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创新选题、定题及构思_第1页
科技创新选题、定题及构思_第2页
科技创新选题、定题及构思_第3页
科技创新选题、定题及构思_第4页
科技创新选题、定题及构思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选题要遵循以下原则 (1)科学性 (2)创新性 (3)可行性 1(1)科学性所选的课题必须有一定的理论依据和事实基础,要符合人类认识和事物发展的基本规律。如果所选的课题在方向上发生差错,那么不论你有多大的聪明才智,仍会遭到失败。 2(2)创新性 承恒达教授 关于New and Better的述 1. 一流学者提出问题 开辟一个全新的学科领域:new 2. 二流学者解决问题 提出一种全新的研究方法:new 3. 三流学者修修补补 提出一种改进的解决方法:better 或已有方法的补充、完善、扩展 或已有方法在新领域的尝试与应用 无论如何绝不做四流学者抄来抄去! 提出一个别人还没有研究过的课题,这

2、是创新; 用与别人不同的研究方法去进行研究一个已经研究过的课题,这也是创新; 将一种理论、一个观点首次应用到实际中去,这是创新; 将已经在某一领域得到应用的理论、观点、方法和手段,应用到新的领域中去,也是创新。 到底何为创新? 创新就是认识前人还没有认识或没有充分认识的规律,也就是说研究的课题要有一定程度的独创性和新颖性,即创新性。 3(3)可行性 可行性就是要求学生,在选题时一定要充分考虑课题研究的主观条件和客观条件,要从自己已有的知识水平、自身积累的经验、兴趣爱好、时间和精力及与其他人的配合等实际情况出发,选择自己通过努力可以获得成功的课题。 4(3)可行性贯彻可行性这一原则需要处理好以下

3、几个关系: 一是大和小的关系。 一般说大课题的研究价值高,成果的社会影响大,但它比较复杂,开展的条件要求高,不易出成果;小课题涉及范围小,任务单纯,目标集中,容易开展,容易出成果。作为学生不能一味求大,小看小课题,忽视小课题的研究,有的小课题的研究往往也会有很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它的价值并不比有些大课题低。 二是难和易的关系。难的课题往往比较有价值,但难度大的课题对研究者主观和客观条件的要求高,需要花更长的时间,更多的精力,而且容易因久攻不克,失去信心,导致半途而废。 对于中学生来说,选择较小的课题,选择与自己能力相适应的课题进行研究应该说是比较合适的。5介绍几种常见的选题方法(1)偶然发现

4、法 一个星期天,胡长城同学在屋后的小沟边玩耍。沟里有许多小蝌蚪游来游去。忽然,他发现有一个小蝌蚪与其它蝌蚪不和似的,孤独地在一边游。他用小树枝把那脱群的蝌蚪拔到成群的蝌蚪中去,不一会儿,它又孤独地游到一边去了。他感到奇怪,就用瓶子将他和另外成群的几个小蝌蚪分别装起来,放在家里饲养观察。最后,不合群的小蝌蚪成了青蛙,其它长成了癞蛤蟆。通过长期观察,它弄清了青蛙和癞蛤蟆的幼子之别,写出了一篇优秀小论文。这种选题没有事先考虑,只是对偶然发现的一瞬即逝的现象产生了兴趣,从而抓住不放,追根求源。 6介绍几种常见的选题方法(2)课堂延伸法。小学自然课动物与环境中,同学们研究了蚯蚓与光、温度及水分的关系,弄

5、清了蚯蚓喜欢阴暗、潮湿、温暖的环境,而且学会了用差异法进行试验以判断失误因果联系。课后,你可用学过的方法研究蜈蚣、蟋蟀、蚂蚁等小动物的生活环境,你可以继续研究蚯蚓的其他奥秘:如蚯蚓有眼睛吗?蚯蚓张耳朵吗?蚯蚓的再生能力、松土能力等。7介绍几种常见的选题方法 (3)问题探究法 苍蝇这个小东西真讨厌,它是传染疾病的罪魁祸首!但它也真怪,它经常接触各种细菌而自己却为什么不会得病呢?睡觉可以解除疲劳,恢复精力,那整天在水里悠闲游荡的鱼类也睡觉吗?日常生活和学习中,你肯定会有一些不懂的问题,你能不能把它作为小论文的研究对象呢? 例如: 湖南省道县五年级学生毛登圣,一天和几个同学一起在学校附近的竹林里玩,

