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医药行业细分产业分析_第1页
2022年医药行业细分产业分析_第2页
2022年医药行业细分产业分析_第3页
2022年医药行业细分产业分析_第4页
2022年医药行业细分产业分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2022年医药行业细分产业分析1.板块回顾:医药指数跑输大盘1.1 2022H1回顾:医药指数跑输大盘截至2022年6月10日,医药指数下跌20.64%,沪深300指数下跌14.20%,医药指数跑输6.44pp。2022H1,仅有3个行业取得正收益,以煤炭等能源周期行业为代表,医药行业在所有一级行业中排名第26位。1.2 2022H1回顾:医药子行业分析从子行业表现来看,医药商业表现略好,下跌13.88%,然后依次是化学原料药、医疗服务、中药、化学制剂、医疗器械,生 物制品板块表现最差,下跌26.61%。从估值来看,目前估值最高的是医疗服务的48.15倍,估值最低的是医药商业的17.47倍。2

2、.药品创新产业链:关注创新药出海,CXO和上游服务景气延续2.1 带量采购政策持续推进集采呈现常态化趋势,药品覆盖面持续拓展。自联采办2018年11月发布4+7城市药品集中采购文件以来,我国已累计实施了6批带量采购, 基本保持在每年进行1-2批集采,逐步常态化。从进入集采的品种来看,已从小分子口服药开始向其他细分赛道进行蔓延,包括注射剂、生物 药以及中成药等,集采面持续拓展,进一步深化医保控费政策。此外,集采政策促进药品质量疗效一致性评价的进程,提高了用药质量。2.2 创新转型方面取得初步成效研发投入持续提升,成果初显。伴随药企持续加大研发投入向创新转型,我国创新药行业逐步迎来收获期:截至20

3、21年上半年,已有19款国产 创新药获批上市,数量与跨国药企相当,此外,突破性品种名单中已有70款产品,标志着具有临床价值的国产创新药数量持续增加。倒逼转型和资本过热催生研发泡沫,同质化研发无法带来效益同时浪费资源。局 限于国内药企的创新能力,国产创新药主要集中在国外已经得到验证的靶点和技 术赛道,新药研发的同质化问题严重。这类me-too类研发能够解决国内药物可及 性问题,并且降低药物价格,但数量过多将大量浪费临床资源以及金钱,不仅无 法给患者带来更显著的疗效,更将导致其他临床需求的药物在临床试验期间难以入 组合适患者,研发难度进一步提升。此外,从经济效益来看,创新药存在明显的 马太效应,头

4、2款上市药物能够满足临床需求,占据80%市场,而第6个及之后上市 药物的总市占率将低于5%,因此进度较为落后的产品其市场价值和回报率较低。2.3 CXO:行业景气度延续,已进入高性价比区间年初以来,CXO产业相关标的出现较大幅度回调,除整体市场因素外,融资数据的波动、国际关系的不确定性也加剧了投资者的担忧。 我们认为目前市场过度解读了行业边际变化所带来的负面影响,CXO行业高景气状态仍在延续。(1)投融资出现短期波动,Big Pharma研发热情不减 根据CBINSIGHTS数据,2022Q1全球投融资总额为1439亿美元,虽仍处于较高水 平,但环比2021Q4下降约19%。其中美国、亚洲地区

5、投融资金额环比下降,欧 洲、加拿大等环比有所上升。市场担心投融资规模收缩会导致生物医药企业减 少研发投入。 从CXO驱动因素来说,投融资规模收缩可能影响部分Biotech公司的研发管线推 进和扩张进度。但另一方面,作为CXO核心客户的Big Pharma则继续保持主业 收入增长趋势,为研发费用的持续投入带来保障。考虑到Big Pharma的研发投 入对中国CXO行业关联度更高,我们并不认为融资数据短期波动会大幅改变医 药外包的供需格局。 另一方面,我们重点看好的CDMO行业身处研发链的中后端,该阶段的研发和生 产需求几乎不会受投融资数据等前端变化的影响。(2)国际关系摩擦系常态,对CXO离岸合

