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一、高中诗歌鉴赏试题L阅读下而这首古诗,完成各题。从军行隋明余庆三边烽乱惊,十万且横行。风卷常山阵,笳喧细柳营。剑花寒不落,弓月晓逾明。会取淮南地,持作朔方城。注明余庆(约公元588年前后在世)字不详,平原鬲人,明克让之子。生卒年均不 样,约陈末隋初间在世。常山阵:兵法上将首尾呼应的一种排兵布阵之法称为常山阵。 笳:胡笳军乐,隋军中也用,主要用来助攻,提振士气。朔方城:汉武帝时,汉军 曾攻占淮南一带,为纪念胜利在当地建胜利之城。(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首联写边庭紧急,烽火四起,敌人来势汹汹,十万隋军奔赴边疆,浩浩荡荡,威武雄 壮。B.颔联写隋军摆出“常山阵,以风卷残云之
2、势打败来犯之敌,军营中响起了胜利的笳声。C.颈联运用细行描写和景物描写,表现隋军战士不畏严寒、彻夜未眠地守卫边关的战斗精 神。D.尾联巧用典故,想象隋军也能像当年汉军攻取淮南那样所向披靡,并且建立纪念胜利之 城。(2)诗中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情感?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答案】B(2)表现隋军军容强盛、军纪严明及战士们保家卫国的英勇无畏的壮志豪情。从十万 且横行风卷常山阵”笳喧细柳营剑花寒不落”等描写,可见其雄浑气势和战斗精神。 尾联用典抒情,希望隋军能够取得战争的最终胜利。诗人想象着像当年汉军攻取淮南一 样,取胜之后建立一座纪念胜利的“朔方之城。全诗格调昂扬向上,表现了作为大一统 帝国隋朝的边塞诗
3、的“大国之气强国之音”。【解析】【分析】(1)B项,“打败来犯之敌”“军营中响起了胜利的笳声”错。颔联描述的 是隋军同仇敌忤,奋力抗击敌人的壮烈场而,悲壮雄浑的胡笳军乐如同当年细柳营中的军 乐一样响起。故选B项。(2)诗歌注释说朔方城:汉武帝时,汉军曾攻占淮南一带,为纪念胜利在当地建胜利之 城。会取淮南地,持作朔方城,这就暗示了诗歌的第一个情感,诗人想象着像当年汉军 攻取淮南一样,取胜之后建立一座纪念胜利的“朔方之城,表现隋军军容强盛、军纪严明 及战士们保家卫国的英勇无畏的壮志豪情。从“十万且横行”“风卷常山阵笳喧细柳营”“剑 花寒不落”等描写,可见其雄浑气势和战斗精神。故答案为:B:表现隋军
4、军容强盛、军纪严明及战士们保家卫国的英勇无畏的壮志豪情。从“十万且 横行”“风卷常山阵笳喧细柳营“剑花寒不落”等描写,可见其雄浑气势和战斗精神。尾联用典抒情,希望隋军能够取得战争的最终胜利。诗人想象着像当年汉军攻取淮南一样, 取胜之后建立一座纪念胜利的“朔方之城全诗格调昂扬向上,表现了作为大一统帝国 隋朝的边塞诗的“大国之气强国之音【点评】(1)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重要字词含义作用、情感和艺术手法的分析鉴赏能 力。解答此类题,要通读诗歌,整体把握诗歌内容主旨和思想情感,在此基础上,回归诗 歌,寻找答题点:最后精读相关诗句,看所给选项的内容是否能在诗歌中找到依据,或者 是否能根据诗歌内容合理地推
5、断出来或者是否正确。(2)本题考查把握诗歌的主旨和情感态度的能力。答题前先要基本读懂诗歌,然后分析 诗歌营造的意境,还要结合诗题和注释进行分析。从而把握诗歌表达的情感。2.阅读下而这首诗,完成下而小题。杂诗王赞朔风动秋草,边马有归心。胡宁久分析,靡靡忽至今?王事离我志,殊隔过商参。昔往鸽鹅鸣,今来蟋蟀吟。人情怀旧乡,客鸟思故林。师涓久不奏,谁能宣我心!【注释】王赞,西晋文人。商、参:二十八宿之中的二个,永不同时出现于天空 中。朗鹅:又作仓庚,指黄莺。师涓:先秦时代卫国的著名乐师。(1)下面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首二句以写秋景起笔,不仅写出了悲凉肃杀的时令特点,也流露出“思
6、归意绪。B.三至六句自述战事不断导致自己与亲人阴阳相隔,强烈控诉了战争的残酷无情。C.第十句与“靶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使用的手法相似, D.诗歌最后两句的感叹,表达出征夫内心的痛楚、郁结, (2)下列诗句与本诗所表达的情感基调不相同的一项是C.第十句与“靶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使用的手法相似, D.诗歌最后两句的感叹,表达出征夫内心的痛楚、郁结, (2)下列诗句与本诗所表达的情感基调不相同的一项是都是以物类比自身情感。以及那说不尽的思乡之情。A.漫漫秋夜长,烈烈北风凉。辗转不能寐, B.方舟安可极,离思故难任。孤雁飞南游, C.壮士何慷慨,志欲威八荒。驱车远行役, D.凛凛岁云暮,蟋姑夕鸣悲
7、。凉风率已厉,披衣起彷徨。过庭长哀吟。受命念自忘。游子寒无衣。)(曹丕杂诗(曹植杂诗(阮籍咏怀(古诗十九首)(3)本诗“昔往鸽鹤鸣,今来蟋蟀吟”两句可追溯到诗经小雅采薇中“昔我往矣,杨柳 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靠,但二者又有所区别。请结合诗句,比较它们在表现手法方面 的相同之处,以及在内容情感方面的不同之处。参考资料:诗经原文:音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需霏。行道迟迟,载渴载饥。我心伤悲,莫知我哀。一一节选自诗经小雅采薇参考译文:当初离家从军去,杨柳依依轻摇曳。如今返乡解甲归,雨雪飘飘飞满野。道路 长远慢慢行,又饥又渴愁肠结。我的心中真悲伤,谁知我有多凄切。【答案】(1)B(2) C(
