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 页 大庆肇州县小学招聘教师资格证初中生物知识与教学能力考试教师考试测试试题及答案一、单选题1组成家兔和狗尾草细胞的主要元素有()。 A.C、H、0、N、P、CaB.H、0、K、S、P、MgC.C、P、O、S、H、ND.N、P、K、Ca、S、Zn 答案:C解析:【知识点】考查组成细胞的元素相关知识。 【答案】C。 【解析】组成细胞的主要元素是C、H、O、N、P、S,故选c。 2自由运动是动物区别于其他生物的重要特征之一。下列关于哺乳动物的运动的描述,错误的是( )。 A.运动主要是由骨、关节和肌肉共同完成的B.运动还需要神经系统的调节C.运动消耗的直接能量是食物中的化学能D.运动离不开消化、
2、呼吸、循环等系统的协调配合 答案:C解析:哺乳动物的运动系统由骨、骨连结(关节)、肌肉共同组成。运动的完成需要神经、消化、呼吸、循环等多个系统共同协调配合完成,A、B、D三项正确。运动消耗的直接能量来源于细胞呼吸作用时产生的ATP,C项错误。 3胚胎干细胞的特点是( )。 A.在形态上,表现为体积大,细胞核大,核仁明显;在功能上具有发育的全能性B.在形态上,表现为体积小,细胞核大,核仁明显;在功能上具有发育的全能性C.在形态上,表现为体积小,细胞核小,核仁不明显;在功能上不具有发育的全能性D.在形态上,表现为体积大,细胞核小,核仁明显;在功能上具有发育的全能性 答案:B解析:胚胎干细胞具有胚胎
3、细胞的特性,在形态上,表现为体积较小,细胞核大,核仁明显;在功能上,具有发育的全能性,可分化为成年动物的任何一种组织细胞。故本题选B。 4在“植物的生殖”一节的教学中,教师给学生展示了一朵百合花的图片,随后提问:“同学们还记得花具有哪些结构吗?”该提问属于( )。 A.回忆提问B.评价提问C.应用提问D.分析提问 答案:A解析:回忆提问中有一类要求单词、词组或系列句子的提问。这类问题要求学生回忆学过的事实、概念陈述等,所回答的句子一般要求是和教材上的表述一字不差的。题干中的提问属于回忆提问。 5学习了“人类对细菌和真菌的利用”一节后,教师带领学生到当地的味精厂、啤酒厂和米酒厂进行学习。这种教学
4、方式属于( )。A.“问题探究”式B.“情境陶冶”式C.“合作学习”式D.“实践体验”式 答案:D解析:知识点:教学方式。学生学习了“人类对细菌和真菌的利用”一节后,教师带领学生到当地的味精厂、啤酒厂和米酒厂进行学习,从而使教学内容得以重现,使学生更好地理解课堂上的知识,获得真实感受,并再发现、再获得一些新知识,这种教学方式是“实践-体验”式,D项正确。A项:“问题-探究”是指学生在学习概念和原理时,教师只是给他们一些事例和问题,让学生自己通过阅读、观察、实验、思考、讨论、听讲等途径去主动探究,自行发现并掌握相应的原理和结论的一种方法。与题干不符,排除。B项:“情境-陶冶”是使学生处在创设的教
5、学情境中,运用学生的无意识心理活动和情感,加强有意识的理性学习活动的教学模式。与题干不符,排除。C项:“合作-学习”是指学生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有明确的责任分工的互助性学习。与题干不符,排除。 6教师以预先设定的、期待的教学目标为评价基准,来衡量评价对象达到程度的评价称为( )。 A.配置性评价B.效标参照评价C.常模参照评价D.诊断性评价 答案:B解析:题干所述内容为效标参照评价,也称绝对评价,其核心在于学生是否达到了预定的教学目标。常模参照性评价与之相对应,又称相对评价,用于评价被评对象在集体中所处的相对位置。配置性评价旨在了解学生的背景、性向和学习兴趣,以便根据学生的个别差异,安排适当的
