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粤版八年级上册物理 2.1我们怎样听见声音 课后习题练习复习课件_第1页
沪粤版八年级上册物理 2.1我们怎样听见声音 课后习题练习复习课件_第2页
沪粤版八年级上册物理 2.1我们怎样听见声音 课后习题练习复习课件_第3页
沪粤版八年级上册物理 2.1我们怎样听见声音 课后习题练习复习课件_第4页
沪粤版八年级上册物理 2.1我们怎样听见声音 课后习题练习复习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二章 声音与环境2.1我们怎样听见声音1声音是由物体_产生的,一切正在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振动2“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是东林书院名联,其中涉及的发声体分别是()A气体、液体、固体 B气体、气体、固体C气体、液体、气体 D固体、液体、气体【解析】风声是由空气振动产生的,雨声是由雨滴振动产生的,读书声是由人声带振动产生的。A3如图所示,下列现象中不能说明正在发声的物体在振动的是()【解析】敲鼓时,纸屑上下振动;扬声器发声时,小纸屑上下跳动;发声的音叉激起水花。这几个实验共同表明: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金鱼缸中的金鱼吐出的气泡上升变大,这显然是与声现象无关的。【答案】B4如图所示,将正在发出

2、声音的音叉放入水中,能观察到音叉周围溅起许多水花,这个现象说明了()A空气振动发声 B发声的音叉正在振动C水振动发声 D液体也可以成为声源【方法规律】本题利用转换法。正在发声的音叉是否振动,不容易观察,把它放到水里后,能够激起水花,看到水花飞溅,就能够说明插入水中的发声音叉是在振动的。【答案】B5如图所示,将刻度尺的一端紧压在桌面上,拨动伸出桌面的一端会听到声音,这说明声音是由于_产生的。振动6【中考咸宁】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文化遗产十分丰富。如图所示的是湖北崇阳出土的商代铜鼓,是研究我国古代青铜艺术和奴隶社会礼乐制度珍贵的实物。轻敲鼓面,它能发出清脆的声音,这是因为鼓面仍能发生_。振动7声

3、音的传播需要_,_不能传声。介质真空8地震是一种自然灾害,大地震使房屋倒塌、桥梁断落等。被困在建筑物废墟中的遇险者求救的一种好方法就是敲击就近的铁制管道,这种方法主要是利用( )能够传播声音。A固体 B液体 C气体 D真空A9我国的航天员景海鹏和陈冬乘坐着宇宙飞船“神舟十一号”邀游太空。航天员在太空舱中可以直接对话,但在飞船外作业时,他们之间不能直接对话,必须借助电子通信设备进行交流,其原因是()A用通信设备对话比较方便 B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C太空中声音太大 D声音只能在地面上传播B10渔民通过播放鱼类喜欢的音乐,将鱼群诱入渔网。鱼儿能听到音乐声说明()A固体能够传声B液体能够传声C气体能够传

4、声D固体、液体和气体都能够传声B11下列有关人耳感知声音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外界传来的声音引起鼓膜振动发出声音,这个声音与外界声音一样响B外界传来的声音引起鼓膜振动发出声音,声音通过听小骨等组织传给大脑,人就感知到声音C外界声音引起鼓膜振动,听小骨及其他组织将振动传给听觉神经转化为信号传给大脑D人如果没有耳廓就不能听到声音C12一个同学轻敲桌子,如图所示,附近的同学听不到敲击声,但将耳朵贴在桌面上的同学却可以听到。这说明_可以传声。“掩耳盗铃”从物理学角度分析盗贼犯的错误是:既没有阻止声音的_,又没有阻止声音的_,只是阻止声音进入自己的耳朵。桌子(固体)产生传播13关于声音的传播速度,下列说

