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感染药物研究进展.-2课件_第1页
抗感染药物研究进展.-2课件_第2页
抗感染药物研究进展.-2课件_第3页
抗感染药物研究进展.-2课件_第4页
抗感染药物研究进展.-2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抗感染药物研究进展张晓梅 江南大学医药学院2008.11人工合成类抗菌药磺胺类喹诺酮类磺胺类药物和甲氧苄啶 药物发展史 最早出现的人工合成抗菌药 1932年,德国生物化学家杜马克在试验过程中发现,“百浪多息”对于感染溶血性链球菌的小白鼠具有很高的疗效。后来,他又用兔、狗进行试验,都获得成功。这时,他的女儿得了链球菌败血病,奄奄一息,他在焦急不安中,决定使用“百浪多息”,结果女儿得救。1939年,杜马克被授予诺贝尔医学与生理学奖。 令人奇怪的是“百浪多息”只有在体内才能杀死链球菌,而在试管内则不能。巴黎巴斯德研究所的特雷富埃尔和他的同事断定,“百浪多息”一定是在体内变成了对细菌有效的另一种东西。

2、于是他们着手对“百浪多息”的有效成分进行分析,分解出“氨苯磺胺”。其实,早在1908年就有人合成过这种化合物,可惜它的医疗价值当时没有被人们发现。磺胺的名字很快在医疗界广泛传播开来。 抗菌作用机制 影响叶酸代谢1.全身性感染短效磺胺异恶唑(SIZ) 尿路感染长效磺胺甲氧嘧啶(SMD) 少用中效磺胺嘧啶(SD)和磺胺甲恶唑(SMZ) SD 流脑首选 SMZ 泌尿道、消化道和呼吸道感染 与甲氧苄啶合用 常用药物及临床应用 第一代 萘啶酸 第二代 吡哌酸 第三代 氟喹诺酮类 第四代 药物发展史 氟喹诺酮类环丙沙星 (ciprofloxacin)氧氟沙星 (ofloxacin)依诺沙星 (enoxac

3、in)洛美沙星 (lomefloxacin)培氟沙星 (pefloxacin)氟罗沙星 (fleroxacin)诺氟沙星 (norfloxacin)托氟沙星 (tosufloxacin)芦氟沙星 (rufloxacin)司氟沙星 (sparfloxacin)格帕沙星 (grepafloxacin) 曲伐沙星 (trovafloxacin)那氟沙星 (nadifloxacin) 左氧氟沙星 (levofloxacin) 喹诺酮类第一代奈啶酸仅对Gr-菌有效/吸收差/反应多;第二代吡哌酸对Gr-杆菌有效可用于尿路感染;第三代氟喹诺酮类(氟哌酸/环丙/依若/氧氟/左 氟/ 洛美/培氟沙星等),对Gr

4、-/+菌、铜 绿假单孢菌均有效。体内分布广、半衰期 长、反应轻、耐药率低,可用于各种感染;第四代莫西/加替/司帕/左氧氟沙星,对Gr-/+菌 及需氧/厌氧菌、支/衣原体作用强,能安 全、有效地治疗各种感染。已经开始临床研究的品种 新喹诺酮试验编号 开发单位amifloxacin(氨氟沙星) WIN49375 山之内sltafloxacin DU6859a 第一制药, BMY40062 BMS CS940 三共 DS4524 第一制药 E4441 西班牙 Esteve HSR903 北陆制药 KB5246 田边制药 Y26611 吉富制药喹诺酮类药物研究进展新近正在开发的新喹诺酮类药物既保留了抗

5、革兰氏阴性菌的高活性,又明显增强了抗革兰氏阳性菌活性,并对厌氧菌、支原体、衣原体等也有一定作用。克服喹诺酮类耐药性的研究也有新进展。2-Pyridone类化合物ABT-719(A-86719)是作用于不同靶位的新DNA旋转酶抑制剂,对耐环丙沙星的金葡球菌、表葡球菌、肠球菌和MRSA均有很强活性;新近发现的喹诺酮外排泵抑制剂MC-207110能使左氟沙星抗铜绿假单胞菌活性增效8倍。CJ-13136是假诺卡氏菌产生的新喹诺酮,对幽门螺杆菌有极强的选择性抗菌作用。新品种有些结构较以前经典产品有很大的改进,而更重要的是其药理特性较以往又有了巨大的改善,有些产品的抗菌谱及抗菌力达到了新的高峰,对大部分致

