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时期马克思主义史学中国化进程述论_第1页
抗战时期马克思主义史学中国化进程述论_第2页
抗战时期马克思主义史学中国化进程述论_第3页
抗战时期马克思主义史学中国化进程述论_第4页
抗战时期马克思主义史学中国化进程述论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抗战时期马克思主义史学中国化进程述论抗战时期马克思主义史学中国化进程述论续接?辽宁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22年第2期第96页三、在吸收中华民族优秀文化遗产的根底上,实现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的外乡化毛泽东在党的六届六中全会上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特别提到马克思主义必须通过民族形式才能实现这个问题。20世纪初期的新文化运动固然在传播新知的道路上奉献厥伟,但对中国传统文化多持否认态度,这样就使本文由论文联盟搜集整理得新文化难以在民族的土壤中根深蒂固。抗战时期的文化运动改正了过去文化运动中抹煞民族特征的错误,人们学会了要重视民族文化的传统。15进步学者在实现马克思主义史学中国化的过程中,逐渐认识到吸

2、收中华民族优秀成果是创新马克思主义史学的必要,他们表述了如下观点:一从中华民族的现实出发,批判继承一切优秀的历史文化遗产。吕振羽对于创造民族新文化与继承文化遗产二者之间的关系有全面、系统的表述。1940年,他在重庆发表?创造民族新文化与文化遗产的继承问题?一文指出:我国封建文化的成果获得人类封建文化史上的卓绝地位,对世界人类作出了宏大的奉献。我们的文化战士要从全部民族文化史中进展科学深化地探究,去开掘其优良成果和进步因素。从而批判地继承民族文化优良传统这一问题,才有理论的内容。而且,民族新文化并非凭空创造,而是从旧文化的母胎中产生出来的,是中国民族文化开展过程中一种继起的历史形态与社会经济开展

3、过程相适应。所以说,我们要珍重民族文化遗产,批判地继承其优良传统,吸收其积极的、进步的、有生命力的因素。16范文澜阐述中国共产党人对待中国传统文化的态度说:中国共产党担负着创造新中国的伟大任务,同时也担负着中国文化优秀局部的继承和发扬。17中国共产党是理论马列主义的政党,它不会利用封建文化来欺骗青年,也不会无视历史事实而一笔抹煞。它要用马列主义的尺度,估量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批判地采取优秀局部来丰富中国无产阶级的新文化。18嵇文甫强调,外来学术文化与本民族优秀学术文化传统之间的交融,与中国的社会实际情形相结合,才能开展出既具有民族独特性又具有世界先进性的那样一种学术文化的现实追求。其核心关注,

4、毋宁说乃是对于外来先进学术文化的一种民族性消化。19侯外庐对如何批判继承传统学术的详细内容提出建议:中国古典学术史,一方面屈从于封建的政治支配,放弃真理知识的追求,而为藏之名山的载道工具所束缚,他方面那么分开理论性,对于学术传统不但没有放弃继承,而且在知识形式上做过极大的努力。因此,中国学术史的特点,一方面保持历史学的探究,实在是中国学术最好传统承继的优良精神20。二在吸纳外乡史学的学术成就的根底上,创新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马克思主义学者充分尊重其他学者的学术成就。1940年吕振羽指出,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以科学态度去整理国故的方向是对的。在这个方向下,不可否认,自由主义者也进展过假设干有益的工

5、作。21即使在20世纪西方史学传入中国后,传统史学仍然是珍贵的遗产,是对中华民族史学风采的长卷式的展示。马克思主义史家努力吸收传统史学的成果。22马克思主义史学与传统史学不同,与近代实证主义史学也不同。但它们之间有继承性。例如,范文澜虽然有深沉的古学功底,但当他自觉运用马克思主义从事历史研究后,自觉地扬弃了旧学问家繁琐考据的流弊,而在原来治学经历的根底上形成了自己的严肃、严谨的学风。这种学风,既包括对历史资料的广泛网罗和严格鉴别,也包括对历史事实的严密分析与综合。23范文澜的代表作?中国通史简编?、?中国近代史?都表达了这种新学风。侯外庐在?中国古代社会史论?的自序中指出,他研究中国古代社会的

6、一个原那么,就是谨守考证辨伪的治学方法,勤恳虚心地汲取前人考据学方面的成果,再进一步或改良或订正他们的说法。24当时,郭沫假设的?十批判书?、杜国庠的?先秦诸子的假设干研究?等对先秦诸子学术的重新认识和整理,吕振羽的?中国政治思想史?和侯外庐的?中国古代思想学说史?等,都主张从历史文化传统中继承有助于抗战的思想武器。他们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理性继承,最终找到了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史学的契合之处,从而不断推进中国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史学相结合,实现着马克思主义史学的中国化。四、采用中国民众喜闻乐见的民族形式和通俗化语言,到达马克思主义史学群众化马克思主义史学的中国化与马克思主义史学的群众化是亲密相连

