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一,首次公开募股(首次公开募股)IPO即首次公开募股(首次公开募股)。首次公开募股(InitialPublicOffering,简称IPO):是指一家企业或公司(股份有限公司或有限责任公司)第一次将它的股份向公众出售(首次公开发行,指股份公司首次向社会公众公开招股的发行方式)。通常,上市公司的股份是根据相应证券会出具的招股书或登记声明中约定的条款通过经纪商或做市商进行销售。一般来说,一旦首次公开上市完成后,这家公司就可以申请到证券交易所或报价系统挂牌交易。2有限责任公司IPO后会成为股份有限公司。1基本概念首次公开招股是指一家企业第一次将它的股份向公众出售。通常,上市公司的股份是根据向相应证券
2、会出具的招股书或登记声明中约定的条款通过经纪商或做市商进行销售。-般来说,一旦首次公开上市完成后,这家公司就可以申请到证券交易所或报价系统挂牌交易。另外一种获得在证券交易所或报价系统挂牌交易的可行方法是在招股书或登记声明中约定允许私人公司将它们的股份向公众销售。这些股份被认为是自由交易”的,从而使得这家企业达到在证券交易所或报价系统挂牌交易的要求条件。大多数证券交易所或报价系统对上市公司在拥有最少自由交易股票数量的股东人数方面有着硬性规定。32估值模型不同的行业属性、成长性、财务特性决定了上市公司适用不同的估值模型。目前较为常用的估值方式可以分为两大类:收益折现法与类比法。所谓收益折现法,就是
3、通过合理的方式估计出上市公司未来的经营状况,并选择恰当的贴现率与贴现模型,计算出上市公司价值,如最常用的股利折现模型(DDM)、现金流贴现(DCF)模型等。贴现模型并不复杂,关键在于如何确定公司未来的现金流和折现率,而这正是体现承销商的专业价值所在。所谓类比法,就是通过选择同类上市公司的一些比率,如最常用的市盈率(P/E即股价/每股收益)、市净率(P/B即股价/每股净资产),再结合新上市公司的财务指标如每股收益、每股净资产来确定上市公司价值,一般都采用预测的指标。通过估值模型,可以合理地估计公司的理论价值,但是要最终确定发行价格,还需要选择合理的发行方式,以充分发现市场需求,常用的发行方式包括
4、:累计投标方式、固定价格方式、竞价方式。3审核流程1、材料受理、分发环节2、见面会环节3、审核环节4、反馈会环节5、预先披露环节6、初审会环节7、发审会环节8、圭寸卷环节9、会后事项环节10、核准发行环节4询价机制在询价机制下,新股发行价格并不事先确定,而在固定价格方式下,主承销商根据估值结果及对投资者需求的预计,直接确定一个发行价格。固定价格方式相对较为简单,但效率较低。过去中国一直采用固定价格发行方式,2004年12月7日证监会推出了新股询价机制,迈出了市场化的关键一步。发行方式确定以后,进入了正式发行阶段,此时如果有效认购数量超过了拟发行数量,即为超额认购,超额认购倍数越高,说明投资者的
5、需求越为强烈。在超额认购的情况下,主承销商可能会拥有分配股份的权利,即配售权,也可能没有,依照交易所规则而定。通过行使配售权,发行人可以达到理想的股东结构。在中国,主承销商不具备配售股份的权利,必须按照认购比例配售。当出现超额认购时,主承销商还可以使用超额配售选择权”又称绿鞋”增加发行数量。超额配售选择权”是指发行人赋予主承销商的一项选择权,获此授权的主承销商可以在股票上市后的一定期限内按同一发行价格超额发售一定比例的股份,在此期间内,如果市价低于发行价,主承销商直接从市场购入这部分股票分配给提出申购的投资者,如果市价高于发行价,则直接由发行人增发。这样可以在股票上市后一定期间内保持股价的相对
6、稳定,同时有利于承销商抵御发行风险,每有分析行情线。银行按照一定的折扣价从发行方购买到自己的账户,然后以约定的价格出售,公开发行的准备费用较高,而私募可以在某种程度上部分规避此类费用。45主要优劣好处募集资金,吸引投资者;增强流通性;提高知名度和员工认同感;回报个人和风险投资;利于完善企业制度,便于管理。5坏处审计成本增加,公司必须符合SEC规定。募股上市后,上市公司影响加大路演和定价时易于被券商炒作;失去对公司的控制,风投等容易获利退场。56相关建议经过深入、反复的研究、评议和讨论之后,一家私人持股公司最终决定加入公众持股公司的行列,接下来它必须为首次公开募股做充分的准备工作。首次公开募股就
7、发生在一家公司首次公开上市的那一天。在那一时刻,管理层决定将其股票推向市场,允许投资者像买卖百事可乐或者微软公司的股票一样自由地买卖它的股票。公开上市并不总能确保公司在市场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深刻教训20世纪90年代公开上市的公司中,大约有五分之一的公司其股票最终跌至发行价的10%以下。最主要的原因是其中的大多数公司根本就不应该被允许公开上市,它们都是一些三无”公司一一无资金、无产品、无希望。首次公开募股市场已经不像20世纪90年代后期那样狂热躁动了。大多数进行首次公开募股的公司在踏入证券交易所之前已经拥有了丰厚的盈余。5时机抉择私人持股公司的所有者拥有很大的自由度,可以自行决策,不必向公共监
8、督委员会和股东就此作出说明或者解释。很少受那些条条框框的约束。公众持股公司不能如此,它必须每个季度都向股东发布财务报表,在年度报告中还必须就全年的所有财务信息提供一份全面的综述。萨班斯-奥克斯利法引入了一大批新的准则,比如更加严格的财务报表披露机制、高层财务人员必须遵守的道德准绳,以及如果该法认定从事了不道德活动的公司需要承担的一系列更加严重的后果等。5首次公开募股高科技泡沫期间的大量范例已经证实,不是所有的公司都适合走公开上市这条路。一家符合要求的公司应该具备以下条件:具有一个十分美好的发展前景,提供一种有所创新的产品或者服务,符合一些严格的财务方面的要求。7参与角色公司及其董事:准备及修订