6、病菌来讲,已经达到或超过了抗菌药物的王牌-内酰胺类抗生素。 市场前景喹诺酮类药物的销售额呈上升态势,成为紧随头孢类之后的第二位抗生素品种。统计数据显示,目前全球喹诺酮类药物的年平均增长率达到10左右,年销售额也超过了100亿美元。有预测,到2010年,喹诺酮类药物占抗菌药的市场份额将由现在的18上升到34,将取代头孢类药物而成长为第一位的抗菌药物。21世纪将是喹诺酮时代。 抗真菌药各种癣菌新型隐球菌白色念珠菌 真菌所致疾病与常用药物灰黄霉素制霉菌素特比萘芬咪 康 唑两性霉素咪 唑 类三 唑 类浅部真菌病头 癣体 癣指甲癣深部真菌病脑膜炎肺 炎心内膜炎 灰黄霉素(griseofulvin)作用机

7、制 渗入皮肤角质层与角蛋白结合,干 扰真菌核酸合成,阻止癣菌继续侵 入,对各类癣菌有抑制作用给药途径 口服有效,外用无效不良反应 多、轻,与青霉素部分交叉过敏 为肝药酶诱导剂,减弱香豆素作用 抗生素类两性霉素B (amphotericin B)药理作用 多烯类,对深部真菌有强大抑制作用 首选治疗深部真菌感染作用机制 选择性与真菌细胞膜麦角固醇结合, 使通透性增加而死亡。高浓度杀菌。 对细菌无效,对哺乳动物有毒性。临床应用 口服用于肠道真菌感染 注射用于全身真菌感染不良反应 毒性较大 急性毒性反应 肾损害 血液系统毒性反应 心血管系统毒性反应制霉菌素(nystatin)作用机制多烯类,作用及机制

8、同两性霉素B对各类真菌均有抑制作用 对阴道滴虫有抑制作用不良反应 毒性较两性霉素B更大,不能注射。临床用途 口服或局部给药 口服用于胃肠真菌病 局部用于皮肤、口腔、阴道真菌病及 阴道霉菌病 咪唑类(imdazole) 克霉唑 (clotrimazole) 咪康唑 (miconazole) 酮康唑 (ketoconazole) 三唑类(triazole) 氟康唑 (fluconazole) 伊曲康唑(itraconazole) 唑类抗真菌药作用机制 抑制真菌P450酶,抑制真菌细胞膜 麦角固醇合成,使通透性增加临床应用 浅部克霉唑、咪康唑、酮康唑 深部氟康唑 浅部、深部伊曲康唑特比萘芬 (ter

9、binafine)作用机制选择性抑制真菌膜的角鲨烯环化酶,抑制麦角固醇合成癣菌杀菌作用 念珠菌抑菌临床应用主要用于浅部真菌病 其他类抗真菌药2、真菌细胞壁抑制剂的研发卡泊芬净,Caspofungin,商品名科赛斯,被称为抗真菌的青霉素,对念珠菌和曲霉菌感染有效;与氟康唑、伊曲康唑合用治疗白色念珠菌、隐球菌和粗孢子菌感染有协同作用,疗效及耐受性好,毒性低;西洛芬净,Cilofungin,对念珠菌和曲霉菌感染有效;其溶血作用仅为棘白霉素的1/10; 3、三唑类抗真菌药进展迅速代表药有氟康唑、伊曲康唑和优立康唑;其特点为-抗真菌谱广、血浆半衰期长、可在角化组织及肺/脾中蓄积;因而用于甲癣和全身真菌感

10、染治疗。 抗结核病药二线药氨硫脲 卷曲霉素 对氨水杨酸 乙硫异烟胺 环丝氨酸 卡那霉素一线药异烟肼 利福平 链霉素 吡嗪酰胺 乙胺丁醇抗结核病药包括:抗菌机制抑制分枝菌酸合成,减弱结核杆菌的耐酸能力有杀菌和抑菌作用易产生耐药性,强调联合用药 异烟肼(isoniazid, INH, 雷米封)抗菌谱广谱 分枝杆菌、G+、G-、病毒、衣原体,为抑菌和杀菌药作用机制抑制依赖DNA的RNA多聚酶,阻碍mRNA合成。耐 药 性 RNA多聚酶 亚单位(靶位)突变 利福平(rifampicin)抗菌机制 对繁殖期结核杆菌有较强抑制作用。 与二价金属离子络合,干扰菌体RNA合成耐药性 不易产生耐药性 主要与异烟

