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专题一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高中历史 一轮复习必修二考点分析:(1)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从刀耕火种到精耕细作 土地制度 古代中国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2)手工业的发展纺织业 冶金业 陶瓷业 手工业生产方式 古代中国手工业发展的特征(3)商业的发展市场的发展 城市的发展 古代中国商业发展的特点 (4)资本主义萌芽与“重农抑商”和“海禁”政策PART01古代中国的农业经济一、古代中国的农业经济民间俗语:无农不稳,无工不富,无商不活 农,天下之本也。黄金珠玉,饥不可食, 寒不可衣,以为币用,不识其始终。 汉景帝 正因为农业是古代中国最基本的经济形式,所以有句老话:国以农为本,民以食为天
2、。“古之人民皆食禽兽肉。至于神农,人民众多,禽兽不足,于是神农因天之时,分地之利,制耒(li)耜(s),教民农耕。”成为农业的始祖。 白虎通卷二说明农业的地位非常重要,占据了经济的主导地位。名人名片:中国农业的始祖 神农氏 (炎帝) 性别:男出生年月:远古家庭住址:山洞肩披树叶,头生双角,手捧五谷,在传说的“圣王”中有显赫的地位。神农传说思考:影响农业经济发展的因素有哪些自然条件、生产技术、水利、土地制度、政策、劳动者等(一)耕作方式的演变;从“刀耕火种”铁器、牛耕1、刀耕火种:原始粗犷方式,西汉南方仍采用这一方式(说明当时南方比较落后)刀耕,其意为用木具,石刀或者类似金属(青铜)类的器具来翻
3、耕土地 。火种,采取用火烧森林的方式开垦荒地,对土地有很大的补充营养,更利于耕作。 打制石器磨制石器青铜铲(一)耕作方式的演变;2、铁犁牛耕的发展:(精耕细作的方式)(1)春秋战国:铁农具出现(春秋),使用范围扩大,牛耕技术推广“宗庙之牺为畎亩之勤”。 国语晋语(一)耕作方式的演变;2、铁犁牛耕的发展:(精耕细作的方式)(1)春秋战国:铁农具出现(春秋),使用范围扩大,牛耕技术推广战国策赵策一记载,赵国谋得秦人围攻的上党之地,秦赵临战,平阳君赵豹劝诫赵王:“秦以牛田,水通粮,其死士皆列之于上地,令严政行,不可与战。王自图之!”思考:平阳君赵豹认为秦国强大的原因是什么?这些原因之中你认为最主要的
4、原因是哪一项? 牛耕的使用;水运交通发达;将士的英勇;政令统一,得以施行(一)耕作方式的演变;2、铁犁牛耕的发展:(精耕细作的方式)(1)春秋战国:铁农具出现(春秋),使用范围扩大,牛耕技术推广影响:提高了社会生产力;促使井田制瓦解;封建土地私有制逐步确立,地主阶级兴起;引发改革变法的时代风潮。(一)耕作方式的演变;2、铁犁牛耕的发展:(精耕细作的方式)(2)西汉:牛耕逐渐普及全国,铁制农具得到改进、样式增多、数量超前(曲柄锄、大镰、耧车、铁铧);耧车是将开沟和播种结合在一起的专用播种机。一次可播三行。一人一牛,“日种一顷”,功效提高十几倍。耧车是近代条播机的雏形。 西汉赵过推广播种工具耧车。
5、曲柄锄(一)耕作方式的演变;2、铁犁牛耕的发展:(精耕细作的方式)(3)东汉:二牛抬杠(耦犁)推广到珠江流域,一牛挽犁开始出现; 耦犁(二牛抬扛) 一牛挽犁(一)耕作方式的演变;2、铁犁牛耕的发展:(精耕细作的方式)(4)唐朝:曲辕犁的出现;直辕犁曲辕犁(一)耕作方式的演变;2、铁犁牛耕的发展:(精耕细作的方式)(4)唐朝:曲辕犁的出现;直辕犁曲辕犁 特点:1、结构合理,使用轻便,回转灵活,便于推广;2、能够控制耕土的深浅,耕作平稳;3、标志着中国传统步犁的基本定型 。(二)土地制度(生产关系)1、基本形态(1)奴隶社会:井田制(表面国有、实质私有)井田制是我国古代社会的土地国有制度,商时有文
