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级语文下册第7课《最后一课》教案_第1页
年级语文下册第7课《最后一课》教案_第2页
年级语文下册第7课《最后一课》教案_第3页
年级语文下册第7课《最后一课》教案_第4页
年级语文下册第7课《最后一课》教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年级语文下册第7课最后一课教案篇一:最后一课教学目标:知识和能力目标:识记并理解“哽、宛转、惩罚、祈祷、懊悔”等词语的音、形、义;结合课文了解文章的时代背景。过程和方法目标:整体把握,通过人物的心理、语言及动作,理解人物思想感情;学习文章“以小见大”的写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体味文中深沉的爱国情怀,珍惜现在时光,抓紧时间学好本领,为祖国的腾飞作出应有的贡献。教学重点1.心理描写对人物思想感情的作用。2.文中表现的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教学难点:韩麦尔先生关于法语的见解和结尾动作描写所包含的思想感情。 教学时间:两课时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教学内容:串讲课文内容教学步骤:一、导

2、入新课有这样一句话:“失去了,才觉得珍贵。”体会一下,你们有没有这样的感觉?可今天我们要见到一位小学生,他应该有更深的体会。过去的他是一个非常贪玩的人,但突然有一天被宣布从此不能再学习母语了,他似乎一下子警醒了,“学习是多么重要!”可这失去的又无法挽回了。因此,在他的“最后一课”中他想了很多,也学到了很多二、简介课文背景 (多媒体课件展示)1870年7月爆发的普法战争是法国发动的。法王拿破仑三世为了阻遏普鲁士用武力统一德意志各邦的行动,维护法国在欧洲的霸权,故发动了这场战争。但不到两个月,法军大败。普鲁士军队长驱直入,包围了马黎。法国政府执行卖国政策,同普鲁士签订了屈辱的停战协定,赔款50亿法

3、郎,并把阿尔萨斯和洛林东部地区割让给普鲁士。小说写于1873年,以刚刚结束两年的普法战争为背景,反映了阿尔萨斯沦陷后,当地人民在侵略者强行禁教法国语言时所表现的悲愤情绪和爱国精神。三、根据预习,理清小说情节发展的四个阶段。(即完成课后练习一) 明确:小说以小弗郎士的心理活动为线索,巧妙地铺设了故事情节发展的四个阶段:第一个阶段(16)序幕。写小弗郎士在上学路上对周围事物的观察和感受。 第二个阶段(710)开端。通过小弗郎士的观察,写出上课之前教室里的情景。课前第三个阶段(1123)发展。写韩麦尔先生讲授最后一课的情景及小弗郎士的感受,这是小说的主体。课上第四个阶段(2429)高潮和结局。写韩麦

4、尔先生宣布散学时的情景。下课四、学生有目的地在每一个阶段找出描写小弗郎士心理活动的句子,并分析其作用。 (多媒体课件展示)1.分析第一阶段。幼稚、怕提问 “我想就别上学了”的真正原因是什么?明确:怕提问。 上学迟到怕挨老师骂。“这些景象”指什么?觉得“比分词用法有趣多了”说明了什么? 明确:指“画眉在树林正在操练”。幼稚。“又出了什么事啦?”设置悬念,这一部分内容与文章中心的表达有什么关系?明确:巧妙地点明了故事发生的背景,并且为下面的情节和小弗郎士的性格 发展埋下了伏笔。2.分析第二阶段。疑惑、诧异今天的情形和平时有什么区别?说明了什么?“学校开始上课的时候,总有一阵喧闹,就是在街上也能听到

5、。” 气氛” ”学生 ”教室里还坐着许多本村的人。静一点,静一点”“我”迟”督学来校视察或发奖的日子的穿戴。今天迟到,先生却很温和地叫小弗郎士“快坐好”。极端肃静代替了往日的嘈杂;严厉的先生正温和地等着他来上课,穿着“督学来校视察”或“发奖的日子”才穿的服饰;最令小弗郎士吃惊的是课堂里还坐着许多本村的人。烘托出“最后一课”严肃、庄严、悲愤的氛围,又进一步加深悬念。3.分析第三阶段。难受、懊悔在最后一课上,小弗郎士的思想感情与平时有哪些不同?结合课后练习二找 出有关语句。“我的最后一堂法语课!”这句话,单独成节,表达了他难过、愤慨的心情。课后练习二:说明小弗郎士朴素的爱国主义情感被唤起,开始认识

