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经济时代金融科技人才培养模式与路径探究_第1页
数字经济时代金融科技人才培养模式与路径探究_第2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PAGE 9 -数字经济时代金融科技人才培养模式与路径探究翟浩淼【摘要】随着中国社会与经济的快速发展,传统的金融行业在新技术的冲击下不断发生变革,科技与金融的融合正在改变着传统的金融服务模式,而金融科技人才的缺乏是当前我国金融科技发展过程中面临的严峻问题。文章分析了在当今数字经济时代建设金融科技专业的必然性,从金融科技人才培养的必要性、能力定位、培养模式3个方面进行阐述,提出了金融科技人才的培养路径,以期培养出能支撑地方经济发展的国际化复合型金融科技人才。【关键词】数字经济;金融科技;人才培养【中图分类号】F4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0688(2022)02-0129-030引

2、言伴随着人工智能、大数据、区块链、云计算等技术的发展,以信息化为代表的数字经济时代已经到来,并成为继农业经济、工业经济之后又一新兴经济形态。数字经济与传统的经济形态深度融合,并在产业结构调整、优化配置及产业转型升级中发挥重要作用,成为引领创新、推动经济发展的强劲动力。据2022年全球互联网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22年底,全球互联网用户约37亿,而到2022年底,这一数字已经突破41亿。另一组数据显示,2022年,互联网零售额达到2.84万亿美元,而到2022年底,这一数字已经达到3.45亿元。这些数据无一不说明科技的进步已经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及经济发展方式。同时,伴随着全球化的深入发展,世界

3、各国的金融联系也更加紧密,金融科技国际化的步伐也在加速前进,这就对金融科技人才产生更多需求。伴隨着改革开放双向性这一特点,既有一些国内机构选择“走出去”,同时面临着“引进来”一批国外机构。因此,具有国际化视野的金融人才还有很大一部分缺口,尤其是具有境外从业经验的金融科技人才。数字经济时代,在新型产业人才缺口达到2000多万的现实环境下,教育供给不足、供需错位的事实已经引起高等教育工作者的高度重视。目前,对金融科技人才的需求与高校金融专业人才培养存在明显的脱节现象,人才匹配的结构性问题日益凸显。基于此,高度重视高校传统金融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对于推动高校金融学专业适应数字经济发展,促进金融与

4、科技融合具有现实意义。1国内外研究现状评述1.1金融科技发展的研究现状DharStein(2022)认为金融科技是金融领域的创新,例如对企业现有产品、服务及交付方式的彻底性变革,为创业提供新途径或技术支持的商业新模式,进而为企业带来包容性发展的新机遇1。Wonglimpiyarat(2022)研究发现,金融科技彻底颠覆了传统的金融服务行业,尤其对传统的商业银行业务造成了深远的影响2。Stern(2022)通过对金融科技的内涵进行界定,指出金融科技是一种新型金融服务方式,通过科技创新的形式应用于支付与贷款服务,也包括个人理财、众筹和虚拟货币等新型金融服务3。易宪容(2022)指出,对金融科技深层

5、次的研究更多应该强调数字化背景下金融与科技的融合,把数据挖掘、区块链、云计算等技术应用到传统的金融业务中,进而提升金融服务行业的效率与服务水平,以及服务价值4。1.2金融科技人才培养的研究现状人才是金融科技发展的关键性推动力及成功与否的重要因素。Allen(2022)认为,技术的发展需要人才支撑,当今金融科技人才的培养问题亟须解决,同时要不断完善金融科技人才培养体系5。Rath(2022)也强调,对科技要求较高的金融科技企业来说,人才的培养与管理是至关重要的环节6。刘培欣(2022)提到,在我国金融科技行业发展的过程中,人才的短缺是所面临的严峻问题7。陆岷峰(2022)指出,数字经济时代,金融

6、与科技的融合发展是必然要求,而相关人才的短缺也是我国金融科技领域发展的致命性问题8。何琳玲(2022)通过分析现有金融科技服务体系人才培养现状,强调当今新型化的金融服务体系需要人才的素质和能力紧跟社会需求,对于复合型人才队伍的培养需要在专业素养、人才激励、工作环境方面有所创新9。1.3文献评述现有文献关注到数字经济时代给传统金融学专业教育带来了机遇与挑战,需要培养具备国际素养与应用能力,同时具有一定技术能力的复合型国际化金融科技人才10,但与此同时存在以下问题:第一,现有研究较多关注数字经济时代对专业知识和金融科技能力的培养,却在一定程度上忽略了数字经济时代对金融科技人才的需求是复合型金融技术

