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文心雕龙?文学创作心理学讨论【内容提要】?文心雕龙序志?中认为“夫文心者,言为文之用心也,这里的“文心即指?文心雕龙?的书名,而“为文之用心那么十清楚确地说明了这部旷世之作是从作家的文学创作心理角度讨论文学创作的根本规律、原那么和方法的。?文心雕龙?中对文学创作心理的阐述很多,但主要集中在这样五个方面:一、对“神的阐述,把“神作为文学创作心理的核心;二、对“情、“志的阐述,把“情志作为主体创作心理的“关键;三、用“神与物游来详细描绘文学创作心理过程;四、以“虚静观来详细阐述主体创造心境;五、主张“各师成心,详细阐示了主体个性心理在文学创作中的地位与作用。【关键词】文心雕龙/文学创作/心理/讨
2、论?文心雕龙?作为中国乃至世界著名的古代文学理论专著,其包罗范围之广,研究问题之深是前所未有的,文学创作心理学亦是其中的一个重要组成局部。?文心雕龙序志?中说,“夫文心者,言为文之用心也,这里的“文心即指?文心雕龙?的书名,而“为文之用心那么十清楚确地说明了这部旷世之作是从作家的文学创作心理角度讨论文学创作的根本规律、原那么和方法的。不仅如此,刘勰还以“涓子?琴心?、王孙?巧心?为例,得出了“心哉美矣的结论,进一步说明了“为文之用心的写作宗旨。从这里,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出,刘勰以文学创作主体为对象,注重从主体心理角度讨论文学创作的根本规律,是相当自觉的,毫不夸大地说,?文心雕龙?乃是中国古代讨论
3、文学创作心理学的典范之作。一、“神文学创作心理的核心“神是中国古代文学理论当中的一个非常重要而又非常含混的概念。从社会学的角度看,在中国古代,“神一方面被作为祖宗、根源来对待,如中国神话传说中的黄帝、伏羲、女娲、夸父、共工等,他们是神话中的人物,但人们并不把他们看作神,而看作是人的祖先;另一方面,又具有神灵、神魂、神秘的含义,如?易系辞上?云:“阴阳不测之谓神,?左传昭公元年?:“山川之神,那么水旱疬疫之灾,于是乎之;日月星辰之神,那么雪霜风雨之不时,于是乎之。1(P1197)从哲学上看,中国古代哲学一方面吸收了“神为祖宗、根源的含义,把“神看作是与“形相对应的一个哲学范畴;另一方面,也汲劝神
4、的神灵、神魂、神秘的含义,形成了有神论和无神论两大哲学派别,及围绕“神灭与“神不灭的长期论争。中国古代文学理论中的“神,也在这两方面形成了自己的解释:一方面,“神被看作是与形相对的人的内在精神气质,顾恺之提出的“以形传神理论,正是这种解释;另一方面“神在文学创作中成了不可言说的神秘之物。?文心雕龙?中的“神实际上也有两种解释,一种是神灵、神魂,具有神秘色彩,如?原道篇?云:“假设乃河图孕乎八卦,洛书韫乎九畴,玉版金镂之实,丹文绿牒之华,谁其尸之,亦神理而已,“原道心以敷章,研神理而设教。这里的“神理与刘勰的?梁建安王造剡山石城石像碑?中“道源虚寂,冥机通其感;神理幽深,玄德思其契中的“神理相类
5、,具有很明显的神秘色彩,刘勰是将其作为神灵来对待的,这种解释在?文心雕龙?中所占的比例不大;另一种那么是与形相对的神,是指人的精神气质,这种解释在?文心雕龙?占主导地位。如?征圣篇?云:“鉴周日月,妙极几神;?论说篇?云:“宋岱、郭象锐思于几神之区;?神思篇?云:“古人云:形在江海之上,心存魏阙之下。神思之谓也,“文之思也,其神远矣,“神用象通,情变所孕;?养气篇?云:“精气内销,有似尾闾之波,神志外伤,同乎牛山之木。这里的“神,我们可以把它理解为心理活动,但又不完全是心理活动,实际上,刘勰是把“神看作代表人的心理活动的一个自在之物,是文学家在进展文学创作时的心理表现,它标志着文学创作活动的进
