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部973项目《日地空间天气预报的物理基础与模式研究》课件_第1页
科技部973项目《日地空间天气预报的物理基础与模式研究》课件_第2页
科技部973项目《日地空间天气预报的物理基础与模式研究》课件_第3页
科技部973项目《日地空间天气预报的物理基础与模式研究》课件_第4页
科技部973项目《日地空间天气预报的物理基础与模式研究》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科技部973项目日地空间天气预报的物理基础与模式研究 第六课题组:空间天气预报方法和技术的应用与集成研究 王华宁、刘四清、李可军、张效信、黄文耿杜占乐、贺晗、钟秋珍、丁交阳、何飞、黄鑫、高朋鑫2011年度汇报一、 年度计划执行情况 1. 年度计划完成情况 2. 研究工作主要进展 3. 重要阶段性成果二、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 三、下年度研究工作计划和进度安排 内容提要一、年度计划执行情况1.计划完成情况1.1人员人员: 22人; 学生: 14人分别来自中科院国家天文台、云南天文台、空间中心和国家气象局空间天气监测预警中心 1.2 年度计划完成情况 根据第六课题组课题任务书,2011年度计划任务是:

2、分析现有的太阳活动、地磁活动、电离层扰动预报方法和技术的局限性,寻求完善办法;分析现有的空间和地面观测数据和用户需求,优化预报要素,掌握国内外空间天气研究动态,了解国际空间天气预报模式的主要特点。熟悉我国载人航天工程和月球探测计划在空间环境保障方面的需求。围绕2011年度任务要求,第六课题组主要完成如下工作:空间天气预报模式研究取得重要进展;积极参与国际空间天气预报合作;完成载人航天空间环境保障任务。表一 主要成果统计表成果类型数量研究论文(SCI)已发表18待发表 12邀请报告3授权专利1软件登记1 贺晗等通过对太阳活动区日冕三维磁场多个物理参量的分析计算,定量描述日冕磁场三维结构特征和物理

3、特性的分布与演化,理解其与太阳耀斑、暗条和日冕物质抛射等太阳活动现象之间的关系,发展基于日冕磁场三维结构特征和物理特性定量分析的太阳活动预警和预报模型(日冕三维磁场通过非线性无力场外推方法计算获得)。由此定量分析 活动区电流密度、无力因子alpha和磁场能量的分布与演化。其中电流密度的分布与强度反映活动区的非势性和活跃程度,无力因子alpha的分布反映日冕磁场的拓扑连接性。 范玉良等在数据驱动模型底面边界中使用了特征线方法处理,把观测的矢量磁场逐步的加到模拟中,保证数值模拟的稳定性。他们把数据驱动模型应用到活动区的观测磁图中,得到三维结构的磁场和速度场,这样就可以计算底面的能流密度分布,并考察

4、其随时间的演变。23 hoursinterval3 hoursintervalNOAA 10930活动区日冕中电流密度的分布与演化(electric current density measured in electromagnetic units)(averaging the magnitude of the current density vertically to get a 2-D intensity map)(Modeling box: 160 x88x30)日冕中电流密度强度伴随光球磁场的演化随时间逐渐增大,表明活动区的非势性和活跃程度逐渐增强。数据驱动方法的 Poynting能流

5、研究 在数据驱动模型中,底面边界使用了特征线方法处理。特征线方法处理的好处在于,可以把观测的矢量磁场逐步的加到模拟中,而不会产生模拟的不稳定。我们数据驱动模型应用到AR 10930的观测磁图中,就可以得到三维结构的磁场和速度场,这样我们就可以计算底面的Poynting能流,并考察其随时间的演变。Poynting能流分布 2.1.2 太阳整体行为分析(1)用连续的Morlet小波变换来研究黑子面积和数量历史数据,分析研究太阳自转变化 Li,K.J.; Liang,H.F.; Feng,W.; Zhan,L.S., The rotation signal in daily sunspot area

6、s, 2011, ApSS, 331, 441-445;Li,K.J.,et al., Variations of solar rotation and sunspot activity, 2011,ApJ, 729, 49。Gao, et al. 2011, New Astron. Gao, et al. 2011, Solar Physics Gao, et al. 2011, RAA(2)异常太阳活动周研究Li,K.J.,et al., A brief review on the presentation of cycle 24, the first integrated solar c

7、ycle in the new millennium, 2011, Annales Geophysicae, 29,341-348 (3)运用多种统计方法研究太阳长周期活动。Du, Z. L.: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solar and geomagnetic activity Part 1: Two-term decomposition of geomagnetic activity, Ann. Geophys., 2011, 29(8), 13311340;Du, Z. L.: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solar and geomagnet