6、字记载,西周时盛行。土地被分隔成方块,形状像“井”字,因此称做“井田”。井田属周王所有,分配给庶民使用。领主不得买卖和转让井田,还要交一定的贡赋。领主强迫庶民集体耕种井田,周边为私田,中间为公田。井田制是商周时期占主导地位的一种土地制度,其实质是一种土地私有制度。(二)土地制度(生产关系)1、基本形态(2)封建社会: 国家土地所有制 自耕农土地私有制 地主土地所有制(主体地位)(二)土地制度(生产关系)1、基本形态2、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1)确立的过程春秋:铁犁牛耕出现,井田制开始崩溃,土地私有制开始产生;(“公田”被抛荒,私田成为私有土地)战国:各国开展变法,从法律上废除井田制,确立起土地私
7、有制。(秦国商鞅变法等“除井田,民得买卖” “依军功行田宅”)吕氏春秋:“今以众地者,公作则迟,有所匿其力也;分地则速,无所匿其力也。 (二)土地制度(生产关系)1、基本形态2、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2)存在问题:富者田连阡陌,贫者无立锥之地。有力者无田可耕,有田者无力可耕。土地兼并严重(二)土地制度(生产关系)1、基本形态2、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3)土地兼并的危害阻碍古代传统农业的发展(地权和劳动者的分离会导致农耕生产秩序的严重破坏。)严重影响国家的赋税收入(自耕农是国家各种赋税徭役的主要承担者,土地兼并导致自耕农大量破产,使国家丧失收入来源)(二)土地制度(生产关系)1、基本形态2、封建地主
8、土地所有制(3)土地兼并的危害引起社会的动荡不安A、土地兼并的膨胀导致地方豪强势力壮大,影响到中央集权的加强B、无数小农破产,导致阶级矛盾激化,引发农民起义。明清时期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 (3)抑制土地兼并的措施面对这种情况,请你为统治者想想办法,该如何解决呢? 那当时的统治者又是如何做的呢? 统治者往往采取“均田”和“限田”的措施,但由于地主阶级是封建统治的阶级基础,封建王朝不可能从根本上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所以也就不可能从根本上解决土地兼并问题。(三)赋税制度:(略)自主阅读课本内容(四)水利建设水旱从人,不知饥馑,时无荒年,谓之天府。前246年,秦王嬴政采纳韩国人郑国的建议在秦国开凿
9、郑国渠。全长300余里,成为我国古代最大的一条灌溉渠道。(五)古代中国农业经济的特点1、以小农户个体经营为主的农业经营方式;分散性2、男耕女织、精耕细作、自给自足;封闭性3、易受天灾、苛政和土地兼并的影响脆弱性(六)全面认识小农经济1、形成条件:(1)封建土地所有制确立;(2)铁犁牛耕出现和逐步普及;(3)农民拥有一定生产资料;(4)政府采取重农政策;(六)全面认识小农经济1、形成条件:2、影响:(1)在较长时期内推动了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但明清以来阻碍了资义萌芽和商品经济发展;(2)小农经济构成了中国封建社会中央集权的根基;(3)是中国古代科技文化繁荣的基础,也是明清时期中国科技文化没有取得
10、突破的根本原因;PART02古代中国的手工业经济二、古代中国的手工业经济商代四羊方尊明代釉里红瓷盘 手工业,是指依靠手工劳动,使用简单工具的小规模工业生产。开始从属于农业,主要表现为家庭手工业。原始社会晚期,随着第二次社会大分工,手工业脱离了农业,形成独立的生产部门。 (一)手工业的主要类型(经营形态) 春秋战国,随着土地私有制的确立和小农经济的形成,开始出现了家庭手工业生产,在“男耕女织”的经济模式下,家庭手工业以纺织业为主。家庭手工业的产品多供自己消费和交纳赋税有很少一部分也会进入市场。至近代以来由于商品经济的发展和外国资本主义的入侵,逐渐破产。(田庄手工业可以看成是大规模的家庭手工业)1