6、展,所以刘勰说:“神居胸臆,而志气统其关键,关键将塞,那么神有遁心。?神思?“神能居于胸臆之中,且会有“遁心,自然不仅仅是一种心理活动,而是凝结了人的心理活动内涵的东西,它似乎超越了心理活动,心理活动将为它效劳。关于这一点,刘勰在?养气篇?中说得更清楚,“心虑言辞,神之用也,思想和语言都是“神所使用的工具,由此我们更能看清刘勰赋予“神的重要地位。即便是被认为属于神秘的、先验的“神理,也并不是绝对的,如?正纬篇?的“今纬多于经,神理更繁,?明诗篇?中的“神理共契,政序相参,?情采篇?中的“五色杂而成黼黻,五音比而成韶夏,五性发而为辞章,神理之数也,?丽辞篇?中的“造化赋形,支体必双,神理为用,事
7、不孤立。这里的“神理有的应该解释为精神、心理,有的应解释为自然道理,才符合刘勰原意。令人惊奇的是,刘勰在?文心雕龙?中,除了?原道篇?中所用的“神,属于神灵、神魂范畴外,其它篇章中的“神,大都属于文学创作主体的精神、心理范畴。由此可见,刘勰是很明确地把“神作为?文心雕龙?文学创作心理学的核心的。二、“情、“志主体创作心理的“关键中国古代文学理论中对文学创作心理的讨论,比拟明显地表如今对文学创作中创作主体心理动机的研究上,非常注重创作主体的“情、“志等心理因素在文学创作中的地位。?尚书?中“诗言志,歌咏言的主张一直为历代文论家所称道。孔子主张“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也正源于“诗言志。陆
8、机?文赋?中提出的“诗缘情而绮靡,说明的亦是这个道理。可见我国古人是把“情、“志作为艺术创作的根本对象的,这里面毫无疑问反映了创作主体的心理需要和动机。?文心雕龙?中对“情、“志的讨论,在汲取前人研究成果的根底上有了显著的进展。一方面,刘勰继承了“诗言志的理论主张,进一步明确了“情、“志在文学创作中的重要地位,如?明诗篇?云:“在心为志,发言为诗,“人禀七情,应物斯感。感物吟志,莫非自然;?体性篇?云:“夫情动而言形,理发而文见,盖沿隐以致显,因内而符外者也,又云“假设夫八体屡迁,功以学成,才力居中,肇自血气。气以实志,志以定言,吐纳英华,莫非情性,指出“情性的重要,是文学创作的直接动因;?情
9、采篇?云:“情者,文之经,辞者,理之纬。经正而后纬成,理定而后辞畅,以“经纬作喻,说明“情与“辞的关系,说明“情对“辞的统辖作用,说明“辞以“情为表述对象;?附会篇?云:“夫才童学文,宜正体制,必以情志为神明,事义为骨髓,辞采为肌肤,宫商为声气。从这里,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出刘勰对“情志在文学创作中重要地位的认识。另一方面,刘勰也注意了外物对情感产生的直接影响,这方面刘勰明显受了陆机的影响。陆机在?文赋?中对此作了这样的描绘:“遵四时以叹逝,瞻万物而思纷,悲落叶于劲秋,喜柔条于芳春。刘勰那么更注重“物情辞的关系,他说:“岁有其物,物有其容,情以物迁,辞以情发。“物色足以引发情感,物不同,情亦不同,
10、“献岁发春,悦豫之情畅;滔滔孟夏,郁陶之心凝;天高气清,阴沉之志远;霰雪无垠,矜肃之虑深,“一叶且或迎意,虫声有足引心;同时,情感亦控引文辞,情不同,辞亦有别,“属采附声,亦与心而彷徨,“大禹成功,九序维歌,太康败德,五子咸怨,“楚国讽怨,那么离骚为刺,客观事物直接影响作家的情感,作家的情感那么直接诉诸文章。为了说明“情、“志与文学创作心理的关系,?文心雕龙?更深一步地讨论了“情、“志在文学创作心理活动中的重要作用。刘勰认为,“情“志是文学创作心理活动的“关键,它在很大程度上控制着作家的文学创作心理活动。?神思篇?云:“神居胸臆,而志气统其关键,“志气即作家的情感意志,也就是作家进展创作时的心
