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PAGE PAGE - 15 -第二章 运动与能量第二章 运动与能量认识运动【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 (1) 知道什么是机械运动; (2) 了解微观世界的运动; 2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与实验,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能力和提出问题的能力。(2)经历探究过程,有初步的探究意识。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具有对科学的求知欲,乐于探索自然现象。(2)认识交流与合作的重要性,有主动与他人合作的精神。【教学重点】机械运动。【教学难点】对微观世界运动的认识。【教学方法】自主探究式教学法。【实验教具】两只空广口瓶,玻璃板,二氧化氮气体;两个铅块(事前用小刀刮亮)铁架台,钩码;课件。【教学课时】 1课时
2、【教学过程】引入新课:运动是个多义词,物理学中所说的运动主要指宏观运动和微观运动两大方面。一、宏观物体的运动:利用多媒体的优势,全方位、多角度地展示运动世界。观察画面(或者动画)。画面上的内容有:神舟号升空、车辆行驶、大雁南飞、雨从天降。提出问题:运动的共同特点是什么?学生讨论得出结果:它们的位置都发生了变化。 你们还能举出哪些这样的运动?学生再举出一些运动现象:天体运动(如地球围绕太阳转动)、大气和水的流动、人跑步通过观看图片和动画以及学生讨论发言,使学生明白物质世界的运动是多种多样的,整个世界都在运动。而最简单又最基本的运动就是物体位置的变化,这种运动就叫机械运动,简称运动。1、机械运动:
3、物理学中把物体位置的变化叫做机械运动。2、机械运动是宇宙中最普遍的运动。! 提问并组织学生回答:举例说明我们周围的物体哪些是在做机械运动。对于回答中所举机械运动实例,教师要明确指出是哪个物体相对什么物体有位置的改变。! 组织同学看课本图,提问:图中的哪些物体在做机械运动?!问:铁轨、地球上的树木、高山,我们教室中的课桌和椅子是运动的吗?! 答:它们都在跟随地球自转,同时绕太阳公转,它们也在做机械运动。!小结:机械运动是宇宙中最普遍的现象。板书:“1.物体位置的变化叫做机械运动。机械运动是宇宙中最普遍的现象。”二、微观世界的运用:我们周围充满着物质:水、空气、石头、金属、动物、植物等等,物质是怎
4、样构成的呢?早在公元前希腊科学家德漠克利特当他看见鱼在水里可以游动时,提出物质是由很小的微粒组成的,看起来连成一片的水,实际上是由微小的粒子组成的,鱼可以在水中游动,就好像人的手可插进米缸里来回移动一样。现在我们知道,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分子是极小的微粒,不仅肉眼看不到,即使用现代的显微镜也看不到。由于分子很小,所以物体含分子数目大得惊人。物质由分子构成,分子由原子构成。原子是由位于中心的原子核和核外的电子构成的,而原子核又是由质子和中子构成;(原子核带正电,电子带负电;在通常情况下,原子核所带的正电荷与核外电子总共所带的负电荷在数量上相等,整个原子呈中性。)一切物质都是由肉眼看不见的微粒分子
5、组成的,分子是由原子组成的。 大量分子在物质里处于什么样状态呢?我们在教室前面喷香水,为什么后面的同学也会闻到香味?演示实验:扩散现象器材:两只空广口瓶,玻璃板,二氧化氮气体。如右图。抽去玻璃片,观察到什么现象?(注意:二氧化氮气体密度大于空气。)播放录像,观看硫酸铜扩散实验。指导学生看彩图,硫酸铜溶液的扩散,开始,10天后,20天后,10天后的情形。指出固体之间也会发生扩散现象。总结归纳如下:2、一切物体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分子不停地运动,结果使不同的物质相互接触时彼此进入对方,这种现象叫扩散。扩散现象不仅表明分子不停地运动,同时还说明分子与分子之间存在着间隙。固体、液体的分子都