11、、家庭手工业:“闭门而为生之具以足”自给自足皿天全方罍(一)手工业的主要类型(经营形态)皿天全方罍1、家庭手工业: 线索:春秋战国自给自足部分流通占有相当的比重近代破产西汉长信宫灯 (一)手工业的主要类型(经营形态)2、私营手工业:线索:春秋战国投放市场明中后期主导 春秋战国时期,私营手工业兴起。明中期以后,私营手工业占据主导地位。民间私营手工业与市场联系紧密,不断改善经营方式,有力地推动了手工业进步。并孕育出了“机户出资,机工出力”、“计工受值”式的雇佣劳动关系。(一)手工业的主要类型(经营形态)3、官营手工业 出现在西周时期,生产和产品主要为武器和日用品,极少在市场流通;官营手工业资金雄厚
12、,规模大,官府提供上等原料,集中众多富有经验和技术的工匠。官营手工业代表着古代手工业生产技艺的最高水平。古代一直到明代前期,官营手工业一直占据古代手工业的主导地位。明成化黄釉暗刻龙纹碗 “工商食官”是商、周时期农村公社制度存在的前提下工商业的一种发展模式。当时的手工业者和商贾都是官府管的奴仆,他们必须按照官府的规定和要求从事生产和贸易。在这种制度下,周王室和诸侯都有官府管理的各种手工业作坊,属司空管辖。这些手工业作坊的各类生产者称为百工,他们既是具有一定技艺水平的工匠,又是从事手工业生产的管理者。 工商食官制;(一)手工业的主要类型(经营形态)3、官营手工业 清康熙红釉直颈瓶线索:西周不投放市
13、场技艺高明代前期以前主导地位(一)手工业的主要类型(经营形态)3、官营手工业 清雍正“景德镇窑粉彩牡丹纹盘”和“景德镇窑斗彩蟠桃提梁壶” (1)含义:专门负责制造官府专用和皇帝私用的物品的手工业,从汉武帝开始。“工官”制度: 荀子王制载:“论百工,审时事,辨功苦,尚完利,便备用,使雕琢文采不敢专造於家,工师之事也。”明宣德“景德镇窑青花开光云龙纹葵瓣式碗”和“景德镇窑青花缠枝花卉纹盘” (一)手工业的主要类型(经营形态)3、官营手工业 “工官”制度:(2)特点:特殊行业的垄断性;服务对象的特殊性;不计成本的奢侈性;技术工艺的高超性;各种行业的封闭性;劳动者缺少积极性;技艺的相传具有家族性。元朝
14、“景德镇窑青花莲瓣形盘”和“景德镇窑青花缠枝牡丹纹瓶” (一)手工业的主要类型(经营形态)3、官营手工业 “工官”制度:(3)影响:代表手工业的最高水平;加重了政府的财政支出;技术封闭,推广不够;“匠户”劳动创造性受到束缚。(二)手工业的主要部门与成就1、纺织业:材料:农夫早出暮入,耕稼树艺,多聚菽粟,此其分事也。妇人夙兴夜寐,纺绩织维,多治麻丝葛绪捆布缪,此其分事也。 墨子卷八 (二)手工业的主要部门与成就1、纺织业:(1)新石器时代:纺织技术萌芽(距今8 000年前)原料:麻、葛、蚕丝工具:陶纺轮、骨梭、骨针、骨锥等葛 麻蚕丝 (二)手工业的主要部门与成就1、纺织业:(2)商周时期:有负责
15、指导桑蚕生产的专职官员;妇功”(“国有六职”王公、士大夫、百工、商旅、农夫、妇功六种职别 )。资料:祖庚甲时蚕神与上甲微并祭的一条卜辞:“贞元示(音q)五牛,蚕示三牛,十三月。”这条卜辞的意思是说祭祀元示上甲要宰牛五头,祭祀蚕示用牛三头。想见祭礼之隆重。“示”指神祇。故蚕示也即蚕神 祭祀蚕神图先蚕图(元.王祯)农书.农器图谱集.蚕缫门(二)手工业的主要部门与成就1、纺织业:后汉书列女传曹世叔妻:“专心纺绩,不好戏笑,絜齐酒食,以奉宾客,是谓妇功。 (2)商周时期:有负责指导桑蚕生产的专职官员;妇功”(“国有六职”王公、士大夫、百工、商旅、农夫、妇功六种职别 )。(二)手工业的主要部门与成就1、
16、纺织业:(3)汉代:品种多、技艺高、远销海外 (丝绸之路、“丝国”、(素纱禅衣、绒锦) 丝绸之路:是指西汉(公元前202年公元8年)时,由张骞出使西域开辟的以长安(今西安)为起点,经甘肃、新疆,到中亚、西亚,并联结地中海各国的陆上通道。(二)手工业的主要部门与成就1、纺织业:(3)汉代:品种多、技艺高、远销海外 (丝绸之路、“丝国”、(素纱禅衣、绒锦) 素纱襌衣(襌,也写作褝,音dn,说文解字:衣而无里,谓之襌。是单衣的意思。经常被误写为“禅”,1972年在中国湖南省长沙马王堆汉墓 一号墓出土,国家一级文物,现藏于湖南省博物馆。薄如蝉翼”、“轻若烟雾 (二)手工业的主要部门与成就1、纺织业:骑
