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索真理的历程 市赛获奖 详细版课件_第1页
求索真理的历程 市赛获奖 详细版课件_第2页
求索真理的历程 市赛获奖 详细版课件_第3页
求索真理的历程 市赛获奖 详细版课件_第4页
求索真理的历程 市赛获奖 详细版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六课 求索真理的历程第二单元 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考点1、实践与认识的辨证关系 (一)什么是实践? 1、实践的含义 实践是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一切物质性活动。它有两层基本含义: (1)是一种以人为主体、以客观事物为对象的物质性活动。 (2)是一种直接现实性活动。 这两个方面正是实践活动与认识活动的根本区别。 【提示】 改造主观世界指改造自己的思想、改造自己的能力以及改造主观世界与客观世界的关系。 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也在改造主观世界,改造主观世界有利于更好地改造客观世界。第二单元 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 2、实践的基本特征 (1)客观物质性 第一,实践的构成要素:主体、手段、对象是客观的。 第二,实践

2、的过程及结果受客观事物及其运动规律的制约,也是客观的。 【提示】 坚持实践的客观物质性就是在实践问题上贯彻了唯物主义的思想。第二单元 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2)实践具有主观能动性 实践是一种有目的、有意识的改造客观世界的活动。 【提示】 坚持实践的主观能动性就是在实践问题上贯彻了辩证法的思想。 实践的客观物质性和主观能动性,两者相互渗透,不可分割,不能并列,更不能颠倒。正确发挥实践的主观能动性受实践的客观物质性的制约。 第二单元 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3)实践具有社会历史性 第一,社会性:不是单个人的孤立活动,而是处在一定社会关系中的人的活动。 第二,历史性:不同历史发展阶段,人类实践的内容、形式

3、、规模和水平各不相同。(4)实践的三个基本特征是相互联系不可分割的。三者的统一体现了在实践问题上的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统一,体现了在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中贯穿着唯物论和辩证法思想。 第二单元 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3、实践的基本形式 (1)改造自然的生产实践; (2)变革社会的实践; (3)科学实验活动。 【提示】 这里讲实践的基本形式,而不是具体形式。实践的具体形式是丰富多彩的。第二单元 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二)什么是认识(了解) 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 感性认识:对事物现象的认识。 理性认识:对事物本质和规律的认识。 认识形成的过程:实践感性认识理性认识感觉器官抽象思维第二单元 探索世界与追

4、求真理 (三)实践与认识的辨证关系 1、实践决定认识(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1)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认识是在实践中主客体相互作用下产生。 【提示】 (1)“意识源于物质”和“认识源于实践” “意识源于物质”主要指意识反映的内容源于物质世界。 “认识源于实践”指认识形成于实践中。 两者是从不同角度讲的,并不矛盾。意识对物质的反映必须通过实践才能实现,因此两者又是相通的。 但不可混淆搭配。如不能说“认识源于物质”。第二单元 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 【提示】(2)“认识的来源”和“获得认识的途径” 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是获得认识的两种途径。 直接经验是通过亲身实践而得,间接经验是通过学习和传递而得。 两者

5、的划分是相对的,在我为直接经验,在别人就是间接经验,因此二者归根到底都来源于实践。 直接经验不一定就比间接经验更可靠,两者都需要接受实践的检验。而要真正消化和理解间接经验也必须通过实践,不能止于纸上谈兵。第二单元 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2)实践是认识发展的根本动力。 第一,实践不断提出新问题。 第二,实践提供更完备的认识工具。 第三,实践提高了人的认识能力(改造主观世界)。 【提示】 实践是认识发展的根本动力,但不是唯一动力。第二单元 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3)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第一,真理即正确的认识,是主观对客观的如实反映。 第二,只有实践能够把主观和客观联系起来加以比较和对照,

6、检验主观是否符合客观。 【提示】 实践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活动,即通过实践,人们把观念中的存在变为现实的存在,两者对照,就能判断主观认识与客观事物是否相符。 实践实践正确错误认识主客观相符主客观相悖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第二单元 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4)实践是认识的目的与归宿。 认识本身不是目的,改造世界才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如果有了正确的认识,却脱离实践,不为实践服务,那么这种认识就失去了它的实际意义。 认识应当为实践服务,指导实践去改造客观世界,才能显示其实际意义。 【提示】 认识的根本任务是经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认识的根本目的是指导实践。 1、科学发展观科学回答了“实现什么

