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护理学四诊及整体护理观_第1页
中医护理学四诊及整体护理观_第2页
中医护理学四诊及整体护理观_第3页
中医护理学四诊及整体护理观_第4页
中医护理学四诊及整体护理观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中医护理学四诊及整体护理观中医护理学简史 现存最早的医书,有系统地论述包括精神修养 、个人卫生、环境卫生、饮食护理与禁忌、 服药治疗护理等,奠定中医护理学的基础。伤寒杂病论 详述护理技术的操作,如:熏洗法、坐浴法、煎药方法及服药注意事项,首创“猪胆汁灌肠法”中医护理学简史三国华陀创造“五禽戏”,是结合体育、医疗与护理的保健操。 发明“麻沸散” 作为外科手术的全身麻醉药。唐代孙思邈首创“细葱管导尿法,主张”上医治未病“,重视妇女、小儿及预防医学。唐代外台秘要提出消渴证的尿是甜的,要采用饮食疗法,强调饮食禁忌。中医护理学的概念中医护理学是中国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以中医理论为指导,运用整体观念对 疾

2、病进行辨证护理。中医护理的基本特点整体观念: -人体是有机的整体: 脏腑与组织透过经络相联系,在结构与功能上 相互协调,病理上相互影响。 -人和自然界的统一: “人与天地相应” “天人合一” 强调人是自然界 的一部份,人体的生理功能和病理变化不断受 自然界的气候、地理环境及晨昏变化所影响。中医护理的基本特点辨证论治: -辨证: 运用中医理论,透过望、闻、问、切等四 诊方法,收集病人病史,再运用八纲.脏腑.六 经.卫气营血等辨证基础,以确定证候. -论治: 依据所判断的“证”制定相应的护理计划与 护理措施。辨证论治是中医护理主要依据. 辨证八纲辩证:阴阳,表里,寒热,虚实. 阴阳是八纲的总纲.

3、阴:里,虚,寒 阳:表,实,热病因辩证:风,寒,热,火,湿,暑,燥,饮,痰, 食滞,气滞,血瘀,虫.脏腑辩证:五脏六腑病证.辨证六经辩证:太阳,阳明,少阳. 太阴,少阴,厥阴.卫气营血辩证三焦辩证:上焦,中焦,下焦.实证体质虚证体质治则治病求本正治反治标本缓急扶正袪邪因时因地制宜治则同病异护- 风寒感冒(寒邪):温辛解表(桂枝汤) 风热感冒(暑湿):芳香化湿(藿香正气散) 异病同护- 久泻脱肛、子宫下垂(中气下陷): 提升中气(补中益气汤) 四 诊中医诊察方法望.闻.问.切,简称四诊.透过四诊了解病人病史,症状等临床资料,作为辨证施治的依据.望诊难经:望而知之谓知神,闻而知之谓之圣,问而知之谓

4、之工,切而知之谓之巧.四诊中以望为第一,在诊断中占有重要地位.人体外部跟五脏六腑有密不可分的联系,尤其是面部,舌部与脏腑的关系更是密切.望神灵枢天年篇“失神者死,得神者昌”.藉由观察病人的精神,可以概括得知五脏精气的盛衰和疾病的轻重从而预知吉凶.得神:目光明亮,面色莹润,言语清亮,反应灵敏,意识清楚是精气充足神旺的表征.失神:眼神呆滞,面色枯萎,言语含混不清,反应迟钝是精气损耗, 患病或体弱.假神:病危患者突然出现精神短暂好转的假象,此为临终之兆.望 色观察病人的气色,中医认为十二经脉,三百六十五络气血皆上注于面.面色:青紫:肝,惊风,气血阻滞. 萎黄:脾,寒湿,黄疸,脾胃虚弱. 红赤:心,虚