6、学习过程。诊断性评价旨在发掘、鉴定学生的学习困难或教学缺失,供调整教学方法参考。故本题选B。 7在“发生在肺内的气体交换”一课的教学中,为了丰富学习资源,教师引导学生使用塑料瓶、气球、塑料管、橡皮膜等制作了膈肌运动的模型。该模型属于( )。 A.概念模型B.数学模型C.化学模型D.物理模型 答案:D解析:概念模型是指以文字表述来抽象概括出事物本质特征的模型,如对真核细胞结构共同特征的文字描述、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的解释模型等。数学模型是指用来描述一个系统或它的性质的数学形式,如种群的“J”型增长。物理模型是指以实物或图画形式直观地表达认识对象特征的模型,如人工制作或绘制的DNA分子双螺旋结构模
7、型、真核细胞三维结构模型等。根据定义判断,题干中的膈肌运动模型是运用实物进行制作的,故属于物理模型。 8下列现象,属于动物行为的是( )。A.鲸的呼吸 B.蛙的冬眠C.天鹅的飞翔 D.家兔的心跳 答案:B解析:动物在其生活过程中,所进行的一系列有利于它们存活和繁殖后代的活动,称为动物的行为,如取食行为、防御行为、繁殖行为、迁徙行为、攻击行为等。蛙的冬眠属于先天性行为,A、C、D三项都是物进行的正常生理活动。 9某同学喜欢吹笛子,当他吹气使笛子发出声音时,身体发生的相应变化是( )。 A.膈肌顶部逐渐下降B.胸廓上下径逐渐缩小C.肋骨逐渐向上和向外运动D.肋骨问的肌肉和膈肌逐渐收缩答案:B解析:
8、由题可知,吹笛子属于呼气。人体呼出气体时,肋问肌和膈肌舒张,膈肌顶部上升,胸廓前后径、左右径、上下径都缩小,肋骨向内向下运动。故本题选B。 10布卢姆等人认为,教学目标可分为三大领域:认知领域、情感领域和技能领域。下列行为动词属于情感领域的是( )。 A.进行B.运用C.反应D.评价答案:C解析:“运用”“进行”属于技能领域,“评价”属于认知领域,“反应”属于情感领域。 11在进行“循环系统的组成和功能”的教学时,教师先指导学生观察金鱼尾鳍内的血液流动情况。然后分析不同血管的特点,该教学方式属于()。 A讲授式教学B发现式教学C实验演示式教学D小组合作式教学 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实验教学活动
9、。教师指导学生观察金鱼尾鳍内的血液流动情况,属于演示实验。故本题选择C选项。 12“螳螂捕蝉,黄雀在后”,若鹰迁入了蝉,螳螂,黄雀所在森林捕食黄雀,并栖息于树森林中,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鹰的迁入增加了该树林中蝉及其天敌的数量B.鹰的迁入改变了该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起点C.鹰的迁入增加了该生态系统能量消耗的环节D.细菌分解鹰的尸体产生的能量可流向生产者 答案:C解析:鹰的迁入使黄雀的数量减少,这导致蝉的天敌螳螂的数量增加,进而导致蝉的数量减少,A错误。鹰的迁入不改变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方向,能量依然按照食物链由低营养级流向高营养级,B错误。营养级越多,能量消耗就越多,因此鹰的迁入增加了该生态
10、系统能量消耗的环节,C正确。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的起点是生产者,且能量流动的特点是单向流动、逐级递减,因此生态系统中细菌产生的能量不可流向生产者,D错误。 13导致白血病的根本原因是( )。?A.DNA改变B.基因重组C.染色体加倍D.染色体缺失 答案:A解析:白血病是一类造血干细胞恶性克隆性疾病。导致白血病的根本原因是造血干细胞基因突变。基因是具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故本题选A。 14下列关于“小鼠走迷宫”探究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不同小鼠熟悉迷宫的能力都一样B.实验目的是探究小鼠的先天性行为C.小鼠一旦学会走迷宫就不会忘记D.小鼠“尝试与错误”的次数远少于蚯蚓 答案:D解析:知识点
