾岩、碎裂岩、糜棱岩2. 接触热变质作用发生于侵入体与围岩接触带,围岩受热后矿物发重结晶、脱水、脱碳、形成变晶结构 结 构与新矿物。代表性岩石:斑点板岩
7、、角岩、大理岩、石英岩3. 接触交代变质作用发生于侵入体与閑岩接触带,高温下岩浆分泌的发性物质与热液通过围岩的交代作用 使 后者化学成分发生变化形成新矿物。代表性岩石:矽卡岩4. 区域变质作用区域性构造运动导致的深广范围的变质作用。代表性岩石:板岩、千枚岩、片岩、片麻岩、变岩、麻粒岩5. 混合岩化作用(超变质作用)区域变质与岩浆作用间的一种过渡性地质作用。代表性岩石:混合花岗岩第二节构造运动与地质构造一、构造运动的特点与基本方式构造运动主要是地球内动力引起的使地壳发生变与变形的机械运动,经常涉及更深的 构 造圈。(一)构造运动的一般特点构造运动特点:普遍性、永恒性、方向性、非均性、幅度与规模差
8、异性等(二)构造运动的基本方式31. 水运动地壳或岩石圈块体沿人地水准面切线方向的运动2. 垂运动地壳或岩石圈块体垂直于大地水准面切线方向的升降运动二、构造运动与岩相、建造和地层接触关系(一) 相海相(深海相、浅海相)、陆相(河流相、湖泊、沼泽相、滨海相)、过渡相(二) 积建造沉积建造 是彼此有共生关系的地层(岩相)组合或岩性人致相同的沉积物组合。 1. 地型建造主要由海相地层组成的、厚度很大,无沉积间断或仅有极短间断、产生于 强裂构 造下降区,岩浆岩与火山碎屑岩分布较广。2. 地型建造以陆相碎屑沉积为主,厚度不大,未受强烈构造变动,地壳升降幅度均较 小的地 台上的建造,岩浆岩分布较少。3.
9、过型建造兼有地槽型与地台型建造特征但以碎屑岩占优势,陆相沉枳与泻湖相沉积 分布广 泛。(三)地层的接触关系1. 整相邻新老地层产状一致且相互平行,时代连续,无沉积间断。2. 假合又称平行不整合,相邻地层产状平行但时代不连续。3. 不合又称角度不整合,相邻地层产状既不一致,时代也不连续,有地层缺失。4. 侵接触侵入体边缘有捕虏体,接触带界面不规则,围岩有变质现彖。5. 侵体的沉积接触后期沉积岩覆于前期侵入体所形成的剥蚀面之上。二、地质构造地质构造岩层或岩体经构造运动而发生的变形与位。(一)水平构造 霞地貌(-)倾斜构造单面山 背(三) 皱构造 斜、向斜(四) 裂构造 节理、断层第三节大地构造学说
10、一、 板块造学说(一) 陆漂移学说(二) 底扩张学说(三) 块构造学说板块边界:扩张型、俯冲型、转换断层型六人板块:欧亚板块、美洲板块、非洲板块、太洋板块、澳洲板块、南极板块二、 槽台与地洼说槽台说认为:地壳运动主要受垂直运动控制,其动力为地球物质的重力分异作用,其构造 单 元分为活动的地槽区和稳定的地台区。地洼说认为:地壳发展过程中,活动区(地槽)稳定区(地台)可以相互转化。三、 地质学学说地质力学学说认为:全球地质构造的展布具有一的方向和方位,即纬向构造体系、经 向构 造体系和扭动构造体系。第四节火山与地震一、 火山(一) 火山的类型与分布1. 火类型2. 火分布(二) 火山地貌二、 地震
11、第五节地壳的演变一、 地质代(一) 相对地质年代依据地层下老上新的沉积顺序,地层剖面中的整与不整合关系,标准古生物化石与生 物 群体进行对比,确定某个地层或事件的相对年代方法。(二) 绝对地质年代通过矿物或岩石的放射性同位素的测定,依据放性同位素蜕变规律计算其距今年代的方法。 二、 地壳化简史第一节大气的组成和热能一、 大气成分人气由干洁空气、水汽、悬浮尘粒或杂质组成,近地表 85km 以下,其成可分为两 类, 定常成分(氮、氧、氮和微量惰性气体氛、氟、氨等)和可变成分(水汽、二氧化 碳、臭 氧、一氧化碳、甲烷、硫化氢、二氧化硫等)。二、 大气结构(一)大气质量(图 )(二) 大气压力气压是指