6、作影响有限 中美摩擦自2018年起一直存在,期间国内CXO增长非但没有失速,还显示出明 显的加速态势。究其根本是CXO发展所必需的工程师人才只在中、印两国密集 存在。医药研发外包需求不可能留在欧美,也难以转移至其他国家。2.4 特种试剂:分子砌块、工具化合物需求快速增长,行业可向CDMO延伸特种试剂是一系列的化合物,以原料、催化剂、对照品等各种身份广泛参与科学研究中的合成、纯化、分析、验证等环节。与大量、 普遍使用的通用试剂相比,特种试剂具有:(1)品种数量众多、(2)单次用量较少、(3)单品种应用领域较窄、(4)生产技术壁 垒较高以及(5)需要紧跟全球药物研发动态持续推出新品 等特点。分子砌

7、块、工具化合物等都是常见的特种试剂。随着科研和药企研发投入加大,对特种试剂的需求也水涨船高。国内药石科技、皓元医药等公司开发出结构独特、领先市场的特种试 剂,从而实现了相关业务的迅速扩张。同时,特种试剂的业务模式会自然延伸出放大生产的客户需求,而其行业特性又决定了优质特种试剂制造商大多具有强大的化学合成 与CMC能力。在客户需求的驱动和自身能力的支持下,特种试剂制造商可以向CDMO行业延伸。 比如药石科技已在浙江上虞启用多个生产车间,为客户提供从RSM到API的研发、生产外包服务,皓元医药也在安徽马鞍山设立研究实 验室与工厂,加快CDMO业务布局。2.5 模式动物:创新带动需求扩张,出海提供额

8、外增量模式动物是实验动物的一个重要分支,能够模仿人类疾病的各个方面,帮助科研人员获得有关疾病及其预防、诊断和治疗的资料,广 泛应用在生物分析、表型分析以及药效分析与评价等领域。 基因修饰动物是模式动物中的新兴细分,利用各种基因编辑技术把目的DNA片段导入或删除,通过基因修改构造出能够模拟人类特定 生理、病理、细胞特征的生物模型。基因修饰动物具有功能强大、技术壁垒高、契合研发需求的特点,是目前行业重要的发展方向。创新带动需求扩张,技术+模式更替打破供给瓶颈 模式动物同样受益于创新加码带来的科研端、工业端需求扩张,而在供给端 (1)传统实验动物行业的供给相对成熟,而基因修饰动物模型的快速发展则源自

9、ES打靶技术和Crispr/Cas9技术的突破。这两项技 术的应用大大提高了基因编辑模型的可及性,促进市场繁荣发展。 (2)另一方面,国内企业凭借技术和成本优势将研发环节前置,成功将众多原本依靠定制生产的模型标准化、产品化。标准化模 型交付周期短,产品价格低,具有规模效应,实现了模型的量产供应。2.6 创新产业链:坚定把握CXO回调机遇,积极布局产业链上游紧跟时代发展浪潮,积极布局创新产业链。我们相信创新是全球医药产业发展的关键驱动力,也是中国医药产业突破现状更 上一层楼的必然路径。身处时代发展浪潮之中时,投资者应坚定拥抱核心趋势,避免过度纠结于短期数据波动与情绪变化。 着重看好:1)CXO融

10、资数据短期波动不改行业景气度,估值回调后已进入高性价比区间。2)创新产业链上游同时 受益于创新驱动的科研与工业市场,重点关注可以向CDMO延伸的特种试剂及具备拓展国际市场实力的模式动物领域。3.器械:创新驱动,分级诊疗与产品出海加速3.1 医疗器械:创新驱动,分级诊疗与产品出海加速医疗器械具有品类众多、单品市场规模较小(相对药品)的特点。从产品性质上大体可归纳为高值耗材、低值耗材、医疗设备和体外 诊断四大类。医疗器械是一个多学科综合应用的行业,涉及材料、电子、工程、计算机、光学等诸多专业领域。由于我国相关领域的 基础科学研究及产业化探索时间较短,国内医疗器械在很多方面与发达国家相比仍有差距。由

11、于医疗器械的复杂性,再加上产业成熟度低于药品,我国医疗器械相关改革政策的推出大多稍晚于药品。近几年,我国医疗器械相关药政出台及执行的频率有所加快,意味着医疗器械改革也正迈入深水区。 从重要性及变化程度的角度来看,近几年器械药政主要分为三类:(1)以创新为方向的产业发展规划类;(2)集采、带量采购类; (3)DRGs/DIP等支付方式变革类。 在政策的协同作用下,医疗器械产业进入创新驱动时代。渠道价值被弱化,传统重复建设产品盈利能力下降,顺应时代的分级诊疗、 高端产品出海方向出现了加速趋势。3.2 医疗器械:带量采购、集中采购陆续落地,竞争格局决定盈利能力器械的带量/集中采购方式趋于温和,不会严

