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人教版高中必修5第一单元-学生导读资料_第1页
高中语文人教版高中必修5第一单元-学生导读资料_第2页
高中语文人教版高中必修5第一单元-学生导读资料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之“雪”“火”交锋导 读 材 料一、施耐庵与水浒传温故初中时,同学们曾学习过施耐庵水浒传节选智取生辰纲鲁提辖拳打郑关西等回目。施耐庵(12961370),原名彦端,字肇瑞,号子安,别号耐庵。原籍苏州,生于兴化,舟人之子,13岁入私塾,19岁中秀才,29岁中举,35岁中进士。35岁至40岁之间官钱塘二载,后与当道不合,复归苏州。朱元璋屡征不应;最后居淮安卒,终年74岁。施耐庵博古通今,才气横溢,搜集整理关于梁山泊宋江等英雄人物的故事,最终写成“四大名著”之一的水浒传。水浒传是中国四大名著之一,也是汉语文学中最具备史诗特征的作品之一。水浒传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用白话文写成的章回小说之一

2、。全书描写北宋末年以宋江为首的108位好汉在梁山起义,以及聚义之后接受招安、四处征战的故事。是一部以描写古代农民起义为题材的长篇小说。它形象地描绘了农民起义从发生、发展直至失败的全过程,深刻揭示了起义的社会根源,满腔热情地歌颂了起义英雄的反抗斗争和他们的社会理想,也具体揭示了起义失败的内在历史原因。水浒传 以农民起义的发生、发展过程为主线,通过各个英雄被逼上梁山的不同经历,描写出他们由个体觉醒到走上小规模联合反抗,到发展为盛大的农民起义队伍的全过程,表现了“官逼民反”这一封建时代农民起义的必然规律,塑造了农民起义领袖的群体形象,深刻反映出北宋末年的政治状况和社会矛盾。作者站在被压迫者一边,歌颂

3、了农民起义领袖们劫富济贫、除暴安良的正义行为,肯定了他们敢于造反、敢于斗争的革命精神。宋江原是一位周急扶困的义士,当他被逼上梁山之后,“替天行道”,壮大了起义军的声威,取得了一系列胜利。但由于他性格的二重性和思想的局限性,在起义事业登上峰巅之时选择了妥协、招安,终于葬送了起义事业。小说通过宋江起义的失败客观上总结了封建时代农民起义失败的经验教训。小说以高俅发迹作为故事的开端,意在表明“乱自上作”,高俅是封建统治集团的代表人物。作者还写了大批的贪官污吏和地方恶霸,正是他们狼狈为奸,渔肉百姓,才迫使善良而正直的人们不得不挺而走险,奋起反抗。小说深刻地挖掘出了封建时代农民起义的深层原因。二、本课节选

4、前情林教头风雪山神庙节选自水浒传第十回。林冲无端遭受迫害、最终逼上梁山、参加农民起义的故事是从小说第七回开始的。前情大致如下:豹子头林冲原是东京八十万禁军枪棒教头,他颜值爆表,武艺超群,家境优渥,生活美满,任侠尚义,受人敬重。他对封建统治阶级抱有幻想,本无造反之心。然而奸臣高俅(高太尉)的干儿子高衙内蓄意霸占林冲的妻子,虽多次调戏都遭到抗拒但仍不死心,于是高俅利用权势指使他的走卒陆谦(陆虞候)、富安等人设下连环毒计,诱骗林冲手执利刃误入军机重地白虎节堂,然后诬陷他图谋行刺,把他抓捕解官。开封府尹明知林冲冤屈,但迫于高太尉威势仍将判定林冲脊杖二十,刺配沧州。随后,高俅又令陆谦买通押差,要在赴沧州

5、途中的野猪林害死林冲,幸被一路暗中护送的鲁智深搭救。林冲和鲁智深分手后路过柴进庄院,受到殷勤接待;柴进又亲笔荐书沧州牢头,托请照顾林冲。林冲到了沧州,由于送了银子给差拨、管营,又有柴进荐书,不仅免了一百杀威棒,还被派去看管天王堂。此后(课文节选的内容由此开始),陆谦、富安奉高俅之命追踪来到沧州,与差拨、管营合谋,必欲置林冲于死地。林冲被残酷的现实步步紧逼,虽几番忍辱苟活而终不可得,最终被逼手刃仇敌,投奔梁山,走上反抗之路,成为水泊梁山起义军中最著名的首领之一。三、本回基本情节 序幕(第1段):林教头沧州遇旧知 开端(第25段):陆虞侯密谋害林冲 发展(第69段):林教头接管草料场 高潮、结局(

6、第1012段):风雪夜山神庙复仇四、本回中林冲性格的变化 逆来顺受,侠义心肠心存侥幸,刚烈反抗随遇而安,软弱顺从奋起反抗,英勇果敢。本课导学案【学习目标】 1、赏析课文中“风雪”“火”的自然环境描写。 2、挖掘探讨“风雪”“火”的深层寓意。【教学重点】 鉴赏小说中“风雪”与“火”的环境描写。【教学难点】 深入挖掘文本,探究“风雪”与“火”交锋的内涵。【学习方法】 自主学习,合作探究信息筛选,分析鉴赏,总结升华【课 时】 一课时【课前准备】一、温故知新,回忆总结,小说中环境描写的作用 1、环境描写本身写出了什么内容?(描绘了什么样的自然环境,时间、地点,渲染了怎样的氛围?自然环境又暗示了什么样的社会环境?) 2、环境描写对情节有什么作用?(环境变化是否改变了人物既定的活动轨迹:暗示、推动或为情节铺垫) 3、环境描写对人物形象的塑造有什么作用?(环境氛围是否烘托人物的心情;表现人物的性格、品质;交代人物的身份) 4、环境描写对小说主题有什么作用?( 环境的特点是否暗示或突出了主题)二、从课文的第712段中,找出并标注描写“风雪”与“火”的语句三、赏析文句以小组为单位,选择某个感兴趣的语句进行赏析,分析鉴赏其作为环境描写的表达效果。赏析角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