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解剖学颌位与下颌运动_第1页
口腔解剖学颌位与下颌运动_第2页
口腔解剖学颌位与下颌运动_第3页
口腔解剖学颌位与下颌运动_第4页
口腔解剖学颌位与下颌运动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颌位与下颌运动口腔解剖学:第1页颌位:上下颌骨位置关系,不论有没有牙接触颞下颌关节 颌位(mandibular position)下颌骨位置第2页颌位与牙合 关系:每一个牙合 型都有对应颌位?每一个颌位都有对应牙合 型?颌位 牙合颌位第3页功效整体:牙合咀嚼肌TMJ神经系统等颌位咀嚼系统(masticatory system)口颌系统(stomatognathic system)第4页下颌骨三种基本位置: 牙尖交织位 后退接触位 姿势位颌位重复性髁状突位置牙合 型 临床意义 考查第5页第一节 牙尖交织位牙尖交织位(intercuspal position, ICP):牙尖窝交织最大面积接触时下

2、颌位置。第6页复习:牙尖交织 牙合 (intercuspal occlusion, ICO): 上下牙尖窝交织、最大面积接触,咬合接触最亲密和最广泛牙合 。属牙与牙接触关系。ICP第7页复习:牙尖交织牙合 与正中 (centric occlusion,CO)问题:ICO时下颌骨位置?答:ICO绝大多数下颌骨位置都处于正中!故ICO可称为CO在正中?不在正中?ICP第8页ICP依ICO而存在,又名牙位(tooth position)或最大牙尖交织位(maximal intercuspation, MI)。1. 牙尖交织位其它概念ICP第9页髁状突冠状面观大多数人ICP都处于正中!ICP又名正中牙

3、合 位(centric occlusal position, COP)ICP第10页ICP牙列中线、ICP正常辨证关系牙列正中、肌功效正常-ICP正常髁状突冠状面观第11页牙列中线、或ICO不在正中-ICP正常(红)或异常(蓝)观察牙列中线、下颌运动、下颌骨位置关系。第12页2. 牙尖交织位改变 ICP在人一生中是相对稳定, 但也是逐步改变ICP第13页乳牙初萌下颌开始探索其生理位置。乳牙萌出前:有牙合 型?有颌位?答:有颌位,但不是ICPICP第14页替牙牙合 期发生改变恒牙牙合 经生理性磨耗又起改变,ICP随之改变这些改变是在较长时间内迟缓进行着。ICP第15页3. ICP决定了下颌运动型

4、ICP依ICO而存在,一生改变但相对稳定ICP第16页ICP经过牙接触,由牙周、颞下颌关节及咀嚼肌等本体感觉,为神经肌肉所记忆,重复重复而加强,逐步形成个体特定下颌运动型(开闭口),也叫记忆型。第17页ICO咬合接触与升颌肌收缩强度相关4. 牙尖交织位与咀嚼肌ICP与升颌肌收缩强度也相关ICP 升颌肌收缩,下颌上升,至ICO 。 下颌肌力闭合道(下颌运动型)终点,即是 ICO,下颌位置即是ICP。所以:第18页重复性:牙合 型:髁状突位置:临床意义: ICP依赖于ICO,依赖于牙接触ICPICO,最大牙尖窝交织大多数人居中,正中牙合 位ICP决定了下颌运动型,下颌肌力闭合道终点是ICO(ICP

5、)小结第19页牙尖交织位牙尖交织位概念牙尖交织位改变ICP与下颌运动型关系牙尖交织位与咀嚼肌ICP小结第20页第二节 后退接触位定义:从牙尖交织位开始,下颌还可再向后下移动少许(约1 mm左右),后牙牙尖斜面保持部分接触而前牙不接触,同时髁突也受颞下颌韧带水平纤维限制,不能再向后退,此时,下颌能够作单纯铰链开口运动,含有可重复性。第21页RCP(一)后退接触位特点1. 双侧部分后牙牙尖保持接触而前牙不接触。2. 髁突前斜面-关节盘中间带与关节结节后斜面保持紧密接触。第22页3. 颞肌后束和二腹肌前腹、下颌舌骨肌、颏舌骨肌等舌骨上肌群收缩完成从牙尖交织位向后退接触位运动。4. 长正中概念 一位与

