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版部编三年级上册语文课内外阅读理解专项练习题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d32e3964119a75d305cfc9b9198324af/d32e3964119a75d305cfc9b9198324af1.gif)
![新版部编三年级上册语文课内外阅读理解专项练习题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d32e3964119a75d305cfc9b9198324af/d32e3964119a75d305cfc9b9198324af2.gif)
![新版部编三年级上册语文课内外阅读理解专项练习题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d32e3964119a75d305cfc9b9198324af/d32e3964119a75d305cfc9b9198324af3.gif)
![新版部编三年级上册语文课内外阅读理解专项练习题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d32e3964119a75d305cfc9b9198324af/d32e3964119a75d305cfc9b9198324af4.gif)
![新版部编三年级上册语文课内外阅读理解专项练习题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d32e3964119a75d305cfc9b9198324af/d32e3964119a75d305cfc9b9198324af5.gif)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新版部编三年级上册语文课内外阅读理解专项练习题1名著阅读。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问题。职业印度泰戈尔早晨,钟敲十下的时候,我沿着我们的小巷到学校去。每天我都遇见那个小贩,他叫道:镯(zhu6)子呀,亮晶晶的领子!”他没有什么事情急着要做,他没有哪条街道一定要走,他没有什么地方一定要去,他没有什么规定的时间一定要回家。我愿意我是一个小贩,在街上过日子,叫着:“镯子呀,亮晶晶的镯子!”下午四点钟,我从学校里回家。从一家门口,我看见一个因了在那里掘地。他用他的锄子,要怎么掘,便怎么掘,他被尘土污了衣裳;如果他被太阳晒黑了或是身上被打湿了,都没有人骂他。我愿意我是一个园丁,在花园里掘地,谁也不来阻止我。
2、天色刚黑,妈妈就送我上床。从开着的窗口,我看见更(geng)夫走来走去。小巷又黑又冷清,路灯立在那里,像一个头上生着一只红眼睛的巨人。更夫摇着他的提灯,跟他身边的影子一起走着,他一生一次都没有上床去过。我愿意我是一个更夫,整夜在街上走,提了灯去追逐影子。注释:更夫:旧时打更巡夜的人。(选自新月集)(1)我知道这篇文章的作者是印度的,这篇文章选自,我们学过的课文也选自这本散文诗集。(2)请从文中找出一个比喻句,并画上横线。(3)请根据文章的内容连一连。早晨上学看见更夫愿做小贩下午放学遇见小贩愿做园丁天黑看见园丁愿做更夫(4)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叫卖镯子的小贩自由自在、随心所欲,所以“我”愿