12、重影响制造商的积极性 2020年执行的全国冠脉支架带量采购较大程度上减少了制造商的盈利空间,也产生了诸如服务缺失、部分规格断供等情况。 之后进行的全国人工关节集采、安徽IVD集中采购等降价幅度趋于温和,在挤压渠道不合理利润空间的同时为制造商保留了适当的收 益,确保制造商有意愿进行产品研发迭代和必要的跟台服务。被带量/集中采购的产品能剩余多少盈利空间,主要取决于其竞争格局 国产化率高、产品供应商众多的产品在带量/集中采购中面对的压力更大。 例如:国产化率超70%的冠脉支架,集采后终端价格下降超90%;国产化率 不足40%的人工关节集采后终端降价超80%;而国产化率更低的人工晶体、 起搏器等产品的

13、平均终端降幅更小。3.3 医疗器械:紧抓创新主线,多维度寻找潜力标的在支持政策推动,集采、支付体系改革倒逼下,医疗创新成为行业发展的核心主线。 正在进行的统一编码与信息系统完善能够解决同类器械招采工作难以归类的问题。过去人为制造微小差异获取招标优势的做法、注重渠道 轻视产品的思路难以为继。企业的竞争优势将来自差异化的、能够真正解决临床需求的创新产品与服务。 国内医疗器械创新从程度上大体上可分为3个层级: (1)突破创新通过新设计、新技术进入全球尚在探索的治疗领域;(2)迭代创 新在现有产品(多为进口产品)的基础上进行应用拓展、设计改进;(3)国内创新跟随模仿海外企业的创新设计、算法等,取 得国

14、内领先优势。 在注册速度显著加快的当前情况下,国内创新模式很难形成持续优势,优质企业需要摆脱简单模仿,追求迭代创新、突破创新。3.4 医疗器械:分级诊疗推进带来机遇,多因素加速高端器械出海分级诊疗持续推进,县级医疗机构升级带来机遇 国务院办公厅在2015年即提出了“分级诊疗”的理念。在政策大旗之下,国内外医疗器械 公司也在持续推进先进医疗产品的下沉与中、基层医生的培训。其中中层医院的升级是近 年分级诊疗发展的主心骨,县级医院的心脑血管介入、骨科、眼科等领域诊疗能力在近几 年中迅速提升。在中、基层市场的竞争中,国内企业表现出了良好的适应性。不论是更高 的产品性价比,还是更及时的维保反馈,国内器械

15、企业均在竞争中取得了优势。产品品质提升+疫情带来额外需求,中国高端器械出海加速 产品出海意味着要在没有政策倾斜的情况下直接面对全球优质企业的竞争,过人的产品品 质是出海的前提条件。经过长期改进和打磨,目前部分国内器械龙头企业的产品品质已接 近甚至在部分领域超越国际水平。 同时,新冠疫情导致医疗产品供应紧张,一方面使海外医疗机构(尤其是高等级医疗机构) 有机会接触中国产医疗器械,在实际使用中消除偏见;另一方面,疫情后各国启动医疗设 施补短板建设,创造了大量增量需求。 我们观察到近两年,多家A股上市的国内医疗器械龙头企业加快了海外产品注册及海外销 售渠道建设的速度。这一变化也将很快反映到相应公司的

16、海外收入增长上。3.5 医疗器械:围绕创新、分级诊疗与高端产品出海进行布局准确选择细分领域与标的,围绕三大方向实现布局。医疗器械产业正处于行业快速变革期,创新趋势、带量/集中采购、新 支付体系等变化左右着行业的走向。但这并不意味着医疗器械具有高度不确定性。相反,未来器械领域优质企业所需要具备 的能力、具有较高胜算的赛道都已相对明确。其中我们着重看好 1)创新驱动具备突破或迭代的高水平创新能力,并辅 以高质量服务能力的企业。2)分级诊疗中、基层医疗机构品质升级与支付体系改革带来复杂术式和康复需求的下沉。 3)高端产品出海高产品力的国产医疗器械逐步得到其他国家的认可,产品出海成为国内医疗器械新的发