11、:动物的学习行为。小鼠属于哺乳动物,蚯蚓属于环节动物,小鼠比蚯蚓高级,小鼠大约10次学会“走迷宫”,蚯蚓大约200次才学会“走迷宫”,因此小鼠“尝试与错误”的次数远少于蚯蚓,D项正确。A项:不同小鼠熟悉迷宫的能力不一样。与题干不符,排除。B项:实验目的是探究小鼠的学习行为。与题干不符,排除。C项:学习行为是动物出生后在动物成长过程中逐渐建立起来的,若不加强,时间长了便会消失。与题干不符,排除。 15下列教学指导中,运用了合作学习教学策略的是()。 A带领学生到户外参观植物B教师指导学生观察动植物细胞的结构C对学生进行分组并让每个组分别探究反射活动后进行交流D与全班同学一起讨论“探究光对鼠妇分布
12、的影响”的因素 答案:C解析:合作学习是在教学中通过小组的形式使学生一起学习并达到学习效果的最优化。故本题选择C选项。 16儿童时期患佝偻病,是因为缺乏( )。 A.维生素B1B.维生素CC.维生素DD.维生素A 答案:C解析:【知识点】本题考查食物中的营养物质。 【答案】C。【解析】维生素A、B1、C、D的主要功能及缺乏症如下表所示:比较得知儿童时期患佝偻病缺乏的维生素是维生素D。故选C。 17一个全部由基因型为Aa的豌豆植株组成的种群经过连续n代自交,获得的子代中,Aa的频率为(12)n,AA和aa的频率均为(12)1-(12)n。根据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可以肯定该种群在这些年中()。 A.
13、没有发生基因型频率的改变B.没有发生生物进化C.发生了隔离D.发生了自然选择答案:B解析:【知识点】考查基因频率的计算和现代生物进化理论。 【答案】B。【解析】A的基因频率:AA的基因型频率+12Aa的基因型频率,因此A的基因频率=a的基因频率:12种群的基因频率没有变化,说明环境没有变化,生物没有发生进化,故B正确。 18植物生活需要的水分和无机盐主要通过根尖的哪一个结构获得 () A.伸长区B.分生区C.成熟区D.根冠 答案:C解析:【知识点】本题考查植物根尖的成熟区的功能。 【答案】C。【解析】根尖是指从根的顶端到生有根毛的一段,它的结构从顶端依次是根冠、分生区、伸长区、成熟区。成熟区也
14、叫根毛区,在伸长区的上部,细胞停止伸长,并且开始分化,表皮细胞一部分向外突起形成根毛是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的主要部位,根毛的存在增加了根的吸收面积。故选C。 19在三倍体无籽西瓜的培育过程中,将二倍体普通西瓜幼苗用秋水仙素处理,待植物成熟接受普通二倍体西瓜的正常花粉后发育形成果实的果皮、种皮、胚芽、胚乳细胞的染色体组数依次是()。 A.4、2、2、4B.4、4、3、5C.3、3、3、4D.4、4、3、6 答案:B解析:【知识点】本题考查植物的双受精和秋水仙素的作用等相关知识。 【答案】B。【解析】由题可知,母本为4n,产生的卵细胞和极核都为2n,父本为2n,产生的精子为n。果皮是由子房壁发育而来,
