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文言文教案3篇_第1页
关于文言文教案3篇_第2页
关于文言文教案3篇_第3页
已阅读5页,还剩4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关于文言文教案3篇关于文言文教案3篇在平凡的学习生活中,我们最不生疏的就是文言文了吧?文言文是指用文章语言,而不是日常语言写的文章。是不是有许多人没有真正理解文言文?下面是我采集整理的文言文教案3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文言文教案篇1【教材分析】(学奕)是一篇叙事明理的文言文,选自(孟子告子),讲述了围棋高手弈秋教两个学生学下围棋,因两个学生的学习态度不同,二人学习结果也悬殊不同的故事。告诉人们,并不是他们的智力有别,而是后者不消心学习,三心二意,天然学欠好知识。故事告诫人们学习要专心致志,不能三心二意的道理。课文文辞凝练,寓意深刻,是孟子的传世名篇。(两小儿辩日)选自(列子汤问)。讲的孔子路

2、遇两个小孩在争辩,凭自己的直觉,一个以为太阳在凌晨离人近,一个以为太阳在正午离人近,为此,各持一端,争论不下,就连孔子这样博学的人也不能作出判定。这个故事具体表现出了两小儿擅长观察、讲话有理有据和孔子实事求是的态度;也讲明宇宙无限,知识无穷,再博学的人也会有所不知,学习是无尽头的。【学情分析】(文言文两则)是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第一组的第一篇讲读课文,也是小学生第三次接触文言文。虽然学生以前接触了两篇文言文,对文言文的语言特点、学习方法已有了接触和了解,但前两篇相比本文来讲比较粗浅。由于文言文与现代白话文相比,在词语、句式等方面差异不同较大,因而能否正确地断句,流利地朗读,是首先碰到的困难。从理

3、解课文内容方面看,课文所写的事情和其中蕴含的道理并不难理解,难点在于让学生弄明白每句话的意思。只要句子的意思弄懂了,能力正确地断文句把句子读通畅。【教学目的】1.学习对照注释,借助工具书疏通课文,了解故事内容,把握学习文言文的一般方法。并能用自己的话讲故事。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节拍停顿得当、讲究抑扬顿挫。3.理解重点文句,能从课文中领悟道理。4.对文言文产生一定兴趣,并尝试在课外读一些文言文。【教学重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教学难点】学生根据注释读懂课文内容,弄明白每句话的意思。【教法学法】范读示范法、朗读指点法、点拨探究法、情境教学法。【课前预备

4、】1.老师预备多媒体。2.学生预习课文。【课时布置】2课时。【教学流程】第一课时一、引读“单元导读。1.了解单元学习重点。2.提示学期学习重点。二、简介孟子,导入新课。1.出示名言,指名朗读。“不以规矩,无以成方圆。、“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师问:大家知道这些句子出自何处吗?(孟子)你对孟子这个人又有哪些了解?学生沟通、老师补充。2.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孟子的一篇经典之作(学弈)。板书课题“弈字是什么意思?“学弈呢?三、范读引领,初读感悟。1.自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对个别难度的句子,对照译文多读几遍。同时圈出难理解的词语,在相应的地方标上注释或记号。2.解决生字词。hnghz

5、huf学奕鸿鹄弓缴弗若之矣3.老师范读。要求:边听边想教师在读这篇文言文时与平常读课文有什么不同?教师读的和你们读的有什么不同?总结:教师读的速度比较慢;在句中的停顿比较多;读出了不同句式的语气。4.指点学生朗读课文。通过指名读、赛读、齐读等。多种形式的练读,解决学生学习文言文难度通畅的困难。四、研读探究,理解文意。1.学生对照文后注释,自己尝试弄懂每句话的意思,理解故事的内容。2.提出疑问,讨论解决。如:“之在不同句子里的意思不同;“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是什么意思?这句话中的“之是指哪个人?“弗若,不如;“为是其智弗若与,在这句话里,“为应读第四声;然,这样等。3.学生对照注释,讲解自己对文

6、中语句的理解,老师及时讲解学生理解中的难点。4.同桌互讲故事内容。五、再读课文,领会道理。1.请同学们再次认真读课文,想一想两个人各是如何学下棋的?“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其中一个人专心致志,只听弈秋的教诲,留意力特别集中,一心一意;“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而另一个人固然在听着,可是他心里总以为有天鹅要飞过来,想拿弓箭去射它,学习时留意力不集中,三心二意。2.学得结果怎么样?“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固然后一个人同前一个人一起学习,却学得不如前一个。3.学习的结果不同是智力的问题吗?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学习、做事必需专心致志,不可三心二意。六、再读课文,总结