6、为竹子里面究竟是空的还是装有什么东西而争论不休。 细心的毛登圣一直把这个问题记在心里,它课余查资料,做实验,用大量的证据得出了结论:竹子里面不是空的,装有空气,有氧、氮、二氧化碳等气体。由此写的竹子里面有什么小论文,荣获了第一届全国青少年科学小论文竞赛一等奖。 8介绍几种常见的选题方法 (4)教师指导法。 如果学生饲养了一只小动物或栽培了一些花卉,想研究它们但又不知从哪方面入手,这时老师就的指导学生根据实际情况和条件选择课题。 如重庆市人民小学生物小组的同学们在老师的指导下,选择了一些考察、研究课题,完成了重庆黄角树特性调查、愿胜天水库的水常绿等多篇小论文,并多次获得全国青少年小论文一等奖。

7、9介绍几种常见的选题方法(5)成语、谚语科学验证法。 成语大多是人们在长期的社会生活和实践中创造出来的,但有的是来自寓言故事、民间传说,也有些是约定俗成的。其中少数成语不一定符合客观实际。你可以用科学的方法去辨析和验证。 “水滴石穿”这个成语是大家熟悉的,意思是水不住地滴下来,能把石头滴穿,比喻只要坚持不懈,力量虽小也能做出看来很难办到的事情。但常识告诉我们,“水滴”只不过是一滴液体,他力量很小,冲击速度也不算太快,怎么能把坚硬的岩石滴穿呢?某中学生便从对这个成语的科学性产生怀疑开始,通过做模拟实验和查阅资料,验证了这个成语的科学性。 “葵花朵朵向太阳”这还有假吗?但湖南蒋林波同学对这一定论发

8、起了挑战。他通过两年的实验观察,以令人信服的论据得出了“葵花并不是总向太阳转” “向日葵跟着太阳转应该是指花蕾期,到开花后,就不转动了”的结论。 由此看来,即使对早已被公认的结论,也要认真地研究,不要人云亦云。只有这样,才能有所创新。 10特别要注意的是,选题时要考虑主客观条件。俗话说:”知己知彼,百战不殆”。选题时要弄清楚自己的长处是什么,短处是什么,自己对研究的问题是否有兴趣,有没有这个能力把它研究清楚,自己是否达到了这个知识层次和认识水平,自己受否有毅力去完成这个题目以及是否具备研究这个问题的实验器材、场地等。 11选择适合自身特点的课题 (1)根据问题回答的要求可以把问题分为 1、“是

9、什么” 2、“为什么” 3、“怎么办” 12选择适合自身特点的课题“是什么” 的问题一般属于基础知识的问题,往往可以通过到图书馆查找教科书和科普读物类书籍找到答案。这种问题的解决一般比较简单,通常可以通过撰写读书报告的研究形式来完成。 区域范围酸雨形成的原因、危害及防治” “大气污染的原因与防治” 废电池的危害、回收和利用“ 这些都属于这类问题。 13选择适合自身特点的课题“为什么”的问题是属于比较深一层次的问题。 解决这一问题需要有一定的基础知识,根据问题设计研究方案或查阅资料,然后通过对资料和实验数据的整理分析,提出自己的观点。澳门黑沙海滩成因的研究调查(21届-环境科学一等奖) 城市空气

