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 页 两次鸦片战争【教学重点】掌握两次鸦片战争的背景、结果。认识两次鸦片战争对中国社会的深远影响。林则徐、魏源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想。【教学难点】两次鸦片战争的背景及对中国社会的影响;林则徐、魏源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想。知识梳理:一、19世纪中期的世界与中国19世纪中期的世界19世纪中期的中国整体评价工业革命后半个多世纪,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在英、法、美等国逐渐占据主导地位。清政府对世界形势的变化浑然不觉,清朝统治危机四伏。具体表现英国:社会生产力飞速增长,对市场和原料的需求越来越强烈。当时,英国掌握着资本主义世界的霸权,其在美洲、非洲夺取殖民地的同时,把目标对准了亚洲。法国:从越南打开侵入亚洲的缺口。
2、俄国:势力侵及中国东北和新疆地区。美国:积极参与到侵华活动中。政治:中国仍停留在封建社会,君主专制统治依旧顽固,政治腐败日益显露。经济:以家庭为单位、男耕女织、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是主要的生产方式。科技:落后且发展缓慢。军事:八旗和绿营作战能力低下,使用的冷兵器,远远落后于英国的热兵器。阶级:社会阶级矛盾激化,各地农民起义此起彼伏。思考点(教材第91页)分析鸦片战争前中国的社会状况,思考中国在当时国际格局中的处境。中国已经落后于世界潮流,世界主要殖民主义国家都把侵略矛头指向中国。补充:鸦片战争前的中国和英国中国英国政治君主专制统治顽固,封建社会走向衰落先进的资本主义国家经济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工业
3、革命开展,资本主义迅猛发展军事装备落后、军备废弛坚船利炮对外闭关锁国殖民扩张综合封建统治、危机四伏掌握资本主义世界霸权【跟踪训练】1.费正清在中国:传统与变迁中写道:“我们在重新审视鸦片战争时,也很有必要将之放入现代历史发展大潮的背景中进行考察。如果不是英国,那么别的国家也会这么做的,至于英国在华贸易的重点是鸦片而非茶叶或其他什么商品,这只是历史的巧合罢了。”该材料旨在说明()A.英国发动鸦片战争是历史的偶然B.鸦片贸易引发战争是历史的必然C.鸦片战争的结果并非历史的偶然D.鸦片战争是世界历史发展的必然1.【答案】D【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世纪中期正是第一次工业革命即将完成之时,以英国为
4、代表的西方工业国亟须寻求广阔的海外市场和原料产地来满足其工业发展的需要,世界市场基本形成,这正是费正清所说的“现代历史发展大潮”。在这样一种背景下,鸦片战争的发生是必然的,它是西方资本主义向世界扩张的必然结果。故D项正确。2美国历史学家费正清在伟大的中国革命一书中表达了这样的观点:“鸦片战争的发生意味着中国拒绝在外交平等和对等贸易的基础上参加国际大家庭,结果导致英国使用武力。”费正清的上述观点A抹杀了鸦片战争的实质 B提示了鸦片战争的根源C肯定了中国抗击英国侵略的正义性 D从全球化的角度正确分析了鸦片战争的原因答案:A二、两次鸦片战争1.鸦片战争【探究一】有人说是林则徐禁烟运动导致鸦片战争爆发
5、,你如何认为?请依据材料所学知识,分析鸦片战争爆发原因?材料1 从17世纪开始,英国就从中国采购茶叶、丝绸和瓷器,之后还从中国采购土布。然而,英国英国产品在中国并不受欢迎,英国也拿不出多少商品与中国交换。 萧致治鸦片战争史材料2 鸦片贸易不但抵补了英国对华贸易的逆差,而且还使英国大有盈余。白银的流向开始改变。据印度孟买、加尔各答和马德拉斯三处海关记载,1833-1839年,中国平均每年流出到英国的白银达420万两。据估计,鸦片战争前夕,中国每年全部白银流出量在1000万两以上。 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编中国近代史稿材料3 “对于英国而言,禁烟意味着中国市场的彻底关闭,也意味着巨额利润的彻底
6、丧失。在面临国内市场压力,英国政府决定以武力手段突破清政府设置的贸易垒。 据经济研究整理 名词解析:贸易顺差:贸易顺差亦称“贸易出超”。各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的出口额大于进口额的现象。一般表明一国的对外贸易处于较为有利的地位。贸易逆差:贸易逆差亦称“贸易入超”。各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的进口额大于出口额的现象。一般表明一国的对外贸易处于较为不利的地位。 (1)原因根本原因:工业革命的开展使英国需要更多的原料和商品市场,英国试图打开中国市场,使中国成为其商品市场和原料产地。(打开中国市场)国内情况:中国地大物博,人口众多,清政府统治下的中国国力渐衰,政治腐败,内部危机严重。直接原因:中国禁烟措
