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课用 《 登泰山记》_第1页
上课用 《 登泰山记》_第2页
上课用 《 登泰山记》_第3页
上课用 《 登泰山记》_第4页
上课用 《 登泰山记》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1. 了解作者姚鼐及桐城派的相关知识,了解游记的文体特点。2. 掌握文中重要的文言实词、虚词、特殊句式等文言知识点。3. 学习本文烘托手法及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的运用,品味本文简练的语言特色。素养目标登泰山记 2、了解作者:登泰山记是一篇冬日登泰山的 记。作者姚鼐,字_,一字_,室名_,其文集名因此而来。他是_派古文家,_代(朝代)人,他与_、_等同属_派作家,三人并称为 “ ”。该流派作家主张文学兼具_、_、辞章之长,注重内容和形式的关系,在文论和写作方面都有一定成就。 自主学习:游记 姬传 梦谷 惜抱轩 桐城派 清代 方苞 刘大櫆 桐城派 “桐城三祖 ” 义理 考据写作背景乾隆三十九年(1

2、774),姚鼐“以病归、养双亲”为名,告归故里。道经泰安与挚友泰安知府朱孝纯(字子颍)于此年十二月二十八日傍晚同上泰山山顶,第二天即除夕五更时分至日观峰的日观亭,观赏日出,写下了这篇游记。通读全文,说说这篇文章给你的整体印象与赤壁赋有何不同?一、整体感受通读全文,说说这篇文章给你的整体印象与赤壁赋有何不同?一、整体感受赤壁赋登泰山记侧重抒发情思侧重叙述游踪语言诗意优美语言简练平实文体之别“记”的特点记事性文体、记游散文柳宗元小石潭记苏轼记承天寺夜游苏轼石钟山记王安石游褒禅山记一、整体感受记叙游踪描写景物寄托情思知识卡片记“记”是散文的一种体裁。可叙事,可写景,可状物,目的在于抒发作者的情怀和抱

3、负,阐述作者的某些观点和态度。如:小石潭记写景,借凄清的景抒发作者被贬后的凄凉之情;核舟记状物,通过对核舟的介绍说明,赞扬古代民间艺人高超的雕刻技艺;桃花源记叙事、写景,表现作者对理想社会的追求和对现实的不满;岳阳楼记借为重修岳阳楼作记的机会写景、议论,表明作者“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政治抱负;登泰山记写景、叙事,描写泰山的壮丽景色,抒发对祖国山河的热爱之情。概括文章各段的主要内容,并注意各段的详略比重。二、梳理文脉主要内容写法特点第一段第二段第三段第四段第五段第六段概括文章各段的主要内容,并注意各段的详略比重。二、梳理文脉主要内容写法特点第一段概述泰山地理环境略写第二段叙述登山过

4、程叙述及描写;详写第三段描写山顶日出描写:详写第四段介绍泰山人文景观略写第五段总述泰山景观特点略写第六段例行署名略三、深入赏析第一段:这一段主要写了哪些内容?在结构设置、语言表达上有何特点?南北水系面南北分界线重要景点点三、深入赏析第二段:下面这段文字在结构、表达上有何特点?泰山正南面有三谷。中谷绕泰安城下,郦道元所谓环水也。余始循以入,道少半,越中岭,复循西谷,遂至其巅。古时登山,循东谷入,道有天门。东谷者,古谓之天门溪水,余所不至也。今所经中岭及山巅崖限当道者,世皆谓之天门云。道中迷雾冰滑,磴几不可登。2.简要勾勒 文字洗练1.条理分明 思维缜密三、深入赏析穿插考据,学者气质 赤壁赋是感性

5、的、诗人式的;登泰山记是理性的、学者式的。 姚鼐文章,讲究“义理、考据、辞章”,此处正是“考据”之风的体现。对于姚鼐,这种“考据”内容与记游、写景的结合,是一种有意识的文学创作,体现了他对于一种“学者式”的散文之美的追求。资料链接桐城派 桐城派是清代散文影响最大的一个流派,对于散文创作有一套完整的理论和鲜明的主张,其创始人是方苞,刘大櫆和姚鼐继承并发展了他的理论,三人并称为“桐城三祖”(因这三人都是桐城人,又都以古文辞著名,世称桐城派)。桐城派的文章,内容多宣传儒家思想,尤其是程朱理学;语言力求条理清晰,简明达意。桐城派主张学习左传史记等先秦两汉散文和唐宋古文家韩愈、欧阳修等人的作品,讲究“义