3、做小贩园丁默默无闻,却任劳任怨、无拘无束,所以“我”愿做园丁更夫的生活很孤独,夜晚也可以到处游玩,所以“我”愿做更夫(5)小朋友,你长大以后想从事什么职业?请说说你的理由。【答案】(1)泰戈尔;新月集;花的学校(2)小巷又黑又冷清,路灯立在那里,像一个头上生着一只红眼睛的巨人。(3)遇见小贩愿做小贩;看见园丁愿做园丁;看见更夫愿做更夫(4)C(5)略【解析】【分析】(1)文学常识的信息点有:作者名(字、号)、称谓、生活时代、作品名、体裁、书中人物、主要情节、作品主题及风格、流派等,阅读作品时要注意记忆,根据考试的要求作出相应的解答。(2)此题意在明白拟人这一修辞手法以及其作用。所谓“比喻”就是
4、打比方,用浅显、具体、生动的事物来代替抽象、难理解的事物。比喻句的基本结构分为三部分:本体(被比喻的事物)、喻词(表示比喻关系的词语)和喻体。本体、喻体有相似点,但不是同一类事物。(3)(4)考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能力。解答时要带着问题细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就能找到答案。(5)解答此题要大胆想象,敢于去想,敢于去设计符合自己愿望和理想的职业当然还要合乎情理。故答案为:(1)泰戈尔、新月集、花的学校(2)小巷又黑又冷清,路灯立在那里,像一个头上生着一只红眼睛的巨人。(3)遇见小贩愿做小贩;看见园丁愿做园丁;看见更夫愿做更夫(4)C(5)略【点评】(1)主要考查学生对文化常识的掌握,要求学生平时
5、多记多积累。(2)考查学生对比喻修辞手法的掌握。要注意本体和喻体特点的一致性。要求学生能判断,会应用。(3)(4)此题考查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筛选相关信息的能力。(5)开放性试题言之有理即可。2读文段,回答问题。幼儿园孩子们用餐时那种可爱的模样,真是少有!那些孩子有拿着两个勺子吃的,有用手吃的,还有将豆子一粒一粒地装入口袋里的,有把豆子用围裙包着捏碎吃的。有的看着苍蝇飞,有的因为旁边的孩子咳嗽把食物喷在桌子上,就一口东西也不吃了。(选自爱的教育,有删改)(1)这段话是围绕哪一句来写的?请画上横线。(2)孩子们用餐时有哪些模样?请把相关的句子画上波浪线。(3)这段话的结构方式是()A.总一分。B.
6、总一分一总。C.分一总。【答案】(1)孩子们用餐时那种可爱的模样,真是少有!(2)那些孩子有拿着两个勺子吃的.就一口东西也不吃了。(3)A【解析】【分析】(1)考查找中心句的方法。中心句是一段文章中处于中心地位的句子。它在全文中起主导作用,是这段话中最重要的句子。有些文章的段落就是围绕中心句写的。我们在阅读时找准了中心句,也就把握了这段话的主要内容,概括了段意。这段话的中心句在段首。(2)考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能力。解答时要带着问题细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就能找到答案。考查围绕中心句写句子。解答时要带着问题细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可知,第一句话是中心句,它起主导作用,其它句子都是围绕中心句展开
7、了具体生动的描写。故答案为:(1)孩子们用餐时那种可爱的模样,真是少有!那些孩子有拿着两个勺子吃的.就一口东西也不吃了。(3)A【点评】(1)考查学生掌握找中心句的方法并运用。此题考查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筛选相关信息的能力。此题考查对总一分结构掌握的能力。3先预测,然后再读作家的原文。第二种结局狗跑啊,跑啊,它碰上了一个农民。我预测接下来情节是:(写大概内容)我这样预测的理由是:我再读作家的原文:“你往哪儿跑啊?”“我自己也不知道。”“那就到我家来吧,我正需要一只狗替我看守鸡舍。”“我愿意去,但我得告诉您:我不会叫。”“那更好。会叫的狗会把贼吓跑的。而你却不让他们听见,他们一靠近,你就叼住他们,