17、展路径。4.中药:行业景气度向好,估值中枢有望抬升4.1 中药:2021年中药工业复苏明显2021年中药工业复苏明显。全年实现营业收入6919亿元 (+12.3%),利润总额1004.5亿元(+37%)。其中,中成药主 营业务收入4862亿元(+11.8%),利润总额755.2亿元 (+23.2%);中药饮片主营业务收入2057亿元(+13.6%),利 润总额249.3亿元(+102.3%)。从终端销售渠道来看,公立医疗机构中成药销售2508亿元 (+4.9%),城市零售药店1117亿元(+4.4%),呈复苏趋势。4.2 中药:OTC品种持续提价,消费属性明显,具备自主定价权OTC企业陆续提价

18、,改善盈利预期。进入2021年12月以来,包括同仁堂、太极集团、九芝堂等在内的多家企业陆续发布提价通知, 提价幅度普遍在10%-20%之间,盈利预期边际改善。品牌OTC中药具有自主定价权。以片仔癀为代表的品牌OTC品种具有持续提价的能力,成本转嫁能力强。而一般的处方药上市后 价格通常呈下降趋势。OTC以院外自费市场为主,基本不受药品集采影响。在医药行业集采常态化的背景下,集采免疫品种吸引力凸显。4.3 中药:新注册分类明确以临床价值为导向注册分类改革强调传承与创新并重。2019年8月新药品管理法通过,正式将中药注册分类改革为中药创新药、中药改良型新 药、古代经典名方中药复方制剂、同名同方药等。

19、2020年9月NMPA发布中药注册分类及申报资料要求,细化申报资料要求。 新分类不再以物质基础作为划分类别的依据,而是支持基于中医药理论和中医临床实践经验评价中药的有效性,同时坚持以临 床价值为导向。4.4 中药:配方颗粒试点结束,2022下半年量价齐升有望体现2022下半年行业进入量价齐升新阶段。2021年11月中药配方颗粒试点结束后,使用范围由原来的二级及以上中医医疗机构扩展 至具备相应资质的各类医疗机构,2020年我国二级及以上医疗机构仅2713家,而医院和基层医疗机构分别多达3.5万和97万家; 试点过程中仅有部分省市将配方颗粒纳入医保,试点结束后配方颗粒按饮片管理;试点结束后国标的出

20、台提升了配方颗粒质量 标准,为覆盖成本上升,配方颗粒有望提价。我们判断2022上半年仍处于向国标/省标过渡阶段,2022下半年量价齐升有望体 现。4.5 中药:短期医保放松限制有望给中药注射剂带来机会中药注射剂医保限制边际放松。2017版医保首次对26个中药注射剂品种使用进行限制,主要包括使用医疗机构级别和报销病症 限制。2019年限制品种进一步增加至45个。但2021版医保目录中首次对中药注射剂限制有所松动,丹红注射液使用范围不再局 限于二级及以上医疗机构,且报销病症也有所放松。我们认为本次注射剂放松得益于企业自发的安全性、有效性评价,得到验 证的中药注射剂有望陆续解除限制。4.6 中药:五

21、条主线把握中药投资机会当前明确看好中药板块机会,围绕五条主线把握中药投资机会。1)中药创新药。新注册分类明确以临床价值为导向,“三结合” 审评体系理清研发思路,同时医保支持创新药放量。2)品牌OTC中药。以院外市场为主,受医保控费影响小。受益于消费升级, 与一般的OTC产品相比,成本转嫁能力更强,可保持较高盈利能力。3)中药配方颗粒。中药板块高成长赛道,试点结束后进入 量价齐升阶段,有望达到千亿以上规模。同时行业仍将集中于具有先发优势的龙头企业。4)短期关注医保限制放松的中药注射 剂。注射剂放松得益于企业自发的安全性、有效性评价,得到验证的中药注射剂有望陆续解除限制,短期带来业绩弹性。5)中

22、医医疗服务。线上线下结合模式解决中医医疗服务供给不足及结构错配问题。5.原料药:产业链地位提升,把握戴维斯双击潜力5.1 原料药:出口规模持续提升,竞争力持续增强我国原料药出口规模持续提升。2020年出口量1088万吨(+7.5%),出口金额 357亿美元(+6%)。2021年原料药出口额417.7亿美元,同 比增长26.7%。其中,出口数量增长4.8%,出口均价增长20.9%。5.2 原料药:集采助力特色原料药快速成长集采常态化凸显特色原料药企业成长性。首先,带量采购后制剂企业经营重点从营销转移到质量和成本控制,利好质量控制优异 且有一定工艺、规模优势的特色原料药龙头企业;其次,带量采购后销