8、3)表现手法方面的相同:两首诗都运用了对比和反衬手法,以今日之景与昔日之景 对比表明时间之快变化之大,以明媚的春景反衬战士远离故乡、奔赴战场的伤感苦楚。 内容情感方而的不同:采薇这一刊诗表现的是战士终于踏上返乡路途的情景,既有回 忆的辛酸苦楚,又有对故乡亲人的期待渴盼:而王赞杂诗中写的是战士苦守边关的心 境,当年离乡的时候春光明媚,黄莺啼味,如今又到岁暮,蟋蟀悲鸣,自己却依然无法返 乡,表达的是战士内心的痛苦与悲哀。【解析】【分析】(1)B项,“三至六句.导致自己与亲人阴阳相隔.强烈控诉了战争的 残酷无情”错误,这几句主要是说战争不断导致自己和亲人不能相见,没有体现阴阳相 隔,“商参只是用夸张
9、的手法写相隔之久:且这几句诗表达的应为对家乡的思念之情。故 选Bo(2) A项中,通过“不能寐和“起彷徨可以看出战士的思归之情:B项中,通过“离思”、 “孤雁”和“哀吟”可以看出战士对家乡的思念以及内心的悲伤:C项中,阮籍的咏怀表现 的是战士为了国家利益征战沙场的忠肝义胆,和本诗中体现战士内心的痛苦与思乡之情不 相符:D项中,通过鸣悲、“凉风和“寒无衣,天气寒冷,蟋站悲鸣,将士独自在外没有 过冬的衣服,表现出将士对亲人的思念和内心的哀婉。故选C。(3)先看手法上,两首诗都是通过昔日和今日的对比表现前后的变化之快和时间之快, 如“昔往鸽鹏鸣,今来蟋蟀吟”是今昔对比,如“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
10、思,雨雪和 霸”也是今昔对比。再看内容上和情感上,两者都是在表现战士内心的悲伤,但采薇 中,还有战士在回乡之时对亲人团聚的期望。故答案为:B:C:表现手法方面的相同:两首诗都运用了对比和反衬手法,以今日之景与昔日之景对 比表明时间之快变化之大,以明媚的春景反衬战士远离故乡、奔赴战场的伤感苦楚。内 容情感方而的不同:采薇这一刊诗表现的是战士终于踏上返乡路途的情景,既有回忆 的辛酸苦楚,又有对故乡亲人的期待渴盼;而王赞杂诗中写的是战士苦守边关的心 境,当年离乡的时候春光明媚,黄雪啼噤,如今又到岁暮,蟋蟀悲鸣,自己却依然无法返 乡,表达的是战士内心的痛苦与悲哀。【点评】此题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鉴赏能
11、力。要注意在理解全诗意思的基础上,对诗 歌的主题思想、表现手法、语言以及作者的情感等方面加以综合考虑。本题考查考生把握诗歌思想感情的能力。赏析诗歌所表达的思想感情,要善于抓住带感 情色彩的关键词语,还应该联系作者的生平遭遇及诗歌的创作背景来考虑,即我们平时所 说的要“知人论世,此题考查学生把握作者情感态度和分析诗歌表现手法的能力。表现手法包括:用典、联 想、想象、衬托或烘托、渲染、象征、对比、对照、抑扬、照应、动静、正侧、直抒胸 臆、借景抒情、融情于景、托物言志等。至于分析概括诗歌的思想感情,不仅要借助诗词 的字、词、句和所用意象来分析诗歌的感情,还要联系作者的写作背景和准确理解所用典 故等,
12、进行综合解读。.阅读下而这首词,完成小题。虞美人,寄公度(宋)舒亶芙蓉落尽天涵水,日暮沧波起。背飞双燕贴云寒,独向小楼东畔倚阑看。浮生只合尊前老,雪满长安道。故人早晚上高台,寄我江南春色一枝梅。【注释】舒亶:北宋治平二年进士,官至御史中丞。因触犯当政者而被撤职。一枝 梅:陆凯与范晔是好友,陆凯自江南寄梅花一枝到长安给范晔,并赠诗日:“折梅逢驿使, 寄与陇头人。江南无所有,聊赠一枝春。”这首词上片写日暮登楼所见,借 字,将视觉转化为一种心理感受,暗示离别的悲凉之意,通过 字,又透露出触景而生的孤独惆怅之感。(2)宋代艇斋诗话曾评价舒词“甚有思致请结合本词分析作者如何表达对友人的思 念之情。【答案
13、】(1)寒:独(2)借景抒情,“雪满长安”既点明时间地点,又渲染出一派冷寂的气氛,雪夜把盛, 却少对酌之人,点出岁暮怀人的孤凄心境。从对方着笔(或虚写),“故人早晚上高 台,赠我江南春色一枝梅”,想象老朋友天天登高望远,思念着我,表达我对友人的深切思 念之情。运用典故抒发情感,用赠梅典故,表达彼此的深情厚谊和渴望相见的迫切心 情。【解析】【分析】(1)背飞双燕贴云寒”,视角由平远而移向高远:正当独立苍茫、黯 然凝望之际,却又见一对燕子,相背向云边飞去。贴云寒,状飞行之高;高处生寒,由 联想而得。着一“寒”字,从视感而转化为一种心理感受,暗示着离别的悲凉况味。“独向 小楼东畔倚栏看”是补叙之笔,
14、交代前面所写内容,都是小楼东畔倚栏所见之景物。把宏阔 高远的视线收聚到一点,对准楼中倚栏怅望之人。“独”字,既写倚栏眺景者为独自一人, 又透露出触景而生的孤独惆怅之感。考生据此能准确作答。(2) “浮生只合尊前老,雪满 长安道。写光阴荏苒,转眼又是岁暮,雪满京城,寂寥寡欢,唯有借酒遣日而已。“雪满 长安”既点时地,又渲染出一派冷寂清冷的气氛,雪夜把盏,却没有对酌之人,借景抒情地 写出岁暮怀人的孤凄心境。”故人早晚上高台,赠我江南春色一枝梅。”这两句从对方着 笔,想象老朋友也天天登高望远,思念着我:即使道远雪阻,他也一定会给我寄赠一枝江 南报春的早梅,我之思友,亦如友人海内存知己之思我,用对写法
15、和典故,写出思友之切 和友情的温暖深厚。故答案为:寒;独: 借景抒情,“雪满长女既点明时间地点,又渲染出一派冷寂的气氛,雪夜把盏,却少 对酌之人,点出岁暮怀人的孤凄心境。从对方着笔(或虚写),“故人早晚上高台,赠 我江南春色一枝梅”,想象老朋友天天登高望远,思念着我,表达我对友人的深切思念之 情。运用典故抒发情感,用赠梅典故,表达彼此的深情厚谊和渴望相见的迫切心情。【点评】本题考查对诗歌语言的鉴赏能力。这是炼字题,通过关键字把握妙处。既然是炼 字,一般是词类活用,或者运用了修辞手法,或者有丰富意蕴。做题时,要善于依据题干的提 示来反推出相关的字,把握其效果和作用。本题考查鉴赏诗歌艺术手法的能力
