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人教七年级下册春夜洛城闻笛_第1页
初中语文人教七年级下册春夜洛城闻笛_第2页
初中语文人教七年级下册春夜洛城闻笛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鹤龄中学生本有效课堂教学研究案年级七年级 课题春夜洛城闻笛课时一课时 科目 语文研备成员王光松 使用者王光松教学目标1、在理解诗歌内容和情感的基础上,有感情地朗读,读出诗的节奏和内涵。2、学习诗人由音乐引起感想,抒发感情的的写法。3、了解诗歌意象:笛、柳复备栏教学重难点理解诗歌内容和情感。2、了解诗歌意象:笛、柳前置作业查阅资料,进一步掌握有关李白的文学常识。背诵春夜洛城闻笛。 教学目标展示(复习或情景导入、出示本节学习目标)1、复习与李白相关的文学常识;2、领会诗歌的思想内容;3、学会多角度赏析诗歌。4、背诵、默写诗歌。 自主学习(自学提示、学生自主学习、完善课前小研究,教师巡视指导)1、走

2、进诗人李白。(学生个别介绍,其余作补充。)2、诗歌创作背景。(学生查阅资料,小组讨论交流。)3、试划分诗歌节奏。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4.结合注释,用自己的语言表达诗歌内容。示例:是谁家的庭院,飞出幽隐的玉笛声?融入春风,飘满洛阳古城。客居之夜听到折杨柳的乐曲,谁又能不生出怀恋故乡的深情呢?展示收集的诗词中含“笛”、“柳”的诗句。“牧童避雨归来晚,一笛春风草满川”(陆游杂感)“闻笛翁出迎,儿归牛入圈”(陆游牧牛儿) “闲梦远,南国正清秋,千里江山寒色远。芦花深处泊孤舟,笛在月明楼。”(李煜望江梅) “寒山吹笛唤春归,迁客相看泪沾

3、衣”(李益春夜闻笛), 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志南绝句)渭城朝雨悒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王维送元二使安西)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杜甫绝句)垂柳万条丝,春来织别离。行人攀折处,是妾断肠时。(戴叔伦堤上柳) 过程互动交流(小组组内小展示或评研;含全班大展示及互评;含教师反馈信息,指导学法、解疑释难)1、怎样理解诗中的意象“折柳”? “柳”,即“留”的谐音;“赠柳”,表难分难离,不忍相别,念念不舍之意。 “折柳”既是曲名折杨柳,又代表一种习俗,一个场景,一种情绪,是离别的同义词。2、赏析诗歌中“暗”“飞”“散”“满”字的妙处。 “暗”,有断续、隐约的含义,吹笛人只管自吹自听

4、,却不意打动许多听众,引起人们无限的隐忧,照应了“谁家”,让人产生无限遐想。 “飞”,出乎听众的意料 ,使无形的声音形象化。 “散”,均匀、遍布。表现笛声随着春风传到各地,无东无西、无南无北,勾起了诗人的怀乡之情。 “满”,运用夸张修辞,极写夜之宁静,笛之悠扬,反衬诗人闻笛后的孤寂心情。3、从诗的末句你感受到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从“故园情”三字可以看出这首诗表达的是诗人的思乡之情。4、分析诗歌运用的修辞手法:、夸张:“散入春风满洛城”中“满” 运用夸张修辞,极写夜之宁静,笛之悠扬,反衬诗人闻笛后的孤寂心情。、反问:“何人不起故园情”中“何人” 运用反问修辞,一唱三叹,加强了思乡的情感。“故园情”即思乡之情。巩固提高(当堂训练、归纳总结、拓展延伸)本诗主要叙述了诗人客居洛城的一个夜晚,听到抒发离别行旅之苦的笛声,勾起了思念家乡和亲人的深情。板书或作业设计收集古诗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