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人教三年级上册(统编2023年更新)第三单元-10 在牛肚子里旅行_第1页
小学语文人教三年级上册(统编2023年更新)第三单元-10 在牛肚子里旅行_第2页
小学语文人教三年级上册(统编2023年更新)第三单元-10 在牛肚子里旅行_第3页
小学语文人教三年级上册(统编2023年更新)第三单元-10 在牛肚子里旅行_第4页
小学语文人教三年级上册(统编2023年更新)第三单元-10 在牛肚子里旅行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10在牛肚子里旅行文本分析:这是一篇有趣的科学童话,将科学知识的讲解与童话叙事完美地结合在一起。蟋蟀红头和好友青头捉迷藏时,红头不小心被牛吞进了肚子里。危急关头,青头沉着地安慰它,给它出主意,帮助它从牛肚子里逃了出来。科学童话是理与趣的结合,教学时也应做到有理有趣。课文虽然篇幅较长,但是情节生动有趣,语言活泼,红头“在牛肚子里旅行”的过程给了学生极大的想象空间,对培养他们的发散性思维、训练他们的口头表达能力大有裨益。而且,作者将一种动物生理学方面的知识讲得有声有色,通俗易懂,也激发了学生阅读科学童话、探索更多科学奥秘的兴趣,对拓展他们的阅读视野也很有帮助。教学设计时,教师不但要借助文中的提示语

2、和插图,还应充分利用文本中的对话,引导学生动手画一画、动脑想一想、动嘴读一读、动情品一品,走进文本,走近人物,走进他们的情感世界,感受两只蟋蟀之间的深厚友谊。教学目标:1.认识“咱、偷”等10个生字,读准“答、应、骨”这3个多音字,会写“旅、咱”等13个生字,会写“旅行、流泪”等19个词语。2.能体会青头和红头对话时的心情,分角色朗读课文时能读出相应的语气。3.默读课文,能找出证明青头和红头是“非常要好的朋友”的词句,能体会到它们之间的真挚友情。4.能画出红头在牛肚子里旅行的路线图,并借助路线图讲故事。教学重点:1.借助关键词句梳理并画出红头在牛肚子里旅行的路线图,了解牛反刍的科学知识。2.分

3、角色朗读课文,抓住描写青头的行动和语言的句子,感受青头为了朋友不顾个人安危的精神。教学难点:1.懂得遇到困难时,要积极向朋友求援的道理,感受友情对人生的重要意义。2.通过讲故事,边讲边演,感受童话中丰富的想象。课时安排:2课时 1.认识“咱、偷”等10个生字,读准“答、应、骨”这3个多音字,会写“旅、咱”等13个生字,会写“旅行、流泪”等19个词语。2.整体感知课文内容,说说课文讲了一个怎样的故事。1.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的方法识记生字生词。2.按照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的顺序,引导学生梳理故事的主要内容。一、激情导入,揭示课题1.出示各地风景名胜的图片,引导学生回忆自己的旅行经历,引出课题。导语

4、:同学们,一到寒暑假,爸爸妈妈会不会带你们出去玩?你们都去过哪些好玩的地方?(学生自由表述。)人们为了办一些事或是游览观光,从一个地方到另一个地方就叫“旅行”。同学们去的地方可真多啊!北京、上海、厦门,可有一个地方,同学们绝对没去过,那就是牛肚子里。2.出示课题,齐读课题,质疑课题。过渡:如果大家还没有读过课文,单看这个题目,你们会产生哪些疑问呢?(谁在牛肚子里旅行?在牛肚子里怎么旅行?它都去了哪些地方?这次旅行好不好玩?它进了牛肚子还能出来吗?怎么出来?)二、初读课文,检测预习1.学生自读课文,教师出示自读要求。(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圈出生字新词,注意自己读不通顺的地方,反复读几遍。(

5、2)跟同桌合作,分自然段轮读课文,互相纠正发音、停顿。(3)一边读一边思考课前质疑的问题,看能不能找到答案。(4)把你不明白的问题写在书上空白的地方。2.检测字词预习情况。(1)出示带拼音的字词卡片,指名认读;教师纠正字音,学生识记生字。 EQ * jc2 * Font:宋体 * hps28 o ad(s up 11(l),旅)行 EQ * jc2 * Font:宋体 * hps28 o ad(s up 11(zn),咱)们 EQ * jc2 * Font:宋体 * hps28 o ad(s up 11(ji),救) EQ * jc2 * Font:宋体 * hps28 o ad(s up 1

