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名校(临川一中南昌二中)2019届高三3月联合考试文综历史试题(含解析)_第1页
江西省名校(临川一中南昌二中)2019届高三3月联合考试文综历史试题(含解析)_第2页
江西省名校(临川一中南昌二中)2019届高三3月联合考试文综历史试题(含解析)_第3页
江西省名校(临川一中南昌二中)2019届高三3月联合考试文综历史试题(含解析)_第4页
江西省名校(临川一中南昌二中)2019届高三3月联合考试文综历史试题(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江西省名校(临川一中、南昌二中) 2019 届高三 3 月联合考试文综历史试题古代罗马人、 希腊人也同中国一样注重孝道, 但随文明程度的增加, 他们的孝道观念便逐渐淡漠, 而中国古代的孝道文化却日益发展, 成为民族性格和传统美德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国孝道文化这一 特点形成的主要原因是古代中国经济发展水平的低下中央集权制度的发展民本思想的趋时更新宗法观念的影响深远【答案】 D【解析】【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中国古代农耕文明发达,经济发展水平并不低下,故 A 排除;先秦时 期中央集权制度尚未形成而孝道文化已经存在, 故 B 排除;民本思想与孝道文化没有直接联系,故 C排除;中国的宗法观念影响深远

2、,而宗法观念与孝道文化紧密联系,故D正确。汉元狩四年(公元前 119 年),由东郭成阳和孔仅出面, 通过大农令奏请政府实行盐铁官营政策。 汉武帝派东郭成阳和孔仅乘车巡行天下, 宣布盐铁官营法令, 设置盐铁官营机构, 在全国范围内推 行盐田官营政策。这一政策的推行表明当时经济手段是巩固集权的最主要方式广大民众的经济负担有所减轻中央政府经济攫取能力日益增强地方割据的物质基础已被消除【答案】 C【解析】【详解】材料没有将经济手段与其它手段比较,不能说明经济手段是巩固集权的最主要方式,故 A 排除;材料未涉及广大民众的经济负担, 故 B排除;材料“在全国范围内推行盐铁官营政策”反映 了当时中央政府经济

3、攫取能力日益增强, 故 C正确; “地方割据的物质基础已被消除”说法过于绝 对,故 D排除。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是紧扣材料信息“宣布盐铁官营法令,设置盐铁官营机构,在全国范围内 推行盐田官营政策”, 学生应该结合所学知识从中央政府干预经济的角度入手, 即可排除无关选项。因为洞穿了花开花落的自然规律, 基于对生命状态的理性认识, 北宋诗人宋庠面对落花显得十分 坦然:“先落后开应定分,一般迟日一般风。”这种情怀,完全洗却了以往“落花”诗中所寓的伤 感情绪而自出新意。这一材料说明儒者重视诗词创作提高政治素养理学研究方式影响了诗词的创作理学融合了社会不同的价值观念儒者希望能积极干预政治【答案】 B【解

4、析】【详解】由“因为洞穿了花开花落的自然规律,基于对生命状态的理性认识”,可知宋庠的诗作, 表现出典型的“即物观理”式的人生思考, 这与理学家“格物致知”探寻天理的方式一致, 将理学 的思维方式引入其诗歌创作领域,故 B 正确;材料强调的是诗词体现出的鲜明的理学倾向,A、C、D三项中“以期提高政治素养”“积极干预政治”“社会不同的价值观念”材料均未体现,排除。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信息是“因为洞穿了花开花落的自然规律, 基于对生命状态的理性认识”, 结合所学理学思想的影响分析解答。马克思在 1853 年就预言:“与外界隔绝曾是保存旧中国的首要条件,而当这种隔绝状态在英国 的努力下被暴力所打破