16、。解答此题,考生要在平时了解艺术技巧的相关知 识,解题时抓住题干关键词,然后结合诗句意思,把握诗句意象、特点、手法、情感等, 进而准确答出表达技巧的种类。.阅读下而这首词,完成小题。水龙吟过黄河许有壬浊波浩浩东倾,今来古往无终极C经天亘地,滔滔流出,昆仑东北。神浪狂飙,奔腾触裂,轰雷沃日。看中原形胜,千年王气。雄壮势、隆今昔。鼓枇茫茫万里,棹歌声、响凝空碧。壮游汗漫,山川绵邈,飘飘吟迹。我欲乘槎,直 穷银汉,问津深入。唤君平一笑,谁夸汉客,取支机石。【注】槎:竹、木禊。传说汉代张赛乘槎寻河源,见妇人浣纱,问之,曰:此天河 也”乃与一石而归,问严君平,云:“此支机石也。”(1)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
17、,不正确的一项是()A.词的开头两句从大处着笔,从时空角度写黄河气势之大、存在之久,奠定全词基调。B.黄河浪涛激越飞腌,气势磅礴,声响如熊天之雷,让游赏者心生惊恐,徘徊不前。C.歌声、响凝空碧”描写手法和王勃滕王阁序中的“纤歌凝而白云遏”相似。D.下片中“鼓枇”乘槎为实写,直穷银汉”为虚写,虚实结合,韵味无穷。(2)前人认为本词风格豪放,请结合“壮游汗漫,山川绵邈,飘飘吟迹”作简要分析。【答案】(1)B(2)从意境角度,用词雄壮,意境开阔。壮有力量感,“汗漫”“绵邈”等词有开阔感, “飘飘”有洒脱感,营造出雄浑辽阔的意境。从诗人形象角度,诗人形象豪迈狂放,洒脱 不羁。诗人胸怀壮志,游览祖国壮丽
18、河山,并希望能够咏唱吟颂。从情感角度,表达了 作者壮游天下的雄心和吟颂祖国大好河山的豪情。【解析】【分析】(1)B项,让游赏者心生惊恐,徘徊不前无中生有,结合诗歌“神浪 狂飙,奔腾触裂,轰雷沃日”只是写出黄河波浪气势磅礴,故选B。(2)从取境角度,“壮游指怀抱壮志而远游,“绵邈指辽远,这里指山川绵远辽阔,”飘 飘”表现人物的洒脱自在,所以说用词雄壮,取境开阔,意境深远:从创作主体角度,这几 句写诗人壮游天下的雄心,由黄河之壮美联想到祖国河山之壮丽,激发了词人想要历尽祖 国名山大川,饱览天下胜境,随处吟咏的愿望,展现了一个豪迈飘逸,狂放不羁,洒脱自 由的诗人形象:从抒发情感的角度,这几句写了诗人
19、壮游天下的雄心和对祖国大好山河的 热爱之情。这几个方面都体现了豪放词的特点。故答窠为:B;从意境角度,用词雄壮,意境开阔。“壮”有力量感,“汗漫”“绵邈”等词有开阔感,“飘 飘”有洒脱感,营造出雄浑辽阔的意境。从诗人形象角度,诗人形象豪迈狂放,洒脱不 鼎。诗人胸怀壮志,游览祖国壮丽河山,并希望能够咏唱吟颂。从情感角度,表达了作 者壮游天下的雄心和吟颂祖国大好河山的豪情。【点评】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重要字词含义作用、情感和艺术手法的分析鉴赏能力。 解答此类题,要通读诗歌,整体把握诗歌内容主旨和思想情感,在此基础上,回归诗歌, 寻找答题点;最后精读相关诗句,看所给选项的内容是否能在诗歌中找到依据,
20、或者是否 能根据诗歌内容合理地推断出来或者是否正确。此题考查鉴赏诗歌语言的能力。诗歌语言不是高频考点,但是应该知道。先指出来语言特点,再结合诗句分析,最后指出来表达效果。本题已经表明诗歌风格豪放,因此需要结 合诗句“壮游汗漫,山川绵邈,飘飘吟迹”分析该句是怎样表现豪放特点的即可。如用词角 度,壮游绵邈”两词写出了所游地之景的广阔无边营造出雄浑辽阔的意境。从形象角 度,诗人游览祖国河山称为“壮游,可见其豪迈狂放,洒脱不羁。该句表现了诗人壮游天 下的雄心和吟颂祖国大好河山的豪情,也体现出本词风格豪放。.阅读下而这首清诗,完成下面小题松树塘万松歌(节选)洪亮吉千峰万峰同一峰,千松万松同一松,一峰云青
21、一峰白,一松梢红一松墨,峰尽削立无蒙茸。 干悉直上无回容。 青尚笼烟白凝雪。 墨欲成霖迎赤日。千峰万峰同一峰,千松万松同一松,一峰云青一峰白,一松梢红一松墨,峰尽削立无蒙茸。 干悉直上无回容。 青尚笼烟白凝雪。 墨欲成霖迎赤日。好奇狂客忽至此,大笑一呼忘九死。【注释】嘉庆初年,诗人上书抨击时弊,触怒皇上,被遣成新疆伊犁。此诗写于途经新 疆巴里坤哈萨克自治县东南之松树塘之后。九死:十分危险的境地,这里指诗人在贬谪 中身处危境。(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开头四句描写峰陡松直的画面,“无蒙茸的景象衬托出翠峰青松的奇异。 B.五六句用青烟来比喻山峰上的青云,用白雪来比喻山峰,写景
22、生动形象, C.诗中青白赤墨的色彩对比令人应接不暇,为松树塘蒙上了一层神奇色彩。 D.诗人所写的边塞风物是亲眼目睹,奇妙真实,与岑参边塞诗有相通之处。(2)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作者“忘九死的主要原因。【答案】(1)B(2)景致吸引。诗人初次见到奇伟瑰怪的西域美景,沉醉其间,忘却了被贬流放的痛 苦。性格狂放。诗人自称为“狂客,豁达豪放,不惧坎坷磨难,早已将生死置之度外。 品行刚直。诗人虽处困境,却因青松的笔直向上,激发起奋发进取、坚守气节的决心。【解析】【分析】(1)B项,“用白雪来比喻山峰错误,一峰云青一峰白,青尚笼烟白 凝雪”,意思是一座山峰云青一座山峰云白,青峰烟雾笼罩白云又似凝雪,是白云
23、似雪。故 选(2)本题,“大笑一呼忘九死”,意思是仰天大笑对松高呼忘记九死。“千峰万峰同 一峰,峰尽削立无蒙茸。千松万松同一松,干悉直上无回容。一峰云青一峰白,青尚笼烟 白凝雪。一松梢红一松墨,墨欲成霖迎赤日,意思是,千座山峰万座山峰是同一峰,峰顶 峭壁耸立草木再不蒙茏。千棵松树万棵松树是同一松,树干全都整立向上直插天空。一座 山峰云青一座山峰云白,青峰烟雾笼罩白云又似凝雪。红松梢为橘红云杉梢为墨绿,树阴 如黑云带雨扫除迎红日。前八句写松树塘万松,采用了以万松与天山万峰相映衬的构思。 结合注释,嘉庆初年,诗人上书抨击时弊,触怒皇上,被遣成新疆伊犁。此诗写于途经新 疆巴里坤哈萨克自治县东南之松树