6、1(mn),命) EQ * jc2 * Font:宋体 * hps28 o ad(s up 11(pn),拼)命 轻轻一 EQ * jc2 * Font:宋体 * hps28 o ad(s up 11(so),扫) 四个 EQ * jc2 * Font:宋体 * hps28 o ad(s up 11(wi),胃) EQ * jc2 * Font:宋体 * hps28 o ad(s up 11(un),管)消化 EQ * jc2 * Font:宋体 * hps28 o ad(s up 11(dn),等)待 EQ * jc2 * Font:宋体 * hps28 o ad(s up 11(n),刚)

7、才 EQ * jc2 * Font:宋体 * hps28 o ad(s up 11(li),流) EQ * jc2 * Font:宋体 * hps28 o ad(s up 11(li),泪) 就 EQ * jc2 * Font:宋体 * hps28 o ad(s up 11(sun),算) EQ * jc2 * Font:宋体 * hps28 o ad(s up 11(tu),偷) EQ * jc2 * Font:宋体 * hps28 o ad(s up 11(tu),偷)地看 EQ * jc2 * Font:宋体 * hps28 o ad(s up 11(d),答) EQ * jc2 * F

8、ont:宋体 * hps28 o ad(s up 11(yn),应) 一 EQ * jc2 * Font:宋体 * hps28 o ad(s up 11(),骨)碌 牙 EQ * jc2 * Font:宋体 * hps28 o ad(s up 11(ch),齿) EQ * jc2 * Font:宋体 * hps28 o ad(s up 11(bi),悲)哀 细 EQ * jc2 * Font:宋体 * hps28 o ad(s up 11(jio),嚼)慢 EQ * jc2 * Font:宋体 * hps28 o ad(s up 11(yn),咽) EQ * jc2 * Font:宋体 * h

9、ps28 o ad(s up 11(tn),吞) 眼 EQ * jc2 * Font:宋体 * hps28 o ad(s up 11(li),泪) 笑 EQ * jc2 * Font:宋体 * hps28 o ad(s up 11(m),眯) EQ * jc2 * Font:宋体 * hps28 o ad(s up 11(m),眯)(2)指导归类识字。部首归类:目:眯(眯眼) 眼(眼睛) 眨(眨巴) 睁(睁开) 瞄(瞄准)瞅(瞅瞅)(3)重点词语理解。旅行:远行;去外地办事或游览。贮藏:指储藏物品。近义词:储藏。细嚼慢咽:慢慢地吃东西。引申为慢慢去体味。例句:吃饭要细嚼慢咽,做学问也是一样。反

10、义词:囫囵吞枣(4)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字形、结构及笔画,示范书写重点字,指导生字书写。书写指导:旅左边“方”先写横折钩再写撇。右下部分笔顺是撇、竖提、撇、捺。命人字头的撇、捺要写得舒展。中间短横不能漏写。左下“口”要写得上宽下窄。右下单耳旁的竖在竖中线上。管竹字头要写得扁,左右两部分要紧凑。中间的宝盖头要写得宽一些。下边部分的笔顺是竖、横折、横、横折、横。易错提示:旅右半部分是“”,不要写成“”。 3.指名读文,指导学生将字音读准确,将课文读通顺。预设:“贮藏、蹭来蹭去、喷嚏”等词语,虽然不做会认、会写要求,由于学生很陌生,也需要指导其正确读音。还有一些长句子的朗读,比如“可怜的红头还没有来得及

11、跳开,就和草一起被大黄牛卷到嘴里了”,学生不容易读通顺,可以多找几个学生读,必要时教师可以范读。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1.自读课文,标出段落序号,试着回答质疑课题时提出的问题。2.小组内合作互助,相互交流、解决自己的疑问,把仍然不明白的问题记下来。3.汇报展示,教师相机点拨。(1)谁在牛肚子里旅行?(红头。)(2)事情的起因是什么?为什么红头要到牛肚子里旅行?(捉迷藏时,红头意外被牛吃进了肚子里。)(3)事情的经过怎样?红头在牛肚子里旅行的过程是怎样的?在文中画出它在牛身体里到过的每一个地方。(嘴里肚子第一个胃第二个胃牛嘴。)青头在做什么?(帮助它,鼓励它。)(4)事情的结果如何?(青头蹭牛鼻

