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11-T1252-2015尾矿库建设生产安全规范_第1页
DB11-T1252-2015尾矿库建设生产安全规范_第2页
DB11-T1252-2015尾矿库建设生产安全规范_第3页
DB11-T1252-2015尾矿库建设生产安全规范_第4页
DB11-T1252-2015尾矿库建设生产安全规范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ICS 73.020D 09备案号:48659-2016DB11北京市地方标准DB11/T 12522015尾矿库建设Th产安全规范Tailingpond construction production safety standard2015-12-30 发布2016-07-01 实施北京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发 布DB11/T 12522015目次前言II范围1规范性引用文件1术语和定义1一般要求1尾矿库设计1尾矿库建设、运行和尾矿再利用2尾矿库监测和检查3闭库尾矿库的管理6尾矿库回采6I前言本标准按照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本标准由北京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提出并归口。本标准由北京

2、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组织实施。本标准起草单位: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北京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吕淑然、贾太保、马存金、贾克成、赵玉辉、朱伟。DB11/T 12522015II尾矿库建设Th产安全规范DB11/T 12522015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尾矿库设计、建设、运行、再利用、监测、检查、回采以及闭库尾矿库等方面的要求。本标准适用于尾矿库的建设和运行。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 50863尾矿设施设计规范GB 50864尾矿设施施工及

3、验收规范GB 51108尾矿库在线安全监测系统工程技术规范AQ 20062005尾矿库安全技术规程AQ 20302010尾矿库安全监测技术规范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头顶库 head tailings pond尾矿库下游1000米范围内有居民、村庄、学校、农贸市场、工厂等重要设施的尾矿库。一般要求尾矿库建设、闭库及回采时,应进行设计、职业危害评价和安全评价。尾矿库建设项目(新建、改建和扩建)涉及的勘察、设计、安全评价、施工及监理等工作,应当由具备相应资质的单位承担。尾矿库企业应采取综合措施实现尾矿减量入库及综合利用。尾矿库企业应设置尾矿库技术部门、安全管理部门,建立尾矿库生

4、产运行管理机制,明确相关部门职责。尾矿库企业应对每座尾矿库设置生产运行作业班组,实行 24 小时值班制,每班值班人数不少于 2人。在尾矿库上应设置值班室,值班室应设置可靠的通讯设施。运行尾矿库宜纳入企业指挥调度系统,应设置视频监测,实时监测排水系统的排水情况、排尾和筑坝的状况、库内干滩和水位变化以及库区人员的进出情况。尾矿库设计1DB11/T 12522015尾矿库建设项目设计应符合 GB 50863、AQ 20062005 第 5.2、5.3、5.4 的要求。尾矿库增高扩容设计的安全设施设计除符合 GB 50863 和 AQ 20062005 第 5.2.5 规定的内容外,还应增加以下内容:

5、尾矿库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可靠性分析及相应的工程措施;排洪系统结构强度校核;尾矿库、尾矿坝、初期坝、副坝增容后的稳定性校核,以及相应的工程措施;增容后尾矿库防洪安全标准、防洪安全校核;库内应控制的安全超高及干滩长度;安全观测设施可靠性分析;属头顶库的尾矿库应按照比该尾矿库高一个等别尾矿库的要求设计并符合相关参数,一等库除外。尾矿库建设项目施工中需要对设计进行局部修改的,应当经原设计单位同意;对涉及尾矿库库址、等别、排洪方式、尾矿坝坝型等重大变更的,应由原设计单位重新设计。尾矿库安全监测系统应由相应资质的设计部门或中介机构进行设计,并按设计要求进行建设。尾矿库建设、运行和尾矿再利用建设尾矿库建设项

6、目的安全设施施工及验收符合 GB 50864、AQ 20062005 第 5.5 的规定。尾矿库建设项目安全设施试运行时间不应超过 6 个月,且尾矿排放不应超过初期坝坝顶标高。上坝道路应能够直通坝顶,保证日常修筑子坝和应急抢险的工程车辆、机械设备通行,同时设照明设施。运行尾矿库运行应符合 AQ 20062005 第 6 章的规定。属于头顶库的尾矿库应按照比该尾矿库高一个等别尾矿库的要求进行管理,一等库除外。尾矿库企业应编制年度和季度作业计划,包括尾矿排放、子坝堆筑、排渗设施实施、观测设施实施、排水构筑物封堵、排水沟实施、坝面覆土绿化等内容。尾矿库企业应根据年度生产经营计划,确定尾矿排放量,依据