12、从观测高度到大气上界单位面积上铅直气柱的重量 它随着度的上升而降低 但 是,由于地表的非均一性及动力、热力因子影响同一水平面上实际气压的分布并不均匀, 因 此,各地同一时刻的海平面气压值存在差异,可为低气压、高气压、低压槽、高压脊及 鞍形 等气压场类型。(图 3-2-3)(三) 大气分层按照温度和运动情况,可将人气分为五层。(图 3-4)三、 大气热能(一) 太阳辐射地球及人气的热状况是天气变化的基本因素,辐交换是决定热状况的能量交换方式之一, 而 太阳辐射从根本上决定地球、大气的热状况,从支配其他能量的传输过程。(二) 大气能量及其保温效应大气本身对太阳辐射的直接吸收很少,而水、陆植被等卞垫
13、面却能人量吸收太阳辐射, 并 经潜热和感热转化供给大气。(图 )(三) 地-气系统的辐射平衡辐射平衡是指地-气系统内部某一时段内,地面与人气以辐射和热量输送形式进行的能 量5换的收支差值。(图 3-6、3-7)四、气温(一) 气温的周期性变化1. 气温的口变化气温口较差是指一天中最高温度与最低温度之差它与纬度、季节、地表性质、天气状况 等因 素密切相关。2. 气温的年变化气温年较差是指气温的年变化幅度。(图 3-8)(二) 气温的水平分布(图 )(三) 气温的垂直分布气温主要随海拔高度的升高而降低,同时受到纬、地面性质、大气环流等因素的影 响。第二节大气水分和降水一、 大气度(一) 湿度概念及
14、其表示方法水汽压、饱和水汽压、绝对湿度、相对湿度、露温度(二) 湿度的变化与分布二、 蒸发凝结(一) 蒸发及其影响因素温度、性质、性状、空气湿度、风(二) 凝结和凝结条件三、 水汽凝结现彖(一) 地表面的凝结现彖 、霜、雾淞、雨淞(二) 大气中的凝结现彖雾:辐射雾、平流雾、蒸汽雾、上坡雾、锋面雾云:积状云、层状云、波状云(图 )四、 大气水(一) 降水的形成云滴凝结增长 -云滴的冲并增长(二) 降水的类型对流雨、地形雨、锋面雨、台风雨(三) 降水的时间变化1. 降水强度、降水量、降水变率2. 降水的口变化:大陆型、海洋型3. 降水的年变化:赤道型、热带型、副热带型、温带及高纬型(四) 降水量的
15、地理分布降水量的空间分布受纬度、海陆位置、大气环流天气系统、地形等多种因素制约,全 球 划分为四个降雨带:赤道多雨带、南北纬 150-30。少雨带、中纬多雨带、高纬少雨带。 (图 3-19)第三节大气运动和天气系统6一、 大气水平运动(一) 作用于空气的力水平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地面摩擦力、惯离心力(图 )(二) 自由大气中的空气运动地转风、梯度风(图 )(三) 风随高度的变化1. 地转风随高度的变化一一热成风(图 )2. 摩擦层中风随高度的变化(图 3-28)二、 大气流人气环流是指人范围内具有一定稳定性的各种气运行的综合现象,它构成了全球大 运 行的基本形势,是全球气候特征和人范围形势
16、的导因素与各种尺度天气系统活动的背 景条 件。水平尺度可涉及某个大地区、半球甚至全球;垂尺度有对流层、平流层、中间层或整个大 气 圈的大气环流;时间尺度有数口、月、季、半年一年直至多年的平均大气坏流。人气坏流的主要表现形式包括全球行星风系、三坏流、定常分布的平均槽脊和高空急 流、西风带中的大型扰动、季风环流。(图 )三、 主要气系统天气系统是指人气中引起天气变化的各种尺度的动系统,包括温压场和风场中的人 长 波、气旋、反气旋、锋面、台风、龙卷风等。(图 )第四节气候的形成一、 气候气候系统(一) 气候的概念气候是指某一地区多年间大气的一般状态及其变特征,按空间尺度大小可分为全球 候、区域气候、
17、小气候等。(二) 气候系统气候系统的组成:人气圈、海洋、冰雪圈、岩石、生物圈(图 3-44)二、 气候形成(一) 气候形成的辐射因子太阳辐射是气候系统的能源,又是一切人气物理程和现象形成的基本动力。(图 )(二) 气候形成的环流因子人气坏流是热量和水分的转移者,也是气团形成基本原因。沃克坏流、厄而尼诺、南方涛动(图 )(三) 气候形成的地理因子地理因子通过对辐射因子与环流因子的影响而作于气候,使得气候既具有纬度地带性 , 7z 具有非地带性特征。 三、气候带和气候型z (图 3-51) 第五节气候变化 一、 气候化简史 (表 3-24) 二、 气候化的原因(一)天文学方面的原因1. 太阳辐射强