5、的时候,接踵而来的必然是解体的过程”马克思在这里使用了“暴力”一 词,并没有用侵略和被侵略来概括全部中外关系。对此解读正确的是“暴力”更能概括战争对中国的破坏性马克思对于西方列强的侵略行径认识模糊列强发动对华战争意在打破中国闭关锁国被侵略的说法不足以概括侵略的全部影响【答案】 D【解析】【详解】 根据材料“与外界隔绝曾是保存旧中国的首要条件, 而当这种隔绝状态在英国的努力下被 暴力所打破的时候, 接踵而来的必然是解体的过程”可知, 马克思强调的是列强的侵略给中国人民 帯来灾难的同时,同时也在客观上传播了先进了生产方式、思想观念等,因此被侵略的说法不足以 说明侵略的全部影响, 故 D项正确; 马

6、克思说的“暴力”指的是中国在外在压力的情況下走向了近 代化,不仅仅指“暴力”更能概括战争对中国的破坏性, 故 A项错误; 马克思对于西方列强的侵略行径认识模糊的说法不符合材料,故 B 项错误;列强对华战争是为了打开中国市场,故C项错误。据张之洞在筹设炼铁厂折中统计, 1889 年“内地铁货出洋以锅为大宗,其往新加坡、新旧 金山等处, 由佛山贩去者约五十余万口, 由汕头贩去者约三十余万口, 由廉州运往越南者四万余口” 这些数据说明晚清中国炼铁技术领先世界与世界市场联系日益紧密清政府放宽对民间设厂限制洋务运动侧重开办民用企业【答案】 B【解析】 【详解】从材料信息来看,中国生产的铁锅等产品远销东南

7、亚和美洲等地,且数量较大,说明这一 时期中国与世界市场联系日益紧密,故B 正确;材料没有反映中国炼铁技术水平,排除A;甲午战争后,清政府放宽对民间设厂限制, C 时间不符合题意,排除;材料没有明确出口的铁货均为洋务 企业生产,排除 D。【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信息是“内地铁货出洋以锅为大宗,其往新加坡、新旧金山等处,由佛山 贩去者约五十余万口,由廉州运往越南者四万余口”,紧扣关键信息分析解答即可。下图是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政治部的宣传画,从中可知日军开始发动全面侵华战争国共两党开始联合抗日日本侵略军转入战略防御正面战场形势相对稳定答案】 D解析】【详解】 根据“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政治部的宣传画”“

8、持久抗战最后胜利”可知, 国民政府坚持 抗战,说明正面战场形势相对稳定,故 D正确; 1937年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 1937 年 9月国共 两党开始联合抗日,材料信息无法体现,排除AB; 1944 年日本侵略军转入战略防御,而进入相持阶段后国民党抗日态度消极,与“持久抗战最后胜利”不符,排除C。7.1920 年,英国哲学家罗素应梁启超之邀访问中国,引发了中国知识分子对实用主义哲学和以实 验主义方法解决中国社会问题的热烈讨论。这一讨论使民主与科学成为主流思想导致激进派与改良派汇流推动了哲学研究的国际合作有利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答案】 D【解析】【详解】 1915 年新文化运动提倡民主与科学的

9、思想,故 A 项与题干时间不相符合错误。激进派与 改良派在材料中没有体现, 故 B 项错误。材料只是体现了欧美的思想与方法对中国知识分子的影响, 并未体现国际合作, 排除 C 项。材料中 1920 年中国知识分子对欧美思想及方法进行讨论,有利于 思想解放促进马克思主义的传播,故 D 项正确。有学者指出:“ 20 世纪 90 年代土地细碎化对农民收入的正面作用大于负面作用。如果为了达到 粮食生产的规模经济,降低农业生产成本等目的而片面地强调整合土地,降低细碎化水平, 结果往 往是违背了农民意愿,损害农民利益。”据此可知,该学者认为家庭经营模式的存在有其合理性农业发展的出路在于规模经营土地私有化有

10、利于增加农民收入推行土地流转违背了经济规律【答案】 A【解析】【详解】 材料说明 20 世纪 90 年代土地细碎化对农民收入的正面作用大于负面作用,家庭经营模式符合农民意愿,家庭经营模式的存在有其合理性,故 A 正确;材料“片面地强调整合土地,降低细 碎化水平, 结果往往是违背了农民意愿, 损害农民利益”说明规模经营违背了农民意愿,损害农民 利益,不利于农业发展, B 错误;材料反映的是生产经营方式,不是土地所有制形式,排除C;材料反映规模经营违背了农民意愿,损害农民利益,没有体现土地流转违背了经济规律,排除D。为中国秦王朝的焚书坑儒公元前 4-2 世纪左右, 中西文化史上, 有两件事令学者们