11、肼、利福平合用不良反应 较少 长期球后视神经炎定期作眼科检查乙胺丁醇(ethambutal)特点: 发现最早 穿透力弱 易产生耐药性 耳毒性 强调联合用药,尤其结核病急性期 链霉素(streptomycin)特点: 口服吸收迅速 酸性环境中作用增强,能在细胞内有效杀死结核杆菌 易产生耐药性 长期大量应用有肝毒性,联合用药参与短程疗法,不良反应明显减少吡嗪酰胺(pyrazinamide, PZA)抗病毒药物据不完全统计,人类的传染病中病毒性疾病高达60%65%,病毒性疾病已成为当前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大敌。 抗病毒药物的开发 1962年第一抗病毒药物碘苷出现,用于抗疱疹。 同年又出现金刚烷胺,用于

12、抗流感病毒,于1966年批准上市。 1976年美国FDA批准上市的干扰素是第一个广谱抗病毒药物。 无环鸟苷(阿昔洛韦)是第一个特异性的抗病毒酶的抑制剂(特异性:专对一类病毒有效,对其它病毒无效),它的毒性很低,可以有效地抑制疱疹病毒。 1986年出现了第一个抗艾滋病药物AZT,它可以抗艾滋病毒地逆向转录酶, 1990年第一个抗艾滋病毒的蛋白酶抑制剂沙奎拉韦出现,1996年它和AZT等抗逆向转录酶的药物联合使用,就是鸡尾酒疗法,此疗法可以有效地控制艾滋病情。 目前临床上应用的抗病毒药主要有五类(1)抑制脱氧核糖核酸型病毒(抗DNA),如碘苷、阿昔洛韦、泛昔洛韦、阿糖腺苷等。 (2)阻止病毒穿入宿

13、主脱壳,防止宿主细胞感染,如金刚烷胺等。 (3)抑制核糖核酸型病毒(抗RNA),如病毒唑(三氮唑)核苷。 (4)激发宿主细胞合成抗病毒蛋白,抑制病毒繁殖,如干扰素等。(5)抑制病毒颗粒表面神经氨酸酶活性,阻止病毒释放,如异喹啉类等。 阿昔洛韦 拉米夫定 抗肝炎病毒药物-拉米夫定新一代核苷类抗病毒药,1995年被美国FDA批准作为治疗HIV/AIDS患者,1998年被我国批准用于治疗慢性肝炎药物;为底物竞争性抑制剂,抑制病毒逆转录酶,而抑制病毒DNA合成。禽流感及达菲禽流感席卷全球人感染死亡率高各国政府高度重视禽流感病毒H1N5型中药八角-莽草酸-达菲中国种植的中药八角被发现是世界上对抗禽流感的

14、唯一良方。 八角又名大茴香,是木兰科期莽草属树的果实,形若星状,因而得名。八角果实内含莽草酸成分,莽草酸是制造世界上唯一能抑制禽流感药物达菲的原料。 八角与莽草酸Shikimic Acid,分子量 174.15 分子式 C7H10O5 ;熔点 185187 旋光度 -180莽草酸具有有抗炎、镇痛作用,莽草酸还可作为抗病毒和抗癌药物中间体。 临床研究的新型抗病毒药物100个抗AIDS新药正向美国FDA申请临床试验;其中有:抑制HIV gp41介导融合的T-20(36个氨基酸多肽);正在全球100多个地区进行临床试验;HIV融合抑制剂FP21399;免疫调节剂Proleukin(重组IL-2);核

15、苷类HIV RT抑制剂entricitabine);非核苷类HIV RT抑制剂 emivirine(MKC-442);蛋白酶抑制剂tripanavir (PNU-140690);抗乙肝病毒新药有:Adefovir dipivoxil;Entecavir抗流感病毒新药:RWJ0270201科学家发现新的抗菌素-平板霉素 美国默克公司(Merck Sharp & Dohme)由几十名科学家组成的研究小组在华人科学家汪俊领导下成功地发现了一种全新的抗菌素- Platensimycin,其中文命名为平板霉素。此项成果的科学论文于5月18号在世界最著名的英国自然杂志发表后不仅引起了同行专家的高度评价,