11、理需要与动机。“神居胸臆之中,很容易做到“形在江海之上,心存魏阙之下的,假如没有情感意志的控制,“思无定位?明诗?,作家的心理活动也就漫无边际了,所以刘勰说:“关键将塞,那么神有遁心。如此说来,在作家进展文学创作的时候,务必紧紧抓装情、“志这个“关键,使作家的文学创作心理活动沿着预定的范围与轨迹进展,最终达成文学创作的目的。刘勰为什么如此重视“情、“志在文学创作心理活动中的作用呢?这主要是因为,在刘勰看来,心理活动是受感情的变化支配的,“神用象通,情变所孕,“神与物游的心理活动,也要包孕在情感的变化之中。?明诗篇?在品评了历代诗体变化时亦明确指出,“故铺观列代,而情变之数可鉴,诗体的变化,与情
12、感的变化亲密相关。三、“神与物游文学创作心理过程对于文学创作的心理过程,刘勰以前,已有人做过非常精彩的描绘,其中较有代表性的是陆机的?文赋?。陆机在?文赋?中对文学创作中的心理活动过程,做了如下形象的描绘:其始也,皆收视反听,耽思傍讯,精骛八极,心游万仞。其致也,情憧胧而弥鲜,物昭晰而互进,倾群言之沥液,漱六艺之芳润,浮天渊以安流,濯下泉而潜浸。于是沉辞怫悦,假设游鱼衔钩而出重渊之深,浮藻联翩,假设翰鸟缨缴而堕曾云之峻。收百世之阙文,采千载之遗韵。谢朝华于已披,启夕秀于未振,观古今于须臾,抚四海于一瞬。透过这种形象的描绘,陆机所言与我们今天说的形象思维极其相似,从文学创作心理学的角度看,是对文
13、学创作心理活动的极精彩的描绘。刘勰对文学创作心理过程的动态描绘,明显受到陆机的启迪,但亦明显地看出刘勰讨论这个问题更深化、更广泛。一方面,刘勰对文学创作心理过程做了更为详细而明确的动态描绘。?神思篇?云:“文之思也,其神远矣。当作家在进展艺术构思的时候,代表作家文学创作心理活动的“神,在作家的内宇宙中开场了无法用间隔 来计算的运动。“故寂然凝虑,思接千载,悄焉动容,视通万里,吟咏之间,吐纳珠玉之声,眉睫之前,卷舒风云之色,其思理之致乎?尽管创作主体的形体没有挪动,但作家的内宇宙里却开场了紧张而丰富的心理活动,“神把作家带进色彩绚烂,情境丰富的体验世界。这里,刘勰比陆机说得更明白,这种不受限制,
14、自由自在的想象与联想,是文学创作心理活动的最正确状态。对文学创作心理活动的运行情形,刘勰也作了精彩的描绘:“夫神思方运,万涂竞萌,规矩虚位,刻镂无形;登山那么情满于山,观海那么意溢于海,我才之多少,将与风云并驱矣。另一方面,刘勰通过“意思言的关系,进一步提醒了文学创作心理活动的动态过程。在文学创作过程中,“意思言的关系是比拟复杂的,“意思言的过程是文学创作过程中由“情到“辞的过程,是文学创作的本质性阶段。刘勰认为这一阶段的心理活动是相当重要的,“意授于思,言授于意,“思在其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密那么无际,疏那么千里,假如运用不当,是很难到达文学创作的目的的。转贴于论文联盟.ll.在讨论文学
15、创作心理过程的问题时,刘勰提出了一个非常重要的文学创作心理学观点,即“神与物游。对“神与物游,黄侃解释为“内心与外境相接也2(P497),周振甫认为是“精神活动和外物相接触3(P297),牟世金那么说是“精神与物象的结合4(P318),笔者以为应是作家运用物象进展思维的心理活动,也就是我们今天所说的形象思维。在刘勰看来,作家在进展艺术构思的时候,会有大量的物象,即客观事物的表像活泼于作家的大脑之中,而能将自己的心理思维活动完全融入物象之中的,那才是“思理最高妙的状态。关于形象思维问题,其实是现代文学理论与思维科学讨论的一个理论问题,其正式的提出一般认为是俄国著名文艺理论家别林斯基于1841年,
16、在题为?艺术思想?的论文中提出来的,别林斯基说:“艺术是对于真实的直接观照,或者是形象中的思维。5(P7)而事实上,关于形象思维的问题早就存在于艺术创作之中,并早就有人对其进展讨论。刘勰的“神与物游,实际上就是对形象思维问题的形象讨论。刘勰将这个问题放在文学创作的整个过程中加以研究,描绘了“神与物游的动态过程。那种“思接千载之势,“视通万里之象,“吐纳珠玉之声,“卷舒风云之色,将形象思维的动态心理过程描绘得淋漓尽致,尽形尽神。同时,刘勰还非常重视情感在形象思维活动中的重要作用,他认为形象思维的运作,是包孕在情感的变化之中的,“神用象通,情变所孕,情感的动态变化在形象思维的动态运用中,具有明显的