11、扼腕叹息: 事件, 大批文化典籍与儒生学者被坑杀埋葬; 二为古希腊先贤苏格拉底被古希腊雅典判处死刑, 其 思想体系与睿智学说在如日中天时而殇。这说明专制主义的缺陷当权者的需要其思想违背了社会潮流其思想都体现民众的利益【答案】 B【解析】【详解】秦朝焚书坑儒和雅典判处苏格拉底死刑,都是统治者加强统治的需要,故B 正确;雅典实行民主政治, A 错误;统治者的措施目的是维护统治,无法其思想体现违背了社会潮流,排除C;材料得不出其思想是民众利益体现的结论,排除D。宗教改革时期, 为抵御新教的攻势,罗马天主教会成立了耶稣会。该组织主要从事传教和教育, 扩大天主教的影响,反对追逐世俗权力:提倡道德自律,注

12、重科学和艺术素养,重视将人教育成有 责任感的公民。耶稣会的这些做法致力于文化教育事业着力于天主教世俗化体现了人文主义精神引发西欧的思想解放【答案】 C【解析】【详解】宗教改革后成立的耶稣会“提倡道德自律,注重科学和艺术的素养,重视将人教育成有责 任感的公民”,这正是关注人和人本身的价值的体现,体现了人文主义精神,故 C 项正确;耶稣会 的这些做法主要目的是为扩大天主教会的影响服务的, 发展文化教育事业是手段而不是目的, 排除 A;由题干可知,耶稣会“扩大天教的影响,反对追逐世俗权力”,加强对天主教的信仰,并非着 力于天主教世俗化,排除 B;材料表明耶稣会加强对天主教的信仰,并非促进思想解放,排

13、除D。【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信息是“提倡道德自律, 注重科学和艺术的素养, 重视将人教育成有责任 感的公民”,联系所学人文主义精神的内涵分析解答。“无疑布雷顿森林体系的瓦解肯定是要发生的。生产力的发展需要金融资本更大的运动自由, 而战后政治力量被用于管理经济,尤其是金融市场的做法,也使美国意识到,只有抛弃布雷顿森林 体系,才有继续保持优势的可能。”材料表明资本自由化冲击美国霸主地位美元的优势地位已经不复存在美国逐步丧失世界贸易主导权知识经济与信息技术日益重要【答案】 A【解析】【详解】根据题意可知, 由于政治力量对经济尤其是金融的管制, 不能适应战后金融资本自由化的 需要,故以美元为中心的布雷

14、顿森林体系被迫解体, A 项符合题意。 B项,由于美国经济实力的强 大,美元依然具备国际优势,故排除。 C项,题干与美国在世界贸易的主导权无关,故排除。D 项,知识经济为 20世纪 90 年代美国经济发展的特点,与布雷顿森林体系解体时间不符,排除。12.20 世纪 80 年代,社会党领导人密特朗就任法国总统之日,特地前往象征法兰西思想和精神圣 地的先贤祠为三位先贤进献了三支玫瑰, 其中一枝献给了 19 世纪 40 年代为殖民地奴隶的解放而奔 走呼号的政治活动家。密特朗此举的意图是帮助亚非拉人民争取民族独立积极推动欧洲经济一体化进程强调第三世界在法国对外政策中的地位突出社会党对维护世界和平的重要

15、贡献【答案】 C【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内容“其中一枝献给了 19 世纪 40 年代为殖民地奴隶的解放而奔走呼号的政治活 动家”说明社会党领导人密特朗重视为殖民地奴隶的解放而奔走呼号的政治活动家, 也就是强调第 三世界在法国对外政策中的地位, 故 C 选项正确; 材料体现了社会党领导人密特朗就任法国总统后 重视第三世界的战略地位,无法得出帮助亚非拉人民争取民族独立,故 A 选项错误;欧洲经济一体化的进程是西欧国家之间的合作和联系加强,材料没有体现欧洲国家之间的合作和联系加强的问 题,故 B 选项错误; 材料强调了法国社会党领导人密特朗就任法国总统之后重视第三世界国家在法 国对外政策的地位,与突