7、学法。1.自在读课文,试着背诵。2.想一想我们是如何学习这篇课文的?总结:多朗读-看注释-懂句意-释全文-明道理七、作业超市。自选其二:1.抄写课文,并用自己的话讲讲课文的意思。2.分小组、分角色表演课本剧。3.选读“拔苗助长、“守株待兔、“掩耳盗铃、“鹬蚌相争等粗浅易懂、故事性强的文言成语故事,并尝试用学过的方法学习。板书设计:学弈一人专心致志学有所成一人三心二意一无所获第二课时一、品读名句,激趣导入。1.出示孔子名句:“三人行,必的我师焉。“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你们知道这两句话是谁讲的吗?孔子2.学生展现采集到的有关孔子的资料。孔子名丘,山东曲阜人,春秋时期有名的教育家、思想家

8、、政治家。孔子教过的弟子有三千多人,其中贤者七十二人,可谓学识渊博,可他也曾被难住过,想不想知道是谁,用什么问题把他难住了?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一课中的第二则文言文。3.板书课题,齐读课题。二、梳理学法,自学课文。1.自在读课文,凭自己的理讲解评说讲课文重要讲了一件什么事?2.想想我们是如何学习(对弈)的?一是要多读课文;二要结合注释理解句意;三要把句意串起来读懂全文;四要明白一个道理或意境。3.学生自学课文。三、鼓励测试,沟通感悟。出示测试题,各小组抢答积分,评出优胜学习小组。1.回答下列词语在文中的意思。游:其:为:也:如:此:乎:始出:小儿:2.沟通共议。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斗,问其故。东

9、游:向东游学。辩斗:争辩,争辩。这句话的意思是:有一天,孔子到东方游学,看到两个小孩为什么事情辩论不已,便问是什么原因。师追问:关于这句话,你还了解什么?预设生答:全文总起句,交代了事情的起因。出场人物有三个:孔子和两个小孩孔子虚心,不耻下问;两小儿的争辩很精彩,连孔子都吸引了。指点朗读:你想如何读这句话?指两生读,评价,自读。一儿曰:我已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一儿以日初出远,而日中时近也。以:以为。去:离。日中:正午。这句话的意思是:一个孩子讲:我以为太阳刚出来的时候离人近,到了正午时候远。一个孩子以为太阳刚出来的时候离人远,而正午的时候近。引领学生理清两个小儿的观点。相机板书:日始

10、出日中一儿近远一儿远近一儿曰:日出处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此不为近者大而远者小乎?一儿曰:日出处苍苍凉凉,及其日中则如探汤,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及:到。盘盂:盛东西用的器皿。为:原因。探汤:把手伸进热水里。理清两个小孩各自的理由,老师完善板书:日始出日中一儿近大:如车盖远小:盘盂一儿远冷:苍苍凉凉近热:如探汤他们分别从什么角度讲的?视觉和感觉一个以为太阳初升时离人近,一个以为初升时离人远。同样的事物太阳,两个小孩从不同的角度观察,得出了不同的结论。看来,看事物的角度不同,所得的结果也就不一样。孔子不能决也。两小儿笑曰:孰为汝多知乎?决:判定。孰:谁。汝:你。知:知识。整句话的意思讲,孔

11、子不能判定,两个小孩笑着讲:谁讲你的知识多呀?师:孔子被尊称为圣人,是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形象何其高大,可是面对两个小儿关于太阳远近的争辩,竟然不能决也。你怎么看这个问题?从“两千多年前,人们的科学还不够发达,对于宇宙的探寻求索还不够深切进入,不知道情有可原。“学习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很了不起。“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就是渊博与孔子,也一定有自己不知的知识。四、再读课文,领会道理。1.朗读课文,看哪组能读出古文韵味。2.通过这篇古文的学习,你明白了什么?两小儿擅长观察,讲话有理有据。孔子谦虚慎重,实事求是的态度。认识事物的角度不同,所得的结果就不一样。宇宙无限,知识无穷,学无尽头的

12、道理。五、作业超市。自选三项完成1.练习有感情背诵课文。2.你赞成哪一个小儿的观点,请你用科学知识讲明你的观点。课后查一查相关资料吧。3.以表演的形式复述课文内容,看哪组理解得好4.推荐几篇文言文自学,(精卫填海)(女娲补天)等。板书设计:两小儿辩日日始出日中一儿近大:如车盖远小:盘盂一儿远冷:苍苍凉凉近热:如探汤文言文教案篇2教学要点:1、有感情地诵读全文,并能背诵。2、领会作者由乐到悲的思想感情。教程要求:一、导入课文问:大家能否喜欢中国的毛笔书法?书法是中国的国粹,先请同学们欣赏一幅字画作品:王羲之的(兰亭序帖卷)。我们从这精致华美的书法作品感遭到了中国书法艺术的美,也读出我们中国象形文

13、字的古雅与优美。王羲之有书圣之美称,东晋穆帝永和九年三月三日,他和诸多名士共四十一人宴集于会稽山阴之兰亭出示图片。与会者临流赋诗,各抒怀抱,记下了他们的千古风流,王羲之为这些诗作的书序(兰亭集序),更以其文采书艺双绝而脍炙人口。今天我们不仅欣赏到其书法美,还要跟大家一起来欣赏其文章的美。二、听录音再出示碑贴全文三、自在读四、赏析第一段本文记叙了此次兰亭集会的盛况,让我们先来看,这是如何的一个集会?时间、地点、事由、人物、景析:崇山峻岭、茂林修竹、清流急湍、映带阁下作者用简洁雅净、铿铿有致的语言,写出了宴集之地优美的天然风光。崇山峻岭,气势高峻;茂林修竹,幽深静谧;明澈溪流,干净明朗;湍急的流水