24、塘之后。景致迷人,所以忘掉自己被贬的身份。“好奇狂 客忽至此,意思是好奇而狂荡不羁的我忽至此。当作者即“好奇狂客”经过此地,意外见到 如此奇境而满足了他的“好奇”的审美心理后,就不禁要大笑一呼忘九死了。九死指自己 原本犯有死罪而被流放,现在居然忘掉自己的处境与身份,而忘情地大笑狂呼,这固然显 示出作者豪放的胸襟、狂放的性情、刚直的品行,同时亦反映了松树塘风光之令人激动与 陶醉。作者大笑之后,又策马在松树塘道上驰骋,欲饱览这松树云石,直到尽头,他是非 常的欣喜与向往。据此整理答案。故答窠为:B;景致吸引。诗人初次见到奇伟瑰怪的西域美景,沉醉其间,忘却了被贬流放的痛 苦。性格狂放。诗人自称为“狂客
25、,豁达豪放,不惧坎坷磨难,早已将生死置之度外。 品行刚直。诗人虽处困境,却因青松的笔直向上,激发起奋发进取、坚守气节的决心。【点评】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重要字词含义作用、情感和艺术手法的分析鉴赏能力。 解答此类题,要通读诗歌,整体把握诗歌内容主旨和思想情感,在此基础上,回归诗歌, 寻找答题点;最后精读相关诗句,看所给选项的内容是否能在诗歌中找到依据,或者是否 能根据诗歌内容合理地推断出来或者是否正确。本题考查把握诗歌内容的能力。答内容题,不仅要借助诗词的字、词、句和所用意象来 分析诗歌的内容,还要联系作者的写作背景和准确理解所用典故等,进行综合解读。大 笑一呼忘九死”,意思是仰天大笑对松高呼忘
26、记九死。千峰万峰同一峰,峰尽削立无蒙 茸。千松万松同一松,干悉直上无回容。一峰云青一峰白,青尚笼烟白凝雪。一松梢红一 松墨,墨欲成霖迎赤日,意思是,千座山峰万座山峰是同一峰,峰顶峭壁耸立草木再不蓬 松。千棵松树万棵松树是同一松,树干全都曲立向上直插天空。一座山峰云青一座山峰云 白,青峰烟雾笼罩白云又似凝雪。红松梢为橘红云杉梢为墨绿,树阴如黑云带雨扫除迎红 日。前八句写松树塘万松,采用了以万松与天山万峰相映衬的构思。结合注释,嘉庆初 年,诗人上书抨击时弊,触怒皇上,被遣成新疆伊犁。此诗写于途经新疆巴里坤哈萨克自 治县东南之松树塘之后。景致迷人,所以忘掉自己被贬的身份。好奇狂客忽至此,意思 是好奇
27、而狂荡不羁的我忽至此。当作者即好奇狂客”经过此地,意外见到如此奇境而满足 了他的好奇的审美心理后,就不禁要“大笑一呼忘九死了。九死”指自己原本犯有死罪而 被流放,现在居然忘掉自己的处境与身份,而忘情地大笑狂呼,这固然显示出作者豪放的 胸襟、狂放的性情、刚直的品行,同时亦反映了松树塘风光之令人激动与陶醉。作者大笑 之后,又策马在松树塘道上驰骋,欲饱览这松树云石,直到尽头,他是非常欣喜与向往 的。.阅读下而的诗歌,完成各题。送何遁山人归蜀梅尧臣春风入树绿,童稚望柴扉。远壑杜鹃响,前山蜀客归。到家逢社燕,下马浣征衣。终日自临水,应知已息机。(1)下列关于本诗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从押韵的情况看
28、,本诗共有四个韵脚。B.从诗歌的题材看,本诗是一首送别诗。C.下马浣征衣”指结束在外征战、回到家乡。D. “应知已息机”指摆脱琐事、停止世俗活 动。(2)以下评价适用于本诗的一项是()A.含蓄隽永B.豪放洒脱C.简洁明快D.深沉哀婉(3)请从“虚实结合”这一角度对本诗进行赏析。【答案】C(2) A(3)首联通过想象虚写何遁山人的孩子在自家柴扉外急切地盼望父亲归来。颔联想象何遁 山人倚门远望的孩子忽然听到远处的山壑中传来杜鹃的叫声,仔细一看,原来是自己的父 亲翻过前山回来了。颈联通过想象虚写友人喜逢家乡的燕子,一洗征尘。尾联设想虚写友 人归家后悠闲自在的生活。题目送别为实写,虚实结合,寄托了对友
29、人真诚的祝福,也暗 含着诗人对超脱世俗的自由生活的向往。【解析】【分析】(1)C项,“下马浣征衣”指下马来浣洗好衣服,不涉及征战,故本题选 C项。(2)本诗是北宋诗人梅尧臣的临别赠诗,作者没有直接写对离别友人的祝福,而是含蓄 的想象友人归家喜逢家乡的燕子,一洗征尘轻松愉悦,诗中诗人设想人归家后悠闲自在的 生活,寄托了对友人真诚的祝福,也暗含着诗人对超脱世俗的自由生活的向往。故本题选 A项。(3)题目为实写,作为送别诗,这首诗最大的特点是想象手法的使用。送别诗用想象的 手法一一想象所送之人与自己分别之后的情况一一当属常见,但这首诗却与别诗另有不 同,其不同之处在于全诗四联八句均为想象之语,没有一
30、句实写两人分别时的情形。此诗 全用想象,结合题目故虚实结合,学生根据原诗句进行总结即可得出答案。故答案为:C:(2)A:首联通过想象虚写何遁山人的孩子在自家柴扉外急切地盼望父亲归来。颔联想象何遁山 人倚门远望的孩子忽然听到远处的山壑中传来杜鹃的叫声,仔细一看,原来是自己的父亲 翻过前山回来了。颈联通过想象虚写友人喜逢家乡的燕子,一洗征尘。尾联设想虚写友人 归家后悠闲自在的生活。题目送别为实写,虚实结合,寄托了对友人真诚的祝福,也暗含 着诗人对超脱世俗的自由生活的向往。【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诗歌韵脚、题材、句子含义的基本能力。押韵,又作压韵, 是指在韵文的创作中,在某些句子的最后一个字,都使用
