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地图册中图版高一上册第一单元古代东方-专题四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_第1页
高中历史地图册中图版高一上册第一单元古代东方-专题四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_第2页
高中历史地图册中图版高一上册第一单元古代东方-专题四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_第3页
高中历史地图册中图版高一上册第一单元古代东方-专题四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_第4页
高中历史地图册中图版高一上册第一单元古代东方-专题四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2专题四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第3课 大众传播媒介的更新之大众报业、广播、电影 一、教案制定背景:大众传播媒介包括近现代报刊、广播、电影、互联网等内容,任一种传播媒介在近现代中国的产生、发展史本身就是一部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史,其如何中国化、对中国近现代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的渗透、影响等内容是课堂教学一定要深化的地方,但要讲清楚讲透彻让学生能理解非常不容易,鉴于内容繁杂和课堂时间容量,选择大众报业、广播、电影这三种大众传播媒介作为本节课的讲授内容。二、学情分析报刊、广播、电影这些传媒形式对学生来说学生比较熟悉,与现实生活的链接也非常密切,因此学生对本课内容会有一定浓厚的兴

2、趣。之前所学知识,使其具有了一定的知识基础。经过高一上学期学法指导,学习能力也有所提高,初步掌握了如何从材料中获取历史信息以及参与讨论、合作探究等基本的学习方法,但辨证思维能力还欠缺,理解两者的互推关系有一定困难,不过同学们学习态度端正,能积极思考、踊跃回答和参与辩论也是其优点。三、教学目标 (一)唯物史观:通过对近现代社会大众报业、广播、电影变迁的学习,以唯物史观的方式对为什么能、为什么要变迁及变迁的深刻的影响进行深入而多面的思考。(二)时空观念:用不同历史时期的图片的作对比印证,了解不同历史时期传播媒介的变化发展,加深对社会变迁的了解。(三)史料实证:通过分析材料,训练学生对材料试题的分析

3、运用,探究得出近现代报刊发展推动了中国近代化的结论。(四)历史解释:对一些学生不是很熟悉的历史概念、物件,做准确的解读,让学生在此基础上,加深对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的认知、理解。(五)家国情怀:1、通过对我国近现代报刊发展的历程,认识到报刊对中国近现代社会发展前进的推动作用,以及掌握话语权的重要性。2、广播事业的发展变迁就是近代中国、当代中国的社会经济发展变迁的缩影,见证了近代、当代中国从落后到强大、繁荣的奇迹,增进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四、教学重点和难点1、重点:近现代报刊、广播事业和电影事业的发展变迁状况。2、难点:报刊、广播事业和电影事业对民众生活的影响。五、教学课时:1课时六、教学准备:p

4、pt课件七、教学方法:列表归纳法、材料讲解法、小组讨论八、教学过程:导入新课:4月23日,在青岛举行了庆祝中国人民解放军成立70周年海上阅兵活动。设问:我们可以通过哪些途经了解这个活动信息?在学生的回答的基础上,展示课件图片概括指出:阅读报纸、收听广播、观看电视、上网都是了解阅兵活动信息的途经。进一步指出报纸、广播、电视、网络都是信息传递的物质工具,都是传播媒介,由此导入新课。一、大众报业的发展:1、古代媒介 法国启蒙思想家伏尔泰说过这样一句话:“报纸的故乡在中国”, 也就是说,中国是世界上最早产生报纸的国家之一,在中国唐代就已 经出现了具有新闻传播功能的报纸邸报。展示图片强调邸报是世界上现存

5、最古老的报纸分析邸报的内容,主要是皇帝的圣旨、大臣的奏折、官员的任免升迁等材料,是手抄本,相当于今天的时政性报纸。但是有一点要注意,邸报是古代媒介,无论是内容还是办报方式都不适应近代社会的发展要求,只能被近现代的报刊报纸所取代。2、近代报业 设问:同学们,你知道我国近代以来曾经有过哪些报纸?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提到教材73页有相应的一些内容,接下来结合ppt图片具体对不同历史时期的中国人办报情况进行讲解。提醒:昭文新报创办时间比申报晚,但申报是由外国人创办的,因此,最早的这项荣誉就归于昭文新报;在戊戌变法时期,康有为等思想家把办报作为宣传维新变法宣传新思想的重要手段,因此,维新变法期间,中国出