6、到学习祖国语言的重要性。表明小弗郎士增强了民族自尊心,产生了学好语言的责任感。 表明小弗郎士的爱国主义感情已经升华,化为一种学习祖国语言的强烈愿望和巨大动力。这联想是对敌人的讽刺,表现出小弗郎士对被迫不能学习祖国语言的悲愤,对侵略者的仇恨,对自由的渴望。4.分析第四阶段。悲愤、懂事“我觉得他从来没有这么高大”中的“高大”指什么?明确:指韩麦尔先生的爱国主义形象在小弗郎士心中显得崇高、伟大。五、小结:作者运用第一人称,对小弗郎士的描写重点运用了心理描写的手法,写出了小弗郎士情感变化的波澜起伏,从幼稚、贪玩疑惑、诧异难受、懊悔悲愤、懂事,充满爱国主义思想感情。这一感情变化,推动情节的发展,突出了主

7、题,使文章更真切感人。篇二:最后一课一、导入新课上一节课我们通过分析心理活动了解了小弗郎士。今天,我们再来看看小说的另一个主人公韩麦尔先生。二、分析韩麦尔先生人物形象。 (多媒体课件展示)1. 讨论:作者描写韩麦尔先生运用了哪些描写方法?明确:外貌描写、神态描写、动作描写和语言描写。外貌描写:表示对就要失去的国土的敬意。神态描写:“韩麦尔先生坐在椅子里,一动也不动,瞪着眼看周围的东西,好像要把这小教室里的东西都装的眼睛里带走似的。”这写出了韩麦尔先生对毕生从事的教育事业的无限留恋,对祖国故土一往深情的热爱。动作描写:充分地表现了他爱祖国、恨敌人的全部思想感情,把崇高的爱国主义感情推到了最高峰。

8、语言描写:2.指导朗读:深沉缓慢的语调来读,表达出这位教了四十年法语的老师对这最后一课的眷 恋,对将要失去祖国语言的难舍。“我们必须把它牢记在心里,永远别忘了它,亡了国当了奴隶的人民只要牢牢记住他们的语言,就好像拿着一把的开监狱大门的钥匙”,“监狱大门”比喻普鲁士对法国人民的统治和封锁,“钥匙”比喻法国语言。除了表达强烈的爱国热情外,还表达了对学生的无限期望,对民族和祖国前途的坚定信念。 结尾部分三个破折号的作用:明确:解释说明;声音的延长;意思的递进。三、完成课后练习三。四、讨论:在“最后一课”中,韩麦尔先生的感情有怎样的起伏变化? 上课一开始,他用“柔和又严肃”的语调说话。“柔和”表明他对

9、祖国、同胞、学生的满腔深情;“严肃”说明亡国的悲痛。当课上小弗郎士背不出书来的时候,他不责备学生,而是陷入了痛苦的思索,“这正是阿尔萨斯人最大的不幸。”用带着内疚的心情勇敢真诚地作自我批评,痛心地检查自己的过错,表现了高度的责任感和深厚的爱国热情。接着,又深情地赞美了祖国的语言,赞美了祖国。当学生专心书写的时候,他又陷入了沉思,体味着深沉的亡国之痛。当“最后一课”结束时,他尽情地吐露了自己的悲愤。“深情、悲痛思索、内疚沉思、悲愤”是韩麦尔先生感情的变化,从中蕴含着他对祖国深沉的爱和对侵略者无比的痛恨。五、环境描写在本中的作用。(1) 找出开端中的两处环境描写:明确:“天气那么暖和,那么晴朗!”

