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新三年级上册科学知识点整理_第1页
2020新三年级上册科学知识点整理_第2页
2020新三年级上册科学知识点整理_第3页
2020新三年级上册科学知识点整理_第4页
2020新三年级上册科学知识点整理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Word文档,下载后可任意编辑 新三年级上册科学知识点整理海宁市许村镇许巷中心小学科学组第二单元 空气2.1 感受空气1. 空气的特征:无色、无味、透明、无固定形状和体积、容易泄露、很轻、会流动、能使袋子鼓起来,但摸上去很软、容易压缩、压缩空气有弹性2. 空气与一般物体的相同特征:都要占据空间,有体积都有质量,只是很轻3. 物体可以分为固体、液体和气体三类。比如,石头和沙是 体,空气是 体,水是 体。2.2 空气能占据空间吗一、基础知识:1.空气和水、石头一样,都能占据空间。2.实验过程及现象:(1)压杯入水步骤:在塑料杯底粘上一个纸团;在水槽上面撒一些漂浮物(比如泡沫),目的是方便观察水位的

2、变化;把杯子慢慢地竖直倒扣在水里。现象:杯中水位下降,纸团没湿原因:空气占据了杯子里的空间,导致水无法进入杯子里。(2)扎孔观察步骤:在杯底扎一个小孔,再把杯子压入水中。现象:杯中水位上升,纸团湿了原因:空气从小孔中泄漏出去了,水进入杯子中占据了杯子里的空间。(3)打气观察步骤:用打气筒从杯底的小孔向杯中打入一些空气。现象:杯中水位下降原因:空气能够将水挤出杯子,被水占据的空间又重新被空气占据了。实验结论:空气能占据空间二、作业本P23 补充知识:往 B管中吹气,吹进去的气体占据了瓶子中的空间,瓶中的水会从 A管流出。往 A管中吹气,水中会出现气泡,气体会从 B管流出。海宁市许村镇许巷中心小学

3、科学组2.3 压缩空气一、基础知识:1.空气占有一定的空间,空气占据的空间可以被压缩。2.水不容易被压缩,空气容易被压缩。3.压缩的空气具有弹性。4.实验现象见右图5.解释:空气是由许多空气微粒组成的。空气可以被压缩,是因为受到压力后空气微粒之间的距离会变小;空气可以被扩张,是因为拉伸时空气微粒之间的距离会变大(书本 P29 图)二、作业本P25 补充知识:生活中的压缩空气:注射器、打气筒、篮球、喷水壶、手风琴、气钉枪、自动喷漆等2.4 空气有质量吗 2.5 一袋空气的质量是多少1.空气充满各处,空气具有一定的质量,可以被测量。2.证明空气有质量的方法:简易天平(1)天平一端放上充好气的皮球,

4、另一端放上绿豆,调节让天平平衡(皮球绿豆)(2)取出皮球,用打气筒打入 10 筒空气(3)再把皮球放回天平,观察现象(4)现象:天平向皮球一侧倾斜(皮球+10 筒空气绿豆)(5)说明:空气有质量3.测量 20 筒空气的质量:(1)天平一端放上充好气的皮球,另一端放上绿豆,调节让天平平衡(皮球绿豆 1)(2)取出皮球,用打气筒打入 20 筒空气(3)再把皮球放回天平,天平倾斜( 皮球+20 筒空气 绿豆 1 )(4)继续加绿豆使天平平衡( 皮球+20 筒空气 绿豆 1+绿豆 2 )(5)记录后来加入绿豆的数量( 20 筒空气 绿豆 2 )(注:绿豆 1 表示第一次加入绿豆的数量,绿豆 2 表示第

5、二次加入绿豆的数量)4. 一袋空气(100 筒空气)的质量怎么计算?100 筒空气 = 520 筒空气 5绿豆 25. 我们可以用回形针、绿豆等比较轻的物体放在天平上与空气的质量进行比较。6. 生活中,我们可以利用天平、电子称等工具测量出回形针、绿豆等轻小物品的质量。海宁市许村镇许巷中心小学科学组2.6 我们来做“热气球”1.空气受热后会上升,变冷后又下降。2.加热前,塑料袋是瘪的、冷的;加热后,塑料袋会慢慢鼓起来,空气慢慢变热。3.塑料袋里的空气受热后,热空气比冷空气更轻,导致“热气球”上升了4.升到空中的“热气球”会下降,是因为袋中的热空气慢慢变冷,空气的质量又增加了,“热气球”就慢慢下降

