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微课教案设计_第1页
生物微课教案设计_第2页
生物微课教案设计_第3页
生物微课教案设计_第4页
生物微课教案设计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生物微课教案设计生物教学中微课设计及应用陈伟华 杨自西 易德政(中方县第一中学418000 )【内容摘要】结合微课“基因工程的基本工具”一节的设计,总结微课选题、课件制作及录制过程,确立了“问题导人-复习旧知-例题解析 -误区辨析-巩固练习” 2教学思路。基因工程的基本工具”这一微课主要目的在于课后复习和知识拓展。得出重视微课设计的有效性,善用微课的可重复性,加强学习困难生的学习的主动性,完善微课的应用。怎样赢得家长的支持和配合也是微课推广中值得进一步探讨的问题。【关键词】微课设计微课应用效果分析完善微课一、设计思路要制作一堂好的微课,必须经过精心准备。从选题、课件制作上打好基础,再加上录屏软

2、件的灵活运用,最终才能得以形成。选题 短短不到lomin 的微课,每每要花费很大的精力去制作。尤其是一些初学的教师对微课制作不是很熟悉的情况下,则可能耗时更长、花费的精力更大。既然花了这么大的力气,就希望对学生而言是最有帮助的,最有效果的,或者说确实解决了学习中的难点、重点。在平常生物课堂教学中,知识容量大,信息量广,且很多需要现场的体验互动,微课就能满足解决这些常规教学中的问题。微课还侧重于难点的突破、重点的分析、精辟的复习,起到了一石三鸟的作用。人教版高中生物学选修3“基因工程的基本工具”一节内容的新授课时,通过dna 模型演示了“基因剪刀”、 “基因的针线”、运载体等作用原理,步骤。但因

3、酶比较抽象、且很难描述各种酶之间的差异,再加上实物体积较大,结构复杂,颜色多样,添加起来不是容易的事。尽管在新授课时曾结合相关的练习进行分析,但随着时间推移,再次面对综合性练习时学生会觉得难上加难。如果能利用微课的最大优势即反复可视性,无疑可以加强这个内容的学习效果1 。课件制作在微课录制前,制作课件并非必不可少。但对于一个需要用结构图辅以说明的内容,形象生件就尤其显得重要。( 1 )确定思路,精选例题经过多次修改后,最终将该微课的教学思路确定为“问题导人 复习旧知 例题解析 误区辨析 巩固练习五个环节2 ,并将其呈现在课件上,以便于学生厘清学习的土线脉络。在本案例中,导航条上“复习旧知”细化

4、设置为“切割 ”和 “组装 ”两个内容,以更直观的方式呈现教学重点。选用的例题也恰好反映出对这两方面知识点的综合考查(图 1)1图 1 微课的教学模式环节( 2)分步呈现,动态直观选择先在ppt 中借助于画图工具画好相应曲线再用“自定义动画”功能分步呈现的手段,可避免播放跟不上口述节奏等问题出现。另外,在“自定义动画”功能中还有个“动作路径 选项,必要时还可以用这一功能实现一些特殊的动态。例如,在比较“剪刀 ”和 “针线 ”酶时,为增强直观性,便用箭头的移动陈述其功能,以此直观对比出两者的不同。这样的动态直观也不是普通的手绘可以比拟的。如果确实需要用到手绘,建议用触摸屏的平板电脑(图2)。同样

5、,因为学生对“运载体 ”始终不太理解,在该知识点上也采用了这一方法。将“质粒 ”展现出来,就很容易看出特点和作用(图3)。( 3)学以致用,辨析误区在解决了知识基础后,再将这些知识运用到例题分析中。此外,辨析类似山题也很重要。教材中的肺容量图与例题中的肺内压图非常类似,只因纵坐标的不同而代表了完全不同的含义。如果不如辨析,极易导致出错。因此,有必要对肺容量曲线图进行进一步说明。这也是建立在复习旧知的基础上(图 4)。2( 4) 例题导入,练习检测为了解学习效果,检测题必不可少。最终仍采用直接呈现并留出一定思考时间后再解答的方式。巩固练习也是精挑中考题,与例题既有区别又有联系。联系是考查的知识点