9、盈利和现金流量预测、批准招股书、签署承销协议、路演保荐人:安排时间表、协调顾问工作、准备招股书草稿和上市申请、建议股票定价申报会计师:完成审计业务、准备会计师报告、复核盈利及营运资金预测公司律师:安排公司重组、复核相关法律确认书、确定承销协议保荐人律师:考虑公司组织结构、审核招股书、编制承销协议证券交易所:审核上市申请和招股说明书、举行听证会股票过户登记处:拟制股票和还款支票、大量印制股票印刷者和翻译者:起草和翻译上市材料、大量印刷上市文件。58发行要求1、股票经国务院证券管理部门核准已公开发行。2、公司股本总额不少于人民币3000万元。;3、公开发行的股份占公司股份总数的25%以上。4、股本
10、总额超过4亿元的,公开发行的比例为10%以上。5、公司在最近三年内无重大违法行为,财务会计报告无虚假记载。69股市影响IPO对股市具有四大影响。第一、强化了股市的融资色彩。虽说不能实现融资的股市不是一个健全的市场,但是对长期以来过分重视融资的市场而言,就应该区别对待。第二、打击了股民的投资信心。股市必向下!随着利空政策的陆续推出,股民的持股信心也必下降。第三、扭曲了价值投资的本质。IPO重启难免会牵涉到不少的问题,如股票的三高现象”部分企业力求上市而出现造假的行为等等。第四、助长了利益输送等关键问题。从细分工作来看,证券公司主要负责证券发行承销工作、对公开发行募集文件进行核查,并出具保荐意见等
11、;律师事务所主要对发行上市相关法律问题出具法律意见;会计师事务所主要针对企业财务、盈利预期等作出专业意见等;而IPO咨询机构对企业融资服务、引入战略投资者等相关问题提供服务。10相关资料对应于一级市场,大部分公开发行股票由投资银行集团承销而进入市场,银行按照一定的折扣价从发行方购买到自己的账户,然后以约定的价格出售,公开发行的准备费用较高,私募可以在某种程度上部分规避此类费用。二,Ipo新闻2010年11月4日,在2010年企业海外IPO出现井喷之后,下半年起,中国概念股在海外却频频遭遇破发、停牌。3日,业内人士表示,中国企业家们海外IPO的激情仍不会退却,目前的冷淡只是暂时现象。但企业海外上
12、市必须做好足的上市前准备、准备好合理的海外架构,借助专业中介机构的力量,采用灵活的方式合理运用国际资本市场来壮大自身。2013年,受A股IPO闸门持续关闭影响,中国企业IPO数量及规模连续三年下滑。投中研究院预计,2014年中国企业境内外IPO环境将有所好转:境内方面,A股IPO重启后中小规模IPO仍将更受青睐,整个市场的估值将回归理性;境外方面,中概股有望进一步回暖,赴美IPO窗口将再度开启。政策密集出台核准制向注册制过渡11月30日,中国证监会发布关于进一步推进新股发行体制改革的意见,从整体上看,意见指明了以下五个改革方向:推进新股市场化发行机制、强化发行人及其控股股东等责任主体的诚信义务
13、、进一步提高新股定价的市场化程度、改革新股配售方式、加大监管执法力度等。意见响应了三中全会中关于由核准制向注册制”改革的号召,逐步推进股票发行从核准制向注册制过渡。12月13日,证监会发布修订后的证券发行与承销管理办法,与同一日发布的新股上市首日交易机制、网上市值配售办法、优先股试点管理办法以及IPO预披露办法、IPO网下发行实施细则等六套政策性文件,均为新一轮新股发行体制改革的系列配套措施。投中研究院分析认为,2014年,新股发行体制改革将持续推进,核准制向注册制过渡并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美国等成熟资本市场实行注册制,是因为它们有较为理性的投资者、强大的立法保障以及严格的事后惩罚体系,而在中
14、国,目前相关法律法规尚未健全。总之,注册制是市场化程度提高的结果,仍需等待相关法律确认。此外,退市机制也是新股发行体制改革的重要配套措施,没有退市机制的约束,完全披露信息的企业进入股市,也缺乏一种自我监督的长效机制。因此,加快完善退出机制,淘汰达不到要求的上市公司,将有利于新股发行改革。A股IPO重启估值回归理性2013年,A股市场交出白卷”成为A股历史上8次IPO暂停中最长的一次。11月30日,证监会在发布意见的同时表示,预计2014年1月底,约有50家企业完成程序并陆续上市,IPO重启时间正式明确。根据中国证监会12月19日最新披露的IPO申报企业基本信息表显示,目前IPO排队企业共有75
15、6家,其中主板181家,中小板309家,创业板266家。目前排队企业以中小板和创业板为主,因此,IPO重启后中小规模的IPO仍将更受青睐。投中研究院分析认为,2014年,随着A股IPO的重启和注册制的推进,新股发行节奏将逐步加快,上市公司股票不再是稀缺资源。在新的发行机制下,只要发行人将所有信息进行真实、全面披露后,由投资者自主决定是否投资发行人,并给出合理的上市定价,彻底打破核准制下无论企业好坏、发行定价高低,新股都会遭遇疯抢和恶炒的局面,新股发行三高”现象有望得到有效抑制,整个市场的估值也将回归理性。中概股回暖赴美IPO窗口将临2013年,随着宏观经济的持续增长、美国资本市场的缓慢复苏,中
16、概股有所回暖。2013年至今,共有8家中国企业登陆美国资本市场,合计融资8亿美元,而去年仅有两家中国公司赴美上市,融资额为1.53亿美元。特别是10月底以来,分类信息网站58同城、旅行网站去哪儿网、互联网彩票交易资讯平台500彩票网、移动应用开发商3G门户网、垂直汽车网站汽车之家先后登陆美国资本市场,股价大涨,掀起了中概股IPO的一轮小高潮。除了企业自身融资与股权激励的需求外,背后VC/PE投资者也是推动中概股赴美上市的重要力量。10月底以来的赴美上市热潮,为背后的投资机构带来丰厚回报,特别是赛富、DCM、华平、GGV、IDG等外资机构收益颇丰。投中研究院分析认为,2013年底多家中国企业在美