18、度的变化2. 太阳活动的准周期变化3. 地球轨道要素的变化(二) 地文学方面的原因1. 地极移动与大陆漂移2. 造山运动3. 火山活动(三) 人类活动对气候的影响三、 未来候的可能变化变冷说、变暖说第一节地球水循坏与水量平衡一、 地球水的分布地球水圈结构模式图(引自陆渝蓉, 1999)二、 水循与水量平衡(一) 水循坏(图 4-1)(二) 水量平衡(表 )(图 )第二节海洋起源与海水理化性质一、 海洋起源地壳变薄洋盆形成海水聚集二、 世界洋及其分区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三、 海及分类内海、边缘海、外海、岛间海四、 海水组成(一) 海水的化学成分H 和 是海水最主要的化学元素,其常量元素
19、(羽 OOmg/L): Mg, S, 微元 ( ) C, F, I, Mo, Ag, Au 等海水中的溶解气体主要是氧气和二氧化碳。(二) 海水的盐度和氯度(S%o, Cl%o)8盐度 =0.03+1.805 氯度盐度 =34.6+0.0175 ( )五、 海水温度、密度和透明度(图 )第三节海水的运动一、 汐潮流(一) 潮汐现彖与引潮力潮汐现彖是指引潮力(月球和太阳对地球的引力)引起的地球上海水的周期性涨落现象。 (图 4-4)(二) 潮流潮流是指海水在发生潮位升降的同时进行的周期的水平流动,按其运动方式可分为 转 流、往复流、涨潮流和落潮流等。二、 洋的波浪(一) 波浪及其类型(图 4-5
20、-6)(二) 波浪的折射(图 4-7-8三、 面和水团运动洋流是指海水在风力(主导因素)、地转偏向力海陆分布和海底起伏等因素影响下沿着一 定 方向有规律的水平流动。(一) 洋流的成因和分类1. 按成因分为:摩擦流、重力一梯度流、潮流2. 按温度分为:暖流、寒流(二) 洋流模式和主要洋流(图 (三) 大洋水团及其环境水团是指具有特别温度和特别盐度值的、性质相的大团水体。(图 4-13、 )第四节海平面变化自从海洋形成以来,由于海水体积逐渐增加,海面在总体上是逐渐上升的,而海平面 上 升将使沿斥地区风暴潮灾害加剧,海岸侵蚀强化潮滩湿地损失,盐水入侵河 II 及海斥地 下含 水层,阻碍陆地洪水与沿海
21、城镇污水排放。一、 年来的海平面变化7(图 4-15)二、 百的海平面变化近百年来,由于气候变暖和温室效应导致海洋热胀和冰川消融加剧,全球海平面普遍 呈 上升趋势。三、 21 世纪海平面上升预测(图 4-16)第五节海洋资源和海洋环境保护一、 洋源海洋资源是指与海水本身有直接关系的物质和能,包括海水化学资源、海底矿产资 、 海洋动力资源、海洋生物资源等。二、 洋地理环境的影响海洋是地球生命的摇篮,拥有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统一一海洋生态系统。海洋是到达地表的太阳能的主要接收者和蓄积者间接影响着气候和受气候影响的各种 自926.然现象。26.三、 洋境保护减少和防止海洋污染,进行适当的生产安排和合的资
22、源开发。 第六节河流 一、河流、水系和流域(一)河流、水系和流域的概念表 1.7中国七大江河年径流量项目 长江黄河松花江珠江辽河海河流域面积(万淮河26.9180.9 5.2 55.7 44.422.9河长() 2308 年均降水深() 475 年均径流量(亿 ) 注入东海渤海黑龙江南海渤海长江渤海(二) 水系形式(三) 河流的纵横剖面(图 4-17)(四) 河流的分段(五) 流域特征对河流的影响二、 水要素(一) 水位水位是指河流中某一标准基面上的水面高度,它河流流量人小的主要标志。(二) 流速流速是水质点在单位时间内移动的距离。它取决纵比降方向上水体重力的分力与河卅和河 底 对水流的摩擦力