23、售环节的淡化消除了原料药企业向下游延伸的最大壁垒, 无需再构建庞大的营销团队,一旦集采中标就能快速放量。且特色原料药企业转型做制剂的多为光脚企业,集采贡献纯增量。集采有助于提升药品渗透率,带动原料药销量。2020年全国所有的二、三级公立医院和55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完成国家一批集 采中选药品的约定采购量是227.1,一批国家集采中标药品使用量较2018年分别增加了129.7、143.3和188.6,二批使用 量较2019年增加了114.9、130、135.4。5.3 原料药:制剂+制剂一体化,以及向CDMO拓展趋势明显原料药+制剂一体化成为趋势。以华海药业、司太立等为代表,国内制剂伴随集采放量,

24、同时积极探索制剂出口。特色原料药企业向CDMO拓展值得期待。目前CDMO产业延伸路径主要两条:从D(研发)到M(生产),如凯莱英、药明康德等, 和从M到D,如普洛药业、九洲药业等。特色原料药企业优势在于D端,在大规模生产、稳定供应和成本控制等方面有优势。我们 认为未来会有更多特色原料药企业向CDMO业务拓展,新增成长点。5.4 原料药:盈利能力有望触底回升特色原料药企业盈利能力有望迎来拐点。我们以华海、司太立等11家原料药企业为代表,2017-2021年其总收入保持15%左右稳 健增长,2022Q1增速进一步提升至19%。利润端2021年受成本、汇率等因素影响下滑11%,2022Q1仍下滑2%

25、,下滑幅度收窄。成本和汇率已出现积极变化。我们以部分大宗原材料为例,甲醇、溴素、镁锭等价格已从高位拐头向下,成本端下降对利润端 的影响有望从2022Q2陆续体现。2022年4月以来人民币兑美元贬值对出口占比较大的原料药企业来说利润端有显著积极影响。5.5 原料药:把握原料药戴维斯双击潜力特色原料药盈利能力有望迎来拐点,估值处于中期底部。在成本、汇率等因素积极变化背景下,我们认为特色原料药行业盈利 能力有望迎来拐点。同时特色原料药企业估值在2020年中达到高点后持续下降,2022年初部分新冠相关标的估值有波动,但大 部分企业估值已处于3年来底部区间,具备戴维斯双击潜力。6.医疗服务:估值回归,性

26、价比再现6.1 行业趋势:受疫情影响上半年增速放缓,下半年有望加速增长2022年,我国疫情多点散发,一些专科医疗服务机构受影响,部分医院出现停诊。同时,疫情的发生限制了人员的流动,进一步降 低了患者的就医频率。 受疫情影响,医疗服务上市公司(剔除新股及重大资产重组标的)2022年一季度收入与利润增速均出现下滑,考虑4-5月份多地区仍 处于管控状态,上半年医疗服务板块业绩增速或将放缓。随着6月居民正常生活与工作的逐步恢复,下半年医疗服务有望回归正常。上半年就医不便,患者的需求有望累积到下半年集中爆发。随着疫情的有效控制,我们认为2022年下半年医疗服务板块有望实现快 速增长。全年来看,医疗服务上

27、市公司业绩仍有望实现稳定增长。6.2 口腔医疗服务:整体供不应求,市场亟待补充我国口腔类疾病患病率较高,但治疗率较低。根据第四次口腔健康流行病学普查的结果可以看出,虽然相较于2005年,我国口 腔疾病的发病率大多有所下滑,但仍然处于较高水平。我国口腔疾病治疗率相对较低,儿童龋齿的治疗率在4.1%-16.5%。65-74 岁老人缺牙修复比例在63%,仍有提升空间。我国口腔医生数量人数少,医疗服务资源供不应求。我国口腔疾病患病率高但治疗率较低,主要原因或为口腔医疗资源供不应 求。2018年,我国每百万人拥有口腔医生数量为95人,与全球发达国家相比有较大差距。口腔医生数量较少,可提供的医疗服 务有限,口腔医疗服务市场亟待补充。6.3 康复领域:国家鼓励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