6、二位。5. 可重复性很好。RCP第23页一位与二位 2. 牙尖交织关系(不能后退) 1. 后退接触关系(从ICP能后退)RCPRCP=ICP第24页RCP(二)后退接触位意义1. 后退接触位为下颌在牙尖交织位时承受咬协力提供了缓冲余地。2. 是口颌系统疾病诊疗和进行咬合重建统计位。3. 有学者强调ICP-RCP咬合干扰对于颞下颌关节紊乱病和磨牙症含有主要病因学意义。第25页RCP关于后退接触位时髁突位置,学术界存在较大争议。后上?前上?第26页 后退接触位定义 后退接触位特点 后退接触位生理意义后退接触位RCP小结第27页姿势位(mandibular postural position, MP

7、P)第三节 下颌姿势位当人直立或坐正,两眼平视前方,口腔无功效活动,升颌肌群保持轻微电位活动,以反抗下颌骨所承受重力;上下颌牙之间有一前大后小楔形间隙即息止牙合 间隙(freeway space),大约24mm。第28页(一)特点1. 在牙尖交织位后下方约24mm处,无咬合接触;2. 受体位影响,头前倾或后仰影响息止牙合 间隙大小;3. 在人一生中可随咬合等原因改变而发生对应改变,但在一段时间内,该位相对稳定,含有一定可重复性。MPP第29页MPP(二)垂直距离与息止牙合 间隙在姿势位时,正常情况下,牙自然分开,保持前大后小楔状隙,约 24mm,此间隙成为息止牙合 间隙。第30页垂直距离(ve

8、rtical dimension)也称为下颌姿势位时面下三分之一高度,临床上以鼻底到软组织颏下点之间距离表示。MPP第31页MPP(三)姿势位意义1)姿势位维持息止 牙合 间隙是口腔主要生理现象,对维持TMJ、肌肉、牙周等组织健康是有益。2) In this position the teeth can be quickly and effectively brought together for immediate function.第32页 下颌姿势位定义 垂直距离与息止牙合 间隙 下颌姿势位生理意义下颌姿势位MPP小结第33页(一)ICP与RCP(二)ICP与MPP第四节 三个基本颌位位

9、置关系CRICPRCPMPP下颌肌力闭合道第34页 1)一致性:RCP=ICP(10%)称为“一位”(一)ICP与RCP关系第35页2)协调性:可称为“二位” (90%) 3)不协调性:RCP到ICP有牙合 障碍,偏滑长正中(long centric):RCP直向前滑动1mm到ICP,此距离为长正中第36页(二)MPP与ICP关系第37页一致性(一位)协调性(二位)不协调性:牙合障碍RCPICPMPP三个基本颌位位置关系ICP-RCP-MPP小结第38页第五节 前伸牙合 颌位与侧牙合 颌位(一)前伸牙合 颌位1. 前伸牙合 颌位指下颌相对于上颌位于ICP前方下颌位置。2. 对刃颌位指下颌向前运

10、动到上、下颌前牙切缘相对时下颌位置,它是前牙咬切食物时下颌一个功效性位置。3. 最大前伸颌位指下颌前伸至最大前伸位并保持咬合接触时颌位,此时只有后牙接触,前牙不接触。第39页(二)侧牙合 颌位1.下颌在保持一侧上、下颌牙接触同时向该侧移动,运动过程中全部下颌位置都称为侧牙合 颌位,其中下颌移向侧为工作侧,对侧为非工作侧。2. 侧方运动中,尖对尖位是后牙发挥咀嚼功效起始咬合接触位。3. 从尖对尖位下颌还能够继续向外侧移动至最大侧向运动位置,称为最大侧向颌位。第40页最大前伸牙合 颌位前伸牙合 颌位对刃颌位前伸牙合 颌位侧牙合 颌位侧牙合 颌位最大侧向颌位前伸-侧向牙合 位小结第41页下颌运动第六

11、节下颌运动是在中枢神经系统调整下,经过对应肌收缩活动而完成。下颌运动是否正常是评价口颌系统功效主要内容之一。第42页一、下颌运动形式、范围及意义(一)下颌运动形式开闭口运动2.侧向咬合运动3.前伸与后退咬合运动第43页1.开闭口运动(1)RCP起始开口运动2025mm转动、滑动转动第44页1.开闭口运动(2)ICP或MPP起始开口运动从ICP或MPP张口至最大开口位,髁突运动一开始就是滑动兼转动,运动至关节结节前下方,若继续开口,则为单纯转动。转动、滑动第45页(3)开口运动力:舌骨上肌群,翼外肌下头。(4)闭口运动:开口运动逆过程。(5)闭口运动力:颞肌、咬肌及翼内肌收缩; 翼外肌上头。第4

