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水》优质公开课获奖教学设计 (高一必修三)_第1页
《秋水》优质公开课获奖教学设计 (高一必修三)_第2页
《秋水》优质公开课获奖教学设计 (高一必修三)_第3页
《秋水》优质公开课获奖教学设计 (高一必修三)_第4页
《秋水》优质公开课获奖教学设计 (高一必修三)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秋水优质公开课获奖教学设计 (高一必修三) 【设计思想】 本篇案例设计的中心思想就是如何让河伯这个形象深入人心。所以在设计时,我们层层深入,分为导入、走进庄子、基础知识预习检查、课文分析、拓展延伸,文言文关键是让学生深入形象并找到美感。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理解和掌握文中常见的文言实、虚词的意义和用法;了解本文的思想内容和庄子的生平与哲学思想。 2、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阅读浅显文言文的能力;拓展学生阅读视野,自学庄子作品。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认识到个人见识有限,若骄傲自满,就难免贻笑大方的道理。 【教学重点】 1、重点理解“泾流、涘、望洋向若、少、轻、殆、大方之家”等词语。

2、 2、整理和归纳“焉、于、而”等词语的意义和用法。 3、了解“非则”和“见于”两种固定句式。 【教学难点】 1、借助语境推断文言词语的意义。 2、理解河伯对海神若的那番感叹。 【教学方法】 1、朗读法。课文篇幅短小,文字浅显,宜于以读带讲。 2、问答法。以有针对性的问题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启发学生思维。 3、探究拓展法。指导学生阅读庄子中有关篇目。开拓视野,更深入了解庄周及他的哲学思想。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著名学者南怀瑾这样说:“儒家像粮食店,绝不能打倒,否则打倒了儒家,我们就没饭吃,道家则是药店,如果不生病,一生也可以不必理会它,要是一生病,就非自动找上门去不可。”千百年来,道家思想

3、对乱世中饱经创伤的心灵给予了莫大的慰藉,而道家集大成者人物便是庄子,鲁迅先生曾在汉文学史纲要中这样评价过他:“其文则汪洋辟阖,仪态万方,晚周诸子之作,莫能先也。”今天我们就来感受其文章魅力。 二、介绍庄子. 庄子名周,战国时宋国蒙人,大体与孟轲同时而稍后。他继承并发展了老子的思想,为道家学派的重要代表人物,世称“老庄”。 庄子的思想属于主观唯心主义体系。他片面夸大一切事物的相对性,否定客观事物的差别,否定客观真理,在认识论上走向相对主义。从这种认识论出发,庄子对待生活的态度是,一切顺应自然,“安时而处顺”,“知其不可奈何而安之若命”。在政治上,他主张无为而治,反对一切社会制度,摈弃一切文化知识

4、。 庄子的文章,想象奇幻,构思巧妙,善用寓言和比喻,文笔汪洋恣肆,具有浪漫主义的艺术风格,鲁迅先生说:“其文则汪洋辟阖,仪态万方,晚周诸子之作,莫能先也。”(汉文学史纲要)庄子的哲学思想大体可归纳为以道为实体的本体论、“万物齐一”的相对主义认识论,并由此引发出其独有的主观唯心主义倾向和相对主义诡辩倾向。以此为基础,在深刻揭露“窃国者为诸侯”的政治现实的同时,庄子与老子一脉相承,主张一种无为而治、小国寡民的社会理想。同时,庄子崇尚一种“天人合一”,提倡“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的精神境界,并且认为,人生的最高境界是逍遥自得,是精神的自由,而非名利。这种本于自然的人性论与伦理观,为后世的中国知

5、识分子提供了另一种生存方式和价值观念的可能性。庄子的哲学提倡破除肉身我与认知我,追求超然物外的审美态度,于事于物不着痕迹。 庄子(又名南华经)是庄周和他的门人以及后学所著。现存33篇,其中内篇七,外篇十五,杂篇十一。内篇一般认定为庄子自撰,外篇、杂篇出于庄子门人及后学之手。是道家经典之一,书中唯心主义是基本倾向,但也有不少辩证因素。其散文在先秦诸子中文学价值最高,有“庄骚”之称,对后世的文学影响极大。 秋水是庄子.外篇中最重要的一篇,它以河伯和海若对话的形式,讨论了“价值判断的无穷相对性”的问题。课文节选秋水开头的一段,以河神见海神为喻,说明个人的见识有限,经过比较,就会显示自己的不足,如果骄