23、之比。(三) 流量流量是指单位时间内通过某过水断面的水量。(图 )(四) 水温与冰情三、 河径流(一) 径流的形成和集流过程停蓄漫流河槽集流(二) 径流计量单位流量 Q、径流总量 W、径流模数 M径流深度 y、径流变率 K径系数 a(三) 正常径流量(四) 径流的变化1. 年内变化 汛期、平水期、枯水期、冰冻期2. 年际变化(五) 特征径流 水、枯水四、 河的补给10(一)河流补给的形式及其特点1. 降补给:与流域降水量及其变化密切正相关。2. 融补给:与流域的积雪量和气温变化有关。3. 地水补给:具有稳定和均匀的特点。4. 湖和沼泽水补给:取决于湖泊和沼泽对水量的调节作用。5. 人补给:与人
24、类生产或生活的需要密切相关。(二)河流水源的定量估计(图 )五、 域水量平衡六、 流类以河流径流的年内动态差异为标志,我国河流可为:东北型、华北型、华南型、西南 型、西北型、阿尔泰型、内蒙古型、青藏型等 8 类。七、 流地理环境的相互影响自然因素(气候、流域海拔高度、坡度和切割密、地表物质组成、植被等)影响着河流的 各 项水文特征:同时,河流也显著影响着流域的地环境(气候、地貌、植被等)。第七节湖泊与沼泽一、 泊(一) 泊的成因和类型(二) 水的性质(三) 泊水文特征1. 湖的运动定振波、湖流2. 水变化和水量平衡二、 泽(一) 泽的成因水体沼泽化、陆地沼泽化(二) 泽水文特征沼泽水运动缓慢、
25、蒸发量较大、径流极小(三) 泽的分类第八节地下水一、地下水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成分(一) 下水的物理性质温度、颜色、透明度、比重、导电性、放射性、感和味感(二) 下水的化学成分1. 气地下水中主要的溶解气体主要有 、CH4、H2S,还有少量的 H2、NH3 等。2. 氢子浓度3. 离成分和胶体物质地下水中的主要离子成分有:、HC03- 、CO32-、N03-、Mg2+、 、Fe2+、Fe3+、HSiO3-。(三) 下水的总矿化度和硬度1总矿化度是指水离子、分子和各化合物的总含量,通常以水烘干后所得残渣量来确定。根据其值人小,可将天然水分为五类:淡水、弱化水、中等矿化水、强矿化水和盐水。 2.硬度是
26、指水中钙、镁离子的总量。根据其值人小,可将水分为五类:极软水、软水、弱 硬、11硬水和极硬水。12二、 的水理性质岩石的水理性质是指岩石与水作用时,表现出的水性、持水性、给水性和透水性。三、 水的动态和运动(一) 地下水的动态地下水的动态是指在气候等因素的影响下,地下的流量、水位、温度和化学成分发生 的 口变化和季节变化。(二) 地下水的运动 层流运动、紊流运动四、 水分类(一) 上层滞水上层滞水是分布于包气带中局部隔水层之上的重水。分布范围不广,主要补给来源为 人 气降水和地下水,主要耗损形式是蒸发和渗透,近地表,水量不人而季节变化强烈。 (二) 潜水潜水是埋藏在地表下第一个稳定隔水层上具有
27、自表面(潜水面)的重力水。主要以降水和 地 表水为补给来源,具有明显的纬度地带性和垂直性特征。(图 )(三) 承压水承压水是指充满两个隔水层之间的水。(图 4-27)第九节冰川冰川是指发生在陆地上,由人气固态降水演变而的,通常处于运动状态的天然冰体。 一、成冰作用与冰川类型(一)成冰作用成冰作用是指积雪转化为粒雪,再经过变质作用成冰川的过程。重结晶、渗浸和冻结结冰是成冰作用的三个基本型,滲浸一重结晶和渗浸一冻结作用 为 两个过渡类型。(二)冰川类型山岳冰川、大陆冰川、高原冰川、山麓冰川 二地球上冰川的分布冰川分布的高度受雪线高度的严格制约,而气温降水量和地形是影响雪线高度的主要 因 素,因此,
28、地球上冰川分布高度也表现出明显的低纬向两极降低的趋势,而南极人陆成 为地 球上冰川最集中的地区。我国冰川总面积约 58523km2,占全球冰川面 1.62275X 107km2 的 约占我国 领土的 6%表 3.1 中国冰川面枳统计(摘自卢金凯等, 1991,表 3-1) 山脉 主名称 主峰高度()数量(条) 祁年山冰川面积 () 团结峰备注雪线高度 川 )1972.5阿尔泰山293.2天山9196.0帕米尔2699.0王宗太等,祁连山冰川目录, 友谊峰刘潮海等,阿尔泰山冰川目录, 1982 托木尔峰 刘潮海等,天山冰川目录, 1985 公格尔峰 米德生等,帕米尔冰川目录,4400-54002