14、,飞花溅玉,这些景物明澈明朗,而又生机盎然。析:引以为流觞曲水文人都是高雅之士,因而,他们的聚会免不了酒与诗,酒是感情的催化剂,诗是情感的产品,他流觞曲水把盛酒的杯放在水面上循曲水而下,流到谁的前面,谁就取来饮酒,于是诗兴大发,他们纷纷临流赋诗。虽无丝竹管弦之兴,然而能够畅叙幽情,各抒怀抱。出示流觞曲水图片,伴白:看到这幅图,似乎光阴倒转,回到兰亭集会上,仿fo看到了这些雅士间儒雅的风度和诗意人生,这种美妙的聚会自此以后成为千古美谈。直到今天,每年三月三日,有很多书法家、画家、文学家都会聚集此地,流觞曲水,借古人之地,抒现代人的豪情。天朗气清,惠风和畅。仰俯。接下来,乘着快意,信步登上兰亭的最

15、高处。作者仰看,世界是如此阔大,宇宙是如此浩渺;俯视,大天然万物是如此茂盛兴盛,生机盎然。王羲之,纵展目力,开畅襟怀,要把大天然的美景尽收眼底。使自己的感官得到最大的享受,尽享人生的快乐。作者发出由衷的感慨,信可乐也。这着实是人生的极致。这种乐是对兰亭美景的沉醉,是来自于兰亭集会的酣畅。五、再读第一段。女生读六、范读第二段人们常讲:好花不常开,好景不常在,天下没有不散的筵席,看看在接下来的一段中,又表现了作者什么心情?找出最能具体表现出作者情感的一个字痛。痛苦?痛心?痛惜?悲伤痛苦?不忙作答,先看作者是因何而痛?俯仰:指社会人事的应酬进退相联。人要真实地生活在现实里,总要与各种人、事打交道,这

16、就是世俗生活。怎样面对世俗生活,作者概括了两类不同的人生态度。或取诸怀抱,悟言一室之内:把自己的襟怀抱负,在室内畅谈。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就着自己所喜好的事物,寄托自己的情怀,不受约束,放纵无羁地生活。这两种人生态度可取吗?能否有更积极的人生态度,比方,就着自己的才干,到社会上去发挥人生的抱负?讲析:王处的时代是政治极为严酷、社会极剧动乱的年代,天下名士,少有全者,很多有名的文人都死在残暴的权利斗争中。因而,天下名士,首要任务是保全性命。因而,他们有一人谈玄悟道:悟言一室之内,有的人归隐山林,放浪形骸之外。正如王羲之在文中写道:虽趣舒殊,静噪不同,当欣于所遇,暂得于己,快然自足。他们沉醉于

17、一时的快乐,寻求临时的知足。可就一时的知足和沉醉中,岁月流逝,青春已经不再,而功业无成,作者天然发出人生的感慨曾不知老之将至。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人生就是这样永无尽头地寻求知足而又不断地厌倦,既充斥了快乐也充斥了无尽的烦恼,怎能不感慨万分。向之所欣,已为痕迹,犹不能不以之兴怀。往昔的盛会已化为记忆犹新的往事,过去曾有的欢乐,已如流水向东而去,这真是胜景不常,胜筵难再,这怎能不让人黯然神伤。况修短随化,况且人的寿命的长短,要听凭造化,无论寿命的长短,其结果是殊途同归,终期于尽,人老是要死亡,任何有情的生命都无法抗拒时间的无情吞噬,死亡是如此强大而无法抗拒,因此个体的生命在它的面前

18、是如此的渺小而软弱,也无法回避对死亡的考虑,作者在对死亡的观照中,再次感遭到人生之痛。这种痛是痛什么?是痛惜之情,是对人生短暂,世事无常的痛惜。七、指点全文诵读。个别读,男生集体诵读八、赏析第三天然段。找出表达其情况的词:悲悲与痛是一样的情感吗?不一样,让我们先来看看他为什么悲?悲什么?作者为什么悲,与他的人生观有着亲密的关系,找出这句话:固知fo教、道教徒老是把生死看得很虚无、很超脱,他们一生死生,齐彭殇,可我们不是神仙道人,是血肉之躯,要珍爱生命,士大夫当兼济天下,去实现自己的抱负。可这种生活观在我看来是何等的虚伪可笑。正由于我对生命是如此的珍爱,因而,每贤者。我悲古人,由于我对生命的体验