17、导引作用。刘勰对文学创作心理的讨论注重其“动态性和“过程性,这就使他能在一定程度上超出定性的动态描绘,而注意到动量考察。?明诗篇?云:“人禀七情,应物斯感,感物吟志,莫非自然。?诠赋篇?云:“原失登高之旨,盖睹物兴情,情以物兴,故义必明雅,物以情观,故词必巧丽。作家情志的产生,必与感物相关,但在感物过程中,“情亦不是被动的,作家感物而吟志,睹物而兴情,都是积极的心理活动过程。?物色篇?说的那么更明确了:“是以诗人感物,联类不穷,流连万象之际,沉吟视听之区。写气图貌,既随物以宛转,属采附声,亦与心而彷徨。可见在“物情辞的文学创作过程中,作家的心理活动贯穿始终。在?定势篇?中,刘勰更注意到了文学创
18、作心理活动的趋势:“夫情致异区,文变殊术,莫不因情立体,即体成势也。这里的“势是一种心理定势,是由情感生成体式,由体式形成定势,一旦这种心理定势形成,就会贯穿于文学创作过程始终,“形生势成,始末相承,湍回似视,矢激如绳。这种对文学创作过程心理活动的动量考察,翻开了文学创作心理研究的新天地,给后人诸多启迪。四、“虚静主体创造心境对主体创造心境的考察,一直是中国古代文学理论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这方面开先河者当为庄子。庄子从老子“致虚极,守静笃的思想开展开来,提出了“唯道集虚的主张,要以“心斋、“坐忘、“丧我、“坐驰、“虚己、“物化等心理体验,静观、内视外化的方式进展文学创作。庄子认为在这种状态下才
19、能到达“齐心以静、“用志不分,乃凝于神的最正确创作心境。荀子那么提出了“虚壹而静的主张,用来作为感悟“道的方式:“人何以知道?曰:心。心何以知道?曰:虚壹而静。6刘勰的“虚静论是为“文思的形成而提出来的,“是以陶钧文思,贵在虚静?神思?。在刘勰看来,文思是一种超越时空的复杂的心理活动,可以“思接千载,“视通万里,可以将各种物象激活于作家的内宇宙中,让作家进展无限的想象与联想。要做到这一点,作家必须处于一种“虚静状态中,摒弃一切杂念,排除一切干扰,“疏瀹五脏,“澡雪精神,使性情五脏疏通而不急躁,使主观偏见精神清洁而不阻碍认识,这样,作家就可以最大限度地运用自己的想象力、创造力,创造出上乘的文学作
20、品来。“虚静中的“虚,是指竭力去掉主观偏见,使作家以客观的态度处理进入大脑的各种各样的物象,这样可以在很大程度上防止先入为主的心理方式,从而可以深化地探寻物象的真谛;而“静那么是指内心的安宁平静,无任何干扰,无任何羁绊,到达心平如镜,意甚闲遐。只有在这种心境下,作家的文学创作才具有较高的成功率。因此,?养气篇?说:“水停以鉴,火静而朗。无论什么事物,只有在它“静下来的时候,才能看清它的全貌,抓住它的本质。在这种“虚静的心境下,作家就可以“积学以储宝,酌理以富才,研阅以穷照,驯致以绎辞?神思?,进展文章的全面构思活动。关于这四句,范文澜先生有一段极好的诠释:“此四句极有伦序。虚静之至,心乃空明。
21、于是禀经酌纬,追骚稽史,贯穿百氏,泛滥众体,巨鼎细珠,莫非珍宝,然圣经之外,后世撰述每杂邪曲,宜斟酌于周孔之理,辨折于毫厘之间,才富而正,始称妙才,才既富矣,理既明矣,而理之蓄蕴,穷深极高,非浅测所得尽,故精积阅以穷其幽微。及其耳目有沿,将发辞令理潜胸臆,自然感应。假设关键将塞而苦欲搜索,所谓理翳翳而愈伏,思乙乙其假设抽,伤神劳情,岂复中用。2(P498)范老的评价极是,从中可以看出“虚静心境在文学创作心理活动中是非常重要的,它可以造成作家暂时的心理时空,使作家更好地把握物象,创造出最正确形象。五、“各师成心主体个性心理在刘勰以前,中国古代文学理论对主体创作个性心理的研究是比拟零散的,一些真知