16、也引起了世界各大新闻机构的连日报导。平板霉素对革兰氏阳性细菌具有广谱活性的强力抗生效果. 特别是它能够对抗一些临床上难以治疗的抗药性细菌,如对二甲氧基苯青霉素具有抗药性的金黄葡萄球菌(MRSA)和对万古霉素具有抗药性的肠球菌。一种新抗生素可以靶向细菌脂肪酸合成过程中起关键作用的酶,进而遏制细菌的抗药性,而且还可有效地杀死革兰氏阳性细菌中葡萄球菌和肠球菌等具有广泛抗药性的致病菌。 汪俊博士领导的科研小组首先建立了一个对特定新靶灵敏度极高的全细胞筛选技术。此筛选技术有三大特点: 一是探测灵敏度高, 二是能够选择特定靶子, 三是具有杀菌能力。利用这种技术科学研究小组筛选了从世界各地搜集来的250,0

17、00个自然样品. 经过一系列分析与纯化终于分离出了平板霉素。此化合物源于南非的土壤样品中的一种细菌 - Streptomyces platensis, 新的抗菌素因此被命名为Platensimycin。平板霉素是一种“FabF 抑制剂”, 它阻断细菌长链脂肪酸的合成。 这些长链脂肪酸是构建细菌细胞膜的砖,必不可少。 尽管有少数其他的化合物也作用于这个靶子, 但没有一个可与平板酶素相提并论。FabF :-酮脂酰-酰载体蛋白(-ketoacyl-ACP)合成酶 Wang, J. et al. Platensimycin is a selective FabF inhibitor with pote

18、nt antibiotic properties. Nature 441, 358-61 (2006).尽管该抗生素离真正实现临床应用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如临床前的研究,扩大的临床试验(安全性和效能检测),而且该化合物在体内很快被清除的弱点也需要加以克服,平板霉素仍是至今为止发现的对FabF最为有效的抑制剂,足以促其成为一项激动人心的发现。 抗生素的工业生产方式微生物发酵工艺:抗生素的工业生产主要是微生物发酵法。即由微生物产生并从代谢产物中分离获得。基因工程菌发酵工艺:利用基因重组技术构建基因工程菌,通过基因工程菌,将所带外源基因进行高效表达,获得大量的外源基因产物,以此获得大量的抗生素。对抗生

19、素产生菌进行诱变处理后,产生新的抗生素。这种方法得到的抗生素发酵水平远高于野生菌株,更易于工业生产。利用结构改造的方法,改变抗生素分子中某些基团,以获得较高抗菌活性和较低副反应的新衍生物,即半合成抗生素。化学合成法:了解抗生素的化学结构后,用化学合成的办法合成抗生素。如氯霉素就可以化学合成。 中国抗生素生产四大家族 华药 华北制药集团公司,我国最大的抗生素生产基地 鲁抗 山东鲁抗医药集团有限公司 石药 石家庄制药,不仅是国内四大抗生素生产基地之一,还是四大维生素生产基地之一。 哈药 哈药集团制药总厂,抗生素原料药年生产能力全国第二,抗生素粉针生产规模则与华北制药相近 细菌耐药的问题1942青霉

20、素从这种菌中分离出来并被首次用于治疗临床病人。其后Howard Walter Florey 和 Ernst Boris Chain发明了大量生产的方法, 由此他们三人获得了1945年的诺贝尔奖. 青霉素的发现不容质疑是一个科学的里程碑,它的发现带来了一场医学革命,更多的抗菌素随之被逐步挖掘出来。抗菌素挽救了无数的生命. 致命的感染能够被迅速治愈. 病患者常在接受第一剂药几小时内病情就得到改善或缓解,抗菌素由此也获得了奇迹药物的美名. 几十年来,青霉素挽救了数以千百万计的生命,使人类平均寿命从40岁提高到了65岁。不幸的是, 自从1960年以来, 人类没有开发出多少新抗菌素, 而且其中绝大部分新