6、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且分子间又有间隙,为什么分子不会散开,反而聚合在一起呢?演示实验:分子引力实验:器材:两个铅块(事前用小刀刮亮)铁架台,钩码。实验现象:用力将两个纯净的铅块挤压在一起。下面可吊上一重物。 实验表明:分子之间有引力。 同学进行小实验,将一根粉笔扳成两节后,再用力将两根粉笔头紧压在一起,可以看到,用手拿住上面的半节,下面的半节粉笔可以不掉下来。分子之间有引力,而且分子之间为什么还会有间隙,而固体、液体的体积很难被压缩呢?(分子间不仅有引力还有斥力作用)总结归纳如下:3、分子间有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板书:“2、一切物质都是由肉眼看不见的微粒分子组成的,分子是由原子组成的。原子
7、是由居于原子中心的原子核和核外的电子构成,而原子核又是由质子和中子构成,它们都在不停地运动。”【布置作业】学案设计:课题认识运动备课时间总课时数主备人学习目标认识宏观的机械运动。认识微观世界的运动。知道原子的核式结构。重点难点宏观的机械运动。微观世界的运动。学法指导最简单的运动是什么运动?机械运动:物体 的变化。说明:机械运动是我们生活中最常见,与我们生活联系最密切的运动。衣、食、住、行、生产、生活、工作处处都离不开机械运动。肉眼看不到的微观世界是否也在运动?一切物质都是由肉眼看不到的微粒 组成的,而组成物质的 在不断地运动。分子是由原子组成的。3.马在奔跑、车在行驶、飞机在翱翔,这些都是机械
8、运动,它们都在不断地改变自己的 4. 原子 。 :在核外绕核高速旋转5.探索 的组成、相互作用和 是物理学的基本任务。6.物体的三态包括 、 、 。7. 能够保持物质原来的性质。自学反馈,跟踪学习1.下列现象中属于机械运动的是 ( )A 太阳升上天空 B 五四运动C 心情激动 D 铁生锈了2.下列现象中不是机械运动的是 ( )A 天空飘动的云 B 放在电炉上加热的水壶C 地球绕太阳转动 D 流动的河水 3.下列示例中说明分子不停地运动的是 ( )A 秋风扫落叶 B 汽车驶过,公路上扬起尘灰C 丁香花开时,很远就能闻到花香味 D 有地在水面上散开4.下列现象中说明分子不停地运动的是 ( )A 春
9、天,柳絮飞扬 B 夏天,桂花飘香C 秋天,黄沙扑面 D 冬天,雪花飘飘5.下列现象中,不能说明物质的分子运动的是 ( )A 红墨水滴入清水中,清水很快变成红色B 扫地时,大量的尘埃在空中飞舞C 往开水中放些糖,水会变甜D 衣箱里的卫生球不断变小,衣服充满了卫生球味6.原子核 ( )A 由电子和质子构成 B 由质子和中子构成C 由电子和中子构成 D 由质子、中子和电子构成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分子能够保持物质原来的性质 B 原子能够保持物质原来的性质 C 分子和原子都能保持物质原来的性质 D 微观粒子能保持物质原来的性质8.下列关于原子、分子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因为分子式由原子组
10、成的,所以无论什么分子一定比原子大 B 因为原子是由原子核和电子组成的,所以我们说物质是由原子核和电子组成的C 因为原子已经很小,因此比原子更小的原子核不可再分D 尽管原子核非常小,但原子核都不是组成物质的最小粒子分析:有的分子本身就是一个原子(单原子分子);原子核还可以分成质子和中子;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分子是由单个原子或多个原子组成的,分子式保持物质原有性质的最小单位。8.关于物态变化中体积发生变化的情况是 ( )A 一切物体受热后体积都要变大B 主要是构成的分子在排列上发生了变化C 水结冰后变成了固体,分子排列十分紧密,使得冰的体积减小D 由于物态变化中,分子受外界条件影响,其自身体积膨
11、胀或收缩分析:同种物质之所以与不同种状态,是由于物质的分子在排列上发生了变化,而分子本身大小不会变化,通常情况下,物质有热胀冷缩现象,但水结成冰是体积会变大,同样熔化成水时体积变小,这是个特列。规律总结:物质的分子排列方式不同,决定了物质具有不同的状态和特征,多数物质从液态变为固态时体积变小(水例外),从液态变为气态时体积会显著增大,物质的状态变化时体积发生变化,主要是由于构成物质的分子在排列方式上发生了变化。第二节 运动的描述一、目标要求知识与技能知道参照物的概念;知道物体的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过程与方法体验物体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运动是宇宙中的普遍现象,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