29、800-33503600-43005200-580013喀喇昆仑山乔戈里峰 5000-56006076.0杨惠安、焦克勤等,据 万地形图和航片, 年计昆仑山慕士峰4500-600012167.1杨惠安、焦克勤等,据 万地形图和航片 , 年计喜马拉雅山珠穆朗玛峰4300-620011055.0米德生等,陆地卫星相片量算, 羌塘高原无名峰5100-6100 9581802.0焦克勤、张振拴等,据 万地形图和航片, 年计冈底斯山罗波峰5800-62002188.0焦克勤等,陆地卫星相片量算, 念青唐古拉山 7536.0横断山1456.0唐占拉山2082.0总计念青唐古拉峰 李吉钧,航测图量算, 19
30、79贡嘎山李吉钧,航测图量算, 1979 格拉丹东雪山张林源,航测图量算, 19794600-56004600-55005200-580058522.8(图 4-28)三冰川对地理环境的影响(一)冰川是地球水循环的重要环节(-)冰川对区域、乃至全球气候产生影响(三)冰川运动影响生物、土壤的分布和进化。(四)冰川的侵蚀和堆积作用形成独特的冰川地。第一节地貌成因与地貌类型一、 地貌因(一) 构造运动构造运动作为内营力,造成地球表面的巨大起伏形成地表宏观的地貌形态。(二) 气候因素气候的水热组合导致外营力性质、强度和组合状发生差异,形成不同的地貌类型及地 貌 组合。(图 5-1)(三) 岩性因素各种
31、岩石因其矿物成分、硬度、胶结程度、水理质、结构与产状不同,抗风化和抗外 力 剥蚀的能力存在差异,因而形成不同的地貌类型地貌组合。(四) 人为因素二、 基本貌类型山地平原三、 地貌地理环境中的作用(一) 导致地表热量的重新分配和温度分布状况复杂化。(二) 改变降水量的分布格局(三) 促成生态系统的多样性14(四) 形成自然界的地域分异(五) 影响土地类型的变化第二节风化作用与块体运动一、 化用风化作用是指地表岩石与矿物在太阳辐射、人气水和生物参与卞理化性质发生变化 , 颗粒 细化、矿物成分改变,从而形成新物质的过程。(一) 风化作用类型1. 物理风化岩石由整体破裂为随屑或裂隙、孔隙增加,物理性质
32、发生发生显著变化而化学 性质 不变。2. 化学风化岩石在大气、水、生物作用下发生分解进而形成化学组成与性质不同的新物质 的过 程。(二) 风化壳风化壳是指岩石经风化、剥蚀但依然残留原地覆在母岩表面的风化产物。二、 体动与重力地貌块体运动是指岩体和土体在重力作用及地表水、下水影响卞沿坡向下的移动现彖。可 分 为崩落、滑落与蠕动三类。(一) 崩落与崩塌地貌崩落是指陡坡上的岩体与土体在重力作用下突然速卞移。形成崩塌崖壁和岩堆。(图 )(二) 滑落与滑坡地貌滑坡是指由岩屑、土体或碎屑堆积物构成的山坡在重力作用卞沿软弱面发生整体滑落 的 过程,形成滑坡地貌。(图 )(三) 蠕动蠕动是指坡面岩屑、土屑在重
33、力作用下以极缓慢速度移动的现彖。(图 5-8)第三节流水地貌一、 水用地表流水包括坡面流水、沟谷流水和河流三类。水具有侵蚀、搬运和堆积三种作用 , 作用 强度均受流速、流量与含沙量等因素制约。二、 面水与沟谷流水地貌(一) 坡面流水地貌(二) 沟谷流水地貌(图 5-10)(三) 泥石流(图 5-11)三、 流貌(一) 河谷的发育(图 )(二) 河床与河漫滩(图 )三、三角洲(图 5-19-20-21-22-23-24-25-26 )(四) 河流阶地15(图 5-27)(五)河谷类型与河流劫夺(图 )四、准平原与山館面(图 )第四节喀斯特地貌喀斯特地貌是指地卞水与地表水对可溶性岩石溶与沉淀,侵蚀