10、“画眉在树林边宛转地唱歌,锯木厂后边草地上,普鲁士兵正在操练。” 这是本文中小弗郎士早晨出门时所见到的场景,包括了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点明了最后一课的具体时间和时代背景。尤其值得注意的是社会环境描写,它真实而又十分简练地交代了国土已被侵略军所占领,优美的自然风光和残酷的社会形成了鲜明的对比。(2)“看见许多人站在布告牌前”这一环境描写又表明什么?明确:布告牌上贴着的虽然只是一张公文,但它威力极大,逼迫人们不得不法执行和就范。也正是它,才直接导致了“最后一课”。(3) 课前的环境描写有什么作用?明确:烘托出“最后一课”严肃、庄严、悲愤的氛围,又进一步加深悬念。(4)“屋顶上鸽子咕咕咕咕地低声叫着

11、”描写的作用?明确:鸽子是和平的象征,表现出小弗郎士对被迫不能学习祖国语言的悲愤,对和平、自由的渴望。(5) 教室和韩麦尔先生小院的描写有什么作用?明确:表达出这位教了四十年法语的老师对这最后一课的眷恋,对将要失去祖国语言的难舍。六、 解题:作者在文中多次重复“最后一课”,其每一次用意是否相同,起怎样的作用? 明确:韩麦尔先生在开课时宣布:“这是我最后一次给你们上课了今天是你们最后一堂法语课”这几句话在小弗郎士幼小的心灵里轰然炸开,镇公所门前的布告,教室里异乎寻常的情景,现在全明白了。“我的最后一堂法语课!”这句话,单独成节,表达了他难过、愤慨的心情。“啊!这最后一课,我真永远忘不了!”表明小

12、弗郎士对“最后一课”的严肃意义的深刻理解,也表明他已经由天真幼稚变得懂事成熟起来了。重复出现,既紧扣课题,又表达了对这最后一课的眷恋,对将要失去祖国语言的难舍。七、布置作业:下课以后,小弗郎士在回家的路上又见到了什么?又有什么感受?请仍用第一人称的写法,进行创造性续写。八、板书设计: 韩麦尔情节:上学社会环境教学后记:爱国主义教育是这一课的主旨。这篇课文一小佛郎士的口吻,叙述了法国阿尔萨斯地区遭受普军侵占以后,师生上最后一课法语课的情景。短暂的最后一课,使我们深切感受到法国人在失去土地时的悲愤、沉痛的心情。这时一篇充满活力的文章,很能够贴近学生的心灵。篇三:最后一课教学目的一、学习通过环境、气

13、氛和人物的外貌、语言、动作、表情和心理活动等描写表达人物思想感情,突出中心思想。二、进行爱国主义思想教育,教育学生自觉地抓紧时机学好功课。教学设想一、重点和难点:1.通过韩麦尔先生的语言、动作、神情以及小弗郎士的后悔、悲愤心情,深刻体会他们的爱国主义思想。2 一些含义比较深刻的句子和某些不易为学生理解的情节(如:为什么不许教法语,韩麦尔先生为什么要穿上礼服)。二、教学中要着重抓住:1.对小弗朗士的心理活动和韩麦尔先生的语言、动作的分析。2.在理解的基础上,通过朗读指导,要求读得有感情,进一步加深感受。3.注意省略号、破折号以及某些感叹号所表示的意思。4 联系学生实际进行思想教育,端正学习态度。

14、三、结合作文记一堂生动的XX课,要求学习本文写法,紧扣四、教时安排,三教时。五、预习:1.分29节,根据上学途中、上课之前、上课经过、宣布散学,分成四段。2.能正确地读课文,用几句话简要地讲出全文大意。3.查字典,为带点字注拼音:思量 捂耳朵 诧异 哽住 祈祷4 把预习中弄不清楚的地方写在小纸条上,课前交给老师。(提出的问题在讲读中有机地插入讨论、解决。)第一教时教学要点一、介绍作者及时代背景。二、检查预习情况,掌握全文脉络,了解全文大意。三、学习(1一10)节。篇四:最后一课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指导学生把握诗文基调,有表情朗读诗文,培养学生鉴赏诗歌的能力。 过程和方法:自主、合作、探究的学

