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谎意见的法律地位和司法适用_第1页
测谎意见的法律地位和司法适用_第2页
测谎意见的法律地位和司法适用_第3页
测谎意见的法律地位和司法适用_第4页
测谎意见的法律地位和司法适用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测谎意见的法律地位和司法适用测谎技术在职务犯罪侦查中的作用受到普遍重视,但测谎意见能否作为诉讼证据 ,反对与支持的观点并存。测谎意见在司法实践中的应有价值 ,也同样值得进行深入研究。本文立足于目前的法律规定和司法解释 ,对测谎意见的证据属性问题和司法实践价值进行探析。一、测谎意见的司法适用现状与法律地位(一)测谎意见的运用现状世纪 80 年代开始 ,测谎技术已经被运用到我国的刑事案件侦查中。2010 年后 ,随着“侦查信息化、装备现代化”建设的不断推进 ,测谎技术得到了更为广泛、深入地运用。 2013 年,修改后的刑事诉讼法首次规定检察机关适用技术侦查措施 ,而测谎技术就是其中的一项重要手段。

2、可以说 ,测谎技术已经得到了立法机关和司法机关的肯定与支持 ,测谎意见在司法实务领域的重要性在不断增强。(二 )测谎技术的基本原理测谎技术是对心理学、 生理学、电子学等多学科知识的综合性运用。测试问题将被测试人的心理记忆唤起 ,产生心理反应 ,进而反馈于生理反应。这些生理反应并非局限于被测试对象外在的面部表情 ,更有内在的体温、心电、呼吸、血压等多方面表现。这一系列生理反映具有植物神经性 ,一般不受大脑意识的控制 ,测谎仪器发掘的正是人类大脑意识内的真实想法。 测谎技术人员在对生理反应数据进行综合分析后 ,最终得出心理测试意见 ,帮助审查、判断被测试对象所说或真或假。(三)测谎意见的法律性质对

3、于测谎意见的法律性质,即测谎意见能否作为诉讼证据的问题,理论界和实务界均存在争议。一种观点认为测谎意见已经相当完善 , 具有足够的证据能力和证明力 ,属于我国刑事诉讼法所规定的证据类别。另一种观点则谨慎地认为 :“测谎意见仅可以作为辅助性的材料 , 用以帮助审查、判断证据 ,而不具有证据的身份。”笔者赞同第二种观点 ,在当前的立法框架下 ,测谎意见并不具备证据资格 ,而是辅助侦查、佐证言词证据的案件材料。二、测谎意见的证据能力探析测谎意见如果属于证据 ,就必须符合证据的客观性、合法性和关联性标准 ,但就目前我国的测谎意见而言 ,其距离合格的证据资格仍有较大差距。(一)测谎意见的客观性问题所谓证

4、据的客观性 ,是指“证据所反映的内容必须是客观存在的事实。”这种客观性体现在测谎意见上就是一个准确度的问题,专门的技术人员、借助专门的测谎仪器、 通过精心准备的测试问题所得到的最终结论是否为准确的?有测试者宣称测谎意见可以达到98% 以上的准确率 ,但这种百分比是否可以泛化适用于全国检察机关是值得深思的。受性格、阅历等因素影响,不同人对同等环境下的测试问题的反馈也是不一样的 ,所以测谎意见尚不符合客观性标准。有学者将测谎意见的准确度问题解释为:“任何一种证据都不可能具有百分之百的准确性,比如指纹鉴定和DNA 鉴定 ,但是我们仍然赋予了它们证据效力。 ”不能忽视的现状在于 ,指纹与 DNA 鉴定

5、的准确度远远高于测谎 ,且它们具有清晰明确的鉴定标准及规则。测谎意见的运用规范相对模糊,欠缺规范化的判断标准。(二)测谎意见的合法性问题所谓证据的合法性 ,是指证据形式和证据来源具有合法性,而合法的证据形式是证据来源的基础。修改后的刑事诉讼法第 48 条以列举的方式规定了 8 种证据形式 ,测谎意见不在其中 ,即没有获得立法上的肯定性评价。与之对应 ,最高检于 1999 年在关于 CPS 多道心理测试鉴定结论能否作为诉讼证据使用问题的批复中明确指出 :“人民检察院办理案件 ,可以使用 CPS 多道心理测试鉴定结论帮助审查、判断证据 ,但不能将 CPS 多道心理测试鉴定结论作为证据使用。 ”而人