7、样的发 展、怎样发展”的重大理论和实际问题。科学发 展观是用来指导发展的,其着眼点是用新的思路 实现更好的发展。这是因为 ( ) A.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B.实践是认识的根本任务 C.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 D.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C2、关于“学习”有两种观点:其一,“人之岁月精神有限,诵说中度一日,习行中错一日;纸墨上多一分,身世上少一分。”其二,“教人必欲使其读尽天下书,将道全看在书上,将学全看在读上。”这两种观点没有处理好A物质与意识的关系 B实践与认识的关系C真理与价值的关系 D量变与质变的关系【解析】B 本题考查实践与认识的关系。前一句出自明末清初杰出的教育家颜元。颜元认为,

8、纸上谈兵的学问不是真学问,只有经历过实践历练出来的才是真学问、真本事。故前一句片面强调实践。后一句“将学全看在读上”,则片面强调了读书的重要性,故选B。第二单元 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2、认识的反作用(认识指导实践) (1)认识对实践有反作用,不同性质的认识对实践的反作用不同。 (2)正确的认识对实践起积极的促进作用,错误的认识对实践起消极的阻碍作用。 3、实践的决定作用和认识的指导作用的辩证关系 两者不可分割,也不能并列,更不能颠倒,实践的决定作用是第一位的。承认实践的决定作用是坚持唯物论思想,承认认识的反作用是坚持辩证法思想。 领悟高考1.(09安徽卷10)新时期我国农村改革是不断总结经验的基

9、础上逐步展开、递次推进的,它经历了从“大包干”到税费改革,再到包括乡镇机构和管理体制等在内的综合改革过程,从而大大促进了我国农村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我国农村改革的历程表明实践是客观见之于主观活动 人类实践活动具有社会历史性认识的发展是一个螺旋式上升的过程只有参加社会实践才能获得正确认识A. B. C. D. C领悟高考2. (09海南卷18) 最近,我国有科学家采用铝铍埋藏测年法的技术手段测定,北京猿人生活在约七十七万年前,此前,根据其他测年法,学术界采信“四五十万年前”的说法,上述考古研究情况表明任何具体实践对认识真理性的检验都具有局限性专家公认的检验手段和考古结论具有更高的可靠性不同的考古实

10、践手段必然得出不同的考古结论不同考古结论应不断接受新的考古实践的再检验A B. C. D. D3.(09海南卷22)2009年3月28日20时30分到21时30分,全球24个时区的2000余座城镇以熄灯一小时的方式“接力”参加了世界自然基金会发起的旨在节能减排保护人类地球家园的“地球一小时”活动,我国从东到西众多城市的公众积极参与了这一活动,“地球一小时”活动节约的能源虽然有限,但是当环保意识深入人性并化为自觉保护环境的实践,就会对全球节能减排事业做出巨大的贡献。这说明实践是主观见于客观的能动的物质性活动实践是按照主观的内在本性改造世界的活动实践具有能动性,社会性和客观性的突出特点实践是人类应

11、对环境的有效合理的适应性活动A B. C. D. B深化整合:1.意识、认识、感性认识、理性认识、真理、科学 理论(1)意识是客观事物在人脑中的反映,属于唯物论的范畴,与物质相对应。认识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反映。认识与实践相对应,它既指反映过程,又指反映结果,属于认识论的范畴,二者都有正确、错误之分。 (2)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是认识发展过程中两个不同质的阶段,感性认识是对事物现象的认识,理性认识是对事物本质、规律的认识,二者都有正确与错误之分。认识的根本任务是经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透过现象抓住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3)人们对事物及其发展规律的正确认识是真理,否则就是谬误。把真理性的认识系统

