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沟通》课程教学大纲中文版_第1页
《管理沟通》课程教学大纲中文版_第2页
《管理沟通》课程教学大纲中文版_第3页
《管理沟通》课程教学大纲中文版_第4页
《管理沟通》课程教学大纲中文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管理沟通课程教学大纲课程名称:管理沟通 课程编码:学 分:2 总学时:32 理论学时:32 实验学时:0 上机学时: 0 实践学时:0开设实验(上机)项目总数 0 个,其中,必修( 0 )个,选修( 0 )个开课单位:商学院组织管理系 适用专业:工商管理专业一、课程的性质、目的 在专业培养方案中, 管理沟通是工商管理专业的专业核心课程,该课程的特点是注重理论与技能并重。在所有企业管理职能中,计划、组织、指挥、监督、协调都离不开企业各层次人员的沟通和了解,尤其在我国社会政治、经济、文化、法律等环境急剧变革的条件下,企业中各层次的良沟通便是保障企业改革成功,加速改革步伐的前提条件。因此管理沟通是一

2、门实用性很强的学科,对企业内部而言,要建立学习型的企业,企业注重团队合作精神的培养,有效的企业内部沟通交流是成功的关键。对企业外部而言,加强企业之间的强强联合和优势互补,需要掌握谈判与合作等沟通技巧。同时,为了更好地在现有政策条件允许下,实现企业的发展并服务社会,企业也需要处理企业与政府、企业与公众、企业与媒体等各方面的关系。这些都离不开熟练掌握和应用管理沟通的原理和技巧。对个人而言,建立良的管理沟通意识,逐渐养成在任何沟通场合下都能够有意识地运用管理沟通的理论和技巧进行有效沟通的习惯,正确的表达自己,对事业的成功更是十分重要。本课程的基本目标是使学生掌握管理沟通的基本理论,建立管理沟通意识,

3、掌握基本的个人沟通技巧,与此同时了解和掌握组织沟通的基本原理以及在组织中各层级管理人员应当具备的管理沟通知识和能力。二、课程培养目标 1.立德树人通过管理沟通课程的学习,掌握管理沟通的基本理论和技术,对管理沟通相关知识有一个全面了解。通过梳理管理沟通学科的发展历史以及未来发展趋势,深度剖析沟通的主体、客体与媒介,掌握管理沟通的基本原理以及基本技术,了解国内外研究的动态,了解管理者在企业发展过程中如何思考、如何克服企业管理中所遇到的沟通障碍,帮助学生建立科学的思维方法、正确的沟通理念以及工作中勇于面对挑战的精神。从管理沟通学科对我国创新驱动发展作用的角度出发,以杰出贡献者研究工作为载体,把社会主

4、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融入课程教学内容和教学全过程各环节,突出价值引领、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帮助学生正确认识历史规律、准确把握基本国情、掌握科学的世界观、方法论,促进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价值观。2.课程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所具备的素质、掌握的技能、知识和能力如下:课程目标1.对沟通与管理沟通的基本概念、特征、理论、主客体以及建设性沟通的基本框架和方法有较全面深入的了解认识;课程目标2.掌握管理沟通的技能,重点掌握在日常人际沟通以及未来职场沟通中倾听的技巧、书面沟通、口头沟通、非语言沟通以及谈判沟通的技能; 课程目标3.掌握组织管理沟通的方法,通过相关内容的学习,形成科学地、系统地管理沟通思维框架

5、,使学生在掌握这些理论基本内容的基础上,能够运用相关理论解决在日常人际沟通以及未来职场沟通中的实际问题;课程目标4.通过一定量案例分析和情境管理研讨,使学生的管理沟通思维能力和决策能力得到一定程度的锻炼和提高。3.课程目标对毕业要求的支撑本课程教学目标支撑的毕业要求主要体现在毕业要求指标点,具体如下:课程目标对毕业要求的支撑课程目标毕业要求支撑毕业要求指标点及其内容教学内容支撑强度指标点毕业要求指标点内容1毕业要求1:综合知识能力指标点1-1掌握沟通与管理沟通的基本知识与基础理论,并用于解决企业管理以及人际沟通中的问题。第1章、第2章、第3章H2毕业要求6:实践操作能力指标点6-1能够应用专业

6、知识开展企业管理沟通配置方案和危机防治措施第7章、第8章M3毕业要求9:沟通表达能力指标点9-1具备一定的表达能力,能够通过口头或书面方式表达自己的想法,针对复杂问题与员工、业界同行、社会公众等进行有效沟通和交流第4章、第5章M4毕业要求10:职业发展能力指标点10-1能针对个人或职业发展的需求,采用合适的方法,自主学习与工商管理相关的经济、金融、贸易类专业理论与知识,适应发展,提升职业发展素能第6章、第9章L三、课程教学基本内容第一篇章:管理沟通的基本理论与理念第1章 沟通与管理沟通概述1.1沟通的基本内涵1.2管理沟通概述1.3管理沟通的模型1.4管理沟通的发展趋势教学要求:本章主要讲授沟