19、和古人对生命的体验是何其类似;我亦悲后人,后之观今,亦由今之视昔,后人读我的文章,如同我读古人的文章一样,他询问古今,发出叹伤。这里的悲不同于上一段的痛,是对个体之痛的理性考虑,是由己悲人,愈加深刻感人。人类社会从古至今迈进了多少年,人类文明的发展也是今非昔比,但无论世界怎么变化,人类对生命实质生命、青春、痛苦等等的体验却是一致的,王羲之也恰是道出了这种千古同悲,才如此深深地感动了我们。读最后一段。九、朗读。十、小结全文:作者由兰亭盛会写起,极写盛会之乐。可大凡美景盛事,都极易引发人的愁思和感慨,面对兰亭美景,忍不住兴尽悲来,感慨万千,进而展开议论,抒发了人生苦短,命运难测的痛惜之情,由己悲人

20、,沟通古今。全文情景交融,文简而意深,不愧为千古名篇。十一、尾声:文章最后一句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我们今天读他的文章,是后之贤者,应该有很多新的感悟。结合历史人物,谈谈你是如何认识王羲之对人生的感悟,你对人生有什么新的体验?我以为王羲之的人生观不消极,叹伤并不等于消极,历史上叹伤人生的往往是最富有创造价值的人士,比方曹操、李白,曹操在的诗中写道人生几何,对酒当歌,譬如早霞,去日苦多,但这并不阻碍他成为乱世英雄,恰是由于他们对人生充斥了执着,对岁月的流逝才如此叹伤。王羲之的文章多在是消极其表,执着其里,王羲之在书法上的卓著成就恰是他对抗人生虚无的最执着的努力。文言文教案篇3关于高考文言文试

21、题的选材近年来高考文言阅读材料多从经典史籍中(可能是为了突出典范性)选取。字数在四五百阁下。(1999年574字,20 xx年400字阁下)已成稳定形式。20 xx年海淀区模仿卷最短的只要294字。上海卷只180字阁下。1993年选自(新唐书-姚崇传),主人公姚崇;1994年选自(唐语林-识鉴),一讲为(宋书孝义传)主人公何子平;1995年选自(隋书-列女传),主人公郑善果母;1996年选自(宋史-郭永传),主人公郭永;1997年选自唐人刘肃的(大唐新语),主人公权善才;1998年选自(宋史-忠义一-李若水传),主人公李若水;1999年选自(北齐书-苏琼传),主人公苏琼;20 xx年选自(三国

22、志-魏书-胡质传)裴松之注引孙盛的(晋阳秋)一书;合写胡质、胡威父子清慎廉明因此享有卓越声誉的20 xx年选自(田单传)主人公田单20 xx年选自(史记.李广将军列传)主人公李广20 xx年选自(资治通览唐纪八)主人公裴矩以上选文的共同点均为浅易的文言文内容上:材料所牵涉的人与事或相夫教子、事亲至孝,弘扬民族传统美德;或古代贤臣良吏,勤政爱民、廉洁奉公、刚直抗上、执法如山等既符合于传统的道德规范,又不失现实教育意义。把握正确的阅读文言文的步骤由于考试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它具有不准借助任何工具书,只能独立解题的特殊性,不少考生心理上比较紧张,经常是读完一篇就去选,事实上这是极不正确的,一般来讲,

23、文言试题解题阅读可分三步走:第一步:整体阅读。要求1、集中心思稳住神,浏览或跳读一遍。2、能大略明了什么时间、什么人、什么事、前因后果、谁讲什么话,能懂六七成即可。第二步:细读题目要求1、一一落实要求答题的字、词、句、段所在,一般来讲,运用所学的知识,较易题能够在这一步基本完成,要充足利用所给选项,运用比较法、排除法根据是非准偏,选出正确项。2、利用好最后那道题(还有11实词解释题和14题句子翻译题)由于此题相当难,但命题往往讲有一项不符题意,那么就是讲其他三项都是正确的,就是有一项毛病也往往是个小问题。那么通过看最后一题,就会马上了解全文内容,再去读一遍,往往事半功倍,全文内容马上会成竹在胸

24、。第三步:重读全文。从更高的条理上认知全文。这一步大致相当于精读研读的水平;同时也能对前两步出现的偏误作纠正,因而是一个深切进入兼复核的经过。十分提示:有些学生在读文言段时,对自己要求太高,第一遍没读懂就心急火燎,在个别语句上纠缠,非要字字句句弄个真相大白不可,结果反而难以明其大意,学生当中这种情况存在非常普遍。老师必需要让学生明白,高考所选文言语段一定不会容易到一看即懂的地步,第一遍看不大懂是很正常的。所以一定要让他们坚持良好心态,调动各种手段,借助各种力量,擅长前后推导,一步步走完解读经过。在解决个别难点和正确把握文意、精确翻译文句时。要擅长借助字形分析和邻里相推,来正确断定实词词义,观照