6、了。5.热空气上升在生活中的应用:蒸包子的蒸笼:即使蒸笼堆得很高,包子也能蒸熟;油烟机安置在上方或者侧面,是因为含有油烟的热空气会上升;热气艇,孔明灯是利用热空气上升的原理做的。2.7 风的成因1.风是地球上的一种自然现象,它是由空气流动引起的。2.风的模拟实验现象:纸条(小风轮)转动,蚊香的烟雾流入盒子内原因:点燃的蜡烛加热了纸盒中的空气,热空气上升,吹动上方圆孔上的纸条(小风轮);同时纸盒外的冷空气从下方圆孔中补充进来,将洞口的蚊香烟雾带进纸盒中。产生了从外向内的风。结论:空气冷热不均使空气流动形成了风。风是从冷空气流向热空气的。3.大自然中的蜡烛是什么?大自然中的风是如何形成的?大自然中

7、的蜡烛是太阳。太阳的热量使空气冷热发生变化,冷热不同的空气流动形成了风。4.风与人类的关系:风能带来降水;风能调节大气的温度差异;风可以发电;植物靠风传播花粉;帆船的航行依赖风;风有利于空气的净化和污染空气的扩散。二、作业本P33 补充知识:大自然的风:在近海岸,白天陆地升温比海洋快,风从海洋吹向大陆。夜间,海上气温高于陆地,风从大陆吹向海洋。科学家把这样的风取名为“海陆风”。2.8 空气和我们的生活一、基础知识:1. 地球被一层厚厚的空气包围着,称为大气层。2. 在空中、地下和水中都有空气的踪迹。3. 动物呼吸、植物生长都离不开空气。空气中的氧气和二氧化碳对生命具有重要意义。4. 我们对空气

8、的利用:做饭时,帮助燃烧 用打气筒给轮胎打气 把空气装进充气玩具里 风力发电海宁市许村镇许巷中心小学科学组5. 用表格对比空气、水、石头的特征能否占据空间 能否被压缩 是否有质量 是否会流动空气 能占据空间 能被压缩 有质量 会流动水 能占据空间 不能被压缩 有质量 会流动石头 能占据空间 不能被压缩 有质量 不会流动6. 用气泡图表示空气的特征和作用7空气的特点空气是一种物质,地球生命离不开它,它无色无味可感知,没有形状能占据空间。可压缩,可扩张;有质量,但很轻;热空气,会上升;会流动,形成风。二、作业本P38补充知识:1.为空气中的“氧”和“氮”命名的科学家是法国的拉瓦锡2.空气的组成:其

9、中,氧气是供动植物呼吸的原料,能帮助燃烧;二氧化碳是动植物呼吸的产物,不支持燃烧。海宁市许村镇许巷中心小学科学组第三单元 天气3.1 我们关心天气1. 同一地点、不同时间的天气可能不一样(晴天的长城和雪天的长城);2. 同一时间、不同地点的天气可能不一样(12 月的海南和 12 月的黑龙江)。3.天气指的是一个地方在某一短时间里大气的冷暖、阴晴、雨雪以及风等情况。4.我们的地球被一层大气圈包围着,我们观察到的各种天气现象都是发生在大气圈中的自然现象。5.天气总在不断地变化着,有时十分迅速,有时候比较缓慢。6.科学家利用工具观测天气、发现规律,告诉我们天气可能发生什么样的变化,7.制作天气日历,

10、是我们长时间坚持观察记录天气的好方式。3.2 认识气温计一、基础知识:1.气温计的结构:液泡、液柱、刻度、单位符号2.常用的温度单位是摄氏度,用表示。3.测量温度的仪器叫温度计,测量气温的温度计叫气温计,也叫寒暑表;测量体温的温度计叫体温计,测量水温的温度计叫水温计;它们测量的温度范围不同,即量程不同,都是利用液体热胀冷缩的原理制成的。4.温度计的读数步骤:零起点选方向:往下数字越大,说明是零下,读数时往下数;往上数字越大,说明是零上,读数时往上数。找相邻数格数(注意:一小格代表多少摄氏度)加单位5.除了常用温度计,根据不同的需求,人们还会使用到双金属温度计、电子温度计、红外线温度计。二、作业