15、属母本的体细胞,染色体组为4:种皮是由珠被发育而来。也是母本的体细胞,染色体组为4;胚芽是胚的一部分,是由受精卵发育而来,染色体组为3;胚乳是由受精极核发育而来,受精极核是由1个精子与2个极核受精形成,染色体组为5,故选B。 20具有止血和凝血作用的血细胞是()。 A.红细胞B.白细胞C.血小板D.白细胞和血小板 答案:C解析:【知识点】本题主要考查血液的组成和功能。 【答案】C。【解析】血液的成分包括血浆和血细胞。血细胞包括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红细胞中富含血红蛋白。血红蛋白在氧含量高的地方与氧结合,在氧含量低的地方与氧分离,可见红细胞具有携带氧的功能。白细胞能够变形穿透毛细血管壁,吞噬细
16、菌,具有防御功能。血小板中含有促进血液凝固的物质。起止血和加速凝血的作用。 21讲解法的优点是()。 A.学生有直接的感性认识B.信息传输的密度比较高C.学生处于主动地位D.有利于记忆答案:B解析:【知识点】本题考查讲解法的知识。 【答案】B。 【解析】讲解法优点:省时、省力、省钱;信息传输密度较高,减少了学生认知中的盲目性。 22下列关于种群数量变化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一个物种引入新的地区后,一定呈“J”型曲线增长B.农作物合理密植时其数量不应大于K值C.自然界中生物种群增长常表现为“S”型增长曲线D.影响种群数量的因素有很多,如气候、食物、天敌、传染病和人类活动等 答案:A解析
17、:【知识点】本题考查种群特征的相关知识。 【答案】A。【解析】一个新物种引入新的地区后,如果不适应环境有可能被淘汰,故A错误。要合理密植,数量不能大于K值,故B正确。自然界中,因为资源和环境条件的限制生物种群增长常表现为“S”型增长曲线,故C正确。影响种群数量的因素有很多,气候、食物、天敌、传染病和人类活动等都可以。故D正确。故选A。 23发展生物学科核心素养是生物学课程的目标,图5所示的课题重点考查的生物核心素养是( )。 A.生命观念B.科学思维C.科学探究D.社会责任 答案:D解析:图5中的题目是结合社会热点话题,考查学生的掌握程度。体现了生物知识与社会之间的联系,目的是考查学生学习生物
18、知识概念后,社会责任的形成。 24图3表示盛夏某植物一昼夜吸收和释放C02情况的示意图,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在bf段积累有机物B.这一天中只有ce段是有光照的时段C.d点凹陷的原因可能是气孔关闭,C02供应不足D.ab段中C02释放量增加的原因是植物开始进行光合作用 答案:C解析:光合作用大于呼吸作用时为有机物积累阶段,即ce段,A项错误。有光照时,植物进行光合作用二氧化碳的吸收量随着光照强度变化而变化。在早晨和傍晚,由于光照强度较低,光合作用小于呼吸作用。通过图中C02,吸收量和释放量的变化趋势可判断,bf段为光照时间,B项错误。d点凹陷是由于中午光照强度大为了减少蒸腾失水,植物气
19、孔关闭,C02供应不足,C项正确。ab段为黎明时间段,气温升高,呼吸作用增强,因此C02的释放量增加,D项错误。 25图2为光学显微镜的4个镜头,若要在视野内看到最多的细胞,应选用的镜头组合是( )。 A.甲和丙B.甲和丁C.乙和丙D.乙和丁 答案:B解析:显微镜的放大倍数越小,视野中观察到的细胞数目越多。图中甲、乙镜头的一端无螺纹,为目镜;丙、丁镜头有螺纹,为物镜。目镜越短,放大倍数越大;物镜越长,放大倍数越大。所以,若要在视野内看到最多的细胞,应选择放大倍数小的目镜和物镜,即长目镜和短物镜。故本题选B。 26图6为人体血糖调节模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血糖调节方式属于反馈调节B