17、士对兽球纹锦(唐) (4)唐代:官营纺织业有相当大规模;私营纺织作坊兴起;资料:据唐六典载,少府监役使的“技能工匠”达 19850人,将作监所属工匠也有15000人。 少府监下的织染署,是专掌“供天子、太子、群臣之冠冕”的机构,共有作坊 25 个:“凡织纴之作有十:一曰布,二曰绢,三曰絁,四曰纱,五日绫,六曰罗,七曰锦,八曰绮,。组授之作有五:一曰组,二曰绶,三曰绦,四曰绳,五曰缨。(二)手工业的主要部门与成就1、纺织业:骑士对兽球纹锦(唐) (4)唐代:官营纺织业有相当大规模;私营纺织作坊兴起;资料:定州何明远大富主,官中三驿,每于驿边起店停商,专以袭胡为业,真财巨万,家有绫机五百张。 朝野
18、令载卷3(二)手工业的主要部门与成就1、纺织业:(5)宋代:棉花种植推广到闽、粤地区;资料:“棉宋元之间始传其种于中国,关陕闽 广首获其利,盖此物出外夷,闽广通海 舶,关陕通西域故也。” (二)手工业的主要部门与成就1、纺织业:(6)元代:黄道婆推广棉纺技术,棉布逐渐取代麻布,成为主要衣被原料元代棉织品的上衣元代脚踏三锭棉纺车 黄道婆(二)手工业的主要部门与成就1、纺织业:(7)明代:棉花种植面积普遍扩大;手工工场出现,资本主义萌芽资料:“棉木寸土皆有,” “织机十室必有” 明 宋应星天工开物明绛色地彩织花卉盘绦纹锦(二)手工业的主要部门与成就2、冶铸业:(1)青铜冶铸业新石器时代晚期,冶铜技
19、术出现;商周时代,青铜器达到很高造诣。 “后母戊鼎”,是目前已发现的中国古代形体最大和最重的青铜器。1939年3月19日在河南省安阳市郊出土四羊方尊,原器1938年出土于湖南宁乡)后母戊大方鼎 四羊方尊中国现存商代青铜器中最大的方尊(二)手工业的主要部门与成就2、冶铸业:皿天全方罍2、冶铸业:青铜冶铸业新石器时代晚期,冶铜技术出现;商周时代,青铜器达到很高造诣。 皿天全方罍(li),商代晚期铸造,属酒器中的盛酒器一类,因器口铭文为“皿天全作父己尊彝”而得名,被称为“方罍之王”。该器于1922年被发现,器盖于1956年由湖南省博物馆保存至今,器身流至国外。2014年3月19日经多方沟通和协议,皿
20、天全方罍于6月14日回归中国长沙。 皿天全方罍原器身通高63.6厘米,器盖通高21.5厘米。该器形体高大、富丽堂皇,是迄今为止出土的方罍中最大、最精美的一件,堪称“方罍之王”。(二)手工业的主要部门与成就2、冶铸业:冶铁炼钢技术(1)春秋晚期,出现中国最早的人工炼铁;铁和铜是两种最重要的金属。早在商周时期,中国青铜冶炼技术就已非常发达。但是,因为冶铁需要更高的温度,所以,直到春秋时期,铁制品才逐渐出现。 战国铸铁范 (2)战国时期: 从块炼铁到生铁,出现炼钢和淬火工艺(二)手工业的主要部门与成就2、冶铸业:冶铁炼钢技术(3)汉武帝时推行铁业官营制度。东汉初 南阳太守杜诗创造(4)东汉杜诗发明水
21、排(5)南北朝:灌钢法(二)手工业的主要部门与成就2、冶铸业:冶铁炼钢技术(6)汉武帝时推行铁业官营制度。(7)东汉杜诗发明水排(8)南北朝:灌钢法(9)北宋:有煤作为燃料冶铁的明确记载(二)手工业的主要部门与成就3、陶瓷业:(1)原始社会:彩陶、黑陶半坡出土人面鱼纹盆 新石器时代龙山文化,蛋壳黑陶杯。(二)手工业的主要部门与成就3、陶瓷业:(2)商中期-东汉晚期:陶向瓷过渡,出现原始瓷器(3)东汉:青瓷(4)唐代:制瓷业成为独立的生产部门;确立“南青北白”的格局(二)手工业的主要部门与成就3、陶瓷业: 越窑-青瓷莲花碗邢窑-白瓷碗(4)唐代:唐晚期首创釉下彩绘工艺(长沙窑),有诗文(二)手工
22、业的主要部门与成就3、陶瓷业:釉下彩天球瓶釉下彩是瓷器釉彩装饰的一种,又称“窑彩”。釉下彩是陶瓷器的一种主要装饰手段,是用色料在已成型晾干的素坯(即半成品)上绘制各种纹饰,然后罩以白色透明釉或者其他浅色面釉,一次烧成。烧成后的图案被一层透明的釉膜覆盖在下边,表面光亮柔和、平滑不凸出,显得晶莹透亮,(4)唐代:(二)手工业的主要部门与成就3、陶瓷业: 唐三彩是一种盛行于唐代的陶器,以黄、白、绿为基本釉色,后来人们习惯地把这类陶器称为“唐三彩”。她以造型生动逼真、色泽艳丽和富有生活气息而著称,同时还吸取了中国国画、雕塑等工艺美术的特点 。唐三彩的生产在中国已1300多年的历史。用于陪葬唐三彩三彩胡