11、本P42 补充知识:1. 最早的温度计是意大利科学家伽利略发明的。2. 该温度计是利用空气热胀冷缩的原理制成的,因此在测量温度时玻璃泡与被测物体接触。海宁市许村镇许巷中心小学科学组3.3 测量气温一、基础知识:1. 选择一天中的 5个时间点,每隔 2 小时测量一次气温,将测量结果记录下来。时间 8点 10 点 12 点 14 点 16 点气温 7 9 12 15 112. 根据记录的数据绘制柱状图(简单、直观地展示一天的气温变化规律)3.一天中的最高气温一般出现在下午 2 到 3 时,最低气温一般出现在清晨日出前。(早晚气温低,午后气温最高)二、作业本P44 补充知识:百叶箱:校园气象站一般都

12、会放置百叶箱,用来测量气温。常见的百叶箱一般是木质的,外表漆成白色的。百叶箱的四壁由许多木板条组成。这样的结构使得百叶箱既有很好的通风性能,又不会被太阳直接照射,就像在树荫下,既通风又阴凉。3.4 测量降水量一、基础知识:1.降水的形式很多,常见的有雨、雪、冰雹等。2.降水量:衡量一个地区降水多少的数据,单位是毫米。3.雨量器:测量降雨量多少的装置。4.自制雨量器的注意事项:选用直筒透明杯刻度条的零刻度线与容器内部的底面对齐刻度条外贴上透明胶带,用来防水5.测量降雨量的注意事项:将雨量器水平放置在室外无遮挡物的地方(固定好雨量器,不让风吹倒)待液面稳定后再读数读数时,视线要与液面平行读数时要加

13、上单位“毫米”每 24 小时测量一次使用气温计的注意事项:1.放在阳光照射不到且空气流通的地方(即阴凉通风)。2.悬挂在空气中。3.保持干燥。4.让视线和液柱顶端保持齐平。5.示数稳定后再读数。0 8 点 10 点 12 点 14 点 16 点一天的气温柱状图气温()时间5101520海宁市许村镇许巷中心小学科学组6.降雨量等级标准通常分为 6 级,根据一个地方 24 小时降雨量的多少进行划分:0.19.9 毫米为小雨,10.024.9 为中雨,25.049.9 为大雨,50.099.9 毫米为暴雨,100.0249.9 毫米为大暴雨,250.0 毫米以上为特大暴雨。7.怎样来测量一场雪的降水

14、量?答:使雨量器中收集到的雪完全融化成水后再读数。二、作业本P46 补充知识:小雪:0.12.4 毫米;中雪:2.5 毫米4.9 毫米;大雪:5.09.9 毫米;暴雪:10.019.9;特大暴雪:超过 30.0 毫米3.5 观测风1.风是我们周围流动的空气。2.我们可以利用地面的物体、风旗、风向袋等知道风的大小和方向 。3.风向和风速是风的两个基本要素。4.利用风旗判断风:风向:风吹来的方向,通常用 8个方位来描述。与风旗飘动的方向相反。风速:5. 在天气日历中,我们可以对照蒲福风力等级表记录风速。(将风速从 0-12 分为 13 个等级,书本52 页熟读)0级烟柱直冲天,1级青烟随风偏,2级

15、风来吹脸面,3级叶动红旗展,4级风吹飞纸片,5级带叶小树弯,6级举伞步行艰,7级迎风走不动,8级风吹树枝断,9级屋顶飞瓦片,10 级拔树又倒屋,11、12 级陆上少见。6. 气象站,风向用风向标来测量(风向标箭头所指的方向即为风向)而用风速仪测量风速。3.6 观察云一、基础知识:1.小水滴或小冰晶非常轻,可以浮在空气中,这就形成了云。2.根据云的形状可以分为:积云:大团、堆积的云(发展成积雨云,可能会下雨)层云:均匀成层、灰色似雾的云(可能会出现雨雪天气)卷云:纤维、羽毛状的云(晴天)。海宁市许村镇许巷中心小学科学组3. 根据云量的多少,可以分为:晴天、多云和阴天4.天空中阳光明媚,只有少量的