15、习方式。教学重点反复诵读,感悟诗歌的思想感情。教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播放音乐黄河大合唱之第一、第二部。以强烈的气势感染学生,引起学生心灵的共鸣。二、朗读。要求用普通话正确流畅、充满感情地朗读。教师范读。学生自由练习朗读。学生齐读。三、内容研讨解题。本课题目是黄河颂,哪个词是关键?(抓住“颂”字。)这首歌词的一、三两节很显然是首尾呼应,但这两段文字着眼点完全相同吗?(第一节重点落在“黄河”上,第三节重点落在“中华儿女”上。)第二节是主体部分,主要是“颂黄河”,但并不是立即开始歌颂,在“颂”之前有一个蓄势阶段,如果在文中找出一个字来统领,应该是哪个字?(即“望”字。)“颂黄河”这一环节也

16、有明显的外部标志,这就是文中反复出现的“啊!黄河!”这句话把内容划分为几个层次?每个层次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小结课文。用如下板书总结课文。序曲主体尾声黄河伟大坚强望黄河颂黄河学习黄河精神五、再朗读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要求学生根据黄河颂音乐,进行配乐诗朗诵。教师可根据具体情况安排学生齐读、领读或个别诵读。六、课外作业阅读黄河大合唱第三部分:黄河之水天上来。欣赏黄河大合唱音乐,学唱黄河颂部分,并进行表演唱教后记:随着诗人行进在黄河岸边,感受黄河的气魄,回想着雄奇壮丽的山河,英勇的战士抗击敌人的气概,使学生感受到中华民族顽强的奋斗精神与不屈的意志。黄河颂给了学生一个了解先烈精神的机会。6黄河颂篇五:最

17、后一课教学目标:1. 了解黄河大合唱的创作背景和其他相关内容。2. 反复朗诵并理解歌词内容,感受中华民族的英雄气概。教学设计与步骤:一、播放黄河大合唱音乐片断,以雄壮激越的音乐演唱和朗诵来感染、调动学生。二、学生们把预习所查资料展出并汇报交流,共同了解黄河大合唱由八个乐章组成,黄河颂中其第二章。由光未然作词,冼星海作曲的黄河大合唱创作于抗日战争时期,表现出中华民族的苦难和不屈的斗争精神。三、整体感知课文1. 教师范读后学生自由练习朗读。2. 梳理作者思路,明确划分“序曲主体尾声”三个部分,并能概括大意。3. 主体部分中“望”字所统领的内容?4. “啊!黄河”在诗中反复出现,有什么作用?5. 诗

18、歌从什么角度表达强烈的爱国主义感情的?有何历史和现实意义?四、内容探究1.颂歌的首尾如何呼应的?2.为什么把黄河比作“摇篮”和“屏障”?3.“啊,黄河!你是伟大坚强”是不是病句?为什么要词性活用?4.探究课堂上生成的各种相关问题。五、小结课文六、欣赏黄河颂音乐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朗诵并学唱黄河颂2.拓展延伸提高教学设计与步骤:一、概述上节课内容,组织黄河颂的朗诵表演二、学唱黄河颂三、组织学生表演唱(安排好领诵、齐诵、个人领唱和合唱,如学生能力强,方能有好的效果)四、再组织学生欣赏并演唱保卫黄河并讨论:为什么保卫黄河就是保卫国家?目标是为了更深入地理解课文黄河颂五、比较阅读长江之歌再次进行爱国

