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的多样性与文化传播一轮复习教学案_第1页
文化的多样性与文化传播一轮复习教学案_第2页
文化的多样性与文化传播一轮复习教学案_第3页
文化的多样性与文化传播一轮复习教学案_第4页
文化的多样性与文化传播一轮复习教学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第三课文化的多样性与文化传播一轮复习教学案一、学习要求:了解世界文化多样性的表现 理解世界文化与民族文化的关系理解尊重文化多样性的意义 了解文化传播的多种途径 了解现代文化传播手段的特点 理解加强中外文化交流的意义二、知识梳理: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异彩纷呈、交相辉映从 和 中,人们能够深切地感受到世界文化多姿多彩的魅力。蕴涵着民族生活中的风土人情、宗教信仰和伦理道德等文化因素,是一个民族的长期积淀。庆祝是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也是民族感情的集中表达。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为了使不同民族优秀文化遗产免遭破破坏,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决定,以的方式确立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并给予保护。透视

2、文化多样性我们所说的文化多样性,主要是指的多样性。世界文化表现形式的多样性,也要通过的 形 式 呈 现 出 来 , 文 化 多 样 性 可 见 诸 、 、 、 、 等各个方面。文化是民族的,各民族文化都有自己的文化和 , 文化又是世界的,各民族文化都是中不可缺少的色彩。尊重文化多样性 对 待 文 化 多 样 性 的 正 确 态 度 是 、 、 、 、2之所以要尊重文化多样性是因为:第,尊重文化多样性是的内在要求;第二,尊重文化多样性是 的必然要求。第三,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3 承认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尊重不同民族的文化,必须遵循原则, 在文化交流中要、 ,共同促进世界文化的繁荣。只有在的基础

3、上,世界各 国人民才能相互尊重,共同发展;只有保持世界文化,世界才更加丰富多彩,充满生机与活力。文化在交流中传播:生活中的文化传播文化交流的过程就是 的过程,人们通过定的方式传递 、 、 ,以及与此相关的所有活动,都可视为文化传播。 是 文 化 交 流 的 重 要 途 径 之 一 , 是 文 化 传 播 的 又 一 重 要 途 径 , 则 是 一 种 更 为 直 接 的 文 化 传 播 方 式 , 总 之 , 小 到 亲 朋 聚 会 , 外 出 旅 游 , 大 到 各种 、 、 活动,都可以成为文化传播的途径,文化传播就在我们的生活中。大众传媒:现代文化传播的手段文化传播总要通过一定的才能实现

4、。传播媒介,简称为,传媒大体上经历了、 、 、 和 等发展阶段。 TOC o 1-5 h z 传媒真正开始面向大众传递信息是以的推广为标志的,现代社会中的传媒有、 、 等多种形式,这类传媒被称为。大众传媒能最大程度地超越时空的局限,汇集来自世界各地的信息日益显示出文化、 的强大功能,已成为 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文化交流:做传播中华文化的使者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全球范围的联系和交往日益密切、便捷。 我们既要更加热情地欢迎,在中国传播,又要更加主动地推动走向世界,做 交流的友好使者,是时代赋予我们的使命。三、生活浪花:、 南京云锦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杰出代表,因其绚丽多姿,美如天上云霞而得

5、名。已有 1500多年的历史。在古代丝织物中 锦 是代表最高技术水平的织物。而南京云锦则集历代织锦工艺艺术之大成,位于中国古代三大名锦之首,元、明、清三朝均为皇家御用贡品,因其丰富的文化和科技内涵,被专家称作是中国古代织锦工艺史上最后一座里程碑,公认为“ 东方瑰宝 、中华一绝。亦是中华民族和全世界最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之一。问题探究一:1 、这则材料折射了本课什么知识点?2、你还知道哪些著名的文化遗产?3、除了文化遗产,我们还可以透过什么形式感受世界文化多姿多彩的魅力?、早在 2002 年 12 月,南京市副市长就就在“ 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抢救与保护国际学术研讨会 ” 上作过题为抢救和保护人类

6、优秀文化遗产,促进现代文明和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报告,向与会联合国有关代表介绍了南京云锦的历史、现状、 价值和其唯一性,以及南京市为抢救、保护、发展云锦所采取的各项措施及取得的成效。经过艰苦的努力,我市的云锦申报跻身于我国向联合国申报的五个候选项目(开平碉楼、河南殷墟、福建土楼、红河哈尼梯田)之列.问题探究二:1 、五个候选项目表明文化的多样性可表现在多个方面,你知道可以表现在哪些方面?2、为什么说人类优秀文化遗产要“抢救和保护”?3、我们在保护本民族文化的同时,应如何对待其他民族的文化?为什么?这一态度告诉我们,承认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必须遵循什么原则?、 1 、2007 年 4 月,南京云锦应邀

7、参加了在巴黎举办的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节,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用各种语言称赞这一中国古老绝技的神奇和深奥。一位来自印度的官员说:“ 南京云锦不仅是中国的织锦之首,也是世界织锦中的老大” 。 一位老者略带遗憾地说:“ 我活了这么大岁数才看到这么好的东西,南京云锦应该早点出来”。2 、今年 9 月,中国南京云锦研究所即将通过网站推出大型连载记录文学云锦之谜以感谢各界长期以来对南京云锦的厚爱。此书将从源远流长的历史、精妙绝伦的工艺、丰厚深邃的文化内涵等三个方面尽可能运用通俗的语言,解秘南京云锦一个个难解之谜。问题探究三:1 、材料一中“老者”的话告诉我们什么道理?你知道文化传播还有哪些途径和方式?2、结