16、出社会党对维护世界和平的重要贡献无关,故D 选项错误。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1932 年德国建成世界上第一条高速公路。这一时期美国也提出了建设纵贯全国连接 各州的州际国防公路战略构想。 1956 年国会通过的联邦资助公路法案公布了前所未有的公共工程 一一建立全国州际和国防高速公路系统。 同时出台法案建立了“公路信托基金”接受专川于公路目艾森豪成尔在德国目睹了的的税收。 此条款打破了美国国会不将税收专门用于指定目的的惯例。 高速公路上部队高速移动的情景, 认为建设州际公路是提高军队机动性的决定性因素, 因而大力支 持该法案。 此后经 40余年不懈努力, 终于建设完成了 77 万公里的州

17、际高速公路系统,这个系统支 撑着这个世界强国的经济繁荣和国民的荣耀。摘编自刘瑞波、赵宁欧美国家高速公路融资模式及其借鉴材料二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 中国公路建设的投资主体由过去单一的政府交通主管部门转变为 中央和地方政府交通主管部门、 银行等金融机构、 中外各类经济实体等。投资方式由过去单一的地 方政府公共投资转变为中央地方联合投资、中外合资合作,以及外商独资等多种形式。 公路建设投 资规模不断扩大: 1984 年公路建设投资仅 22.8 亿元,截至 2017 年底,公路建设投资完成 21253 亿元,全国公路总里程达到 477.4 万公里。高速公路连及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形成全国高速公路 网。

18、世界银行对此做出评价,在构建现代化高标准的国家公路网、 推进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和促进 社会团结方面,中国处于全球领先地位。摘编自徐丽、贺菲菲级解制约支撑发展收费公路的前世今生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美国州际高速公路得以发展的历史和现实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高速公路建设的特点,并分析中国高速公路发展的意 义。【答案】( 1)原因:第二次工业革命推动汽车工业的发展;美国国内统一市场发展的需要;国家垄 断资本主义的发展;第三次科技革命;借鉴德国经验;联邦政府的支持;加强国防的需要;冷战的 影响;政策法律的延续性。(2)特点:起步晚;发展快,成就巨大;投资主体多

19、元;投资形式多样。 意义:提高了公路通行能力和运输效率,促进了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大大方便了人们生活;推 动了社会主义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发展;推动了改革开放进程; 促进了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的开发; 推 动了区域经济一体化和世界经济发展。【解析】【详解】第( 1)问,“原因”,依据材料一信息“这一时期关国也提出了建设纵贯全国连接各州 的州际国防公路战略构想。 1956 年国会通过的联邦资助公路法案公布了前所未有的公共工程 建立全国州际和国防高速公路系统艾森豪威尔在德国目睹了高速公路上部队高速移动的情景, 认为建设州际公路是提高军队机动性的决定性因素, 因而大力支持该法案”并结合所学知识从汽车 工业

20、的发展、统一市场发展的需要、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推动、借鉴德国 的经验、联邦政府的支持、加强国防的需要、冷战的影响以及政策法律的延续性等角度分析。第( 2)问,“特点”,根据材料二信息“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国公路建设的投资主体由过去单 一的政府交通主管部门转变为中来和地方政府交通主管部门、 银行等金融机构、 中外各类经济实体 等。投资方式由过去单一的地方政府公共投资转变为中央地方联合投资、中外合资合作,以及外商 独资等多种形式。公路建设投资规模不断扩大”并结合所学知识从起步晚、 成就巨大、 投资主体多 元、投资形式多样、投资规模扩大等角度分析。“意义”,依据材料信息“高速公

