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瓣外科的成就、现状与发展方模板课件_第1页
皮瓣外科的成就、现状与发展方模板课件_第2页
皮瓣外科的成就、现状与发展方模板课件_第3页
皮瓣外科的成就、现状与发展方模板课件_第4页
皮瓣外科的成就、现状与发展方模板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皮瓣外科的成就、现状与发展方模板课件皮瓣外科的成就、现状与发展方模板课件皮瓣外科的发展历史20世纪50年代以前,主要是带蒂转移的随意型血供(random-pattern)皮瓣;5060年代出现了肌瓣和轴型血供(axial-pattern)皮瓣;70年代随着显微外科组织移植的广泛开展,吻合血管的游离皮瓣、肌皮瓣和肌骨皮瓣等获得了发展;皮瓣外科的发展历史20世纪50年代以前,主要是带蒂转移的随意皮瓣外科的发展历史80年代以来,皮瓣外科硕果纷呈,既有科学理论的创新,又有临床应用技术的进步类型:主干动脉皮瓣、逆行岛状皮瓣、远端蒂皮瓣、筋膜皮瓣、肌间隔血管皮瓣、静脉皮瓣、真皮下血管网皮瓣、皮神经浅静脉营

2、养血管皮瓣、穿支皮瓣等。皮瓣外科的发展历史80年代以来,皮瓣外科硕果纷呈,既有科学理1、皮瓣外科的成果目前皮瓣外科的发展已基本成熟,在人体可切取的轴型皮瓣已达70多处。现在已不是继续开发新的轴型皮瓣的时代,而且也很难再开发出新的皮瓣。皮瓣外科的发展历程:数量上,由少到多质量上,由多到少总结成果的时机,已经成熟。1、皮瓣外科的成果目前皮瓣外科的发展已基本成熟,在人体可切取主干动脉皮瓣逆行岛状皮瓣1981年杨果凡,首次报道了前臂桡动脉游离皮瓣 1982年宋儒耀,用英文在世界上作了介绍,引起国外学者的极大兴趣,被誉为“中国皮瓣”。动脉干网状(动脉主干带肌间隙分支)的血供类型尺动脉皮瓣、骨间后动脉皮瓣

3、、胫后动脉皮瓣、胫前动脉皮瓣和腓动脉皮瓣的出现 1982年鲁开化、王炜,桡动脉逆行岛状皮瓣(reverse flow island flap)修复手部创伤缺损逆行岛状皮瓣的动脉血供和静脉回流研究尺动脉逆行岛状皮瓣、骨间后动脉逆行岛状皮瓣、胫后动脉逆行岛状皮瓣、胫前动脉逆行岛状皮瓣和腓动脉逆行岛状皮瓣的出现 主干动脉皮瓣逆行岛状皮瓣1981年杨果凡,首次报道了前臂桡筋膜皮瓣筋膜瓣1981年Ponten,介绍了在小腿筋膜皮瓣(fasciocutaneous flap),皮瓣平均长宽比例达2.5:1,超级皮瓣(super flap) 1982年 Barclay,在小腿将筋膜皮瓣的长宽比例做到3:1。

4、 Tolhurst(1982)在肩背部将筋膜皮瓣的长宽比例扩大到4:1。 1982年Haertsch通过解剖学研究,深筋膜下间隙(subfascial space)是掀起皮瓣的“外科平面”(surgical plane)。 1984年Thatte报道在下肢应用翻转筋膜瓣(fascial flap)加植皮 筋膜皮瓣筋膜瓣1981年Ponten,介绍了在小腿筋膜皮瓣肌间隔皮瓣1982年钟世镇,肌间隔穿血管,肌间隔皮瓣(septocutaneous flap)。徐达传(1984)和宋业光(1984)首先报道的股前外侧皮瓣,是肌间隔皮瓣的典型代表,临床应用广泛。肌间隔皮瓣与筋膜皮瓣有许多相似之处,两者

5、均带有深筋膜。肌间隔穿血管的口径多在0.51 mm左右,临床可仅以肌间隔血管为蒂,切取远端蒂皮瓣进行局部转移,对修复手足肢端创面很有价值。肌间隔皮瓣1982年钟世镇,肌间隔穿血管,肌间隔皮瓣(sep静脉皮瓣1981年Nakayama,大鼠动脉血供养的静脉皮瓣(arterialised venous flap)的实验研究。1985年顾玉东,在临床上静脉干动脉化的游离皮瓣同时修复肢体主要动脉和神经的缺损1984年Honda,仅吻合静脉血管的指背静脉皮瓣修复手指组织缺损的经验。1985年Baek,犬静脉血营养的隐静脉皮瓣的实验。1986年贾淑兰,静脉血营养的筋膜皮瓣临床应用“静脉静脉”的静脉皮瓣,“