6、法”,要求语言“雅洁”。代表作品如方苞的送左未生南归序武季子哀辞、姚鼐的登泰山记等。三、深入赏析第三段:此段写山顶日出以什么为线索?三、深入赏析时间线索1.待日出:风雪击面,足下云漫2.日将出:东方天际的变化3.日正中:正赤如丹,红光动摇4.日出后:山色斑驳 空间线索东向:看日色(正面)西向:看山色(侧面)三、深入赏析第二、三段:这两段写日出有哪些精彩的写景句子?请赏析,并交流分享。三、深入赏析“而半山居雾若带然”“居雾”以静写动,写出雾的轻,呈停聚不动的状态。写出了半山腰雾气凝驻的画面。“若带”比喻,写出云雾的具体形状,写出了泰山安详明媚,肃穆中充满温柔飘逸美。 三、深入赏析“苍山负雪,明烛

7、天南” 这两句重点关注“负”和“烛”两个动词,“负”字写出积雪之厚,“烛”字写积雪之明,简单八个字,勾勒出一幅熠熠生辉、明艳生动的画面。三、深入赏析“稍见云中白若摴蒱数十立者,山也。” 其精妙处,一在“稍”字,山形逐渐清晰,侧面表现了太阳渐渐升起的过程。 其二在判断句式。作者不说“稍见云中数十山白若樗蒲者。”(同上文句式) 一是追求句式的丰富多变,二是表现其真实的、自然的观景过程,一定是先看到类似樗蒲的形象,再确定那是山峰。 此外,从这个句式中,隐约可见作者兴奋、惊喜的心情。三、深入赏析正赤如丹,下有红光,动摇承之 此句之妙,在于“动摇”,表现了日光的摇曳,也为引出东海的联想做了视觉的铺垫。三

8、、深入赏析第四段 亭西有岱祠,又有碧霞元君祠;皇帝行宫在碧霞元君祠东。是日,观道中石刻,自唐显庆以来;其远古刻尽漫失。僻不当道者,皆不及往。三、深入赏析第五段 山多石,少土;石苍黑色,多平方,少圜。少杂树,多松,生石罅,皆平顶。冰雪,无瀑水,无鸟兽音迹。至日观数里内无树,而雪与人膝齐。三、总结:本文的艺术特色1 简而明2 简而丰3 简而雅布局简练,节奏清晰语言简洁,片言传神风格简雅,趣味盎然五、了解作者姚鼐,是清代散文桐城派代表人物,与方苞、刘大櫆合称“桐城三祖”。在继承方苞“义法”“雅洁”之说的基础上,又提出“道与艺合,天与人一”“义理、考据、辞章”合一等文学理论。他的游记散文,比如登泰山记

9、游灵岩记泰山道里记序等,文法考究,内容扎实,语言简练,刻画生动,既具学术性,又有文学性。又编纂古文辞类纂。六、课后作业阅读本文的姊妹篇泰山道里记序,从文章布局、段内结构、语言表达等角度,任选一点,写一段400字左右的鉴赏文字。翻译句子1.及既上,苍山负雪,明烛天南。望晚日照城郭,汶水、徂徕如画,而半山居雾若带然。2.稍见云中白若摴蒱数十立者,山也。整体感知,理清文章思路全文共有六段,每一段的主要内容是什么,体现了桐城派散文语言的何种特点? 课文探究1. 开篇第一段写了哪些内容,在全文中有什么作用? 作者鸟瞰泰山采用由“面”到“线”再到“点”的写法:先写汶水和济水的分流,是“面”;再引出两水的分

10、界线古长城,是“线”;然后以古长城作为参照物,表明泰山最高峰日观峰的位置,是“点”。这个“点”为下文叙述登山路线和观日出做好了铺垫。2.第二段从作者由京师来泰山的叙述中,你体会到了作者旅途具有什么特点(用词语来概括)?由此你看到了作者怎样的形象?旅途特点:艰苦。“乘风雪”的“乘”字,渲染了风狂雪紧的隆冬景象和风雪的巨大威力。“历”“穿”“越”“至于”几个动词,把从京师去泰安的路程交代得清清楚楚,既与实际情况吻合,又充分表现了旅途的艰苦。天气恶劣,路途遥远,在这样的情况下来登山,由此我们看到了作者的形象特点:风尘仆仆,不辞辛苦,登山的心情迫切。3.结合第二段,请梳理作者的登山路线。(每个地点限四