12、建立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二、重点难点重点:选择参照物,判断物质是运动和静止难点:认识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三、教学过程1、运动的分类(1)直线运动:经过的路线是直线的运动。(2)曲线运动:经过的路线是曲线的运动。2、参照物(1)概念:被选定的标准物体。(2)参照物的选择:应根据需要和方便来确定;研究地面上的物体的运动,通常把地面或固定在地面上的物体作为参照物,在这种情况下,参照物可以略去不提。3、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判断一个物体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以及它的运动情况如何,取决于所选的参照物。它说明运动与静止具有相对性。4、小结。5、布置作业。学案设计:导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知道参照物的概念知道物体的运
13、动和静止是相对的2、过程与方法体验物体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方法论,养成科学的学习态度。导学设计:一、温故请同学们阅读第十二章的章首短文,这是对一场滑雪比赛的描述。从中我们能想到的一句话是“生命在于运动”。请同学们想想,在你的生活中,有哪些物体在运动的?答: 二、链接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一名法国飞行员在2000米的高空飞行的时候,发现脸旁有一个小东西,飞行员以为是昆虫,敏捷地一把抓了过来,令他吃惊的是,抓到的竟是一颗德国子弹。这名法国飞行员怎么会有这么大的本领呢?这是因为尽管飞机和子弹都在飞,但对飞行员来说那颗子弹是 的。三、知新知识点1:机械运动
14、1、 讨论课本图12.11所示的运动以及相类似的运动,根据已有的知识,看看能得出什么结论。结论: 是宇宙中的普遍现象。针对学生的讨论,提出如下问题:从座位走到黑板前,这一过程中,你的什么发生了变化? 有一辆汽车停在路边和在路上行驶有什么不同? 说天上飞的飞机是运动的,你根据什么? 在物理学里,我们把 叫做机械运动。问题:图中的那些物体是否在做机械运动? 我们周围的树木,房屋以及教室里的桌椅是运动的吗? 讨论得出:整个银河系、喜马拉雅山、猎豹都在做 ,而树木、房屋以及桌椅也都跟地球自转,同时绕 公转,它们也在做机械运动。可见,运动是绝对的,宇宙中没有绝对静止的物体。知识点2:参照物你也许有过这样
15、的体验:两列火车并排停在站台上,你坐在车厢中向另一列车厢观望。一时间,你觉得自己的列车开始缓缓地前进了,但是“驶过”了对面列车的车尾你才发现,实际上你乘坐的列车还停在站台上,而对面的列车却相反方向开去了。回忆类似的场景,然后提问:“为什么乘客会产生这样的错觉?”组织学生讨论,初步明确乘客判断运动和静止所选的标准不同以后,会产生不同的判断。学生活动:把课本放在桌上,课本上放一把尺子,推动课本使课本沿桌面运动。让学生讨论回答:选取课桌作标准,尺子和课本是运动还是静止? 2、选择课本作标准,尺子和课桌是运动还是静止? 3、选择尺子作标准,课桌和课本是运动还是静止? 描述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要看是以哪
16、个物体做标准。这个 的物体叫参照物。知识点3、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一起描述图12.13拖拉机的运动情况:选取地面做参照物,拖拉机是 的;选取收割机做参照物,拖拉机是 的。从而得出:在讨论物体的运动和静止时,要看以哪个物体作参照物,选择的参照物不同,它的运动情况就可能不同。这就是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描述图11.14的各种情形物体的运动状况。 。四、拓展1、地球同步通信卫星总是静止在地球上空某处,这是以 为参照物,如果以太阳为参照物,这颗卫星是 (填“运动”或“静止”)的。2、有关参照物的说法正确的( )A、运动的物不能做参照物 B、只有固定在地面上的物体才能做参照物C、任何物体都可以作参照物 D