31、韵母相同或相近的字,使朗诵或 咏唱时,产生铿锵和谐感。这些使用了同一韵母字的地方,称为韵脚。本题考查题考查把握诗歌语言风格的能力。这种题型不是要求揣摩个别字词运用的巧 妙,而是要品味整首诗表现出来的语言风格。此题考查鉴赏诗歌表达技巧的能力。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的答题模式:第一步:指出何 种手法;第二步:结合诗歌内容分析;第三步:指出这种手法的表达效果。.阅读下而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八月七日初入赣过惶恐滩苏轼七千里外二毛人,十八滩头一叶身。山忆喜欢劳远梦,地名惶恐泣孤臣。长风送客添帆腹,枳雨浮舟减石鳞。便合与官充水手,此生何止略知津?【注释】这首诗是作者遭贬赴惠州途中路经惶恐滩时所作。据万安县
32、志载“赣州二 百里至岑县,又一百里至万安,其间有滩十八.滩水湍急,惟黄公为最甚。南方人读黄 公如“惶恐”,因被称作惶恐滩。喜欢:地名,在大散关上。这里代指故乡山水。石 鳞:水在石上流,其波如鱼鳞。典出论语,孔子曾问路于隐士长沮、桀溺,二人因 不同意孔子的救世主张,故意不做正面回答,只说:你是知道渡口的,何必问我们呢?”(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A.,七千里,极力渲染被贬之遥,二毛”指头发黑白相杂的老人,说明诗人已至暮年。“一叶 身”形象地表现诗人飘零的现状。.把“黄公滩”叫做“惶恐滩”,虽是口音之误,却能涉及身世国事,颇有意趣,所以为后人 认可并应用。如文天祥诗中就有“惶恐滩
33、头说惶恐”。C.颈联中“帆腹是说船帆受风,如大腹鼓起。这一联写舟行所见所感,整首诗的格调也随 之变化,由雄放转为凄苦。D.尾联中“便合”意即正应当,“知津”反用孔子的典故,表现了诗人面对人生劫难时,顽 强的意志和达观的态度。(2)诗人在这首诗中寄寓的情感复杂多变,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答案】C(2)暮年遭贬的孤独凄苦。首联诗人用“七千里外和十八滩头二毛人和“一叶身”形 成强烈的对比,表现自己晚年被贬谪的凄凉孤苦。思乡之情。“山忆喜欢劳远梦”写自己 因思念故乡而忧思成梦,劳远梦”可见思乡情切。对仕途险恶的忧虑,对国事的忧愤。 惶恐一语双关,借地名来表达对自己当下处境艰难忧虑,“泣孤臣”表达虽然自
34、己对朝廷 一片忠心,无奈当时党争激烈,令正直之臣动辄得咎,无故遭贬。豁达洒脱。颈联显示 出诗人顺风行舟观赏美景的快意,不肯把自己埋没在痛苦之中,尾联诗人更是豁达的表 示,自己可以为官府充当水手,因为自己一生经历的风浪多的是,止是略识途而已,这 点打击算不了什么。【解析】【分析】(1)C项说“由雄放转为凄苦”表述错误。首联七千里、二毛人表现 自己晚年被贬谪的凄凉孤苦:颔联可读出思乡之情;颈联显示出诗人顺风行舟观赏美景的 快意,不肯把自己埋没在痛苦之中的洒脱。应是由凄苦转为洒脱旷达。故选C。(2)这是一首即景抒情诗。首联诗人用“七千里外和十八滩头、二毛人和“一叶身”形 成强烈的对比,表现自己晚年被
35、贬谪的凄凉孤苦。颔联山忆喜欢劳远梦写自己因思念故 乡而忧思成梦,劳远梦”可见思乡情切;惶恐一语双关,借地名来表达对仕途险恶的忧 虑,“泣孤臣”表达对国事的忧愤,忠心朝廷,无故遭贬。颈联显示出诗人顺风行舟观赏美 景的快意,不肯把自己埋没在痛苦之中,尾联诗人自己可以为官府充当水手,因为自己一 生经历的风浪多的是,止是略识途而已,这点打击算不了什么,更是豁达的表示。 故答案为:C:暮年遭贬的孤独凄苦。首联诗人用“七千里外和“十八滩头”“二毛人和“一叶身”形成 强烈的对比,表现自己晚年被贬谪的凄凉孤苦。思乡之情。山忆喜欢劳远梦”写自己因 思念故乡而忧思成梦,劳远梦”可见思乡情切。对仕途险恶的忧虑,对国
36、事的忧愤。 惶恐一语双关,借地名来表达对自己当下处境艰难忧虑,“泣孤臣”表达虽然自己对朝廷 一片忠心,无奈当时党争激烈,令正直之臣动辄得咎,无故遭贬。豁达洒脱。颈联显示 出诗人顺风行舟观赏美景的快意,不肯把自己埋没在痛苦之中,尾联诗人更是豁达的表 示,自己可以为官府充当水手,因为自己一生经历的风浪多的是,岂止是略识途而已,这 点打击算不了什么。【点评】(1)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重要字词含义作用、情感和艺术手法的分析鉴赏能 力。解答此类题,要通读诗歌,整体把握诗歌内容主旨和思想情感,在此基础上,回归诗 歌,寻找答题点:最后精读相关诗句,看所给选项的内容是否能在诗歌中找到依据,或者 是否能根据诗歌
37、内容合理地推断出来或者是否正确。(2)本题考查把握诗歌的主旨和情感态度的能力。答题前先要基本读懂诗歌,然后分析 诗歌营造的意境,还要结合诗题和注释进行分析。从而把握诗歌表达的情感。8.阅读下而的宋词,完成小题。九日水阁(宋)韩琦池馆照摧古榭荒,此延嘉客会重阳。 虽惭老圃秋容淡,且看黄花晚刊香。 酒味已醇新过熟,蟹螯先实不须霜。 年来饮兴衰难强,漫有高吟力尚狂。【注释】九日:指农历九月九日,也就是传统的重阳节。这一天既要登高怀远,也有以菊 花配螃蟹的饮食习俗。韩琦:字稚圭,自号赣叟,相州安阳(今河南安阳)人。北宋政治 家、词人。这首诗作于宋英宗治平二年(1065 )秋。诗人正在京中任右仆射,可谓
38、官隆位 显O(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A.这首七言绝句首联两句很好地照应了标题,“池馆古树照应水阁,重阳照应“九 日”。.颔联两句对仗整,以老圃对黄花”,“秋容”对晚在,淡对香。这两句从正面写九 日赏菊。C.颈联写新酿的美酒已经很熟,味道醇厚芬芳。螃蟹早就长得肥嫩,不必再等秋日的寒 霜。D.整首诗歌体现的并不是在秋色里持续的的消沉,而是在一片肃杀的秋景之中强调一种高 洁的人品。(2)这首诗塑造出了怎样的诗人形象?诗结合全诗进行分析。【答案】(1)A(2)这首诗塑造了一个淡泊宁静、晚节.弥坚、豪情满怀的诗人形象。首联两句写诗人 住处的水阁古榭虽倾颓破败也不介意,还高兴地在