19、主义情感教育。如能阅读和演唱结合效果更好。欣赏优美动听的音乐,得到充分的艺术享受。阅读材料见语文课课练 练习设计:练笔 1. 评析黄河大合唱其他乐章的歌词2. 赏析你平日里喜爱的歌曲之一3. 为你熟悉的一段音乐填写出歌词第一篇:浙教版一年级语文下册白米饭和花衣裳教案1教学目标:1 学会“真、漂、布”3个生字,能理解“真漂亮、织布”等词语。2 能用“漂亮”说写一句话,基础好的学生能按一定的提示仿照课文创编儿歌。3 懂得衣裳来之不易。4 能背诵这首儿歌。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 背诵课文第一自然段2 今天我们就要来学一段与衣裳有关的儿歌二、学习课文1读课文(1)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2)指名读

20、儿歌(一生带读女生带读)(3)自由读课文,想一想有什么地方不懂的?2学课文(1) 第1、2行a“真漂亮”是什么意思?你能换个词语,意思不变吗?b那么漂亮的花衣裳,你喜欢吗?(指名读齐读)c能看图用“漂亮”说一句话吗?d你还知道哪些东西是漂亮的?完成课堂作业本上练习e生活中漂亮的东西真多啊,你看冬冬今天多漂亮啊,她在干什么?看图说话。f如果你穿着又新又漂亮的衣裳,你会想些什么?(2) 第3、4行a出示:没有工人来织布,哪有漂亮的花衣裳?(齐读指名读)b用自己的话说说这句话的意思c让我们来看看衣裳是怎么做出来的d说说你的感受e再读这句话,争取比刚才读得更好三、创编儿歌当当小作者,也来编儿歌(给图提

21、示)_,真漂亮,_想一想:没有_,哪有_?四、课中操五、教学生字1 出示:真、漂、布,请你读一读这些字,再说说你是怎么记住它们的?2 你认为哪个字最难读齐读生字3 注意:真,注意里面三横漂,注意西的变形布,一竖在竖中线4写一写六、总结1 学了这节课,你懂得了什么?2 希望每个小朋友珍惜粮食和衣裳。第二篇:浙教版一年级语文下册白米饭和花衣裳教案白米饭和花衣裳教学准备生字词卡片、录音机、录音带、挂图 教学时间:3课时 第一课时教学目标:让学生学会生字词,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教学过程1,谈话揭题小朋友们知道我们吃的大米饭、穿的花衣裳是怎么来的吗?学了第19课,我们就知道了。下面请小朋友们把课本翻到第

22、50页,学习课文白米饭和花衣裳。然后转身在黑板上写下题目,并标上“饭”、“裳”的拼音,读题,教学“饭”,认识“ ”字旁,“裳”,注意翘舌音,在这里读轻声。2,听录音(1)边听边想,课文讲了些什么?(2)借助拼音,通读课文。3,图文对照,学习生字、生词。(1)看挂图1(小明手捧大米饭图)。问:小明手上捧的是什么?(大米饭)大米饭是怎么样的?(白又香的)然后结合起来说一遍:小明手上捧着的大米饭是白又香的。假如你是小明,当你吃了白又香的大米饭之后,你是否会想一想它是哪儿来的呢?然后过渡到教学“吃”。“吃”是左右结构,是用口来吃的,注意右边是“乞”而非“气”。还要注意“哪”与“那”的区别,“哪”读第三

23、声,是用在问句里面的。(2)看挂图2(农民在烈日下插秧图)。问:图上画着谁?(农民伯伯)在干什么?(插秧,重点说明汗流浃背,引出烈日,突出其劳作的辛苦。)教学“农”、“民”、“粮”。农民两字介绍笔顺笔画,“粮”字教学“米”字旁,注意右边是“良”而非“艮”。()全班一起读第一节。()指名读第二节。()看挂图(小红穿着漂亮的花衣裳图)。问:小红穿着怎样的花衣裳?(小红穿着漂亮的花衣裳。)教学“漂”、“穿”字,学生自己分析字形。学“漂”时,注意右边上面的“西”字,它作字头里面两竖不拐弯,学习“穿”字时,注意“穴”字头,让学生自己数笔画,记字形。问:漂亮的花衣裳是从哪儿来的呀?()出示工人阿姨织布图,