6、动脉静脉”的静脉皮瓣陆续有不少临床和实验研究的报道,但大多是修复手指部的皮肤缺损的小皮瓣。静脉皮瓣是非生理性皮瓣,血液循环不稳定,成活差别很大,对其认识尚有待提高和深入。静脉皮瓣1981年Nakayama,大鼠动脉血供养的静脉皮瓣真皮下血管网皮瓣真皮下血管网皮瓣(subdermal vascular network skin flap, SVN flap)是在真皮下血管网皮片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1980年Tsukada,介绍了保留真皮下血管网皮片移植的经验。1986年司徒朴,报道临床真皮下血管网的带蒂皮瓣的经验,成活质量优于传统随意型皮瓣和皮片移植。因其较薄,又称随意型超薄皮瓣。真皮下血管网皮

7、瓣真皮下血管网皮瓣(subdermal vas皮神经皮瓣1991年Bertelli和1992年Masquelet,皮神经营养血管与皮肤血供的相互关系,神经皮瓣(neurocutaneous flap)的概念。皮神经营养血管皮瓣是传统筋膜皮瓣的特殊范例(neuro-fasciocutaneous flap)。1998年Nakajima,浅静脉皮神经筋膜皮瓣之称(veno-neuro-fasciocutaneous flap)。皮神经皮瓣1991年Bertelli和1992年Masque我国在显微外科的首创贡献Harry Buncke: Forty years of microsurgery: w

8、hats next? J Hand Surg, 1995, 20A(3,Pt2): 34-45时间作者项目1963陈中伟前臂断肢再植1966杨东岳,顾玉东第二足趾移植再造拇指1966陈中伟第二三足趾移植1975陈中伟吻合神经血管的胸大肌移植1976陈中伟系列再植1982宋儒耀前臂桡侧皮瓣1984宋业光股前外侧皮瓣我国在显微外科的首创贡献Harry Buncke: Fo我国学者自己总结的贡献我国学者在国际上首先报道或独自报道的皮瓣有10多个 论文多数是以中文在国内杂志发表的大多尚未得到国外学者的认识和认可 我国学者自己总结的贡献我国学者在国际上首先报道或独自报道的皮序号皮瓣名称国内杂志报道作者及

9、时间国外杂志报道作者及时间1腹股沟(下腹部)游离皮瓣杨东岳,顾玉东(1974)Daniel(1973)2桡动脉游离皮瓣杨果凡(1981)Song(宋儒耀)1982Muhlbauer(1982)3桡动脉逆行岛状皮瓣鲁开化(1982)王炜(1982)Stock(1983)Biemer(1983)4上臂皮瓣Dolmans, 1979Song(宋儒耀)19825肩胛皮瓣杨立民(1983)Gilbert(1982) Nassif(1982)Urbaniak(1982)Barwick(1982)Hamilton(1982) 6肩胛骨皮瓣杨立民(1983) Swartz(1986) 序号皮瓣名称国内杂志报道

10、作者及时间国外杂志报道作者及时间1腹序号皮瓣国内国外7腓骨皮瓣Chen(陈中伟)(1983)8胫后动脉逆行岛状皮瓣张善才(1984)Hong(洪光祥)(1989)9桡动脉逆行岛状筋膜瓣金一涛(1984)Jin(金一涛)(1985)10小腿外侧皮瓣顾玉东(1983)Yoshimura(1984)Gu(顾玉东)(1985)11股前外侧皮瓣徐达传(1984)罗力生(1985)Baek(1983)Song(宋业光)(1984)Xu(徐达传)(1988)12尺动脉逆行岛状皮瓣李柱田(1985)Glasson(1988)Guimberteau(1988)Li(李柱田)(1989) 序号皮瓣国内国外7腓骨皮

11、瓣Chen(陈中伟)(1983)8序号皮瓣国内国外13跟外侧动脉皮瓣王成琪(1985)Grabb(1981)Holmes(1984) 14包含指神经背侧支的指动脉皮瓣侯春林(1986)Rose (1983)15足背动脉逆行岛状皮瓣杨庆元(1986)Ishikawa(1987)16小隐静脉动脉化游离皮瓣顾玉东(1987)17骨间后动脉逆行岛状皮瓣路来金(1987)Penteado(1986) Costa(1988) Zancolli(1988)18掌背动脉逆行岛状皮瓣陈宝驹(1988)路来金(1991)Small(1990) Maruyama(1990)Quaba(1990)序号皮瓣国内国外13