6、都以理解吸气和呼气过程为基础。区别在于选择了易混淆的肺容量图,且考点侧重不同。图 5 巩固练习检测题3 微课录制使用 camtasia studio 录屏软件。先粗拟一个讲稿,只要开头部分讲顺后,后面基本上没问题。即使意识到讲错了或有停顿,稍停后再讲一次即可,因为camtasiastudio 的编辑功能可以很好地将多余部分剪切掉,且并不复杂,这可大大节约不必要的重述时间。二、结论与反思重视微课设计的有效性微课制作复杂,使用简单。微课与一般的教学视频最大的不同在于,在设计过程中应充分考虑对学生的有效引导 3 。 “基因工程的基本工具”这一微课主要目的在于课后复习和知识拓展。从前测结果看,对此未完

7、全掌握的学生比例接近四分之三,因此该选题极有必要。从后测结果可知,对学生学习的促进作用明显。由此可以认为:制作时各方面的细节考虑全面,对于改善学生学习是有效的,“问题导人一复习旧知一例题解析一误区辨析一巩固练习 的教学思路也是值得借鉴的。 2善用微课的可重复性微课短小精悍,教学时间灵活。学生可在家进行自学,也可以在校利用自修时间进行集体学习。优质的微课资源无形中会成为教师的得力助手。而且选题往往是教学中的重难点,还可进行反复的观看。尤其是能力较弱的学生,应要求其反复观看,尽可能弄懂。加强学围生的主动性制作微课并非一劳永逸。作为教学手段的一个补充,一部3分学生可以通过自主地学习增强学习效果。对于

8、学习能力极弱的学生,尤其是本身提取信息的能力差而导致学习困难的这部分学生在微课学习中效果并不明显。即使反复看视频,最终还必须要教师单独反复讲解才能弄懂。这说明在实际教学中,个别辅导还是必不可少的。争取家长资源的配合度要注意的是,真正要让微课走进家庭学习还很困难。最初通过家长qq 群资源共享来鼓励学生主动学习,而实际完成人数比例仅十分之一。只有少数重视孩子学习的家长及时反馈了较好的信息,因此效果很好。但当面临家长疏于监管或是学生无意主动学习时,微课的影响力可能就微乎其微。因此怎样赢得家长的支持和配合也是微课推广中值得进一步探讨的问题。【参考文献】朱俊.基于课题观察提升问题教学的有效性教学月刊,2

9、014(02):42 44丁邦平 .学习性评价:涵义方法及原理j. 比较教育研究,2006( 02:1 ):1 6钟启泉等.新课程的理念与创新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3:104 1074【篇二:初中生物微课】初中生物微课一、教学目标、运用视频资料,引导学生学会观察分析。学生举出实例,认同生物对环境适应的普遍性和相对性。、通过观察、交流,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运用科学探究的方法,认识生物对环境的影响。在探究实验中,锻炼学生的探究能力,并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及自我表达的能力。、说出破坏生物因素导致环境恶化的生活实例,激发学生形成“珍爱生命,保护环境”的意识。二、教

10、学重点:1 、描述具体生物实例,分析生物的形态结构、生理和行为对环境的适应性,说出生物对环境适应的普遍性和相对性。2、观看视频资料,尝试设计探究实验,通过合作交流,得出“生物对环境产生影响”的合理结论。三、教学难点:1 、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和概述的能力。2、尝试设计“ 蚯蚓对土壤的翻耕实验”让学生亲自参与,体会感知生物对环境的作用,培养学生动手和动脑相结合,交流、合作和探究的能力。四、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生物适应环境的图片五、教学过程一、 创设问题情境,引出探究问题: 媒体展示:夏天,草丛中听到蝈蝈的鸣叫声,却很难看到它们的踪影的影片;枯叶蝶的图片资料;青蛙不同环境中的体色比较的图片。设置问