7、施损害了英国的利益,英国政府宣布对华发动战争。(扭转对华贸易逆差)虎门销烟1英国“销烟”(走私鸦片)原因鸦片战争前,外国鸦片商人逐年扩大对华鸦片走私,使中国一年流失的白银超过1000万两。鸦片烟毒损害了中国人的健康,加剧了政治腐败,削弱了军队战斗力,加重了劳动人民负担。2中国虎门销烟(销毁鸦片)过程面对广州外海的鸦片走私,道光皇帝特命湖广总督林则徐为钦差大臣,前往广州禁烟。林则徐将英美鸦片商人呈缴的走私鸦片烟土两万多箱,在虎门海滩公开销毁。3意义:向世界表明了清政府禁烟的决心(2)经过爆发:1840年,英国远征军总司令懿律率军舰和士兵,开进广州海口,发动侵略战争。清政府组织了抵抗扩大:1841
8、年,英军强占香港岛,威逼广州。结束:1842年,英军舰队驶抵南京下关江面,扬言架炮攻城,清政府屈辱求和。(3)结果中国战败,1842年8月29日,清政府被迫签订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主要内容影响割地割香港岛给英国。破坏了中国的领土主权完整。赔款赔款2100万银元。清政府财政更加困难,加重了人民负担。协定关税中国海关收取英商进出口货物的关税,由双方商定。中国开始丧失关税自主权便利了外国资本主义倾销商品、掠夺原料。开埠通商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使中国东南沿海门户洞开,便利了外国资本主义势力的入侵,冲击了中国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客观上促进了东南沿海
9、地区商品经济的发展。注:南京条约中最能体现英国发动鸦片战争企图的条款是“协定关税”,因为据此英国可以大肆向中国倾销商品和掠夺原料。其他条约的签订:1843年,清政府又与英国签订虎门条约。1844年,美国、法国先后迫使清政府签订望厦条约黄埔条约。通过这些条约,英、美、法三国从中国获得了协定关税、领事裁判权、片面最惠国待遇以及通商口岸传教权等。【知识延伸】 领事裁判权领事栽判权亦称“治外法权”,是指一国公民在侨居国成为民事、刑事诉讼被告时,该国领事具有的按照本国法律,予以审判、定罪的权利。在中国近代,西方列强通过强迫中国政府莶订不平等条约获得了这项特权,严重破坏了中国的司法主权。片面最惠国待遇最惠
10、国待遇是指一国在通商、航海、税收或公民法律地位等方面给予另一国享受现时或将来所给予任何第三国同样的一切优惠、特权或豁免等待遇。最惠国待遇一般是相互的,但近代中国与外国签订的条约,往往只片面规定该缔约国享受最惠国待遇,而中国则无对等权利,是片面的。中国在鸦片战争中战败的原因1外部原因:英国综合国力强大。鸦片战争时,英国已基本完成工业革命,处于资本主义上升时期,生产力发达,制度先进,军备优良,战争准备充分,取得胜利实属必然。2内部原因:清王朝腐朽落后。中国处于封建社会末期,政治腐败、经济落后、军备废驰;长期闭关锁国,不了解西方世界,对战争没有丝毫准备。清朝统治集团内部战和不定、作战指挥不力;未能发
11、动人民,虽有爱国官兵奋力抵抗,但终不能挽回败局。3根本原因:中国腐朽没落的封建主义无法抵抗新兴发展的资本主义。4影响中国的大门被迫打开,主权和领土完整不断遭到破坏,中国由一个独立自主的封建国家开始沧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南京条约等一批不平等条约的签订,长期影响了近代中国历史的进程,鸦片战争由此成为中国近代史的开端。知识延伸:中国近代史的开端(1)社会性质:鸦片战争后,中国社会性质开始发生根本变化,即由独立的封建社会一步步地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2)主要矛盾: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变为外国资本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3)革命性质:中国逐渐开始了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4
12、)经济结构:中国的自然经济由于遭受外国资本主义的冲击而开始解体。(5)思想领域:在思想领域也发生了巨大的震动。综上所述,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3、第二次鸦片战争(1)原因根本原因:西方商品在华滞销,列强不满足既得利益,力图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直接原因:英、法、美提出“修约”要求,遭到清政府拒绝。战争借口:“亚罗号”事件和马神甫事件。(2)过程第一阶段:1856年,英、法两国对中国发动了第二次鸦片战争。美俄两国以调停人面目出现。1858年,清政府被迫分别与英、法两国签订天津条约。次年,英、法拒绝按照清政府指定路线进京换约,进攻大沽炮台,遭到清军反击,英军损失很大。第二阶段:大沽战后,为了报复