12、化,按其内在逻辑构成-定体系,就形成科学理论,科学理论对实践有巨大的指导作用。真理既有可能是理性认识,也有可能是感性认识,科学理论属于理性认识。2.实践和认识辩证关系原理 (1)原理内容: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认为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决定认识):实践是认识的唯一来源,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实践是认识的最终目 的和归宿。 认识对实践具有反作用。真理是人们对客观事物 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真理能指导人们提出实践活 动的正确方案,因而对于人们的实践活动有巨大的 推动作用。而不符合事实本质规律的错误认识,会 把人们的实践活动引向歧途。(2)方法论:要求我们首先要坚持实践第

13、一的观 点,积极投身实践,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认识;还 要重视认识的反作用,特别是科学理论对实践的巨 大指导作用,坚持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原则,做到 理论和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3)反对:反对脱离实际的夸夸其谈;反对把人们 的思想观点作为检验认识的标准;反对不以认识为指导的盲目的实践。反对只承认实践决定作用忽视认识能动作用的形而上学错误,也要反对片面夸大认识能动作用的唯心主义错误。 【例1】(2009海南)2009年3月28日20时30分到 21时30分,全球24个时区的2 000余座城镇以熄 灯一小时的方式“接力”参加了世界自然基金会 发起的旨在节能减排保护人类地球家园的“地球 一小时”活动

14、,我国从东到西众多城市的公众积 极参与了这一活动,“地球一小时”活动节约的 能源虽然有限,但是当环保意识深入人心并化为 自觉保护环境的实践,就会对全球节能减排事业 作出巨大的贡献。这说明 ( ) 实践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能动的物质性活动 实践是按照主观的内在本性改造世界的活动实践具有能动性、社会性和客观性的突出特点 实践是人类应对环境的有效合理的适应性活动 A. B.C. D.解析 本题考查考生运用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属于中等难度题。实践活动具有客观物质性、主观能动性、社会历史性的特点,的说法都错误的理解了实践的特点,故本题选B项。答案 B 【例2】(2009海南)最近,我国有科学家采用铝

15、铍埋藏测年法的技术手段测定,北京猿人生活在 约七十七万年前,此前,根据其他测年法,学术 界采信“四五十万年前”的说法,上述考古研究 情况表明 ( ) 任何具体实践对认识真理性的检验都具有局限 性 专家公认的检验手段和考古结论具有更高的可靠性 不同的考古实践手段必然得出不同的考古结论 不同考古结论应不断接受新的考古实践的再检验A. B. C. D.D 据医学史记载,17世纪20年代英国有个医生给一个生命垂危的青年输羊血,奇迹般地挽救了该青年的生命。其他医生纷纷仿效,结果造成大量受血者死亡,输血医疗手段便被禁止使用。19世纪80年代,北美洲的医生给一位濒临死亡的产妇输人血,产妇起死回生。医疗界再次

16、掀起输血医疗热,却带来惊人的死亡。直到1901年维也纳医生莱因茨坦发现了人的血型系统,才打开了科学输血的大门。 上述材料是怎样体现“实践是认识的基础”这个道理的?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实践是认识的基础方面的知识,从题中分解说明实践是认识的基础的四个相应方面内容:答案 其一,从发现输血可以救治病人,说明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其二,从输羊血到输人血直到最终解决输血问题,表明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其三,从输羊血到输人血的实践过程,直到发现血型系统而使输血问题得以成功解决,说明实践是检验认识的标准;其四,无论是对输羊血、输人血的探索,还是发现人的血型系统,都是为了解决输血问题,解决救人的问题,说明实践是认识的根本目的。 在GDP这一概念发明之前,要对经济状况作出评价是困难的,它的确是20世纪最伟大的发明之一。GDP是国民经济核算体系中总量核算的中心指标,它可以全面反映国民经济的总体规模,可以综合反映一个国家的经济实力、贫富状况和人民的平均生活水平。但像其他任何指标一样,GDP也有局限性,特别是它不能反映经济发展对资源环境造成的负面影响。20世纪70年代人们开始了绿色GDP核算的研究。绿色GDP是在现有GDP基础上将经济活动中所付出的资源环境成本扣除,是一种新的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绿色GDP由于能揭示增长过程中的资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