12、孔,红头被喷出来,脱离了危险。)(5)你还提出了哪些问题?(主要检查学生的思考情况,教师把握重点,简单的可当堂解决,一时解决不了的可以留到下堂课,研读课文时再进行处理)4.按照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的顺序,给课文划分层次,归纳每一层写了什么。结构梳理:第一部分(第17自然段):写青头和红头玩捉迷藏时,红头不小心被牛卷到了嘴里。第二部分(第819自然段):写红头在青头的帮助下,“在牛肚子里旅行”的过程。第三部分(第2021自然段):写红头脱离了危险,青头安慰它。提示:也可以按照“遇险前(16)遇险中(719)脱险后(2021)”的顺序划分。5.出示填空,引导学生归纳课文的主要内容。填完后齐读。填

13、空:青头和红头是(好朋友)。有一天,它俩在玩(捉迷藏),红头不小心(被牛卷进了嘴里)。在青头的(帮助)下,红头从牛嘴进到了(牛肚子),从牛的(第一个胃)到了(第二个胃),又从(第二个胃)回到了(牛嘴)里,最后被牛(打喷嚏)喷了出来,脱离了(危险)。方法拓展:同学们真棒!只用这几句话就说出了故事的主要内容。平时,我们在对别人说一件事情的时候,怎么把事情说清楚呢?也可以运用我们刚才的方法。先说说事情是怎么发生的,也就是起因;再讲讲事情的过程,特别有趣的地方还可以说得详细一点;最后说说事情怎么解决的,也就是结果。这就是事情的发展顺序。你们有没有发现,其实我们经常会用到这种方法,仔细回忆回忆四、课堂回

14、顾,交流收获1.回顾故事的起因,总结本课时的学习内容,点评学生的课堂表现。过渡:刚刚我们说到故事的起因,为什么红头要到牛肚子里旅行呢?我们换个句式说一说:因为(红头和青头在一起玩捉迷藏游戏的时候,红头躲在草堆里,不小心被一头吃草的大黄牛卷进嘴里了),所以(红头就开始了这场特别的旅行)。对呀!对于红头来说,这次旅行纯属意外,它压根儿不愿意进到牛肚子里去,因为(它会死去)。这真是一次惊险的旅行!红头是怎样进行这次意外的旅行的呢?下节课我们再继续学习。今天这堂课,我们不但认识了生字新词,朗读了课文,在概括课文主要内容的时候,还学到了一种很有用的方法。大家的表现真不错,2.引导学生自由交流,丰富积累。

15、(1)想一想:如果让你给课文重新拟一个标题,你会拟什么?(红头历险记牛肚大冒险)(2)读一读:与同桌合作,分角色朗读这个故事。(3)说一说:从红头的旅行过程,你还发现牛吃东西时有什么特别的表现?课后可搜集一下相关资料。(4)悟一悟:今天这堂课,你解决了哪些问题?从别人那里又学到了什么?五、作业设计,巩固提升1.回家后把这个故事讲给家人听,或者为他们朗读一遍。2.了解作者张之路,有兴趣的话读一读作者其他的作品。张之路 1945年生于北京,祖籍山东诸城。著名作家、编剧。主要作品有电影文学剧本霹雳贝贝魔表傻鸭子欧巴儿暗号,中篇童话还魂记我和我的影子,短篇小说集题王惩罚空箱子在楼梯拐角静静的石竹花,中

16、篇小说螳螂有老鼠牌铅笔吗,长篇小说第三军团坎坷学校等。3.完成本课对应训练。1.能体会青头和红头对话时的心情,分角色朗读课文,读出相应的语气。2找出证明青头和红头是“非常要好的朋友”的词句,能体会到它们之间的真挚友情。3.了解相关的科学知识。1.引导学生想象朗读,体会红头遭遇的危险和内心的感受。2.抓住重点词句,从青头的语言、行动深入体会其个性特征,理解“友情”给人的帮助。3.利用学生查阅的相关资料,随文解决“反刍”这一动物生理学知识。一、温故知新,导入新课1.听写词语,教师小结指导。旅行 咱们 可怜 救命 拼命 轻扫 肠胃 管理 刚才 流泪 偷偷 答应 卷到 一骨碌 牙齿 贮藏 细嚼慢咽 吞