7、、综合性的人才;第二,现有文献针数字经济背景下金融科技人才培养的模式,忽略了基于不同地区及不同类型学校的研究,从而使得研究结论未必能够完全适用于不同类型的金融科技人才的培养。2金融科技专业建设的必然性在数字经济发展的过程中,传统金融理论对现代金融发展现象的解释力不足,科技在金融领域的应用对传统金融理论产生巨大的冲击,甚至起到颠覆性的作用,由此催生金融业对新型金融科技人才需求与当下金融专业培养的人才产生的不匹配等问题的研究需求11。技术创新与发展改变了金融活动,催生金融新业态,高校作为人才的培养基地,必须做出目标调整、专业适应与理论引导12。金融科技专业人才的培养,是为了满足经济发展现实而对人才

8、提出新的要求:让传统金融经济学理论与人工智能融合,实现公司金融、金融工程、投资学等理论整合互联网技术的变革与应用13。金融科技通过调整现有金融学专业的知识结构,加入大数据、区块链、金融科技、人工智能等相关课程,通过校企合作、校校合作的方式实现产教融合,培育出一批具有独立解决复杂金融业务问题的金融科技人才14。新型的金融科技人才不仅是指能力上的创新,更是一种对思维方式和行事模式的创新,应该具备资源整合及系统思维的把控能力。因此,基于当前市场环境及经济发展状况,对传统的金融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进行全面且细致的改革,同时重视反馈与修,这正是数字经济时代金融科技人才培养的核心思路(如图1所示)。3金融科技

9、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主要内容3.1数字经济背景下金融科技人才培养的必要性在当前大力推进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的时代,由于新兴的高科技产业如大数据、区块链、云计算等对传统的产业结构造成了深远的影响15,因此大力发展这一时代背景下的新兴产业与新业态已然成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产业结构升级的重要形式16。为此,地区经济与产业发展正面临着新机遇与新挑战,这就要求高等教育在人才培养体系与模式上要及时做出调整,结合数字经济時代这一发展背景,深入分析地方产业结构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趋势,找出当前地方人才教育培养体系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及时调整与优化人才培养结构,进而提升高等教育人才培养契合产业发展的需求

10、,为深入推进数字经济的发展提供人才支撑。3.2数字经济背景下应用型国际化金融科技人才培养的能力定位当前对国际化人才的能力定位应包括开拓国际金融市场的能力、国际交流与国际金融运作能力、运用法律解决国际金融实际问题的能力、国际金融实务操作能力等。也就是说,一个合格的应用型国际化人才需要具备金融专业知识与操作能力、语言能力、法律与文化沟通交际能力等;而多维能力包括学习能力、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可见,应用型国际化金融科技人才所应该具备的基本能力与多维能力的要求中具有交叉性与融合性,在数字经济背景下,如何将基本能力与多维能力进行融合,给予数字经济背景下应用型国际化金融科技人才能力的一个基本定位,明确应用

11、型国际化金融科技人才的能力结构。3.3数字经济背景下金融科技人才培养的模式外语类高校金融科技人才的培养主要包括应用型能力导向和国际化导向,在应用型国际化人才的多维能力定位下应结合应用型能力与国际化目标,探索新的培养模式,构建新的知识体系,使得应用型国际化金融科技人才的能力在数字经济时代背景下极大可能拥有多维能力。一方面,在培养模式中增加语种,尤其是小语种与非通用语种课程或第二专业设置,让金融科技人才有机会学习英语之外的语言;另一方面,在培养模式中以应用型金融能力的形式嵌入文化、法律、社会等多方面课程,增加学生实习实践机会,打破校级空间概念,给予学生自我创新的课程空间。在探索新的培养模式基础上,