25、语言环境把握虚词用法。要有排除干扰的意识,例如古今异义的干扰,防止望文生义,以今释古。高考文言段不会脱离课本知识另起炉灶,所以要擅长知识迁移,联络已有知识尤其是常用词的常用义项和常见虚词的一般用法来推出新知。另外,从以往高考来看,不少考生在做文言题时丢分往往丢在不留意审题上,例如问的是“全都直接表现某某人热爱国家、不畏强敌的言行的一组是哪项,有些考生往往忽略“直接或“言行这样的主要词语,造成所答非所问。或者是平常训练多了,造成一种心理定势,当出现“间接表现了或“反衬出之类要求时,又不能进行正确答题了。因而,在做文言练习时,老师要多加引导,切实完成文言应试阅读步骤留意审好题,使学生能多积累一些考

26、试经历体验。应该讲文言解题的三步阅读法是经过很多学子高考实战检验而总结出来的一条科学有效的应试方法,复习当中必需让学生加以把握和运用。能够少走许多弯路。切记!实词答题技巧1、字形推断法(形训法)汉字属于表意体系的文字,且形声字占80%以上,“形旁给我们推断词义带来有利的条件。常见形旁的词义指向:形旁从钅金、木、氵水、火、土者词义与五行有关;从刂刀、弓、矛、戈、斤斧、殳sh者与兵器有关,从马、牛、羊、豕、犭、鸟、虫者与动物有关。从言、辶走、刂心、彳行者与人的行为有关。其它还有:禾-五谷、贝-金钱、皿-器具、纟-丝麻、宀-房舍、求-毛皮、隹zhu-鸟雀、冖-覆盖、歹-死亡、月-肉、页-首、自-鼻、

27、目-眼、尸-身体如(念奴娇)“樯橹灰飞烟灭中的“橹:木制的船具。“不易之论“自怨自艾中的“刊“艾从形旁上看均应该与“刀有关;再如“君径造袁所寓之法华寺一句中“造字的意义。“造的义符为“辶,联络下文“袁所寓之法华寺,不难揣测与地方关联的词义应该是“到“去的意思,“造的其它意义“制作“成就显然与文意不符。“过也同理,可以译为“访问之义。有很多学生对20 xx年春季北京卷试题中“袖空牒窃印中的“牒字不睬解,而实际上“牒字是形声字,“片是其形旁,甲骨文中取“木之右半为“片,本义就是“木片,众所周知,古代发明纸张之前人们都把字写在木片或竹片上,所以“片又被引申为“文件、文书之义,因而但凡以“片为形旁的字

28、如“版“牌“牍等都有“文件、文书的意思。学生假如能有从字形去分析判定的意识,问题往往就能迎刃而解了。2、语境推断法。高考考察的实词90%以上是具有多义性的,因而在翻译时要紧紧捉住上下文,理解推断。如:93年六省一市高考试题13题要求选择文末“子访得之的“访字的意思:A、咨询B探望C、寻求D、访问联络上下文内容,李衡临终告诉儿子,自己生前曾购置有“千头木奴,只要“寻求一义适宜,其余三个义项均不合文意。99年试题13题“资产巨富,在郡多有前程的“息也有六个义项A、气息B、休息C、熄灭D、后世昆裔E、利息F、前程3、课文迁移法试题中出现的一些实词解释,其实课文中已出现过,可联络课文相应迁移。如:94

29、年高考“扬州辟从事吏同课文的“连辟公府不就中的“辟;97年高考“飞骑因番请见,先涕泣不自胜同课文的“沛公不胜杯杓中的“胜;上海卷中“不肖人也,不足爱也同课文“向使六国各爱其地中的“爱;“既有令名,复求寿考同课文的“便言多令才。20 xx年仿真卷第五篇25题B项中“伐其功跟课文(屈原列传)中“平伐其功中的“伐均是“夸耀之义。4、成语印证法成语中保留了大量的文言词义,联络成语,加以印证,对判定文言词义会有很大的帮助举例讲明:务耕织,修守战之具务农,从事势拔五岳掩赤城出类拔萃,超越腥操并御,芳不得薄兮日薄西山,接近括号内词语加点字的意义是我们平常熟悉的,借助熟悉的词义,就能推断文言语句中加点的词义。

30、又如:95年试题12题“在官清恪,未尝闻私中的“恪是“慎重而恭敬意,同成语“遵守不渝中的“恪同.“吾亦望汝副其心中的“副与成语“名副其实中的“副同(符合)16题“或妄嗔怒中的“妄与成语“轻举妄动中的“妄义同。(胡乱),文句翻译题解题时可用代入成语的方法检验一下。5、对句判定法(语言构造推断法)古人行文常讲究对称,处于对应位置的词语往往在意义上一样、相近或相反、相对的特点。我们可据之进行判定。A、不积跬步,无以致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跬与小对应,从足即推断为小步,半步)B、追亡逐北亡.北对应,均为溃败。常用战败,北即败C、忠不必用兮,贤不必以以,对应用,被任用D、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