34、与沉积,以及重力崩塌、 塌陷、堆积等作用形成的地貌。一、 岩溶用岩溶作用强度与岩性、水动力条件以及区域地质地貌、气候特征密切相关。二、 喀斯地貌(一) 地表喀斯特地貌(图 5-32)(二) 地下喀斯特地貌三、 喀斯地貌发育过程与地域分异(一) 喀斯特地貌发育过程(图 5-34)(二) 喀斯特地貌的地域分异外部气候因素使得喀斯特地貌产生明显的地域分规律。第五节冰川与冰缘地貌一、 冰川貌冰川通过运动,产生强人的侵蚀、搬运、堆枳作,形成冰蚀地貌(冰斗、 型谷、冰 川 擦痕、冰川阶步等)、冰磧地貌(冰磧丘陵、侧堤、终磧堤等)、冰水堆积地貌(锅穴、 蛇 形丘等)和冰面地貌(冰裂隙、冰面河、冰爆、冰塔林、
35、蘑菇等)。冰斗U 型谷冰川擦痕冰川阶步 侧磧堤、 锅穴 冰塔林 冰蘑菇等二、 冰缘貌(冻土地貌)(一) 冻土的一般概念冻土是指处于零温或负温,并含有冰的各种土体岩体,分为季节冻土和多年冻土两 , 后者的分布表现出明显的纬度地带性和垂直地带规律。(二) 冰缘地貌(冻土地貌)石河冻胀丘热融滑塌第六节风沙地貌与黄土地貌一、风沙作用风蚀作用、搬运作用、风积作用二、风沙地貌(一) 风蚀地貌(图 )雅丹地貌16(二) 风积地貌1沙丘及其形态类复合沙丘新月沙丘链图 羽毛状沙丘星状沙丘(图 )2.沙丘的移动三、黄土与黄土地貌第七节海岸与海底地貌一、 岸貌海斥带是海洋与陆地相互作用的地带,可分为海、潮间带和水下
36、卅坡三个部分。 (图 5-54)(一) 海蚀地貌(二) 海积地貌(图 5-64)二、 岸分类岩岸、砂岸三、 底貌与海底沉积(一) 海底地貌(图 5-66)(二) 海底沉积物海底沉积有近海沉积和远海沉积之分,其沉枳方可分为机械沉积、化学沉积和生物沉 积 三种,具有环陆分带性、纬度地带性和垂直分带规律。第一节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一、 然合体 地理系统地理耗散结构自然地理坏境整体性各自然地理要素(地质、地、气候、水文、植被、动物界和土壤 等)作为整体的一部分不断发展变化,并在特定理边界约束卞,通过能量流、物质流和信 息 流的交换和传输,形成具有一定有序结构、在空分布上相互联系、可完成一定功能的多 等级 动态开放系统。认识过程:自然综合体地理系统地理耗散结构二、 然理环境的组成与能量基础(一) 物质组成组成自然地理坏境的化学元素、化合物乃至各种类,形成一定的物质体系(大气圈、 水 圈、岩石圈、生物圈等)以物质和能量交换为特,相互作用、相互制约,不断演化发展, 形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个人贷款偿还合同样本(2024年版)
- 厂房装修设计合同范文
- 2025年度新能源车辆采购合同规范4篇
- 2025年度常年法律顾问全面常年服务合同4篇
- 2025年度绿化养护与生态环境改善合同4篇
- 2024年医疗器械生产合同
- 2024年文化产品贸易合同
- 合同采购预付款合同
- 电子垃圾处理及资源化利用合同
- 2025年oem委托加工合同样本(2篇)
- 2024版个人私有房屋购买合同
- 2025年山东光明电力服务公司招聘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神经发展障碍 儿童社交沟通障碍康复规范》
- 2025年中建六局二级子企业总经理岗位公开招聘高频重点提升(共500题)附带答案详解
- 2024年5月江苏省事业单位招聘考试【综合知识与能力素质】真题及答案解析(管理类和其他类)
- 注浆工安全技术措施
- 2024年世界职业院校技能大赛“食品安全与质量检测组”参考试题库(含答案)
- 3-9年级信息技术(人教版、清华版)教科书资源下载
- 上海牛津版三年级英语3B期末试卷及答案(共5页)
- 行为疼痛量表BPS
- 小学生必背古诗词80首(硬笔书法田字格)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