8、这样,他们就会得到应有的惩罚。”“行。”狗说道。就这样,不会叫的狗找到了一个工作,它戴着锁链,每天都能喝上一大碗浓汤。对照作家的原文,我发现我的预测:【答案】农民家里正好缺一个看家护院的狗,狗不太情愿的跟农民走了。;农家院里都有狗看家,而狗真好碰上了一个家里没狗农民。;与作家写的有一定的差距。【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学生依据课文内容发挥想象力进行预测的能力。想象是一种特殊的思维形式。是人在头脑里对已储存的表象进行加工改造形成新形象的心理过程,是对阅读内容的预测、拓展,也就是故事将会朝着什么方向发展。故答案为:(1)农民家里正好缺一个看家护院的狗,狗不太情愿的跟农民走了。农家院里都有狗看家,而狗
9、真好碰上了一个家里没狗农民。与作家写的有一定的差距。【点评】此题主要考查学生依据课文内容进行预测的能力。4阅读课文片段,完成练习。风,是大自然的音乐家,他会在森林里他的手风琴。当他翻动树叶,树叶便像歌手一样,唱出各种不同的歌曲。不一样的树叶,有不一样的声音;不一样的季节,有不一样的音乐。当微风拂过,那声音轻轻柔柔的,好像呢喃细语,让人感受到大自然的;当狂风吹起,整座森林都起来,合奏出一首的乐曲,那声音充满力量,令人感受到大自然的威力。水,也是大自然的音乐家。下雨的时候,他喜欢玩打击乐器。小雨滴敲敲打打,一场热闹的音乐会便开始了。滴滴答答叮叮咚咚所有的树林,树林里的每片树叶;所有的房子,房子的屋
10、顶和窗户,都发出不同的声音。当小雨滴汇聚起来,他们便一起唱着歌:小溪淙淙地流向河流,河流潺潺地流向大海,大海哗啦啦地汹涌澎湃。从一首轻快的山中小曲,唱到波澜壮阔的海洋大合唱。(1)结合原文在横线上补充选段。风,是大自然的音乐家,他会在森林里他的手风琴。当微风拂过,那声音轻轻柔柔的,好像呢喃细语,让人感受到大自然的;当狂风吹起,整座森林都起来,合奏出一首的乐曲,那声音充满力量,令人感受到大自然的威力。(2)用横线画出两个自然段的中心句。(3)“呢喃细语”中的“呢喃”指的是()A.小声说话B.大声说活C.用粗犷的声音说话(4)选文中的风有许多像人一样的动作,比如:,这些词把风写活了。(5)选文第2
11、自然段是从小雨滴的敲敲打打和两个方面描写了水的声音。打击乐的声音有、。小溪的声音是的,大海的声音是的。(6)观察画线句子,注意划线词,你能发现什么特点?试着仿写一句。(7)选段采用的结构方式是()A.总分总B.分总C.总分(8)如果你同作者一起走进大自然,你还能听到什么美妙的声音?试着写一写。【答案】(1)演奏;温柔;激动;雄伟(2)风,是大自然的音乐家。水,也是大自然的音乐家。(3)A(4)演奏、翻动(5)小雨滴汇聚起来;滴滴答答;叮叮咚咚;淙淙;哗啦啦(6)河流、大海这两个词语既是前面句子的结尾,又是后面句子的开头。仿写:春天到了。花园里来了许多“小客人”。小花引来了嗡嗡的蜜蜂,蜜蜂呼来了
12、缤纷的彩蝶,彩蝶唤来了可爱的七星瓢虫花园里热闹极了!(7)C(8)轰隆隆,轰隆隆,这是打雷的声音,仿佛一支打鼓的乐队在天空上演出。哗啦啦,哗啦啦,这是雨点儿从天而降的声音,他们的歌声多么嘹亮。【解析】【分析】(1)本题考查的是学生对课文内容的识记情况,结合自己自己的背诵,填上正确的词语。(2)中心句在段落中起到概括总述的作用,一般在段落开头。(3)本题是对词义的考查,结合上下文联系,呢喃细语中“呢喃”是小声说话的意思。(4)第四自然段用拟人化的手法写了“风”,其中的“演奏”“翻动”都是人的动作。(5)本题是对段落内容知识点的考查,答案都在段落之中,我们要带着问题去读,找出正确答案。(6)本题是