13、中国,英法联军率军舰百余艘陆军近三万人,于1860年8月占领天津。10月,英法联军抢劫、焚毁圆明园后,进入北京城,迫使清政府签订北京条约。(3)结果签订天津条约北京条约:英、法获取了割地、赔款、开放通商口岸以及内河航运权等大量权益。鸦片以“洋药”名义纳税进口,实现了鸦片贸易合法化。与俄国签订北京条约并承认此前签订的瑷珲条约:俄国抢占黑龙江以北、乌苏里江以东100余万平方千米的中国土地,还把俄方提出的边界走向强加给中国,为此后大规模侵占中国领土制造根据。知识延伸:中俄东段边界的变化1689年尼布楚条约划分了中俄两国东部边界,从法律上确立黑龙江和乌苏里江流域包括庠页岛在内的广大地区属于中国领土。瑗
14、珲条约,又称瑷珲城和约,该条约令中国失去了黑龙江以北、外兴安岭以南60多万平方公里的领土。把乌苏里江以东的中国领土划为中俄共管,黑龙江、乌苏里江只准中、俄两国船只航行。1860年订立中俄北京条约时清政府始予认可。(4)影响中国丧失大片领土,主权受到更加严重的侵害,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的程度加深了。客观上推动了洋务运动的兴起,中国近代化运动开始起步。探究二(课上讨论):思考两次鸦片战争对中国的影响提示:两次鸦片战争在政治方面、经济方面、思想文化方面、对外关系方面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对中国的领土和主权完整、传统的自然经济模式造成巨大伤害的同时,也为中国开启近代化提供了条件。鸦片战争前鸦片战争后政治
15、上(社会性质)封建社会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社会主要矛盾发生变化经济上男耕女织、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模式中国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自然经济逐步解体思想文化上封建传统思想,八股取士,“天朝上国”封建传统思想受到冲击,客观上使中国接触到西方的先进文化和生产方式,掀起了一股“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潮对外关系上闭关锁国国门被迫开放总之,列强的侵略使中国从一个独立的封建社会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同时客观上也加速了封建统治的崩溃,加快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知识延伸:解读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概念“半封建”是指在政治、经济、文化方面既保存了封建主义,又发展了资本主义。“半殖民地”在政治上是指丧失了部分的而不是全部
16、的独立权;在经济上指中国逐渐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沦为资本主义国家的原料产地和商品倾销市场;在文化上则表现为“西学东渐”。【跟踪训练】11839年林则徐在广州敦促洋人谨守合法贸易,主动上缴鸦片。在遭到外国商人拒绝后,他宣布全面断绝对外通商,封锁烟馆,直至外国人答应交出鸦片。林则徐采取这种“先礼后兵”的策略主要是为了()A树立平等交往的形象 B扩大对外贸易C禁绝鸦片 D应对敌强我弱的态势1.【答案】C。【解析】1839年,林则徐被任命为钦差大臣赴广州禁烟。由材料信息可知,林则徐采取了“先礼后兵”的策略,主要目的是禁绝鸦片,故C项正确。A、B、D三项都与材料信息不符。2中英南京条约附件中规定:英
17、国的侨民、商人同中国人发生冲突,犯了法或成为被告,只能由英国驻中国的管事官领事去裁判,中国政府不得过问。这说明中国丧失了()A领土主权 B贸易主权C司法主权 D关税主权2.【答案】C。【解析】在正常情况下,外国人在中国触犯了法律,应受中国法律的制裁,题干所述事实明显与此相违背,这说明中国的司法主权遭到践踏。故选C项。3陈旭麓在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中写道:“人们多注意1840年的划时代意义。”此处的“划时代”的含义主要是()A中国第一次遭到外国的武装侵略B中国与列强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C英国完全把中国变为殖民地国家D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3.【答案】D。【解析】结合时间“1840年”
