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电检修班QC小组成果发布课件_第1页
变电检修班QC小组成果发布课件_第2页
变电检修班QC小组成果发布课件_第3页
变电检修班QC小组成果发布课件_第4页
变电检修班QC小组成果发布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变电检修班QC小组成果发布变电检修班QC小组成果发布前 言 避雷器在电网运行中起着把冲击电流引入大地的作用。10KV避雷器在试验过程中,需要把避雷器从底座上取下来,而在地面没有专业的试验支架,给试验带来不便,以至于不能很好的保证人身和设备的安全。 我们QC小组希望通过努力找到一种更安全、方便的工具来代替,进一步为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做出贡献。变电检修班QC小组成果发布均70小时以上大 专26 刘根峰6大 专33 张艳艳5大 专 42 李相军4 组 长大 专 40 李世宗 1 TQC 教 育 小 组 分 工 学 历年 龄 姓 名序号小组成员概况2011年5月-2011年12月 活 动 时 间 12

2、 次活动次数创新型课题类型 YDX-2011-05 注册号2011年5月 注册时间10KV避雷器试验支架创新课题名称变电检修QC小组 小组名称7 朱浩田 23大 专组 员大 专 40 康小伟 2830大 专一、小组简介组 员王 鹏9 田战定 40大 专组 员制图人:刘根锋 制图日期:2011年05月10日组 员组 员组 员组 员3苗泽田24大 专组 员均70小时以上大 专26 刘根峰6大 专33 张艳艳二、选题理由 企业要求建设一强三优电网选 题现 状现有试验条件不能方便地完成试验要求,且有可能会出现人身和设备伤害。10KV避雷器试验支架创新二、选题理由 企业要求建设一强三优电网选 题现制图人

3、:刘根锋 制图日期:2011年05月28日 活动计划表 计划 实施 田战定今后打算王鹏总结回顾A李相军效果检查C康小伟对策实施D王鹏制定对策张艳艳主因确认刘根锋原因分析李世宗设定目标田战定现状调查李世宗选择课题P12月11月10月9月8月7月6月5月4月负责人时 间计划内容制图人:刘根锋 制图日期:2011年05月28日 为了使活动能够顺利开展,小组成员对2011年5月-6月份对变电站防雷预试进行调查统计: 三、现状调查制表人:刘根锋 制图日期:2011年06月2日发现: 现在10kv避雷器预试都是采用把避雷器从底座上取下来,直立放在相对平整的地面上以保证足够的安全距离和试验要求。但现在使用的

4、工具也是临时性的物件,如石块、桌椅等。 采用临时性的物件,不能形成统一的标准,不能很好的接地,且容易出现避雷器在试验过程中倒下,造成试验中断,这样会存在一定的不安全因素(避雷器试验电压伤人和避雷器的损坏)。 为了使活动能够顺利开展,小组成员对2011年5月 根据我们进行的现状调查,我们QC小组决定,设计出一种便携的避雷器试验支架,已解决在试验中遇到的不安全因素。四、设定目标避雷器支架应具有以下的目标特征:1、便携、方便实用。2、能够解决现在存在的不规范行为,并能方便完成试验任务。3、能够良好的与地面接触,以便进行可靠的放电处理。 根据我们进行的现状调查,我们QC小组决定,设计出1、便携式的支架

5、只要在质量和体积上加以控制是可以实现的。2、支架有一定的结构能够保证避雷器的直立,且有一定的对地安全距离是可行的。3、采用金属材料作为支架,这样就能实现与大地良好的接触。五、对目标进行可行性分析 1、便携式的支架只要在质量和体积上加以控制是可以实现的。五、 针对存在的问题,我们QC小组全体成员集思广益,深入调查,从人员、设备、方法、环境四个方面进行分析,找出七个末端因素。 六、原因分析制表人:李世宗 时间:2011年06月3日10Kv避雷器试验不安全因素使用工具不合理方法操作方法不当人员设备支架不能满足安全需要支架使用不合理安全意识不强安全意识没有满足足够的安全距离仪器存在安全隐患试验仪器支架

6、设备天气因素环境天气气候引起的不安全因素 针对存在的问题,我们QC小组全体成员集思广益,深入调七、要因确认确认一、安全意识非要因确认人:田战定 时间:2011年6月10日 按照变电站试验规程要求,工作人员进入工作现场,例行严格的安全工作制度、办理工作票,例行签字手续,召开班前会,工作负责人专职监护等一系列措施保证人身的安全。 变电检修QC小组全体人员对影响防雷预试的所有末端因素进行了逐项确认:七、要因确认确认一、安全意识非要因确认人:田战定 时间:确认二、安全距离不够 由于10KV避雷器防雷预试电压要上升到25KV,安全距离至少在0.35M,试验人员、试验仪器与避雷器的距离一般都在2M以上,足

