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PAGE 2PAGE 12中国史学史讲义第一章:导论第一节:史学史意识的产生和发展一、“史”的含义的演变:史官、史书、史事、史学研究和讲述中国史学史,处处都会碰到一个“史”字,“史”的本义是什么!在不同时期有什么不同的含义。王国维认为:“史为掌书之官,自古为要职。殷周以前,其官之尊卑虽不可知,然大小官名及职事之名,多有史出,则史之位尊地要可知矣。”“史之本义,为持书之人,引申而为大官及庶官之称,又引申而为职事之称。其后三者各许专字,于是史、吏、事三字于小篆中截然有别:持书者谓之史,治人者谓之吏,职事者谓之事。此盖出于秦汉之际,而诗、书之文尚不区别。”(观堂集林卷六释史)说明“史”的本义为史官,
2、以后人们不断赋予它史书(史籍)、史事、史学等新的含义。“史学”这一概念的较早提出,很可能始于东晋十六国时的后赵石勒称王之年。史载:东晋太兴二年(319)年,石勒称赵王,“春秋列国侯王每世称元,改称赵王。元年。始建社稷,立宗庙,营东西宫。署从事中郎裴宪、参军续咸、庾景为律学祭酒,任播、崔浚为史学祭酒。”(晋书、石勒载记下)祭酒,本义指老者、长者,后转意为功高者,其后更转义为学官中的领军人物。现在所说的史学,是指一门以人类客观的历史为对象,利用各种史料研究和阐述人类社会规律的科学。“历史”一词则是近十几年来才被应用起来的。在使用这一词汇时,有两中不同的含义:一是指客观的历史过程,一是指历史的记载。
3、前者是指那些活的历史,后者是指那些被史学家认识了或掌握了的历史事实。比较而言,前者丰富多彩,后者则有局限,可能还有偏差。二、史学史意识的产生和发展中国史家的史学史意识的产生和发展由来一久,有漫长的历史和丰富的内涵。说到史学史意识的产生,从比较明确的意义上看,班彪当为先驱。他在续太史公书而作“后传”时,曾“斟酌前史而讥正得失”,并由此得出这样的认识:“今之所以知古,后之所以观前,圣人之耳目也。”(后汉书.班彪传)可以认为,班彪的史学史意识不仅是明确的,也是比较突出的。南朝刘勰作文心雕龙.史传,是史学史意识发展上的新进展。隋书.经籍志二以分类为基础,考察了历史撰述的源流与存佚,是史学史意识发展上的
4、又一种重要形式,对后世有深远的影响。盛唐时期的史学家刘知几的史通、晚唐时期刘轲的与马植书在史学史意识上,更表现了突出的自觉性。宋代学人的史学史意识的发展又表现出新的特点,即在认识上的明确和撰述上的丰富。如北宋王钦若等编辑的册府元龟这部大类书,其“国史部”,凡九卷十四目,在分类的基础上,汇集历代修史的恒情及其异同的有关记载,而国史部。总序则是一篇关于关于历代修史制度的论纲。又如南宋高似孙的史略,是一部关于史学之要略的书;具体地说,他是一部以分类为基本体例的史学简史。清人在史学史意识发展上的明显特点是具有鲜明的理论色彩,尤以章学诚、赵翼为突出。章学诚论史学以理论分析见长。而他的理论分析往往是和史学
5、史意识结合在一起的。如他说“六经皆史”,不仅仅是说明经史关系,也是在探索史学的源头。赵翼是一个有理论深度的考史学家,他的名作廿二史札记不仅是杰出的考史著作,而且在史学史意识的发展上也占有重要的地位。二十世纪20年代,梁启超在中国历史研究法补编一书中率先提出“史学史”这一名词,就怎样研究和撰写“中国史学史”问题,发表了具体的创造性的见解。为中国史学史的研究和撰述写下了开创性的一页。第二节:史学史的性质和任务史学史的性质20世纪初,意大利哲学家克罗齐对史学史作了这样的界定,认为:“史学史既不是文学史,也不是文化史、社会史、政治史、道德作为史等实际性质的历史,但它当然就是所有这些东西,因为历史具有不
