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 课件(共41张PPT)_第1页
《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 课件(共41张PPT)_第2页
《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 课件(共41张PPT)_第3页
《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 课件(共41张PPT)_第4页
《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 课件(共41张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罗森塔尔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解题 文章题目为“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没有什么新闻”在这里是什么意思?你是怎么理解的? 1、“没有什么新闻”,其实是说这里发生的臭名昭著的纳粹法西斯行径,世人早已知道,没有什么好说的。 2、“没有什么新闻”是讲这里除了世人皆知的法西斯恶行之外,没有什么值得张扬的事。 3、虽然这里没有什么新闻.但是我还是要写,要继续揭露纳粹法西斯的罪行,让世人铭记。 奥斯维辛在哪里?布热金卡在哪里? 奥斯维辛是波兰南方的一个城市,距华沙120英里,地处被称为摩拉维安门的山口的东头,周围是一片沼泽地。布热金卡在奥斯维辛城外几英里的地方。(这是新闻的背景材料) 在奥斯维辛城附近,建

2、有纳粹德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最大的集中营,奥斯维辛集中营被称为二战期间纳粹德国最大的“杀人工厂”。它建于1940年4月,存在的3年半时间内,曾囚禁过24个国家的民众和战俘,共有约400万人在此被杀害。1945年,德军为消灭罪证,炸毁了它,现在人们参观的是经修复后建成的博物馆。 今天,就让我们随着美国记者罗森塔尔,进入这座恐怖的人间地狱奥斯维辛集中营营区奥斯维辛集中营正门大批的犹太人被送进集中营 请找出本文中的导语、主体、结语,并以此为依据划分本文的结构层次。导语(1-3段)主体(4-1段)结语(第16段) “从某种意义上说,在布热金卡,最可怕的事情是这里居然阳光明媚温暖,一行行白杨树婆娑起舞

3、,在大门附近的草地上,还有儿童在追逐游戏。” 读了这一自然段你有什么感觉? 沉重、可怕。反语。布热金卡曾经是一个暗无天日的人间地狱,这里“本来不该有阳光照耀,不该有光亮,不该有碧绿的草地,不该有孩子们的嬉笑”。这里应该“永远没有阳光、百花永远凋谢”。然而一踏进集中营,作者却看到两种不相配的东西叠合在一起,这叫做反衬,“以乐景衬哀情”,一倍增其哀情,给我们一种沉重的感觉。作者无一句正面控诉,却强烈表达出自己的愤懑,字字句句敲打着读者的心,让读者感到一种莫名的压抑。 景色固然美好,却与这里的历史不相配。这个曾经暗无天日的人间地狱,应该是灰暗、沉闷的色调。然而一踏进集中营,作者却吃惊地发现,这个该被

4、历史永远诅咒的地方,竟有这样和平美好的景色,他一时无法接受,所以感到不可思议、出乎意料。“居然”今天的奥斯维辛集中营博物馆65年前的奥斯维辛集中营文章结尾处也有这么一种景物描写: “这里阳光明媚,绿树成阴,在集中营大门附近,孩子们在追逐游戏。”这一段与第一自然段是不是重复了,可不可以删去,为什么? 从结构上看,文章最后一段再次照应首段,使整篇文章浑然一体。 从内容上看,最后一段是在前面记叙的基础之上再次描写的,这就深化了沉重、悲哀的感情;文章首尾相合,使得整篇文章整个儿笼罩在一种特别沉重、压抑的氛围里; 以景结情,令人无限遐想,无限沉思,无限悲痛。如何理解“在德国人撤退时炸毁的布热金卡毒气室和

5、焚尸炉废墟上,雏菊花在怒放”这句话? 这是细节描写,也运用了对比手法:一边是戕害生命的毒气室和焚尸炉,一边是生机勃勃的生命,两种反差极大的事物摆在一起,这样的景象的确让人难忘。充满了讽刺与控诉。 “他们表情木然。但是,在一排照片的中间,有一张特别引人注目,发人深思。这是一个二十来岁的姑娘,长得丰满,可爱,皮肤细白,金发碧眼。她在温和地微笑着,似乎为着一个美好而隐秘的梦想而微笑。”读到这里你是不是也有一种甜甜的、温馨的感觉? 不是,沉重! 这也是一处细节描写:充满青春与梦想的照片,美好的生命化为灰烬,这是对法西斯的控诉。即使面临死亡的威胁,也依然带着最美的微笑;即使是奥斯维辛,也不能摧残人世间的