24、问工人阿姨在干什么?(织布。)教学“织”字。,复习巩固生字、新词。()抽读生字卡片。()让学生口头组词:农:(农民、农村、农田)布:(花布、织布、白布)民:(人民、农民、民众),书写指导。指导各个生字在田字格中的写法,重点介绍“漂”的写法。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理解课文内容,使学生知道大米饭、花衣裳是从哪儿来的,懂得珍惜粮食,爱护衣服,尊重别人的劳动。,有感情的朗读背诵课文。 教学过程,复习检查,抽读生字、新词卡片。,听录音,思考:白米饭和花衣裳是怎么来的?,学习第一节。()指名朗读,说:经过上一节的学习,我们知道白又香的大米饭是农民伯伯辛苦劳动得来的。那么,看着这幅图(农民在烈日下插秧图),

25、你知道这是什么时候么?他在什么地方?在干什么?他干得怎样?小结:炎热的夏天中午,太阳火辣辣的照着大地,农民伯伯却弯着腰,在田里一枝枝的插着水稻。汗水一滴滴地滴下来,他也没顾得上擦一把。()学习古诗锄禾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这首古诗生动地描述了农民伯伯劳作的辛苦以及大米饭的来之不易。然而从稻子转变为我们手中的白米饭还要经过很多其它的劳动。看挂图(农民施肥、收割、脱粒、碾米)问:他们在干什么?()总结:指着图说,你们看,我们吃的白米饭要经过这么多人的辛勤劳动,我们应该怎么对待它呢?联系实际,我们应爱惜粮食,尊重农民伯伯的劳动。()指名学生看图说话。()齐声朗读第一段。,学

26、习第二节。()指名朗读第二节。()用学习第一节的方法学习第二节。出示种棉花、纺纱、染布、织布的挂图。想想:花衣裳是怎么来的?()进行检查,指名说说花衣裳的产生过程?我们该怎么做?()总结:花衣裳是工人阿姨辛勤劳动的结果,我们要爱护它,并尊重工人的劳动。()问:怎么爱护我们的新衣服?()齐声朗读第二节。,作业练习。()自由朗读课文,试着背诵。()抄写字词。 第三课时教学目标:巩固字词,练习朗诵、背诵课文。 教学过程1,复习巩固()练习拼音。fnshangnng mn(白米饭)、 (花衣裳)、 (农 民)napiob(哪 里)、(漂 亮)、(织 布)()组词。那()粮()农()哪()漂()布()(

27、)照样子写词语。 想(想一想)看() 听()说() 做()()连词。吃粮雪白的海滩种衣火红的米饭穿饭金色的太阳()造句。漂亮2,朗读、背诵课文。()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学生试读。老师范读。指名读。齐声读。()老师总结:学了这篇课文,我们知道了白米饭与花衣裳是怎么来的?(农民、工人辛勤劳动的结果。)所以说,我们应爱惜粮食与衣服。吃饭时,不要有剩菜剩饭,不要掉饭粒;穿衣服时,要注意不要随意浪费。()指导背诵。学生自由背。指名背。齐声背。注意背诵时要有感情。3,作业练习。()听写词语。()练习写有同偏旁的字。穴()、米()第三篇:(浙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教案 打碗碗花打碗碗花教学目标1、初步培养相信科

28、学,勇于实践的求真精神2、能联系上下文理解“安然无恙”、“如释重负”的意思。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教学过程1、复习:(1)打碗碗花怪在哪里?有感情地齐读2一6段。2、学习7一9段。(1)自由读79段,想一想,每段写什么?(2)上节课,作者对打碗碗花的来历是将信将疑的,而这儿,作者却完全变了,找出一个相反的词(自信不疑)理解“自信不疑”词义。(相信什么:对什么不怀疑打碗碗花,不打碗!用自信不疑的语气读这句:“打碗碗花,不打碗!”强调“不”,读重音。(3) 作者为什么可以自信不疑地回答呢?答案在第几段?齐读第8段。(4)自读课文,作者在试验的过程中有许多词语写出了心情的变化,读一读。找一找,圈一圈