21、抗菌素仅为已有抗生素的改良. 如今这些药物也不再象当年那样神奇.每个抗菌素都有其抗药菌的存在。更令人担心的是一些细菌还出现了对多种抗菌素的抗药能力。这些菌被称为“超级细菌” ,临床上十分难以对付。病人感染了这种菌医生往往束手无策,只能听天由命了 然而仅仅60年间,很多细菌就对抗生素已产生了严重的耐药,有的甚至产生了多重耐药。例如,耐青霉素的肺炎链球菌,过去对青霉素、红霉素、磺胺等药品都很敏感,现在几乎“刀枪不入”;绿脓杆菌对阿莫西林、西力欣等8种抗生素的耐药性达100%;多重耐药菌引起的感染更是对人类健康造成了严重的威胁。20世纪50年代在欧美首先发生了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感染,这种感染

22、很快席卷全球,有5000万人被感染,50多万人死亡。耐药菌的出现是人类不合理使用抗生素的直接后果,并且细菌产生耐药性的速度远远快于人类新药开发的速度,如不遏止,人类将进入“后抗生素时代”,也即回到抗生素发现之前的人们面对细菌性感染束手无策的黑暗时代! 细菌为什么会对抗药药物产生耐药性 细菌产生抗生物质 人类提取这种抗生 物质制成抗生素 细菌被抗生素诱导 产生灭活酶或改变 代谢途径以求生存 人类开发新抗生素细 菌不断受到选择压力 抗生素与细菌不断 在新基础上相互作用 细菌自我保护自然界抗生现象 抗生素治疗细菌 感染发挥抗菌作用 细菌对所接触 抗生素产生耐药性 细菌不断发生基因 突变发展耐药性 细

23、菌发展为高耐 药菌与多重耐药菌罕见的耐药菌株xx耐药菌株优势菌接触抗生素 xxxxxxxxxx抗生素选择性压力-耐药菌株过度繁殖Campaign to Prevent Antimicrobial Resistance in Healthcare Settings新兴病原菌革兰阴性杆菌超广谱-内酰胺酶(ESBLs)产 I 型酶克雷伯氏菌大肠杆菌绿脓杆菌肠杆菌属不动杆菌革兰阳性菌肠球菌耐万古霉素肠球菌(VRE)耐甲氧西林金葡菌(MRSA)艰难梭菌耐青霉素链球菌耐喹诺酮ESBLs的数量种类在上升VRE日益增多艰难梭菌相关性腹泻(CDAD)发生率和死亡率日益增加ESBLs染色体AmpC酶质粒AmpC酶

24、碳青霉烯酶酶SSBL?21世纪耐药的危险信号! 全球关注的高耐药多重耐药菌 多重耐药结核分枝杆菌 MDR-TB 甲氧西林耐药金黄色葡萄球菌 MRSA 万古霉素耐药金黄色葡萄球菌 VRSA 万古霉素耐药肠球菌 VRE(VREF) (万古霉素耐药屎肠球菌) 青霉素耐药肺炎链球菌 PRSP 三代头孢菌素耐药的肠杆菌科阴性杆菌 MRSA:Methicillin Resistant Staphylococcus Aureus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SSA:Methicillin Sensitive Staphylococcus Aureus对甲氧西林敏感金黄色葡萄球菌MRSE:Methicillin

25、resistant Staphylococcus Epidermidis耐甲氧西林表皮葡萄球菌*耐甲氧西林葡萄球菌(MRSA、MRSE)的含义:对所有b-内酰胺类(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碳青霉烯类)抗生素耐药对绝大多数的大环内酯类、氨基糖苷类、氟喹诺酮类、四环素类也耐药万古霉素和替考拉宁极少耐药CoNS:Coagulation Negative Staphylococcus 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耐药菌株杀手 MRSA MRSE VRE PRSP 非发酵G- 克柔念珠菌 新型隐球菌 耐药机制 ESBLs AmpC SSBL 金属酶 钝化酶 外排系统 PBP靶位 膜通道蛋白 膜通透性 细菌耐药的主要

26、机制阻止抗生素通过细菌外膜进入细胞内此种耐药机制微孔蛋白突变:孔蛋白封闭或缺失生物膜:外膜蛋白高频突变等改变抗生素的作用靶位(PBPs),阻止抗生素与之结合发挥作用产生灭活酶或钝化酶多药泵出系统,至少有 17 种多药泵 MexAB-OprM MexXY-OprM MexCD-OprM MexEF-OprN 代谢途径或代谢状态改变增加对抗菌药物拮抗剂的产量细胞壁缺失自溶酶缺乏图1 细菌4种耐药机制示意图细菌耐药的现状40年代纯化获得青霉素60年代研制成第一代头孢菌素各种-内酰胺类抗生素广泛应用于临床真菌或机会菌特别是三代头孢的广泛应用,针对各种抗生素的耐药菌显著增多对抗耐药的新药的不断研制开发细

