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廉颇老矣,尚能饭否”-将相和教学设计谈“廉颇老矣,尚能饭否”-将相和教学设计谈将相和教学设计谈浙江 陈建红设计理念将相和一文由完璧归赵、渑池之会、负荆请罪三个故事组成。从故事中我们可知,两人物既有个性,又有共性。个性品质:蔺相如的机智勇敢、临危不惧、顾全大局等,廉颇的知错就改等;共性品质:他们都以国家利益为重,爱国。个性的品质学生容易把握,共性品质学生把握还是有一定难度。为此,我把丰满人物形象作为本课教学的最终目标,摒弃对课文内容、故事情节的繁琐分析,将时间和空间留给学生。让学生自己去读、悟、演,去丰满人物形象,领悟人物的个性品质和共性品质。这一过程充分体现语文学习的趣味性、主体参与性和创造
2、性原则。教学过程一、在反复读课文,读通、读熟、读好的基础上,借助成语游戏初步感知人物形象。1填空练习:“将”(廉颇)(大将军)(元帅)“相”(蔺相如)(宰相)(总理)“和”(同心协力)2“人物开花”成语游戏。(填出可以用在这两个人物身上的成语课内、课外的成语都可。)(以上这两个练习主要目的是,让学生对两位人物的形象有一个初步的印象,对课文内容也有个基本了解。所以在教学这一内容时,给足时间让学生自读、自学课文,找出有关的词语填写。通过递等式形式和游戏方式,学习了词语,积累了成语,也了解了课文,充分体现语文的趣味性原则,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创造性。)二、借助过渡句理清三个故事之间的基本关系。1学习
3、单元提示,学生通读课文找到文章过渡句,结合上面对“和”的理解,引出了哪三个故事?(这一环节侧重读的训练,以读懂为基础,向读深、读透发展。把学会读书作为一个训练训点来抓:因为读书能力是语文素养基本内容之一。)2细读三个故事,自学讨论,理清每个故事的前因后果,学生参与板书。3在找到三个故事各自因果的基础上,教师进一步指导学生朗读,领会每个故事之间的因果联系。三、借助名言丰满人物形象。1出示“宰相肚里能撑船”的名句,围绕这句话对蔺相如这个人物形象展开讨论。2出示“廉颇老矣,尚能饭否?”句,围绕这句话对廉颇这个人物形象展开讨论。(以上的讨论与练习旨在使这两个人物形象更加鲜明。凝聚,给学生一个整体的形象
4、。通过练习,学生不仅看到了蔺相如和廉颇的个性品质,而且悟出他们的共性品质,从而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同时,名言、成语的运用,亦能提高语文知识的积累,开拓学生思维,充分体现语文的开放性。)3根据课文内容对对子:如:宰相肚里能撑船,将军背上能负荆。填空练习:因为蔺相如(顾全大局)、廉颇(知错能改),更因为他们都有(精忠报国)的精神,所以他们能化干戈为玉帛,(同心协力)保卫赵国,他们文武双全,真是赵国的(无价之宝)。四、借助课剧形式,展现人物形象通过上面三方面的学习,学生对两个人物的形象有了基本认识,但是要想真正领悟品质还需要一个内化的过程。为此,我大胆地请同学自编、自演课本剧,把做的过程放给学生。学生
5、可以从中选择一个故事或一个角色进行表演,不必强求要达到什么效果,学生理解的深浅也可以不一。因为作为表演的同学来说,实践了一次,本身就多一次体验;对于观演的同学来说,又有了一次很真切,很实在的感悟。小六语文 将相和 教学设计1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初读课文,了解“将”、“相”分别指的是谁,全文共讲了哪几个故事。2、自学本课生字词,理解“理屈”、“示弱”、“能耐”、“绝口不提”、“完璧归赵”这几个词语的意思。3、按不同故事内容给文章分段。教学重点、难点:1、学和理解本课生字新词。2、按不同故事内容给课文分段。教学过程:一、揭示课题,引发兴趣。1、板书课题,让同学齐读,导入设问:看到课题,你们想知道