6、可分割的统一性,虽则它的重点不在实际事实方面,而在史学思想方面,这才是它的固有的主题。”(克罗齐历史学的理论和实际中译本,傅任敢译,商务印书馆,1982年版,第134页。)克罗齐强调史学史应重视历史思想史方面的内容,确有其合理的因素,因为史学史不论的对历史的认识还是对史学自身的认识,都是史学史上的重要问题。但是,克罗齐把史学发展过程即所谓“实际性质的历史”排斥在史学史之外,其结果将是这样的局面:史学史既不能说明自己的发展过程,又使对于历史思想或史学思想之历史的阐述失却“实际性质的历史”这一基础而变得难以理解。这样的史学史是不健全的史学史。我们认为:从史学作为社会科学的一个学科门类来看,史学史自
7、应是社会科学史的一部分;从史学作为一个独立的、内涵丰富的学科来看,史学史自应是其范围内的一个部分,从学术史的观点来看,前者近于学术史的一个部分,是以史学的历史丰富学术史的内容;后者则近于分科学术史,是对史学自身发展的反思和前瞻。二、史学史的任务白寿彝先生曾经指出:“在阐明中国史学史发展规律的同时,中国史学史的研究还要批判地总结我国史学成果。阐明规律和总结成果,是中国史学史研究的两大经常任务。”(中国史学史研究任务的商榷,载中国史学史论集第一册3页)80年代,白寿彝对“史学史的研究任务和范围”提出了新的、系统的认识,指出:史学史,是指史学发展的客观过程。我们这部书,就是以中国史学史为对象,按照我
8、们的理解,对于中国史学发展过程及其规律的论述。按照这样的任务,本书论述的范围,包括中国史学自身的发展,中国史学在发展中跟其他学科的关系,中国史学在发展中跟其它学科的关系,中国史学在斗争中所反映的时代特点,以及中国史学的各种成果在社会上的反映。”(白寿彝中国史学史第一册,上海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29页。我们认为,中国史学史的任务应该包括:1、关于史学的发展过程及其阶段性特点(史学的时代特点或史学自身的阶段性特点)。2、史官、史家与史学成果及其特点。3、历史思想与史学思想。4、史学与社会的相互关系。5、史学发展与相关学术领域的关系。6、史学发展的规律性(历史的进步与社会生活的日趋复杂与史学
9、内容的逐渐丰富的一致性,不同的历史观点、史学观点的矛盾斗争促进这史学发展中不的进步,求真与致用的对立统一,史家作为一个整体总是在历史进步和史学断完善着自己等等)。第三节:中国史书的特点悠久的史官制度、日益健全的修史机构和发达的私人著史,使中国拥有古老而众多的史籍。梁 启超认为:“中国传下来的书籍,若问那部分多,还是史部。中国和外国不同。外国史书固不少,但与中国史书比较,不如中国。中国至少占十至七八。”(中国历史研究法补编商务印书馆,1934年,第218年)数量多,是中国史书的一个明显特点。此外,中国史书还有记述的连续性、内容的丰富性和形式的多样性这几个特点。一、记述的连续性 从现存的文字记载和
10、历史典籍来看,甲骨文、金文、尚书、春秋、左传、国语战国策以及世本、竹书纪年等,记述了先秦时期的中国历史;司马迁继承了这些成果,加上了秦汉之际及汉初的历史撰述,还有实地考察所得,写出了宏伟的中国通史-史记;此后,或朝代史,或通史,或专史,或一方之史,或各种传记,其转述从未间断,形成了连续不断的、有系统的、多层面的历史记载和历史转述,成为世界史学上绝无仅有的壮举。从史学的、文化的观点来看,这一记述的连续性之特点的形成,有多方面的原因。一是有史官制度和修史机构作为制度上的保证。二是有众多史家的深刻的历史意识作为思想上的保证。比如元世祖即位不久,大臣王鹗提出撰写辽、金两朝的历史,他认为:“宁可亡人之国
11、,不可亡人之史。若史馆不立,后世亦不知有今日”(元朝名臣事略卷一二内翰王文康公)这种对于历史撰述神圣性的认识和实践,在官私修史过程中都表现的十分明显。二、内容的丰富性 历史的进步是社会生活呈现出日益纷繁复杂的趋势,在这个趋势中,人们对社会、对自然、对人在社会和自然中的位置的认识不断提高。人们这种实践和认识的历史进程,开阔着史学家的视野,从而丰富着历史撰述的内容。先秦时期的史书,已经涉及到政治、军事、民族、制度、地理、天文等内容;而史记则向人们展示出社会历史的丰富内容,历史进程,朝代兴衰,人物活动(上自天子、皇帝、下至工商业者各阶层人物的活动),民族关系,典章制度,社会风俗,朝廷与地方,内地与边