23、人牵骆驼俑(现藏故宫博物院)(5)宋代:各大名窑,各具风格(二)手工业的主要部门与成就3、陶瓷业:河北定窑孩儿枕河南均窑瑰紫釉尊 浙江龙泉窑 陕西耀州窑 外雕双层碗江西景德镇名瓷 ( 瓷都)(二)手工业的主要部门与成就3、陶瓷业:(6)元代青花、釉里红 元青花缠枝牡丹云龙纹罐景德镇窑青花凤穿牡丹纹执壶 青花瓷,又称白地青花瓷,常简称青花,是中国瓷器的主流品种之一,属釉下彩瓷。原始青花瓷于唐宋已见端倪,成熟的青花瓷则出现在元代景德镇的湖田窑。明代青花成为瓷器的主流。清康熙时发展到了顶峰。(二)手工业的主要部门与成就3、陶瓷业:(6)元代青花、釉里红 釉里红,瓷器釉下彩装饰手法之一,创烧于元代。釉
24、里红系用铜红料在瓷胎上绘画,施透明釉后在高温中一次烧成。其红色用铜红料在釉下,故属釉下彩。元代釉里红地白花暗刻云龙纹四系扁壶 明洪武釉里红折枝牡丹纹花口盘 (二)手工业的主要部门与成就3、陶瓷业:(7)清代:粉彩瓷,康熙年间发明,雍正时期达顶峰;珐琅彩。在2002年香港苏富比拍卖会上,这只清雍正粉彩蝠桃纹橄榄瓶上拍,以4150万港元的惊人价格拍出。价格创下当时清代瓷器拍卖的世界纪录。 粉彩瓷又叫软彩瓷,是景德镇窑四大传统名瓷之一 。出现于康熙晚期,至雍正王朝达到历史上最高水平。粉彩瓷艳丽清逸、色调柔和,所绘花鸟虫鱼形态逼真,其精者甚至到了“花有露珠,蝶有茸毛”的程度,充分反映了雍正时期制瓷工艺
25、的精致细美。成化斗彩鸡缸杯:为明代成化皇帝的御用酒杯。 2014年4月8日香港苏富比举行重要中国瓷器及工艺品春季拍卖会,在经过八口竞价后以2.8124亿港元成交,买家为上海藏家刘益谦 玻璃胎画珐琅彩花卉纹瓶 (三)中国古代手工业的特征1、官营手工业、民营手工业、家庭手工业三种经营形态并存;2、生产部门不断增多,规模不断扩大,产品种类多,分工日益细化,技术不断进步;3、布局随着经济重心南移南发生相应变化;4、长期领先于世界,产品远销海外,广受赞誉PART03古代中国的商业及经济政策 人们常说“无农不稳,无工不富,无商不活”。在中国古代 ,农业一直在国民经济中占据主导地位;但是商业在重农抑商的环境
26、中顽强发展,不断突破,明清时达到鼎盛,呈现出中国商业文明特有的魅力。 古代经济的发达与商业的繁荣有很大关系,正是这股源头活水使古代经济繁花似锦。 三、古代中国的商业及经济政策 周武王对遗民所说的话。意思是:殷商旧都的遗民们,从今以后,你们要自食其力了,在专心种好庄稼,要为你们的父母、长官奔走效劳。在农事完毕后,可以牵着牛车,赶快到外地从事贸易,以孝敬赡养你们的父母。这是关于商人从事商业活动的最早的记载。尚书酒诰有云:“妹土,嗣尔股肱,纯其艺黍稷,奔走事厥考厥长,肇牵车牛远服贾,用孝养厥父母。 周礼考工记:“国有六职 通四方之珍异以资之,谓之商旅 (一)商业的起源与发展富商大贾周流天下1、远古:
27、出现了早期的商业交换2、商:商业有了初步发展(商人出现,货币为贝类;商业由官府控制 “工商食官”制)。商朝的贝币商代的商业已经发展到一定水平,交易时以海贝、骨贝、玉贝、铜贝等作为货币。(一)商业的起源与发展富商大贾周流天下1、远古:出现了早期的商业交换2、商:商业有了初步发展(商人出现,货币为贝类;商业由官府控制 “工商食官”制)。3、西周:交易活动频繁,货币需求增加(流通骨贝、铜贝)(一)商业的起源与发展富商大贾周流天下4、春秋战国:出现了富足的巨商和繁荣的商业中心(官府控制商业的局面被打破。)富甲陶朱范 蠡。春秋时期越国大政治家、军事家和经济学家 。史记中载“累十九年三致金,财聚巨万”儒商
28、鼻祖端木子贡。春秋末期卫国人,他是孔门七十二贤之一 为孔子与其门徒的周游列国活动提供了有力的经济保障,历史上多用“端木遗风”来表经商致富之人智慧商祖白圭。战国东周洛阳人,汉书 中说他是经营贸易发展生产的理论鼻祖 即 天下言治生者祖卫国巨商吕不韦。战国末年著名商人、政治家、思想家,卫国濮阳人。史载“往来贩贱卖贵,家累千金”(一)商业的起源与发展富商大贾周流天下5、汉代:商运活跃(富商大贾周流天下,交易之物莫不通)6、唐朝:商运十分发达(水路商运和陆路商运,俞大娘航船、客舍、邸店、车坊等服务于的辅助性经营场所生意兴隆。)“大历、贞元间,有俞大娘航船最大,居者养生、送死、嫁娶悉在其间,开巷为圃,操驾