17、密集上市,无论在市场反响还是舆论热度上,都将为后来者带来更多便利,吸引更多企业开始尝试赴美IPO,预计2014年中概股有望进一步回暖,赴美IPO窗口将再度开启。二递延所得税递延所得税:具体细分为递延所得税资产和递延所得税负债。由于企业会计准则第18号-所得税规定采用资产负债表法核算所得税。即通过比较资产负债表上列示的资产、负债按照会计准则规定确定的账面价值与按照税法规定确定的计税基础,对于两者之间的差异分别应纳税暂时性差异与可抵扣暂时性差异,确认相关的递延所得税负债与递延所得税资产。通俗的讲,就是会计上认定的缴税金额与税务局认定的金额不一致,而其中暂时性的(以后税务局就认可了)就是递延所得税。
18、1分类递延所得税,在会计科目上分为递延所得税负债和递延所得税资产。字面理解,递延,就是将所得税递延到后期了。所以,既然是递延,就是时间性差异。永久性差异是不会递延的。一般来说,按税法调整纳税申报表上有一个应交所得税额。该应交所得税是按税法中应纳税所得额计算的,其中包含了会计利润的永久性差异和暂时性差异。负债定义递延所得税负债是指根据应纳税暂时性差异计算的未来期间应付所得税的金额;递延所得税负债是由应纳税暂时性差异产生的,对于影响利润的暂时性差异,确认的递延所得税负债应该调整所得税费用”。例如会计折旧小于税法折旧,导致资产的账面价值大于计税基础,如果产品已经对外销售了,就会影响利润,所以递延所得
19、税负债应该调整当期的所得税费用。如果暂时性差异不影响利润,而是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则确认的递延所得税负债应该调整资本公积。例如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是按照公允价值来计量的,公允价值产升高了,会计上调增了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账面价值,并确认的资本公积,因为不影响利润,所以确认的递延所得税负债不能调整所得税费用,而应该调整资本公积。不确认情况(一)商誉的初始确认中不确认递延所得税负债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中,因企业合并成本大于合并中取得的被购买方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的差额,按照会计准则规定应确认为商誉,但按照税法规定其计税基础为0,两者之间的差额形成应纳税暂时性差异,准则中规定对其不确认为一项递延所得税
20、负债,否则会增加商誉的价值。(二)除企业合并以外的其他交易中,如果交易发生时既不影响会计利润也不影响应纳税所得额,则由资产、负债的初始确认所产生的递延所得税负债不予确认。(三)与联营企业、合营企业的投资相关的应纳税暂时性差异产生的递延所得税负债,在同时满足以下两个条件时不予确认:投资企业能够控制暂时性差异转回的时间;该暂时性差异在可预见的未来很可能不会转回。应纳税暂时性差异,会导致未来期间产生应税金额,会有经济利益的流出,但若企业能够决定这项经济利益是否流出和流出的时间,甚至可以使该项经济利益在未来期间内不流出企业,则其就不是企业的一项不可推卸的责任,就不符合负债的定义,不应确认为一项递延所得
21、税负债。会计处理一、本科目核算企业根据所得税准则确认的应纳税暂时性差异产生的所得税负债。二、本科目应当按照应纳税暂时性差异项目进行明细核算。三、递延所得税负债的主要账务处理(一)企业在确认相关资产、负债时,根据所得税准则应予确认的递延所得税负债,借记所得税一一递延所得税费用”、资本公积一一其他资本公积”等科目,贷记本科目。(二)资产负债表日,企业根据所得税准则应予确认的递延所得税负债大于本科目余额的,借记所得税一一递延所得税费用”、资本公积一一其他资本公积”等科目,贷记本科目;应予确认的递延所得税负债小于本科目余额的,做相反的会计分录。四、本科目期末贷方余额,反映企业已确认的递延所得税负债的余
22、额。资产定义递延所得税资产是指对于可抵扣暂时性差异,以未来期间很可能取得用来抵扣可抵扣暂时性差异的应纳税所得额为限确认的一项资产。而对于所有应纳税暂时性差异均应确认为一项递延所得税负债,但某些特殊情况除外。递延所得税资产和递延所得税负债是和暂时性差异相对应的,可抵减暂时性差异是将来可用来抵税的部分,是应该收回的资产,所以对应递延所得税资产;不确定情况(一)除企业合并以外的交易,若其发生时既不影响会计利润也不影响应纳税所得额,则交易中产生的资产、负债的入账价值与其计税基础之间的差额形成可抵扣暂时性差异的,不确认为一项递延所得税资产。如承租方对融资租入固定资产入账价值的确认,会计准则规定应当将租赁
23、开始日租赁资产公允价值与最低租赁付款额现值两者中较低者以及相关的初始直接费用作为租入资产的入账价值,而税法规定以租赁协议或合同确定的价款加上运输费、途中保险费等的金额计价,对二者之间产生的暂时性差异,若确认为一项递延所得税资产,则违背了历史成本”原则。(二)按税法规定可结转以后年度的亏损,若数额较大,且缺乏证据表明企业未来期间将会有足够的应纳税所得额时,不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可结转以后年度的亏损,税法规定可用以后年度的税前利润弥补,但弥补期限最长5年,这就产生了可抵扣暂时性差异,但是否确认为一项递延所得税资产,要视未来期间是否有足够的应税所得可用于抵销以前年度亏损。只有未来期间税前利润抵销了以