13、对句子句式结构特点的考查,通过观察我们发现河流、大海两个词语既是前面句子的结尾,又是后面句子的开头。而这种结构特点符合顶针的修辞手法。仿写时也要注意用前面结尾的词语作下句的开头。(7)本题是对段落结构的考查,选段先概括风、雨是大自然的音乐家,然后分别从几个方面进行叙述描写,这是总分的结构。(8)本题是对学生对课文知识的拓展能力,结合内容合理想象即可。故答案为:(1)演奏、温柔、激动、雄伟(2)风,是大自然的音乐家。水,也是大自然的音乐家。(3)A(4)演奏、翻动(5)小雨滴汇聚起来、滴滴答答、叮叮咚咚、淙淙、哗啦啦(6)河流、大海这两个词语既是前面句子的结尾,又是后面句子的开头。仿写:春天到了
14、。花园里来了许多“小客人”。小花引来了嗡嗡的蜜蜂,蜜蜂呼来了缤纷的彩蝶,彩蝶唤来了可爱的七星瓢虫花园里热闹极了!(7)C(8)轰隆隆,轰隆隆,这是打雷的声音,仿佛一支打鼓的乐队在天空上演出。哗啦啦,哗啦啦,这是雨点儿从天而降的声音,他们的歌声多么嘹亮。【点评】(1)此类题一定要对课文内容熟读透彻,尽量做到背诵。(2)段落中心句在段落中起到概括的作用,本段都是围绕它来写的。一般在段首或段尾。(3)对词语词义的理解既要平时积累,也要结合当下文,句子,短语去理解,从而选择正确的词义。(4)拟人的修辞手法很好理解,就是把某物赋予人的动作,表情等,注意找出哪些才是人应该有的动作,表情等。(5)本题是对段
15、落知识考查,要做到仔细阅读,带着问题去读,答案就在段落之中。(6)本题是对句式结构的考查,仔细观察,仿写时也要严格按照句式结构去写。(7)本题是对短文结构的考查,首先要清楚常用的行文结构总分,总分总,分总它们的结构特点。5课内阅读。海滨小城我的家乡在广东,是一座海滨小城。人们走到街道尽头,就可以看见浩瀚的大海。天是蓝的,海也是蓝的。海天交界的水平线上,有棕色的机帆船和银白色的军舰来来往往。天空飞翔着白色的、灰色的海鸥,还飘着跟海鸥一样颜色的云朵。早晨,机帆船、军舰、海鸥、云朵,都被朝阳镀上了一层金黄色。帆船上的渔民,军舰上的战士,他们的脸和胳臂也镀上了一层金黄色。海边是一片沙滩,沙滩上遍地是各
16、种颜色、各种花纹的贝壳。这里的孩子见得多了,都不去理睬这些贝壳,贝壳只好寂寞地躺在那里。远处响起了汽笛声,那是出海捕鱼的船队回来了。船上满载着银光闪闪的鱼,还有青色的虾和蟹,金黄色的海螺。船队一靠岸,海滩上就喧闹起来。小城里每一个庭院都栽了很多树。有桉树、椰子树、橄榄树、凤凰树,还有别的许多亚热带树木。初夏,桉树叶子散发出来的香味,飘得满街满院都是。凤凰树开了花,开得那么热闹,小城好像笼罩在一片片红云中。小城的公园更美。这里栽着许许多多榕树。一棵棵榕树就像一顶顶撑开的绿绒大伞,树叶密不透风,可以遮太阳,挡风雨。树下摆着石凳,每逢休息的日子,石凳上总是坐满了人。小城的街道也美。除了沥青的大路,都
17、是用细沙铺成的,踩上去咯吱咯吱地响,好像踩在沙滩上一样。人们把街道打扫得十分干净,甚至连一片落叶都没有。这座海滨小城真是又美丽又整洁。(1)第4自然段的中心句是,可以看出庭院的主要特点是,这段中的具体写出了庭院的这个特点。()第1句话;树多;第2、3两句第1句话;树多;只有第2句第2句话;院子多;第3、4两句(2)文中的划线句子是个,把比作了。()比喻;凤凰树的枝叶、红云B.比喻;凤凰树的花、一片片红云C.比喻;小城、红云(3)“开得那么热闹”中的“热闹”,意思是凤凰花()(多选)A.竞相开放B.开得娇艳而繁茂C.开花时发出了声响(4)“撑开的绿绒大伞”写出了榕树的几个特点,下面哪一个不是它所