17、到 悲哀几乎 笑眯眯 算作 蹭来蹭去2.指名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3.教师引导学生口头介绍红头在牛肚子里的旅行过程。预设:回顾上节课画出的红头在牛身体里到过的每一个地方(嘴里肚子第一个胃第二个胃嘴里),引导学生运用“先再接着最后”组织语言。二、研读课文,重点探究1.指名学生分角色朗读第17自然段。2.学生汇报交流阅读体会,教师点拨。示例:(1)青头和红头是一对非常要好的朋友,它们经常一块儿吃草,一块儿喝露水,一块儿玩。(2)它们玩捉迷藏的情形写得真有意思,我认为就是因为红头生怕自己被发现而躲在草堆里,所以才没有注意大黄牛从背后走来吃草。我从第6自然段读出来的。3.重点品析第821自然段。过渡:青

18、头和红头正在兴致勃勃地玩捉迷藏呢,哎呀,不好了!一头大黄牛走到红头藏身的草堆旁吃草来了!红头没有发现,青头也没有发现,大黄牛“啊呜”一口,可怜的红头就和草一起被大黄牛卷进嘴里去了。可怜的红头晕头转向,等它反应过来,就只看到大黄牛那白白的牙齿一开一合,马上就要咬到它啦!你能想象小红头此时的心情吗?(惊慌、害怕、恐惧)好,那就请你带着这种体会读一读红头的话。在牛嘴里。(第811自然段)“救命啊!救命啊!”红头拼命地叫起来。“你在哪儿?”青头急忙问。“我被牛吃了正在它的嘴里救命啊!救命啊!”青头大吃一惊,它一下子蹦到牛身上,可是那头牛用尾巴轻轻一扫,青头就给摔到地上了。青头不顾身上的疼痛,一骨碌爬起

19、来大声喊:“躲过它的牙齿,牛在这时候不会仔细嚼的,它会把你和草一起吞到肚子里去”(1)先指名学生想象朗读红头的话,体会它内心的慌张、害怕、恐惧。(2)思考:这时青头是怎么帮助和鼓励红头的呢?(3)指名读第11自然段。教师引导学生明白青头的话是在告诉红头保全自己的方法。“牛在这时候不会仔细嚼”是牛吃草的特点。(4)思考:再读一读描写青头的句子,你体会到了什么?从哪些词语体会出的?预设:引导学生抓住“大吃一惊、一下子、不顾、一骨碌、大声喊”这些词语体会青头不顾自己的安危,一心只想救朋友的精神。(5)分角色朗读完整的片段,可进行朗读比赛,要求读出青头在朋友遇到危险时那种着急的心情。过渡:红头听青头说

20、,大黄牛会把它和草一起吞到肚子里去,天哪,这还有活路吗?我们接着往下读。在牛肚子里。(第1216自然段)“那我马上就会死掉。”红头哭起来。它和草已经一起进了牛的肚子。青头又跳到牛身上,隔着肚皮和红头说话:“红头!不要怕,你会出来的。我听说牛肚子里一共有四个胃,前三个胃是贮藏食物的,只有第四个胃才是管消化的!”“可是你说这些对我有什么用呢?”红头悲哀地说。“当然有用。等一会儿牛休息的时候,它要把刚才吞进去的草重新送回嘴里,然后细嚼慢咽你是勇敢的蟋蟀,你一定能出来的。”“谢谢你!”红头的声音小得几乎听不见了。它咬着牙不让自己失去知觉。(1)指名朗读对话,师生集体评议朗读情况。(2)思考:红头听说要

21、被吞进肚子里,第一反应是什么?(以为自己马上就会死掉。)被吞进肚子里以后,红头面临的处境是怎样的?会有什么感受?(里面漆黑一片,什么也看不见。红头此时一定很害怕、绝望。)(3)指名朗读第13、15自然段。教师引导学生悟出青头是在用话语鼓励红头,给它以信心。(4)出示牛胃的图片,根据学生搜集到的相关资料,理解、讨论动物“反刍”的知识。反刍 反刍动物采食一般比较匆忙,特别是对粗饲料,大部分未经充分咀嚼就吞咽进入瘤胃,经过瘤胃浸泡和软化一段时间后,食物经逆呕重新回到口腔,经过再咀嚼,再次混入唾液并再吞咽进入瘤胃。(5)思考:青头如果只是鼓励红头不要害怕,而没有掌握牛吃食的相关知识,又会怎样?(青头只