11、题,引导激疑:它们的体色、体形与它们的生活环境有什么关系?学生思考并发表自己的意见,认识到蝈蝈、青蛙的体色及枯叶蝶的形态是一种自我保护性适应教师继续启发: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是否也存在着这种现象?从而引入课题。二、探究新知:教师呈现一盆仙人掌和展示解剖睡莲的茎和叶柄,引导学生观察分析、对比,针对各自生活的环境,找出了它们各自的特点:生活在荒漠中的仙人掌的叶变成了刺,可以减少水分散失的面积;茎肥厚多汁,能储存水分。生长在水中的睡莲,其叶柄和茎内都有发达并相通的气腔,以满足呼吸的需要。有的同学还举出了热带雨林中植物的叶片宽大,松树的叶变成了刺等等。最后师生共同归纳出各种植物都以不同的方式表现出对环境

12、的适应。动物又是如何适应环境的呢?媒体展示书中的几种鸟及其后肢,小组同学之间讨论,并推荐代表回答思考题。为此,有的同学还列举了壁虎趾上有吸盘,可以爬墙;青蛙、变色龙、蝈蝈、北极熊的体色与环境的颜色一致,可以逃避敌害;长颈鹿的脖子很长,可以吃到树上叶子;鲸的体形象鱼;凶猛的眼镜蛇,在遇敌时颈部膨大,用以恐吓敌人;海参遇敌时,会“献出 ”内脏,供敌害食之,它则借机逃走,以后再长出新的内脏等等。使学生充分认识到各种动物在不同方面表现了与环境的适应。观察分析,提高能力。( 1 )媒体展示:北极熊、企鹅、大熊猫和家蝇的影像资料,引导学生观察,说出它们的分布范围,并分析各自适应的环境温度。( 2)小组讨论

13、,合作探究,交流互补,拓展思维,并初步认识到不同生物具有不同的适应能力。( 3)媒体展示“生物对温度耐受范围示意图”,并在不同范围的曲线上确定几点,引导学生观察分析,小组讨论,说明各点表达的含义,认识到同一种生物,在不同温度环境中,都有不同的生活表现。( 4)师生共同探究,教师并对学生合理的解答给予充分肯定。并进一步明确:生物对每一种环境因素都有一定的耐受范围,当环境改变时,如果生物没有相应的适应能力,就可能被淘汰。作出假设,激发思维。( 1 )如果这些生物的形态不是这样,会有什么结果?小组积极讨论,主动思考,并选出代表发言。最后师生共同归纳:生物要生存,一定要适应环境。( 2)阅读 “相关链

14、接”,引发思考。并由部分学生宣读各自网上查找的相关资料,使学生充分认识到,物种的灭绝是人类不可弥补的损失,人们不仅保护生物,还要保护它们的生存环境。人类应与生物和谐共存。进一步激发了学生保护环境,珍爱生命的道德情感。探究实验,生物对环境的作用 蚯蚓对土壤的翻耕。通过课下生物兴趣小组动手参与合作,自主探究的学习方式,增加了实验的可信度,增强了学生学习的兴趣,锻炼了学生的动手、动脑及表达能力。( 1 )鼓励学生自己设计实验,探究蚯蚓对土壤的翻耕。( 2)通过小组交流,相互补充和完善设计方案,教师及时对学生的创造性给予肯定和鼓励。学生设计的方案多样,如不同光照的情况三种:光照;黑白间照;黑暗。均为2

15、4 小时。不同时间的情况两种:一天;两天。均在黑暗下等等。选材上多用透明饮料瓶。( 3)生物兴趣小组代表发言,讲述各自的探究操作过程,并展示各自的实验结果。( 4)师生共同探究,归纳得出结论:蚯蚓在适应环境的同时,也改变着周围的环境。( 5)实验后蚯蚓应如何处理,学生一致认为应放归原来的家园,让它们恢复正常的生活。这在潜移默化中对学生进行了珍爱生命的教育。六、归纳总结:学生在教师的点拨下归纳出生物在适应环境的同时,也在影响着环境。适应是普遍的,还是相对的。生物与环境相互影响。七、布置作业:1 讨论思考:利用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作用的知识,谈谈人类将怎样与生物和谐共存?【篇三:初中生物微课】初中生