18、描写的特点?()A.数量多B.颜色绿C.树冠大D.形状像一把撑开的伞【答案】(1)B(2)B(3)A,B(4)A【解析】【分析】(1)本题是对段落中心句的考查,中心句在段落中往往起到概括总结的作用,本段则围绕中心句展开叙述。本段中描写滨海小城树木有各种各样的树木。第一句“小城里每一个庭院都栽了很多树”,概括叙述小城庭院里树多的特点。段落都是围绕这句话展开叙述。(2)本题是对修辞手法的考查,本句话写的是凤凰树的花开的繁盛,红色的凤凰树花像一片片白云把小城笼罩住了,这是一个比喻句,将凤凰树花比作一片片白云。(3)本题考查学生对词义的辨析。结合上下文,凤凰树的花开的那么热闹,既点出了花的繁茂,又写出
19、花争相开放,一片生机盎然。(4)本题考查对句子的理解,“撑开的绿绒大伞”写出了榕树的颜色:绿绒,也就是绿色,大伞既点出了树冠的形状向伞,也写出了树冠之大。故答案为:(1)B;(2)B;(3)A、B;(4)A【点评】(1)段落中心句的一般都在句首,往往起到概括的作用。(2)本题考查的是对比喻修辞手法的掌握,本题中有明显的本体与喻体。(3)本题要理解其中的词义,结合上下文,便可对选项作出排除。(4)本题考查的是对句子的分析,抓住其中一些关键词便可对选项作出排除。6阅读短文,完成练习。香溪菡(h含n)子香溪(xj)有六十里在湖北的林业特区一一神农架境内。沿着这条溪流来回,我目不转睛,除了惊叹,两次都
20、说不出一句话来。神农架本是高山林区,香溪的水犹如自天而下,有时在山峦(ludn)的峰(传ng)部挂着一匹白练,悬流(1心)为瀑;有的流入山边的石槽(cdo),好像一条青龙,曲(qbqU)折回肠,终于汇集在发电站中喷放出来;有的通过天沟散(s右ns含n)落一串串水珠;艳阳映(ying)照之中,凌(ling)空出现五彩的虹。溪河里的石头大如巨象,小如卵石。有的垒石成坝,有的自陷为潭。水态因石而异,它冲击巨石,回流迸发;它经石坝自成水帘急流勇进;有的在矗(chu)石四周环彳丁,有的从叠石中穿行;遇到一段比较平坦的石滩(苗n),它们滚滚而去。深处见其绿,浅处如白酒一般,飞溅(jian)的水沫如白絮(x
21、U)银丝。溪水因地而歌,有如松涛,有如竖琴,雷鸣倾(qing)盆之声,铮(zheng)铮淙淙之音,响彻_(cheqie)山林之间。(有删改)(1)请给划线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曲(ququ)折散(sansan)落响彻(cheqie)(2)查字典,写出划线字的意思。悬流为瀑凌空出现回流迸发(3)文中画线的部分,把香溪的水比喻成和,形象地写出了香溪水的和。(4)摘抄描写水声的词语:、。(5)香溪美得令人震撼,请用波浪线画出文中描写这种感受的句子。【答案】(1)qu;san;che(2)挂;升,高出;爆开,溅射(3)白练;青龙;颜色;动态(4)雷鸣倾盆;铮铮淙淙(5)神农架本是高山林区,香溪的水犹如自
22、天而下,有时在山峦的峰部挂着一匹白练。悬流为瀑:有的流入山边的石槽,好像一条青龙,曲折回肠,终于汇集在发电站中喷放出来;有的通过天沟散落一串串水珠;艳阳映照之中,凌空出现五彩的虹。【解析】【分析】(1)此题考查学生辨析字音的能力,正确读准字音,注意区别形近字、多音字的读音,还要注意声调、韵母的区别,平时要多读,多练。(2)要求学生查字典并结合词语境理解字义。(3)比喻句:就是打比方,用浅显、具体、生动的事物来代替抽象、难理解的事物。比喻句的基本结构分为三部分:本体(被比喻的事物)、喻词(表示比喻关系的词语)和喻体。本体、喻体有相似点,但不是同一类事物。(4)此题考查拟声词的积累。拟声词指模拟事