29、之工数百,南至江西,北至淮南,岁一往来,其利甚博。”俞大娘的巨舟冠绝一时,为时人称道。 (一)商业的起源与发展富商大贾周流天下7、宋元:海外商运发展迅速;最早的纸币“交子” 海上丝绸之路是古代中国与世界其他地区进行经济文化交流的海上通道,起点位于中国泉州市。海上丝绸之路是由当时东西洋间一系列港口网点组成的国际贸易网。泉州是联合国科教文组织所唯一认定的海上丝绸之路起点。 宋朝先後在广州、临安府(杭州)、庆元府(明州,今宁波)、泉州、嘉兴府(秀州)上海镇(今上海市区)等地设立市舶司专门管理海外贸易。其中以广州、泉州和明州最大。泉州在南宋中后期更一跃成为世界第一大港之一、东方第一大港和海上丝绸之路的
30、起点。 元代 纸钞宋代 交子(一)商业的起源与发展富商大贾周流天下8、明清:出现了会馆和商帮;资本主义萌芽 北方会馆的典型代表辽宁海城的山西会馆。河南南阳的山陕会馆会馆为商人自行组织的商业公所。商帮是以以地域为中心,乡土亲缘为纽带,以会馆办事机构和标志性建筑的商业集团。 (一)商业的起源与发展富商大贾周流天下8、明清:出现了会馆和商帮;资本主义萌芽山西商帮 义中取利,信誉第一 徽州商帮 贾而好儒,财自道生 福建商帮 自强不息,爱拼会赢 广东商帮 敢想敢干,敢为人先山东商帮 重土乐安,诚实守信 宁波商帮 灵活善变,开拓创新龙游商帮 海纳百川,宽以待人 洞庭商帮 审时度势,稳中求胜 江西商帮 广泛
31、从业,小本经营 陕西商帮 追求厚利,既和且平(一)商业的起源与发展富商大贾周流天下8、明清:出现了会馆和商帮;资本主义萌芽晋商晋商代表建筑山西王家、乔家大院(一)商业的起源与发展富商大贾周流天下8、明清:出现了会馆和商帮;资本主义萌芽(1)形成原因:农业、手工业及商品经济的发展;封建政府的政策推动; 明朝初年,为了保卫北部边防设了“九边”(九个军区),80多万强军和30多万匹战马给政府财政造成极大压力。大明洪武三年开始实行的以粮换盐引的开中制是晋商和陕商形成的契机。明朝中期海禁的放松也是浙商、闽商、粤商得以形成的直接原因。(一)商业的起源与发展富商大贾周流天下8、明清:出现了会馆和商帮;资本主
32、义萌芽(1)形成原因:明中叶后,社会价值观念有一定的转变。 “有儿开商店,强如坐知县”,“生子可作商,不羡七品空堂皇;好好写字打算盘,将来住个茶票庄”的民谚。这与我们熟知的中国封建传统“学而优则仕”,“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相差何啻万里亲缘和地缘关系的影响;(一)商业的起源与发展富商大贾周流天下8、明清:出现了会馆和商帮;资本主义萌芽(2)衰落的原因(以晋商为例)沦为封建政府的附庸,商业模式单一; 明初晋商藉明朝统治者为北方边镇筹集军饷而崛起,入清后又充当皇商而获得商业特权,清季又因为清廷代垫和汇兑军协饷等而执金融界牛耳。一言以蔽之,明清山西商人始终靠结托封建朝廷,为其服务而兴盛。但当封建
33、朝廷走向衰亡时,山西商人也必然祸及自身。 (一)商业的起源与发展富商大贾周流天下8、明清:出现了会馆和商帮;资本主义萌芽(2)衰落的原因(以晋商为例)“以末致富,以本守之”的传统观念,束缚了晋商的发展。 晋商资本流向土地,在明代已屡见不鲜。入清后,晋商购置土地者很是普遍。有民谣称:“山西人大褥套,发财还家盖房置地养老少。”此谓“大褥套”是指形同褥子的布套,也可搭在牲口背上供人骑坐。这句民谣反映了晋商外出经商致富后还家盖房置地养老少的传统观念。在这一传统观念支配下,其商业资本是不利于向近代资本发展的。 (一)商业的起源与发展富商大贾周流天下8、明清:出现了会馆和商帮;资本主义萌芽(2)衰落的原因
34、(以晋商为例)墨守成规,思想保守 随着外国资本主义的侵入,旧有的商业模式已被打破,加快改革,适应潮流,是求得自身发展的途径。但是,由于晋商中一些有势力的财东和总经理思想顽固,墨守成规,以致四次失去票号改革机会。 (一)商业的起源与发展富商大贾周流天下8、明清:出现了会馆和商帮;资本主义萌芽(2)衰落的原因(以晋商为例)投资周期过长 20世纪初,晋商中一些有识之士投资民族资本近代工业,但由于当时保矿运动的影响,其资本主要投入了煤矿业,而不是投资少、周转快、利润高的棉纺、面粉、卷烟等轻纺工业,致使资金大量积压,陷入困境。 这首诗说明古代商人会遇到哪些危险?刘驾贾客词贾客灯下起,犹言发已迟;高山有疾