6、什么呢?请你们自己先读读书,看能否找到自己想知道的答案。2、学生初读课文,标画出不认识的生字词,并借助字典和生字表自学。无价之宝形容物品特别珍贵,用多少钱也买不到。完璧归赵璧,古代玉器的一种,平圆形,中间有孔。本课的和氏璧,指的是用楚国人卞和氏发现的一块玉制成的璧。“完璧归赵”指把和氏璧完好地送回赵国。这个成语现在常用来表示物归原主。理屈理亏。绝口不提因回避而不说。示弱表示比对方软弱,不敢较量。推辞谦让不干。抵御抵挡,抵抗。理直气壮理由充分,说话有气势。能耐技能,本领。攻无不克攻城夺池,没有拿不下来的。战无不胜形容强大无比,每战必胜。攻无不克,战无不胜这两个成语多指善于打仗。负荆请罪负。背着。
7、荆,荆条,用来打人的东西。本课指廉颇光着上身,背着荆条,到蔺相如家请罪。现用来表示向人认错赔罪。同心协力协,合。团结一致,共同努力。二、师生共同介绍历史背景。三、再读课文,把“将”、“相”的名字画下来,同时想一想,这篇文章讲了几个小故事?学生读完之后,找人回答这几个问题:“将”指的是廉颇。“相”指的是蔺相如。本文一共讲了三个小故事。第一个:可以用“完璧归赵”来概括。第二个:可以用“渑池之会”来概括。第三个:可以用“将相和好”来概括。四、统观全文,给课文分段,并概括段意。全文可以分成三段。第一段(110)自然段,写蔺相如出使秦国,机智勇敢,保护国宝,立了大功。第二段(1115)自然段,写蔺相如在
8、渑池会上,不畏强暴,维护国威,又立新功。第三段(1618)自然段,写廉颇负荆请罪,将相和好。五、布置作业。1熟读课文,抄写字词。2想一想每个小故事发生的原因和结果是什么。第二课时一、教学目标(一)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人物的爱国思想和他们各自的美好品质。(二)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分清事情的前因后果。(三)复述“负荆请罪”这个故事。(四)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二、教学重点、难点(一)理解三个故事的原因和结果。(二)了解三个故事之间的联系。三、教学过程(一)检查复习。1找人说一说这篇课文讲了几个小故事,分别是什么故事?(教师借机板书)2再请同学说一说是怎么分的段。(二)交代一下本节课的学习目标。(三)
9、学习课文第一大段。1齐读第1自然段,同时要求学生思考:这个自然段主要讲了什么?通过读书,学生马上知道这是在向我们交待时代背景。这一句话看似简单,其实非常重要。因为它是后面三个故事的总起因。教师一定要让学生理解它的重要性。2接着请同学们默读第一大段。同时想一想:这个故事是怎么发生的?经过怎样?结果又如何呢?通过默读,学生知道:起因:秦国自以为强大,想骗取赵国的宝物和氏璧,赵王很着急。经过:蔺相如不辱使命,利用自己的聪明才智和不畏强暴的精神与秦王斗智斗勇。结果:蔺相如“完璧归赵”,被封为上大夫。3再默读这一大段。同时思考:(1)秦王说愿意拿十五座城换和氏璧,赵王为什么非常着急?思考这个问题的时候,
10、教师一定要让同学联系文章的第一句去思考,“秦国最强”中的“最强”是最为强大的意思,“常常进攻别的国家”说明秦国以强欺弱,非常专横。然后再让同学想一想赵王为什么着急。同学们如果认真读书就会发现第3自然段直接介绍了赵王着急的.原因。因为赵王深深地知道秦王以城换璧是假的,只不过想把无价宝骗到手,如果赵王把和氏璧送去给秦王,秦王当然不会像信上说的那样把15座城给赵王,只能是白白吃亏,轻易地就让秦王占到了便宜。但如果不按秦王信中说的那样去做,又怕秦王以此为借口派兵进攻,到时遭殃的还是赵国。正是因为如此,所以赵国的群臣才束手无策,赵国因想不出两全其美的对策才着急。(2)正在为难的时候,有人说有个蔺相如勇敢