6、傲自满,就难免贻笑大方。 三、基础知识预习检查 1、听老师朗读。 2、组织学生诵读课文,积累文言知识 (1)第一次诵读,正音正字,疏通文字。 正音: 涘(s)渚(zh)少(sho)殆(di) 古今异义 至于北海(至:动词“到”,于:介词) 望洋向若(联绵词,仰视的样子) 大方之家(修养高,明白事理) 秋水时至(时令,季节) 通假 不辩牛马(辩,通“辨”) 泾流之大(泾,通“径”) 词类活用 顺流而东行(名词用作状语,向东) 少仲尼之闻(形容词作动词,小看,也可以理解为意动用法,以为少) 轻伯夷之义(形容词作动词,轻视,也可以理解为意动用法,以为轻) 文言句式 以为莫己若者(否定句代词宾语前置,

7、莫若己) 我之谓也(用“之”帮助宾语前置,谓我也) 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被动句) 一词多义 泾流之大(代词,这样) 我之谓也(结构助词,帮助宾语前置) 仲尼之闻(结构助词,的) 于是焉河伯欣然自喜(介词,因) 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介词,被) (2)第二次诵读,理清思路 用原文回答下列问题(课后练习一) 河伯在什么情况下欣然自喜? 河伯为何“始旋其面目,望洋向若而叹”? 河伯为什么认为自己“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3、全文解析 原文:秋水时至,百川灌河。泾流之大,两涘渚崖之间, 关键字:时:名状,按时令。川:水道、河流。河:黄河。泾:通“径”。之:这样,如此。 译文:秋水依照时令及时来到,很多河流

8、的水灌注到黄河里。水流是那样宽阔,在水的两边和水中的小洲与高出的河岸之间 不辩牛马。于是焉河伯欣然自喜,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已。 辨:“辨”,辨别。焉:助词不译。然:形容词缀。以:认为 竟分不清对面的牛和马。于是乎黄河神高兴地自我得意起来,认为天下的美景都在自己这里。 顺流而东行,至于北海,东面而视,不见水端。 而:表修饰顺连词。东:名状,向东。于:介词,引出到达的地点。而:表修饰连词。 他沿着河道向东走,来到了北海;面对着东方观望,看不到水的尽头 于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望洋向若而叹曰: 始旋:开始,掉转。望洋:翘首远望的样子。 于是黄河神转过脸来,仰头对海神若感叹说:“野语有之日,闻道百,以为莫

9、已若者,我之谓也。野语:俗语百:很多 “俗语说,听说了许多道理,就认为没有谁比得上自己,这就说的是我呀。” 且夫我尝闻少()仲尼之闻,而轻伯夷之义者,始吾弗信; 且夫:发语词。闻:动。闻:名。而:并列连词。之:结构助词,的。始:当初 况且我曾经听说有人轻视孔子的学问,看不起伯夷的节义,当初我不相信 今我睹子之难穷也,吾非至于子之门,则殆矣。 之:主谓之间取独殆:危险 现在我看到了您的博大无穷,我若不是走到您的门前,那就危险了。 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长:长久,见:表被动方:道 我将长久地被有学识的人所讥笑。 四、自主探究 问题一:河伯的感情是如何变化的? 答:欣然自喜望洋兴叹。 问题二:河伯为什

10、么会欣然自喜? 答:泾流之大,两涘渚崖之间,不辩牛马。 问题三:既然欣然自喜,为什么会望洋兴叹? 答:顺流而东行,至于北海,东面而视,不见水端。 问题四:河伯叹什么?在河伯的感叹中体会河伯这一个形象。 答:野语有之曰,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我之谓也。且夫我尝闻少仲尼之闻,而轻伯夷之义者,始吾弗信;今我睹子之难穷也,吾非至于子之门,则殆矣。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本文中河伯这个形象还是非常可爱的。河伯一开始见到黄河直流的水波这样大,他就开始飘飘然,认为天下间的美景全在自己这里。当他见到大海后,他认识到自己的盲目自大,很快,掉转脸,对海神做自我批评,知错能改,善莫大焉。他这种很快认识自己错误,勇于做自我批评的精神是非常难能可贵的。要想到,毕竟他是一条大河的神仙啊。他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后,继而进一步论述,在社会上,像我这样的人不在少数。我曾经听说过,有人小看孔子的见闻,轻视伯夷的大义,开始我不相信,现在看到自己是这样的,那么社会上肯定存在的。 问题五:那么本文通过河伯经历的一件事,这个寓言想要告诉我们一个什么样的道理呢? 答:个人的知识见解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