22、灼见往往散见于不同作家的不同作品,还未形成完好、独立的理论。刘勰在?文心雕龙?中,那么对主体创作个性心理进展了较深化的讨论。首先,刘勰讨论了文学创作中作家文思的速度问题。文思的速度问题,不仅表如今写作上的快与慢问题,而且反映着深层的作家个性心理差异,同时,也有一个文体长短的问题。刘勰的可贵之处在于,他将作家文思的迟速与文体的长短联络起来,不是片面地强调文思的速度。?神思篇?云:“人之禀才,迟速异分,文之制体,大小殊功。每个人所具有的思维心理素质是不同的,文章体裁的长短不同,其所用的功夫也就会有所不同。扬雄、桓谭、王充、张衡、左思等作家,“虽有巨文,亦思之缓也,他们写作的时间长,不仅仅是因为他们
23、写的文章长,同时也是因为他们考虑的速度太慢;而淮南王刘安、枚皋、曹植、王粲、阮禹、祢衡等作家,“虽有短篇,亦思之速也。不仅如此,刘勰还进一步讨论了文思迟速的原因,而这原因,充分反映了作家心理素质的不同,“假设夫俊发之士,心总要术,敏在虑前,应机立断;覃思之人,情绕歧路,鉴在疑后,研虑方定。刘勰真正从心理学的角度,认真考察了文思迟速的问题,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实为难得。对作家创作风格的讨论,也是刘勰讨论作家个性心理的一个重要方面。按照文学创作心理学的解释:“创作个性的第一表现就是作家所写作品表达出来的风格,它是作家创作个性的外现。7(P353-354)对此,刘勰与现代文学创作心理学有异曲同工之妙,他在?体性篇?中说:“才有庸俊,气有刚柔,学有浅深,习有雅郑,并情性所铄,陶染所凝,是以笔区云谲,文苑波诡者也。在刘勰看来,作家的创作个性,表达在才、气、学、习之中,而才、气、学、习的不同那么是由作家的情性及习染所造成的,重视情性与习染对作家个性的作用,这是刘勰的过人之处。由于才、气、学、习的不同,造成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闽教版英语六年级下册教案
- 国际贸易中的税收优惠政策
- 高一化学教案:第三单元人工合成有机化合物
- 2024届浙江省杭州市八校联盟高考仿真卷化学试卷含解析
- 2024高中物理第三章相互作用1重力基本相互作用课后作业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1
- 2024高中语文第1单元论语蚜第5课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练习含解析新人教版选修先秦诸子蚜
- 2024高中语文第五课言之有“理”第4节说“一”不“二”-避免歧义训练含解析新人教版选修语言文字应用
- 2024高考化学一轮复习专练38速率平衡图像含解析新人教版
- 2024高考历史一轮复习方案专题十四古今中国的科技和文艺专题整合备考提能教学案+练习人民版
- 小学2024-2025学年第二学期劳动教育教研计划
- 2024解析:第一章机械运动-基础练(解析版)
- 2024年山东省淄博市中考数学试卷(附答案)
- 车辆火灾应急处置
- 快递进港客服培训课件
- 给志愿者培训
- 2023年贵州黔东南州州直机关遴选公务员笔试真题
- 心脑血管疾病预防课件
- DB35T 1036-2023 10kV及以下电力用户业扩工程技术规范
- 中国移动自智网络白皮书(2024) 强化自智网络价值引领加速迈进L4级新阶段
- 亚马逊合伙运营协议书模板
- 2024年6月青少年机器人技术等级考试理论综合-三级试题(真题及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