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红烛 》课件-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_第1页
2.2《红烛 》课件-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_第2页
2.2《红烛 》课件-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_第3页
2.2《红烛 》课件-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_第4页
2.2《红烛 》课件-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一、导语一诗一文一烟斗,一个脊梁一声吼。一画一印一全集,一代英豪一红烛。 同学们知道上面这四句诗中所说的诗人是谁吗?是著名诗人闻一多,今天我们一起欣赏他的诗作红烛。二、知人论世1.走近闻一多 闻一多(1899-1946),原名闻家骅,生于湖北浠水。现代爱国诗人,学者,战士。五四运动后开始发表新诗。曾留学美国。先后在中山大学、武汉大学、青岛大学、清华大学、西南联大任教。1946年7月15日发表了著名的最后的一次演讲,当日下午,遭到国民党特务的杀害。 闻一多早年参加新月社,提倡新格律体诗。提倡诗歌创作三美:音乐美、建筑美、绘画美。(音乐美,指的是音节和旋律的美。绘画美,指的是词藻的运用,要体现出中

2、国象形文字的视觉方面的印象,即富有形象感、色彩感和画面感。建筑美,指诗节与节的对称和句与句的整齐。) 他的诗具有极强的民族意识和民族气质。代表作红烛死水具有沉郁奇丽的艺术风格,整齐、和谐的艺术表现,影响颇大。2.写作背景 1922年,闻一多赴美留学,先是专心作画,已经初有成就,然而仍念念不忘对文学的深情, 加上他不堪忍受身为中国人受到的歧视,写下许多篇爱国诗篇。1926年他怀着对祖国的渴念和期望从美国归来,但看到的是北洋军阀统治下民不聊生、政治腐败、经济凋弊的黑暗现实,他极为失望,痛呼“我来了,我喊一声:这不是我的中华,不对,不对!”正是这种为现实所冷却了的爱和期望,成为了本首诗的深层根基。1

3、923年,闻一多第一部诗集红烛经过郭沫若、成仿吾介绍,由泰东书局出版。3.了解诗集红烛 诗集红烛,内容丰富广泛,既反映了当时青年知识分子不满现实的思想情绪,更表现了诗人希望报效祖国的理想,更表现了诗人的炽热的爱国思乡之情,同时具有对爱情,对自然的歌颂和赞美,也有对前途感到渺茫的感伤和哀怨。诗歌以浓烈的色彩、丰富的想象、精炼的语言、典型的东方风格形成了自己的独特个性,这首与诗集同名的诗篇就是诗集红烛的序诗。三、初读诗歌,整体感知1.听范读录音2.自读感悟注意: 读准字音 读准节奏 读出情感 3.梳理脉络 第1节:赞叹红烛 第2节 讴歌红烛自我牺牲精神 “灰”第3节 第4节:殷殷寄语,自勉自励 第

4、5节 “泪”第6节 思考烛泪,劝慰红烛 第7节 第8节 揭示红烛精神本质 第9节 蜡炬成灰泪始干 全诗将唐代诗人李商隐的一句诗“蜡炬成灰泪始干”作为引子,诗的主体部分扣住“灰”与“泪”分两层来展开抒情。 开头一节着眼于红烛的颜色,将红烛精神集中在一个“红”字上面,凸现了红烛的总体形象,由红烛形象即刻联想到诗人自身,“物”与“我”就完全交融起来。最后一节归结到“莫问收获,但问耕耘”这样一个哲理,也就是将红烛精神归结到一种彻底奉献的人生哲学,表明了自己的人生宗旨。 四、精读诗歌,深入探究1.诗歌以问答的形式展开抒情,一共有几处问?问什么?第一问:红烛为什么这样红?第二问:红烛为什么要自焚?第三问:

5、红烛为什么要流泪?全诗以诗人对“红烛”的心迹交流为线索用问答的形式展开诗意,抒发诗情,显示了诗人对人生真谛、对诗歌创作宗旨的求索过程和结果。2.本诗的情绪节奏七次变化,四扬三抑,线索清晰,形成了全诗特有的情绪型节奏。赞叹红烛的“红” 扬困惑于红烛的自焚 抑 振奋于红烛的创造能量 扬追问红烛的伤心流泪 抑 欣喜于红烛的伟绩 扬掂量“灰心”与“创造” 抑 揭示红烛精神本质 扬 本诗的情绪节奏四扬三抑3.诗人用李商隐的诗句“蜡炬成灰泪始干”作引子有什么作用?(1)结构方面:是安排内在情感结构的需要,诗的主体部分扣住“灰”与“泪”分两层来展开抒情,具有提纲挈领的作用。(2)内容方面:是诗歌的主题所在,

6、闻一多赋予了新的思想情感,即托红烛言牺牲自我的高尚品格,表达的是对理想信念无比忠贞的坚守和歌颂。让诗人的情感有了统摄,全诗正是以此为中心,同时也有情感即将展开的提示,起了铺垫、烘托、暗示的作用。4.本诗第1节对全诗有什么作用? 本诗第1节是全诗抒情的中心和总纲。一开头,诗人就怀着敬慕的心情赞叹荧荧的红烛。 “红”是赤诚的象征。红烛,在诗人眼里是理想的人格的化身。在这样的红烛面前,他提出了自我要求:“诗人啊/吐出你的心来比比,/可是一般颜色?”诗人的心应该也这样的红,否则就不配做诗人。在这首诗中,可以说红烛就是诗人,诗人就是红烛,“人与物化,意与境融”。 一个“吐”字,逼真地描状了诗人那种火热的