7、的,1940年张闻天就指出,真正能为民族、民主、科学而斗争的新文化,必须是群众的新文化;由于旧社会造成群众的低下的文化程度,所以新文化的群众化必须走通俗化的道路。通俗化不是曲解新文化,使新文化庸俗化,而是用比拟粗浅的表现形式为群众所理解。25抗战时期的知识分子在推进马克思主义史学中国化的过程中,采用民族形式和通俗化语言,以老百姓喜闻乐见的形式发挥史学的现实功能。一将马克思主义史学理论和历史理论的根本原理通俗化,使之方便运用于中国历史的研究和历史知识的普及。1938年7月胡绳在?辩证法唯物论入门?的前记中指出:因为要使这本书做到简明易读,我竭力防止牵涉到欧洲哲学开展史上的问题;目的是编写一本真正

8、通俗的,可以给工人、农民阅读的辩证唯物论读本。26艾思奇与吴黎平?唯物史观?1939年一书,结合中国社会实际对历史唯物主义理论进展了全面系统的阐述,作为当时历史唯物主义理论的一项重要成果,?唯物史观?曾被指定为延安整风学习中的干部必读书目,在对广阔党员、干部进展马克思主义哲学教育中发挥了重要作用。27在?辩证法唯物论怎样应用于社会历史研究?1941年一文中,艾思奇从坚持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的统一的视角,强调必需要用唯物论的观点来理解社会历史现象,用辩证法的方法研究社会历史开展规律。侯外庐与罗克汀合著的?新哲学教程?1946,力图以科普的形式说明辩证唯物主义的主要命题。这些论著,对坚持将唯

9、物史观根本原理与中国社会理论相结合,运用唯物史观的立尝观点和方法指导中国革命理论做出了重要奉献。抗日战争时期,戏剧这一群众传媒方式,也成为马克思主义史学理念传播的重要途径。这种方式迎合了一般民众的爱好,融历史和戏剧为一体,形式生动活泼,还能有效地避开国民党政府的文化限制政策。当时,偏僻地方的人民大多数喜欢看历史剧。戏剧的演出自然不能没有观众,为了迎合观众,就不能不写历史剧。29抗战初期,延安首先上演革命历史话剧?广州暴动?、?血祭上海?、?血祭九一八?、?九一八以来?。身在国统区的郭沫假设在历史剧创作方面作出了突出奉献。1941-1943年,他先后编写了?棠棣之花?、?屈原?、?虎符?、?高渐

10、离?、?孔雀胆?、?南冠草?等多幕大型历史剧。1940年以后,国统区的优秀作品也传到延安,如阳翰笙的?李秀成之死?、陈白尘的?太平天国?和郭沫假设的?虎符?等,此外还有延安任桂林的?卢俊义?、卜三的?江油关?、李纶的?秦桧?、孙震的?瓦岗山?、魏静生的?河伯娶妇?、秦腔剧?人心归闯?、?洪承畴?、?民族魂?等。这些历史剧以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宣传了历史上抗击异族侵略的民族英雄,以艺术的形式更有效地给人们以历史教育,不仅使群众学到了根本的历史知识,更激发了他们的革命热情,表现出这一时期的马克思主义史学带有强烈的理论性、革命性的突出特征。五、结语抗战时期,马克思主义史学得到了长足开展,研究队伍不断

11、壮大、研究领域不断扩大和深化,加快了马克思主义史学中国化的进程。这其中,毛泽东起到了重要作用。叶镬生曾说:关于历史科学方法中国化方面毛泽东同志的每句指示被引作研究的根据。30德国学者罗梅君也说:延安史家的著作往往紧跟毛泽东的历史理论和有关历史的问题的论断,而毛泽东恰恰是在延安时期确立了他在中共中央的指导地位。31毛泽东的这些史学研究思想,为当时的史学工作者指明了史学研究根本原那么,众多史家在毛泽东史学思想的影响下,始终高扬为现实效劳的旗帜,总结历史经历以昭示现实和将来,讨论中国社会合规律性的开展脉络,撰写了一批表达马克思主义原那么和时代精神的史著,为推动马克思主义史学中国化作出了历史性奉献。同

12、时,马克思主义史学中国化又是一个长期的渐进过程。巴勒克拉夫认为,从全球范围来看,历史唯物主义在上个世纪二、三十年代以来的影响之所以日益增长,原因就在于人们相信它提供了合理地排列人类历史复杂事件的真正使人满意的唯一基矗32马克思主义史家们以唯物史观的根本原理和辩证唯物主义的方法论原那么为学术指南,对中国历史和近代社会性质作全新的解释,把历史看成客观的有规律的对象加以研究,并初步建立了中国通史、中国古代史、中国思想史、中国近现代史以及中国社会史等为主干的马克思主义史学体系。因此,植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马克思主义史学既吸收外来优秀文化,又扎根于民族文化的肥沃土壤,唯物史观与中国史学相结合的成功理论,绝不只是在概念、范畴等技术性的层面上对中国传统史学进展了改革,而且还在整体上引导了中国现代历史观念与意识的构造性变革,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过程中迈出的坚实的一个脚樱与此同时也不可否认的是,在抗战时期马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