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中国古典文学时代特色教学设计从古典文学中品味历史-梦回唐诗一、课标要求 知道诗经、楚辞、汉赋、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等文学成就,了解中国古代不同时期的文学特色。二、教材分析中国古典文学的时代特色是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专题二第三课的内容。本单元阐述了古代中国的科技与文化成就,三课内容是文化的不同分支,各有各的发展历程,这也是本专题的特殊性。作为中国古代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本课内容对于学生系统掌握中国古代文化有重要意义。 古代诗词歌赋同学们语文课程已经非常熟悉,但更多是从文学角度去学习,缺少一定的历史角度去认识文学作品。本课教材用一节课,从诗经讲到明清小说,无法展开,所以节选其中一个板块进行探讨
2、。三、学情分析高二学生对于古代文学并不陌生,语文方面也学习了大量古代文学,对于古典文学也有一定了解,但是对于古典文学学习还缺少一定的历史背景知识,对于文学与历史关系缺乏深入分析与认识。心理学研究表明,高中学生辩证思维、批判性思维均有所发展,能够探究有一定难度的问题。通过文学作品引导学生探究历史,学生比较感兴趣,课堂参与度高。教学目标基于课标要求、教材特点与学情分析,以核心素养为指导我重点从史料实证和家国情怀两方面方面制定教学目标,并整合为以下四点: 1.了解中国古代特定时期文学作品的文学特色,知道和掌握一定数量的名家作品。理解文学是一定社会经济、政治的反映,运用唯物史观认识文学的发展、繁荣又是
3、以经济、政治为基础的。 3.运用文学作品与史料分析相结合等方法,培养阅读分析文学作品与史料的能力,探究文学作品与历史的关系,培养学生思辨能力,提升史料实证能力和素养。 4.通过学习进一步了解古典文学的魅力,热爱和继承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激发对祖国历史与文化的自豪感,增强文化自信。五、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特定历史条件下唐代的文学特色。(将文学作品放到特定历史背景下分析,才能理解古典文学的时代特色,从诗经到明清小说跨越千年,一节课无法展开,只能选择其中一个时期展开)教学难点:运用唯物史观、史料实证等方法去认识文学作品与历史,揭示一定时期社会文学与历史之间的内在联系。六、教
4、法学法 新课程理念强调要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的现状,提升学生历史核心素养。因此,为了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在本课教学过程中,我将通过情境、问题等方法启发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以教师的教来促进学生的学,学生通过合作学习、材料分析等方法完成从主动获取知识、解决问题、发展能力、生成情感的过程。教学过程导入:视频经典咏流传-咏鹅师:同学们刚才观看了视频,视频中唱的是什么?生:诗师:对,近几年随着中国经济实力的不断增强,文化软实力的提升也引起了全社会的关注,提升国人文化内涵,增强文化自信也成了众多国人的追求,类似经典咏流传的综艺节目引起了国人的追捧,今天,老师也跟大家
5、来谈谈这个话题,这节课,我们也来谈谈诗。说起诗歌,同学们知道中国历史上哪个朝代最有名吗?生:唐朝师:不错,我们直接称唐诗,唐朝的诗到底多有魅力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品味一下。说起唐诗,著名学者闻一多先生有这样一段话,“一般人爱说唐诗,我欲要讲诗唐。诗唐者,诗的唐朝也。”这位老先生认为唐朝是一个诗意的王朝,生活在唐朝,处处充满诗意。同学们看看这些诗是否依稀记得,除此之外,同学们还能回想起唐朝有哪些著名的诗人或者诗句吗?生:.师:不错,佩服,几乎每位同学心目中都有很多唐朝的诗人和经典诗句,老师这里有一个数据,著名作家刘心武老先生在一个是这么说的:“有唐一朝,历经289年,距今可靠证的诗人3700余人
6、,诗歌55000余首。”经历了一千多年,依旧还有5万多首诗歌流传下来,可谓是一个奇迹。而这些诗涉及到唐朝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喝个酒先别忙,要吟诗一首,“将进酒,杯莫停”;哪怕是一个人喝闷酒也可以吟出“举杯邀明月,对人成三人;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的经典,有人有些过以唐诗研究唐朝酒文化的专著文章,全唐诗有关写酒的就有4466条内容。边关打仗的军人在茫茫大漠中行走数天,突然见到了回京城的使节,没有笔墨纸砚,也可以来一句“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科举高中,开心了来一句“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就连普通宫女也能写出一首“劝君莫惜金缕衣,劝君惜取少年时。花开堪折直须折,莫
7、待无花空折枝。”;还有很多,句句都是经典,就不一一举例了,可以说,唐诗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已经深深地融入了唐朝人生活的各个方面,唐诗就是唐朝的文化符号。那么,请同学们思考一下,唐朝,诗歌为什么会如此繁荣?学生:政治、经济、文化、对外.师:不错,这里我们要学会认识,一定时期文化是对一定时期政治经济的反映。辉煌的唐诗是如何体现唐朝的社会风貌的呢?从历史的角度,我们可以怎样去认识唐诗呢?下面我们就从几首唐诗一起探究一下。PPT展示白居易买花,提问:请同学们观察诗中提到的花是什么花?“一丛深色花,十户中人赋。”又可以得出什么历史信息?生:牡丹,说明花很贵师:诗中所写的牡丹在唐朝真是如此吗?出示史料:史料:
8、“京城贵游,尚牡丹三十余年矣。每春暮,车马若狂,以不耽玩为耻。执金召铺宫围外寺观,种以求利,一本有值数万者。”- 李肇唐国史补。请同学们思考:史料中可以得出诗中哪些历史事实?生:唐朝崇尚牡丹,牡丹很贵师:由此我们可以得出以诗可以证史。PPT出示牡丹相关材料的诗句,请同学们思考:牡丹是什么的象征?唐朝崇尚牡丹说明了什么?生:富贵象征,说明唐朝的繁荣师:不错,有唐一代,有关牡丹的诗句有300多句,一个社会崇尚牡丹花的风气,背后也反映了唐王朝的繁盛。结合史料我们可以得出诗可以印证历史,除此之外,还有什么关系呢?出示PPT白居易诗时世妆和(唐)周昉簪花仕女图,请同学们观察诗和图找出唐代妇女妆容的特点?