24、前年度亏损后,未来期间的所得税费用才会减少,才会有经济利益的流入,而这正好符合资产的定义,即由过去的交易或事项产生的、企业拥有或控制的、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的资源。但若企业未来期间无利润,继续亏损,无所得税可交;或者没有足够的应纳税所得额用于抵销以前年度亏损,则不能保证这项经济利益的流入,不能确认为资产。2关系与应交所得税的关系得税费用(应交税费-应交企业所得税)的确认方法有两种:应付税款法和纳税影响会计法,不管企业采用那种核算方法,其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也就是应纳所得税额都是一样的。在应付税款法下,不确认时间性差异产生的递延所得税资产或负债,因此,所得税费用的确认和企业应纳所得税额是一致
25、。而在纳税影响会计法下,要确认时间性差异对所得税费用确认的影响,因此,会产生递延所得税资产或负债。递延所得税的会计处理:应交所得税确定下来了(纳税申报表汇算清缴算出数据),但是,里面的时间性差异如何在账面上体现呢?所以,就通过递延所得税资产”和递延所得税负债”两个科目调整,将理应归属于以后期间的所得税费用挪后,将应归属于本期的所得税费用提前,所以,就有了分录:借:递延所得税资产贷:所得税费用借:所得税费用贷:递延所得税负债3计算公式递延所得税=(期末递延所得税负债-期初递延所得税负债)-(期末递延所得税资产-期初递延所得税资产)应予说明的是,企业因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和递延所得税负债产生的递延所
26、得税,一般应当记入所得税费用,但以下两种情况除外:一是某项交易或事项按照会计准则规定应计入所有者权益的,由该交易或事项产生的递延所得税资产或递延所得税负债及其变化亦应计入所有者权益,不构成利润表中的递延所得税费用(或收益)。例如,某企业持有一项可供出售金额资产,成本为1000万元,会计期末,其公允价值为1500万元,如计税基础仍维持1000万元不变,该计税基础与其账面价值之间的差额500万元即为应纳税暂时性差异。该企业适用的所得税税率为25%。假设除该事项外,该企业不存在其他会计与税收之间的差异,且递延所得税资产和递延所得税负债不存在期初余额。会计期末在确认500万元的公允价值变动时:借:可供
27、出售金融资产500万贷:资本公积一一其他资本公积500万确认应纳税暂时性差异的所得税影响时:借:资本公积一一其他资本公积125万贷:递延所得税负债125万。二是企业合并中取得的资产、负债,其账面价值与计税基础不同,应确认相关递延所得税的,该递延所得税的确认影响合并中产生的商誉或是记入合并当期损益的金额,不影响所得税费用。4特殊处理(一)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交易或事项产生的递延所得税根据本准则第二十二条规定,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交易或事项,如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的变动,相关资产、负债的账面价值与计税基础之间形成暂时性差异的,应当按照本准则规定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或递延所得税负债,计入资本公积(
28、其他资本公积)。(二)企业合并中产生的递延所得税由于企业会计准则规定与税法规定对企业合并的处理不同,可能会造成企业合并中取得资产、负债的入账价值与其计税基础的差异。比如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产生的应纳税暂时性差异或可抵扣暂时性差异,在确认递延所得税负债或递延所得税资产的同时,相关的递延所得税费用(或收益),通常应调整企业合并中所确认的商誉。(三)按照税法规定允许用以后年度所得弥补的可抵扣亏损以及可结转以后年度的税款抵减,比照可抵扣暂时性差异的原则处理。四,递延所得税资产递延所得税资产(DeferredTaxAsset),就是递延到以后缴纳的税款,递延所得税是时间性差异对所得税的影响,在纳税影响会
29、计法下才会产生递延税款。是根据可抵扣暂时性差异及适用税率计算、影响(减少)未来期间应交所得税的金额。1简介递延所得税资产和递延所得税负债是和暂时性差异相对应的,可抵减暂时性差异是将来可用来抵税的部分,是应该收回的资产,所以对应递延所得税资产;递延所得税负债是由应纳税暂时性差异产生的,对于影响利润的暂时性差异,确认的递延所得税负债应该调整所得税费用”。例如会计折旧小于税法折旧,导致资产的账面价值大于计税基础,如果产品已经对外销售了,就会影响利润,所以递延所得税负债应该调整当期的所得税费用。如果暂时性差异不影响利润,而是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则确认的递延所得税负债应该调整资本公积。例如可供出售金融
30、资产是按照公允价值来计量的,公允价值产升高了,会计上调增了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账面价值,并确认的资本公积,因为不影响利润,所以确认的递延所得税负债不能调整所得税费用,而应该调整资本公积。一、本科目核算企业根据所得税准则确认的可抵扣暂时性差异产生的所得税资产。根据税法规定可用以后年度税前利润弥补的亏损产生的所得税资产,也在本科目核算。二、本科目应当按照可抵扣暂时性差异等项目进行明细核算。三、递延所得税资产的主要账务处理2核算内容递延税款科目的借贷方分别核算的内容是:借方核算(资产类):转回的应纳税暂时性差异*税率,发生的可抵减时间性差异*税率,债务法下递延税款余额是借方时税率增加,递延税款余额是贷