12、6页(6)开闭口运动正常标志 双侧髁突运动均匀一致; 关节内无响声,无弹跳现象; 颌面部无痛; 下颌颏部运动不偏斜,无前伸动作; 开口度为40mm以上。第47页2. 侧向咬合运动(1)侧向咬合运动(2)Bennett运动和Bennett角(G) Bennett运动是指下颌整体侧方位移。因为下颌侧向咬合运动为一个非对称运动,两侧髁突运动方式及运动方向并不一致,工作侧髁突以转动为主,向外侧运动幅度约3mm范围,而非工作侧髁突向前内下滑行,其运动轨迹与矢状面形成夹角,称为Bennett角(G)。第48页非工作侧工作侧Bennett运动和Bennett角第49页 1)工作侧髁突运动动力主要来自该侧颞肌

13、后束收缩,同时该侧翼外肌上头收缩以稳定关节盘。 3 2)非工作侧髁突向前、内、下运动动力主要来自该侧下翼外肌下头和翼内肌收缩。 4 3)非工作侧髁突返回牙尖交织位运动动力主要来自非工作侧颞肌和咬肌收缩。(3)侧向咬合运动动力第50页(4)侧方运动正常标志:颏部运动范围约10mm;Bennett角约20;整个运动无障碍。第51页下颌从牙尖交织位沿上切牙舌面向前下运动,抵达上下切牙切缘相正确位置即切牙合 位,或其逆过程称为前伸咬合运动,为前牙咬切食物主要功效形式。前伸 后退 下颌从牙尖交织位顺后牙牙尖斜面引导,向后下方至后退接触位运动。普通运动范围为1mm左右。3.前伸与后退咬合运动(1)前伸与后

14、退咬合第52页 (2)切道斜度:在前伸咬合运动过程中,下颌切牙运行轨迹与眶耳平面所成角度称为切道斜度(incisal path inclination),正常约为45 60左右。 通常切道斜度与上切牙切端舌侧斜度是相一致。切道斜度与覆牙合 程度成正比,与覆盖程度呈反比.第53页(3)髁道斜度: 下颌在前伸咬合运动过程中,髁突在关节窝内运动轨迹与眶耳平面所成角度称为髁道斜度(condylar path inclination),因为髁突和关节盘在关节窝内运动较为复杂,影响髁道斜度原因较多,所以髁道斜度是多变,有一定生理可变范围。第54页髁突向前下滑动动力主要来自翼外肌下头收缩,咀嚼肌和翼内肌部分

15、纤维也参加下颌前伸咬合运动 下颌从前伸位返回时与前伸运动相反,主要由颞肌后束和二腹肌等降下颌肌收缩完成翼外肌上头收缩起稳定关节盘作用(4)前伸咬 合运动力 后退咬合运动力:颞肌后束和二腹肌等降下颌肌收缩完 成,翼外肌上头也收缩以稳定关节盘。第55页(5)前伸咬合运动正常标志:双侧髁突运动均匀一致;关节无杂音;颌面部无疼痛不适;运动对称无偏斜(6)后退咬合:前伸咬合逆运动第56页(二)下颌运动范围及意义下颌在各个方向上极限运动称为下颌边缘运动,通常下颌生理活动并不到达这一边缘运动边界,而是在边缘运动范围内。第57页 矢状面 水平面 冠状面(vertical plane) (transverse

16、plane) (coronal plane)日常生活中咀嚼、言语等功效性运动,均包含在边缘运动轨迹范围内。通常以下颌运动中切点运动轨迹进行描述。为便于了解,可将下颌运动分解为三维方向(矢状面、水平面和冠状面)上简单运动。第58页边缘性运动(border movement) 为下颌向各个方向所能做最大范围运动,代表了下颌、颞下颌关节及其韧带和咀嚼肌功效潜力。1. 边缘运动(envelope of motion)第59页ICP:牙尖交织位RCP:后退接触位E:最大开口位L:向左侧方咬合运动边缘位R:向右侧方咬合运动边缘位F:最大前伸位切点边缘性运动空间范围(瑞典式香蕉图)第60页ICP:牙尖交织位