11、个字)由南麓登循中谷入越过中岭 复循西谷遂至其巅。4.从第二段中找出描写泰山山顶雪后美景的语句,并赏析。“苍山负雪,明烛天南”:“负”字以动写静,显出雪的厚度,又以拟人手法,使雪山奕奕传神;“烛”字显出雪光的亮度,写出日光和雪光相映的奇景。“而半山居雾若带然”这是在山顶远望和俯视所得的画面。“居雾”以静写动,写出了雾的轻盈,呈停聚不动的状态。“若带”以小喻大,写出了云雾的具体形状,烘托出泰山的高峻雄伟。整句话描绘出了泰山安详、明媚、肃穆中有温柔飘逸美的特殊风韵,它使这幅雪山晚晴图神采顿现,给整个画面以无限的生机和情趣。是按照时间的推移描写景物的变化的。待日出:戊申晦,五鼓,与子颍坐日观亭,待日

12、出。稍见:云中白若樗蒱数十立者,山也。须臾:极天云一线异色,须臾成五采。日上:正赤如丹,下有红光动摇承之,或曰,此东海也。回视:日观以西峰,或得日或否,绛皓驳色,而皆若偻。突出了泰山日出时的色彩鲜明、气势雄伟。5.文章第三段通过景物变化写泰山顶上的日出,是按照什么顺序写景物变化的?突出了泰山日出的什么特点?重点写了日观亭附近的建筑和下山路上的石刻等名胜古迹,可说是一幅日观峰古迹图。既增加了游记的知识性,也有助于表现泰山的整体风貌和悠久历史。6.第四段写泰山的人文景观,重点写了什么?这样写有什么好处?本文全文不到五百字,却充分展示了雪后登山的别样情趣。比如从京师到泰安,只用“自京师乘风雪,历齐河

13、、长清,穿泰山西北谷,越长城之限,至于泰安”,简洁生动地点出了季节、路程,并照应了第1 段中的古长城。又如写登山的情形,用“道中迷雾冰滑,磴几不可登”,不仅简洁,而且生动形象。第5 段介绍泰山的自然景观也能体现语言简练、生动的特点,寥寥几句,就把泰山的多石、多松、冰雪覆盖的景色描写了出来。7.本文语言简练、生动,试结合具体语句分析。1.解释下列句子中画线的词。(1)自京师乘风雪乘:_ (2)越长城之限限:_(3)世皆谓之天门云云:_(4)磴几不可登几:_(5)苍山负雪负:_(6)明烛天南烛:_课后作业助词,无实义动词,这里是“冒”的意思名词,界限副词,几乎动词,背动词,照2. 下列句子中,加点

14、的“之”字的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A. 越长城之限, 至于泰安B. 东谷者,古谓之天门溪水C. 泰山之阳,汶水西流D. 月出于东山之上答案:B解析:B 是代词,指代东谷;其他三项都是结构助词“的”。3.下列句子中,与其他三句句式不同的一项是()A. 当其南北分者,古长城也。B. 东谷者,古谓之天门溪水,余所不至也。C. 今所经中岭及山巅,崖限当道者。D. 稍见云中白若樗蒱数十立者,山也。答案: C解析: C 项是定语后置句,其他三项是判断句。4.下列对登泰山记相关词语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阳、阴,山的南面、水的北面为“阳”,山的北面、水的南面为“阴”。B. 城郭,古时城墙有内外之分,里边的一道为“城”,外边的一道为“郭”。C. 晦,农历每月初一为“朔”,十五为“望”,最末一天为“晦”。D. 桐城,“桐城姚鼐记”以“桐城”标明自己所属文学流派,即桐城派。答案:D解析:D 项,“桐城”为籍贯。5.名句默写。(1)登泰山记中作者登上天门之后看到的景色是:“_, _ ,而半山居雾若带然”。(2)登泰山记中作者对天门攀登之艰难进行描绘的句子是:“道中迷雾冰滑, _”。(3)姚鼐在描写完日出后,又回视日观峰以西群峰的句子是:“或得日或否, _ , _”。答案:( 1)望晚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