39、那里宴请嘉宾欢度重阳,表示诗人生活 俭朴,不尚奢华。这是从外在的表现来写的。颔联两句借赞颂重阳时节,菊花虽晚开而 尤为芬芳,以“黄花晚节香喻晚节可贵,要注重晚上这是从内在的精神实质来写。尾 联两句写此时作者年事已高,然而他从心底里并不服老,自己酒量虽衰,诗情却不减当年 的豪情逸兴。【解析】【分析】(1)A项,“这首七言绝句首联两句很好地照应了标题”错误,“七绝应 为“七律故选A,(2)第一句写池馆园林荒凉的感觉,与第三句秋容淡相呼应。第二句点出九日宴会之 事,虽然池馆倾圮。自榭荒芜,却有嘉客来助成重阳雅集,环境虽然荒僻,人的兴致却很 高,表示诗人生活俭朴,不尚奢华。三、四两句正而写九日赏菊,这
40、两句借赞颂重阳时 节,菊花虽晚开而尤为芬芳而寄意:晚行可贵,要注重晚节。两句含比兴之意,字面上是 写菊花犹有晚香,言外之意则是表达自己有岁虽晚而节弥坚的品格。五、六两句写眼前宴 会之事,重九宴会饮酒是诗歌中的传统内容,蟹螫也是展现文士风流雅致情趣的传统意 象,但此诗不仅仅是简单借用这两个传统的重九意象,还更多地写到了酒和蟹螯本身,这 种写日常生活中文士生活趣味的作法带有自居易的特点。诗的最后写自己年老虽不能豪 饮。尾联两句写此时作者年事已高,然而他从心底里并不服老,自己酒量虽衰,诗情却不 减当年的豪情逸兴。这首诗塑造了一个淡泊宁静、晚在弥坚、豪情满怀的诗人形象。 故答案为:A:这首诗塑造了一个
41、淡泊宁静、晚皆弥坚、豪情满怀的诗人形象。首联两句写诗人住 处的水阁古榭虽倾颓破败也不介意,还高兴地在那里宴请嘉宾欢度重阳,表示诗人生活俭 朴,不尚奢华。这是从外在的表现来写的。颔联两句借赞颂重阳时行,菊花虽晚开而尤 为芬芳,以“黄花晚节香”喻晚廿可贵,要注重晚上 这是从内在的精神实质来写。尾联 两句写此时作者年事已高,然而他从心底里并不服老,自己酒量虽衰,诗情却不减当年的 豪情逸兴。【点评】本题考查的是诗歌的综合鉴赏的能力,注意借助诗歌的注释理解。阅读注释, 根据注释正确理解诗歌的内容,然后阅读选项进行辨析。本题考查的是诗歌人物形象的分析能力,注意正确翻译诗歌的内容。先翻译诗歌来了解 诗歌的基
42、本内容,根据题干概括分析诗歌的相关诗句,抓住重点词组织答案。.阅读下而这首唐诗,完成各题。早发始兴江口至虚氏村作宋之间候晓逾闽嶂,乘春望越台。宿云鹏际落,残月蚌中开。 薜荔摇青气,桃榔翳碧苔。 桂香多露烫,石响细泉回。抱叶玄猿啸,衔花翡翠来。 南中虽可悦,北思日悠哉。 怪发俄成素,丹心已作灰。何当首归路,行剪故园莱。【注释】本诗作于诗人贬官南行途中。越台:即越王台,又作粤王台,昔尉陀于广 州越秀山立台,以朝汉室,号为朝台。哀(yi):通泡”,沾湿。莱(团):草 名,即藜。(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A.开头四句,点题中的“早发”,交代了时间是在春、晓,并以晨空特有的宿云、残 月
43、”极力渲染早发时的景象。B.南中虽可悦,北思日悠哉两句承上启下,虽字是句中之眼,“南中可悦”四字总括前面 写景的笔墨,“北思日悠”转入情感抒发。C.鬟发俄成素,丹心已作灰”两句说明贬谪对诗人的打击,黑发俄顷变白,丹心已成死 灰,并暗示官场荣辱无常,增强人生沧桑之感。D.何当首归路,行剪故园莱”两句的感情直承上二句,并与北思二字相呼应。诗人含蓄 委婉地表达自己思乡之情和归隐田园之意。(2)后人评价此诗描写南国景物很出色,请结合全诗分析诗人描写景物的技巧。【答案】D(2)联想。“宿云鹏际落一句诗人借助联想,看见云收而联想鹏落,生动地表现出说 宿云渐渐消散,天空变得明朗起来的情状。比喻。“残月蚌中开
44、”一句中,诗人运用比喻手法,写出了春天早晨,月亮渐圆,就好象 蚌慢慢张开一样,珠光闪现在蚌中,把云敛月圆的清晨写得极富于生机。动静结合。“薜荔摇青气,桃榔翳碧苔。”两句中,前一句描写碧绿的薜荔如青气在摇 动,是动景,“摇”字生动描画出枝叶攀腾,扶摇直上与青气勃勃的情态:后一句描写茂密 的桃榔树遮蔽着碧苔的情景,是静景,一动一静,动静结合,形成一幅盎然生趣的画面。 多角度描写(嗅觉、听觉、视觉相结合)。“桂香多露裂,石响细泉回”描写桂花带露开 放,香气袭人,是从嗅觉的角度;流水打击溪石,叮咚有声,是从听觉的角度;回环流转的 细流,是从视觉的角度。多角度描写展现了宁静清新的环境。【解析】【分析】(
45、1)D项,“含蓄委婉错误,从诗中来看,“何当首归路,行剪故帕莱” 意思是“仕进的路已绝,不如回头返故乡去剪来草过日子罢了”,这是直接表达自己思乡之 情和归隐田园之意,应是“直抒胸臆。故选D项。(2)诗歌开头四句,点题中的“早发,交代了时间是在春、晓”,并以晨空特有的“宿 云、残月极力渲染早发时的景象,“宿云鹏际落”写的是云,意思是宿云如落鹏之 翼”,这是诗人的联想,残月蚌中开写的是残月,意思是残月如开于蚌中之珠,这两 句又使用比喻的修辞。从“薜荔摇青气开始的六句极写赏心悦目的南国景色,铺排有序, 很见功力。前三句写树,错落有致,句中用一个富有动感并充满了生命力的摇”字,生动 地描画出了枝叶攀腾
46、、扶摇直上与青气郁勃、无以自守的情态,使用动静结合的手法。在 上三句中,诗人用笔由视觉而到嗅觉,“石响”句更进而写到听觉,由泉水奔泻的“石响”又 转而看到回环流转的细泉。抱叶二句转写动物,这就使画面更充满活力,线条、色彩、 音响以至整个情调更其动人了。考生结合这些方面分析作答即可。故答案为:D:联想。宿云鹏际落”一句诗人借助联想,看见云收而联想鹏落,生动地表现出说宿云 渐渐消散,天空变得明朗起来的情状。比喻。残月蚌中开一句中,诗人运用比喻手 法,写出了春天早晨,月亮渐圆,就好象蚌慢慢张开一样,珠光闪现在蚌中,把云敛月圆 的清晨写得极富于生机。动静结合。“薜荔摇青气,桃榔翳碧苔。”两句中,前一句