11、、机智,也许能解决这个难题。请同学们想一想:蔺相如是在什么情况下出现的?这对表现人物品质有什么作用?联系上文,同学们知道蔺相如是在赵王与众臣“为难”的时候出现的。因为大家都觉得很为难,而蔺相如知难而上,由此更能突出他的机智勇敢的精神。(3)面对这个难题,蔺相如是怎么说的?“理屈”你如何理解?读一读蔺相如说的话,体会一下他的性格有什么特点?教师在引导学生读第6自然段的时候,先抓住“想了一会儿”这个词,使同学们理解他在想什么,其实他不是在想去不去,而是在想如何既能保住和氏璧,又能不给秦王发兵制造机会。接着让同学反复读一读蔺相如说的话,抓住“愿意去”。体会出蔺相如的勇敢。然后分析了两种可能性和两种动
12、作。“如果真的换,就给”、“如果不肯一定送回”,这两句话运用了两个复句,都是假设关系的,说明他把问题分析得非常透彻,对策也设计好了。“一定”一词让我们看出了蔺相如的胸有成竹。最后体会“理屈”,就是“理亏”的意思。这也是蔺相如故意造成的一种局面,迫使秦国不能出兵,也使赵国由现在这种左右为难的被动局面,转成主动的局面。这些地方充分说明了蔺相如的深谋远虑,也表现出了他超人的智慧。(4)轻声读第8自然段,想一想,蔺相如是如何与秦王展开斗争做到完璧归赵的?蔺相如看到秦王无诚意拿城换璧,他是怎么做的,怎么说的,表现了他什么品质?在指导学生回答这个问题的时候,教师一定要先让学生体会出秦王是怎样喜欢和氏璧的。
13、通过读第8自然段的第二句话,学生马上会找出“双手捧”、“一边看一边称赞”这说明和氏璧的确是个价值连城的宝贝,连见多识广的秦王都这样爱不释手,更可知它的价值。“绝口不提”一词让学生理解它的意思,再45人教版五年级下册语文课文将相和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本文是一个历史故事,是根据司马迁史记中的廉颇蔺相如列传改写的。它以秦赵两国的矛盾为背景,以蔺相如的活动为线索,通过三个小故事,写出了将相之间由不和到和好的发生、发展和结果。赞扬了蔺相如勇敢、不畏强暴的斗争精神和以国家利益为重,顾大局、识大体的政治远见,也赞扬了廉颇勇于改过的精神,赞扬了两人爱国的好思想。二、教学要求:1、理解课文内容,从蔺相如为了国
14、家利益,对敌人不畏强暴,机智勇敢,对友胸怀宽广、忍辱退让的好品质中受到启示和教育。2、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分清事情的前因后果;能抓住人物特点,搞清各段之间的联系及各段与整篇的.关系,培养逻辑思维能力和务求理解的读书习惯。3、学会本课生字、新词。4、复述“负荆请罪”这一故事。5、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三、教学重难点:1、理解三个故事的原因和结果。2、了解三个故事之间的联系。四、教时安排:三课时五、课前准备:挂图、小黑板、布置学生预习课前预习:1、读课文自学生字词,理解课后第4题中带点的词;2、按“预习”弄清题意,给课文分段,起小标题;3、再读课文,思考课后第1题。第一课时教学目的:在预习的基础上
15、,从整篇入手,初步概括课文主要内容;组织分段;仔细阅读第一大段,开始接触第二大段。教学重点:掌握生字新词,分段,讲读第一大段。教学过程:一、板书课题提问分析检查预习情况1、将相和:廉颇和蔺相如同心协力。比喻文官武将团结一致,共同把国家的事情办好。2、简介导入:这是一篇历史故事,是根据司马迁的史记中的廉颇蔺相如列传改写的。它以秦赵两国的矛盾为背静,以蔺相如的活动为线索,写了三个小故事。哪三个小故事呢?二、学生默读课文(自学)1、掌握生字词;2、给课文分段,弄清课文讲了哪三个小故事。三、检查自学情况1、生字:指导读准“允”“yun”不念“run”;要与“充”区别;指导书写“廉”“广”部,剩10画,