21、路连及各省、自 治区、直辖市, 形成全国高速公路网。 世界银行对此做出评价, 在构建现代化高标准的国家公路网、 推进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和促进社会团结方面, 中国处于全球领先地位”并结合所学知识从促进经 济发展、方便人们生活、推动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发展、推动改革开放进程、促进边疆少数民族地区 的开发、推动区域经济一体化和世界经济发展等角度分析即可。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法国作家凡尔纳的海底两万里和神秘岛发表于 19 世纪 70 年代,是世界早期的 科幻小说。 小说中的主要人物尼摩船长是印度的达卡王子。在领导印度民族起义失败后,他到一座 荒岛上设计建造了鹦鹉螺号潜水艇, 并用海水中的钠制造出

22、了万能的电力, 为潜水艇提供了永不枯 竭的动力。船上还有一座图书馆,放满了各种语言的科学、伦理学、文学等书籍。尼摩驾驶潜水艇 带领船员,在海底作了两万里的环球探险旅行,吃穿用度皆取自于海洋。从南极到北极,从大西洋 到太平洋, 他们一路上看到许多罕见的海生动植物和奇异景象, 又以惊人的冷静和毅力战胜了冰山 封路、 章鱼围攻、敌舰偷袭等险情。 他们将在海底打捞获得的巨额财富援助那些被压迫的民族和穷 苦民众,还利用鹦鹉螺号攻击英国军舰。 科幻小说的内容反映了作者对人类社会命运的关注与思考。 从材料中提炼出作者的一项认识, 并根 据材料和所学知识予以说明。 (要求:观点明确,运用材料中的信息和相关史实

23、,史论结合)【答案】示例 1 认识:推崇科技的力量说明:作者笔下的主角尼摩船长用纳制造了万能电力,为潜 水艇提供永不枯竭的动力。反映作者推崇科技。作者所处的时代,工业革命提高了生产力,极大改 善了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条件;科学的进步开阔了人们的视野,增强了人们改造世界的信心。 示例 2 认识:追求自由平等,反抗压迫。说明: 作者笔下的主角尼摩曾领导印度民族大起义,还攻击英国殖民者军舰等,反映作者追求自由 平等。作者所处的时代,西方国家殖民扩张进一步加剧,给人民带来深重灾难;同时启蒙思想在欧 洲有着深远的影响, 民主制度在欧洲大陆扩展, 促使人们关注被压迫的民族与人民, 追求自由平等。 【解析】 【

24、详解】本题属于开放性试题,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读懂材料并最大限度地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 然后再调动所学知识加以阐述。考生答题时选择自己熟悉的角度,可以选择科技技术的力量角度, 材料中的时间是 19世纪 70年底, 材料中还出现了“潜水艇”“万能的电力”等词, 因此考生在具也可以选择船长体说明时结合工业革命提高生产力, 极大提高人的生产和生活条件方面分析回答。追求自由平等, 反抗压迫的角度,因为船长在领导印度民族起义失败后,到一座荒岛上设计一些列 东西,“一路上看到许多罕见的海生动植物和奇异景象”“以惊人的冷静和毅力战胜了冰山封路、 章鱼围攻、 敌舰偷袭等险情”等体现了船长的追求自由平等的精神。同

25、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一 时期西方国家殖民扩张进一步加剧,启蒙思想在欧洲有着深远的影响,民主制度在欧洲大陆扩展, 促使人们关注被压迫的民族与人民,追求自由平等。答题时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言之成理。 请考生在 45、46、47 三道历史题中任选一题作答,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题计分。作答时请 写清题号【历史选修 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材料 清初、 明代或更早时期形成贱民 (从事当时社会所谓的“贱业”的人) 。他们单独成籍, 称为“贱籍”,世代相袭,不列入民户的户籍。雍正皇帝削除贱籍的措施主要包括三项内容:一是 由原来的贱户提出申请,经地方官批准,脱离贱籍,转入民籍,即由贱民转为良民:二是