10、致敏花粉污染特征及飘散规律的研究(21届-植物学一等奖) 体外培养肿瘤细胞团簇和均匀生长方式的成因分析(21届-生物化学二等奖)等。 14选择适合自身特点的课题“怎么办”的问题属于决策类的问题。它不仅要回答问题是什么、为什么,而且要回答怎么办。这就需要研究者全面地、综合地看待问题,做出决策。 爬山虎攀援能力与攀援材料之间关系的初探(21届-科学研究一等奖) 海盐县大棚菜地土壤障碍的调查及治理对策研究(21届-环境科学二等奖) 一种用纳米陶瓷小球纯化白酒的方法(21届-化学二等奖)等。 15选择适合自身特点的课题(2)根据问题的回答方式分类1、读书报告类 2、社会调查类 3、观察记录类 4、实验

11、研究类 5、设计制作类 16选择适合自身特点的课题读书报告类 主要以文献方法获取信息,然后汇编成文。17选择适合自身特点的课题社会调查类 通过调查获取信息,解决问题。蛮汉山地区野生果树资源研究(21届-植物学二等奖) 昆明地区不同环境中细菌对抗生素耐受性的调查(21届-医药与健康学二等奖) 无糖食品的调查研究(21届-科学研究一等奖) 18选择适合自身特点的课题观察记录类 针对自然现象,不改变条件,坚持进行观察和记录,并运用观察的现象和数据来回答问题。 “蚂蚁如何建巢” “蜓幼虫如何发育 ” “探究光线、食物对蚕的生长、发育、蚕茧颜色的影响”(21届-动物学一等奖) 19选择适合自身特点的课题

12、实验研究类 通过改变受控条件进行实验,从而获得实验数据、现象和结果,解决问题。“硝基苯污染对水稻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发育影响的研究”( 21届-植物学一等奖) “新型防水防腐混凝土材料的研究”(21届-化学一等奖) 20选择适合自身特点的课题设计制作类 (属于科技小发明) 根据自己知识和经验创造性地发明和制作一些模型或实物。 “生化柴油” ( 21届-化学二等奖) “脚用键盘”( 21届-工程学一等奖) “带裁判的军旗”( 21届-物理学一等奖) “绿色塑料” ( 21届-环境科学一等奖)21课题陈述必须规范必须根据选择课题的原则,问题的分类,对问题的陈述进行完善,使一般的问题陈述变为课题的陈述

13、方式。课题的陈述一般有以下规则:问题的陈述必须能为课题的研究指明足够明确的重点和方向,人们从题目中可以立刻了解到你所研究的重点是什么,你的研究方向是什么。 陈述应该简洁明了,确定研究活动的关键内容。 陈述问题可以采用叙述或描述的形式,也可采用问题形式。 22课题陈述必须规范 例如,垃圾的回收和利用。这个陈述课题研究的重点和方向就显得不明确,如果改为城市垃圾的回收和利用,虽然比前一个的陈述有所明确,但垃圾的范围表述还不够明确,所以,还可以把这一课题进一步明确为城市生活垃圾的回收和利用、学校垃圾的回收和利用。 23课题陈述必须规范在课题的陈述中,一般采用叙述的形式,常见的课题在名称中应尽可能表明三

14、点:研究对象、研究问题和研究的方法。如在“大蒜素的日常生成条件及其性质的实验研究”这个课题的表述中,研究对象是大蒜素,研究问题是日常生成条件及其性质,研究方法是实验研究。24课题陈述必须规范但在实际的研究中,课题的陈述由于课题的研究方法不同, 研究的对象不同,研究的要求不同,因此,课题的陈述对上面的三点可以灵活运用。但无论你用什么样的陈述,归根到底,课题的陈述必须清楚25课题常用的陈述形式l的研究综述 l的现状和展望 l的调查研究 “调查分析中小学绿化现状,探究新型绿化方式” (21届-社会科学一等奖) “无糖食品的调查研究” (21届-科学研究一等奖) 26课题常用的陈述形式l关于的思考 l