31、方时税率减少。贷方核算(负债类):发生的应纳税暂时性差异*税率,转回的可抵减时间性差异*税率。债务法下递延税款余额是贷方时税率增加,递延税款余额是借方时税率减少。3账务处理一、企业在确认相关资产、负债时,根据所得税准则应予确认的递延所得税资产,二、资产负债表日,企业根据所得税准则应予确认的递延所得税资产大于本科目余额的,借记本科目,贷记所得税一一递延所得税费用”、资本公积一一其他资本公积”等科目;应予确认的递延所得税资产小于本科目余额的,做相反的会计分录。三、资产负债表日,预计未来期间很可能无法获得足够的应纳税所得额用以抵扣可抵扣暂时性差异的,按应减记的金额,借记所得税一一当期所得税费用”、资
32、本公积一一其他资本公积”科目,贷记本科目。四、本科目期末借方余额,反映企业已确认的递延所得税资产的余额。4相关分析当期和以前期间应交未交的所得税确认为递延所得税负债,已支付的所得税超过应支付的部分确认为递延所得税资产。具体分析如下:应纳税暂时性差异和可抵扣暂时性差异按照预期收回该资产或清偿该负债期间的适用税率相乘产生递延所得税负债或递延所得税资产。原则上企业应当确认所有应纳税暂时性差异产生的递延所得税负债,包括对与子公司、联营企业及合营企业投资相关的应纳税暂时性差异产生的递延所得税负债;原则上企业应当以很可能取得用来抵扣可抵扣暂时性差异的应税所得为限,确认由可抵扣暂时性差异产生的递延所得税资产
33、,包括对与子公司、联营企业及合营企业投资相关的可抵扣暂时性差异产生的递延所得税资产。应税所得是指未来期间企业正常生产经营活动实现的应纳税所得额,以及因应纳税暂时性差异在未来期间转回相应增加的应税所得,并应提供相关的证据。资产负债表日,有确凿证据表明未来期间很可能获得足够的应纳税所得额用来抵扣可抵扣暂时性差异的,应当确认以前期间未确认的递延所得税资产。企业对于能够结转以后年度的可抵扣亏损和税款抵减,应当以很可能获得用来抵扣可抵扣亏损和税款抵减的未来应纳税所得额为限,确认相应的递延所得税资产。递延所得税属于长期资产。5情况分析不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的情况分析:(一)除企业合并以外的交易,若其发生时既
34、不影响会计利润也不影响应纳税所得额,则交易中产生的资产、负债的入账价值与其计税基础之间的差额形成可抵扣暂时性差异的,不确认为一项递延所得税资产。如承租方对融资租入固定资产入账价值的确认,会计准则规定应当将租赁开始日租赁资产公允价值与最低租赁付款额现值两者中较低者以及相关的初始直接费用作为租入资产的入账价值,而税法规定以租赁协议或合同确定的价款加上运输费、途中保险费等金额计价,对二者之间产生的暂时性差异,若确认为一项递延所得税资产,则违背了历史成本”原则。例如,某项融资租入固定资产,按会计准则其入账价值为100万元,但按照税法规定,其计税基础为120万元,若将可抵扣暂时性差异20万元确认为一项递
35、延所得税资产,会使该资产的入账价值减少20万元,此时既不是该资产的公允价值,也不是其最低租赁付款额的现值,不符合会计准则中对融资租入固定资产入账价值的确认标准,改变了该资产的初始计量,违背了历史成本原则。(二)按税法规定可结转以后年度的亏损,若数额较大,且缺乏证据表明企业未来期间将会有足够的应纳税所得额时,不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可结转以后年度的亏损,税法规定可用以后年度的税前利润弥补,但弥补期限最长5年,这就产生了可抵扣暂时性差异,但是否确认为一项递延所得税资产,要视未来期间是否有足够的应税所得可用于抵销以前年度亏损。只有未来期间税前利润抵销了以前年度亏损后,未来期间的所得税费用才会减少,才会
36、有经济利益的流入,而这正好符合资产的定义,即由过去的交易或事项产生的、企业拥有或控制的、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的资源。但若企业未来期间无利润,继续亏损,无所得税可交;或者没有足够的应纳税所得额用于抵销以前年度亏损,则不能保证这项经济利益的流入,不能确认为资产。6其他信息递延所得税资产账面价值的复核资产负债表日,企业应当对递延所得税资产的账面价值进行复核。如果未来期间可能无法取得足够的应纳税所得额,应减记递延所得税资产账面价值。递延所得税资产的账面价值减记以后,继后期间根据新的环境和情况判断能够产生足够的应纳税所得额利用可抵扣暂时性差异,使得递延所得税资产包含的经济利益能够实现的,应相应恢复递
37、延所得税资产的账面价值。适用税率变化对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和递延所得税负债的影响企业适用的所得税税率发生变化的,企业应对已确认的递延所得税资产和递延所得税负债按照新税率进行重新计量。递延所得税资产和递延所得税负债的金额代表的是有关可抵扣暂时性差异或应纳税暂时性差异于未来期间转回时,导致企业应交所得税金额的减少或增加的情况。适用税率变动的情况下,应对原已确认的递延所得税资产及递延所得税负债的金额进行调整,反映税率变化带来的影响。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交易或事项的,因税率变化产生的相关调整金额应计入所有者权益;,其他情况下,因税率变化产生的调整金额应确认为所得税费用(或收益)17资产分录根据新准则,所