20、.甲、乙两种激素是协同关系C.进食后,血液中两种激素含量都增加D.甲激素为胰高血糖素,乙激素为胰岛素 答案:A解析:知识点:血糖平衡调节。在一个系统中,系统本身的工作效果,反过来又作为信息调节该系统的工作,这种调节方式叫做反馈调节。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对于血糖浓度的调节就是一个典型的反馈调节,A项正确。B项:甲、乙两种激素是拮抗关系。与题干不符,排除。C项:进食后,血糖浓度升高,促使胰岛素分泌,同时抑制胰高血糖素的分泌,以加速组织细胞摄取利用葡萄糖,利于降低血糖,使血糖维持在相对稳定的范围。与题干不符,排除。D项:由甲激素降低血糖、乙激素升高血糖可知,甲激素为胰岛素,乙激素为胰高血糖素。与题干不
21、符,排除。 27将图2中甲、乙、丙三支试管按要求处理(加入馒头是等量的)后放入37左右的温水中,510分钟后各滴入2毫升碘液,其结果分析正确的是( )。 A.三支试管均变为蓝色B.三支试管均不变色C.甲试管变蓝色,乙试管变浅蓝色,丙试管不变色D.甲试管变蓝色,乙试管和丙试管不变色 答案:C解析:食物的消化包括物理性消化和化学性消化,物理性消化能够使食物与消化液充分混合,促进化学性消化的进行。丙试管中加入的是唾液,而且进行了充分的搅拌,淀粉被唾液淀粉酶分解了,因此滴加碘液后不变蓝;乙试管中加入了唾液,但馒头没有捣碎,也没有充分搅拌,馒头与消化液的混合不充分,淀粉没有被充分消化,因此部分变蓝色或浅
22、蓝色;甲试管中加入的是清水,清水对淀粉没有消化作用,因此滴加碘液后变蓝色。 28某校生物兴趣小组以玉米为实验材料,研究不同条件下细胞光合作用速率和呼吸作用速率的关系,并绘制了四幅图。以下图中“A”点不能表示光合作用速率与呼吸作用速率相等的是( )。 A.B.C.D. 答案:A解析:植物的总光合速率=植物的净光合速率+植物的呼吸速率。A项,光照下CO2的吸收量代表植物的净光合速率,黑暗下CO2的释放量代表植物的呼吸速率,“A”点表示净光合速率等于呼吸速率,则总光合速率是呼吸速率的两倍。因此A项中的“A”点不能表示光合速率与呼吸速率相等。A项错误。B项表示温室内空气中CO2浓度,当曲线上升时,说明
23、温室中CO2浓度增加,即光合速率小于呼吸速率;当曲线下降时,说明温室内CO2浓度减少,即光合速率大于呼吸速率;拐点代表光合速率等于呼吸速率,因此B项中“A”“B”均代表光合速率等于呼吸速率。C项,“A”点表示光合速率等于呼吸速率。D项,“A”点表示玉米材料既不向外界释放CO2,也不从外界吸收CO2,即净光合速率为O2此时植物光合速率等于呼吸速率。 29一定没有戊糖参与组成的结构或物质是()。 ADNA水解酶B核糖体C质粒D线粒体 答案:A解析:DNA水解酶是蛋白质,构成蛋白质的基本单位是氨基酸,故DNA水解酶不含戊糖。而核糖体由蛋白质和rRNA组成,质粒是小型环状DNA分子,线粒体含有RNA和
24、DNA,RNA和DNA都是由戊糖参与组成。 二、问答题30调查某草原田鼠数量时,在设置1公顷的调查区内,放置100个捕鼠笼,一夜间捕获鼠32头。将捕获的鼠经标记后在原地释放。数日后在同一地方再放置同样数量的捕鼠笼,这次共捕获30头,其中有上次标记过的个体10头。请回答下列问题: (1)若该地区田鼠种群个体总数为N,则N=_头。(3分) (2)要使上面所计算的种群个体总数和实际相符,理论上在调查期必须满足的2个条件是_。(3分) A有较多个体迁出调查区 B调查区内没有较多个体死亡 C调查区内没有较多个体出生 D有较多个体迁入调查区 (3)调查甲、乙草原所捕获鼠的月龄,它们的月龄构成如图3。据图分