7、通与管理沟通的基本理论,要求学生熟练掌握沟通与管理沟通的基本内涵,掌握管理沟通的目的、功能、过程以及沟通障碍等,掌握管理沟通的基本模型,并且要求学生对管理沟通的意义及未来发展趋势有所了解。通过本章学习要求学生全面掌握沟通与管理沟通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求,能够通过学习渠道增加沟通知识和提升沟通的能力,紧跟企业管理领域新理论和新技术的发展。教学重点:沟通与管理沟通的基本内涵、管理沟通理论模型教学难点:管理沟通理论模型第2章沟通主体2.1沟通主体的确定2.2沟通主体策略与目标2.3自我管理的内涵及方法2.3情绪管理2.4压力管理教学要求:本章主要讲授沟通模型中位

8、于起点的发送者,即沟通主体,要求学生理解管理沟通主体的三个基本理论,掌握主体沟通的四种基本策略;要求学生理解自我沟通的基本内涵及自我沟通的技巧,并且要求学生能够学会情绪管理与压力管理的基本方法与技巧。通过本章学习,培养学生学生情绪管理与压力管理的能力,培养学生具有健康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教学重点:自我沟通的基本内涵、自我沟通理论、主体沟通策略教学难点:自我沟通理论、主体沟通策略第3章沟通受众3.1 受众的内涵及特点分析3.2 受众的划分与确定3.3激发受众兴趣3.4受众类型分析与策略选择教学要求:本章主要讲授沟通模型中位于终点的接受者,即沟通受众,要求学生了解沟通受众的不同类型及基本特征,

9、熟练掌握五大类受众的划分与确定方法,了解激发受众兴趣的方法与技巧,并初步掌握不同受众类型的不同沟通策略。通过本章学习,培养学生在面对复杂的受众问题时,能够对受众进行细分,并能确具备换位思考和以客体为导向的沟通思维方式。教学重点:沟通受众的基本内涵、受众的划分与确定教学难点:受众的划分与确定第二篇章:基于个体层面的管理沟通第4章 倾听技能与非语言沟通4.1 倾听的基本理论4.2沟通与倾听4.3倾听的技巧4.4非语言沟通内涵及分类4.5非语言沟通技巧教学要求:本章主要从沟通的个体层面讲授沟通的基本技能,要求学生掌握语言以外的非语言沟通的基本知识与基础理论,重点熟练掌握倾听的基本概念,重点掌握沟通与

10、倾听的关系、倾听在沟通中的地位以及倾听的基本技巧;同时要求学生掌握非语言沟通的基本概念、分类以及技能,其中重点了解副语言、肢体语言、服饰语言等的不同含义。通过本章学习,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和综合素质。教学重点:沟通与倾听、非语言沟通内涵、非语言沟通技巧教学难点:非语言沟通技巧第5章 口头沟通与书面沟通5.1 面谈与面试5.2演讲5.3谈判5.4 书面沟通概述5.5书面沟通的写作技巧教学要求:本章主要从个体层面讲两个方面的沟通能力口头沟通能力与书面沟通能力,主要要求学生了解口头沟通的基本类型,熟练掌握面谈与面试的基本技巧,掌握演讲与谈判的基本技能。要求学生了解书面沟通的基本类型,熟练掌握求职信与个

11、人履历表的书写方法与技巧,了解常用文书的分类与写作,了解其他公文和信函的写作。通过本章学习,培养学生良好的口头表达能力与较强的商务写作能力。教学重点:面谈与面试、演讲、书面沟通的写作技巧教学难点:书面沟通的写作技巧第6章 人际沟通与人际冲突处理6.1人际沟通概述6.2人际沟通的方法6.3人际冲突概述6.4人际冲突处理技巧教学要求:本章从个体层面针对沟通中的人际沟通讲授相关理论与模型,主要要求学生在了解人际沟通的基本原则及方法的基础上,掌握人际冲突的类型,发现引发人际冲突的原因,了解人际冲突的发展过程,并重点掌握人际冲突处理的五种基本模式与技巧。通过本章学习,培养学生作为团队中的领导者、技术骨干

12、或其它重要角色,都能够具备良好的人际沟通能力以及处理冲突的应变能力。教学重点:人际沟通的方法、人际冲突的类型、人际冲突的发展过程、人际冲突的处理教学难点:人际冲突的处理第三篇章:基于组织层面的管理沟通第7章组织沟通7.1 组织沟通概述7.2组织沟通的基本理论7.3组织沟通的网络7.4组织外部沟通7.5组织内部沟通教学要求:本章基于组织层面重点讲授组织沟通的相关理论,要求学生掌握组织沟通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掌握组织内外部沟通的正式与非正式网络渠道类型,掌握在组织内部沟通与组织外部沟通的主要沟通方式与技巧。通过本章学习,培养学生未来走向职场具有科学思维方法、开拓创新精神,拥有