31、腰与戴对应,动词,腰戴E、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族秦者秦也,非六国也族字义同“灭字又如:91年18题“顽鲁者亦当矜怜中的“顽鲁义:A、愚笨而鲁莽B、执拗而粗鲁C、顽皮而愚笨D、愚蠢而愚笨孤立地看似乎都讲得通,但由于这句话同下面“贤俊者自可赏爱构成整句。因而,你只需了解“贤“俊是在古文中是“有能力之义,就很容易能选出D项这一正确的答案。6、语法分析推断法根据汉语语法知识,主语、宾语大多是由名词、代词充任,谓语大多是由形容词、动词充任,定语是由名词、代词充任,状语是由副词充任。根据词在句中的语法地位来推断它的词性,进而推知它的词义。如:(鸿门宴)中“范增数目项王中的“目字,它前有状语,后带宾语,

32、用如动词,既不能理解成“眼睛,也不能仅理解为“看,应该理解为“用眼睛示意(促织)中“欲居之以为利,而高其直,亦无售者中“高字上带宾语,用如动词,联络原文,可推断为“抬高。20 xx年试题13题“取樵炊灶中的“樵前跟动词,因而应是名词,译为“柴薪除了以上一些常见的方法之外,一些参考书上还列出了“通假推断法“词语构造推断法“比较推断法等。翻译文言实词要十分留意同形异义现象和通假现象。文言文翻译方法翻译文言文,既要做到内容忠诚于原文,又要做到文字通畅流畅。翻译的基本方法大致能够概括为下面几点。一、落实。即落实原文每个词、每句话确实切意义。要通观全篇,细心研究字、词、句、篇。例如:(桃花源记)中的“男

33、女穿着打扮,悉如外人一句,有人把“外人译为“外国人有人译为“世外之人,理由是“桃花源是陶渊明空想的乌托邦其实这是一种误解。从(桃花源记)全文来看,后面还有“其中人语云:不足以外人道也。“其中人即桃花源中人,“外人即桃花源以外的人。二.坚持。即审慎地识别原文所表达的感情色彩,坚持原文的语气。例如(陈涉世家)中的“王候将相宁有种乎,句末的“乎相当于现代的“吗,似乎像疑问句。但是细审句子的语气,并不是有疑而问,而是表示陈胜愤慨的激情。三.调整。即对句子中的个别词序作需要的调整。古汉语的语法与现代究竟有所不同,有时就要调整词序。如(郑人买履)中的“何不试之以足?需要调整为“何不以足试之?然后再译作“为

34、什么不消脚试试鞋呢?四.增补。即翻译时要留意把原句中省略的字、词补充完好。如(登泰山记):“泰山正南面有三谷。中谷绕泰安城下,郦道元所谓环水也。要译成“泰山的正南面有三座山谷。当中一座的水道绕过泰安城的外边,那就是郦道元书里提到的环水。这样就便于读者理解。五.省略。即文言文中的有些虚词或客套话,现代汉语中没有相应的词语,而且也用不着,这就能够省去不译。例如(公输)中的“子墨子,不必译为“我的教师墨先生,译成“墨子或“墨翟先生就能够了。又如(曹刿论战)中的“夫战,“夫为助词,用于句首,无实际意义,不必翻译,译成“接触或“作战就能够了。这样既可使文字简洁,又符合现代汉语习惯。六、翻译要做到“字不离

35、词,词不离句,句不离篇外表考察的是句子翻译,但测试的重点可能还是在于某一实词、虚词或者文言句式,其中又以考察把握多义实词的能力为主,牵涉面广,因而讲,对文言译句的复习,当是以字、词、句基础知识的复习为基础。不管什么样类型的考题,都应该把确定重点词语和翻译时联络上下文作为解题的两个关键环节,打通了这两个环节,任何类型的考题都会迎刃而解。译好后务必审查,做到“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篇3、千万别漏了文段中或文段后的任何一个注解(有时题目的答案就隐含在注解中,如87年高考题)七、文言翻译的原则1、译文做到“信“达“雅2、翻译时做到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八、文言翻译的方法由于高考中采取直译的方式,因而,

36、翻译句子应该侧重以直译为主进行训练1、对照翻译。文言单音词对译为现代汉语双音词或多音节词如:“今行而无信,则秦未可亲也信物亲近2、换成今语。重要是一些古今同形异义词、通假字如:“祖父“妻子“受业-授业“尺寸之地中的“尺寸译为“一点点3、照录不译。古今意义一样的词:人名、地名、国名、年号、朝代、官职、典章制度等。4、删掉不译如:句首发语词、陪衬语素、构造助词、个别只起语法作用的连词。5、补充省略6、调整语序(以上六种方法视详细语境来运用,不可生搬硬套)摭谈高考古文今译的标准与技巧一、要精确翻译好每一个字,无论是实词还是虚词,要尽量做到字字落实,即符合“信。一般高考翻译的句子老是有几个主要词语,如