7、尾矿排放量、尾矿库的库容曲线和尾矿库实际运行现状,在满足生产、防汛、冬季放矿和回水要求的条件下,确定本年度堆筑子坝期数、每期堆筑高度、堆筑时间。根据尾矿库生产运行情况,每期子坝堆筑前应编制筑坝作业方案。子坝堆筑子坝堆筑作业应根据现场情况制定安全措施。子坝堆筑施工前应进行岸坡清理,清除树木、草皮、树根等有害构筑物。如遇有泉眼、水井、地道或洞穴等,应做妥善处理。清除物料不得就地堆积,应运到库外。在沉积滩内不应埋设废石、废管件、支架及混凝土管墩等杂物。设备作业现场应有专人监护;夜间作业需配备相应的照明设施,作业范围设置红灯示警。按筑坝方案进行筑坝,滩面取砂应均衡。子坝堆筑应进行分层碾压。上游式尾矿坝

8、不宜在冬季冰冻期堆筑子坝,若需在冬季冰冻期筑坝时应注意以下事项:2DB11/T 12522015应在日温度较高的时段筑坝;筑坝前应清除筑坝材料中的冻块;宜采取分段筑坝连续作业;春季化冻后应对坝体进行全面检查,对塌陷和松散部位进行修补和压实。放矿子坝堆筑期的放矿:可采用分区域交替堆筑、交替放矿的方式,以保证坝高和滩高均衡。初始放矿时,应将放矿支管用弹簧胶管或软管接至库底排放,不应直接冲击坝面。放矿时,不应产生矿浆回流;放矿口的方向应朝向库内,不应横向或反方向排放。放矿口的位置应适时移动,保证滩面高程、沉积滩坡度和干滩长度均衡。冬季放矿应采取有效措施,防止在冲积滩形成永冻层。有副坝或支沟的尾矿库,

9、应适时预先放矿。排水井封堵根据尾矿库生产运行情况,排水井、进水窗口封堵和溢流塔前必须向尾矿库企业技术部门提出封堵申请,由技术部门编制封堵作业方案。封堵作业应根据现场情况制定安全措施。封堵作业前应做好协调工作,还应注意以下事项:作业人员应穿戴救生衣等安全防护用具;安装前应检查吊装装置可靠性。封堵作业实施的安全要求包括:封堵时作业人员不少于 2 人;封堵施工应按设计的位置、数量封堵;正式封堵前应检查塞子(挡板)的质量,对塞子、进水窗口逐一试封,试封合格后编号,封堵时按编号和设计要求进行封堵;排水井挡板按施工技术要求固定;框架排水井重点控制混凝土挡板支撑长度及间隙;窗口式排水井重点控制塞子与窗口的间

10、隙,塞子与窗口应完全契合,并应略高于井壁;排水井宜设置浮圈;框架排水井应设置吊装装置。尾矿再利用尾矿砂再利用应符合 AQ 20062005 第 10 章的规定。入库尾矿提取粗砂时,入库尾矿粒级组成发生变化,应进行技术论证,并由原设计单位出具设计变更、制定尾矿排放方案和安全措施。尾矿库监测和检查一般要求尾矿库的安全监测应符合 GB 51108、AQ 20302010 第 4.4 的规定。尾矿库企业应当根据其设计等别、筑坝方式、地形地质条件和地理环境等因素,建立安全监测系统,监测参数包括坝体位移、浸润线、干滩和库水位。尾矿库安全监测设施不全、损坏、失效的,应当根据情况予以补设或更新改造。3DB11

11、/T 12522015尾矿库安全检查的内容和标准应符合 GB 51108、AQ 20062005 第 7 章的规定。尾矿库周边检查应符合 AQ 20062005 第 7.2 的规定。观测设备检查,检查观测设备完好性,测试数据准确性。尾矿库滩面监测与检查尾矿库滩顶高程测点应当布设于滩顶较低处,测点数量应不少于 3 个,且尽量沿坝轴线均匀设置。在测点数据中选择高程较低者作为尾矿库滩顶高程。尾矿库干滩长度测点应当布设于干滩长度较短处,测点数量应不少于 3 个,且尽量沿坝轴线均匀设置。在测点数据中选择干滩长度较短者作为尾矿库干滩长度。干滩坡度监测包括:干滩坡度观测应当按照每 100m 坝长布置不少于

12、2 个断面进行观测,应分别监测最小安全滩长范围之内及之外的干滩坡度;尾矿库干滩平均坡度,应当按各测量断面的尾矿沉积干滩平均坡度加权平均计算。尾矿库滩面应平整、坝前无横流、坝面和滩面无深大拉沟、冲沟。尾矿库滩面纵向坡比、干滩长度和库水位控制应符合设计或规范。防洪监测与检查尾矿库企业应监测库区降雨量,绘制降雨量曲线及对应的库内水位升高最大值的变化曲线。调洪演算检查包括:每年汛期前,采用水量平衡法进行尾矿库调洪演算,明确库内度汛水位控制标准和度汛措施;调洪验算给出设计暴雨量、设计洪水总量、最高洪水位、最小安全超高、最小干滩长度、调洪库容、最大泄流量、洪水排出时间等。防洪构筑物检查应符合 AQ 200