13、团队精神、有效的沟通与表达能力和合作能力。教学重点:组织沟通的基本理论、组织沟通的网络、组织内部沟通教学难点:组织沟通的基本理论、组织沟通的网络第8章危机沟通8.1危机概述8.2危机沟通模型8.3企业危机管理内容8.4危机沟通措施教学要求:本章要求学生掌握组织危机的基本概念、类型、发生和发展过程,重点要求学生掌握当组织面临危机时,在危机的不同阶段的应对沟通策略。通过本章的学习,培养学生未来能够综合考虑法律、环境、安全、健康与可持续性发展等因素影响,在企业面临危机时能坚持公众利益优先,培养学生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高尚的职业道德和较强的社会责任感。教学重点:危机沟通模型、危机沟通措施教学难点:危机

14、沟通措施第9章跨文化沟通9.1跨文化沟通的概念9.2地域文化的概念和分类9.3跨文化沟通的主要理论与模型9.4跨文化沟通障碍的主要原因9.5跨文化沟通的原则和策略教学要求:本章讲授跨文化沟通的基本理论,尤其是针对跨国公司的跨文化管理问题,要求学生掌握跨文化沟通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掌握跨文化沟通障碍的主要原因,了解地域文化的概念和分类,了解不同地域境文化差异,重点要求学生掌握跨文化沟通的原则和应对沟通策略。通过本章学习,培养学生具有全球化意识和国际视野,能够积极主动适应不断变化的国内外形势和环境。教学重点:跨文化沟通的主要理论、跨文化沟通障碍的主要原因、跨文化沟通的原则和策略教学难点:跨文化沟

15、通的主要理论与模型四、学时分配表教 学 内 容思政融入点讲课时数实验时数实践学时上机时数自学时数习题课讨论时数第1章沟通与管理沟通概述沟通的基本内涵、管理沟通概述、管理沟通的理论模型、管理沟通的发展趋势十九大理论自信4第2章沟通主体沟通主体的确定、沟通主体策略与目标、自我管理的内涵及方法、情绪管理、压力管理31第3章沟通受众受众的内涵及特点分析、受众的划分与确定、激发受众兴趣、受众类型分析与策略选择2第4章 倾听技能与非语言沟通倾听的基本理论、沟通与倾听的关系、倾听的技巧、非语言沟通内涵及分类、非语言沟通技巧随着人才强国战略深入实施以及时代和社会发展需要,注重进一步提高国民的综合素质,培养创新

16、人才。31第5章 口头沟通与书面沟通面谈与面试、演讲、谈判、 书面沟通概述、书面沟通的写作技巧十九大人才强国战略13第6章 人际沟通与人际冲突处理人际沟通概述、人际沟通的方法、人际冲突概述、人际冲突处理技巧2第7章组织沟通组织沟通概述、组织沟通的基本理论、组织沟通的网络、组织外部沟通、组织内部沟通51第8章危机沟通危机概述、危机沟通模型、企业危机管理内容、危机沟通措施十九大坚持新发展理念可持续发展战略2第9章跨文化沟通跨文化沟通的概念、地域文化的概念和分类、跨文化沟通的主要理论与模型、跨文化沟通障碍的主要原因、跨文化沟通的原则和策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爱国、敬业;四大自信尤其是文化自信;理解社

17、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了解国情,具有维护国家利益、推动民族复兴和社会进步的使命感和责任感2课程总结与复习回顾2合 计266总 计五、实验(上机)项目 无实验(上机)环节 六、教学方法在师生共建学习共同体的过程中,本课程紧紧围绕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为目标,教学模式采用了“教学法研究案例式教学探究课堂体验多学科交叉研究”,主要采用课堂教学、研讨教学、混合式教学、启发式教学等方法相结合。课堂教学:本课程教学以教师课堂讲授为主,辅以基于课程视频资料、案例资料等的自学和课后作业。 授课过程中灵活运用板书和多媒体教学,教学过程中注重加强师生互动、注重启发式教学。 研讨教学:主要采用案例式教学探究,根据具体教学内

18、容适当开展研讨活动。由教师精选案例,提供研讨问题,同学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课下准备,此后进行课上研讨,从而提高同学们的团队协作能力。 混合式教学: 基于江南大学“慕课”平台,教学过程中穿插部分线下线下混合式教学,部分内容让同学自学。启发式教学:针对重要知识点采用提出问题、 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进行授课,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的沟通能力、应变能力等综合能力,强调实践经验的重要性,在实践中学习。七、课程考核及成绩评定考核方式:考试考试形式:闭卷考试评定方式:百分制课程考核内容、考核形式及支撑课程目标课程目标(指标点)考核内容考核形式及占比()成绩课堂提问作业测评平时测试实验报告课程报告课程论文期中考试期末考试总比()课程目标1(指标1-1)沟通与管理沟通的基本概念、管理沟通的理论模型以及基本要素、沟通主体策略选择、自我沟通的方法、沟通客体的确定、沟通客体战略3课程目标2(指标6-1)组织沟通的基本概念、组织正式沟通网络与非正式沟通网络、组织沟通的上行沟通、下行沟通与平行沟通、危机沟通的内涵、危机沟通的处理255课程目标3(指标9-1)倾听的基本内涵、倾听的障碍、倾听的技巧、倾听与沟通的关系、非语言沟通的内涵以及基本类型、非语言沟通的策略25课程目标4(指标10-1)人际沟通的基本内涵、人际沟通的障碍、人际沟通的策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