17、、研究某一物体的运动,必须选定参照物3、古代有人用诗词来描写运动的相对性:“满眼风波多闪烁,看山恰是走来迎。仔细看山山不动,是船行。”第一句是选 为参照物的,第二句是选 为参照物的。4、小明乘坐观光电梯上升时,看见地面上的物体均离他而去,这是以 作为参照物。5、第一次世界大战时,一法国飞行员在2000m高空飞行的时候,发现脸旁有一只小昆虫在游动,他顺手抓过来一看,竟然是一颗子弹,你认为这可能的原因是( )A、子弹是静止在空中的B、子弹前进的方向与飞机飞行的方向相反,但子弹运动得很慢C、子弹飞行的方向与飞机相同,并且子弹运动的速度与飞机一样D、这件事情根本不可能发生6、两只轮船沿河岸顺流而下,甲
18、船在前,乙船在后,甲船的速度大于乙船的速度,甲船上的人感到乙船在后退,甲船上的人所选择的参照物为( )A、甲船 B、乙船 C、一定运动 D、 都有可能7、甲物体以乙物体为参照物是静止的,甲物体以丙物体为参照物是运动的,那么以丙物体为参照物的乙物体是( )A、可能运动 B、可能静止 C、一定运动 D、都有可能8、甲、乙两辆在公路上行驶的汽车,它们的距离总保持不变,试说明:(1)以什么为参照物时两车是静止的?(2)以什么为参照物时,它们又是运动的?(3)如果在乙车中的乘客看到路旁的树木向西运动,则甲、乙两车向什么方向运动?9、 为什么说运动和静止具有相对性?请举例说明。答:因为描述一个物体的运动,
19、首先要选择 , 的选择不同,得出物体运动和静止的结论也不同,这就是运动和静止的 。例如:坐在行驶汽车中的人,选汽车做参照物,是 的;选地面做参照物,他就是 的。所以说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10、行车,顺风时有时会感觉到无风;有时虽然没有风,但骑在摩托车上却感觉到风很大。(风是空气的流动形成的。骑自行车时,顺风时若车速与风速相同,则骑车人与流动的空气保持 ,会感觉到无风;摩托车行驶时骑在车上的人与空气相对 ,而且摩托车行驶很快,所以觉得风很大。)第三节 运动的速度一、目标要求知识与技能能用速度描述物体运动的快慢。能用速度的公式进行简单的计算。知道匀速直线运动的概念。过程与方法参与户外活动时,体验速
20、度的快与慢的不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科学与艺术的结合所带来的美感。二、重点难点用速度描述物体运动的快慢,并利用速度的公式进行简单的计算。三、教学过程1、比较物体运动快慢(1)比较它们经过相同的路程所需要的时间。(2)比较它们在相同的时间内走过的距离。2、匀速直线运动(1)概念:一个物体沿着直线运动,在相同时间内,通过的路程始终相等。(2)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用公式表示为。(3)讲解例题3、变速直线运动的平均速度(1)概念:物体沿直线运动时,其速度大小经常发生变化的运动。(2)平均速度:表示物体在通过某段路程的平均快慢程度。用公式表示:4、活动:我走得
21、有多快5、小结。6、布置作业。教科版八年级物理导学案运动的速度主备人:张华茹 课题:运动的速度一教学目标:1.理解速度的概念,能用速度描述物体的运动。2.认识匀速直线运动能用速度公式进行简单计算3.了解变速直线运动定义及其判断方法,能用(平均)速度公式进行简单计算.二学习步骤1.抽测(5分钟)(1)物理学里把一个物体_叫做机械运动.机械运动是宇宙中_的现象.(2)描述一个物体的运动情况,应选择参照物,除_不能选作参照物外,其他所有物体都可选作参照物.研究地面附近的物体的运动时,常选取_或_为参照物.(3)同一个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取决于所选的_,这就是运动和静止的_。(4)飞行员在回忆飞机做俯
22、冲时常说:“大地迎面而来.”他是以_作参照物的.2.明确目标(1分钟)3.合作交流(独学)(15分钟)阅读教材26页-29页,完成下列自主探究题:(1)看26页图2-3-1,飞机、列车、蜗牛在相同时间走的路程不同,谁运动最快?(2)蜗牛、鹰运动相同的路程时间不同,谁运动快谁运动较慢?(3)飞机和鹰,它们通过的路程不同,所用时间也不同,谁快谁慢?(4)什么是匀速直线运动?匀速直线运动速度的计算公式是怎样的?(5)什么是变速直线运动?什么事平均速度?平均速度的计算公式是怎样的?(对学群学)小组讨论疑难问题,师生共同解决疑难问题。4.展示提升(17分钟)(1)速度是描述物体_的物理量大小等于物体在_