12、区等等,构成了一幅纷繁复杂的历史长卷。从此,历史撰述为自己开辟了广阔的道路。魏晋南北朝时期,历史撰述不仅数量巨增,而且它们的种类也在迅速发展。南朝梁人阮孝绪的目录书七录,其中“记传录”著录史书 ,分史书为十二部,唐初史家撰隋书.经籍志把史部书分为十三类。唐宋以下迄于明清,史书内容的丰富性,始终保持着长盛不衰的趋势。如果从典志体的撰述来看,就可以看出历史撰述之内容不断丰富的趋势。如唐代史家杜佑的通典,分历代典章制度为9门;元初马端临著文献通考则分历代典制为24门;明代中后期王圻著续文献通考,又分历代典制为30门。这一趋势,无疑是历史进步的产物,但同史学家的思想、视野努力跟上进步也是有直接关系的。
13、中国史学是一座巨大的宝藏,这一方面表现为史书记事的源远流长、连续不断,另一方面还表现为史书内容的丰富、充实。此外,中国史书的多种表现形式,也为这一宝藏增添了许多光彩。三、形式的多样性史书体裁是实数的外在表现形式。在三千年的史学史上,中国史书体裁经历着辨证的发展过程。有一种年代久远的说法,左史记言,右史记事,言为尚书事为春秋。这说明了史官的分工,也说明记言、记事是较早的历史记载形式。中国史学上最先形成比较规范的表现形式的,是编年体史书春秋、左传,他们按年、月、时、日时间顺序记事。比起编年体史书,纪传体史书出现较晚。战国时期出现的世本是一种综合体的形式,它很可能是纪传体的先驱。司马迁的史记包含本纪
14、、表、书、世家、列传五个部分,是记人物、事件、制度和历史进程的综合体史书,后人称为纪传体史书。纪传体史书扩大了记述的范围,同时也扩大了人们的历史视野,促进了人们对于历史面貌的整体性认识,是编年体史书所不及的。中唐时期,杜佑撰通典巨著,从会通和分门两个方面继承、发展了纪传体史书中的书志部分,写出了第一部结构严谨、规模宏大的典制体通史,从而突破了编年、纪传二体的格局。宋代史学家袁枢的通鉴纪事本末,创立了纪事本末体。从此编年体、纪传体、典制体、纪事本末体,是中国史书所采用的几种主要体裁。此外,中国实数还有学案、表、图、史论、史评,而且也都有出色的成就。同时,各种不同的史书体裁在运用、发展中,存在着相
15、互补充和综合的趋势,使各自变的更加合理、更加趋于完善。这些史书体裁,铸造了中国古代史书多姿多彩的表现形式,显示了中国史学的鲜明的民族特色。第四节、历史思想和史学思想一、历史思想所谓历史思想和历史观念,是指人们对客观历史运动的认识。在中国古代史学中蕴涵着丰富的历史思想,其基本范畴与主要问题大致有:天命与人事的关系,人意、时势、事理的作用,这些是关于历史变动的原因及探求其中内在之“理”的思想;古与今的关系,循环与变化的关系,这些是关于历史与现实之联系,以及历史是否在变动中不断进化的问题;人君、将相和其他各种人物以及民众在历史变动中的作用,这是涉及杰出人物和人民群众之历史地位的评价问题;还有历史借鉴
16、思想和多民族同源共祖的思想等等。二、史学思想中国古代史学中也蕴涵着丰富的史学思想,其基本范畴和主要问题是:史家的史德、史才、史学、史识,直书与曲笔,史之为用,史之为美,史学与经世,史学批评的理论与方法等。史学理论是关于史学本身的性质及其与社会的关系,史家之修养与批评的理论。它同史家对于客观历史的认识即历史思想有密切的联系,也有明显的区别。中国古代史学历来讲求信史原则,即:“春秋之义:信以传信,疑以传疑。”(春秋谷梁传。桓公五年)这个原则反映在史官记事的要求上,就是“书法不隐”。春秋时期,晋国史官董狐因“书法不隐”而被孔子誉为“古之良史”。春秋时期形成“君举必书”的传统,也是信史原则在史官记事方