27、菌优胜劣汰,耐药菌队伍不断壮大几十年来抗生素的进一步开发VREMRSAAmpCESBLs什么是AmpC酶?革兰阴性杆菌染色体介导的、由AmpC基因编码所产生的头孢菌素酶,是Bush-I型酶的代表酶产生机制ampD基因突变发生稳定去阻遏作用,ampC基因可自由表达,持续高产AmpC酶接触三代头孢后可使AmpC酶量增加(10100倍),去除诱导剂后,酶表达水平将恢复至正常基础水平类型诱导型、结构型、质粒型常见菌:肠杆菌属(阴沟、产气)、枸橼酸菌属、沙雷菌属、铜绿假单胞菌、吲哚阳性的变形杆菌、摩根变形菌、普罗威登斯菌AmpC酶产生的机制 可诱导菌群Amp基因突变产生去阻遏株选择产生去阻遏株去阻遏株繁

28、殖和扩散AmpC酶的特点至少13种以上变异型,如ACT,CMY基因源于肠杆菌属、枸橼酸杆菌和假单胞菌等染色体介导,也可为获得性质粒介导三代头孢具有选择去阻遏突变株作用(无论体外是否敏感,均不应用)AmpC对-内酰胺酶抑制剂不敏感治疗选择四代头孢、碳青霉烯类三代头孢杀灭了其他敏感菌选择出高产AmpC酶的突变耐药株病原菌高产AmpC酶的突变耐药株高产AmpC酶的突变耐药株大量繁殖,耐药广泛传播三代头孢选择出高产AmpC酶的突变耐药株并使其大量传播SSBLESBLAmpCSSBL的特点SSBL(Super Spectrum Beta Lactamases ) 超超广谱-内酰胺酶既产ESBL,又产Am

29、pC酶,如阴沟肠杆菌SSBL代表了目前细菌耐药的新趋势多重耐药菌的出现,一株耐药菌既能产多种 -内酰胺酶如SSBL造成广泛的耐药,又能出现多种耐药机制,如既产 -内酰胺酶,又有膜通道蛋白丢失的问题,从而造成广泛耐药。碳青霉烯类抗生素是对付SSBL唯一的药物。 抗生素/耐药机制ESBLAmpCSSBL经验治疗第三代头孢菌素第四代头孢菌素酶抑制剂复合抗生素碳青霉烯类抗生素 ? 目前对严重感染的治疗已从只注重抗菌逐步发展至针对感染及其所引起的一系列机体继发反应的综合治疗,这就要求既要有效地控制感染,又不导致机体SIRS的恶化,因此选择杀菌过程中伴随较低水平内毒素释放的抗微生物药物就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30、。目前对抗-内酰胺酶的主要策略研发新的对-内酰胺酶稳定的-内酰胺类抗生素碳青霉烯类(亚胺培南/西司他丁、美罗培南等)四代头孢菌素(如头孢吡肟)对抗I型-内酰胺酶-AmpC酶效果良好;无抗ESBLs功能,未解决临床耐药问题研制特异的-内酰胺酶抑制剂他唑巴坦、舒巴坦和克拉维酸抗生素干预策略减少或限制三代头孢菌素的使用预防并减少ESBLs发生预防并减少VRE发生循环或轮流用药联合用药限制高耐药可能性药物,优先选用低耐药可能性药物使用窄谱或古老的抗生素降阶梯治疗MRSA/MRSE 感染可能是致命的MRSA/MRSE 感染:程度重、易致流行或爆发、治疗困难死亡率可高达34-50经研究证明:金葡菌与绿脓杆

31、菌始终在烧伤创面感染中居首要地位我国临床败血症病原菌中金葡菌约占30-40NNIS 96年报道: 表皮葡萄球菌已成为院内感染首位致病菌约占31% 英国专家曾说,编码细菌内酰胺酶的基因仅仅一个碱基的改变就可以导致花费一千万美元的新药研究成果付诸东流。 怎么办呢? 抗感染药物的合理应用 抗生素应用抗生素应用领域:除医学外涉及农、林、牧、副(禽类)、渔均在应用抗生素,有些是治疗但绝大部分是预防。少量有限的应用是有益的,但大量广泛的应用带来的后果不堪设想。如防止细菌、病毒、和昆虫的繁殖,影响动植物的生长,直接影响经济的收获。如英国报道鲜鱼池塘内一英亩放50-60kg,可造成长期危害。另外我国出口的蟹等