37、“其李将军之谓也?的“其,假如翻译不出,就直接影响翻译的效果。有些省高考阅卷组以至规定,把这些主要参与作为采分点,不翻译出来就直接扣分。如下面这些句子,有哪些是主要词语必需翻译精确的呢?1、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出师表)2、吾闻庖丁之言,得养生焉?(庖丁解牛)3、自今已往,吾其无意于人世矣!(祭十二郎文)4、余方心动欲还,而大声发于水上(石钟山记)5、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游褒禅山记)上面这五句,每一句都有重点词语。如“心动意义为内心恐慌,“极则是尽情享受。我们在平常积累文言知识和做考试题目时候,要留意两类词语。实词中要留意多义词,尤其是古今异义词,如

38、“恨在文中意义为“遗憾;虚词意义往往不固定,如3、5两句的“其,前一个在句中起忖度强化语气的作用,后一个表示自己,“焉则有兼词“于之和句末语气词两种用法,第2句意为“从中。假如捉住这些点,句子翻译就能够迎刃而解。二、翻译的句子要通畅,要符合现代汉语语法,即符合“达。古代汉语有些句式与现代汉语相距太远,如省略句、定语后置句、被动句和状语后置句,就需要根据现代汉语的习惯来翻译。如:6、今以钟磬置水中(石钟山记)7、激昂大义,蹈死掉臂(五人幕碑记)8、大阉之乱,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四海之大,有几人欤?(五人幕碑记)这三个句子分别是省略句、被动句、定语后置句。文言省略的成分有介词、动词,缺少句子主语宾

39、语的必需补充完好。被动句有的有被动标记“见“于“受等,有的没有,如第7句就要根据句意补充。定语后置句要把后置句的定语放到前面,如第8句应该译成“能够不改变他们志向的高官。状语后置句也应该调整语序,如第2句应该译为“从中得到养生之道了。而有些句子还要考虑语言环境,将句子蕴涵的语气具体表现出出来,如第6句必需把假设的句意译出来,为“假设如今把钟磬放在水里,这才通畅。三、对一些用了修辞方法的句子,还要译出原文的风格来,即符合“雅。常用的方法是补充成分、明确内容。如:9、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鸿门宴)10、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是谁之过欤?(季氏将伐颛臾)第9句用了比方,语言简约,翻

40、译时要符合语境恰当增长成分,而不能就文直译,应译为“人家是屠刀和砧板,我们是砧板上的鱼肉。第10句用了借代,翻译时能够把“虎兕、龟玉分别翻译为“猛虎、至宝;又如第8句的“四海也应该翻译为“天下,这样才真正具体表现出古文今译的标准。此外,对采取夸大、排比等修辞方法的古文,也要留意。把握了“信、达、雅的标准,可能还不能翻译好一个句子,有时候会碰到一些“难字难句。这时候就要根据“据文断义的技巧,根据文章的语境来揣测“难字难句的意思。如20 xx年北京春考:昔者弥子暇见爱于君。卫国之法,窃驾君车者罪至刖。既而弥子之母病,人闻,往夜告之,弥子矫驾君车而出。君闻之而贤之曰:“孝哉,为母之故而犯刖罪!与君游

41、果园,弥子食桃而甘,不尽而奉君。君曰:“爱我哉,忘其口而念我!这则短文写了弥子对母亲和君主的尊敬,正因如此,卫君才以为弥子“孝和“爱。这是对传统美德的歌颂。很多考生理解不了“不尽而奉君,或者对“忘其口而念我感到可意会而不可言传,是没有从整体上理解古文的缘故。文章讲了两个故事,根据上下文内容,“不尽而奉君是指“没有吃完桃子就献给卫君,为什么不另外摘一个呢?由于弥子吃这个桃子的时候感到十分甜。而“忘其口而念我是卫君在这样的情况下讲的,他没有批评弥子,而是替弥子找了一个台阶:“这是尊敬我啊,他忘了自己的口味而想到了我!这样上下文联络,文字就能够疏通了。很多考生就是用“据文断义的方法,将20 xx年春

42、考的“天下不多管仲之贤而多鲍叔能知人也。一句中的难点“多字译成“夸奖。另外,我们复习的时候要留意,高考古文今译的字、词、句,都是常见常用的,因而平常要多在常见的字、词、句上下功夫,不要一味求难;偶然碰到难的,我们也不要心慌,要擅长联络学过的知识点,结合文章内容来揣测,相信一定能够做好古文今译题。文言“互文的翻译古文中,有些构造一样或类似的短语、句子,处在对应位置上的两个或三个词语中能够近义互释、异义互补,结合起来表示一个完好的意思,这种修辞方式称为互文。互文有同义对应和异义对应两种情况。下面就来谈谈它们的翻译。1.同义对应(1)触风雨,犯寒暑,(捕蛇者讲)译:冒着狂风暴雨和严寒酷暑,(2)率疲

43、弊之卒,将数百之众,转而攻秦。(过秦论)译:率领着疲惫不堪且仅有几百人的队伍,转过来就进攻秦朝。(3)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出师表)译:在军事失利、形势危急的时候,我承受了先帝的任命。(4)遂通五经,贯六艺。(张衡传)译:于是贯穿了五经和六艺。(5)处若忘,行若遗。(答李翊书)译:静处或行动时都好似遗忘了什么。(6)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货殖列传序)译:天下的人熙熙攘攘,都为利而来,为利而往。(7)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沁园春雪)译:北国的风光,在千万里辽阔的国土上,都是冰封雪飘。从上面的翻译看出:同义对应的两个词能够相互解释,翻译时往往两词连用,如“