17、面的要求。对信史原则,历代史家都有论述和强调,其核心是求实与取信,在中国古代史学理论上占有重要地位。功用论是中国古代史学理论的又一个重要方面。在中国古代,人们很早就认识到客观历史的鉴戒作用尚书.召诰说:“我不可不监于有夏,亦不可不监于有殷。”诗.大雅.荡说:“殷鉴不远,在夏后之世。”都是说要以历史的兴衰成败作为鉴戒。在史学兴起之初,人们就有这样的认识,说明史学对于政治、对于统治者人物的个人修养,都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孔子、司马迁、荀悦等史学家都对史学的社会功用有着精彩的论述。刘知几著史通,近一步丰富了史学功用论的内容。刘知几的新贡献在于:首先,他阐述了史学为什么具有社会功用的问题。他指出:“苟史
18、官不绝,竹帛长存,则其人已亡,杳成空寂,而其事如在,皎同星汉。使后世之学者,坐披囊策,而神交万古,不出户庭,而穷览千载,见贤而思齐,见不贤而内自省。”(史通.史官建置)这是从历史认识到古今联系上说明历史撰述的功用,而特别强调古代史官所起的作用。其次,他指出:“史之为用,其利甚博,乃生人之急务,为国家之要道。”(同上)把史学的功用提到“急务”、“要道”重要性上来认识,这还是第一次。把“生人”与“国家”同史学的关系相提并论,以前也不曾有过。再次,刘知几关于“史之为用,厥途有三”的论述,也包含了从理论上说明史学功用的几个方面。中国古代史学功用论的发展,至龚自珍提出:“出乎史,入乎道,欲知道者,必先为
19、史(龚定庵全集类编卷五尊史)的命题而达到理论的高峰。这个命题明快地表述了“史”与“道”的关系:道以史为基础,史以道为目的。无史无以言道,无道则史亦无用。这还可进 一步理解为:史之为用,不应拘于一事一物,而应从明于道入手;道之为言,不应只是空论泛说,尤其是重大的道理,必先致力于史学才能获得。史学修养论在古代史学理论中也占有重要的位置。在中国古代史学上,论史家修养的人很多,而所论基本范畴则源于孟子所概括的事、文、义。孟子说:“王者之迹熄而诗亡,诗亡然后春秋作。晋之乘,楚之木寿杌,鲁之春秋一也,其事则齐桓、晋文,其文则史。孔子曰:其义则丘窃之矣”(孟子.离娄下战国以后,史学上讨论史家修养或史学批评一
20、般都涉及到史事、文采、见识这三个方面。大凡有成就的史家,不仅重视史事与文采,而尤其重视历史见识方面的修养。刘知几的“史才三长”说是他在答友人问时提出的。旧唐书。刘子玄传记载:“礼部尚书郑惟忠尝问子玄曰:自古以来,文士多而史才少,何也?对曰:史才须有三长,世无其人,故史才少也。三长:谓才也,学也,识也。夫有学而无才,亦犹有良田百顷,黄金满嬴(加竹字头)边而使愚者营生,终不能致于货殖者矣。如有才而无学,亦犹思兼匠石,巧若公输,而家无木便木冉(pian.nan)斧斤,终不果成其宫室者矣。犹须好是正直,善恶必书,使骄主贼臣所以知惧,此则为虎傅翼,善无可加,所向无敌者矣。脱苟非其才,不可叨居史任。自xi
21、ong 古以来,能应斯目者,罕见其人。时人以为知言。”刘知几首次提出“史才须有三长”的说法,这是他在史家修养论上的理论贡献。他说的“学”,主要指丰富的历史知识;他说的“才”,主要指撰述能力;他说的“识”,包含器局和正直两个方面。“才”、学、识三个范畴的提出,其理论价值不止是在史家修养方面有了明确的目标和规范,它实际上是涵盖了古代史学理论的基本方面。史学理论中的直笔论、采撰论、功用论,以及史学批评论,都离不开才、学、识这些范畴。宋代以下,在史家修养论方面所可称道者,一是宋代曾巩,二是清代章学诚。曾巩馆阁校勘、集贤校理、史馆修撰等职,参与过一些校正前史的工作,并为此撰写了有关序录,反映出他的史学见