25、析:甲草原的田鼠种群属于_型;乙草原的田鼠种群属于_型,可以预测,该草原鼠害将会严重,必须作好防治准备工作。(6分) (4)若将雌雄成鼠各若干头,放在大小一定的笼内饲养,让它们交配繁殖,且供给足够的饵料和水则笼内鼠数变化和时间之间的关系,应为图4中的曲线_。(3分) 解析:(1)96 (2)BC (3)增长;稳定 (4)C 解析:(1)调查动物的种群密度常用的方法是标志重捕法,计算种群数量时利用公式计算若将该地段种群个体总数记作N,其中标志数为M,重捕个体数为n,重捕中标志个体数为m,假定总数中标志个体的比例与重捕取样中标志个体的比例相同,则N=Mn/m。根据计算公式N:32=30:10可解得
26、N=96。 (2)因为出生率、死亡率和迁入迁出对种群的个体数量具有决定作用,所以要使调查的结果更接近实际数,理论上在调查期必须满足出生率、死亡率和迁入迁出没有明显变化,故选BC。 (3)图示坐标图显示,甲有众多的幼年个体,乙的各个月龄个体数量相当,所以甲草原的田鼠属于增长型,乙草原的田鼠属于稳定型。 (4)由于笼子的大小是一定的,这就限制了种群的K值,因此该种群将呈现为“S”型曲线,即为图中的曲线C。 31材料: 代谢与平衡的一道试题分析 试题:下图是人体消化、吸收、循环及排泄等生理活动示意图,其中的A、B、C、D表示人体的几大系统。、表示人体的某些生理过程。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在A系
27、统内,完成过程的主要器官是( )。 (2)经过过程,血液成分的主要变化是( )。 (3)在C系统中,为血液流动提供动力的器官主要是( )。 (4)在D系统内,血液流经肾脏时,主要通过( )两个过程形成尿液,进而将人体细胞产生的许多废物排出体外。 (5)图示中的排泄途径共有( )条。 问题: (1)试题检测是有效评价学生掌握的科学知识的一个重要方法,如何进行测验编制计划的制定 (8分) (2)该题属于简答题,简答题的命题原则是什么 (12分) 解析:(1)测验编制计划的制定一般包括三大项目:明确目标、设计双向细目表和选定测验的题型。 (2)简答题命题的原则为:命题题意要明确,限定要严密。不能直接从教科书上直接摘录一段句子来命题。一般来说,问题型的命题比填空型的命题对答案的要求要更明确。答案有单位的要标示出来。填空型简答题以一题一空格为原则。 三、材料分析题32材料:教师设计“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一节内容的教学。由于学生在前面已经学习了淀粉遇到碘液会变成蓝色,所以学生能很容易地根据叶片颜色的变化而得出结论。在这里有的学生的实验现象不太明显,教师要帮助学生分析其中的原因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律师见证授权书3篇
- 安全炊事员责任书3篇
- 夜不归宿的自我反省与誓言3篇
- 售卖猫咪合同范本3篇
- 关于农村房屋赠与合同3篇
- 学生归家安全承诺书3篇
- 叉车操作员工作满意度调查3篇
- 供水工程质量保修协议3篇
- 公司注册委托书应注意哪些问题
- 家长积极参与学校活动的保证书3篇
- 扬尘治理培训课件
- 5《以工匠精神雕琢时代品质》说课稿 2024-2025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 2024年新疆区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真题及答案解析
- 《数字营销》全套教学课件
- 2024年考研政治复习要点解析
- 人美版八年级美术下册《1. 绘画的多元化》说课稿
- 过敏性休克应急预案-2
- 渣土、余土运输服务方案(技术方案)
- 2024ABB电机与发电机业务单元产品手册
- 2024-2030年中国菊芋菊粉行业市场发展趋势与前景展望战略分析报告
- 十字相乘法解一元二次方程练习100题及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