12、为培养具有多维能力的应用型国际化人才提供现实参考与借鉴。4金融科技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实施路径4.1探索专业培养理念以新商科思想为指导,以数字经济为时代背景,审视目前金融学专业教育理念中存在的问题,更新教育理念,挖掘专业内涵,探索复合型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理念,即面向服务于市场经济产业升级具有“一专多能”的融合型人才培养;面向人工智能时代具有互联网思维、大数据观念的IT财务复合型人才培养;面向未来社会需求的具有实操能力及国际视野的创新型国际化人才培养。4.2明确人才培养目标以新商科思想为指导,以数字经济为时代背景,打破管理学、经济学的知识壁垒,注重服务于新科技时代,培养专业基础知识扎实、跨专业知识宽厚

13、、国际视野开阔、创新实践能力良好及具有互联网思维、大数据观念、交流与协作能力、思考能力、终身学习和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的应用型国际化金融科技专业人才。4.3打造特色教学团队以新商科思想为指导,以数字经济为时代背景,通过学校和企业之间的深度合作,共同搭建教育培养平台,以共建教育培养平台为驱动,搭建理论实践系统联动的创新型应用型教育资源圈。一方面,增加教师的实践教学经验,鼓励教师到企业中挂职锻炼,另一方面,引进跨国企业的国际化高端人才,打造“校内导师+校外导师”的教学团队,为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复合型应用型专业人才提供保障。4.4搭建特色课程体系以新商科思想为指导,以数字经济为时代背景,借助外语院校平

14、台优势,推进双语(全英)授课课程,以校企共建教育培养平台为驱动,通过联合实施教学、联合师资培养、联合课程开发、联合设备投入,构建以专业知识为基础、以案例库为核心、以实践与创新为导向、以虚拟仿真为手段、以人工智能为工具、以行业应用能力为主线的在线课程与线下课程相结合的实践教学平台及具有外语特色的金课体系。4.5构建创新教学模式以新商科思想为指导,以数字经济为时代背景,转变以往的填鸭式的教育模式,采用实践案例、虚拟仿真的教学方式,通过校企合作项目,搭建多元化实践平台、校内创新团队孵化基地及校外实习基地,使学生真正进入企业的环境进行思考和学习。利用互联网平台,在线课程、校内创新团队孵化基地及校外实习

15、基地,线上和线下联动,构建社会化交互式创新型教学模式。5结语在数字经济快速发展的背景下,人们的生产与生活方式发生了巨大变化,金融与科技的不断融合正在改变着传统的金融业务模式,进而促进产业结构的新升级,金融与科技的融合也是数字经济时代的重大进步。现阶段,国内金融行业已经逐步有序地实现金融与科技两者的融合,而对于金融科技行业这一新业态而言,既有专业素养又懂技术的人才发挥着主导作用,并为各行业金融科技创新成果的转化提供智力支持。在现阶段的人才培养模式中,高校发挥着重要作用,需要在人才队伍建设、职业生涯规划、专业素养培养等方面进一步完善,以便能适应数字经济时代我国金融科技行业的发展。参考文献1VDHA

16、R,RMSTEIN.Fintechin2022:AutomationWillRuleJ.CommunicationsoftheACM,2022(2):112-117.2JWONGLIMPIYARAT.FinTechbankingindustry:asystemicapproach-foresightJ.Emerald,2022(9):431-437.3STERN.Peer-to-PeerLendingPlatform:fromSub-stitutiontoComplementaryforRuralBanksJ.Verslas:teorijairpraktika,2022(10):273-278

17、.4易憲容.中国企业数字化转型的问题与机会J.光彩,2022(7):32-36.5IEALLEN.EnteringtheMainstream:TheQualityandExtentofOnlineEducationintheUnitedStatesJ.JSeaman-2022-ERIC,2022(12):832-839.6PRATH.TalentManagementandBuildingCompetentWorkforceJ.ethesis.nitrkl.ac.in,2022(7):1001-1007.7刘培欣.科技金融人才队伍建设机制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22(9):98-101.8陆岷峰.文化产业大发展的金融支持系统研究J.江西财经大学学报,2022(2):67-73.9何琳玲.科技金融服务体系的人才培养策略研究J.上海经济研究,2022(2):31-37.10李绍华,冯晶莹.外语类院校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高教学刊,2022(6):168-171.11刘琴,申海.仿真实训的国际化商务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新西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