8、ic activity Part 2: Long-term trends, Ann. Geophys., 2011, 29(8), 13411348;Du, Z. L.: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solar and geomagnetic activity Part 3: An integral response model, Ann. Geophys., 2011, 29(6), 10051018;Du, Z. L., Wang, H. N., Is a higher correlation necessary for a more accurate predicti

9、on? Sci. China Ser G-Phys Mech Astron, 2011, 54(1): 172175Du, Z. L.: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Prediction Accuracy and Correlation Coefficient, Solar Phys., 2011, 270(1), 407416.Du, Z. L.: The Shape of Solar Cycle Described by a Modified Gaussian Function, Solar Phys., 2011, 273(1), 231253.Du, Z. L.,

10、 Wang, H. N., The prediction method of similar cycles. Research in Astron. Astrophys., 2011, 11(12), 14821492 李可军等用连续的Morlet小波变换来研究1874年5月9日至2010年2月28日每日黑子面积内蕴藏的自转信息。1874年至1950年代,自转变快,之后变慢。长期自转活动存在2.61 和5.77年的周期,但似乎和Schwabe周期无关。进一步用连续的Morlet小波变换来研究1849年1月1日至2010年2月28日每日黑子数内蕴藏的自转信息:从11到19太阳活动周,自转变快,之

11、后变慢。统计上看,并不能确定太阳活动极大时期的自转是转得快还是慢,但自转变化可能和太阳活动变化有关。李可军等描述了自2007 年下半年到现在的非常低的太阳活动状况。对于这种极低太阳活动的现象, 综述了从当前的日震观测给予的解释、也从Gleissberg 周期的长尺度、超长太阳活动周期尺度给予了解释. 依据目前的观测, 确定24 黑子活动周于2008 年11 月开始.综合多种经典太阳活动预报方法给出的对24 周太阳活动水平的预报, 以及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和美国国家海洋大气局对24 周的未来发展趋势的预报, 认为24 周太阳活动水平估计比23 周将要弱30%左右. 异常的24太阳活动周为太阳物理和

12、日地关系物理研究带来机遇。 杜占乐等提出了对地磁活动指数(aa)的两种分解方法,可以用一种非线性及衰变模型来解释;分析了太阳活动周峰值与地磁指数及黑子面积的关系,相关系数及预报误差呈现44年的周期性,发电机理论作为预报工具应考虑长周期的调制。杜占乐等提出了一种Gauss函数来描述太阳活动周的形状,并比较了与Planck函数的差异; 提出了太阳活动周相似度的概念 ,由此发展了相似周预报方法,与第24太阳活动周相似的是14,10,17等。 太阳活动与地磁活动的关系研究1)提出了对地磁活动指数(aa)的两种分解方法,可以用一种非线性及衰变模型来解释.2)提出了一种积分响应模型来解释地磁活动(aa)与

13、太阳活动(Rz)的关系,如地磁指数的增加,aa对Rz的时间延迟及相关性的变化等等。3)分析了太阳活动周峰值与地磁指数及黑子面积的关系,相关系数及预报误差呈现44年的周期性,发电机理论作为预报工具应考虑长周期的调制。2.1.3 近地空间环境模式研究(1)等离子体片中高能电子通量分析与 预报建模 On energetic electrons (38 keV) in the central plasma sheet: Data analysis and modeling, J. Geophys. Res., 116, A09220, doi:10.1029/2011JA016562(2)低纬地区夜间

14、等离子浓度增强现象的研究 The case studies about the localized plasma density enhancement at the low latitude Chinese Journal Geophysics(Chinese),2011 (3)月基地球等离子体层极紫外图像反演方法研究 张效信等等离子体片中的高能电子是外辐射带更高能量电子的源等离子体片中高能电子可引起卫星表面充电目前尚没有等离子体片中的高能电子分布和预报模型模型的建立,可以为其他磁层模型提供边界条件经验模型模式预报值和实测值相关系数:R = 0.86 2.2 新型太阳活动预报发明专利和新型预

15、报平台 2.2.1 发明专利发明专利名称 :一种计算机太阳活动预报系统 申请号/专利号: 200710064432专利授权日:2011年6月29日专利发明人: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专利设计人:王华宁;李蓉;贺晗;杜占乐;崔延美等; 一种计算机太阳活动预报系统,在包含带人机界面的服务器和海量数据库的系统中,设有一个预报模块,包括基于模型建立的射电流预报模型、基于的质子预报模型和基于多元判别模式的耀斑预报模型,预报模块中还有网站自动数据下载模块、邮件自动数据接收模块、常规发送模块和非常规发送模块,利用服务器中的定时器控制,定时启动预报模块。本发明计算机太阳活动预报系统,解决了太阳活动预报中数据处理量