44、遗忘“贯穿“熙熙攘攘“千万里;或取共同义,如“触“犯译为“冒着,受任、奉命译为“承受的任务,“率“将译为“率领。2.异义对应(1)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陋室铭)译:谈笑和来往都是博学的人,而没有无学问的平民。(2)朝辉夕阴,气象万千。(岳阳楼记)译:凌晨和临近晚上有晴有阴,景象千变万化。(3)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出师表)译:秦汉时的明月和关隘,长期出征万里的人没有回来。(4)枝枝相覆盖,叶叶相交通。(孔雀东南飞)译:枝枝叶叶相覆盖,相交织。(5)地也,你不知好歹何为地!天也,你错勘贤愚枉做天!(窦娥冤)译:天地啊!你不分好歹、颠倒贤愚,真不配做天地啊!从上面翻译看出:对于异义

45、对应的句子,翻译时把两词连用即可,如“谈笑和来往的“凌晨和临近晚上“秦汉时“枝枝叶叶等。表官职变动的文言词语分类例释文言人物传记中,表官职变动的词使用多且复杂,弄清这些词义有助于精确理解文意。一、授予、提升官职类:征:由皇帝征聘社会著名人士充当官职。辟:由中央官署征聘,然后向上荐举,任以官职。荐、举:由地方官向中央推荐操行端正的人,任以官职。拜:授予官职。例如(张衡传)中:“永元中,举孝廉不行,连辟公府不就,安帝雅闻衡善术学,公车征拜郎中。选:通过推荐或科举选拔任以官职。(元史贾鲁传):“延、至治间选丞相东曹掾。除:任命,授职。(后序):“余除右丞相兼枢密使。授:授给、给予官职。(元史贾鲁传)

46、:“秦定初恩授东平路儒学教授。起:起用人任以官职。(元史贾鲁传):“鲁居丧服阕,起为太医都事。升:升官。(元史贾鲁传):“升鲁台都事。擢:在原官上提携。(元史贾鲁传):“擢户部主事。拔:提升原来没有官职的人。李白(与韩荆州书):“山涛人名作冀州长官,拔三十余人。二、调动官职类迁:调动官职,一般指提升。(汉书王尊传):“迁东郡太守。转、调、徙:调动官职。(张衡传):“再转复为太史令,衡不慕当世,所居之官辄积年不徙。补:补充空缺官职。(汉书王尊传):“太守察王尊廉,补辽西盐官长。改:改任官职。(宋史王济传):“改刑部详覆官。三.兼职、代理类:兼:兼任。(指南录后序):“余除右丞相兼枢密使。领:兼任

47、。(晋书袁乔传):“桓温镇江口,复引乔为司马,领广陵相。行:代理官职。(三国志魏书武帝纪):“太祖行奋武将军。署:代理、暂任。(汉书王尊传):“太守奇之,署守属监狱。权:暂代官职。(刘公嘉话):“时韩愈吏部权京兆。四、降职、免职类:贬:降职。(宋史唐介传):“帝怒益甚,贬介春州别驾。谪:被罚放逐或降职。范仲淹(岳阳楼记):“滕子京谪守巴陵郡。出:京官外调。白居易(琵琶行并序):“予出官二年。左迁:降职。白居易(琵琶行并序):“元和十年,予左迁九江郡即司马。罢、免:罢除、免去官职。此义同现代汉语。例略黜:废,贬退。柳宗元(封建论):“有罪得以黜,有能得以赏。五、就任类:视事:任职。(张衡传):“

48、视事三年,上书乞骸骨。下车:刚刚上任。“下车伊始。古代年龄的称呼不满周岁:襁褓2-3岁:孩提年幼:总角儿童:垂髫女孩子七岁:龆年女孩子12岁:金钗之年女孩子13岁:豆寇年华女孩子15岁:及笈之年女孩子16岁:碧玉年华女孩子20岁:桃李年华女孩子24岁:花信年华女子出嫁:摽梅之年男孩子8岁:龆年男孩子15岁:束发成童男子20岁:弱冠30岁:而立之年40岁:不惑之年50岁:知命之年60岁:花甲、耳顺之年70岁:古稀之年80岁:杖朝之年80-90岁:耄耋之年100岁:期颐礼仪风俗总角古代儿童未成年时束发为两结,形如角(祭妹文):必梳双髻。弱冠男子二十岁,结发戴冠,以示成年(子路侍生)冠者五六人。加笄(簪子)女子十五岁,始梳发成髻,以示成年。(孔雀东南飞):结发为床笫。婚姻六礼纳采、纳吉、纳征、请期、亲迎等六礼具备,婚姻关系始告成立刘兰芝再嫁太守家。归宁女子出嫁后回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