35、路,暗行终不疑。寇盗伏其路,猛兽来相追;金玉四散去,空囊委路岐。扬州有大宅,白骨无地归;少妇当此日,对镜弄花枝。古代商人为什么不顾危险走南闯北?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 司马迁(二)“市”的发展 城市的由来: 古代的“城”主要指城墙及城墙所包围的地区。是统治者居住的地方,是政治中心。“市”指商品交换的场所,是城墙内的一个区域。“城”“市”连称就构成了“城市”。成为社会的中心,商业的繁荣也就总是与城市联系在一起。(二)“市”的发展1、秦朝:法律规定明码标价;2、汉代: “市”有专门的管理机构,相当严格;(有时间、地点限制)东西九市;(汉)当市楼有令署,以察商贾货财买卖贸易之事,三
36、辅都尉掌之。 三辅黄图卷二长安九市东汉画砖上的集市场景(二)“市”的发展3、南北朝:草市形成,设“草市尉”进行管理(2)意义:是对官办贸易的有益补充;推动了商品经济的发展。 (1)草市特征:远离城镇;交通便利;自然形成;受到行政管理。指在城郊和农村交通便利的地点自然形成的民间集市,冲破了“市”的地域限制同(二)“市”的发展4、唐朝:草市普遍,夜市繁荣 “草市多樵客,渔家足水禽。”(李嘉祐) “天涯同此路,人语各殊方。草市迎江货,津桥税海客。”(王建汴路即事) “夜市卖菱藕,春船载绮罗”(杜)夜市千灯照碧云,高楼红袖客纷纷。如今不似时平日,犹自笙歌彻晓闻。 晚唐 王建(二)“市”的发展4、唐朝:
37、草市普遍,夜市繁荣材料:凡市,以日中击鼓三百下而众以会。日入前七刻,击钲三百下,散。 唐六典(二)“市”的发展5、宋朝:(1)“市”突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形成了繁华的商业街 材料:(宋太祖赵匡胤说) “京城夜市至三鼓已来,不得禁止。” 宋会要辑稿食货六七(2)商业不受直接监管;(3)“草市”具有较完备的餐饮服务设施;(二)“市”的发展6、明清:都市商业区已相当繁华。繁华的清代京城前门市街皇都胜迹图(明)(三)中国古代商业都市1、主要的商业都会(1)春秋战国:各国的都城都是商业都市 齐国的临淄、赵国的邯郸(河北省南端)、楚国的郢都(湖北省)都是著名的商业城市(三)中国古代商业都市1、主要的商业
38、都会(1)春秋战国:各国的都城都是商业都市 齐国的临淄、赵国的邯郸(河北省南端)、楚国的郢都(湖北省)都是著名的商业城市(2)两汉:长安和五都洛阳、成都、邯郸、临淄、宛都是商业都市;新朝(公元9年-公元23年)时期设“五均”官,控制物价;(三)中国古代商业都市1、主要的商业都会(3)隋唐:长安、洛阳;扬州、成都;杭州、湖州(唐朝后期,经济重心南移,扬州的地位超过了长安和洛阳,有“天下之盛,扬为首”的说法。繁华的夜市也是扬州的特色。成都物产富饶,当时语称“扬一益二”,说明成都工商业地位的重要。)(4)宋朝:北宋东京;南宋临安(现在的杭州市)(5)元朝:大都(北京)、杭州(南方商业中心和手工业中心
39、,马可波罗称之为“天堂”)、泉州(对外贸易的重要港口,外国旅行家称之为世界第一大港)(三)中国古代商业都市1、主要的商业都会(5)明清:苏州、四大名镇江西景德镇(瓷器)、湖北汉口镇(商业中心)、广东佛山镇(手工业)、河南朱仙镇(版画);江南出现了一大批以经济功能为主的工商业市镇;清代徐扬盛世滋生图中的苏州怀胥桥商市(三)中国古代商业都市2、商业都市发展的规律(1)经济功能逐渐增强,直至出现专门的工商业中心(2)分布由北向南转移;唐以前主要分布在北方,唐以后南方居多(四)古代中国的经济政策1、重农抑商政策(1)含义:又叫“重本弃末”,主张重视农业并限制打击工商业的经济思想和政策。僇力本业(农业)
40、,耕织致(交纳)粟帛多者,复其身(免除徭役);事末利(经商)及怠而贫者,举以为收孥(奴 )。 史记商君列传(四)古代中国的经济政策1、重农抑商政策(2)来历:开始于商鞅变法,后为历代封建王朝所沿用首倡“重农抑商”(四)古代中国的经济政策1、重农抑商政策(3)原因: 汉代的晁错说:“商贾大者积贮倍息,小者坐列贩卖,所卖必倍。故其男不耕耘,女不蚕织,衣必文采,食必粱肉;亡农夫之苦,有仟佰之得。因其富厚,交通王侯,力过吏势,以利相倾;千里游敖,冠盖相望,乘坚策肥,履丝曳缟。 此商人所以兼并农人,农人所以流亡者也。”商业影响农业生产,影响赋税收入,危及封建政权统治(四)古代中国的经济政策1、重农抑商政