16、大、费时费力,能够快速地准确地进行中长期太阳活动预报,并能够进行以往难以进行的短期预报,对于及时防止太阳剧烈活动对人类生活、工农业生产的影响以及科学研究具有极大的应用价值。 2.2.2 新型预报平台软件登记软件名称:太阳活动三维虚拟可视化平台简称:三维虚拟太阳 V1.0版软件著作权人:中科院国家天文台软件设计人:王华宁、贺晗、闫岩软件介绍: 平台利用计算机三维虚拟现实技术建立虚拟太阳立体影像,以可视化方式展示太阳活动监测和预报数据,旋转移动三维影像可以实现从不同视角观察太阳活动状况。通过客户端软件与数据库的网络连接,用户可以查询太阳活动观测图像,回溯显示太阳活动历史状况,并以可视化方式查看预报

17、模式的输出结果。该平台提供了一个可视化的基础架构,在此基础平台上,可以开发出更多的太阳活动监测和预报发布应用子系统。演示结果表明该平台完全实现了预期功能,与国内外同类平台相比,展现了独到的结构和功能创意,具备重要的空间天气应用价值。 2.3 国际空间天气预报合作 (1)改进常规预报数据交换 第六课题组成员与国际相关空间天气预报单位有着长期的预报数据交换关系。为了进一步完善数据交换内容和手段,我们对现有的预报模式体系进行了升级改造。(2) 及时获取SDO卫星数据我们通过SDO数据管理系统可以获取45分钟之内的SDO卫星的快速浏览数据。这对于及时掌握太阳实时状态十分有利。(3)美国NOAA空间天气

18、预报中心Terry Onsager 今年10月分别访问了中国科学院空间中心、国家天文台和国家气象局空间天气监测预警中心,深入讨论了监测数据、预报业务和预报模型研究方面的人合作的渠道和方式。(4) 贺晗2011年8月2日在台北举行的AOGS2011 第八次年会 Collaborative Researches and Operations of Space Weather Forecasting in Asia-Oceania region专题会上作题为“Recent Progress of Research and Operational Activities of Solar Weather

19、 Forecasting at NAOC”邀请报告。(5)王华宁2011年8月31日在北京举行的 2011年国际与星同在(ILWS)研讨会的“极端空间天气”专题中作题为“Most powerful flares in solar cycle 24”邀请报告。 2.4 完成载人航天空间环境保障任务 顺利完成天宫一号、神舟八号、交会对接(2次)空间环境保障任务。在天宫一号发射前7天,日面上出现第24太阳活动周以来面积最大和爆发强度最大的活动区AR1302。太阳活动已呈下降趋势,在天宫一号发射期间,不会产生大的太阳爆发活动和强地磁扰动,预计发射窗口的空间环境是安全的。通过太阳F10.7和地磁Ap指数

20、未来27天预测,针对交会对接任务进行空间环境预报和安全性评估。22日 24日 25日 26日 27日 28 日发射安全期短期预报在天宫一号发射前7天,日面上出现第24太阳活动周以来面积最大和爆发强度最大的活动区AR1302 26 两次交会对接空间环境保障太阳F10.7和地磁Ap指数未来27天预测,针对交会对接任务。交会对接空间环境预报和安全性评估3.1太阳活动预报模型集成 太阳活动预报模型都是相互关联的模型。尤其在分析爆发现象源区时,都要用到数据基本同源,且预报结果可视化难度较小。因而王华宁、贺晗等对太阳活动预报模型集成进行了初步尝试。 集成研究主要内容:统一的数据获取方式;规范的数据格式;核

21、心数据库形成;多模型运行计算体系建立;预报结果可视化展示。已经初步形成一个太阳活动预报模型综合体系演示样本。3. 重要阶段性成果5/virtual-sun/3.2 短期太阳活动预报方法的提升 王华宁、黄鑫等对短期太阳活动预报方法进行了深入研究。在太阳耀斑、日冕物质抛射和太阳质子事件预报新方法研究中取得阶段性进展。 主要内容包括提出新型预报要素、归纳新型太阳活动指标。考虑活动经度带的太阳耀斑预报2022/9/1631973总结考虑CME信息的质子事件预报模型Impulsive质子事件与耀斑相关Gradual 质子事件与快速CME形成的激波相关2022/9/16973总结321996 2005考虑CME信息的质子事件预报模型2022/9/16973总结333.3 日冕物质抛射的偏振重构 戴辛华、王华宁等正在深入研究日冕物质抛射的偏振重构方法,这对于预报日冕物质抛射的对地有效性很有帮助。偏振法的缺点:不能判断CME 是正面的还是背面的。天空平面太阳背面CME正面CME投影CME黄道面偏振法的优点:分辨率高,可以重构出CME的精细结构。偏振法重构CME的优缺点:使用偏振技术重构CME要注意的两个问题因为汤姆逊散射关于天空平面具有对称性,当一个CME中的物质相对于天空平面既有正面也有背面的时候,重构的结果可能会出现较大误差,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