23、物的声音的词语,可以生动形象地描绘出事物所发出的声音。注意认真读课文来积累。(5)考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能力。解答时要带着问题细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就能找到答案。故答案为:(1)qusn、che(2)挂;升,高出;爆开,溅射(3)白练、青龙、颜色、动态(4)雷鸣倾盆、铮铮淙淙(5)神农架本是高山林区,香溪的水犹如自天而下,有时在山峦的峰部挂着一匹白练。悬流为瀑:有的流入山边的石槽,好像一条青龙,曲折回肠,终于汇集在发电站中喷放出来;有的通过天沟散落一串串水珠;艳阳映照之中,凌空出现五彩的虹。【点评】(1)准确识记字音,要掌握常用多音多义字的正确读音,注意纠正方言中跟普通话读音不一致的字音,关
24、键在于把词语的形音义结合起来,音随形或义变。(2)本题考查学生查字典并结合词语境理解字义的能力。(3)考查学生对比喻修辞手法的掌握。要注意本体和喻体特点的一致性。要求学生能判断,会应用。(4)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对象声词的掌握情况,准确地使用象声词,将会使我们说话、习文的生动性、形象性大大增强。(5)此题考查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筛选相关信息的能力。7课外阅读。北大荒的秋天九月,从第一片树叶落地开始,北大荒的秋天也就来了。天空一碧如洗,只有在傍晚,西边的天上才会有几缕流云。这些流云在落日的映照下,转眼间变成一道银灰、一道橘黄、一道血红、一道绛紫,就像是美丽的仙女在空中抖动着五彩斑斓的锦缎。小河清澈见底
25、,如同一条透明的蓝绸子,静静地躺在大地的怀抱里。一群小鱼顶着水游过来,明镜一样的水面顿时漾起了一道道波纹。原野热闹非凡。成片的大豆摇动着豆荚,发出了哗啦啦的笑声;挺拔的高粱扬起黑红黑红的脸庞,像是在乐呵呵地演唱。山坡上,大路边,村子口,榛树叶子全都红了,红得像一团团火,把人们的心也给燃烧起来了。生活在这里的人,喜欢用“大豆摇铃千里金”来赞美遍地金黄的九月,这里的田野、山岭、江河,连同那茫茫的草甸子,都会在这个季节里用双手捧出沉甸甸的宝物来。啊,北大荒的秋天真美呀!(1)北大荒的秋天的天空有什么特点?(用文中的一个词概括)(2)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比作,写出了河水的特点。(3)
26、第4自然段一共有句话,是围绕“”这句话写的。(4)本文描写了北大荒的秋天的、和的景色,人们用“大豆摇铃千里金”来赞美北大荒的美丽景色。【答案】(1)一碧如洗(2)水面;明镜;平静(3)原野热闹非凡(4)天空;小河;原野;丰收【解析】【分析】(1)考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能力。解答时要带着问题细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就能找到答案。(2)此题意在明白比喻这一修辞手法以及其作用。所谓“比喻”,就是打比方,用浅显、具体、生动的事物来代替抽象、难理解的事物。比喻句的基本结构分为三部分:本体(被比喻的事物)、喻词(表示比喻关系的词语)和喻体。本体、喻体有相似点,但不是同一类事物。(3)考查找中心句的方法。中
27、心句是一段文章中处于中心地位的句子。它在全文中起主导作用,是这段话中最重要的句子。文章的段落就是围绕中心句写的。(4)寻找诗句中的景物相对简单,将诗句中写景的实物挑出来即可。故答案为:(1)一碧如洗(2)水面、明镜、平静(3)原野热闹非凡(4)天空、小河、原野、丰收【点评】(1)此题考查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筛选相关信息的能力。(2)考查学生对比喻修辞手法的掌握。要注意本体和喻体特点的一致性。要求学生能判断,会应用。(3)考查学生掌握找中心句的方法并运用。(4)本题考查学生赏析诗句中景物描写的能力。8课内阅读。听听,秋的声音听听,秋的声音,大树抖抖手臂,“刷刷”,是黄叶道别的话音。听听,秋的声音,