29、。(紧张担心、如释重负、自信不疑)作者紧张什么?引出担心。“如释重负”的意思:”释”请学生查一下字典。是什么意思?负又是什么意思?连起来说一说,作者为什么会“如释重负”?“如释重负”的结果是:一一自信不疑。(5)指导朗读第8段中3句活。a.我紧张极了,真担心手中的碗像变戏法那样骤然达碎。b.这个发现,使我小小的心如释重负,我再也不肯听信外婆关于打碗碗花的话了。C如果她再要提起,我可以自信不疑地回答:打碗碗花,不打碗!(注意带点词要读重音,每句话心情不同,语气不同。第4句是轻声,稍慢。第句要读出一种一下子放心的感觉,声音提高,速度加快。第句要读出自信的语气,坚定有力。)(6)自读第8段,读出语气

30、的变化,再指名读、齐读。(7)第8段写了作者做试验的过程,是按什么顺序写的?请排列下面的词语讨了上序号):担心碗打碎把花藏在衣兜里心如释重负碗安然元恙一声不吭地嚼饭根据序号(事情的发展顺序)说一说做试验的经过,(注意句子与句子之间的连接)3、从这件事我们可以看出这个小朋友有什么优点?从课文的结尾我们还能了解到什么优点呢?(解决一个疑问后又产生新的疑问。)4学了这篇课文,你学会了什么?懂得了什么?5。完成作业本余下的题目。第四篇:浙教版二年级语文下册做书签教案1做书签教学目标1.会做书签,培养自己动手的能力和勤俭节约的精神。 2.能把做书签的过程,以及书签打算送给谁连起来说一段话。教学重点、难点

31、教学重点:能把做书签的过程用连接词说清楚。 教学难点:1.用连接词说书签的制作过程。 2.写一句有意思的话送给谁。教学准备卡片纸、水彩笔、剪刀、彩色线。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过程:1.看图谈话揭题。(1)(看书上插图同学们,你们看,书上的小朋友在干什么? (2)谁知道书签是于什么用的?(3)今天我们就来学做书签(揭题),并且要能清楚地按顺序说说做书签的过程。 2.看老师做书签,说过程。(1)要求:看清老师是分几步做的?在座位上低声说说。(师边做可边引导学生试用上连接语:先接着等等,后面的话让学生通过观察自由发挥)先剪下一条长方形的纸片;接着在纸片上用剪刀剪个孔,穿上丝线打结; 然后画上一个兔子

32、头; 最后写上一句鼓励的话。(2)指名试说过程,根据学生所说出示句式:先接着然后最后 (3)请你把老师做书签的过程用上句式自己说说。 (4)互说。(5)开火车说。(师生评价。重点:1.是否按顺序说。2.“剪、穿”等动词用得是否确切。)3.学生做书签,说话训练。(1)(观察插图)书签的外形除了长方形还可以剪成什么形?你打算呢? (再看插图)画上的书签上写了哪些鼓励的话?你打算写什么? (2)自己做书签。(3)做完后用“先接着然后最后”的句式说说自己做书签的过程。(4)同学们,你用的丝线是什么颜色的? ( )的丝线指名说。(5)你画的小动物是什么样的?( )的( )开火车说,边说边举给大家看。 (

33、6)用上这些词,大家更喜欢你的书签了。 自由练说,指名说,开火车说。4.这张书签你打算送给谁呢?为什么要写书签上的这句话呢?(也可以送给自己) 自由说,指名说。师归纳句式:这张书签我想送给( ),希望( )。 用句式自由说,开火车说。5.把做书签的过程,送给谁连起来说段话。 自由说,互说,上台比赛说。 6.总结:今天我们学会了做书签,以后可以夹在书里,鼓励自己,帮助别人进步。我们还学会了把做书签的过程和送给谁连起来有顺序地说一段话。第五篇:浙教版二年级语文下册下雨教案下雨第二课时教学设计课时目标:1.导读课文2一7自然段,指导朗读。 2.进一步理解“连声、关心”等词的意思。 3.能用“称赞、关