6、民检察院测试技术工作程序规则 (试行 )中同样指出 :“心理测试结果用于帮助审查、判断证据 ,但不能单独作为证据使用。”以上是对测谎意见明确的否定性评价。 综合肯定性评价的缺失与否定性评价的规定 ,测谎意见并不具备证据形式的合法性。至于测谎意见证据来源的合法性问题 ,修改后的刑事诉讼法规定了非法证据排除规则 ,但在测谎技术的具体使用规范尚不明确的情况下 ,测谎意见证据来源的合法性无从谈起。(三)测谎意见的关联性问题所谓证据的关联性 ,是指“诉讼证据与案件的待证事实之间具有客观的联系。”根据辨证唯物主义的观点 ,事物之间的联系具有普遍性,但认定具体证据资格问题应当依据法律意义上的关联。测谎意见是

7、用来证明被测试对象关于测试问题的回答为真或为假 ,并不能从根本上证明被测试对象是否实施了犯罪 ,其原因在于测试问题与待证事实之间的关联性是模糊的 ;如果说足迹、血迹、笔迹等鉴定意见对案件事实的证明是直接性的 ,因为其直接记录了案发现场的情况 ,测谎意见审查言词证据、 进而协助证明待证事实无疑具有间接性。 测谎意见在关联性方面体现的模糊性与间接性进一步否定了其证据资格。三、司法实践中规范适用测谎意见的基本路径虽然测谎意见并不属于法定的证据类别 ,但其仍然存在司法实践方面的价值。在现阶段职务犯罪的侦查活动中 ,测谎被大量运用。测谎意见可以有效帮助侦查人员审查、 判断犯罪嫌疑人供述、 证人证言 ,

8、并由此实现案件的快速、全面突破。(一)信息导侦 ,发现案件相关线索在讯问犯罪嫌疑人 ,询问证人的过程中 ,灵活运用测谎技术 ,可以帮助侦查人员及时发现他们的隐含意图。比如被测人对与本案并无明显关联的测试问题反应强烈,这就足以引起侦查人员的注意。被测人想要隐藏、掩盖的事项,极有可能是本案突破的关键或需要另案查处的线索 ,这在很大程度上为侦查人员指明了侦查方向,节约了梳理、审查、挖掘线索的人力、物力,也进一步提升了司法工作效率。可以说,测谎仪器所记录的生理反应参量是固态的,而在侦查人员与技术人员的协同配合下所能够发掘出来的案件信息却是动态的,测谎意见就是在看似简单的真与假的评判中,为职务犯罪的侦查

9、提供尽可能多的案件线索。(二)证据审查 ,鉴别伪证与假供协助审查言词证据的真实性,是测谎意见的关键性功能。犯罪嫌疑人供述和证人证言作为言词证据,在职务犯罪的侦破中 ,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以行贿与受贿这类“密室犯罪”为例,此类犯罪行为大多发生于密闭空间 ,没有第三人见证 ,也没有具体的交易流水、收付凭证可供查询 ,犯罪嫌疑人的供述即成为了案件的审查重点。在侦查技术欠缺、鉴别手段不足的年代,个别侦查人员诉诸于刑讯逼供等非法手段来强取供述 ,效果并不理想。而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不断完善的测谎技术 ,为鉴别伪证与假供提供了全新的硬件支持。职务犯罪侦查人员可以通过测谎意见对供述与证言形成大致印象,并有针

10、对性地采取其他侦查技术进行检测与核实。(三)心理震慑、迫使犯罪嫌疑人坦白与法律命令禁止的威胁、恐吓、暴力等非法审讯手段不同,规范的测谎意见真正能够从犯罪嫌疑人的内心出发,产生心理上的震慑力 ,促使其如实供述并承认其所犯罪行。在对犯罪嫌疑人采用测谎技术之前,侦查人员对其仔细进行测谎原理的介绍 ,并强调说明犯罪嫌疑人的如实供述义务。这些铺垫性说明 ,一方面加强了规范性执法 ,消除了犯罪嫌疑人的紧张情绪 ;另一方面使犯罪嫌疑人对规范科学的测谎技术形成基本印象 ,加强其内心确信。在测谎的进行过程中 ,侦查人员与技术人员协同配合 ,对争议性焦点问题及时梳理,使侦查人员在下一步讯问中能够有的放矢。审讯重点突出、关键性问题反复提及。对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