12、跟外侧动脉皮瓣王成琪(1985)Grab序号皮瓣国内国外19指动脉逆行岛状皮瓣李平津(1988)Lai(赖春生,台湾)(1989)20尺动脉腕上穿支皮瓣张高孟(1990)Becker(1988)21前臂桡侧筋膜蒂皮瓣张毓涛(1988)22桡动脉茎突部穿支筋膜瓣张世民(1990)Chang(张世民)1990 23小鱼际皮瓣顾玉东(1992)Kojima(1990) 24桡动脉鼻烟窝穿支皮瓣张高孟(1992) Inoue(1993) 国内资料统计可能不全面,如有遗漏,欢迎补充!序号皮瓣国内国外19指动脉逆行岛状皮瓣李平津(1988)La2、皮瓣外科的现状原则:“以次要组织修复重要组织;先带蒂移位,

13、后吻合血管;先分支血管,后主干血管;先简后繁,先近后远;重视供区美观和功能保存” 临床已有70多处轴型皮瓣供区可供选择。现在已不是继续开发新的轴型皮瓣的时代,而且也很难再开发出新的皮瓣。 2、皮瓣外科的现状原则:“以次要组织修复重要组织;先带蒂移位皮瓣外科的发展过程,临床所应用的皮瓣供区的数量,是由少到多,又由多到少 一些血供可靠、安全简单、部位隐蔽、破坏损失少的皮瓣供区,逐渐成为临床应用的首选 皮瓣外科的发展过程,临床所应用的皮瓣供区的数量,是由少到多,3、皮瓣外科的发展方向“个性化”的皮瓣筛选和改进特别强调供区的处理,即减少供区的损失和并发症 (1)供区预处理,如预构皮瓣、皮肤软组织扩张术

14、,(2)仅切取需要的组织,如不带皮肤的筋膜皮下瓣,(3)采用内窥镜技术,在内窥镜下进行显微外科操作(endoscopic microsurgery ),(4)仅切取穿支皮瓣而保留主要血管的完整。 3、皮瓣外科的发展方向“个性化”的皮瓣筛选和改进穿支皮瓣穿支皮瓣(perforator flap)的概念起于20世纪80年代后期,日本Kojima和Kimura等是这方面的先驱代表。肌间隔穿支(septocutaneous perforator)肌肉皮肤穿支(myocutaneous perforator)优点包括:(1)不切取肌肉,不影响运动功能,(2)供区损害少,不破坏供区外形,(3)设计灵活,可

15、根据受区需要包含或多或少的皮下脂肪组织,(4)病人术后康复快,住院时间缩短。 穿支皮瓣穿支皮瓣(perforator flap)的概念起于问 题1.定义和范畴? 随意型筋膜皮瓣 皮神经(浅静脉)营养血管皮瓣 肌间隔皮瓣 轴型 穿支皮瓣问 题1.定义和范畴?2.穿支皮瓣血管管径与皮瓣面积关系?3.穿支皮瓣血管位置及分布规律?2.穿支皮瓣血管管径与皮瓣面积关系?4、提高我国在世界的影响力评价科学贡献历史是重要事件的文献记录国际上在撰写学科发展史时,参考、引用的资料,主要来自英文核心杂志。仅列出最早发表这一原始成果的第一作者,而不是在论文中声称最早开展这一方法的作者。4、提高我国在世界的影响力评价科

16、学贡献医学信息的传播与查找医学重要事件,传播方式:病例报告会,报纸、电台、电视或互联网等大众媒体,专业学术会议上报告、编入会议论文集,专业杂志或书籍上发表。主流杂志:SCI期刊,核心期刊,统计源期刊医学信息浩瀚如海,查找资料,主要通过两种途径:(1)阅读跟踪国际、国内的核心专业期刊,(2)利用计算机检索数据库,临床医学PubMed MEDLINE最常用。如果参考文献漏引,经常可在Letter to editor栏目中,看到作者之间的争论、道歉、说明、反驳投稿之前,用主题词在Medline上跑一遍医学信息的传播与查找医学重要事件,传播方式:病例报告会,报纸我国显微外科,世界领先,但影响不大20世

17、纪80年代以前,我国的对外学术交流活动很少,许多独创成果不为外界所知。80年代以后,虽然交流方便了,但这一局面仍未得到根本改变。最主要的原因:在国外核心杂志,发表论文太少我国显微外科,世界领先,但影响不大20世纪80年代以前,我走向世界的几条建议(1)临床累积的病例数和随访期应适当。对皮瓣外科的创新性研究而言,如果基础研究资料(如血管解剖)充足扎实,配以23个临床病例和术后36月的随访期,即具有很强的说服力。(2)积极鼓励我国学者把国际首创和领先的研究成果,以英文投到国际核心专业杂志上,争取发表。要求英文写作能力、熟悉国外杂志、经常阅读跟踪最新进展与方向、了解稿件运作方式,有时尚需充足的外汇资金支持。(3)积极参加本专业的国际学术会议,尤其在我国国内召开的国际会议,其费用大多可以承受。走向世界的几条建议(1)临床累积的病例数和随访期应适当。对皮建议(4)创立我国自己有影响的高水平英文医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