13、62005 第 7.1 的规定外,还应检查以下内容:排洪构筑物完好性和畅通性检查,检查主要内容:构建筑物开裂、倾斜、滴漏、堵塞等;坝肩、坝面排水系统检查,排水系统应畅通,坝面排水沟纵坡应满足设计要求,无开裂、无堵塞;汛期前检查,安全滩长和安全超高均应满足设计要求。防洪机构应健全、防洪人员应明确、防洪物资应储备、抢险机械设备应完好、照明、通讯器材应可靠、抢险交通道路应畅通。汛期前应将库内水位降至调洪要求的水位,在子坝顶高程以下的排水井(斜槽、拱涵)排水窗口全部打开,并保持排洪构筑物畅通。应加强值班巡查,做好库水位的检查,设置警戒水位标识。暴雨期间停止向库内排尾,应 24 小时不间断巡查,重点监视

14、排洪构筑物进水口、库水位、坝面冲刷情况,及时清除排洪口前水面漂浮物。至少每间隔 1 小时向值班调度报告尾矿库运行情况一次。降雨过后应对尾矿坝坝体和排洪系统进行全面认真检查和清理,发现问题及时完成修复和加固等处理工作,并采取措施降低库水位。坝体位移监测与检查尾矿库企业应建立坝体表面位移、内部位移、岸坡位移监测系统。位移监测用的平面坐标及水准高程,应当与设计、施工和生产运行的控制网坐标系统相一致,宜与国家控制网坐标系统建立联系。位移监测精度应当满足表 1 的要求。4DB11/T 12522015表 1位移监测精度监测项目监测精度mm坝体表面位移初期坝水平位移2竖向位移3堆积坝水平位移3竖向位移5坝

15、体内部位移初期坝水平位移2竖向位移3堆积坝水平位移3竖向位移5岸坡位移水平位移3竖向位移5表面监测点布置应符合下列要求:测横断面的间距应当满足表 2 的要求,且监测横断面的数量不应少于 3 个;监测纵断面应当在初期坝顶和后期坝顶各设置一个,每 1020m 垂直高差再设置一个,且监测纵断面数量不应少于 4 个,宜设置在监测横断面的马道上。表 2坝体表面位移监测横断面间距坝长 L mL100100L300300L500500L1000间距m204030605010080200100300坝体内部位移点布置应符合下列要求:监测横断面宜布置在最大坝高断面及其它特征断面(原河床、地质及地形复杂段、结构及

16、施工薄弱段等)上,可设 13 个断面;每个监测断面上可布设 13 条监测垂线,其中一条宜布设在坝轴线附近;监测垂线的布置应当尽量形成纵向监测断面;监测垂线上测点的间距,应当根据坝高、筑坝方式、坝料特性及施工方法与质量等而定,一般210m;每条监测垂线上宜布置 315 个测点;最下一个测点应当置于坝基表面,以监测坝基的沉降量。尾矿库企业应对危及尾矿坝、排水构筑物及附属设施安全和运行的新老滑坡体或潜在滑坡体进行监测。滑坡体位移监测点布置应符合下列要求:岸坡位移监测点的布置,以能掌握滑坡体范围及位移分布规律为原则,应当顺滑坡方向布设24 个监测断面,包括主滑断面及其它特征断面,每个断面宜在裂缝两侧布

17、设监测点;当滑坡范围大,且复杂时,监测断面及监测点可适当增加。初期坝和堆积坝的坝体几何轮廓应满足设计或规范要求,坝面冲刷、拉沟应及时修补;堆积坝面应及时覆土植被、绿化和维护,护坡石或砌块外观平整,无松动、无塌陷等。坝体浸润线监测与检查5DB11/T 12522015应对尾矿坝浸润线进行在线和人工监测,定期进行对比分析。浸润线监测点布置应符合 GB 51108 要求。检查频次和数据分析除对尾矿坝进行日常安全检查外,对尾矿坝外坡坡比、坝顶标高、轮廓尺寸的检测次数每年不少于 1 次。尾矿库坝体位移人工观测:非汛期一月观测 1 次,汛期一周观测 1 次;坝体浸润线人工观测: 非汛期一周观测 1 次,汛

18、期一天观测 1 次;库内水位及干滩长度人工观测:非汛期一月观测 1 次,汛期一周观测 1 次。整理数据应及时,表述应清晰。应绘制坝体位移随时间变化曲线。尾矿库管理检查检查尾矿库年、季作业计划与详细运行图表的一致性;日常巡检和定期观测、隐患排查及整改情况。隐患排查、整改档案检查:隐患排查记录应以文字、表格、照片或录像方式保存。涉及整改的部门、责任人、整改时间、整改资金及整改方案应落实。闭库尾矿库的管理尾矿库闭库工作应符合 AQ 20062005 第 9.1、9.2、9.3 和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应定期对闭库尾矿库进行安全检查,非汛期每月 1 次,汛期每星期 1 次;汛后应对尾矿库进行一次全面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尾矿库回采尾矿回采应遵守 GB 50863 和 AQ 2006 的有关规定。尾矿回采应按设计进行回采作业,不得任意回采。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