23、(2)在国际单位制中速度的单位是_,读作_,符号为_(3)某人步行的速度约4km/h,表示的意思是_,他1.5h所走的路程是_km,走完1km的路程,需要_h(4)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速度大的物体通过的路程一定长 B速度大的物体运动的时间一定短 C在相同的路程内,速度大的物体运动的时间长 D在相同的时间内,速度大的物体所通过的路程长(5)如图是汽车上的速度计,一辆汽车以此速度从南京驶向上海,若上海距南京的距离为6.24105m,则() A该汽车行驶的速度是130km/h B该汽车的行驶速度是40m/s C该汽车8.92h可以从南京到达上海D该汽车8.92104s可以从南京到达上海(6)南
24、京长江大桥正桥长1600m,一列长250m的火车匀速行驶通过正桥的时间为3min5s,求该火车在正桥上行驶的速度。5.整理导学案(2分钟)对本节课所学知识进行小结。6.当堂检测(5分钟)(1)京到天津的铁路线长137km,一列火车约用1.5h从北京到达天津这列火车的速度是_km/h,合_m/s(2)小明与小华两位同学跑了1000m,所用时间分别为3min25s和3min30s,则() A小明的速度大 B小华的速度大C小明和小华的速度相同 D条件不足,无法比较(3)甲与乙进行百米赛跑,甲比乙提前10米到达终点,现让甲自起点后退10米起跑,乙仍在起点起跑,两人速度均保持不变,则() A两人同时到达
25、终点 B甲先到终点 C乙先到终点 D不能确定谁先到(4)书31页第二题。三教后记第四节 能量第4节 能量一、目标要求1知识与技能 知道一切物体都是有能量,不同运动形式对应不同能量。 初步了解光能、机械能、内能、电能、化学能和核能等能量形式。 知道各种能量之间可以转化,初步懂得利用能量的过程就是不同能量之间进行转化的过程。2过程与方法 通过联系生活,观察教材图片,让学生们自己来认识常见的这些能量形式。 通过观察、讨论分析初步认识不同能量之间的相互转化。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物质世界不同运动和能量形式的认识,尤其对能量转化利用的认识,使学生们对大千世界有一个概括的具体的认识,拉近了物理与学生
26、之间的距离,感到物理学就在身边,物理学与我们人类生活、生产、社会发展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用实例说明能量可以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不同形式的能量可以相互转化是本节的重点,分析能量转化和转移现象是难点。三、教学器材: 教学挂图四、课时安排:1课时五、教学过程(一)各种形式的能量让学生们阅读课文,然后讨论下列问题我们日常生活中经常联系着哪些能量?学生们自己说说每天生活中至少应有哪些能量?我们日常生活中消耗的能量是怎么转化的,即什么能转化成什么能?如果世界上突然没有电能,整个社会将会怎么样?没有光能这个世界又将如何?怎样认识能源技术革命与人类社会进步的关系?分析归纳:能量是与物体运动有关的物理量不同的运动形态对应着不同的能量形式(二)能量的转移和转化我们生活中的大部分能量都来自于太阳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智慧用电一体化服务运营解决方案
- 井队财务管理与风险控制
- 低碳建筑文明施工合同
- 人力资源公司物业资源分析与管理运作
- 仓储公司公共卫生管理规程
- 不合格材料供应链管理
- 仓储管理系统技术文件
- 个人与防水工程队合同样本
- 个人租车协议书文化展览
- 代缴房产税协议
- 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第1课《秋天》精品课件【最新】
- 以“政府绩效与公众信任”为主题撰写一篇小论文6篇
- 高校教师培训心得体会2000字3篇
- 电力专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管理细则
- 《用一元一次方程求解数轴上动点问题》 课件
- 水泥用灰岩矿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
- 老年友善医院创建-老年人社会服务相关职责
- 高等天气学讲座---锋生动力学和锋面次级环流课件
- 液压站更换作业指导书
- 《犯罪学》课程教学大纲
- 医药代表晋级管理办法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