诵读国学经典培养文化气质优秀获奖科研论文_第1页
诵读国学经典培养文化气质优秀获奖科研论文_第2页
诵读国学经典培养文化气质优秀获奖科研论文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诵读国学经典,培养文化气质优秀获奖科研论文 词源对 “经典”的解释为“典范的经书”,现代汉语词典上说:“国学经典是中华文化中流传下来最具权威、最精华、最有价值的典范性著作。”它们是经过时间淘漉和历史沉淀的文化精品,是深入人心、永不贬值、千年不朽的文化精华。诵读国学经典对于提升人的境界、丰富人的内涵、开阔人的胸襟、净化人的灵魂、启迪人的智慧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小语大师孙双金也说:“要读就读经典,经典是具有种子的力量。”在小学阶段激发孩子诵读经典的兴趣,培养其良好的诵读习惯,既能增加他们的国学涵养,又能提高其语文素养,把孩子培养成具有文化气质的人。为此,在教育教学中,我始终以“感悟国学精神,培养学

2、生的文化气质”为导向,结合丰富的实践活动,引领学生爱上国学,诵读经典。 一、掌握诵读技巧 感受诵读乐趣 吟诵、熟读、背诵是传统语文教育最基本的读书方法。诗词曲赋只有大声吟诵、熟读至背,才能更好地体会文本的内涵和音韵特色,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而形成语感。朱熹说:“凡读书须要读得字字响亮,不可误一字,不可少一字,不可多一字,不可倒一字,不可牵强暗记,只是要多诵遍数,自然上口,久远不忘。”作家老舍先生说:“除了注意文字的意义外,还要注意文字的声音与音节。”这就发挥了语言的音韵美。 因此在朗读训练中,我们首先要抓住语句的停顿、重音、语调的变化等技巧的培养,教会学生循序渐进地读出轻重、读出抑扬、读出舒缓

3、、读出雅俗、读出凝重、读出情感、读出境界。同时借助音节的变化来加强喜爱、宁静、深沉、悠长、绵延等语气的训练,引领学生掌握诵读技巧,让学生爱上诵读,感受诵读的乐趣。 二、搭建诵读平台,展示诵读成果 在学生喜歡诵读的基础上,教师也应组织不同形式的展示活动,为学生搭建诵读的平台,展示诵读的水平与风采,增强学生诵读的自信。我结合学校实际和学生年龄特点开展了“读、诵、演”的系列活动。“读”有不同的形式和表达,和老师一起一唱一和地对读,同学之间赏读,回家后对着镜子练读,在家长面前展示读,到学校大舞台上竞读等等;“诵”即在熟练读的基础之上成诵,要求要有一定的韵味,真正体验古文化的意境。实现传统美德与时代精神

4、的对接和契合。“演”即把经典篇目活化成小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让小学生乐于接受。比如结合小学生的年龄特点,把笠翁对韵排成舞台剧,把百家姓编排成拍手歌,把三字经变成跳皮筋时的童谣,把弟子规千字文创编成经典操的节奏,学生边做操,边背诵,既锻炼了身体,又增长了知识。 三、插入国学典故,激发探究欲望 诵读好听又好说的韵文,不仅能让学生充分感受中华语言特有的韵律美,还能使学生因此爱上语文学习,激发他们学习语文的兴趣。小学生的好奇心十分强烈,在诵读国学佳句的时候相机插入与教学内容相关的典故,就能把学生的好奇心转化为学习兴趣。如读赠汪伦时插入“十里桃花,万家酒店”的故事;读塞下曲时插入李广将军射虎中石的故事;

5、背七步诗时插入曹丕、曹植二人之间的故事;背三字经中的“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时讲孟母三迁的典故。背“头悬梁,锥刺股,彼不教,自勤苦”时讲晋人孙敬悬梁苦读,战国苏秦用锥刺腿的勤学故事这些典故活跃了学生的思维,诱导了学生和作者产生情感共振效应。“像这样以精读文章作为出发点,向四面八方发展开来,那么精读了一篇文章就可以带读许多书,知解与领会的范围将扩张多大啊!”学生被其中的故事所吸引,不仅理解了其中的内涵,还产生了强烈的探究欲望。 四、领悟经典内涵,弘扬精神文化 青少年是人生的重要阶段,是成长的基石,可如今外来文化、网络游戏等所谓“流行文化”对青少年的影响越来越大,不少青年不但在文化素养方

6、面出现严重的“营养不良”,还不同程度地表现出浮躁、自私、好逸恶劳等不良心态。目前,传统的课堂教育多注重知识的传授,缺乏道德的引领,更加缺失对青少年的人文教育和传统文化的教育,以至于现在的“问题少年”越来越多,家校之间的矛盾也越来越大。 国学经典蕴含着丰富的人生智慧,是代代相传的民族文化精髓,如今也越来越被中国和世界重视起来。经典中承载的 “仁义忠恕孝悌礼信”的道德伦理观,是中华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体系,对于青少年世界观的形成具有现实指导意义。通过学习,让这些传统美德根植于孩子的心灵,提高他们的人文素养,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因此,我们在组织学生诵读的基础上,应适当地引导学生的言行,并融合当下教育的要求,引导学生用国学经典中的礼仪来规范自己的言行举止,让传统文化走进他们的日常生活,走进他们的家庭,规范他们的日常行为,成为他们成长路上的“指南针”,以此达到引导学生的文明习惯养成和提高人格修养的目的。 国学经典是代代相传的民族文化精髓,让我们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