16、物微课一、教学目标、 运用视频资料,引导学生学会观察分析。学生举出实例,认同生物对环境适应的普遍性和相对性。、 通过观察、交流,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运用科学探究的方法,认识生物对环境的影响。在探究实验中,锻炼学生的探究能力,并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及自我表达的能力。、 说出破坏生物因素导致环境恶化的生活实例,激发学生形成“珍爱生命,保护环境”的意识。二、教学重点:1 、描述具体生物实例,分析生物的形态结构、生理和行为对环境的适应性,说出生物对环境适应的普遍性和相对性。2、观看视频资料,尝试设计探究实验,通过合作交流,得出“生物对环境产生影响”的合理结论。三、教学难点:1

17、、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和概述的能力。2、尝试设计“ 蚯蚓对土壤的翻耕实验”让学生亲自参与,体会感知生物对环境的作用,培养学生动手和动脑相结合,交流、合作和探究的能力。四、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生物适应环境的图片五、教学过程一、 创设问题情境,引出探究问题: 媒体展示:夏天,草丛中听到蝈蝈的鸣叫声,却很难看到它们的踪影的影片;枯叶蝶的图片资料;青蛙不同环境中的体色比较的图片。设置问题,引导激疑:它们的体色、体形与它们的生活环境有什么关系?学生思考并发表自己的意见,认识到蝈蝈、青蛙的体色及枯叶蝶的形态是一种自我保护性适应教师继续启发: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是否也存在着这种现象?从而引入课题。二、探究新知

18、:教师呈现一盆仙人掌和展示解剖睡莲的茎和叶柄,引导学生观察分析、对比,针对各自生活的环境,找出了它们各自的特点:生活在荒漠中的仙人掌的叶变成了刺,可以减少水分散失的面积;茎肥厚多汁,能储存水分。生长在水中的睡莲,其叶柄和茎内都有发达并相通的气腔,以满足呼吸的需要。有的同学还举出了热带雨林中植物的叶片宽大,松树的叶变成了刺等等。最后师生共同归纳出各种植物都以不同的方式表现出对环境的适应。动物又是如何适应环境的呢?媒体展示书中的几种鸟及其后肢,小组同学之间讨论,并推荐代表回答思考题。为此,有的同学还列举了壁虎趾上有吸盘,可以爬墙;青蛙、变色龙、蝈蝈、北极熊的体色与环境的颜色一致,可以逃避敌害;长颈

19、鹿的脖子很长,可以吃到树上叶子;鲸的体形象鱼;凶猛的眼镜蛇,在遇敌时颈部膨大,用以恐吓敌人;海参遇敌时,会“献出 ”内脏,供敌害食之,它则借机逃走,以后再长出新的内脏等等。使学生充分认识到各种动物在不同方面表现了与环境的适应。观察分析,提高能力。( 1 )媒体展示:北极熊、企鹅、大熊猫和家蝇的影像资料,引导学生观察,说出它们的分布范围,并分析各自适应的环境温度。( 2)小组讨论,合作探究,交流互补,拓展思维,并初步认识到不同生物具有不同的适应能力。( 3)媒体展示“生物对温度耐受范围示意图”,并在不同范围的曲线上确定几点,引导学生观察分析,小组讨论,说明各点表达的含义,认识到同一种生物,在不同温度环境中,都有不同的生活表现。( 4)师生共同探究,教师并对学生合理的解答给予充分肯定。并进一步明确:生物对每一种环境因素都有一定的耐受范围,当环境改变时,如果生物没有相应的适应能力,就可能被淘汰。作出假设,激发思维。( 1 )如果这些生物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