9、生:不施朱粉、乌唇、八字眉、圆鬟、堆髻、赭面.师:同学们观察很仔细,由此我们也可以看出唐朝妇女在妆容方面的确标新立异、装扮奢华、浓艳,可谓是大胆的打扮自己,非常爱美。从诗中可以看出唐朝妇女流行化妆,诗中记述非常详细,那史料中是否也有记载呢?我们来看一看史料是如何记载的?PPT出示史料:史料:“元和之末,奇异化妆流行,不施朱粉,唯以乌膏注唇。”-唐书 五行志。同学们从史料可以看出来吗?生:可以,但不详细师:嗯,观察很仔细,史料的确有关于唐朝妇女化妆的记载,但并不详细,由此我们可以得出,以诗还可以补史。关于唐朝妇女化妆的诗句也有很多,PPT出示,请同学们思考:唐朝妇女如此盛行妆容又可以说明什么?生
10、:唐朝女性地位高,社会开放.师:的确,同学们可以对比一下宋明时期,妇女敢这样流行化妆吗?生:不敢师:为什么?生:理学影响师:不错,唐朝的确是一个相对比较开放的朝代,社会风气也比较开明。结合史料,我们刚才又得出了第二个结论,以诗可以补史。除此之外,诗和史之间还有怎样的关系呢?PPT出示材料,请同学们思考:史料中记载石犀作用是什么?生:以厌水精师:石犀真的可以镇压水患吗?我们来看看杜甫诗中是怎么说的?出示杜甫石犀行,请同学们思考:诗中叙述石犀是否真的起到了镇水作用?从哪里可以看出?生:没有,“灌口损户口”可以看出.师:历史上到底石犀能不能镇压水患呢?史料已经无法查阅历史上石犀镇压水患的史实,针对这
11、个问题,也有很多人有看法。有人坚决相信石犀镇水之说,今年成都暴雨泛滥,所以就有市民向市长提出了建议,认为是石犀被移位了导致的,对此,市长也专门进行了处理。我们看看处理结果,通过调查证实,石犀的确不能起到镇压水患的作用,四川大学历史系教授也站出来进行了特别说明。唐朝人面对水患真的就是寄希望于石犀吗?请同学们看看诗中所写,唐朝人是如何面对的?生:“终藉堤防出众力,高拥木石当清秋。”靠众力.师:唐朝人终究还是靠人力解决水患的,结合刚才我们所讲的今年成都暴雨这段史实,我们又可以得出什么呢?以诗疑史.由此,我们已经探究了诗与历史的三个关系,唐诗作为文学作品,也能反映出唐朝社会的某个侧面。接下来我们再来回
12、味一下文学与史学的魅力,PPT出示材料,请同学们分小组任选一段诗,结合一则史料合理分析你们可能得出的历史信息?生:讨论师:从史料和诗中我们可以得出唐朝商业的繁荣,出现了很多巨商,长途贩运,商品也很有名,比如茶叶,艺术方面,琵琶艺术也非常繁荣,这背后都是唐朝社会强盛的体现。由此,我们对唐诗的探究就暂告一段落,我们探究了三个方面的关系:以诗证史、以诗补史、以诗疑史,唐诗的确可以从某一侧面反映唐朝的社会状况。但这里老师要提醒大家,对于文学作品不能直接作为一手史料使用,文学作品,来源于生活却高于生活,不能直接印证历史,需要结合史料多方取证,做到有理有据!讲完了唐诗,中国古代古典文学浩如烟海,唐诗只是一叶扁舟,从诗经楚辞到明清小说,每一个特定的时代都有其时代特色和文化魅力,今天中国物质文明日益强盛的同时,我们也可以向世界展现我们几千年的文化自信!总结:回味文史魅力(PPT回放):穿过诗经的原野,涉过楚辞的激流,跨越先秦散文壮阔的汪洋,走进汉赋恢宏的殿堂,仰望唐诗宋词巍峨的高峰,聆听勾栏瓦舍间动情的吟唱,再拾起那一盏青灯下的“满纸荒唐言”,灿烂辉煌的中国文学,充满了我们用尽一生也无法看尽的绮丽风景。几千年来,勤劳智慧的劳动人民和一代代的文人才士们,把他们对美的追求,对善的坚守,对大千世界的不懈思索,对社会人生的不断拷问熔铸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影响微生物降解因素
- 油气勘探大数据分析技术
- 英语六年级上第二单元教学设计
- 企业团队建设课件
- 水电造价管理方案
- 餐饮连锁企业部分股权出售合同
- 金融科技公司财务数据保密及知识产权保护协议
- 工厂拆除现场管理方案
- 文化教育产业区域代理商授权合同
- 项目定制方案模板(3篇)
- 贵州贵阳银行招聘笔试(六盘水地区)上岸提分题库3套【500题带答案含详解】
- 社区获得性肺炎的护理查房
- 消防安装工程监理细则样本
- GA/T 966-2011物证的封装要求
- FZ/T 64078-2019熔喷法非织造布
- 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估大全
- 第2课《说和做》课件(共30张ppt)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
- 数独题目大全及答案
- 个人简历电子版
- 超外差收音机实习报告2000字
- 红色简约大方万人计划青年人才答辩PPT模板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