17、PP:姿势位E:最大开口位L:向左侧方咬合运动边缘位R:向右侧方咬合运动边缘位E:最大开口位切点边缘性运动冠状面投影图第61页切点边缘运动轨迹矢状面观-Posselt图1:后界2: 前界3: 上界4: 功效运动第62页MR:咀嚼运动咬合范围E:向左侧方咬合运动边缘位F:最大前伸位D:向右侧方咬合运动边缘位IEC:对刃牙合 位切点边缘性运动水平面投影图CR:后退接触位CO:牙尖交织位第63页叩齿运动(tapping movement) 即习惯性小开闭运动,是一个无意识进行开闭口运动,与口颌系统下颌运动中神经肌肉记忆型重复强化相关。叩齿运动频率、稳定性以及速度大小反应了该系统各组成部分之间协调性。

18、2. 叩齿运动(tapping movement)第64页即使在同一个体,因为咀嚼食物性质和数量不一样以及咀嚼所处时相不一样,其轨迹形态都有差异。属于下颌功效运动(functional movement),冠状面上切点运动轨迹呈滴泪状,但存在个体差异。咀嚼运动3. 咀嚼运动(chewing movement)第65页 二、下颌运动制约原因左侧颞下颌关节右侧颞下颌关节神经 肌肉The controlling elements of mandibular movement第66页其中,第、两个制约原因即双侧颞下颌关节是解剖性原因,相对固定,普通情况下不会改变,对下颌运动范围和方式有主要制约作用;第

19、原因也属解剖性原因,可在一定范围内因自然改变与医源性改变而发生改变;第原因神经肌肉原因是一个因受牙周、关节囊及关节韧带等各种结构中感受器反馈调整作用而灵活多变原因。第67页 三、下颌运动神经控制 (一)上行传导路(二)下行传导路第68页大脑皮层丘脑 基底核团小脑和网状结构脑干 下颌运动神经控制中枢示意图第69页【一】上行传导路 感受器 三叉神经半月神经节、三叉神经感觉核、对侧丘脑 外侧核三级神经元 中央后凹下部 来自颞下颌关节、肌梭及牙周膜本体感受器深感觉传导通 路尚不十分清楚 【二】下行传导路 皮质脑干束 内囊膝部、中脑、脑桥 三叉神经运动核 三叉神经运动纤维 咀嚼肌第70页牙周膜中感受器咀

20、嚼肌中感受器颞下颌关节感受器牙髓中感受器与下颌运动相关感受器(The receptors related to mandibular movement) 第71页闭颌反射开颌反射下颌卸载反射水平颌反射牵张反射四、下颌运动相关神经反射活动 第72页 1.闭颌 反射是一个升颌肌一个牵张反射。闭颌反射可用来检验相关反射中枢功效状态。 2. 开颌 反射是一个受伤害后引发保护性反射,其意义在于调整下颌运动节律性。第73页 开颌反射神经反射通路示意图2. 开颌反射第74页 因为升颌肌活动突然降低和降颌肌活动升高产生是一个保护性反射。3.下颌卸 载反射开颌反射较牵拉反射包括更多地肌群,是多突触反射,在开颌反

21、射过程中,闭口肌群活动受到限制,而二腹肌和翼外肌活动等增强。4.水平颌反射第75页 5. 牵张反射(stretch reflex)牵张反射是连续迟缓牵拉肌腱时发生肌担心,也称为担心性牵张反射。下颌姿势位时下颌因重力作用有下垂趋势,造成升颌肌纤维受拉伸,其中肌梭由此而兴奋,发放冲动至脑干、中枢,引发部分和运动神经元同时兴奋。第76页小 结RCP开口运动 ICP或MPP起始开口运动 开闭口运动正常标志开闭口运动第77页侧向咬合运动侧向咬合运动 Bennett运动和Bennett角侧方运动正常标志 第78页前伸咬合运动 切道斜度(incisal path inclination) 髁道斜度(condylar path inclination) 前伸运动咬合正常标志后退咬合运动前伸与后退咬合运动第79页 边缘运动:下颌向各方向最大范围 2、下颌运动范围 叩齿运动:无意识进行开闭口运动 咀嚼运动:下颌功效运动 右侧颞下颌关节 左侧颞下颌关节 3、下颌运动制约原因 原因 神经肌肉原因第80页上行传导路 下行传导路4、下颌运动神经控制 5、下颌运动相关神经反射活动:闭颌反射、 开颌反射、下颌卸载反射、水平颌反射、 牵张反射等。 第81页 直接观察法 电子描记法机械描记法统计方法第七节 下颌运动统计方法第82页1 开口度与开口型开口度是指受试者大张口时,上下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