22、能鼓励红头,无法帮助红头逃脱危险。)(6)思考:假如你就是在牛肚子里的红头,听了青头的话,你会怎么想?怎么做?(关注第15自然段最后一句话)过渡:同学们,这个时候要是没有青头的鼓励和提醒,红头的结局会怎样?(就很难预料了。)是啊,在我们遇到困难、惊慌失措时,有朋友的陪伴、鼓励和指引是多么重要啊!(7)朗读训练。分角色朗读,体会青头对朋友的真心鼓励。从牛肚子回到牛嘴里。(第17自然段)过渡:就这样,在青头的安慰和鼓励下,还有它丰富知识的帮助下,红头有了信心,也有了勇气,它咬着牙不让自己失去知觉(引读第17自然段)红头在牛肚子里随着草一起移动,从第一个胃到了第二个胃,又从第二个胃回到了牛嘴里。这一

23、下,红头又看见了光亮。可是,它已经一动也不能动了。(1)结合“反刍”的知识(只有部分草料能回到嘴里),引导学生想象、体会红头在牛肚子的艰难努力。(2)思考:“一动也不能动”说明了什么?(红头精疲力竭,再也没有力气动弹一下了。)从牛嘴里出来。(第1821自然段)过渡:读到这里,我们真是替红头着急啊!好不容易回到牛的嘴里,稍微再加把劲儿,就能重见天日、重获自由了,距离成功真的就只有一步之遥了,可是,它真的一点儿力气都没有了。要是没有外力帮它一把,它会怎样?(会被嚼碎,会重新被吞进肚子里。)哎呀,我们真恨不得立刻冲上去帮它一把呀!别着急,同学们,这时候,好朋友青头的心情肯定跟我们是一样的。快看看它是

24、怎么做的这时,青头爬到牛鼻子上,用它的身体在牛鼻孔里蹭来蹭去。“阿嚏!”牛打了一个喷嚏,红头随着一团草一下子给喷了出来。红头看见自己的朋友,高兴得流下了眼泪:“谢谢你”青头笑眯眯地说:“不要哭,就算你在牛肚子里作了一次旅行吧!”(1)指名朗读第18、19自然段,引导学生关注青头“爬”“蹭来蹭去”的动作。(2)思考:青头不怕自己也被牛吞进嘴里去吗?(青头不顾自身安危,一心急着想救出好朋友。它也很有智慧,知道怎么帮助红头出来。这真是只勇敢、聪明、讲义气的小蟋蟀!)(3)指名读第20、21自然段,教师指导朗读。(4)想象对话。先同桌交流,再全班交流:在青头的帮助下,红头死里逃生,这时它除了感谢,还会

25、对自己的朋友说些什么呢?预设:鼓励学生发表不同的看法,不要急于否定学生的想象,只要合情合理就可以。(5)加入自己想象的话语,再分角色、有感情地读一读最后2个自然段,读出青头话里的宽慰之情。三、总结升华,学有所获1.教师引导学生了解“科普童话”并回顾文中的科学知识。过渡:有的文章借助一个童话故事告诉我们一种科学知识,我们就把这种文章称为科普童话。今天我们学习的课文就是一篇科普童话。我们跟着红头在牛肚子里作了一次惊险的旅行,知道了一些科学知识。谁来当当科学小老师,把课文中讲到的科学知识,再给大家讲解一下?明确:(1)牛的前三个胃都是用来贮藏食物的,第四个胃是用来消化食物的。(牛肚子的构造)(2)牛

26、在刚吃草的时候,不会细嚼慢咽,而是直接把草吞进肚子里。(3)牛在休息的时候,会把吃下去的草再送回嘴里,然后细嚼慢咽。(牛的吃食方式)2.理解“好朋友”的含义。(1)出示课件。思考:读了这个故事,你从哪些地方看出“红头和青头是非常要好的朋友”?请再次默读课文,至少找出3处来证明。(2)学生汇报找出的句子,教师归纳小结。(提示:主要从人物的语言、行为两方面来认识)人物语言:当红头被牛吃到嘴里的时候,它害怕极了,拼命叫了起来(“救命啊!救命啊!”)青头大声地告诉红头(“躲过它的牙齿,牛在这时候不会仔细嚼的,它会把你和草一起吞到肚子里去”)红头大哭起来,打断了青头的话(“那我马上就会死掉。”)这时,青