34、心”说一句话。教学过程一、复习检查。(1)“开火车”认读生字词卡片。 指名读课文第1自然段。二、导读课文24自然段。(1)奶奶心里担心的是小玲没带雨伞,衣服一定要淋湿了,可是结果怎样呢?请同学们看图说一说。(2)自由读课文,找一找:写小玲没被雨淋湿的是那几段? (2一4段) (3)指名读第2自然段。思考:小玲是怎么回来的?奶奶为什么奇怪? (4)出示句子: 小玲进来了。小玲跳着蹦着进来了。 读句子。你喜欢哪一句?为什么?小玲为什么是跳着蹦着进来的?(引导学生理解:因为小玲虽然没带伞,但得到了同学的帮助,没被雨淋着,和往常一样高高兴兴地回到家里。所以是跳着蹦着进来的。)指导朗读,把“蹦着跳着”读

35、重些,表示小玲的高兴心情。(5)读奶奶的话,思考:奶奶为什么这样问呢?指导朗读:“怎么”读重些,表示奇怪。(6)读小玲的话。指导朗读:句中“同学”“送”要强调出来,读出小玲为有这样的好同学而感到自豪。(7)句式训练:小玲的衣服没有淋湿是因为( )。(8)读奶奶称赞话,理解连声的意思。(一声接着一声)用“称赞”说一句话。 (9)看图说说这位同学是谁?三、导读5一7自然段。(1)看第2幅插图,说说小宝当时的样子?(2)自由读课文,找一找,写小宝被雨淋湿的哪几段?(57段) (3)指名读第5自然段,思考:写小宝当时进屋的样子是哪一句?划下来。 (4)出示句子:他的衣服全湿了,头发上还不断地往下清水珠

36、。读句子。这句话中,哪些词写出了小宝湿透了。(“全、不断”)“全”什么意思?(都)“不断”还可以怎么说?(不停)假如当时是你,你会有什么感觉?说明小宝怎么样?(5)读奶奶问的话,思考:奶奶为什么会这样问呢?(引导学生理解:因为小宝上学去是带伞的,如果仅仅是衣服弄湿了,可能是雨大,伞没遮住雨,但现在小宝不仅“衣服全湿了”而且“头发上还不断地往下滴水珠”。说明他没有撑伞,带了伞又没撑伞,奶奶很自然地想到了小宝是把伞弄丢了。) 指导读奶奶的话,读出关心的语气,用“关心”说一句话。 (6)读小宝说的话。(7)句式训练:小宝带了雨伞却湿淋淋地回家是因为( )。(8)读最后一个自然段,思考:小宝被雨淋湿,

37、可奶奶为什么还高兴地说他是个好孩子?(引导学生理解:因为奶奶知道了小宝是为了路远的同学不被雨淋湿。自己冒雨回家才被雨淋得湿透,奶奶对小宝这种为他人着想、助人为乐的好思想很满意。) (9)出示句子: 你是个好孩子。 你也是个好孩子。读句子。两句话有什么不同?这里为什么要用上“也”? (10)说说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同学之间应该怎么样? (11)分角色朗读课文。四、巩固练习课堂作业3。(把句子补充完整)(1)读句子,想一想,小玲有什么优点?对刻苦学习的小玲,老师应该怎样称赞她呢?(2)明明做了什么好事?老师会怎样称赞他呢?板书设计:下雨小玲小宝没带伞 带了伞没淋湿 淋湿了同学送回家 借给同学互相关心互相帮助称赞小学一年级下册语文美丽的小路教案一、背景材料课文讲述了一个有关环境卫生的故事。它告诉我们要保持环境卫生,人人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不美的行为会破坏美丽的环境。二、教学难点课文的第八自然段。三、课前准备1、学生自制生字小卡片一份。2、简单的动画课件。3、头饰:鸭、兔、鹿。四、教学目标1、认识“先”“鹿”等14个生字,会写“先”“干”等6个字。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分角色朗读中,能读好每个角色的语气。3、有爱护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