5、热,实热. 苍白:肺,虚寒,气虚. 暗黑:肾,肾亏,阳气不振. 望型体身体衰弱的人,内脏脆弱,气血不足.身体强壮的人,内脏坚实,气血旺盛.肢体异于常人称为畸型,如果是先天不足,可能是肾气亏损,若是后天失调,则与脾胃虚弱有关.形体的强弱胖瘦与内脏的盛衰有关.人的动静姿态又与阴阳气血的消长有关.望皮肤皮肤的润泽与否,反应了肺气的寒热虚实与气血盛衰.身体脏腑功能若是正常,皮肤会呈现红黄隐隐,容润光泽.皮肤失去光泽即为有病之表现.毛发代表脏腑经络气血的盛衰,毛发润泽,色深且粗长,表示神与气血旺盛.反之若为枯焦色浅且细短,则为神与气血衰弱.望舌脏腑通过经络与舌相连。无论生理或病理均能反映于舌。舌为“脏腑

6、的外候” “外露的脏腑”。舌与脏腑的关联舌尖:心肺舌中:脾胃舌根:肾舌边:肝胆舌质颜色 红舌主热证急性热病属里热证,慢性病多为阴虚证绛舌里热及阴伤情况较红舌更为严重淡白舌主虚证,寒证气血不足或阳虚紫舌瘀血,阴寒内盛舌质形态胖嫩气虚阳虚芒刺热重裂纹热甚伤阴或阴虚血虚舌苔分类及常见病证苔色白苔表证,寒证黄苔里证,热证灰苔湿.热证黑苔热盛,寒证苔质厚薄疾病初起,舌苔多薄病邪传里或内有痰湿食滞者,舌苔多厚润燥燥苔或糙苔,是津液不能上承所致,多见热盛伤津或阴液耗损的病证.滑苔,是水湿内停所致.腻苔多为湿重的征象.白腻苔为寒湿,黄腻苔为湿热光苔正气亏虚或脾胃薄弱的征象白苔黄苔灰苔黑苔滑苔腻苔光苔淡红舌薄白

7、苔脏腑机能正常健康人之舌色淡白胖嫩齿痕舌脾肾阳虚水湿内停治法: 温补脾肾 兼以利湿裂纹舌气血亏损脾胃气虚治法: 养血润燥 健脾利湿舌红苔黄腻苔黄为热苔腻为湿、食滞湿热痰涎交结治法: 清热、化湿、袪痰闻 诊包括听声音和闻气味两方面声音与气味均是在脏腑的生理与病理变化中产生,故能反映脏腑的变化.听声音: 听病人的语声.呼吸.咳嗽及呃逆等声音来辨别病证的虚实寒热. 语言.呼吸.咳嗽声高有力多为热证,实证. 语言.呼吸.咳嗽低缓乏力多为寒证,虚证.闻 诊闻气味: 嗅闻病人体内发出的各种气味及分泌物, 排泄物与病室的气味. 病人口气臭秽或痰涕异臭多属实证,热证. 臭气不重的是虚,寒证.问 诊医师询问患者

8、自觉症状,过去健康状况及家族史.透过问诊了解病因,疾病的传变与过去治疗情况.现在的症状是辨证的重要依据.十问歌: 一问寒热二问汗,三问头身四问便,五问饮食六问胸,七聋八渴具当辨,九因脉色察阴阳,十从气味章神见.问头身头晕: 久眩属阴,暴眩属实.身痛: 痛无定处,伴随有头痛,恶寒,发热为外 感表证.问胸胁胸闷:胸口郁闷,咳嗽无力为肺气虚.胁痛:疼痛游窜不定,为肝气郁结;胸胁疼痛有定处且痛有定处,则为血瘀.切 诊脉象的形成与脏腑的气血具有密切关系.心脏的搏动及血液的运行均由宗气所推动.肺主宗气,朝百脉.脾统血,血液运行有赖脾气的统摄.肝藏血,主疏泄,调节循环血量.肾藏精,精化生血,是生成血液的物质基础之一.切 诊 正常脉象:一息(一呼一吸)四至(每分钟60-80次). 不浮不沉,柔和有力,节律一致.切诊部位:桡动脉处,分为寸.关.尺三部份左手:寸-心 关-肝 尺-肾 右手:寸-肺 关-脾 尺-肾(命门)病态脉的种类.状态及常见病证病态脉脉搏状态常见病证浮脉浅浮,轻触即得表证,外感病初期沉脉深沉,重按始得里证,脏腑疾病,内伤数脉脉搏速率快,一息超过五次( 每分钟超过90次)热证迟脉脉搏速率慢,一息不足四次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