16、云记录为晴;天空中云比较多,有时可以看到太阳,记录为多云;云多而密,看不到太阳,记录为阴。二、作业本P50 补充知识:气象谚语:1.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描述气候)2.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描述气温)3.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描述气候) 4.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描述天气)5.蚂蚁搬家要下雨;蜻蜓低飞要下雨;燕子低飞要下雨。 6.朝霞不出门,晚霞行千里。3.7 整理我们的天气日历1.我们可以通过云量、气温、风速和风向、降水量等方面进行描述天气。2.一个地方长期的天气平均状况叫气候。3.地球上有的地方四季分明,有的地方四季如春,也有的地方常年干旱。4.二十四节气歌

17、: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3.8 天气预报是怎样制作出来的1.未来的天气状况是可以预测的,天气预报和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2.制作气象预报主要的步骤:数据收集数值天气预报气象员做出预报天气会商发布天气预报。(书本 P58,读一读,理解每个步骤的具体含义)3.获取天气预报的渠道:电视;广播;互联网;手机;报纸4.天气预报一般包含云量、气温、湿度、气温、风向、风速、降水量、气压、空气状况(能见度、空气质量等),以及某些特殊灾害性天气(如寒潮、台风等)信息。还包括紫外线指数、感冒指数、穿衣指数、洗车指数等。5.天气预报对我们的生活有着积极的作用,人们可以根据天气

18、预报提供的信息,提前做好准备。如果遇到特殊的天气,做好预防措施,比如:暴雨、冰雹、台风等灾害前采取措施,避免造成损失。海宁市许村镇许巷中心小学科学组第一单元 水1.1 水到哪里去了(蒸发)一、基础知识:1. 蒸发就是:液体变成气体的现象。(蒸发在任何温度下都能进行。)2. 水蒸发就是:液态的水变成气态的水蒸气。(水水蒸气)3.水在黑板上干了、湿的衣服干了、地上的水干了,都是是由于水蒸发了。4.水蒸气在我们周围的空气中,无论夏天温度高或者冬天温度低,水都在不停地蒸发。5.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温度;液体表面空气流动快慢(风)液体表面积温度高,蒸发快;通风处蒸发快;液体表面积大,蒸发快。二、作业本P

19、1-2 补充知识:6. 凝结就是:气体变成液体。7. 水蒸气凝结就是:气态的水蒸气变成液态的水。(水蒸气水)8. 从冰箱中拿出来的饮料瓶外壁有小水珠、冰淇淋外包装上有小水珠、冬天眼镜片起雾、洗澡镜子起雾等等,都是因为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结成小水珠。1.2 水沸腾了(剧烈的蒸发现象)一、基础知识:1. 用温度计测量水温的方法:书本 P5(背诵)(1)手指拿温度计的上端;(2)将温度计的下端浸入水中,不能碰到容器的底与壁;(3)视线与温度计液面持平;(4)在液柱不再上升或下降时读数;(5)读数时,温度计不能离开被测的水。2. 酒精灯的使用方法:(1)只能用火柴点燃酒精灯,不能用燃着的酒精灯点燃其他

20、酒精灯;(2)酒精灯的火焰分为 3层,分别是外焰、内焰、焰心,用外焰加热,因为外焰温度最高;(3)只能用灯帽盖灭酒精灯,不能用嘴吹,盖灭后需重新盖一次。3. 水沸腾时的现象:(1)水中:大量气泡上升,由小变大;水温保持 100不变(2)水面:气泡到达水面就破了(3)水面之上:冒“白气”,烧杯内壁出现小水珠4. 水变成水蒸气后,体积会变大。(套有漏斗的塑料袋实验)5. 水沸腾实验材料及作用:(1)酒精灯:加热 (2)三脚架:支撑 (3)石棉网:使烧杯底部受热均匀(4)烧杯:装水(5)温度计:测量水的温度二、作业本P4补充知识:1.液体沸腾时的温度称为沸点,标准大气压下水的沸点是 100,大气压改