6、现了办报的热潮;在辛亥革命时期,孙中山领导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同盟会创办了民报;新文化运动期间,资产阶级激进派创办了新青年;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也认识到报纸的作用,也创办了不少的报纸,这一点书上没说,知名的报纸有新华日报、人民日报等。结合ppt图片对中国人办报情况进行补充讲解。过渡:中国近现代意义的报纸并不是由中国人最早创办的,是由外国人创办的。展示ppt图片,予以讲解:察世俗每月统计传是世界上第一份近代中文报刊,东西洋考每月统纪传是中国境内外国人创办的第一份中文报刊,这都是传教士创办的,从鸦片战争后到90年代,西方传教士在华兴起办报热潮,拉开了中国近代报刊业的序幕。 设问:外国人在中

7、国办报对中国自办报业有什么影响?出示ppt材料1,材料1 它们在充当列强侵略工具的同时,客观上对我们也产生了不少积极的影响: 使中国人认识到了近代报刊的功能,刺激了国人办报活动和中国人自己近代报刊的产生。为中国人提供了办报的方法与经验,并使一批中国人受到了新闻工作的职业训练,在印刷设备与技术上,外报也为中国人自办报刊准备了物质条件。全体同学集体朗读一遍材料,学生回答问题。老师与学生共同一句一句分析材料,从掌握话语权、提供方法经验、受到职业训练、物质条件等方面概括得出外国人在中国办报为国人自办报纸准备了条件,起了推动作用的结论。出示ppt材料2,材料2 西方列强的入侵,激起了中国数千年未有之剧变

8、。先进的知识分子痛于外患之凭陵,清廷之腐败,国亡之无日,认识到非革新不足以图存,然手无权柄可探,遂致力于办报,籍报纸传播其主张,以言论觉天下。陈玉申晚清报业史女生集体朗读一遍材料,学生回答问题。老师与学生共同一句一句分析材料,得出民族危机严重,知识分子把办报作为挽救民族危亡的重要手段是中国人自办报刊的原因。设问:根据材料1、2,并结合所学知识,说一说中国人为什么要办自己的报纸?原因:社会时势的需要(民族危机加深);外国人在华办报潮流的推动;西方先进科技、文化的传播在客观上的促进作用;民族资本主义发展为报刊业提供了物质条件;民族资产阶级力量的壮大等。提问:你阅读报纸吗?你周围的人阅读报纸吗?为什

9、么读报纸的人少?学生回答问题。老师总结;报纸存在实效性差等不足和缺陷,催生了其它传播媒介的发展,比如说广播。二、广播事业的发展出示ppt图片简要讲解图片内容,第一张图片是广播电台在播音,后面两张图片是农村的有线广播,现在已经很少见了,在上个世纪90年代以前的农村地区是经常见得到的,随着社会的发展有线广播逐渐就消失了。过渡:广播产生于上个世纪20年代,很快就传入了中国,中国近代也兴办了一些广播电台,同学们看教材73页,找一下课件上提到的第一个广播台。1、近代时期出示ppt图片 与学生共同完成课件上空缺的内容。2、建国后 、改革开放前 新中国成立后,逐渐建立起从中央到地方的各级广播电台。在电视普及

10、之前,除报纸外,收音机基本上是民众与外界接触最主要的方式。 、改革开放以来: 随着经济的发展,广播事业得到新发展,教材73页说得非常清楚。进入21世纪后,广播与电视、网络等媒介相融合,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坐车时可以听音乐还可以收听广播,电视可以收听广播,手机上也可以收听广播,现代各种媒介是相互融合的不是孤立发展的。出示ppt现代收音机图片设问:这些图片给我们什么感觉?学生回答问题,总结出现代收音机越来越个性化、生活化。教师总结:收音机的发展,也反映出广播事业的发展,收音机的发展,是广播事业的发展的一个缩影。三、电影事业的繁荣 设问:电影是怎么产生的?播放有关中国电影发展史的视频。设问:电影诞生的