27、头用坚定的语气鼓励它(“红头!不要怕,你会出来的。我听说牛肚子里一共有四个胃,前三个胃是贮藏食物的,只有第四个胃才是管消化的!”)红头这时候已经开始绝望了(“可是你说这些对我有什么用呢?”)还是青头,不离不弃,继续鼓励它(“当然有用。等一会儿牛休息的时候,它要把刚才吞进去的草重新送回嘴里,然后细嚼慢咽你是勇敢的蟋蟀,你一定能出来的。”)人物行为:青头不仅用语言鼓励红头,还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帮助它。刚得知红头在牛嘴里时(它一下子蹦到牛身上,)被牛扫下去后,又(不顾身上的疼痛,一骨碌爬起来大声喊)为了鼓励、帮助红头,青头一直(跳到牛身上,隔着肚皮和红头说话。)最后红头在牛嘴里一动不动时,青头赶紧(爬

28、到牛鼻子上,用它的身体在牛鼻孔里蹭来蹭去。)3.体会友情,感悟中心。(1)引导学生交流感受:读了青头和红头的故事,你有什么想法?你觉得青头凭借什么解救了红头?(沉着冷静,丰富的知识,安慰、鼓励、陪伴,勇气,乐观)(2)思考:红头和青头是好朋友,我们每个人也有自己的好朋友。读了它们的故事,你应该怎样对待自己的朋友?预设:学生自由表达,可以结合真实事例、亲身体会来谈。教师及时点评鼓励。尤其要让学生意识到当朋友遇到困难时,我们应该帮助他,比如情感上的支持,言语上的安慰,时间上的陪伴,积极出主意、想办法,替他解决实际困难等。我们的帮助对对方来说很重要。四、拓展积累,作业设计1.推荐阅读几篇友谊故事,感

29、受友情对人生的重要意义。2.推荐阅读“快乐读书吧”中提到的相关篇目。3.摘抄、积累关于“友情”的名言警句。4.完成本课对应训练。演读结合,感受体会。师(扮演“红头”):捉迷藏时,我藏到一个草堆里,可谁知一头大黄牛突然低头吃草,我还没来得及逃跑,便和草一起被卷进牛的嘴里,我吓得拼命地叫起来:“救命啊!救命啊!”生(齐):你在哪儿?师:我被牛吃了正在它的嘴里救命啊!救命啊!生:躲过它的牙齿,牛在这时候不会仔细嚼的,它会把你和草一起吞到肚子里去师(走向学生1):看来,我暂时不会被大黄牛嚼得粉身碎骨!不过吞到牛肚子里也好不到哪儿去,唉,那我马上就会死掉了(边说边哭,显示出绝望)生1:红头!不要怕,你会

30、出来的。我听说,牛肚子里一共有四个胃,前三个胃是贮藏食物的,只有第四个胃才是管消化的!师(面向全体学生):青头,你说牛有四个胃是怎么一回事,说明白点儿好吗?(几名学生简练概括自己搜集的牛胃的资料,教师相机出示牛胃的图片,并简单做补充)师(走向学生2):青头,你说这些不着边际的话,对我又有什么用呢?生2:当然有用。等一会儿牛休息的时候,它要把刚才吞进去的草重新送回嘴里,然后细嚼慢咽你是勇敢的蟋蟀,你一定能出来的。师(面向全体学生):青头,你越说我越糊涂,吃进去的食物怎么还会从胃里重新回到嘴里再嚼呢?(学生结合课后信息交流牛反刍的资料)师(面向全体学生):青头,谢谢你告诉我这么重要的信息,可我真的

31、能出来吗?生(齐):你是勇敢的蟋蟀,一定能出来。师:谢谢你!(声音逐渐微弱)师(走向学生3):嗯,我是最我是最勇敢的,我一定能活着出去的。我随着草一起翻滚、搅动,不知不觉又回到了牛嘴里。朦胧中,我看到一束一束光线。唉,可我已经晕头转向,没有一丝力气了。青头,永别了,我再也见不到你了!生3:红头,你一定要挺住!我来救你!师:啊,我出来了,我得救了!(边哭边说)谢谢你生3:不要哭,就算你在牛肚子里作了一次旅行吧!师:嗯,这可真是一次的旅行!(课件出示填空)生4:难忘的旅行!生5:惊心动魄的旅行!生6:特别的旅行!赏析:借助演读,激发情趣,化难为易。此环节设计中,教师以“演读”的形式激起了学生参与的热情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