7、爱国情感不吐不快的神态。5.本诗第2、3节,先说红烛“一误再误”,后又写“不误不误”是否矛盾? 不矛盾。 这两节诗,诗人用设问手法,自问自答,生动的表现了一个思考觉悟的过程。 “不误,不误”采用反复的手法,否定语气更加强烈。前后两种截然相反的回答,表明了诗人的醒悟,包含着诗人对先前自作聪明的惭愧,也有力地表现了“红烛”精神的可贵,表现了诗人对“红烛”精神的敬仰。6.怎样理解第4节中的“烧破世人的梦,烧沸世人的血也救出他们的灵魂,也捣破他们的监狱!“几句诗? 诗人借着红烛的形象激励自己,表达自己的信念和心愿。当时,民众深受封建主义帝国主义思想文化的毒害,如沉睡梦中尚未觉醒,血性犹存然而麻木不仁,

8、有如身陷囵圄受着禁锢。诗人认为:自己的职责,就在于从梦中唤醒世人、救治世人的灵魂,使民众觉悟,使民众奋起,使民众热血沸腾,使民众走向光明,从封建主义帝国主义所设置的精神监狱中解放出来。7.赏析本诗第6节中”是残风来侵你的光芒,你烧得不稳时,才着急得流泪!“几句诗。 用呼告手法,亲切生动。用“侵”字性质明确,红烛创造光明,残风却容不得这片光明,残风是一种邪恶的势力,它的行径完全是邪恶的行径。“侵”字的适用范围大,因而给人以丰富的想象,风有大有小,而烛火在或大或小的风中也程度不同的摇曳晃动。用“着急”更能表现出红烛一心为人世间创造光明,唯恐不能为人世间创造光明,以无私奉献为天职的灵魂。8.怎样理解

9、本诗第7节? 是诗人对烛泪的思考、对红烛的劝慰 。托物言志,以烛泪比喻自己带泪的诗行,这些诗行中有诗人爱国之情,忧国之心,它能慰藉人间,使痛苦而麻木的世人感到欣慰,唤起他们的爱国之情,使祖国走向光明。9.怎样理解“灰心流泪你的果,创造光明你的因”? “灰心流泪你的果,创造光明你的因。”这样的因果关系是多么不公平、不合理,为着“创造光明”,结果只落得“灰心流泪”,但这是社会使然。在这样的社会中生活,只有做不屈的奉献。 这种表面矛盾的描写,表现了五四运动落潮后先进青年的典型心态。他们坚持斗争,不满现实,可又感到压抑与苦闷。 10.怎样理解结尾的“莫问收获,但问耕耘”? 诗人劝勉红烛,也是劝勉自己:

10、“红烛啊!莫问收获,但问耕耘。”收束得精警有力,表达了作者为真理而献身的生活态度,诗情得到了凝聚与升华。人们通常说“一分耕耘,一分收获”,这本是理所应当的。但是,在不合理的社会中,耕耘者需要更高的思想品格,只要创造光明,个人的得失荣辱一切在所不计。这正是闻一多人格美的集中体现。他热爱祖国、热爱人民,毫不顾惜个人的得失荣辱,是极其伟大崇高的献身精神。五、主题 诗人通过红烛这一意象,表现了自己的赤诚之心和奉献精神,通过隐喻的笔法描写自己在现实生活中内心所涌现的矛盾、痛苦和挣扎,表达了无私奉献、唤醒民众的热情,抒发了火热的爱国情感,表现诗人献身祖国、敢于自我牺牲的爱国精神。 六、艺术特色1.运用象征

11、手法,托物言志。 “红烛”是赤诚的象征,也是诗人爱国精神的象征。 诗人通过红烛这一意象,表现了自己的赤诚之心和奉献精神。2. 诗歌在表现手法上重幻想和主观情绪的渲染,大量使用了抒情的感叹词,以优美的语言强烈地表达了心中的情感。 3.采用拟人、呼告、反复、比喻等手法,语言生动形象,意蕴深厚。 赋予红烛以人的思想感情,成为诗人抒情的依托。 每一节开头都是一声“红烛啊”是反复呼告的修辞方法,局部复沓吟咏,形成诗节的排比,便于倾诉自己的所见所思所感。 诗人将自己比作红烛,更要用那微弱的光和热来照亮险恶的前途,去烧破世人的迷梦,捣破禁锢着人们灵魂的监狱,为人间培养出“慰藉的花儿”和“快乐的种子”。 七、总结升华 在这首诗中,闻一多先生抓住蜡烛的“燃烧”“流泪”的特点,将“蜡炬成灰泪始干”的奉献式的悲壮反复呈现,于是,他也成了时代的“红烛”。红烛之泪,是先生流自心底之忧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