38、得税会计采用的是资产负债表债务法,资产负债表日,确定资产负债表中除递延所得税资产和递延所得税负债外的其他资产负债项目的账面价值与计税基础,对于两者存在差异的,分析其性质,除准则中规定的特殊情况外,分别应纳税暂时性差异及可抵扣暂时性差异,并乘以所得税税率,确定递延所得税的金额,并与期初递延所得税相比,确定当期进一步确认的递延所得税金额或应转销的金额,计入所得税费用一递延所得税,但如果某项交易或事项按照会计准则规定应计入所有者权益的,由该交易或事项产生的递延所得税变化也应计入所有者权益。借:递延所得税资产贷:所得税费用新旧企业会计准则一所得税的比较原有关所得税处理的规定性文件主要有1994年财政部
39、发布的会计1994第025号企业所得税会计处理的暂行规定、1995年企业会计准则一所得税征求意见稿以及2001年颁布的企业会计制度中关于企业所得税会计处理的规定(以下简称为“旧制度”)。新准则与旧制度之间的主要差异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在计税基础上。旧制度强调的是企业收入和费用与纳税收益和纳税扣除之间的差异,主要是从发生额的角度来进行分析,主要强调从损益表的角度进行分析;在这种计税基础上,旧制度强调的是会计收益与应税所得之间存在的时间性差异和永久性差异,并分别采用不同的方法进行处理。新准则强调的是企业在某一特定时日资产、负债的账面价值与该资产、负债的计税基础之间所存在的差异,主要是从余额的
40、角度来进行分析;在这种计税基础上,新准则强调的是资产、负债的账面价值与其计税基础之间所存在的暂时性差异,并将这种暂时性差异对企业的影响分为递延所得税资产和递延所得税负债分别加以处理。第二、在所得税确认上。旧制度要求企业采用应付税款法和纳税影响会计法(包括递延法和债务法)核算所得税:在应付税款法下,将两者差异全部在当期确认;在纳税影响会计法下,将两者差异分别确认为递延税款借项和递延所得税贷项。新准则要求企业一律采用资产负债表债务法核算递延所得税:将所存在的应纳税暂时性差异确认为递延所得税负债;将所存在的可抵扣暂时性差异确认为递延所得税资产。第三,在对本期亏损的处理上。旧制度规定,对于可结转后期的
41、尚可抵扣的亏损,在亏损弥补当期不确认所得税利益。在新准则中,对于能够结转后期的尚可抵扣的亏损,应当以可能获得用于抵扣上可抵扣的亏损的未来硬水利润为限,确认为递延所得税资产,这是一种后转抵减所得税的利益在亏损当年确认的当期确认法。第四,在减值确认与计量上。旧制度没有对递延税款借项计提减值准备。新准则规定,企业应该在资产负债表日对逐延所得税资产的账面价值进行复核,如果未来期间很可能无法获得足够的应纳税所得额用以抵扣递延所得税资产的利益,应当减记递延所得税资产的账面价值。在很可能获得足够的应纳税所得额时,减记的金额应当转回。五,关联方交易关联方交易是指关联方之间发生转移资源或义务的事项,而不论是否收
42、取价款。1概念关联方交易是一种独特的交易形式,具有两面性的特征,具体表现在:从制度经济学角度看,与遵循市场竞争原则的独立交易相比较,关联方之间进行交易的信息成本、监督成本和管理成本要少,交易成本可得到节约,故关联方交易可作为公司集团实现利润最大化的基本手段;从法律角度看,关联方交易的双方尽管在法律上是平等的,但在事实上却不平等,关联人在利己动机的诱导下,往往滥用对公司的控制权,使关联方交易违背了等价有偿的商业条款,导致不公平、不公正的关联方交易的发生,进而损害了公司及其他利益相关者的合法权益。2国内现状在我国,关联方交易广泛地存在于上市公司的日常业务经营活动中,而上市公司与控股股东之间进行的关
43、联交易更有其深刻的根源。我国的股票市场是因经济体制改革而设立,因国企改革而得到发展。它的设计和组建并不是按照欧美国家那样完全以市场化的方式进行,而是带有明显的计划经济和行政控制的色彩,融资是企业改制上市的主要目的。这就导致原有企业单纯为了上市融资而实行股份制,制度改造和机制转换不彻底,仅仅停留在表面和形式上,造成了大量的控股股东和上市公司之间不公平的关联方交易的产生。这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上市公司股权结构不合理,国有股”一股独大”的现象相当普遍。并且,国有股和法人股均为非流通股,造成非流通股本比重过大,使得国有资产大量沉淀。同时,国有股股权行使的固化,使得国有产权配置难以变动,违背了
44、同股同权”的原则。而股权行使的主要途径不外乎两种方式:一是直接介入公司内部,参与运作;二是在股票市场中出售股票,”用脚投票”,从外部影响公司的决策和运转。对于上市公司控股股东来说,国有股的非流通性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他们获取与社会公众股股东相同的收益机会。因此,这些控股股东行使股权的途径主要集中到对上市公司事务的介入和干预上来,并通过不公平的关联方交易获取收益。第二,上市公司的治理结构很不完善,股东大会实际操纵在大股东手中,中小股东的利益难以在公司的决策和实际运作中体现。董事会由大股东和内部人控制的现象较为严重,监事会实际上只是一个受到董事会控制的议事机构,独立董事数量很少,难以对董事会进行约束