28、蟋蟀振动翅膀,卩瞿卩瞿”,是和阳台告别的歌韵。一排排大雁追上白云,撒下一阵暖暖的叮咛;一阵阵秋风掠过田野,送来一片丰收的歌吟。听听,走进秋,走进这辽阔透明的音乐厅,你好好好地去听秋的声音。秋的声音,在每一片叶子里,在每一朵小花上,在每一滴汗水里,在每一颗饱满的谷粒里。听听,秋的声音,从远方匆匆地来,向远方匆匆地去。听听,我们去听秋的声音。(1)读诗重在想象,读这个片段的第一小节时,你想象到了哪些美丽的画面呢?选择恰当的选项填到括号里。想象各种野花美丽而清香。B.想象颗粒归仓的丰收景象。C.想象落叶飞舞,在空中盘旋。D、想象农民辛苦劳动,脸上绽放灿烂的笑容。在每一片叶子里在每一朵小花在每一滴汗水
29、里在每一颗绽开的谷粒里(2)文中写了种声音,分别是发出的。()A.4;大树、蟋蟀、大雁、秋风B.3;叶子、小花、汗水C.2;大树、蟋蟀(3)对文中画线的诗句理解正确的是()秋的声音来去匆忙,非常短暂。不知道秋的声音从哪来,上哪去。我们要珍惜美好的秋天。【答案】(1)C;A;D;B(2)A(3)C【解析】【分析】解答此类题目关键是抓住各项表述的要点,仔细理解这首诗的内容,结合选项判断正误。故答案为:(1)CADB;(2)A;(3)C【点评】此题考查学生对这首诗的内容的理解的能力。9.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山羊和狼狼干了坏事,被狗咬伤,倒在地上,自己不能找吃的。它真想到前面的河里去喝水,可
30、是,怎么也爬不动。这时,从远处走来了一只山羊。狼有气无力地叫着:“山羊大哥,我渴极了!请您快给我到小河里弄点水来!”山羊望了望狼,摇了摇头说:“我不能替你去拿水。”狼()想发火,忽然伤口一阵剧痛,便忍住了,我受伤了,伤势很重,一点也不能动了!()你一点不同情我吗?”山羊还是摇了摇头。狼简直要哭出来了,又苦苦地()至【:“行行好吧!山羊大哥。只要你给我一点儿水,我就可以自己去找食物了,要不我会饿死、渴死的!”要是我给你水喝,你能够站起来了,那么,你会()不客气地把我当食物吃了!”山羊说完,头也不回就走了。(1)给文中括号选择正确的字或词。A.纲B.刚A.难道B.难到A.请求B.哀求A.毫B.豪画
31、线的句子是_句,下列句子与原句意思不变的是()TOC o 1-5 h zA.反问;你一点不同情我。B.反问;你肯定同情我的。C.反问;你一点同情我。结合课文理解,下列词语互为近义词的是()A.剧痛一刺痛B.哀求一苦求C.发火一点火短文三次山羊头部动作的描写,表现了山羊。()对狼的凶恶本性是认识的,坚决不同情这只受伤的狼。对狼的狠心和不善良。对帮不帮助狼心中仍存着犹豫。这则寓言说明坏人的凶恶本性是_的,我们绝不能。(A.有可能改变的;一直当他们是坏人B.不会改变的;伤害他们C.不会改变;同情坏人【答案】(1)B;A;B;ABCAC【解析】【分析】(1)此题主要考查学生用同音字组词的能力。同音字音
32、同,形、意不同,组词不同。解答时要依据字义注意比较。选词填空中的备选词语大多数都是同义词或近义词,通过分析、比较,会发现它们之间会有细微差别。因此,选择时我们必须结合语言环境,体会词语的区别,认真选择恰当的词语。用反诘的语气表达一个肯定的意思,答案已经蕴涵在问句中了,不需要对方来回答,也就是明知故问,是反问句。反问句改为陈述句的方法如下:第一步:问号改为句号;第二步:删掉疑问词比如:“难道吗?”和“怎能呢?”等。第三步:否定改为肯定,肯定改为否定。本题主要考查对近义词的辨析能力。近义词,是指词汇意义相同或相近的词语,解答本题,要理解词语的意思,然后课文结合选项判断。、(5)解答此类题目关键是抓