32、因抗生素超标而被退回。此外在人体内进食含抗生素的肉(鸡鸭鱼肉)进入肠内释放抗生素使肠腔内的细菌不断因抗生素的刺激产生耐药性,导致临床用药无效。目前抗生素应用状况 应用范围 应用类型 有疑问的应用人类用(50%) 医院20% 20%-50%不需要 社区80%农业用(50%) 治疗性20% 40%-80%高度怀疑 预防或促生长80% 不合理用药表现无指征预防用药无指征治疗用药抗菌药物剂量、品种选择错误给药次数、疗程不合理我国抗菌药物临床使用情况使用率高使用起点高使用合理性低病原体送检率低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现状我国抗菌药物用量:占药品总量35排序:前15位中抗菌药物占1011种医院抗菌药物金额:占总药

33、品额1/3以上抗菌药占门诊处方量的24以上,比例最大。住院患者79应用了1种或1种以上抗菌药, 而根据药敏实验选择的只占14 04年 抗生素类药排位前10名药物序列品名规格数量零售单价购药金额(万元)生产厂家1锋多欣(头孢孟多酯)0.5g3699272.86 226.52 上海先锋2新治菌(头孢噻肟钠/舒巴坦钠)1.5g19800120.00 198.60 湘北威尔曼3头孢他定2g1986192.50 174.87 哈药集团4高德(头孢地秦)1g16400111.80 151.68 山东鲁抗5氟吗宁(氟氧头孢钠)1g9709182.40 148.97 日盐野义6罗氏芬(头孢曲松钠)1g1350

34、0124.80 144.97 上海罗氏7西普乐(环丙沙星)0.2g1650488.30 121.40 德国拜尔8加替沙星0.1g2273649.90 109.09 江苏恒瑞9舒普深(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1g12261106.20 112.78 大连辉瑞10仙力素(头孢硫脒)0.5g3181046.30 112.64 白云山制药不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的危害细菌产生耐药性菌群失调,导致二重感染药不对症,感染加重恶化引起药源性不良反应,轻者感到不适,不便, 重者致残,死亡浪费药物资源,增加医疗费用负担 国内每年有20万人死于药品不良反应 其中的40死于抗生素滥用相关链接抗生素的滥用 中国抗生素滥用现象

35、令人深省 滥用抗生素危害巨大关注抗生素危机 抗感染药物选用的原则 安全有效经济为什么抗菌药物应规定为处方药 病人不应自行购买,自行服用抗菌药细菌感染性疾病可由不同致病菌引起,应由医生仔细检查,做出诊断抗菌药物有许多类别,品种繁多,应由医生根据临床经验和致病菌对抗菌药的敏感性和药物在人体内的临床药理特性,选择适当的药物治疗 感染性疾病在发病、发展过程中,感染深度,病情严重程度,机体功能状况,细菌耐药性都在不断改变,应在医生严密观察下,根据病人具体情况及时调整治疗方案,给予恰当的治疗。抗菌药物可能引起药物不良反应或形成药源性疾病,应在医生观察 下及时发现药物不良反应给予对症处理,若发生严重不良反应

36、,及时进行有效的救治。 病人自行购买、服用抗菌药物,可因药不对症,或诱导细菌产生耐药性,使感染加重恶化;长期或经常服用广谱抗菌药物可引起菌群失调,发生二重感染,增加治疗难度;也可能因自行服药发生危及生命的不良反应,甚至因不及抢救而死亡。 根据PK-PD相关性制定抗生素使用策略(1)浓度依赖性抗菌药物:包括喹诺酮类,氨基糖苷类, 四环素,克拉霉素,阿奇霉素,甲硝唑。 判定本类药物能否达到满意疗效的指证为: PK/PD:AUC/MIC (AUIC) 或 Peak/MIC AUIC 12.5 Peak/MIC 10-12.5 PK=Pharmacokinetics,药代动力学 PD=Pharmacodynamics, 药效动力学 AUC: 曲线下面积 (PK参数) Peak: 血峯浓度 (PK参数) MIC: 最低抑菌浓度 (PD参数)(2)时间依赖性抗菌药物:包括-内酰胺类,林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