45、。在这种情况下,上市公司控股股东有可能利用手中的控制权为自身谋取最大化的利益,使得企业经营行为更多地呈现非市场化。第三,在这种不彻底的改制下形成的上市公司,从严格意义上来说并不是真正具有独立人格的法人实体。由于在改组上市过程中大量采用了剥离”和分立”的形式,导致一些上市公司对控股股东存在着较大的经济依赖性,他们之间进行的关联方交易是难以避免的。根据以上分析可以得出这样一个结论,由于我国股票市场中股权融资制度、融资机制、融资程序的错位而导致的上市公司制度改造和机制转换的不彻底,是引发控股股东与上市公司之间不公平的关联方交易产生的根源。3其他解释关联方:一方控制、共同控制另一方或对另一方施加重大影
46、响,以及两方或两方以上同受一方控制、共同控制或重大影响的,构成关联方。控制,是指有权决定一个企业的财务和经营政策,并能据以从该企业的经营活动中获取利益。共同控制,是指按照合同约定对某项经济活动所共有的控制,仅在与该项经济活动相关的重要财务和经营决策需要分享控制权的投资方一致同意时存在。重大影响,是指对一个企业的财务和经营政策有参与决策的权力,但并不能够控制或者与其他方一起共同控制这些政策的制定。关联方企业(一)该企业的母公司。(二)该企业的子公司。(三)与该企业受同一母公司控制的其他企业。(四)对该企业实施共同控制的投资方。(五)对该企业施加重大影响的投资方。(六)该企业的合营企业。(七)该企
47、业的联营企业。(八)该企业的主要投资者个人及与其关系密切的家庭成员。主要投资者个人,是指能够控制、共同控制一个企业或者对一个企业施加重大影响的个人投资者。(九)该企业或其母公司的关键管理人员及与其关系密切的家庭成员。关键管理人员,是指有权力并负责计划、指挥和控制企业活动的人员。与主要投资者个人或关键管理人员关系密切的家庭成员,指在处理与企业的交易时可能影响该个人或受该个人影响的家庭成员。(十)该企业主要投资者个人、关键管理人员或与其关系密切的家庭成员控制、共同控制或施加重大影响的其他企业。非关联方企业(一)与该企业发生日常往来的资金提供者、公用事业部门、政府部门和机构。(二)与该企业发生大量交
48、易而存在经济依存关系的单个客户、供应商、特许商、经销商或代理商。(三)与该企业共同控制合营企业的合营者。(四)仅仅同受国家控制而不存在其他关联方关系的企业,不构成关联方。(五)受同一方重大影响的企业之间不构成关联方。关联方交易关联方交易,是指关联方之间转移资源、劳务或义务的行为,而不论是否收取价款。4交易类型通常包括下列各项:(一)购买或销售商品。(二)购买或销售商品以外的其他资产。(三)提供或接受劳务。(四)担保。(五)提供资金(贷款或股权投资)。(六)租赁。(七)代理。(八)研究与开发项目的转移。(九)许可协议。(十)代表企业或由企业代表另一方进行债务结算。(一)关键管理人员薪酬。关联交易
49、审计问题及对策一、存在问题(一)关联企业交易未在会计报表附注中进行披露(二)利用关联交易调节、粉饰关联企业的利润(三)将国有资产向民营企业转移(四)关联企业提供劳务未正常定价二、审计对策(一)审计中要加强对关联企业交易的关注。一是审计时应查明被审计单位的有哪些关联企业,以便对关联交易进行重点关注;二是审查关联交易是否在会计报表中按规定进行了披露,有无有意隐瞒关联交易事项;三是对关联企业之间的往来尤其是大额的往来事项应重点进行审计,查明是否有通过虚构关联交易或未按正常定价人为转移利润情况。(二)加大对违规行为的处罚力度。对于上市公司故意将某些关联交易信息隐瞒不报或拒不披露的情况,应制定相应的惩罚
50、细则,加大处罚力度,提高对处罚结果的公示透明度和宣传力度。对上市公司的违规行为,不仅要处罚上市公司,更要对公司董事会和相关责任人进行严厉处罚。案例集锦:关联方及其交易对审计的影响一、关联方之间存在五不分开事项案例1精华会计师事务所对华兴公司2002年会计报表出具了无法表示意见的审计报告。说明披露:“1、贵公司收购华兴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华兴集团)所属的炼油一厂,炼油二厂和炼油三厂经营性资产后,上述三厂仍以原企业法人的名义继续从事经营活动,所开具的销售发票,收到的购货发票、银行存。贷款账户等全部是以原企业法人的名称出现,而不是以贵公司的分公司名义从事经营活动,对于上述经营主体我们无法获取充
51、分、适当的审计证据以判断其归属。2、贵公司产权不明晰,一方面上述三厂房屋产权证和土地使用权证一直末办理变更过户手续;另一方面上述三厂以贵公司的分公司的名义设置的会计账务系统中,对收购上述三厂的会计核算与贵公司收购协议有出入,协议中为收购经营性资产,而有关账户中反映了部分非经营性资产。对于上述产权的归属及资产的分割我们无法获取充分-适当的审计证据加以确认。3、贵公司债权、债务关系不清,如上述三厂以原企业法人名义贷款,会计处理未反映银行借款的增加,而是增加了与华兴集团的往来,且以借款购建或添置的资产已计入了贵公司的分公司的相关资产账户,但相应的借款利息支出未在贵公司账户中核算,同时在个别公司存在用
52、职工房产抵押向银行贷款的情况,对于上述债权。债务我们无法获取充分,适当的审计证据确认其归属。4、贵公司所属炼油厂和聚氯乙炔分厂与华兴集团的子公司齐化化工有限责任公司,在人员、财务、资产、机构、业务上一直没有分开。贵公司于2002年11月30日与华兴集团通过资产置换将两家分厂置换出贵公司,该两家分厂2002年11月30日资产负债表和2002年111月利润表是根据资产划分协议及上市时投入资产,负债的口径和收入、成本相关配比原则模拟编制的。由于编制基础的限制,我们无法对炼油分厂和聚氯乙炔分厂会计报表反映的财务状况及经营成果作出合理判断。”分析该案例集中体现了国有企业改制上市中的许多遗留问题:1、改制