18、可知这与鸦片战争有关,再结合关键词“划时代”可知此处强调鸦片战争的影响,鸦片战争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进入近代社会,答案为D项。三、开眼看世界1、背景(1)南京条约签订后,道光皇帝仍不知道英国位于何方,充分反映了清朝统治阶级高层的封闭、愚昧与腐朽(2)鸦片战争使一些爱国知识分子从“天朝上国”的迷梦中惊醒,他们开始睁眼看世界,探索新知,关心时局,寻求强国御侮之道。2、代表人物及著作(1)林则徐: 在广州开办译馆,罗致译员,收集有关西洋各国的消息情报和国际知识,包括国际法知识,汇译成四洲志等书稿,供对外交涉时参考。(2)魏源著作:在四洲志基础上编成海国图志一书。内容:按照世界五大洲介绍
19、各国历史、地理、社会现状以及军事、科技等,提出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评价:是近代中国最早介绍外国历史地理的书籍之一,被誉为了解外国知识的“百科全书”历史概念“师夷长技以制夷”师夷长技以制夷,是魏源在他的海国图志中提出来的。通过学习西方的先进军事技术寻求御侮强国之道,后来指学习西方的先进技术来抵制西方以彼之道,还之彼身。这一思想后来成为向西方学习的思想源头,在中国近现代思想史上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在实践意义上,它是后来洋务运动甚至维新变法、辛亥革命等一切革新运动的先声。(1)含义:“师夷之长技”指学习西方国家的先进军事技术;“制夷”是抵抗侵略,克敌制胜(2)实质:是对资本主义文明的仿效和肯
20、定。(3)意义冲破了“贵华夏,贱夷狄”的旧观念。是对几千年来传统心态的一次挑战。迈出了近代中国向西方学习的第一步使“睁眼看世界”发展成为社会思潮。(3)徐继畬著作:在福建处理对外交涉事务,留心搜集外国事物和西人著述,撰成瀛寰志略一书内容:系统介绍了当时世界上近80个国家和地区的地理位置、历史变迁、经济文化、风土人情,内容丰富,叙述完备,尤重对欧美各国的考察和介绍。评价:是中国近代第一部世界地理著作。3、影响:这些睁眼看世界的仁人志士,初步提出了向西方学习以求自强的主张。【跟踪训练】1魏源在海国图志中主张“师夷长技以制夷”,同时又认为“万里一朔,莫如中华”。据此可以判断魏源A推动了东方国家对西方
21、世界的了解 B在遭受西方列强侵略时不失民族气节C开始关注西方世界的同时仍抱有文化优越感 D引发了19世纪40年代中国学习西方的热潮答案:C2福建巡抚徐继畬在1848年完成的瀛寰志略中有这样的叙述:“华盛顿,异人也既已提三尺剑,开疆万里,乃不僭位号,不传子孙,向创为推举之法,几於天下为公米利坚合众国,幅员万里,不设王侯之号,不循世及之规,公器付之公论,创古今未有之局,一何奇也!泰西古今人物,能不以华盛顿为称首哉。”据此可知徐继畬A具有崇洋媚外的思想 B对美国侵略我国的野心认识不足C批评清朝君主专制制度 D在一定程度上具有启蒙意识答案:D材料题:鸦片战争对中国历史产生了重要影响。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偶然与必然工业革命英国明清时期的中国禁烟运动材料二商务与碰撞有的历史学家认为“(鸦片战争)不过是一个持续了二十年,并且要决定东方和西方之间应有的国际和商务关系的斗争的开端”。今天有的历史者又提出了“鸦片战争农耕文明和工业文明的碰撞”的新认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广西壮族自治区来宾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语文期末试卷(含答案)
- 2025农产品供销合同订购大米
- 2025国际特许经营合同的合同格式
- 2025圆通快递承包合同范本
- 2025客车租赁合同 运输合同
- 2025劳动合同范本:雇佣关系确立协议
- 2025摄影服务合同模板
- 2025房屋买卖中介服务合同
- 2025企业安全员聘用合同书
- 2025标准版商业店铺租赁合同格式
- 各国货币知识
- 上海杨浦区社区工作者考试真题2024
- 2024桂林临桂区中小学教师招聘考试试题及答案
- 2025年入团相关考试题型及答案
- T-CAS 947-2024 类器官在化学品毒性测试中的应用规范
- 2023-2024学年北京市西城区德胜中学七年级(下)期中数学试卷
- 清理泥石流堆积体施工方案
- 皮肤病靶向治疗专家共识(2025版)解读课件
- DB37-T 3274.3-2023 日光温室建造技术规范 第3部分:山东VI型
- 《四轮驱动电动汽车制动系统设计》14000字(论文)
- 2025年新高考全国Ⅰ卷英语模拟试卷(含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