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楷书和草书课件_第1页
书法-楷书和草书课件_第2页
书法-楷书和草书课件_第3页
书法-楷书和草书课件_第4页
书法-楷书和草书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书法 书法是中国传统文化艺术发 展五千年来最具有经典标志的民 族符号。它是用毛笔书写汉字并 具有审美惯性的艺术形式。书法 堪称中国的“第四宗教”,有着强烈的吸引力、仪式感和大众参与性,故有五千多年来,各时期代表人物灿若星河,最重要的人物有王羲之、颜真卿、黄庭坚、米芾、柳公权、欧阳询等。技法上讲究执笔、用笔、点画、结构、墨法、章法等,与中国传统绘画、篆刻关系密切。前言书法 书法是中国特有的一种传统文化及艺术。它是汉字书写的一种法则。 汉字,亦称中文字、中国字,是汉字文化圈广泛使用的一种文字,属于表意文字的词素音节文字,为上古时代的汉族人所发明创制并作改进,目前确切历史可追溯至约公元前1300年商

2、朝的甲骨文。再由秦朝的小篆,发展至汉朝被取名为“汉字”,至唐代楷化为今日所用的手写字体标准楷书。汉字是迄今为止连续使用时间最长的主要文字,也是上古时期各大文字体系中唯一传承至今的文字。中国历代皆以汉字为主要官方文字。 楷书也叫正楷、真书、正书。由隶书逐渐演变而来,更趋简化,横平竖直。辞海解释说它形体方正,笔画平直,可作楷模。这种汉字字体,就是现在通行的汉字手写正体字。 楷书始于汉末,通行至今,长盛不衰。楷书的产生,紧扣汉隶的规矩法度,而追求形体美的进一步发展,汉末、三国时期,汉字的书写逐渐变化,使结构上更趋严整。楷书的 特点在于规矩整齐,所以称为楷法,一直沿用至今。 隶书孕育出了楷书书法艺术。

3、中国楷书的发展史分为四个时期:即楷书的萌芽期-两汉,楷书发展期-魏、晋、南北朝,楷书繁荣期-隋、唐、五代,楷书守成期-宋、元、明、清。让我们一起走近历代楷书书法名家王羲之 乐毅论 与两汉、西晋相比,王羲之书风最明显的特征是:用笔细腻,结构多变。王羲之最大的成就在于增损古法,变汉魏质朴书风为笔法精致、美仑美奂的书体。他把汉字书写从实用引入一种注重技法,讲究情趣的境界。这是书法艺术的觉醒,标志着书法家不仅发现书法美,而 且能表现书法美。虞世南孔子庙堂碑 虞世南是跟从王羲之的七世孙、隋朝书法家智永禅师学习书法的。他的字用笔圆润,外柔内刚,结构疏朗,气韵秀健。传说唐太宗学书就是以虞世南为师。唐太宗常感

4、到“戈”字难写。有一天,他写字时写到“戬(jian剪)”字,只写了“晋”的半边,让虞世南写另外半边的“戈”。写成以后,唐太宗让魏征来鉴赏,魏征看了说:“今窥(看的意思)圣作,惟戬字戈法逼真”。唐太宗赞叹魏征的眼力高,也更看重虞世南的书法了。 欧阳询(557年一641年),汉族,唐朝潭州临湘(今湖南长沙)人,字信本,楷书四大家之一。南朝梁太平二年(公元557年)出生于衡州(今湖南衡阳),祖籍潭州临湘(今湖南长沙)。欧阳询九成宫醴泉铭欧阳询皇甫诞碑 他的书法成就以楷书为最,笔力险劲,结构独异,后人称为“欧体”。其源出于汉隶,骨气劲峭,法度谨严,于平正中见险绝,于规矩中见飘逸,笔画穿插,安排妥贴。

5、褚遂良(596年658年),字登善,封河南郡公,故又世称褚河南,唐朝政治家,书法家。钱塘人(今浙江杭州)。一说明翟(今河南禹州)人。先祖为褚少孙,曾补史记,父褚亮时迁杭州。博学多才,精通文史。隋末时跟随薛举为通事舍人。后在唐朝任谏议大夫,中书令等职。贞观二十三年(649年),与长孙无忌同受太宗遗诏辅政。唐高宗欲立武则天为皇后,褚遂良与长孙无忌坚决反对,后遭贬潭州(长沙)都督。褚遂良阴符经褚遂良倪宽赞 颜真卿(709785),字清臣,生于京兆(今西安)。颜真卿是继王羲之后成就最高,影响最大的书法家,成为中国文人书法的重要里程碑。他转益多师,一变成法,创造出方严正大、朴拙雄浑、大气磅礴的楷书书法审

6、美范式。颜真卿多宝塔碑 多宝塔碑是颜真卿早期成名之作,书写恭谨诚恳,直接二王、欧、虞、褚遗风,而又有与唐人写经有明显的相似之处,说明颜真卿在向前辈书法家学习的同时,也非常注重从民间的书法艺术吸取营养。整篇结构严密,字行间有乌丝栏界格,点画圆整,端庄秀丽,一撇一捺显得静中有动,飘然欲仙。是他继承传统的作品。柳公权作品 柳公权最初学习王羲之的书法,广泛浏览近世各家笔迹,形成自己遒劲、妩媚的书风,自成一家,称柳体。柳体以创造一种新的书体美,征服了当代,也赢得了后代,楷书的分类 12厘米的为小楷(小字),5厘米以上的为大楷(大字),之间的为中楷。楷书的特征1、点画齐备2、结字方整3、章法和谐草书 草书

7、是汉字的一种字体,特点是结构简省、笔画连绵。形成于汉代,是为了书写简便在隶书基础上演变出来的。有章草、今草、狂草之分。在狂乱中觉得优美。草书的特点 结构简省笔画连绵 说文解字中说:汉兴有草书。草书始于汉初,其特点是:存字之梗概,损隶之规矩,纵任奔逸,赴速急就,因草创之意,谓之草书。 章草笔划省变有章法可循,代表作如三国吴皇象急就章的松江本。今草不拘章法,笔势流畅,代表作如晋代王羲之初月、得示等帖。狂草出现于唐代,以张旭、怀素为代表,笔势狂放不羁,成为完全脱离实用的艺术创作,从此草书只是书法家临摹章草、今草、狂草的书法作品。狂草代表作如唐代张旭肚痛等帖和怀素自叙帖,都是现存的珍品。草书的结构要领1、动态平衡 2、呼应顾盼 3、欹侧取势 4、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