33、住各项表述的要点,仔细阅读短文内容,比较判断正误。故答案为:(1)B、A;B、A;(2)B;(3)C;(4)A;(5)C【点评】(1)主要测试学生对同音字的掌握,从结构、字义两方面加以区别,然后再选词填空.说话和写作时要正确使用词语,注意词语的搭配和组合;正确理解词语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意义;注意词语使用过程中的感情色彩的变化;加强对教材注释和课文后列出的字词背诵积累等。(2)掌握反问句改陈述句方法,平时多练,培养语言表达能力。(3)主要测试学生对近义词的理解,理解了词义,写出近义词就容易了。平时注意多积累,增加词汇量。(4)、(5)此题考查学生对短文的内容的理解的能力。10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34、陌生人的红苹果一个微寒的夜晚,我搭上了从广州开往长沙的列车。我躺在铺位上看杂志,听到一声温柔的(呼喊呼唤):“小姑娘!”侧过脸,对面铺位上那位陌生妇女扬着手里的一只红苹果,对我说:“喜欢吃这个吗?”我笑笑,摇摇头,那妇女硬是把苹果塞到我的枕边,我只好有礼貌地(道歉道谢)。夜深人静,我拿起那只红苹果仔细地看,那是一个很(精致精细)圆滑的华盛顿苹果,发出诱人的香甜。她不认识我,凭什么送呢?我开始警惕起来,脑中迅速闪过儿时看过的童话故事,白雪公主吃了“陌生人”送的半个苹果,结果中毒了我把苹果放下,打算天亮后物归原主。第二天一醒,发觉对面铺位已经空了,苹果仍在枕边,下面还压着一张纸条:“小姑娘,早上好!我知道你怀疑我的好意,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度数据中心建设项目结算与节能减排服务合同
- 2025年度工业自动化设备检测与维护服务合同
- 2025年度材料科学检测检验服务合同(全新版)
- 2025年度家庭装修工程环保验收与整改合同
- 2025年度公园游客休闲设施设计与制造合同
- 铁岭2025年辽宁铁岭市事业单位面向驻铁部队随军未就业家属招聘12人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贺州2025年广西贺州市昭平县赴玉林师范学院招聘教师64人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西双版纳云南西双版纳州土地矿产储备中心招聘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苏州2024年江苏苏州太仓市消防救援大队政府专职消防救援站招聘30人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茂名2025年广东省茂名市选聘市属高职院校急需紧缺博士人才12人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2024年江苏经贸职业技术学院单招职业适应性测试题库
- 《大白菜种植栽培技》课件
- 图书借阅登记表
- 2024年重庆市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真题及解析
- 中华人民共和国能源法
- 人居环境综合治理项目项目背景及必要性分析
- 2024年法律职业资格考试(试卷二)客观题试题及解答参考
- 2024年注册建筑师-二级注册建筑师考试近5年真题附答案
- 川教版信息技术六年级下册全册教案【新教材】
- 五年级口算题卡每天100题带答案
- 食品感官检验:品评人员的筛选与培训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