47、描写 碧绿的薜荔如青气在摇动,是动景,摇字生动描画出枝叶攀腾,扶摇直上与青气勃勃的 情态;后一句描写茂密的桃榔树遮蔽着碧苔的情景,是静景,一动一静,动静结合,形成 一幅盎然生趣的画面。多角度描写(嗅觉、听觉、视觉相结合)。桂香多露哀,石响细泉 回”描写桂花带露开放,香气袭人,是从嗅觉的角度;流水打击溪石,叮咚有声,是从听觉 的角度;回环流转的细流,是从视觉的角度。多角度描写展现了宁静清新的环境。【点评】(1)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重要字词含义作用、情感和艺术手法的分析鉴赏能 力。解答此类题,要通读诗歌,整体把握诗歌内容主旨和思想情感,在此基础上,回归诗 歌,寻找答题点:最后精读相关诗句,看所给选
48、项的内容是否能在诗歌中找到依据,或者 是否能根据诗歌内容合理地推断出来或者是否正确。(2)此题考查鉴赏诗歌表达技巧的能力。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的答题模式:第一步:指 出何种手法:第二步:结合诗歌内容分析:第三步:指出这种手法的表达效果。.阅读下而这首宋词,完成各题。木兰花慢席上送张仲固帅兴元辛弃疾汉中开汉业,问此地,是耶非?想剑指三秦,君王得意,一战东归。追亡事,今 不见:但山川满目泪沾衣。落日胡尘未断,西风塞马空肥。一编书是帝王师,小试去征西。更草草离筵,匆匆去路,愁满旌旗。君思我,回首 处,正江涵秋影雁初飞。安得车轮四角,不堪带减腰围。(注)这首词是孝宗淳熙八年(1181)秋天,作者在江西安
49、抚使任上,为原江西路转运判 官张仲固奉调兴元知府设宴饯行,有感而作此词。兴元,汉中。指刘邦占领关中事三 秦,即雍、塞、翟三国地。追亡事:韩信投奔刘邦之初不得重用,趁机逃跑,萧何知道 韩信是难得的人才,将韩信追回,并在刘邦面前力荐,韩信遂得刘邦重用。一编书是帝 王师:张良闲步游下邳,有一老者给他一卷书说,读了这卷书可以辅佐君王。车轮四 角:车轮生出四角,意为使离人无法即刻离去。(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词的开篇两句,追忆了汉初三杰辅佐刘邦建立汉朝基业的历史往事,既写出了刘邦开创 基业的雄豪意气,也表达了自己渴望光复故土,洗去金军侵略耻辱的一腔报国之志。B.一编书,用张良佐汉
50、的故事,写出张仲固可堪帝王之师;“小试,有微讽之义,既讽 刺宋朝不重用大才,又暗含词人勉励张仲固帅兴元只是牛刀小试,今后必能为国大用。C.本篇语言颇为精练,善于化用前人诗句,如“山川满目泪沾衣,富贵荣华能几时“原是唐 代李矫的诗句,但词人却能一扫消极情绪,以之恰到好处地描写了热泪纵横的爱国情景。D.词的最后两句,以对方思念自己的方式来表达词人对友人别后相思的满腹离愁,这种抒 情方式与“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的诗句,有异曲同工之妙。(2)本词的结构颇为紧凑,请结合全词作简要分析。【答案】(1)D(2)上阕先追忆刘邦以汉中为据,重用贤才,多谋善战,剑指关中,开创汉朝基业的 雄豪意气:接着
51、笔锋一转,以“追亡事,今不见一句加以过渡:由历史的回顾转向眼下的 现实,既感慨再也见不到汉初风云际会,君臣相得的盛况,又痛惜眼前山河分裂、神州陆 沉的现状。怀古与伤今浑然一体,抒发了词人炽烈的爱国之情。下阕先从张仲同即将帅 兴元,词人心中对友人的依依不舍的沉恨离愁写起;接着以“回首处”二句加以过渡:想象 离别之后友人望雁寄情的孤独和词人对友人的相思痛苦之情。离别与相思融为一体,抒发 了词人与友人之间的深厚感情。【解析】【分析】(1) D项,以对方思念自己的方式抒发了词人对友人别后相思的满腹 离愁错。君思我,同首处,正江涵秋影雁初飞”一句,从对方思念自己着笔,写孤独的友 人望雁寄情,寓情于景;“
52、安得车轮四角,不堪带减腰围”一句,从白己思念友人出发,写 留别苦情和别后相思。故选D。(2)上阙开篇点题,首句词人提到“汉中,自然地联想到汉朝基业的建立。他满怀报国 之志,渴望光复故上。接着“想剑指三秦三句,词人追忆了汉初三杰辅佐刘邦建立汉朝基 业的历史往事,写出了刘邦开创基业的雄豪意气,也表达了自己渴望光复故土,洗去金军 侵略耻辱的一腔报国之志。然后词人笔锋一转,由追亡事,今不见”过渡,由历史的回顾 转向眼下的现实,既感慨再也见不到汉初风云际会,君臣相得的盛况,又痛惜眼前山河分 裂、神州陆沉的现状。最后抒情:“胡尘未断”和“塞马空肥,既写出严重的民族危机,又 抒发报国无路的悲愤。怀古与伤今浑
53、然一体,抒发了词人炽烈的爱国之情。下阕先从张仲 同即将帅兴元写起,表达词人心中对友人不舍的离愁。“更草草离筵三句,以更字领 起,纵笔直抒沉恨离愁,充分揭示出别离时的愁苦心境。接着以“回首处”二句加以过渡; 想象离别之后友人望雁寄情的孤独和词人对友人的相思痛苦之情。于是“安得车轮四角, 从对方思念自己着笔写留别苦情;“不堪带减腰围”,从自己思念友人出发写别后相思。综 上分析,本篇结构颇为紧凑,可以这样回答本题:上片只有两层意思,其问以“今不见,但 山川满目泪沾衣”过渡,既感慨再也见不到汉初风云际会,君臣相得的盛况,又痛惜眼前山 河分裂、神州陆沉的现状。这样,就使怀古与伤今浑然联成一体,可以全而地
54、表达词人炽 烈的爱国之情。下片在结构安排上也有相似之处,即从张仲同写起,以“回首处”二句过 渡,接写作者的愁怀。故答案为:D:上阕先追忆刘邦以汉中为据,重用贤才,多谋善战,剑指关中,开创汉朝基业的雄 豪意气:接着笔锋一转,以“追亡事,今不见”一句加以过渡:由历史的回顾转向眼下的现 实,既感慨再也见不到汉初风云际会,君臣相得的盛况,又痛惜眼前山河分裂、神州陆沉 的现状。怀古与伤今浑然一体,抒发了词人炽烈的爱国之情。下阕先从张仲同即将帅兴 元,词人心中对友人的依依不舍的沉恨离愁写起;接着以“回首处”二句加以过渡;想象离 别之后友人望雁寄情的孤独和词人对友人的相思痛苦之情。离别与相思融为一体,抒发了