22、解。南齐书目录序是他在这方面的代表作。他的史学修养论的一个显著特点是把它同史学是否能真正发挥出其社会作用联系起来看待的。社会为什么需要史学?他认为:“将以是非得失、兴坏理乱之故而为法戒,则必得其所托”,用今天的话来说,就是史学之种种成果乃是前人历史经验教训、可为后人借鉴的载体。曾巩的理论贡献在于他进一步指出了这种载体可能会有负社会之所托的种种原因,即:“然而所托不得其人则或失其意,或乱其实,或析理之不通,或设辞之不善,故虽有殊功韪德之迹,将暗而不章,郁而不发,而涛杌、嵬琐、奸回、凶慝之形,可幸而掩也。“他说的意、实、理、辞这几个方面的要求,前人都提过,但向他这样作综合的表述,还不多见。曾巩近而
23、从正面论到他对“良史”的见解,说:“尝试论之,古之所谓良史者,其明必足以周万事之理,其道必足以适天下之用,其智必足以通难知之意,其文必足以发难显之情,然后其任可得而称也。”这里他又提出明、道、智、文四个概念,可分别理解为为史之明、为史之道、为史之智、为史之文等几个方面的要求。这就是他的史家修养论的基本见解.章学诚在史学修养论方面的贡献可以概括为两点:一是他明确地提出了“史德”这个极重要的范畴,并对其作了比较深入的阐释;二是他对刘知几提出的才、学、识“三长”说作了理论的说明。他说:“夫史有三长,才、学、识也。”又说:“夫才须学也,学贵识也。才而不学,是为小慧;小慧不识,是为不才。不才小慧之人,无
24、所不至。”他进一步强调指出:“能具史识者,必知史德。德者何?为著书者之心术也。”对于“心术”,章学诚解释说:“盖欲为良史者,当慎辩于天人之际,尽其天而不益于人也。尽其天而不益于人,虽未能至,苟允知之,亦足以称著书者之心术矣。”他讲的“天”,就是历史的客观性,而“人”就是史家的主观性,所谓“尽其天而不益于人”,就是说不要用史家的好恶去影响历史的真实面貌。第六节、史学与社会学习和研究史学史,归根到底,是为了有助于人们认识社会历史的发展,增进对于社会历史的责任感,自觉地投身于社会历史前进的潮流。史学与社会的关系,是我们认识史学的出发点,也是我们认识史学的归宿。关于这个问题,中国古代史学家、思想家提出
25、了不少真知灼见。一、历史演进和史学的发展 古代历史学家了社会的变化与史学发展的关系。如司马谈在临终之前同司马迁的谈话中,特别使他引为遗憾的是:“今汉兴,海内一统,名主贤君忠臣死义之士,余为太史而弗论载,废天下之史文,余甚惧焉,汝其念哉!”这几句话,前半部是讲的社会的变化,后半部分是讲的应把这个变化记载下来,写成史文。简言之,司马谈所说的史文,就是反映汉兴的历史。这种把史书看作是社会历史的变化的思想,在中国史学上是很丰富的。古代史学家看到了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必然影响到史学的发展、面貌、特点,这表现在许多方面。史学只能是社会历史的反映。二、史学的社会作用一定的社会条件创造了一定的史学。但是,史学对
26、于社会的反映不是被动的,而是能动的。这就是说,史学即是一定的社会历史的是一定的社会历史的反映,但他同时又反作用于一定的社会历史,这就是史学的社会作用。一般表现为:第一,史学与认识历史。人们可以通过多种途径认识历史,但通过史学认识历史无疑是最基本的也是最重要的途径。只有当人们真正认识了历史,才可能继承种种优秀历史文化遗产,为现实的历史运动提供借鉴、经验、智慧,开辟和创造新的未来。从这个意义上说,人们通过史学去认识历史,确乎是史学的社会作用的最根本的方面。唐人刘知几指出:假如:“世无竹帛,时阙史官”,过去的人和事:“但一从物化,坟土未干,则善恶不分,妍媸(指相貌美丽和丑陋)永灭矣”,反之,“苟史官