16、不是8画。2、课后第4题的词,理解带点的词。3、课文主要讲了哪三个小故事?(完璧归赵、渑池会、负荆请罪)4、提问分段(按故事分三大段)四、学习第一段:完璧归赵1、齐读第一节,思考:这节与下面三个故事有什么联系?(交代了故事发生的时间和背静。三个故事都是在这样的历史背静下发生的。)战国:是我国历史上的一个时期。赵国处在秦齐两大国之间,因此军事、外交方面的措施,关系国家兴旺的重大意义。2、指名读2、3节,解释“和氏璧”;思考回答:赵王接到信为什么非常着急?3、齐读4、5节蔺相如是怎样说的?指名读第6节4、蔺相如是怎样造成秦国理屈,完璧归赵的?(1)出示挂图,学生自读8、9节,把画中蔺相如的动作词打
17、点;(2)指名口述过程(3)这表明蔺相如有怎样的精神?(不畏强暴,机智勇敢的斗争精神)5、结果怎样?齐读第10节(蔺相如完璧归赵立了功,赵王封他做了上大夫。)大夫:官职,分上、中、下三等,上大夫为最高一级的大夫。五、小结“完璧归赵”的前因后果(起因是秦王企图骗取赵国的和氏璧,结果由于蔺相如的机智勇敢而完璧归赵。)六、自学下两个故事,分清事情的前因后果。第二课时教学目的:学习第二、三大段,分清每个故事的前因后果,搞清三个故事之间的联系及三个故事与整篇的关系。教学重难点:了解三个故事之间的联系。教学过程:一、指名说说第一个故事“完璧归赵”的前因后果。二、明确本课学习内容。阅读思考:(小黑板)1、你
18、会提出什么问题?2、弄清每个小故事的原因和结果。3、蔺相如、廉颇是怎样的人?三、学习第二段1、学生默读、思考2、你会提出什么问题?质疑解难:瑟古时候的一种弹奏乐器。缶瓦制的器皿。(瓦罐)我们把大家提出的问题归纳为几个重点讨论。(出示小黑板)(1)谁为什么提出渑池会?(2)赵王决定怎样?(3)蔺相如为什么逼秦王击缶?(4)秦王击缶后,为什么“不敢把赵王怎么样?”3、逐问题讨论答(1):指名读11节,此时将相关系怎样?(和)答(2):指名说(秦王叫赵王鼓瑟并叫人记录,表示秦赵地位不平等,以此侮辱赵国。蔺相如逼秦王击缶,也叫人记录,维护了赵国的尊严。)答(3):指名读14节(蔺相如逼秦王击缶是为了维护赵国尊严。)答(4):(因为秦王知道了赵国文官蔺相如的厉害,所以他不敢把赵王怎么样。)4、弄清故事的原因和结果。齐读第15节蔺相如立了什么功?(他维护了赵国的尊严)所以赵王封他为上卿。四、用同样的方法学习第三个故事。1、学生小声自读,思考总要求。2、你会提出什么问题?(学生互问)归纳问题(出示小黑板)(1)廉颇为什么不服气?(2)蔺相如是怎样做的?他为什么避着廉颇?(3)廉颇为什么负荆请罪?3、小组讨论4、逐问题讨论答(1):指名说读第16节(蔺相如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汽丰田服务流程》课件
- 《植物的形态与功能》课件
- 空气净化装置市场需求与消费特点分析
- USB线市场发展现状调查及供需格局分析预测报告
- 皮革抛光剂产业运行及前景预测报告
- 【语文课件】小姗迪课件
- 低音提琴市场发展现状调查及供需格局分析预测报告
- 吊扇灯产品入市调查研究报告
- 植入式心脏复律除颤器产业规划专项研究报告
- 空气和房间用除臭剂市场发展预测和趋势分析
- 外汇市场交易风险防范与资金管理
- 病房管理护理服务
- 浙江省计算机二级MS考试题库(浓缩400题)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大学生生涯发展展示
- 入团答辩-演讲模板
- 2024年烟叶分级工(高级)职业技能鉴定考试题库-下多选、判断题汇
- 配料个人述职报告
- 金属锌行业前景分析
- 茶百道选址策略分析报告
- 做新时代的青年马克思主义者讲课
- 社区心肺复苏术普及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