55、 词人与友人之间的深厚感情。【点评】此题考查学生对诗句内容、技巧以及情感的把握的能力,属于综合考查题。解 答此题既要对诗歌进行整体的把握,又要对诗歌的局部进行恰当的分析。在理解每一个选 项时,要仔细分析选项中赏析的每一个重点,对诗歌的内容、情感、主题、意象、意境等 进行分析概括。此题考查鉴赏诗歌结构的能力。此类题解答,第一步:点明结构技巧的类型名称。第二 步:结合诗句内容进行具体分析。第三步:从结构和内容两个角度分析其作用。这首词上 阕先追忆刘邦以汉中为据,重用贤才,多谋善战,剑指关中,开创汉朝基业的雄豪意气; 接着笔锋一转,以“追亡事,今不见”一句加以过渡:由历史的回顾转向眼下的现实,既感
56、慨再也见不到汉初风云际会,君臣相得的盛况,又痛惜眼前山河分裂、神州陆沉的现状。下阕先从张仲同即将帅兴元,词人心中对友人的依依不舍的沉恨离愁写起:接着以回首 处”二句加以过渡;想象离别之后友人望雁寄情的孤独和词人对友人的相思痛苦之情。离别 与相思融为一体,抒发了词人与友人之间的深厚感情。.阅读下而这首唐诗,完成各题。津州馆中与诸判官夜集岑参弯弯月出挂城头,城头月出照凉州凉州七里十万家,琵琶一曲肠堪断,河西幕中多故人,花门楼前见秋草,一生大笑能几回,胡人半解弹琵琶。风萧萧兮夜漫漫。故人别来三五春。岂能贫贱相看老。斗酒相逢须醉倒。凉州七里十万家,琵琶一曲肠堪断,河西幕中多故人,花门楼前见秋草,一生大
57、笑能几回,胡人半解弹琵琶。风萧萧兮夜漫漫。故人别来三五春。岂能贫贱相看老。斗酒相逢须醉倒。【注释】凉州:甘肃武威,河西节度使设于此地,写作此诗时,岑参在凉州做客。凉州 河西节度使幕府中,使人有许多老朋友,常欢聚夜饮。(1)下列对这首唐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首句写月亮从地平线上升起,次句写月亮在城头升高。月光的照耀,清晰地呈现出了凉 州城的全貌。B.诗歌四五句两次出现琵琶声,所指内容情感相同,都表现了琵琶演奏的缠绵俳恻,哀婉 动人的特点。C.诗歌前六句写环境,用顶针手法,句句用韵,两句一转,构成轻快咏唱的情调,表现凉 州的宏大繁荣。D.本诗和范仲淹的渔家傲都写边城,写秋天,写少数民族音乐
58、,但二者表现的时代气 氛有很大不同。(2)岑参是盛唐诗人,本诗的盛唐气象是从哪些方面表现出来的?诗结合具体诗句分析 【答案】B(2)凉州城人烟阜盛,繁华安定。“凉州七里十万家,胡人半解弹琵琶”,写出了凉州 人口密集、歌舞升平的景象,表现了盛唐气象。渴望建功立业、奋发有为。“花门楼前 见秋草,也能贫贱相看老”,表现诗人想要建功立业、掌握自己命运的豪迈之情。对前 途充满信心、豪迈乐观。 ”一生大笑能几回,斗酒相逢须醉倒中的笑”,表现出对生活、 对前途的信心,醉倒”是豪迈乐观的醉,让人感受到了盛唐的时代脉搏。【解析】【分析】(1)B项,诗歌四五句两次出现琵琶声,所指内容情感相同,都表现 了.”错误,
59、从诗中来看,两处所提到的琵琶声内容和情感是不相同的,第一次,胡人半 解弹琵琶,这是指凉州城荡漾着的琵琶声,表现出凉州城的歌舞繁华和平安定,带有浓郁 的边地情调:第二次,“琵琶一曲肠堪断,这是指宴会上的演奏,由“肠堪断”可知,此时 的琵琶声应是哀婉动人的。故选Bo(2)盛唐气象在宋元明清时代是一个文学批评的专门术语,指盛唐时期诗歌的总体风 貌特征,即“既笔力雄壮,又气象浑厚,明清诗论家常把雄壮、浑厚”二者(有时合称雄 浑)作为盛唐诗歌的风貌特征,并称之为盛唐气象,具体表现在政治的强大、经济的兴 盛和诗人情感的豪放上。如诗歌三、四句,凉州七里十万家,胡人半解弹琵琶,七里十 万家,勾画出凉州城这座西
60、北重镇的气派和风光,后一句是说在月光下的凉州城,荡漾着 一片琵琶声,这里写出了凉州城的歌舞繁华、和平安定,这里可以看出“盛唐气象;如第 九、十两句,“花门楼前见秋草,也能贫贱相看老”,这里是说时光迅速,又到了秋天草黄 的季行了;岁月催人,不能互相看着在贫贱中老下去,言下之意是要赶快建立功业,这里 可以看出“盛唐气象”:如最后两句,“一生大笑能几回,斗酒相逢须醉倒,笑字流露出对 生活前途的信心,宴会中不时地爆发出大笑声,这样的欢会,这样的大笑,一生中也难得 有几回,老朋友们端着酒杯相遇在一起,能不为之醉倒!“醉倒”展现出人物情怀的豪放, 这里也可以看出“盛唐气象”。考生围绕这些方而进行答题即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教案
- 企业财务审计管理中的风险控制
- 海洋资源验收管理办法
- 企业团队建设行政人事部策略
- 民生改善提案管理办法
- 互联网金融服务招投标合同模板
- 汽车物流仓储协议
- 建筑空调工程延期合同协议书
- 专利权交易合同
- 河道综合治理工程合同
- 过敏性结膜炎课件
- XX学校推广应用“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工作实施方案
- 2023年贵州黔东南州直事业单位遴选工作人员42人笔试参考题库(共500题)答案详解版
- 初三九年级英语英语英语语法填空附答案附解析
- 2022年广西建筑工程质量检测中心限公司第一批次人才招聘(79人)上岸笔试历年难、易错点考题附带参考答案与详解
- 中国煤矿粉尘危害防治技术现状及发展方向
- 书屋业务管理及管理知识培训
- 儿科肺炎喘嗽护理查房
- GB/T 16739.1-2023汽车维修业经营业务条件第1部分:汽车整车维修企业
- Excel表智能手工钢筋抽料表(傻瓜式)
- 职业生涯规划大赛 职业生涯规划书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