6、真善美。那些残忍的刽子手,可以灭绝人性,摧残人的尊严,但抹不去姑娘脸上丝丝的笑容。罗森塔尔带我们都参观了奥斯维辛的哪些地方? 毒气室焚尸炉女牢房试验室纪念墙绞刑室毒气室一个怀抱婴儿的妇女,在不明真相的情况下领着另外三个孩子步履艰难地走向“白桦林”毒气室。一批犹太人在毒气室里等待死亡焚尸炉焚烧尸体遇难者的鞋子遇难者的遗物“一看到玻璃窗内成堆的头发和婴儿的鞋子, 停下脚步,浑身发抖。” 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 “ 这些三层的长条盒子, 在这样大一块地方,每夜要塞进去五到十人睡觉 ” “ 人们对他说,这是小的,还有一个更大的。” 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犹太人在被送进杀人中心之前,正在最后一站的等待194

7、5年5月,美军进入了战败的德国,所见到的不禁令人触目惊心大批的犹太人尸体。这个囚犯还保持着被烧死时的姿势。部分死难者的照片“这是数以千计的照片,是囚徒们的照片。他们都死了这些面对照相机镜头的男人和妇女,都知道死亡在等待着他们” 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集中营的囚犯 绞刑架奥斯维辛集中营的残酷遗迹众多的参观者(游客)参观者的感受、反应记者(罗森塔尔)参观产生观察独特的视角 作者并未直接描写集中营那些残酷的遗迹,而是将眼光转移到了其他参观者身上,参观游览的主体实际上是其他游客,记者正是通过观察他们的感受和反应来感染读者的。参观者参观时的感受和反应如何? 开始时“默默地迈着步子”、想象成了现实“布履不由

8、得慢了下来”看见毒气室时“特别恐怖,使他终生难忘”看到成堆的头发和婴儿的鞋子、死囚牢房时“不由自主地停下脚步,浑身发抖”看到狭小的女牢房时“惊惧万分,张大了嘴巴,他想叫,但是叫不出来”看见试验室时庆幸“没有打开门进去”,否则会“羞红了脸的”参观纪念长廊时沉思参观执行绞刑的地下室时“感到自己也在被窒息”参观结束时“参观者用恳求的目光彼此看了一眼,然后对解说员说:够了。”参 观 者 的 感 受 和 反 应读到这,大家有什么感受?(用原文中的词语)恐怖、发抖、惊惧、窒息压抑、沉重文章的中心: 本文在作者看似平静的叙述中抒发了对德国纳粹残酷暴行的沉重控诉,表达了作者对自由、和平与祥和的向往。同时,也是

9、为了提醒人们不要忘记历史的教训。1、一般新闻所写的是新近发生或发现的有新闻价值和社会意义的事实,而罗森塔尔把自己和其他参观者在奥斯维辛访问时的感受当做文章的主要内容来写。2、新闻报道贵在客观叙述,这篇文章从头到尾贯穿了作者的思想感情,给人以沉重、压抑感。3、时效性不强。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这篇新闻与我们常见的新闻有什么不同? 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这篇新闻是美国记者罗森塔尔二战后访问奥斯维辛集中营博物馆之后采写的。发表之后,各大报纸争相转载,并获得了美国普利策新闻奖,成了新闻史上的佳作。颁奖词: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突破新闻“零度写作”原则,着眼细节,以冷峻的视角,深沉地描述了今天的奥斯维辛集中营纪念馆。在恐怖与快乐、战争与和平、历史与现实的反差中,它召唤起人们关于灾难的记忆、关于生命的思考、关于人性的自省。它的发表充分地表现了一个新闻记者的使命感,更以迫人的力量震撼生者的心,成为新闻史不朽的名篇。 1937年12月13日,南京城沦陷, 30万以上中国人被残杀。其手段之残忍,行为之野蛮,令人发指。时间长达6个星期, 这段血腥的历史是现代文明史上最黑暗的一页,这场浩劫是中国人永远的伤痛,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