27、不绝,竹帛长存,则其人以亡,杳成空寂,而其事如在,皎同星汉。而使后之学者,坐披囊箧,而神交万古,不出户庭,而穷览千载,见贤而思齐,见不贤而内自省。”(史通、史官建置)刘知几从正反两个方面说明了“事无竹帛”与“竹帛长存”给于人们的认识带来的两种结果,并且特别强调了后人之所以能够“神交万古、”、穷览千栽“,在时空上极大地开拓了自己的视野和心智的重要,是很深刻地道出了史学的本质属性。杰出的政治家唐太宗从亲身的政治生涯中深刻地认识到史学的重要,他在论到修史事宜的时候慨然说道:不出岩廊,神交千祀之外;穆然旒纩(liukuang)临睨九皇之表。是知右史序言,由斯不昧;左官铨事,历兹未远。发挥文字之本,通达
28、书契之源:大矣哉,盖史籍之为用也。(修晋书诏见唐大诏令集卷一八)。唐太宗的“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的历史观念和政治思想,同他对史学的上述本质属性的认识是密切联系的。以上这些认识,包含了两种和认识形式和价值趋向。一种是着眼与“居今识古”,另一种是强调“思齐”和“内自省”,即客观历史通过史学而对后人产生启迪和教育作用。总之,不论是历史认识,还是历史教育,都不能离开史学;历史知识、历史思想、历史经验、历史上的真善美等等,主要是凭借史学活动来记载、积累和传承的。人们的史学活动,是人们在精神领域的历史活动的一种形式,它因自身的性质和特点而在人们的历史活动中处于重要的位置。第二,史学与社会进步。史学与社会
29、进步的关系反应在许多方面,而以政治、文化、教育三个方面最为突出,也最为重要。在政治方面,又以政治决策、历史经验、忧患意识同史学的关系最为密切。从政治决策看,历史上绝大多数重大政治决策,都是汲取历史的经验教训而作出的。喊初,汉高祖刘邦命陆贾“试为我著秦所以失天下,吾所以得之者何,及古成败之国。”后陆贾“乃述存亡之征,凡著十二篇”,刘邦命名曰新语(史记.郦生陆贾列传)。新语.无为篇指出:“秦非不欲为治,然失之者,乃举措暴政而用刑太极之过也。”认为实行:“宽舒”、“中和”之政是非常必要的。这是阐述了秦朝政策的失误,也是为汉初基本国策的确立提供了历史和理论的依据。历史证明,汉初实行的“与民休息”的政策
30、是有成效的。唐初,李世民为秦王时,即时时同虞世南“共观经史”,“商略古今”,这对李世民即位后“贞观之治”局面的形成,在决策上是有所裨椅的。旧唐书.虞世南传记:太宗重其博识,每机务之隙,引之谈论,共观经史。世南虽容貌懦弱,若不胜衣,而志性抗烈,每论及古先帝王为政得失,必存规讽,多所补益。太宗尝为侍臣曰:“朕因暇日与虞世南商略古今,有一言之失,未尝不怅恨,其恳诚若此,朕用嘉焉。群臣皆若世南,天下何忧不理。”在修“五代史”时,唐太宗勉励史臣:“朕睹前代史书,彰善瘅(dan憎恨)恶,足为将来之戒。秦始皇奢淫无度,志存隐恶,焚书坑儒,用缄谈者之口。隋炀帝虽好文儒,尤疾学者,前世史籍,竟无所成,数代之事,
31、殆将泯决。朕意则不然,将欲览前代之得失,为在身之龟镜。公辈以数年之间勒成五代之史,身副朕怀,极可嘉尚!(策府元龟卷五五四国史部.恩奖)所谓“览前王之得失,为在身之龟镜“,这是从政治得失中得到的启示,也是从史学对于政治决策的作用中得到的启示,因而具有丰富的内涵。从历史经验来看:史学的重要作用之一,是从历史的记载、描述中,以各种不同的形式总结前人在历史活动中的经验教训。这些经验教训涉及到社会生活的许多方面,具有丰富的内涵和广泛的表现。如司马光所主编的资治通鉴,其主旨是:“专取关国家盛衰,系生民休戚,善可为法,恶可为戒者”入史,以便于“监前世之盛衰,考当进之得失”(进资治通鉴表),历代史学家和政治家
32、都十分重视对历史经验的总结和借鉴,这同时也表明,中国史学所蕴涵的历史智慧宝库的幽深博大。从忧患意识看:孟子在讲到治国、做人时指出:“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孟子.告子下)忧患意识是中华民族的优秀品质之一。这个品质在史学上反映的十分突出,清人龚自珍作了很好的总结,他强调说:“智者受三千年史氏之书,则能以良史之忧忧天下。”(龚定庵全集类编卷四乙丙之际箸议第九)这句话从一个重要方面概括了中国历史上“良史”的优秀品质。“良史之忧”的内在精神是自强不息、奋发进取,如同郭沫若所说,即使是“风雨如晦”之际,也正是“鸡鸣不已”之时。(中国古代社会研究.自序)许多