41、策(4)历代具体表现战国商鞅首倡;秦朝:秦朝制定相关法律对经济活动进行严密管理;统一度量衡、货币商品买卖必须明码标价两诏铜方升(秦朝) (四)古代中国的经济政策1、重农抑商政策(4)历代具体表现汉代:规定商人不得衣丝乘车;征收重税;实行盐铁官营;严格规定商品交易的时间地点;天下已平,高祖(刘邦)乃命贾人不得衣丝乘车。重租税以困辱之。 史记平准书 (四)古代中国的经济政策1、重农抑商政策(4)历代具体表现明清时期实行“海禁”和“闭关锁国”政策永乐二年(1404年),禁民下海。遂下令禁民间海船。 永乐实录卷27(四)古代中国的经济政策1、重农抑商政策(4)历代具体表现“禁奢侈”政策-抑商政策的辅助
42、政策材料:汉代政论家曾经警告:“淫侈之俗,日日以长,是天下之大贼也。” 材料:东方朔批评汉武帝时说:“上为淫侈如此,而欲使民独不奢侈伤农,事之难者也!”(四)古代中国的经济政策1、重农抑商政策(5)评价前期:稳定小农经济,促进农业的发展;保障国家安全,巩固封建统治;后期:阻碍了商品经济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造成中国逐步落后于西方;(四)古代中国的经济政策2、“海禁”与闭关锁国政策(1)含义: 海禁政策:指明清两代严禁私人出海贸易,即“片板 不得下海”,对外贸易在官方主持下进行 (郑和下西洋)禁止国人出海贸易,海禁主要是对内的防范限制外商来华贸易,闭关锁国主要是对外的消极防卫闭关政策:严格限制(不
43、是禁绝)对外贸易,即只准在“公行”中进行,严格限制外国人在华活动的措施。(四)古代中国的经济政策2、“海禁”与闭关锁国政策(1)含义: 海禁政策:指明清两代严禁私人出海贸易,即“片板 不得下海”,对外贸易在官方主持下进行 (郑和下西洋)禁止国人出海贸易,海禁主要是对内的防范限制外商来华贸易,闭关锁国主要是对外的消极防卫闭关政策:严格限制(不是禁绝)对外贸易,即只准在“公行”中进行,严格限制外国人在华活动的措施。广州郊外的十三行,是唯一准许与外商打交道的商行。(四)古代中国的经济政策2、“海禁”与闭关锁国政策(2)原因:具体原因:A、明初统治者担心流亡海上的敌对势力勾结倭寇,危及明朝的统治。 B、清初是为了割断东南沿海人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情报交换测试题及答案
- 光电工程师证书考试实务策略试题及答案
- 湘艺版八年级下册春江花月夜 草原上教案设计
- 2024文化产业管理证书考试市场定位题
- 山东省郯城县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 第五单元 拥有合法财产 保护消费权益 第10课 做个聪明的消费者 第1框消费者依法享有的权益教学设计 鲁人版六三制
- 信息系统项目管理师考试的案例分析与讨论试题及答案
- 全面掌握2024年激光工程师考试的试题及答案
- 临床患者信息保护知识试题及答案
- 临床执业医师考试重要纪念试题及答案
- 急救护理知识试题及答案
- 2021年北京回龙观医院医护人员招聘笔试试题及答案解析
- 对数的概念说课稿课件
- 地理生物会考动员主题班会课件
- 农产品食品检验员理论知识竞赛题库
- 山东中医药大学中医学(专升本)学士学位考试复习题
- 农夫山泉产品陈列手册(共45页).ppt
- 【原创】《“备-教-学-评”目标一致性的实施策略》讲座PPT
- 企业集团财务管理综合练习计算
- 【北师大版】六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设计-总复习《数的认识》(1)
- 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制度范文
- 机房专用精密空调巡检维护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