8、合材料二谈谈大众传媒技术的进步对文化传播的有哪些影响?3、结合材料谈谈我们青年学生在文化传播方面能做些什么?四、典例剖析(一)单选题: TOC o 1-5 h z 、 我们所说的文化多样性,主要是指()A.历吏文化的多样性B.民族文化的多样性C.建筑文化的多样性D.文学艺术的多样性风格迥异的建筑艺术杰作遍布世界各地,展现出多姿多彩的文化特色,如中国的故宫、印度的泰姬陵、麦加神庙等等,它们的不同风格体现了()A.建筑文化的多样性B.建筑文化是人类宝贵的文化财富C.建筑文化的趋同化倾向D .建筑文化的积极作用中国人过春节总是要吃团圆饭、放爆竹,而西方人的圣诞节少不了唱圣诞歌,送圣诞卡,迎圣诞老人。

9、对此理解正确的是()民族文化的多样性民族文化表现了不同的民族情结文化具有深远而持久的影响各民族文化是根本不相容的A. B . C . D .( 2007 年高考政治试题,海南卷)就文化而言,“世界因不同而精彩,交流因不同而必要,创新因交流而迸发”。这句话所体现的关于文化的正确观点是( )尊重各民族的文明成果,尊重世界文化的多样性世界上林林总总的文化,都值得我们弘扬文化交流促进各个民族的文化创新各国应在文化上相互借鉴,共同繁荣A. B .C .D .( 2007 年高考综合能力测试,宁夏卷)2006 年中国举办的“俄罗斯年”,开展了俄罗斯文化节、教育展、文艺演出等 200 多项活动,规模前所未有

10、;今年俄罗斯举办的“中国年”,内容丰富多样,大展中华风采。从文化的角度看,中俄互办“国家年”,是两国()文化传播的基本途径,扩大了各自文化的影响文化融合的重要标志,标志着两国文化的趋同文化上互相学习、借鉴,以实现共同繁荣的重大举措文化上互相尊重、加深理解、密切合作的具体体现A. B . C . D .( 2007年高考文科基础能力测试,广东卷)在处理与外来文化关系时,我们应当求同存异、兼收井蓄,这样做有利于()在和睦的关系中交流增强对自身文化的认同增强对外来文化的理解吸收外来文化的所有成分A. B .C.D.丝绸之路,犹如一条彩带,将古代亚洲、欧洲甚至非洲的文化联结在一起。中国的四大发明、养蚕

11、丝织技术以及丝绸织品、茶叶、瓷器等通过丝绸之路传送到世界各国。同时,外国商人通过丝绸之路,将中亚的骏马、葡萄,印度的佛教、音乐、熬糖法、医药,西亚的乐器、金银器制作技术、天文学、数学等输入中国。这说明( )A.商人的贸易活动是文化传播的重要方式和途径B .人口迁徙是文化交流的重要方式和途径C.教育是文化传播的重要方式和途径D .外出旅游是文化交流的重要方式和途径 TOC o 1-5 h z 第 11 届奥运会首次通过电视实况转播,共有16 2 万观众观看了转播;第14届奥运会,英国广播公司以3OOOI元获得电视转播权,伦敦周围80千米内约有50万人观看了转播;第 18届奥运会首次通过卫星向全球

12、进行实况直播,人们可以在第一时间了解比赛进程,如同身临其境;第26 属奥运会电视实况转播覆盖了214个国家和地区,累计观众达l96 亿人次。以上事实说明()大众传媒已日益成为文化传播的重要手段大众传媒已取代旧的传媒大众传媒显示了文化传递、沟通、共享的特大功能大众传媒克服了旧的传媒的局限性A. B . C . D .(二)非选择题:材料一:中西文化交往源远流长。海纳百川,广交朋友,兼收并蓄,这正是中华文明连绵不断的源泉。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中西文化呈现出强劲的交流势头,日益形成一种“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世界文化格局。材料二:我国著名人文学家费孝通曾说: “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

13、。 ”阅读材料,回答以下问题:在经济全球化的浪潮中,不同民族的文化相互交融,在这种情况下,人们应怎样对待文化的多样性?文化外交已经成为我国继经济外交、政治外交之后的又一大亮点,是中国总体外交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国举办的“俄罗斯年”,在美国举办“中国文化节”、在意大利举办“中国天津周”、在荷兰举办“中国文化艺术节” ,另外还有“中华文化非洲行”、 “海湾中国文化周”等大型中外文化交流活动。这些中外文化交流活动在全世界掀起了一股“中国热”,扩大了中华文化在世界上的影响力。运用文化生活的有关知识,谈谈你对上述现象的认识。(三) 、自主探究2004 年 8 月 29 日夜,在雅典奥运会闭幕式上,由中国

14、著名电影导演张艺谋和著名大型广场演出导演陈维亚联合执导的东方文化的精品,集纳中国文化精萃的从奥林匹亚到万里长城演出,将东方文明在雅典这西方文化的源头完美展现。在短暂的8 分钟里,14 名秀丽的中国女孩穿着民族服装,拿着琵琶、二胡等中国民族乐器率先出场,全场欢声雷动。 28 个武术学校的高手,踩着高跷举着约4 米高的大红灯笼,张灯结彩欢迎世界各地的朋友。在中国民乐的伴奏下,舞蹈演员李倩身穿白色服装,手持红绸,表演了充满活力的红绸舞,将北京奥运会会徽“中国印舞动的北京” 寓含的热情和欢乐展示得淋漓尽致。享誉天下的“ 中国功夫” 通过舞蹈形式加以演绎,别有韵味。一群少儿京剧演员,将中国文化标志之一的京剧,通过色彩斑斓的服装和精彩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