21、变后水的沸点也会改变,比如在珠穆朗玛峰上达到 73.5水就沸腾了,而高压锅内达到 130水才能沸腾。2.水沸腾时,水面上有很多“白汽”,这不是水蒸气,而是雾状的小水珠,这些小水珠是由海宁市许村镇许巷中心小学科学组热的水蒸气遇到较冷的空气凝结而成的。水蒸气是看不见的!1.3 水结冰了(凝固)一、基础知识:1. 凝固就是:液体变成固体的现象。2. 水凝固就是:液态的水变成固态的冰,即水结冰了。(水冰)3. 当环境温度低于 0,水的温度下降到 0时,水开始结冰,从液态变成固状态。4.水结冰的过程中,温度一直保持 0(此时是冰水混合物:冰和水共存的状态),直到水全部结冰后,温度会下降到 0摄氏度以下。

22、5.在碎冰中加入食盐的目的是:加快碎冰融化,制造更低的温度。6.水结冰后,体积变大,要占据更大的空间(实验时,冰柱的高度高于水柱的高度)。7.水在结冰的过程中,要向周围放出热量。(冬天人们储藏蔬菜时放一桶水,水结冰会放出热量,使地窖内温度增加,防止蔬菜冻烂。)二、作业本P6 补充知识:1. 温度低于 0时,水不一定会结冰。因为水结冰的其中一个条件是必须有凝结核,纯水中没有任何杂质,即没有凝结核,所以无法结冰。2. 气温在 0以下,水管容易冻裂,这是因为水结冰后体积变大了。1.4 冰融化了一、基础知识:1.融化就是:固体变成液体的现象。2.冰融化就是:固态的冰变成液态的水。(冰水)3.当环境温度

23、高于 0,冰开始融化,固态的冰变成液态的水。4.冰在融化过程中,要从周围吸收热量,周围环境的温度会降低(比如:夏天人们在房间放冰块来降温)。热量是使水的形态发生变化的重要因素。5.冰融化成水之后,体积变小。(实验时,水柱的高度低于冰柱的高度)冰融化前 冰融化一半 冰完全融化是固态的冰温度低于 0冰面有水出现,是冰水混合物,温度保持在 0全部变成了水,是液态,温度高于 0,慢慢会升高到室温。6.在自然界,水是以固态、液态、气态三种形态存在的,水的三态变化是由热量变化引起的。二、作业本P8 补充知识:1. 温度升高,热量增加;温度降低,热量减少。(-56的冰变成 0的冰,温度升高,热量增加了,所以

24、需要从外界吸收热量。)2. 雪、霜、冰雹都是固态的水(小冰晶),雨、露、雾都是液态的水(小水珠),云可能是液态的小水珠,也可能固态的小冰晶。3. 加快冰融化的方法:(1)加盐 (2)加热 (3)敲碎 (4)用手摩擦海宁市许村镇许巷中心小学科学组1.5 水能溶解多少物质一、基础知识:1. 我们把食盐放入水中慢慢“消失了”、“不见了”的现象叫做溶解。2. 生活中,食盐、小苏打、白糖、红糖、味精等物质都能溶解在水中。3. 食盐和小苏打在水中的溶解能力是有限的。4. 在同样多的水中,食盐溶解得多,小苏打溶解的少。说明食盐在水中的溶解能力强,小苏打在水中的溶解能力弱。5. 在同样多的水中,不同物质的溶解

25、能力是不同的。6. 50毫升水大约能溶解 18 克食盐或 5 克小苏打。7. 实验注意事项:(1)两杯一样多的水(50毫升)(2)分别加入一份食盐和一份小苏打,充分搅拌(3)第一份完全溶解以后才能加第二份,第二份完全溶解才能加第三份(4)直到不能完全溶解,停止实验,记录完全溶解的份数二、作业本P10 补充知识:1. 溶解度:表示物质的溶解能力大小。例如:20时,100 毫升水最多能溶解 36 克食盐,我们就说食盐在水中的溶解度是 36 克。对应溶解性等级表格,属于易溶。2. 溶解度对应溶解性等级:溶解度 小于 0.01 克 0.011 克 110 克 大于或等于 10 克溶解性 难溶 微溶 可溶 易溶1.6 加快溶解一、基础知识:1. 通过提高水的温度和搅拌,能够加快食盐在水中的溶解速度。2. 我们把只改变一个条件,其他条件全都相同的实验叫做对比实验。二、作业本P12 补充知识:研究的问题 改变的条件 相同的条件 实验结果温度与溶解快慢的关系温度:一杯冷水一杯热水水的体积、食盐的质量和颗粒大小、同时倒入、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