15、关于的研究 l的实验研究 l的分析和对策研究 “绸都盛泽会馆文化的调查与思考”(21届-社会科学三等奖) “使蜗牛夏眠的主要因素研究” (21届-动物三等奖) 27课题常用的陈述形式l初探 l对的影响(研究) l的处理方法的研究 l的测定 l在中的应用 “雷电发生器在农业上的应用” (21届-环境科学三等奖) “爬山虎攀援能力与攀援材料之间关系的初探”(21届-科学研究一等奖) “水果蔬菜不同的加工存放方式对其中亚硝酸盐含量的影响” (21届-科学研究二等奖) 28选题完成后该如何开展工作? 选题确定后,就可进行取材与分析了,具体内容为制订研究计划,收集整理资料,深入实地考察,进行观察实验,分

16、析各种材料,归纳得出结论。 29选题完成后该如何开展工作?取得材料后,就要进行分析研究,从中选出可以作为论据的材料,还要根据论点进行去粗去精,去伪存真,按照科学的态度进行整理分析,并得出自己的论点和看法。 首先,应审核各种材料的真伪虚实。有些查阅到的材料是早已过时的观点,有些解释只适合某范围内,有些材料没有普遍性,有些材料在记录时有错误或本身就是自己虚构的,这样的材料应坚决不用。 其次,要注意材料的典型性,也就是选择的材料要能说明问题,不要多,而要精,与论点无关或关系不大的材料应舍弃。 第三,将选择的材料进行归类,研究他们之间的共同点与不同点,以及相互联系,然后概括得出结论即论点。论文论点是从

17、对材料的分析研究中产生的,不能先定论点,后找适合证明论点的材料. 30选题完成后该如何开展工作?如熊小佳同学研究蚯蚓的视力,她选择了4个材料(1)用木棍、红领巾、铅笔等在蚯蚓面前晃动的现象;(2)蚯蚓面对各种食物的反应;(3)蚯蚓放在“屋”门口的反应;(4)请教爷爷得出关于蚯蚓是否有眼睛的材料。它通过前三个实验分析,初步判断蚯蚓没有眼睛,是靠嗅觉找到食物,靠感光细胞找到阴暗的地方。第四个材料更加证实了她的推论,使得论点论证充分,有较强的说服力。 31工作试验完成后如何构思撰写? 科学小论文的格式要求有哪些? (1)标题 标题是小论文的“眼睛”,好的标题确切简明,富有吸引力,能给读者以新鲜的感受

18、和深刻的印象,起画龙点睛的作用。 所谓“确切”,就是小论文的标题必须概括文章的中心内容,使人一目了然,不能离题或扣题不紧,更不能用夸大的字眼。所谓“简明”是指标题要精炼,既要概括全面,又能突出主题,做到言简意骇。 32工作试验完成后如何构思撰写(2) 开头 开头的方式多种多样,依研究内容、自己喜欢的写作风格而定,但一般应开门见山地提出你讨论的问题,你是怎样想到要研究这个问题的。 为什么说贵阳是祖国的第二春城一文开头:”我住在贵阳,常听人们说昆明是春城,贵阳是第二春城。至于为什么,我也弄不明白,我决心记录天气预报,看贵阳真是第二春城吗?”由常言产 生验证其科学性的欲望。 有些文章的问题是在偶然观察中产生、发现的,你也可以开头先根据时间顺序叙述其过程,再适时提出问题。 33工作试验完成后如何构思撰写(3)正文 即分析问题、解决问题部分。它包括对提出问题做出假设、观察、实验、考察过程、发现的现象、判断、推理得出结论等,这是小论文的核心部分。 应注意的是:研究步骤要写得详略得当,实验过程、数据的来历、现象要写清楚,叙述时应有一定的顺序。数据材料要准确,可设计成能说明问题的表格、图解,必要时可附上拍摄的照片、采集的标本等,以增强说服力。获得的结论要有自己独特的见解,并且和论据保持一致性,论据要有严密的逻辑性。文字要简洁生动,层次清晰,条理分明。 34工作试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