11、时间是哪一年?中国电影诞生的时间是哪一年?单个学生或学生集体回答完成。出示ppt图片讲解:1895年,世界电影的诞生吗,电影在发明之后不久就传入中国,1896年,在上海中国第一次放映电影。出示ppt图片讲解:1905年,中国拍摄了第一部电影:京剧定军山,是默片,也就是无声电影。 继续播放有关中国电影发展史的视频设问:中国电影发展经历了怎样的发展历程?学生回答问题。老师补充:中国电影发展经历从从黑白到彩色、无声到有声、从传统到现代、从模拟到数字,从进口到国产的发展历程。过渡:各个不同的历史时期,电影是不一样的,浏览一下近代中国的优秀电影代表作。出示ppt图片老师简要讲解。出示ppt材料3,材料3

12、 宣统三年(1911年)上海自治公所颁布了“取缔影戏场条例”,规定“开设电光影戏场,需报领执照”,“男女必须分座”;“不得有淫褒之影片”;“停场时刻,至迟以夜间十二点钟为限”。 刘善龄西洋风设问:从这段史料中你可以获得哪些历史信息?男生集体朗读一遍材料。老师与学生共同一句一句分析材料,得出:中国电影放映管理制度建立;电影放映日益普遍;旧思想、旧观念影响等信息。新中国成立后:反映工农生活和革命战争的题材纷纷搬上银幕出示ppt图片佐证 改革开放后,中国电影走向辉煌,数量和质量超过以前。出示ppt图片佐证小组合作探究:电影对我们生活带来什么影响? 播放影片疯狂父母的视频片段小组讨论开始,小组讨论结束

13、后,小组的代表总结讨论的结果。老师在小组代表总结的基础上小结电影对我们生活带来什么影响?有利方面:扩大了人的视野,提高了人的素质,增强了人的国际意识。影响着人们的价值观、世界观和人生观。它所倡导的生活理念、价值取向、行为规范及行为准则,引导人们追求真善美,提高了人们的道德情操和文化品位。负面影响:消磨着人类的想象力、智力,破坏了人类的阅读思维,让人类懒于思索,甚至导致心里疾病;有些影视节目宣扬不正确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渲染灯红酒绿、暴力、色情等内容,凸显个体享受,传播不良信息,误导了观众。 课堂检测1盛世危言指出:“置之,灾民流离困苦情形宛然心目。作奸犯科者,明正典刑,中历历详述,见之者胆落

14、气沮,不敢恣意横行,自有,(士君子)足不逾户庭而周知天下之事。”郑观应在此盛赞的是A修筑铁路B创办报刊C放映电影 D开通电话2二十世纪上半期,欧洲发生这样的文化变迁:“巴黎、柏林或伦敦的嗜好和说话腔调,传播到国内最遥远的乡村,根深蒂固的地方文化开始被全国性文化取代,各国生活方式也愈来愈受到国际消费文化的影响。”下列促成这种变化的主要媒介是A广播和电影B铁路与飞机C报纸和杂志D网络与漫画课堂小结1、报刊、广播、电影等传媒的发展,与同一时期科技的发展息息相关。2、不同历史时期,各种媒介手段发挥作用的程度各不相同;同一时期,其作用在城乡也存在巨大差异。3、通过报纸,广播等传播方式,人们了解到大千世界的变化万千,认识到不同的生活方式会带来不同的价值轨道,影响人们的一生。板书设计第3课 大众传播媒介的更新之大众报业、广播、电影 一、大众报业的发展:1、古代媒介 2、近代报业 二、广播事业的发展1、近代时期2、建国后 、改革开放前 、改革开放以来: 三、电影事业的繁荣 1、近代时期2、建国后 、新中国成立后 、改革开放以来: 六、教学反思1、本节课截取大众传播媒介的更新中的大众报业、广播、电影这三种媒介内容讲授而没有继续讲授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