33、事实证明:史学上的忧患意识对社会各阶层人们的思想影响,是推动社会进步的精神动力之一。第三,史学与文化发展。史学是文化的一个方面;史学的发展不仅需要有一定的经济条件、政治条件,也需要有相应的文化条件。史学因其自身的特点,他也对文化的发展产生着重大的作用。这首先表现在史学与文化积累的关系上。从狭义的文化观念来看,史学的每一进步,都为文化的发展增添了新的成果;从广义的文化观念来看,史学所反映的内容,无不与,无不与文化发展、文明演进相关;从这个意义上说,史学所反映的内容,已远远超出了史学的范围,而包括了政治、经济、军事、民族、民俗、科技、文化(狭义)、教育等等,并成为这些演进的记录和载体。可见,史学在
34、文化积累方面肩负着双重任务。所谓积累,在文献资料、历史进程、思想遗产等各个领域,都是十分丰富的。其次,表现在史学与大众文化的关系上。史学所提供的历史知识,所积累的文献资料和思想资料,对促进思想家的思考、文学家的诗文创作、科学家的发明,都有重要的价值。此外,史学在更广阔的社会层面上对大众文化的发展的影响更为突出,史学对通俗文学的影响,从敦煌变文到宋元话本可以看的十分清楚。史学在相当大的规模上促进着大众文化的发展。至于平话成为演义小说的前驱,许多历史故事被搬上了戏曲舞台,也都渗透着史学对大众文化发展的积极影响。再次,表现在史学与民族文化发展的关系上。中国自古以来是一个多民族国家,自秦汉以后更是一个不断发展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因此,民族文化的发展在中华文化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史学以其独特的形式推动着民族文化的发展。这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方面,史书对于多民族历史活动的记载成为历代“正史”的重要内容之一,从而对于多民族共同心理的形成起着潜移默化、深刻的作用。第二个方面,史书对于西周、汉唐这些盛大朝代的记载,既作为史学的形式又作为文学的形式影响着周遍少数民族历史文化的发展。这种影响,一是反映在多民族活动的历史舞台上,二是反映在对多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版简单工程车合同
- 2024预制梁场租赁及安装服务合同3篇
- 2024版版权授权:DJ艺人合同3篇
- 2024版企业并购合同:金融行业整合2篇
- 2024版标准租车协议3篇
- 动物学知到智慧树章节测试课后答案2024年秋宁波大学
- 2024版技术服务合同模块
- 2025年度国画收藏品保险服务合同3篇
- 广州医保知识培训课件
- 铜矿建设延期合同
- 一年级数学加减法口算题每日一练(25套打印版)
- 黑河黄藏寺水利枢纽工程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黑河流域管理局
- 2024-2025学年五年级科学上册第二单元《地球表面的变化》测试卷(教科版)
- 2022年同等学力人员申请硕士学位日语水平统一考试真题
- 长距离输气管线工艺设计方案
- 北师大版小学五年级上册数学第六单元《组合图形的面积》单元测评培优试卷
- 用特征方程求数列的通项
- 甲醇浓度密度对照表0~40
- 四年级奥数题(一)找规律
- 会计学原理课后习题与答案
- 县领导在新录用公务员培训班开班典礼上的讲话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