7、够保证足够的安全距离。非要因确认人:刘根锋 时间:2011年6月10日确认二、安全距离不够 由于10KV避雷器防雷预试电压要试验使用的直流高压发生器具有合格的出场说明书并具有每年度的效验合格证。确认人:李世宗 时间:2011年6月11日非要因确认三、仪器存在安全隐患试验使用的直流高压发生器具有合格的出场说明书并具有每年度的效 在平时的试验过程中,由于没有专门的避雷器支架,所以常采用桌椅等临时性物件让避雷器直立起来。 这些临时物件没有一定的标准,容易使避雷器在试验的过程中滑落而发生试验中断。要因确认人:田战定 时间:2011年6月12日确认四、支架使用不合理 在平时的试验过程中,由于没有专门的避

8、雷器支架, 确认人:王 鹏 时间:2011年6月11日要因临时性支架,如石块、砖头等不具备良好的导电性,不满足接地要求,不能及时的将试验电荷导入大地。确认五、支架不能满足安全需要 确认人:王 鹏 避雷器的防雷预试过程中采取把避雷器取下来做试验,操作方便,能够减少工作的流程,经实践证明这种方法是可行的。确认人:张艳艳 时间:2011年6月13日非要因确认六、操作方法不当 避雷器的防雷预试过程中采取把避雷器取下来做试验 避雷器的防雷预试应在天气良好的时间进行。非要因确认人:朱浩田 时间:2011年6月13日确认七、天气因素引起 避雷器的防雷预试应在天气良好的时间进行。非要因结论:10KV避雷器试验

9、中的不安全因素主要原因是 支架使用不合理 支架不能满足安全需要结论:10KV避雷器试验中的不安全因素主要原因是 支架使 根据要因分析,小组全体成员达成一致意见,决定采用角铁作为主要材料,采用焊接技术,按照图纸加工一个避雷器支架,为了工作的顺利实施,我们做了详细的人员分工:制图人:刘根锋 制图日期:2011年07月26日序号要因对 策目 标措 施地 点时 间负责人1支架使用不合理设计避雷器支架图纸便携方便把支架的重量控制在5KG内,体积控制在400立方厘米内。检修办公室2011年7月李世宗2支架不能满足安全要求焊接避雷器支架在避雷器支架上设计一定的装置能够保证避雷器放置是满足安全距离1.使用角铁

10、焊接成架子形状。2.在放避雷器的位置焊接一个底板放置避雷器。检修车间2011年7月康小伟八、制定对策 根据要因分析,小组全体成员达成一致意见,决定采九、对策实施 由李世宗负责设计避雷器支架的形状以及长、宽、高,以及保证安全距离的具体数据。实施一 、设计避雷器 支架图纸底座:200mm200mm立柱:270mm50mm顶板:120mm120mmU型口:25mm70mm九、对策实施 由李世宗负责设计避雷器支架的形状以及长、宽为了保证实施能够顺利的进行,在这一次的实践过程中,我们进行了详细的人员分工,小组成员相互协调,相互配合。实施二、焊接避雷器支架姓名分工完成时间备注李世宗田战定物质准备,材料购买

11、7月16日李相军王鹏负责材料的初步加工,切割,打磨7月17日张艳艳朱浩田物资的供应,工作中的数据记录7月17-18日康小伟总焊接工,焊接支架7月17-18日刘根锋苗泽田工作记录,记录工作流程工作进度和效验支架尺寸7月16-18日为了保证实施能够顺利的进行,在这一次的实践过程中,我们进行了十、效果检查 避雷器支架经过我们小组共同的努力,终于初步设计完工。正直9月份是防雷预试的月份,我们将避雷器支架在实践中的进行检验。十、效果检查 避雷器支架经过我们小组共同的努力,终于初步设计效果检查二避雷器支架通体用角铁和扁铁焊接而成,具有良好的立体形状,能够很好的安放避雷器,保证试验中的安全距离,且与大地良好

12、的接触,能够将试验后的残余电荷顺利导入大地。新设计避雷器支架在实际应用中,重量2KG,体积300立方厘米,方便携带。效果检查一经过一个月的实际工作中的使用,我们设计的避雷器支架能够很好的达到我们当初设计时的要求,并且非常方便好用,充分保证了试验时人身和设备的安全。效果检查二避雷器支架通体用角铁和扁铁焊接而成,具有良好的立体并作出效果对比图如下:制图人:刘根锋 制图日期:2011年11月21日目标达到了 并作出效果对比图如下:制图人:刘根锋 制图日期:2十二、巩固措施 我们将QC活动成果提交检修公司,充分的实践证明了支架的优越性能,他们对小组活动给予充分的肯定,并予以推广。十二、巩固措施 我们将QC活动成果提交检修公十三、总结回顾 在QC小组活动中,小组成员集思广益,齐心协力解决问题,不仅个人综合能力得到提高,更增进了全体人员的团结协作精神,为解决以后工作中所遇到的问题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同时也提高了我班组的综合管理水平。制图人:刘根锋 制图日期:2011年12月21日个人能力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