5、法正确的是()A声速为340 m/sB空气中声速一定为340 m/sC声音在固体中传播速度一定比在液体中快D声音的传播速度跟介质种类和温度有关D【方法规律】利用排除法解答。声音的传播速度跟介质种类和温度有关,可见A、B错误。一般情况下,声音在固体中传播速度比在液体中快,但也有例外,可见C错误。14小丽和同学一起“探究声音的产生”,装置如图所示,将系在细线上的乒乓球靠近音叉。(1)当小丽用小锤敲击音叉的时候,既能听到音叉发出的声音,又能观察到_。通过实验现象得出的结论是_。乒乓球被多次弹开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2)乒乓球在实验中起到的作用是_,这种实验方法叫做_法。把音叉的微小振动放大,转换(

6、或放大)便于观察15如图所示,在玻璃罩内放一个正在发声的闹钟,当玻璃罩内有空气时,可以清楚地听到铃声。(1)用抽气机抽取玻璃罩内的空气,在抽气过程中你听到的铃声会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如果把玻璃罩内的空气完全抽出来,你将_(填“能”或“不能”)听到铃声。【答案】变小;不能【方法规律】在实验中,玻璃罩内不能达到绝对的真空状态,因此这是建立在实验基础上加科学的推理得出,这种研究物理的方法叫理想实验法或实验推理法。(2)这个实验说明声音可以在_中传播,但不能在_中传播。空气【方法规律】在实验中,玻璃罩内不能达到绝对的真空状态,因此这是建立在实验基础上加科学的推理得出,这种研究物理的方法

7、叫理想实验法或实验推理法。真空(3)实验中需要将玻璃罩内的空气完全抽出,但现有的抽气设备总是很难将玻璃罩内抽成真空状态,即实验无法达到绝对的真空,在这种情况下,怎样得出这一结论呢?_。A通过日常生活经验得出B用实验直接证实C通过理论推导出来D建立在实验基础上加科学的推理得出【答案】D【方法规律】在实验中,玻璃罩内不能达到绝对的真空状态,因此这是建立在实验基础上加科学的推理得出,这种研究物理的方法叫理想实验法或实验推理法。16阅读下面数据回答问题:几种物质中的声速/(m/s)(1)空气中的声速随温度的升高而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可得出的规律是:每升高1 ,声速每秒变化_m。按照你的

8、发现规律,你估计0 时空气中的声速大约为_m/s。增大【解析】由表中三组空气中声速与温度的关系可以发现,温度越高,声速越大,且温度升高10 ,声速增大6 m/s,故温度每升高1 ,声速每秒变化0.6 m。0.6331(2)分析表格中数据可得出:一般情况下,在气体、固体、液体中声速大小的排列顺序是_(从小到大排列)。(3)声速大小的影响因素是_、_。v气体v液体v固体介质的种类介质的温度17坐在教室里说话,听不到回声,但是听到的声音比在空旷的原野里要大,这是因为()A教室不能产生反射,根本没有回声B回声和原声混合,无法分辨,使原声加强C教室反射产生的回声从门窗跑掉了D教室四周反射的回声正好抵消【

9、解析】在教室里,由于我们说话的地点离墙较近,当我们说话时,声音传到墙壁上反射回来的时间与我们说话的时间几乎是同时的,时间差太短,我们的耳朵听不出说话声与回声,因此人耳区分不开原声与回声。【答案】B18【中考北京】在驰名中外的北京天坛里,有三处堪称奇观的声学建筑:回音壁、三音石和圜丘。当游客在圜丘顶层的天心石上说话时,听到的声音格外响亮,这是建筑师利用声音的反射,使_与原声混在一起,声音得到加强造成的音响效果。回声19天坛公园的回音壁是我国建筑史上的一大奇迹,回音壁应用的声学原理是下列说法中的()A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B声音在墙壁中的传播C声音遇到墙壁后的反射现象D声音遇到墙壁后被吸收C20小孩对着山谷喊了声“喂”,四面八方传来阵阵的“喂”。这里包含主要的物理原理是()A声的直线传播,回声与原声被区分开B声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