26、贱户改籍 必须抛弃原来的职业,别习新业,同时政府禁止地方绅衿逼勒贱户再操旧业,如雍正三年规定:堕 民丐户和乐户等“改业为良,若土豪地棍仍前逼勒凌辱,及自甘污贱者,依律治罪”:三是贱户既 转属民籍,就要同平民一样向政府尽义务。简而言之,所谓削籍就是准许贱户改业,转为良民,并 对国家纳税服役。陈国坤清朝“开豁贱籍”政策初探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雍正皇帝“开豁贱籍”的主要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雍正皇帝“开豁贱籍”的历史意义。【答案】(1)特点:主动申请与官府批准相结合,程序严格;改籍与改业相配合,并通过法律 手段保障;身份变化与义务承担相一致。(2)历史意义:一定程

27、度上缓和了社会矛盾;巩固了封建统治政治;有利于经济的恢复与 发展。【解析】【详解】( 1)特点:根据“由原来的贱户提出申请,经地方官批准”得出主动申请与官府批准相结 合程序严格;根据“贱户改籍必须抛弃原来的职业,别习新业” “改业为良,若土豪地棍仍前逼 勒凌辱,及自甘污贱者, 依律治罪”得出改籍与改业相配合并通过法律手段保障; 根据“贱户既转 属民籍,就要同平民一样向政府尽义务”得出身份变化与义务承担相一致。(2)历史意义:根据材料可从缓和社会矛盾、巩固封建统治和经济的发展等角度分析解答。【历史选修 3:20 世纪的战争与和平】材料 绥靖政策,一种对侵略不加抵制,姑息纵容,退让屈服,以牺牲别国

28、为代价,同侵略者 勾结和妥协的政策,第二次世界大战前,这一政策最积极的推行者是英国、法国、美国等国。第一 次世界大战中,大约有一百四十万法国人死亡; 1914 年,二十岁到三十二岁的法国男人,有半数 丧生,在法国人看来, 再重复这样的人类灾难实在是不可思议的。 因此法国人采取了防守性的战略, 构筑了马奇诺防线 30 年代,欧洲与世界再次面临新的战争危险时,和平主义思潮在西方国家迅速 地蔓廷开来。 1936 年 3 月,德军进占莱茵河左岸的非军事区,法国只是诉诸国联。德国开始在西 部边界修筑齐格菲防线,加紧扩军备战活动。 7 月,西班牙内战爆发。在右派舆论及许多激进党人 的反对下, 本来准备援助

29、西班牙的勃鲁姆及其领导的内阁遂采取了不干涉政策。 欧洲其他国家目睹 法国听凭德意支持佛朗哥,对法国的不信任感愈益加深,纷纷另寻出路。 1938 年,面对捷克斯洛 伐克危机, 以雷诺为代表的强硬派主张采取坚定立场, 而以博内为代表的妥协派则坚持采取忍让态 度,作为总理的达拉第动摇于两派之间。最终达拉第参加慕尼黑会议,签署协定。吕一民法国通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20 世纪 30 年代中后期法国绥靖外交的原因。(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20 世纪 30 年代中后期法国绥靖外交的影响。【答案】( 1)原因:一战中法国伤亡惨重; 防守战略, 寄希望于马奇诺防线; 和平主义思潮的兴

30、起; 法国内部的分歧。(2)影响:削弱了法国的军事防御地位;加速了法国的同盟体系的瓦解;纵容了法西斯国家的侵 略行径,助长了其侵略野心,最终导致世界大战的爆发。【解析】【详解】( 1)根据材料“第一次世界大战中, 大约有一百四十万法国人死亡”可知法国绥靖政策原 因之一是一战中法国伤亡惨重; 根据材料“法国人采取了防守性的战略, 构筑了马奇诺防线”可知 法国绥靖政策原因之二是寄希望于马奇诺防线;根据材料“欧洲与世界再次面临新的战争危险时, 和平主义思潮在西方国家迅速地蔓延开来”可知法国绥靖政策的原因之三是和平主义思潮的影响; 根据材料“在右派舆论及许多激进党人的反对下, 本来准备援助西班牙的勃鲁姆及其领导的内阁遂 采取了不干涉政策” 可知法国绥靖政策的原因之四是法国的内部分歧。(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