53、后仍沿用老企业名义从事经营活动;2、产权不明确;3、债务。债权关系混乱;4、账目分割不清;等等。这些问题本应当在改制时就应理顺,否则不能改制。但在现实中,由于历史原因造成了这些难以消化的改制后果,且反映在会计报表中,当注册会计师对此进行审计时,改制风险就有可能转化为审计风险。该案例中,华兴公司与关联方之间在人员、财务、资产、机构、业务上一直没有分开,会计报表一直根据资产划分协议及上市时投入资产、负债的口径和收入、成本相关配比原则模拟编制的,这是国家政策法规不允许的,企业应当及时纠正,否则,长期下去,华兴公司自身都不能清晰地区分资产、负债和权益关系,不能分辨交易行为属于哪个法人主体。注册会计师也
54、就更无法获取充分、适当的审计证据判断其会计报表是否公允反映公司真实的经济活动,只好视同审计范围受限,出具保留或无法表示意见的审计报告。现实中,如果注册会计师在首次承接业务时,因被审计单位关联方之间的五不分开事项发表了无法表示意见的审计报告,这是向社会公众传递了被审计单位关联方及其交易严重不规范的信息,监管者应当据此实施严格的监管,迫使被审计单位予以纠正。注册会计师应当拒绝继续承接这种业务,使这种情况的上市公司无法公布会计报表。二、难以判断是否属于关联交易的事项案例2注册会计师李浩审计华兴公司2002年会计报表时,发现2002年4月华兴公司以单价100元件向精美公司销售产品甲50000件,产品甲
55、成本价为25元件。一般市场销售价格为45元件。注册会计师注意到此销售价格异常的交易后,要求华兴公司提供交易过程的相关资料和华兴公司与精美公司的相关关系等资料,但华兴公司没有提供,注册会计师对此出具了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分析在审计实务中,有些企业间的关联性比较模糊,很难加以认定,下列审计程序可以帮助注册会计师发现被审计单位没有提供或隐瞒的关联方及其交易:(1)评估公司业务处理程序及对关联企业交易处理的会计方法。(2)要求管理人员提供关联企业名单及关联企业当年交易事项。(3)核对向政府申报的关联企业资料。注册会计师可以通过股东名册。高层管理人员名单。政府申报资料、新闻报刊等其他信息来源了解情况,以
56、随时注意可能存在关联方的蛛丝马迹。(4)确认员工退休基金及管理人员名单。(5)查核股东名单以确认其主要股东。(6)调阅上次审计报告中的工作底稿。(7)询问关联企业的业主,了解管理单位涉及的重要交易内容。(8)查核重大投资事项,发现新增关联企业。如果发现下列情况,注册会计师可以怀疑交易双方可能存在关联方关系:(1)没有利息或利息偏离市场利率太多的借贷款项;(2)不动产售价过低;(3)非货币性的财产交换;(4)没有制定还款计划的借款事项;(5)没有实质销货的代垫货款;(6)销货附带重新买回条款;(7)提列应收利息高于市场利率的贷款;(8)对没有清偿能力者贷款;(9)代垫款项转为无法偿还贷款;(10
57、)不需成本或花费极少的进货或服务;,(11)表面贷款,事后冲销为呆账;(12)从未提供服务的付款;(13)透过不必要的交易以低价销售给关联企业再转售给客户;(14)以高于公平市价购入资产;等等。该案例中,注册会计师了解到销售价格的异常,怀疑其为关联方,但被审计单位不承认是关联方交易,又不能提供证明不是关联方的可信证据,因此,注册会计师视同审计范围受到限制,考虑出具保留或无法表示意见的审计报告。案例3注册会计师李浩审计华兴公司2002年度的会计报表时,发现华兴公司2002年11月3日将持有的家园有限责任公司43.3%的股权按每股2.16元价格达成协议转让给金华公司,但李浩注意到该股权经华诚评估事
58、务所评估每股净资产为1.257元。于是,李浩询问了有关人员,都说该转让价是在评估价基础上由华兴公司和金华公司协议而定的。因现有的资料不能证实华兴公司和金华公司之间是否存在关联关系,李浩在审计报告的意见段后加强调事项段对此事项予以披露。分析该案例中,华兴公司和金华公司之间的资产(债务)重组发生在2001年12月28日(关联方之间出售资产等有关会计处理问题暂行规定发布实施之日)后,这时,注册会计师必须查清楚双方是否关联方,如果是关联方,其股权转让中实际交易价格超过长期投资的账面价值部分,不能确认为收益,应计入资本公积;如果不是关联方,为什么会按照高于评估价0.903元的价格成交?注册会计师应当追加
59、审计程序以获取充分,适当的审计证据,如果由于被审计单位或客观环境限制,注册会计师无法获取充分、适当的审计证据证实双方是否关联方,也就无法确认它们之间资产转让的会计处理是否正确,应考虑出具保留或无法表示意见的审计报告,不能用带强调事项段的审计报告来代替。六,借壳上市1概念借壳上市是指一间私人公司(PrivateCompany)透过把资产注入一间市值较低的已上市公司(壳,Shell),得到该公司一定程度的控股权,利用其上市公司地位,使母公司的资产得以上市。通常该壳公司会被改名。直白地说,借壳上市就是想上市的公司通过收购、资产置换等方式取得已上市的ST公司的控股权,这家公司就可以以上市公司增发股票的
60、方式进行融资,从而实现上市的目的。与一般企业相比,上市公司最大的优势是能在证券市场上大规模筹集资金,以此促进公司规模的快速增长。因此,上市公司的上市资格已成为一种稀有资源”,所谓壳”就是指上市公司的上市资格。由于有些上市公司机制转换不彻底,不善于经营管理,其业绩表现不尽如人意,丧失了在证券市场进一步筹集资金的能力,要充分利用上市公司的这个壳”资源,就必须对其进行资产重组,买壳上市和借壳上市就是更充分地利用上市资源的两种资产重组形式。而借壳上市是指上市公司的母公司(集团公司)通过将主要资产注入到上市的子公司中,来实现母公司的上市,借壳上市的典型案例之一是强生集团的母”借子”壳。借壳上市一般都涉及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